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珍藏版)

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珍藏版)
88
消化系统CT检查技术
操作步骤: 1、 检查前胃肠道准备:腹部CT检查前 应充分做好胃肠道的准备。 (1)除急诊外,扫描前4—8小时应禁食, 扫描前一周不做胃肠钡剂造影,不服含金 属的药物; (2)扫描前两天不服泻药,少食水果、 蔬菜,目的是减少胃肠道高密度物质和气 体的伪影; (3)检查前常规口服低浓度碘水或水以 及脂肪密度对比剂充盈胃肠道。
2424
肝脓肿
2525
肝脓肿
1818
正常肝脏CT图像
1919
正常肝脏CT图像
2020
MRI肝脏图像
2121
MRI肝脏图像
2222
肝脏疾病
1 肝脓肿
2 肝脏血管瘤
3 原发性肝细胞癌
4 转移性肝癌Biblioteka 5 肝包虫病6 肝囊肿
7 肝硬化
8 脂肪肝
2323
一、肝脓肿(24hepatic abcess)
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细菌性多见,全身各部感染 均可导致,胆道感染、血行感染、直接蔓延。阿米巴性 继发于肠阿米巴病脓液特殊臭味,颜色如巧克力样,现 在极为少见。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肝肿大、肝区疼痛。 US 单发或多发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脓肿壁厚薄不 等,可见“环中环”和“彗星征”。 CT平扫呈低密度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圆形或椭 圆形,较大的脓腔形态不规则;周围见不同密度的环形 带呈环征或靶征。 MRI 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信号, T2WI表现为 高信号。 增强扫描后脓肿壁呈环形强化。
消化系统(肝胆胰脾)疾病 影像诊断
石家庄第三医院CT、磁共振科
17/10/2020 | Support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 Slide 1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学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学

二、基本病变表现
(一)X线平片的基本病变表现:
1、腹腔积气:游离气体(穿孔、术后、感染) 2、腹腔积液:炎症、外伤、肿瘤、坏死 3、实质器官肿大: 4、空腔脏器积气、积液并扩大: “双泡征”— 十二指肠降段梗阻,近端 的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明显扩大。
5、腹腔内肿块影:肿块、假肿瘤 6、腹内高密度影:阳性结石,钙化,异物 7、腹壁异常: 8、下胸部异常:
绞窄性小肠梗阻
立位
卧位——香蕉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
立位——空回肠转位
卧位——香蕉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
立位
卧位——8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
立位——腹水
卧位——肠壁厚
假肿瘤征 咖啡豆征
绞窄性小肠梗阻
(三)麻 痹 性 肠 梗 阻
——急性腹膜炎、术后、外伤、低钾 血症、腹膜后感染、血肿等。 1、肠曲胀气明显,累及大肠与小肠。 全结肠积气——重要依据 2、液平少 3、肠蠕动减弱
CT表现: 实质脏器内血肿——高、低密度 实质脏器破裂——周围隐窝内血肿、积液 实质脏器包膜下破裂——脏器边缘血肿


一、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1、X线平片:价值不大 2、造影检查:钡餐透视——常用 (二)CT、MRI检查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钡餐造影表现:
上接下咽部C6 ,下连贲门T11,宽2-3cm的光整 的肌肉管道,有数条纤细纵行而平行的粘膜皱襞。 *二个狭窄——上口与咽连接处;膈肌食管裂孔 *三个压迹(右前斜位)——主动脉弓;左主支 气管;左心房 *一个膨大(深吸气时)——膈上4-5cm一过性 扩张(膈壶腹) *胃食管前庭段——贲门上方3-4cm长一段,从食管 过渡到胃的区域,特殊神经支配, 为高压区,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消化系统—小肠及大肠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学)

消化系统—小肠及大肠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学)
浸润型:肠管狭窄,呈向心性或偏心性,轮廓 光整或不规则,黏膜破坏,肠壁僵硬,界限清 楚。可致肠梗阻。
溃疡型:位于肠腔内较大的龛影,形状不规则 有尖角,周围有充盈缺损与狭窄,黏膜破坏中 断,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
结肠癌(增生型)
钡灌肠示乙状结肠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黏膜皱襞破坏、中断
结肠癌(浸润型)
钡灌肠示乙状结肠明显环形狭窄,肠壁僵硬,黏膜皱襞破坏中断
结肠癌(溃疡型)
钡灌肠示左横结肠半圆形腔内龛影,周围可见不规则环堤、 指压迹征和裂隙征
结肠癌
横结肠近段管 腔狭窄,内见 不规则龛影, 形成“苹果核 ”征
分界截然 轮廓不规则 正常肠袋消失
结肠Ca浸润 型
结 肠 Ca 溃 疡 型
乙状结肠癌
透明带,黏膜皱襞聚集。切线位龛影突出于腔外。 球部变形:常见、重要的间接征象,表现为单侧或双侧
的痉挛切迹,呈山字形、三叶状、不规则变形等。 激惹:钡剂通过迅速,在球部不易停留,迅速排空。 固定压痛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道钡餐造影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可见类圆形龛影,周围黏膜 呈放射状纠集
十二指肠球部溃 疡
肠系膜动脉走行一致的局限光滑整齐的纵行压迹 ,黏膜皱襞可变平。 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肠腔扩张,蠕动亢进。
肠 系 膜 上 动 脉 压 迫 综 合 征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水平段纵行压迹,状如笔杆,近端肠管扩张
克罗恩病
• 以末端回肠多见。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又 称节段性肠炎、局限性肠炎。
十二指肠溃疡
多见于青壮年,90%发生在球部,后壁多 见,周围有水肿和炎细泡浸润,由于痉挛 导致球部变形。
与胃溃疡并发称为复合性溃疡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及检查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及检查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及检查消化系统:1.消化道:胃肠道、胆道、胰管-----空腔性脏器2.消化腺:肝、胰----实质性脏器检查方法:1.消化道(主要指胃肠道)--钡餐透视造影2.肝、胆、胰腺及肝、胆管、胰管---经B超、CT、MR、PCT、ERCP检查3.血管部分:DSA检查第一章胃肠道X线检查第一节检查方法一、腹部透视:胃肠道含气情况,有无异物,透视优点:动态观察。

二、平片检查:平片分辨率高,记录准确,射线量少,两者需相互配合。

三、造影检查:造影剂:医用硫酸钡,泛影葡胺,空气。

1.食道造影:不需做任何准备,立位或卧位。

2.胃肠钡餐造影:a造影前禁食12h。

b先行胸腹透视,无异常时行造影检查,c口服钡剂,检查以不同体位,反复观察食道、胃、小肠、结肠情况。

3.钡灌肠:肠道准备(清洁肠道),制备钡剂,灌人结肠,及注入空气透视,改变体位,显示气钡双重像的全部结肠,观察粘膜形态、有无狭窄、肿块。

第一节胃肠道正常x线表现一、食道1.食道全长约25-30cm位于后纵隔,上界第6颈椎,与下部相连,下界第1.-11胸椎,上喷门相连。

2.其分为上、中、下三段。

主动脉弓以上为上段,主动脉弓至第8胸椎为中段,第8胸椎以下为下段。

3.三个生理压迹: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

4.四个生理狭窄:咽与食道交界处,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穿国膈肌处。

5.食道的蠕动:第一蠕动波:原发蠕动,由咽吞动作激发。

第二蠕动波:继发蠕动波,始于主动脉弓水平。

第三蠕动波:或称第三收缩波,非推进性蠕动,为食道环状肌局限性不规则挛缩运动所致,形成波浪状或茅盾运动状,边缘。

发生于下段,多见于老年人或病理性。

二、喷门食道与胃的过度部分,称胃-食道前庭部,长约3-4cm,压力增高区,其左侧壁与胃底之间形成一个锐角切迹,称为食道胃角或喷门切迹,两者具有防止胃内容物反流作用。

三、胃1. 胃的结构:喷门(胃的人口,喷门区,2.5cm范围)、胃底、胃体、胃窦、幽门。

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各种成像技术,如X射线、超声、CT扫描、MRI等,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进行观察和分析的学科。

在医学领域,影像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患者的益处。

I. X射线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X射线技术是最早应用于医学影像学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向人体放射X射线并观察其通过人体组织的情况,从而获得有关内部结构的信息。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X射线技术常常用于检测消化道的异常情况,如胃肠道狭窄、肠梗阻等。

通过X射线片,医生可以识别出骨骼畸形、消化道结石等问题,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II. 超声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超声技术利用声波的回声来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

它非常适合用于肝、胆囊、胰腺等消化系统器官的检查。

通过超声技术,医生可以判断肝脏和胆囊是否存在肿瘤、囊肿或结石等,以及胰腺是否发生炎症或肿瘤。

超声技术既无辐射又方便快捷,对患者无任何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III. CT扫描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X射线的多角度扫描和计算机重建图像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方法。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CT扫描能够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图像信息,有助于识别肿瘤、肿块、结石、炎症等病变。

此外,CT扫描还能提供关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转移情况的额外信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IV. MRI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MRI常用于检查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异常情况。

相较于其他成像技术,MRI具有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分辨率,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性质、良恶性及其扩散程度。

V. 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益处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益处。

医学影像诊断图文详解完整版-消化系统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诊断图文详解完整版-消化系统影像诊断

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将持续
智能影像医疗的突破
2
扩大,例如能够深入分析数据、诊断疾病, 镜像检测技术和影像和数据的无缝整合。
智能化医疗技术的增强将让医疗影像有所
突破,例如可穿戴式设备的使用、大数求增多
现代化医院在技术和知识储备方面的要求 日益提高,相应的会对医学影像专业人才 的需求产生更大的增长。
医学影像诊断图文详解完 整版-消化系统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诊断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节课将带您深入了解消化系 统影像诊断的背景、原理、方法、实例和技术,探索未来医学影像诊断的趋 势。
疾病背景
胃溃疡
是胃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发生病 变的一种疾病。高盐、高脂肪、 高蛋白的饮食、压力和菌群失调 等都可能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结肠癌
是一种在结肠或直肠内形成癌细 胞的癌症。早期筛查可以检测出 潜在的癌症并进行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
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胃 酸反流到食管内,导致胃酸烧灼 食管,引起不适。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1 胃癌
胃癌是一种不良消化系统疾病,通常发生在胃黏膜内。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和幽 门螺杆菌感染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核磁共振成像
利用高频电磁波,激发人体 内的原子核产生共振信号, 然后根据信号的强度和位置 来生成影像。
经典医学影像诊断方法
上消化道钡 meal X线检查
此检查使用钡和X射线来检查食 管、胃和小肠内的溃疡、息肉、 变形和狭窄等情况。
M RI
胃肠道内窥镜检查
利用磁场和电磁波来产生3D影像。 该技术对某些组织和疾病的检测 有优势。
通过消化道内镜,医生可以直观 地检查消化道内的异常情况,进 行活检和治疗。
实例案例解析

消化系统的影像诊断温医医学影像学课件

消化系统的影像诊断温医医学影像学课件
小肠炎
钡剂造影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CT可见肠壁增厚。
大肠疾病的影像诊断
大肠癌
钡剂造影可见肠黏膜破坏、肿块,CT可 见肠壁增厚、肿块,增强扫描有强化。
VS
结肠炎
钡剂造影可见肠黏膜粗糙、紊乱,CT可 见肠壁增厚。
肝胆疾病的影像诊断
要点一
肝癌
超声可见肝实质内占位性病变,增强CT可见动脉期强化、 门脉期消退。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回声, 形成声像图,用于观察消化器官的形态和 功能。
CT成像
MRI成像
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人体组织 的三维图像,用于观察消化器官的形态、 结构和病变。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获取人体组织的磁 共振信号,形成图像,用于观察消化器官 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的方法
食管炎
食管钡剂造影可见食管黏膜增粗、紊 乱,CT可见食管壁水肿增厚。
胃疾病的影像诊断
胃癌
钡剂造影可见胃黏膜破坏、龛影,CT可见胃壁增厚、肿块,增强扫描有强化。
胃炎
钡剂造影可见胃黏膜粗糙、紊乱,CT可见胃壁增厚。
小肠疾病的影像诊断
小肠癌
钡剂造影可见肠黏膜破坏、狭窄,CT可见肠壁增厚、肿块,增强扫描有强化。
确的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腹部平片
通过X线拍摄腹部,观察消化 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CT检查
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 取消化器官的三维图像。
X线钡餐造影
通过口服含有钡剂的溶液,观 察消化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超声检查
通过高频声波显示消化器官的 形态和功能。
MRI检查
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获取消 化器官的磁共振信号,形成图 像。

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

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进展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常用方法,并对其在该领域的应用与进展进行探讨。

1. 引言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消化器官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消化道肿瘤、炎症、溃疡等多种疾病。

影像学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1 X线造影X线造影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通过在患者体内注入对比剂,然后用X线照射,观察对比剂的分布情况,以评估消化道的形态和功能。

X线造影在消化道阻塞、溃疡、息肉等疾病的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初步筛查和监测。

通过超声波的回声特性,可以显示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血流情况,对于肝脏、胆囊、胰腺等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2.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X射线对身体进行横断面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由于其高空间分辨率和对软组织的良好显示效果,CT扫描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定位肿瘤、炎症等异常情况,并帮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4 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对人体进行成像,其优势在于对软组织的详细显示和对信号强度的准确定量。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MRI常用于检查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病变,对于早期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3. 影像学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新进展3.1 虚拟内镜技术虚拟内镜技术是一种将影像学和内窥镜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它可以模拟内窥镜对消化道进行检查,无需进行真实的内窥镜操作。

虚拟内镜技术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评估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诊断准确性。

消化系统的影像诊断

消化系统的影像诊断

3
图像采集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采集多角度、多层次的图 像,以便进行后续的诊断分析。
影像检查后的处理
图像分析
医生会根据采集的图像进 行分析,观察消化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变化,以明确 诊断。
诊断报告
医生根据分析结果撰写诊 断报告,详细描述检查结 果和诊断意见。
后续治疗建议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会给 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如药 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态结构。
利用X线观察腹部内脏器 的形态结构。
利用超声波观察消化系 统形态结构和功能。
CT检查
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 术观察消化系统形态结
构和病变。
02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流程
影像检查前的准备
病史采集
药物准备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 症状、体征、家族史、用药情况等, 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影像检查。
影像检查:食管X线造影显示 食管狭窄、钡剂通过受阻
诊断结果:食管癌
治疗方案:手术切除病变食管 ,术后放疗和化疗
胃癌的影像诊断案例
患者症状: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诊断结果:胃癌
影像检查:腹部CT显示胃壁增厚、淋巴结肿大 治疗方案:手术切除病变胃部,术后化疗和放疗
肠癌的影像诊断案例
患者症状:大便习惯改变、 便血、腹痛
胃部疾病的影像诊断
胃癌
胃癌的影像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 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胃壁的异常 增厚、肿块、溃疡等症状,以及
淋巴结转移等现象。
胃炎
胃炎的影像诊断可以通过胃镜和 钡餐造影进行检查,观察胃黏膜 的炎症变化,如胃黏膜充血、水
肿、糜烂等。
胃溃疡
胃溃疡的影像诊断主要依靠胃镜 和钡餐造影,可以观察到胃黏膜
无创无痛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常见病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课件)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常见病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诊断课件)

超声
肠蠕动由强变弱; 短时间内腹腔游离液体大量增加。
CT
协助确定假肿瘤征; 观察腹腔是否有积液; 发现肠系膜扭曲、变形。
X线腹部仰卧位平片 (A)显示空肠扩张积 气;
CT增强扫描(B,C) 示右侧肠壁水肿增厚 呈双层样改变(B, ↑),强化不明显,有 腹水,肠系膜血管断 面可见充盈缺损(C, ↑); CTA MPR重建可见肠 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狭 窄(D,↑)。
• 慢性溃疡如深达浆膜层时称穿透性溃疡。
• 如浆膜层被穿破且穿入游离腹腔者为急性穿孔,也可与 网膜、胰等粘连甚至穿入其中则为慢性穿孔。
• 溃疡周围具有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者,称为胼胝性 溃疡。
• 直接征象:代表溃疡本身的改变;
• 间接征象:为溃疡所致的功能性与瘢痕性
改变。
• 直接征象:
龛影,切线位呈乳头状、锥状等,边缘光滑整齐、密度 均匀。
1、肠管扩张伴积气、积液 2、肠蠕动异常 3、粘膜皱襞改变:水肿增粗,鱼肋状、乳头状或平行的 线条状,横断面呈车轮状。
• CT:显示扩张的肠曲,并可见多个肠腔内气液平面。
• 肠管互相融合成团或与腹壁相连,提示为粘连性梗阻; • 肠道内或腹腔内可见肿块,提示为肿瘤引起的梗阻; • 肠套叠:显示典型的CT征象,出现三层肠壁征
贲门失弛缓症
• 病因病理
主要是奥厄巴赫神经节细胞变性、萎 缩消失,贲门部肌肉常萎缩,黏膜及黏 膜下层的慢性炎症。
贲门失弛缓症
• 临床表现
发病缓、病程长,主要症状为下咽不 畅,胸骨后沉重或阻塞感。与精神情绪 及刺激性食物有关,梗阻严重者可有呕 吐。
贲门失弛缓症
• 影像学表现
1、漏斗状、鸟嘴状(典型征象) 2、钡剂通过贲门受阻 3、狭窄段以上食管不同程度扩张 4、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 5、并发炎症及溃疡:黏膜皱襞紊乱、龛 影

医学影像学: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可编辑全文

医学影像学: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可编辑全文
(3)溃疡型 癌瘤常深达肌层,形成较大的盘状溃疡, 其边缘有一圈堤状隆起,称环堤征,溃疡型胃癌又称恶性 溃疡。
2.胃癌的X线表现
(1)充盈缺损:在充钡的胃腔内出现形态不规则的充 盈缺损,多见蕈伞形胃癌 。
(2)胃腔狭窄,胃壁僵硬:主要为浸润型胃癌引起, 也见于蕈伞形胃癌,病变区胃壁僵硬,没有蠕动。
2.蠕动的改变 蠕动包括蠕动波的多少,波幅的深浅,运动速度的 快慢及方向的改变。蠕动增强表现蠕动波增多,波幅增深,运动加速。 反之则运动减慢。与正常运动方向相反称逆蠕动。
3.运动力的改变 胃肠道输送食物的能力称为运动力。具体表 现为钡剂到达及离开某地的时间,如服钡后4小时胃尚未排空为胃 运动力减低;服钡后2小时达回盲部为小肠运动力增强等等。
2.憩室 胃肠道管壁薄弱区向外突出形成的袋状空腔,或 是管壁外邻近病变的粘连牵拉向外形成的袋状膨出称为 憩室,憩室内及附近粘膜正常,与溃疡龛影不同。
3.充盈缺损 肿物向腔内生长,占据一定空间,肿物区不 能被钡剂充填,就造成局部充盈缺损。
食 管 异 物
枣 核

(二)粘膜及粘膜皱襞的改变
2.扩张 超过正常限度的持久性管腔增大为扩 张。胃肠道扩张的原因常由远侧梗阻引起,梗阻近 端扩张,管腔内常有气体和液体积聚,形成气液平面。
(四)位置及移动性的改变
胃肠道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活动度, 当胃肠道周围有病变时可压迫和推移而改 变它的位置和正常移动度,胃肠道周围的 病变压迫常使胃或肠管出现弧形压迹。粘 连与牵拉除造成位置改变外,常引起移动性 受限,主要见于粘连性病变。
(1)十二指肠球部见钡斑影——龛影,周围有透亮带, 形似“月晕”。慢性溃疡可出现粘膜向龛影聚集现象。
(2)十二指肠溃疡的间接征象
A:球部变形,球部由于痉挛.斑痕收缩.周围粘连 而发生变形,呈现为三叶形.山字形等形状,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学ppt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学ppt

分类:
A、上消化道钡餐:食道 、胃 、十二指肠及 上段空肠
B、小肠造影:空肠、回肠及回盲部 C、钡剂灌肠:直肠及结肠
方法: A、传统法:观查充盈像及功能 B、气钡双重造影:观查粘膜像及功能
气体来源——打气、产气药、咽气 C、十二指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
观查充盈像、粘膜像及功能
检查注意事项: A、透视与摄片相结合; B、形态与功能并重; C、触诊的感觉与胃肠道移动度; D、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检查。
肝癌的早期表现很不典型,往往 容易被 忽视。 以下症 状可供 参考: 1、食欲明显减退:腹部闷胀,消 化不良 ,有时 出现恶 心、呕 吐; 2、右上腹隐痛:肝区可有持续性 或间歇 性疼痛 ,有时 可因体 位变动 而加重 ; 3、乏力、消瘦、不明原因的发热 及水肿 ; 4、黄疸、腹水、皮肤瘙痒; 5、常常表现为鼻出血、皮下出血 等。 肝癌的一些典型症状只有疾病进 展到中 晚期时 才会发 生,而 那时往 往已经 丧失手 术机会 ,因此 平时的 自我检 查非常 重要。 当感觉 疲惫乏 力持续 不能缓 解时, 很可能 是肝病 的预兆 ;心窝 处沉闷 感,或 是腹部 右上方 感觉钝 痛,有 压迫感 和不适 感等, 体重减 轻,时 有原 因不明的发烧及出现黄疸,应尽早前 往医院 检查。[1-2] 诊断鉴别 检查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 P)和 肝脏影 像学检 查。甲 胎蛋白 是目前 常用的 ,也最 简单实 用。我 国60% 以上肝 癌病例 的血清AFP>400 μg/L,9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 BV) 感染的 背景,10%有 丙肝病 毒(HC V)感 染背景 ,还有 部分患 者HBV和HCV重叠 感染,因此如果在病毒性肝病基础上 合并AF P> 400 μg/L应该高度怀疑肝癌可能,尽早 完善影 像学相 关检查 ,做到 早发现 、早诊 断、早 治疗。 现代医学影像学手段也为肝癌的 诊断提 供了很 大的帮 助,为 肝癌的 定位、 定性、 定量、 定期和 制定治 疗方案 提供了 可靠的 依据。 1、最常用的是肝脏超声检查,超 声检查 为非侵 入性检 查,对 人体组 织无任 何不良 影响, 其操作 简单、 直观准 确、费 用低廉 、方便 无创、 广泛普 及,可 用于肝 癌的普 查和治 疗后随 访。 2、CT已经成为肝癌诊断的重要 常规手 段。腹 部CT增 强扫描 可清楚 地显示 肝癌的 大小、 数目、 形态、 部位、 边界、 肿瘤血 供丰富 程度, 以及与 肝内管 道的关 系,对 于进一 步明确 诊断, 与其他 良性肝 脏占位 相鉴别 ,同时 明确肝 癌的分 期分级 ,对于 指导治 疗及判 断预 后有重要意义。通过影像分析软件还 可以对 肝脏内 各管道 进行重 建,可 以精确 到各肝 段血管 的走行 ,肿瘤 与血管 的关系 ,模拟 手术切 除平面 ,测算 预切除 肿瘤的 体积和 剩余肝 体积, 极大的 提高手 术安全 性。 3、肝脏特异性MRI能够提高小肝 癌检出 率,同 时对肝 癌与肝 脏局灶 性增生 结节、 肝腺瘤 等的鉴 别有较 大帮助 ,可以 作为C T检查 的重要 补充。 4、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扫描) -CT全 身扫描 可以了 解整体 状况和 评估肿 瘤转移 情况, 更能全 面判断 肿瘤分 期及预 后,但 是价格 较为昂 贵,一 般不作 为首选 检查。

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

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

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影像学技术检查来观察消化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肝脏、胆囊和胰腺等器官,它们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作用。

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消化系统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有助于发现和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提供治疗方案。

常见的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造影、超声波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内窥镜检查等。

不同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检查需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X线造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X线检查过程中,患者饮用含有造影剂的药物或饮料,然后医生使用X射线通过体外成像来观察消化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X线造影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食道、胃、小肠和结肠等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帮助医生诊断食管炎、胃溃疡、肠梗阻等疾病。

超声波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医生通过超声波探头对患者腹部进行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胆囊结石、肝脂肪变性等疾病,具有安全、快速、准确的特点。

CT扫描是一种以X射线为基础的高级影像学检查技术。

通过CT扫描可以获取消化系统器官的横断面图像,为医生提供更加详细准确的检查结果。

CT扫描适用于肿瘤病灶、腹部创伤、腹腔积液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有助于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辐射、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

通过MRI可以清晰显示消化系统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MRI适用于诊断胰腺炎、胆囊结石、肿瘤等疾病,具有无创伤、多角度观察的优势。

内窥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消化系统内部病变的检查方法。

通过内窥镜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食道、胃、结肠等器官的黏膜表面,帮助医生诊断肠息肉、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同时可以进行活检和治疗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龛影 2.充盈缺损 复习题 1.空腔器官的基本病变包括哪些内容? 2.胃肠穿孔的典型X线表现? 3.机械性单纯性小肠梗阻的典型X线表现?
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 消化系统有哪些常见疾病?
(一)X线检查
1.透视和平片 2.造影检查
透视和腹平片主要用于 急腹症和不透X线异物
的检查。
2.造影检查 对比剂:硫酸钡(消化道造影) 方法(消化道):传统法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 分类:
⑴.食管钡餐检查
⑵.上消化道双重对比钡餐造影检查
⑶.结肠双重对比造影检查
⑷.胆系X线检查
价值
➢主 要 应 用 食 管 和 胃肠疾病的检查 ➢显 示 位 置 、 轮 廓 、 腔的大小、内腔及 粘膜皱襞
(二)CT检查
➢CT平扫:断层图像 ➢增强扫描:增加正
常组织与病灶间的 密度差,显示等密 度或可疑病灶;帮 助鉴别病灶性质
价值
• 为实质性脏器病变的首选检查
– 清楚显示实质性脏器、病变的密度改变 – 增强能了解病变部位的血供情况
(四)结肠与直肠
1. 位置 ➢ 大肠位于于腹腔四周
。 ➢ 肝、脾曲结肠和直肠
位置较固定,横结肠 和乙状结肠位置变化 较大。
肝曲 升结肠
盲肠
脾曲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 肠
(四)结肠与直肠
2.结肠袋: ➢ 结肠充钡时大致对 称的袋状突出 ➢ 为结肠的X线特征 ➢ 盲肠、升结肠、横 结肠明显,降结肠 变浅,乙状结肠接 近消失
➢ 临床表现:突发的刀割样腹痛。全腹压痛 、反跳痛、腹肌紧张(板状腹)。
胃肠穿孔
X线表现: 立位腹平片或透视表
现为膈下游离气体 ,呈新月形、眉弓 状透亮影。
胃肠穿孔
注意:
1.小肠及阑尾、胃后壁穿孔等,有时可无气腹征象,
X检查未见气腹也不能排除胃肠穿孔。
1.子宫输卵管通气、腹部手术、人工气腹后也可见腹
龛影:癌肿向腔内 突出形成大而浅的 不规则蝶形溃疡。
切线位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 ,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 内缘不规则而有多个尖角, 龛影外围出现宽窄不一的透 亮带,称环堤,黏膜纠集但 中断于换堤外。
半月综合征
小结
食管胃肠正常X线表现 食管胃肠基本病变X线表现 食管胃肠常见病的X线诊断
课后复习题
3.黏膜、蠕动
蠕动波: ➢ 第一蠕动波:吞咽动作或食物刺激,食管出现的
自上而下的对称性蠕动波。 ➢ 第二蠕动波:由食物对食管壁的压力引起,常始
于主动脉弓水平向下推进。
(二)胃
1.结构、分型
⑴结构:分为胃底、胃 体、胃窦。 ➢ 贲门、幽门
➢ 胃底、胃泡 ➢ 胃小弯、胃大弯、胃 下极、角切记、胃体 ➢ 胃窦
X线表现:
➢ 早期:食管下段黏膜皱襞稍增宽和迂曲,管壁边 缘不光整。
➢ 中期:食管下段黏膜皱襞明显增宽、迂曲呈串珠 状或蚯蚓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呈锯齿状。
➢ 晚期:可累及食管中上段至全长,黏膜皱襞极度 增宽、迂曲,腔内形成团状充盈缺损,食管张力低 下,管腔扩张,排空延迟。
典型静脉曲张
(二)食管与胃肠疾病
(一)轮廓改变
3.充盈缺损:肿瘤 或炎症组等向腔内 生长,占据一定空 间在该处不能被钡 剂充填而形成的影 像。
(一)轮廓改变
充盈缺损
龛影
憩室
(二)粘膜皱襞的改变
1.黏膜皱襞平坦 2.黏膜破坏 3.黏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4.黏膜皱襞纠集
(二)粘膜皱襞的改变
1.黏膜皱襞平坦X线表现: ➢黏膜皱襞的条状影不明 显,严重者可完全消失。 ➢常见于龛影周围的黏膜 及黏膜下层炎性水肿、恶 性肿瘤的黏膜和黏膜下层 浸润。
内容
一 消化系统概述及影像检查方法 二 食管胃肠正常X线表现 三 食管胃肠基本病变X线表现 四 食管胃肠常见病的X线诊断 五 小结
食管胃肠常见病的X线诊断
一.急腹症 1.胃肠穿孔 2.肠梗阻 (二)食管与胃肠疾病 1.食管静脉曲张 2.胃、十二指肠溃疡 3.食管与胃肠肿瘤
胃肠穿孔
➢ 胃肠道穿孔多见于消化性溃疡、外伤及肿 瘤,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最多见。
(一)轮廓改变
胃肠壁上的病变均可使轮廓发生改变。包括: 1.龛影 2.憩室 3.充盈缺损
(一)轮廓改变
1龛影:胃肠壁局限 溃烂形成缺损凹陷 ,被钡剂充填后, 切线位表现为向外 突出的乳头状、三 角形钡影,正位呈 圆形或卵圆形致密 钡斑影。
龛 影
龛影
外侧 内侧
(一)轮廓改变
2.憩室:因管壁薄弱, 内腔压力增高或管壁被 外在黏连牵拉形成的突 出性病变,X线特征是局 限性囊袋状膨出影。( 与龛影不同,粘膜可伸 入其内)
腔游离气体,Βιβλιοθήκη 结合病史与胃肠穿孔鉴别。膈下游离气体
气腹征
立位
仰卧水平侧位投照
胃肠道穿孔——气腹
肠梗阻
单纯性 只有肠道通过障碍 机械性
绞窄性 除肠道通过障碍外,还伴有血运障碍。

麻痹性
因 动力性
肠道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
痉挛性
血运性 见于肠系膜血栓形成伴有血循环障碍和肠肌运动 功能失调
X线检查通常采用透视和平片
(一)食 管
1.位置、分段:
⑴位置:后纵膈,上起下咽 部,下接贲门。
⑵分段(3段):
上段:主动脉弓水平以上
中段:主动脉弓水平以下
T8
至第8胸椎水平
下段:第8胸椎以下
2.生理性压迹
➢ 主动脉弓压迹 ➢ 左主支气管压迹 ➢ 左心房压迹
主动脉弓 左主支气管 左心房
3.黏膜、蠕动
黏膜皱壁: 表现为数条纤细纵 向且相互平行的条 纹影,与胃小弯的 黏膜相连续。
消化系统
首都医科大学延庆教学医院 放射科 吴俊峰
内容
一 消化系统概述及影像检查方法 二 食管胃肠正常X线表现 三 食管胃肠基本病变X线表现 四 食管胃肠常见病的X线诊断 五 小结
内容
一 消化系统概述及影像检查方法 二 食管胃肠正常X线表现 三 食管胃肠基本病变X线表现 四 食管胃肠常见病的X线诊断 五 小结
➢ 胃窦部黏膜皱襞主要 与小弯平行。
(二)胃
3.粘膜、蠕动
(2)胃的蠕动 ➢ 起自胃体上部,有节
律地向幽门推进;胃窦 部呈向心性收缩,将食 物排人十二指肠。
➢ 胃的排空一般为2-4 小时。
(三)十二指肠
1. 形态、分段:
➢ 呈C形包绕胰头。 ➢ 分球部、降部、横部和
升部。球部呈三角形或 锥形,两缘对称。
(二)胃
1.结构、分型
(2)分型:牛角型、钩型、无力型、瀑布型
无力型
(二)胃
2.轮廓:
➢胃小弯和胃窦大 弯侧光滑整齐。
➢胃底和胃体大弯 侧呈锯齿状—横、 斜走行的黏膜皱襞 所致。
胃小弯
胃底 胃大弯
(二)胃
3.粘膜、蠕动
(1)黏膜皱襞
➢ 胃底黏膜皱襞部粗大 、弯曲,呈不规则网 状或脑回状。
➢ 体部小弯侧粘膜皱襞 整齐、与小弯平行; 大弯侧皱襞粗大、斜 向或横向走行。
(三)十二指肠
2. 粘膜及蠕动
(1)黏膜皱襞 ➢ 球部:轮廓光滑,粘膜
皱襞呈纵行条纹状。
➢ 降部以下:黏膜皱襞呈 羽毛状。
(2)蠕动: ➢ 球部为整体性收缩,一
次性将钡排入降部。
➢ 降部和升部为蠕动,将 钡推入空肠。
(四)空肠与回肠
1. 空肠: ➢ 左上腹和中腹部 ➢ 黏膜皱襞呈羽毛状 1. 回肠: ➢ 中、下腹部和盆腔 ➢ 黏膜皱襞较稀少
龛影:形态不规则的长形龛影,其长轴与 食管的长轴一致。
(二)食管与胃肠疾病
3、胃溃疡X线表现 (1)龛影
➢是胃溃疡的直接X线征象,多位于小弯侧, ➢切线位突出胃轮廓外呈锥状或乳头状影。边缘光 滑整齐,底部平整或稍不平。 ➢正位呈圆形或卵圆形致密钡斑影。
(2)、龛影口部水肿带 是良性溃疡的特
(二)粘膜皱襞的改变
2.黏膜破坏X线表现: 黏膜皱襞中断、消失 ,代之以杂乱不规则 的钡影,多由恶性肿 瘤侵蚀所致。
(二)粘膜皱襞的改变
3.黏膜皱襞增宽和迂 曲X线表现: 黏膜皱襞增宽常伴有 迂曲和紊乱,多见于 慢性胃炎和黏膜下静 脉曲张。
粘膜破坏
粘膜增粗
(二)粘膜皱襞的改变
4.黏膜皱襞纠集的X线 表现: 黏膜皱襞从四周向病 变区集中,呈放射状 ,多由慢性溃疡性病 变纤维瘢痕收缩而造 成。
急性机械性单纯性小肠梗阻
小肠肠腔阻塞后,梗阻 以上肠腔扩张,充满气 体和液体。
急性机械性单纯性小肠梗阻
X线表现:
➢梗阻近端小肠积气、扩张 ➢出现高低不等和长短不一多个 气液平面,呈阶梯状排列 ➢透视下液平面随肠蠕动而上下 运动
(二)食管与胃肠疾病
1.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是门
静脉高压症的主要表 现之一,多见于肝硬 化。
征,依其范围而有不同的表现: ➢粘膜线:龛影口部宽1-2mm、光滑整齐的透明线; ➢项圈征: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1cm,如一个项 圈; ➢狭颈征:龛影口部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 个狭长的颈。
(3)、粘膜皱襞纠集 慢性溃疡周围的瘢痕收缩,导致黏膜皱襞 呈放射状集中于龛影边缘,且逐渐变细, 是良性溃疡的特征之一。
• 腔道性脏器的补充检查
– 了解肿瘤有无向腔外侵犯以及侵犯程度 – 肿瘤与周围器官及组织间的关系、淋巴结及脏
器转移
(三) MRI检查
➢MRI平扫:多方位断 层图像、多参数成像
➢MRI增强扫描:与CT 同
价值
• 实质性脏器的补充检查 • 腔道性脏器的补充检查
内容
一 消化系统概述及影像检查方法 二 食管胃肠正常X线表现 三 食管胃肠基本病变X线表现 四 食管胃肠常见病的X线诊断 五 小结
2、食管癌
➢早期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 ➢分型:髓质型、蕈伞形、溃疡型、硬化型、腔内型 ➢X线钡餐造影检查是简单而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