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讨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离开农村,把孩子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祖父母照管的现象。
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道德价值观的淡化、品德修养的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薄弱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意识。
尽管留守儿童不常与父母在一起,但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同样需要接受道德教育。
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与责任感,重视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
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其发展的基础。
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帮助他们排解情绪,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可以通过组织才艺表演、文化活动、心理咨询等方式,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增强自信心。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帮扶。
社会应该关注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倡导社会各界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发展需求。
建立留守儿童专项基金,用于改善他们的学校环境、生活条件和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与支持。
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应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和实施正确的育儿方式。
政府可以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的父母教育水平。
对策的实施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合力。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增加投入,完善制度和政策,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学校要加强儿童的道德教育,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开展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活动。
家庭要重视亲子沟通,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引导,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会各界应积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参与志愿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留守在农村家中,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德育问题尤为突出。
农村初中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机构,需要思考和实践如何对这些孩子进行德育教育,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现状分析1.缺乏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情感关怀和教育指导,容易形成性格孤僻、情感冷漠等问题。
2.社交能力不足由于长期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相对较弱,不擅长与人沟通和合作,导致孤独感和自卑感增强。
3.行为不端部分留守儿童因长期生活在没有监管的环境中,容易养成一些不端行为,如旷课、打架斗殴、沉迷网络等。
这些问题在学校中表现为纪律不良、学习不端等。
二、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原因探讨1.家庭状况留守儿童通常来自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陪伴孩子成长,家庭教育与监管能力不足。
2.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数量不足、教育设施简陋,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3.社会环境影响农村社会环境相对封闭,信息闭塞,留守儿童缺乏外部的正面引导和影响。
三、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1.家校合作学校需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成长需求,帮助家长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注重家庭教育的开展。
2.德育课程设计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问题,学校应该设计符合其特点的德育课程,注重培养其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导师制度学校可以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导师制度,指派老师或志愿者定期关心和辅导孩子,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4.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引进心理辅导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5.社会实践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地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长期不在家照看孩子的情况下,孩子留在农村的现象。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留守儿童群体,特别是留守初中生,由于长期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他们的心理压力、自我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问题。
面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教师和学校需要深入思考并实践有效的方法。
一、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思考1.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例如焦虑、孤独、自卑等情绪,甚至对外界产生适应困难。
这些问题将不利于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自我意识问题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教育,容易产生自我意识不强,自尊心低等问题。
这将影响其积极参与学校生活的态度。
3.人际交往问题留守儿童长期在父母不在家的环境中成长,缺乏与家人的交流和亲情的熏陶。
因此,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针对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实践方案1.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每个留守儿童都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专门的心理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的心理评估,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进行干预。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加强留守儿童情感交流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情感交流活动,建立留守儿童之间和留守儿童与老师之间的良好情感联系。
4.注重德育引导学校可以结合留守儿童的特点,开展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德育活动,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5.家校合作学校应该积极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加强家校互动,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6.文化课程与兴趣课程结合学校应该在丰富的文化教育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兴趣教育课程,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课余活动,培养其兴趣爱好。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现象逐渐增多,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社
会问题。
其中,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本文拟就该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如何
解决该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问题分析
1.原因
①家庭环境差。
许多农村地区家庭条件落后,家长也因生计所迫外出打工,无法给予
足够的关爱,使得孩子的思想情感发展受到了影响。
②教育资源缺乏。
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差,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使留守儿童无
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
③社会环境差。
农村地区的社交环境单一,孩子没有机会参与到多元化的社交活动中,也只能在家里宅着打发时间,导致了孤独感和自卑心理。
2.对策
①提高家庭关注度。
村委会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关注留守儿童的情况,并与家长沟通,
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加大家庭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持亲密的家庭关系。
②丰富教育资源。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增加留守儿童的学校和配套教育
资源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③丰富社会环境。
要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如建立留守儿童俱
乐部、儿童乐园等,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开心愉悦的成长环境。
二、结论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德育缺失问题。
解决此问题需要从真正关注家庭、加大教
育资源建设和丰富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才能帮助留守儿童
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
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一、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照看或独自在家生活的儿童。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9000万。
这些儿童在父母远离的情况下,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指导,容易产生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
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
二、留守儿童德育的挑战和问题1.心理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行为问题:缺少家庭的教育和照料,留守儿童的行为可能趋向偏差,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3.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受到限制。
4.社会适应问题:留守儿童虽然在农村环境中生活,但缺乏家庭温暖和家庭教育,对社会生活缺乏适应能力。
三、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1.加强心理关怀: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健康课程,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
2.丰富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供社交和交流的机会,帮助留守儿童拓展社会圈子。
3.关注家庭教育:学校可以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有效教育孩子。
4.开展德育教育:通过生活实践课程、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培养其品德和价值观。
四、留守儿童德育的实践1.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每学期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2.丰富课外活动: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艺表演、户外拓展等,加强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家校合作: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互动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4.德育教育: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设置生活实践课程,开展主题班会,引导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五、留守儿童德育效果的评估与总结1.德育效果评估:定期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心理健康、行为表现等,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打工而在原籍地或居住地由其他家庭成员或亲属照顾生活的儿童。
近年来,随着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加剧,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与正常成长环境相比,留守儿童在德育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多方面而复杂。
本文将分析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为了谋生而外出务工,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德育问题频发。
其二,家庭教育看护不到位。
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属年龄较大,对于孩子的教育能力和精力都存在一定限制,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心和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产生。
其三,社会环境影响。
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地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受到限制,很容易受到坏人坏事的影响,导致道德观念扭曲和行为偏差。
其四,学校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导致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教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德育教育滞后。
针对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产生原因,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来解决。
应加强家庭教育。
政府应通过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政策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父母尽快回乡务工,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同时也要加强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属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
应加强社会教育。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力度,建立更多的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提供更多文化活动和文化资源,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组织志愿者定期走访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成长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应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德育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道德自觉和法治观念。
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一、引言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在农村留守的儿童。
他们通常面临着孤独、缺乏关爱和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和帮助。
农村初中学校是留守儿童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工作,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二、留守儿童德育的重要性1.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特殊,需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常常处于缺乏关爱和照顾的状态,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孤独和压抑。
他们的成长环境需要特别关注,德育工作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2.德育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良好的德育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从而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三、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1.加强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通常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负责,往往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因此,学校可以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帮助家长提高育儿能力,从而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德育。
2.提供心理疏导和关爱留守儿童常常面临心理上的困扰,学校应该提供心理疏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克服孤独等心理问题,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3.设置特色课程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学校可以设置特色课程,如农村实践活动课程、家政技能培训课程等,帮助他们培养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
4.丰富校园生活学校可以丰富校园生活,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展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归属感。
四、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实践1.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家庭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平台,定期与家长进行亲子交流和育儿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和教育孩子。
2.注重德育课程设置学校设置针对留守儿童需求的特色德育课程,如家庭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和监管,德育缺失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因分析:1. 父母缺乏德育意识:由于农村父母多为低收入人群,他们更加关注经济上的困难,忽略了对子女的德育培养。
2. 家庭监管缺失: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家庭监管,容易陷入对社会的不良风气和行为的模仿。
3. 缺少正常的家庭互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亲人间的日常交流和互动,无法获得家庭的温暖和爱。
4. 特殊的社会环境:农村社会道德观念相对宽松,留守儿童容易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对策提出:1. 家庭教育引导:加强对农村父母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德育的重视和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子女的德育培养。
2. 加强社区的德育引导:社区应建立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机构,组织有关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制定合理的德育计划,并积极组织各种教育活动。
4. 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分配: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
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父母培训、建立德育机构、学校与家庭合作等措施,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德育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不再缺失德育。
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
家庭因素是导致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亲自照顾孩子,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往往被转嫁给了老人或其他家庭成员。
这些家庭成员可能由于年龄、健康或知识水平等问题,无法提供足够的关爱和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在道德教育方面缺乏引导。
学校教育因素也是造成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落后,缺乏良好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无法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德育教育。
由于留守儿童难以融入当地社区,他们在学校中常常受到排斥或歧视,缺乏同龄伙伴的交流和影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道德发展。
社会环境因素也对留守儿童的德育产生不良影响。
农村地区社会风气相对宽松,道德教育的力度不足,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价值观的影响,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独自生活,可能缺乏监管和约束,自由意志发展较早,容易产生一些不良行为。
面对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加强家庭教育。
政府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和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解决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问题。
加强家庭教育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育儿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和引导孩子。
改善学校教育环境。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学校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组织开展更多的德育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社会教育。
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道德教育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道德素质和教育意识。
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提供心理咨询、社会支持和法律保护等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
加强留守儿童的监管和管理。
政府、学校、家长等各方应共同参与,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和管理,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登记和跟踪制度,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了解他们的成长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和解决。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不能与父母同住,长期在家乡留守,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往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在道德教育方面,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他们缺乏家庭的教育和熏陶,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或与老人相处,社交圈子狭小,缺乏对外部世界和社会的了解,容易产生偏执和孤立的心态。
他们往往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和辅导。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心理辅导员和专业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应该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陪伴。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和社工,与留守儿童建立起密切的关系,提供他们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增加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课程,教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培养自律和自律的能力。
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交和交往。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和交友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机会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走向光明的未来。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析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析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城市中发展,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也随之出现。
留守儿童在农村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他们的德育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进行探析。
一、留守儿童的优缺点
留守儿童在农村中有一定的优点,比如养成了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
但是留守儿童也存在着很多缺点,比如缺乏亲情关怀,缺乏对生活的正确引导等等。
二、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成因
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有很多成因。
首先,父母的缺席导致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出现问题。
其次,由于环境的限制,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认知较弱,往往容易出现问题。
再者,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大多贫穷,缺乏文化素养,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也会导致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出现。
三、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首先,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其次,家庭
教育也应该得到重视,父母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
再者,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关注和解决。
只有通过各方的努力,才能让留守儿童更好地成长、发展。
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德育的思考与实践一、背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导致许多农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失和监护人的不在身边,容易出现社会适应问题、心理问题等。
德育工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实践。
二、留守儿童德育的特点1.家庭缺失: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容易心理上感到孤独和孤单。
2.社会适应问题:由于长期缺少人陪伴,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对社会规则和社会交往不够了解。
3.心理问题:长期的孤独和无助容易引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三、德育工作的思考1.关注心理健康: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抗压能力。
2.建立家庭教育:学校可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组织家庭教育活动,加强家庭关系与亲子交流,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3.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开展社会体验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了解社会规则、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四、实践案例1.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定期开展心理测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干预。
2.家庭教育活动:学校组织亲子互动活动,如亲子趣味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等,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加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3.社会体验活动:学校组织留守儿童参与社区义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五、效果评估与总结1.效果评估:学校可以定期进行留守儿童德育工作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收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数据,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变化情况。
2.总结经验:针对评估结果,学校可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六、结语农村初中学校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需要充分了解其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方案和措施,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实现综合发展。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论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论文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教育和德育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1.1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教育的缺失。
他们缺乏父母关怀和教育的指导,无法形成健康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1.2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一些留守儿童可能表现出厌学、自闭等问题。
1.3 道德观念缺失留守儿童无法亲身体验父母的教育和言传身教,缺乏道德观念的塑造。
这使得他们在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缺陷。
二、留守儿童德育的重要性2.1 培养健全人格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德育对于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
通过德育,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2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留守儿童往往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存在困难。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2.3 促进心理健康通过德育的方式,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树立积极的心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的解决方案3.1 家校合作模式建立起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家校合作模式。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等形式,与父母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
3.2 建立心理辅导机制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3.3 丰富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留守儿童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社区互动、艺术课程、实践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拓宽他们的视野。
3.4 引入德育课程学校应该引入德育课程,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导留守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外打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儿童在农村家乡长期独自生活。
这类儿童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匮乏、情感疏离、安全隐患等问题,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乡村学校普遍条件较差,教育质量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质教师。
2. 情感疏离问题。
由于长期与家人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情感缺失,缺乏家庭呵护和陪伴。
3. 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安全感和关爱,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4. 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在农村村庄中独自居住,容易成为各类不良人员的目标,面临被拐卖、虐待、性侵等危险。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不仅仅是人口迁移背景下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教育德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
2. 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教育,留守儿童可以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 提高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其智力、体质和美感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4. 保障社会稳定。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预防和减少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减少社会治安问题。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途径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关注和解决:1. 政府重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德育问题也愈来愈突出。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研究。
一、成因分析1.缺乏家庭教育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长时间没有家长陪伴,无法得到及时的家庭教育。
部分家长由于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无法有效地帮助孩子们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德育方面的缺失。
2.教师资源匮乏在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教师数量较少,师资力量也相对较弱。
很多教师由于缺乏有效的德育教育经验,无法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3.社会环境因素农村居住环境相对较差,社会环境也不如城市优越。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影响,导致德育缺失。
二、对策分析加强家庭教育是解决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重要途径。
父母在外工作期间,应通过各种途径与子女保持联系,了解子女学习和生活情况,全面了解子女的问题和需求,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德育计划,帮助孩子理解和认识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2.提高教师德育水平城乡差距日益缩小,但目前乡村地区教师的德育课程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德育教育专业技能能力的培训。
对乡村学校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德育业务水平,以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教育。
3.建立课程资源及德育教育平台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居住,学校应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创造具有特色的德育课程,丰富学习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
可以建立微信公共号,推广德育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加强家庭德育教育、提高教师德育水平、建立德育教育平台,是解决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
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或监护人外出务工、离婚等原因,无法与父母或监护人同住,而长期或暂时居住在农村或小城镇的儿童。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教育和德育问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1. 家庭环境的变化:父母长期外出工作,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亲情关爱,无法获得家庭的稳定和温暖。
缺乏充分的家庭教育,孩子德育教育的缺失成为问题。
2. 缺少监管和指导: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成年人的监管和指导,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该问题在乡村和小城镇很普遍,当地的社区教育与德育教育资源有限。
3. 心理健康问题:与父母分离,孩子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甚至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不信任感,缺乏合作和沟通的能力,甚至可能导致问题行为。
针对留守儿童德育问题,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对策:1. 家庭教育的加强:鼓励父母更多地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
2. 加强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德育教育资源。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课后辅导班等机构,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支持。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承担起义务,定期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辅导。
3. 心理健康支持:设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度,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4. 学校教育的改善: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兴趣班、素质教育活动,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5. 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和关心度。
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医疗援助,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留守家中,而其中一部分留守者是未成年人,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的分离和孤独,以及家长的关注缺乏和家庭环境的萎缩等多种原因,往往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这其中就包括了道德问题,不少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品德低下、不尊重老师、不尊重父母等行为问题。
本文就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1.缺乏家庭教育对很多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往往导致他们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儿童道德教育的第一道防线,但许多留守儿童因缺乏监管和引导,往往会放纵自己,不注重品德修养。
除了家庭教育外,社会教育也是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留守儿童往往离开城市学校,回到乡村,他们接受的社会教育较少。
一些留守儿童长大后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厚道”、“守信”,对一些简单的社会规则也不甚了解。
3.受欺凌和孤立的困扰留守儿童比较容易出现被欺凌和孤立的情况。
因为他们经常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受欺凌的可能性很大,导致他们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进而影响到其道德修养的培养。
4.缺乏关注和教育资源留守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常常缺乏资源和关注。
即使有些孩子有优秀的家庭教育,但他们的家长会因为忙于赚钱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
同时,在乡村地区,教育资源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城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
家长需要与自己的孩子保持联系,平常多跟孩子沟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加强社会教育除了家庭教育外,社会教育也是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教育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强化留守儿童在社会教育上的资源和支持。
例如,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会教育,组织孩子参加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提供与城市孩子相似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从而使留守儿童也能充分接触和感受城市文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人口外流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一般指的是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离家谋生或离异等原因而留在农村由亲戚或祖辈照顾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身心双重的困扰,其中道德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分析1.1 缺乏正面的社会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家庭教育与关爱,往往无法获得正面的社会引导。
他们生活在艰苦的农村环境中,缺乏正面的社会教育,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
1.2 精神空虚和孤独感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陪伴,精神上感到孤独和空虚,这种孤独感和空虚感容易导致其道德观念偏离轨道,产生各种不良行为。
1.3 对家庭贫困环境的不理解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在长大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家庭贫困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容易对自己的家庭产生不满情绪,导致道德观念的扭曲和消极行为的产生。
1.4 缺乏良好的角色模仿儿童成长过程中,缺乏良好的角色模仿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正面的榜样和引导,很难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对策2.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的社会化场所,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意识,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2.2 增强社会关爱社会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给予他们更多的亲情关怀和社会关爱,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精神空虚感。
2.3 加强学校教育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课堂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4 搭建良好的环境政府和社会应该为留守儿童搭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正面引导和良好的角色模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出现,意味着这一新兴群体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因此,能否解决好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将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长期地、持续地开展下去。
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对教育的特殊要求,在多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陷入了困境。
而教育的根本在于德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归根结底在于德育工作的缺失,因此,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德育缺失问题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本文的留守儿童指的是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
根据2005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当时全国留守儿童多达2300 万人,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半数,比例高达56.17%,这就是说,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能与父母一方一起生活的比例只有43.83%。
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集中了87%的留守儿童。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在校率很高,受教育状况良好,但是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在校率急剧下降。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日益突显,其中德育缺失问题尤为严重。
二、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表现所谓德育是指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在此,留守儿童的德育主要是指伦理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五育”之首,说明德育在我国的教育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总体上是缺失的,主要表现在:1.农村家庭德育严重缺失。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随着父母的外出打工,家庭教育基本停止。
和孩子一起留守在农村的父母的一方由于一个人独揽所有的农活和家务,精力有限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力不从心。
留守儿童德育缺失原因与对策研究

留守儿童德育缺失原因与对策研究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不能照顾而留在农村或故乡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家庭关爱不足、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德育缺失是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以下是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1.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不能长期陪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成为他们主要接受德育的途径,然而由于父母缺席等原因,留守儿童很难得到适当的家庭教育。
2.教育资源不平衡: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校园环境、教育设施和教师力量都比城市更为欠缺,德育课程设置和开展也相对薄弱。
针对留守儿童德育缺失,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社区共建共育:建立社区共育机制,通过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为留守儿童提供日常生活、学习和成长的指导和关爱,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2.学校德育加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方案,注重培养其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家庭伦理观念,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3.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建立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机制,培养专业的心理辅导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困难和压力。
4.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
5.家庭与学校合作: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促进家庭参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家长培训和指导,增强家庭对留守儿童德育的关注和支持。
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缺失和教育资源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社区共育机制、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心理疏导机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只有通过综合的措施和合作,才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 留守儿童德 育 问题探 讨 木
陈珊 丽
了一 个 特 殊 的 未成 年 人 群 体— — 留守 儿童 。根 据 有 关 资 料 显 示 , 国农 村 留守 儿 童是 相 当大 的一 个 群 体 。 统 计 , 我 据
福 建 义 务 教 育 阶段 的农 村 留守 儿 童 目前 有 6 , 名 , 1 2万 其
形 成 以拥有 金 钱 为 目标 的 价 值 观 。 调查 显 示 :1 6 2 . %的留 6
中 图分 类 号 :4 0 G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75 (0 00 — 0 6-3 10 — 3 42 1 ) 10 8 - 0
伴 随 着我 国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进程 的深 化 ,随 之 产 生
易受 到 坏人 的利 用 。在 价 值 观 的定 位 上 . 由于 留 守儿 童 只 看 到 父 母 是 因 为 钱 的 原 因 才 与 自己 分离 ,导 致 他 们 较早
打 牌 等方 面 。
2 道 德 情 感冷 漠 、
道 德 情 感 是 一 个 人 根 据 一 定 的 道 德 标 准 .在处 理相 互 道 德关 系 和评 价 自己或 他 人 的行 为 时 所 体 验 到 的 心理
守如德 化 县 , 村 留 农 守儿童 57 7 6人 , 占全 县 中 小 学 生 数 的 1.% ; 春 县 现 2 4 永
漠 少 情 ,缺 乏社 会 责任 感 的 情感 体 验 。调 查 显 示 :只 有 1. 39 2的 留守 儿 童 对 自 己在 校 的 表 现 非 常 满 意 ,对 学 习 “ 没有 要 求 ” “ 其 自然 ” 比例 占 2 . %。 和 顺 的 37 3
德 育 是整 个 教育 的灵 魂 。 农村 留守儿 童德 育 问 题 的解
活 动 。调 查 中我 们 发 现 , 分 留守 儿 童 道德 情 感 冷 漠 。主 部
要 表 现在 : 生 活 的满 意程 度在 逐 渐 降低 , 们 对 生 活 缺 对 他 乏热 情 , 能 以积极 的态 度 面对 生 活 。往往 只是 单 向地 接 不 受 爱 , 不去 施 爱 , 而 不懂 得 如 何感 恩 回报 , 天 得过 且 过 , 整 不 思 进 取 , 他 人 缺 乏 诚 信 , 家 庭 、 友 、 居 、 会 冷 对 对 朋 邻 社
4 道 德 行 为 失 范 、
、
农村 留守 儿 童存 在 的 德 育 问题
l 道德 钛 识 模糊 、
道 德 认 识 是 人 们 对 道 德 规 范 及 其 意 义 的 理 解 和 掌
f 福建省永春师范学校 福建 永春 3 20 ) 66 0
摘
要 : 随 着 我 国 工 业化 和 城 市 化进 程 的深 化 , 来 越 多 的青 壮 年 农 民 走进 城 市 , 们 的 孩子 大 多被 留 伴 越 他
在 了家 乡 , 随之 产 生 了一 个 特殊 的 未成年 人 群 体— — 留守 儿 童 。教 育 是社 会 主 义 新 农村 建设 的 关键 环 节 . 而农
村 留守儿 童 的 德 育 问题 是 薄 弱 环 节 , 状 况会 直接 影 响 农 村教 育 质 量 和农 村 人 才的 培 养 。 本 文探 讨 了泉 州 市 其
留 守儿 童 的德 育现 状 、 存在 的 问题及 产 生的 原 因和 相 应 的 对策 。 关 键 词 : 村 ; 守儿 童 : 育 农 留 德
有农 村 留守 儿 童 4 5 8 6多名 : 安 县 “ 惠 留守 儿 童 ” 占同龄 儿 童 15 . %。这 些 滞 留在 农 村 的 留守 儿 童 正 处 于受 教育 的 7 关键期 , 由于 家 庭 教 育 的 缺失 、 校 教 育 观 念 的滞 后 以及 学 社 区教 育 的空 白 。 其安 全 、 习 、 理 、 行 和 生 活 等方 面 学 心 品 都 面 临 着 诸 多 的 问题 ,其 德 育 状 况 也 越 来越 引起 社 会 各 方 面 的高 度 关 注 。
守 儿 童 常 常得 到零 花 钱 , 且 零 花 钱 主 要 是用 在 吃 零 食 、 而
中小 学 阶 段 3 . 名 , 中 阶段 2 . 名 , 们 占全 省 少 75万 初 3 7万 他
年 儿 童 的 1%。泉 州 市 有 些 县 市 如永 春 、 化 、 安 等 受 5 德 惠 地 域 和经 济 因 素 的 影 响 , 多 父 母 外 出 打 工或 做 生 意 , 许 留
决 , 系 到一 代 或 几 代 人 的成 长 与 发 展 , 系到 外 出务 工 关 关 农 民 的根 本 利 益 , 响 到 农 村 教 育 事 业 的 发展 . 响 到 社 影 影
3 道德意志薄弱 、
道 德 意 志 是 人 们 是 否 真 正 实 行 优 良道 德 的 关 键 。调 查 中 我们 发现 , 分 留 守 儿 童 存 在 道 德 意 志薄 弱 的 现 象 。 部 主 要 表现 在 : 苦 怕 累 , 图安 逸 习性 。在 学 习 上 缺乏 学 怕 贪
会 主义 新农 村 的建 设 与 和谐 社 会 的构 建 。 因此 。 农 村 留 对 守儿 童 德育 问题 进 行 研究 , 根 据 农村 的实 际 情况 采 取有 并
针 对性 的措 施 , 具有 重 要 的理 论 意义 和现 实 意义 。
一
习 的动 力 , 习成 绩 较 差 。调 查 显 示 : 村 留 守儿 童 的学 学 农 习成 绩 处 于 中等 偏 下 占到 6 . %。优 秀 的 只 占 1. %。 39 3 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