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虚词代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虚词代词

古代汉语代词分为五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但是古今代词仍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指示代词的系统性方面。另外,古代汉语还有无定代词和辅助性代词,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一、人称代词

可以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三类。但是在先秦汉语里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只是借用指示代词来表达第三人称的意义。

1、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我、予、余、朕”。

作用:a 它们都可作定、主、宾语。b “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c 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d “朕”先秦时意同“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

例如:

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战国策·齐策)

居则曰:“不吾知也”。(庄子·齐物论)

居,予语汝。(庄子·达生)

启予手,启予足。(论语··泰伯)

注意:(1)魏晋前,吾很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2)“朕”在秦以前也可以用于一般人。

2、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a 它们可作主、定、宾语。b “而、乃”一般只作定语。例如:

五侯九伯,女实征之。(左传·齐桓公伐楚)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15年)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起义)

予知之,将语若。(庄子·知北游)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哉?(史记·平原君列传)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3、第三人称代词:在先秦是没有的,古人可能根本就没有第三人称的概念。后代才产生的第三人称的代词,在先秦是用指示代词“之”、“其”、“彼”、厥、来表达的。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可以把它们看作第三人称代词。“之”只做宾语,“其”只做定语。例如:

公室将卑,其宗族先落,则公从之。(左传·晏婴论季氏)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注意:古代汉语没有“数”的范畴,人称代词在形式上没有单复数的区别,其单复数要依据语境辨别;或者在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徒、众”表复数。例如:

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10年)

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孟子·腾文公)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史记·西门豹治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指示代词

1、近指和远指:“此”“是”“斯”“兹”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a 表示“这”义。b 作主、定、宾语。c “此、是”可作判断谓语。d 此和彼对应。

“彼”和“夫”等相当于现代汉语“那”。a 表“那”义。b “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c “夫”指示性较弱,多作定语。例如: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挹彼注兹。(诗经?大雅?洞酌)

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注意:“彼”有很强的指示性,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夫”则指示性较弱,多作定语。另外,位于句首的“夫”,有一部分已经虚化为语气词,主要起提起话题作用。[详见语气词一节]

2、特指和泛指:“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a “其”特指代词,只作定语。b “之、兹”泛指,用作定语和宾语;c “之”作定、宾。例如: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邶风?燕燕)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 (左传?襄公25年)

3、指示代词还有“若”“然”“尔”。a 表“如此”“象这(那)样”义。b 在先秦,“尔”作定、宾语。c “若”只作定语。d “然”多作谓语。例如: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荀子?劝学)

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

2、特殊的指示代词“焉”和“诸”。“焉、诸”特殊的指示代词。“焉”既是指示代词,同时又具有语气词的性质。它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经常与人物或处所有关。a “焉”相当“于此(之)”,常作补语。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 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由于焉字经常放在句尾,逐渐具有了语气词的性质了。在有的句子里,甚至就是纯粹的语气词。例如: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国语?晋语)

分析:这是平行的句法,上句用“矣”,下句用“焉”,显然“焉”不再具有指代的性质。但要注意,不要轻易把“焉”字看成单纯的语气词。

“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在古代汉语里很常见。a 相当“之于”的“诸”用在叙述句里,如“投诸渤海之尾”;b相当“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里,如“不识有诸?”。例如: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公十五年)

人孰敢不听而化诸?(庄子?应帝王)

三、无定代词

“或”和“莫”是古汉语特有的无定代词,没有确定的指示对象。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代词,现代汉语没有这一类,所以应特别注意。它们只能作主语。

(1 )“或”:表肯定。a 意“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b 前有先行词,“或”指代其中一个人或一些人。如“宋人

或得玉”。c 句中连续出现几个“或”,构成排比。如“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指“有的人”,不能表示选择。

例如:

或劳心,或劳力。(孟子?许行)

有时“或”前有先行词,则“或”指代其中一个或一些人。例如: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公15年)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有时句中连用几个“或”,构成排比,则既可指人又可指事物。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注意:“或”不是表示选择的连词,不能理解为“或者”。

(2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什么东西(事物)”。“莫”所否定的可以有范围,也可以没有范围。

a 若没有先行词,表示一种不强调范围的否定,一般都指人。如“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b 若有先行词,表强调范围的否定,指人又指物。如“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c 汉以后,“莫”发展出了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当于“不要”。

d 也可以表示一般性否定,相当于“不”。

例如:

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