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关系2

合集下载

2.复合词与派生词的划分标准

2.复合词与派生词的划分标准

复合词与派生词的划分标准复合词和派生词是构词法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词汇的生成和词义的丰富性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语言学研究中,对于复合词与派生词的划分标准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就复合词与派生词的定义、特点以及划分标准进行探讨,力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解析这一问题。

一、复合词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构成的词组,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语法关系,并且具有独立的语义。

例如“火车”,“手机”等都是复合词的典型例子。

复合词在构词法中起到了连接词的作用,能够丰富和扩展词汇的表达能力。

2. 特点复合词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独立的语义。

复合词的整体意义并不等于其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一定的语法关系形成新的词义。

(2)具有一定的语法关系。

复合词中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法关系,比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

(3)具有词类。

复合词具有自己的词类特征,例如“火车”是名词,“跑步”是动词,“高中生”是形容词。

二、派生词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派生词是在词根或词干的基础上通过加上一个或多个音、义素构成的新词。

“美丽”是由“美”和“丽”两个音、义素构成的派生词。

2. 特点派生词具有以下特点:(1)从构词角度看,派生词是通过一定的词缀或者词素来构成的,其构词过程相对复杂,有时需要考虑音变规则。

(2)具有一定的词义关系。

派生词和原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词义联系,例如“美丽”和“美”之间的词义关系是同一范畴的概念,是通过派生词缀“-丽”构成的。

三、复合词与派生词的划分标准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复合词与派生词之间的划分并不是非常明确和绝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和模糊。

但是,从构词和词义关系来看,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划分的标准。

1. 从构词角度看(1)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构成的,其中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构词过程相对简单,不涉及到词缀或者词素的加入。

而派生词是在原词的基础上通过词缀或者词素的加入构成的,构词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考虑音变规则。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 第8单元 语言家园词语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活动2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 第8单元 语言家园词语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活动2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活动2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任务一探究一词多义词的本义、引申义1.词的本义指词的本来的意义。

如“引”: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

成语“引而不发”的“引”,就用引的本义,其他意义如“延长、引申、引导、引退”等,都是从“开弓”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

2.词的引申义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本义是引申义的根据,引申义是本义的发展,本义只有一个,而引申义可以有一个甚至几十个,这些意义都是跟本义有着意义上的联系,一词多义的现象就是由此产生的。

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1)由具体实在意义虚化为抽象概括的意义。

如甲骨文“兵”字,是双手持斧的形象,本义是兵器,如“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接着引申为拿兵器的人,即士兵,如“兵强马壮”;然后引申为抽象的意思,如“兵连祸结”中的“兵”解释为“战争”。

(2)由词性变化产生新义。

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中的“传”是名词,解释为“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而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传”就成了动词,解释为“流传”,而在“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解释为“传授”。

(3)由本义经过通假现象变成通假字。

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中的“生”同“性”,即天性,属于字形相近通假。

另外还有字音相同或相近通假,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知”同“智”。

(4)借助修辞手法产生新义。

如“假舟楫者”(《劝学》)中的“楫”原本是划船工具,在这里指船,这是用了借代的修辞。

词义引申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由一个意义向各个不同方面的引申。

我们称之为“辐射式的引申”。

例如“節(简化为节)”字,它的本义是竹节。

许慎《说文解字》:“节,竹约也。

”左思《吴都赋》:“竹则……苞笋抽节。

”由这个本义产生出下列引申义:①用于树木,则指木节。

《后汉书·虞诩传》:“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②用于动物,则指关节。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第3章第2节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

第3章第2节词义及其性质和构成
第三章 词 汇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一、什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词义
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 “词汇”这一章讲的词义通常是指词汇意义,即狭义的词义。
词是一种符号,它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事物。不管是客观 存在的还是人们头脑中想象的事物,不管它是否真实,只要社 会交际中需要,都可以用词来表示,这内容也就是词义。“ 神 仙” 在现实世界里当然是没有的,但是在人们交际中能够用到 这个词,这个词也就一直存在着,它的词汇意义是:“神话中 有超人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老的人物。”
7
2.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又叫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 中,便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有的具有书面语色彩,例 如:
投入 机遇 凝聚 信念 侵犯 心态 反思 珍重 坚毅 诚挚 风貌 腾飞 神往 汇集 祝愿 眷恋 悼念 麇集 有的具有口语色彩,例如: 明儿 脑袋 身子骨 马驹子 半中腰 瞧 聊天儿 巴不得 节骨眼儿 纳闷儿 害臊 白搭 使坏 数落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10
四、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
我们通过以下四个例子来学习和领会这个问题。 ①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 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 的民族英雄。 ② *那一年受灾,俺全家五口人逃荒去了,来到江苏常熟 县,俺爹给地主当雇工,俺领着弟弟要饭。 ③ *中旬的月光,把每个年轻人的脸庞照得一清二楚。 ④ 白露,我真佩服你! 我真不知道怎么夸你好。你真是 一个杰作! 又香艳、又美丽、又浪漫、又肉感。一个人在这么 个地方,到处都是朋友。就说潘四爷吧,他谁都不赞成,他说 他就赞成你。(曹禺《日出》)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语 用【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语 用【圣才出品】

第5章 语 用一、名词解释1.修辞(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借代(浙江大学2010年研)答:借代是一种曲婉表达意思的修辞方法,又称代称、代用。

它是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取代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五类:①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②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③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④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⑤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去商量”。

3.双关(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

它是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

其基本类型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谐音双关,又称谐声双关、字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同音、近音、音似的条件构成双关;语义双关,又称意义双关、借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表里两层意思。

4.对偶(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起来进行修辞的一种方法。

对偶的基本种类有正对、反对、串对。

从形式上看,其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对偶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

5.语体(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语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的社会场合或交际内容的不同,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产生的语言变体。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
高考文言专题复习
01
结构分析法
03
通假分析法
05
语法分析法
02
据形索义法
04
联想推断法
06
语境分析法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CONTENTS
04
05
01
03
02
字形
1、丰则贵籴dí ,歉则贱粜tiào 2、冀得一归觐jìn
01
03
02
怎样利用通假推测词义?
例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析:“取”,会意字,从手,从耳,象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取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引申“拿取”“夺取”等义,在此都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 ”。

例2:“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析:“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 ”,名词作状语,豁然开朗。
5.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析”字由“木”和“斤”两部分组成,而“斤”在古汉语里是 “斧子”的意思,用斧子把木头劈为两半,再结合前边“分”“离”这些字的意思,就可推断出“析”的意思为“分开” 国家已经四分五裂了,根本保卫不了 6.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句中的“饷”字从字形上看,是以 “饣”为偏旁,前有“不”字,再对应后面的“食”字,可知道这是一个动词,并可以推断出“饷”的意思是“给饭吃” 荒年的春天,自己年幼的弟弟来了也不供饭;丰年秋收时,疏远的客人也招待他吃饭。 7.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渡口 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 8.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磴,其有七千有余 石阶 上山的路全程有四十五里,都是用石块砌成石阶,那石阶总数有七千多。 9.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到……去 谭君本人直接到袁世凯居住的法华寺去拜访 10.可以独飨白粲 càn 食用米 可以独自吃白米饭

初级汉语口语会话— (2)

初级汉语口语会话— (2)
例如,汉语“习”的本义是“数飞” ,也就是鸟反复地飞的意思。从这个意 义派生出“反复练习、复习、温习”的意义。这是因为“复习”“温习”是 反复多次的行为,和反复地飞有相类似的地方。 针的窟窿像人眼,因而“眼”可以通过隐喻指针的窟窿。隐喻是词义引申的 一种重要方式。






转喻的基础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 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 乙类现象。 A:“pen”:“羽毛” ⇄“笔”的意思。 B:笔杆子——写作者 C:茅台——酒 D:白宫——美国政府 E:新手——新人



一、词和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既包括词,也包括语。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自然现象、畜禽名称、人体器官、亲属称 谓、方位时令、数目动作、性质状态,……, 等等。 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可以说是基本词汇的词的主 要特点。 2、一般词汇。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 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构词能力比较 弱。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新 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词、科技术语、等都属于一般 词汇。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是可以有层次的。
如“麻雀”的上位词是“鸟”,“鸟”的下位词除了“麻雀”还有“乌 鸦”、“喜鹊”、“画眉”等,而“鸟”的上位词是“动物”,动物的 下位词除了“鸟”还有“昆虫”、“鱼”等。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要和词义表达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别 开。
如“汽车”和“卡车”、“轿车”等是上下位关系,但和“方向盘”、“发 动机”、“离合器”等不是上下位的关系。



第三节 句义
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 三、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 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国开电大汉语基础#(内蒙古)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汉语基础#(内蒙古)形考任务二参考答案
C.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D.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之”的虚词复指前置宾语
【答案】:BC
题目12.“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句中“败之夫椒”的正确意思是()。
A.吴国在夫椒战胜了越国
B.吴国打败了夫椒
C.越国打败了夫椒
D.吴国在夫椒打败了越国
【答案】:AD
题目13.下列短语有哪两组()是述宾短语。
B.词义的扩张、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C.词义的扩大、词义的延伸、词义的转移
D.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迁移
【答案】:A
题目34.下列句子只有()组是复句。
A.无论什么情况,我都要干下去
B.不管雄鸡叫不叫,天总会亮
题目16.“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正确的译文是?()。
A.子路跟从一个名叫而后的人,遇见了他的岳父,用手杖挑着莜
B.子路落在后面?迷路了,遇见了他的岳?父,拄着拐杖挑着?莜
C.子路跟着孔子出游的时候落在后面,遇见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挑着莜
D.子路跟着孔子出游的时候落在后面,遇见一位老人,用手杖挑着莜
A.指事
B.形声
C.象形
D.会意
【答案】:B
题目2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正确的译文是()。
A.孔子登上东山鲁国就小了,登上泰山就天下就小了
B.孔子上了东山鲁国自然就小了,上了泰山天下自然就小了
C.孔子想登上东山而小看鲁国,登上泰山而小看天下
D.孔子登上东山认为鲁国小,登上泰山就认为天下小
题目5.词义的转移是词义演变的一种方式,是指词的旧义被新义所代替。()


【答案】:对
题目6.既东封政,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肆其西封”就是扩张西边的疆界。()

词汇学-- 词义的分类及分析

词汇学-- 词义的分类及分析

• Lexical meaning is the meaning of an isolated word in a dictionary. This component of meaning is identical in all the forms of the word. • 林承璋:词汇意义是词典中一个独 立词的意义。在该词的所有形式中, 其词汇意义相同。
4) Collocative Meaning 搭配意义
• It is that part of the word meaning suggested by the words with which it co-occurs. • 搭配意义即与之一起使用的词语所赋予的那部分意 义。 • Pretty and handsome share common ground in the meaning "good- looking", but may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range of nouns with which they are likely to co-occur.
2. Conceptual Meaning & Associative Meaning 概念意义&联想意义
• Conceptual meaning is meaning given in the
dictionary and forms the core of word meaning.
• 概念意义是词典中所给的意义,是词义的核心。
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
• 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是对人类经验的 一种抽象概括,属于原语言(metalanguage), 用来描述任何语言的语义。 • 例如,对名词的描述,可以是人或非人、有 生命或无生命、男性或女性、成年或非成年、 抽象或具体等范畴进行语义分析。 • 如英语中bachelor一词就具有如下几个语义 特征:[Human], [Adult], [Male], [Concrete], [Unmarried]。

古今词义的变化与联系

古今词义的变化与联系

粮 旅行用的干粮 泛指所有的粮食
词义的缩小-宫
古 义: 室、房屋
后起意义:
宫殿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战国策·秦策》
词义的缩小-金
古 义:
金属
后起意义:
黄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词义的缩小-亲戚
古义:
亲属,包括 父母子女
后起意义:
亲属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词义的缩小-丈夫
行政区域 的名称


五百家
邻五家
邮传递文书
的驿舍
分析字形-攴
敲 敂 攻---打击的意义
“叩”的古字 敲打


敵 救 敚---与战斗、畋猎 “夺”的古字 有关的意义
收 赦 -----与审刑、牢狱
逮捕
有关的意义
啟 變 -----其他动作行为
《说文》:小击也,从又,卜声。( “扑”的初 文。)
分析字形-糸1
上古义:
对男子的尊称
后起意义: 女子的配偶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战国策·赵策》
词义的缩小-臭
上古义:
各种气味,
读xiù
后起意义:
坏的气味,
读chòu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经·系辞上》
其味甘,其臭香。
《礼记·月令》
如恶恶臭。
《礼记·大学》
词义的缩小-池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 水以为池。
50
古汉语词汇的纵向观照
古用今废的 左司马 左尹 鲰生 历史词 瞋目 参乘 彘肩
竖子 啖 卮 跽
阅读古文的
拦路虎
古今通用的 传承词

【精品】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材 第2讲:词义辨析

【精品】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材 第2讲:词义辨析

第2讲词义辨析旧知回顾在小学阶段,对词义的理解和辨析,要求做到能够辨别同义词、近义词;理解多义词;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理解和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新词语。

其中辨析同义词、反义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怎样辨析同义词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二、怎样找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寻找反义词是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从词的音节去寻找。

反义词的音节一定要和对应的词相等。

如“强”是单音节的,它的反义词也必须是单音节的“弱”。

2.从词的范围去找。

反义词所指的范围应该是相同的,如“强壮”是指人的体质,它的反义词应找“瘦弱”,而不能找“软弱”。

3.从词的性质去找。

词按性质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一对反义词的词性必须是相同的。

如“黑暗”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也应是形容词“光明”,如果用“亮光”就不对了。

因为“亮光”是名词。

4.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寻找。

有的词是反义词,词义不同,它的反义词也不同。

如:这鱼很新鲜。

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腐烂”。

这是一件新鲜事。

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陈旧”。

早晨的空气很“新鲜”。

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混浊”旧知例析例题一:选词填空。

强迫强制⑴后来我()自己走向生活,终于体会到广交平移多么使人精神振奋。

⑵由于他拒不主动还款,法院只好()执行。

第四章 语义 (2)

第四章  语义 (2)
有上位概念的句义,含有局部概念的句义蕴 含含有整体概念的句义,而不是相反。
三、蕴含和预设
但要注意另外一种情况:

什么水果他都吃。
→他吃苹果。

楼全塌了。
→楼顶塌了。
三、蕴含和预设
如果上位词语或表示整体的词语是周遍性的, 也就是强调所说的事情涉及某类事物的全体 成员或某一整体的所有部分,则含有上位概 念或整体概念的句义蕴含含有下位概念或局 部概念的句义,而不是相反。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
(一)述谓结构 他吃了苹果。 他要吃苹果。 苹果被他吃了。 他吃了苹果吗?
一个句子除去情态(时态、语态、语气等: 他吃苹果。),就是命题。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
命题从语义结构角度看,就是述谓结构。 述谓结构是一个谓词和若干论元的组合。 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
从语义上看,一个论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 一种语义角色,首先决定于谓词的语义。例 如:
➢ 跑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带一个施事论元 ➢ 卖拿东西换钱——带一个施事论元和一个受事
论元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
一个论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 也同论元自身的语义有关。
➢ 例如“他卖书”中的“他”指人,充当施事, “书”指物,只能充当受事。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
3. 复合述谓结构:包含两个以上谓词的述谓结 构。例如:
➢ 他去买书了。 ➢ 风停了,雨也住了。 ➢ 散文比诗容易写,但也必须下些功夫才能写
好。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
(二)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同哪个或哪 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 他唱完了。 (“完”指向动词“唱”) 他唱哭了。 (“哭”指向主语“他”) 他唱哑了嗓子(。“哑”指向宾语“嗓 子”)

导学案答案:第二讲 词义

导学案答案:第二讲 词义

2.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
A.永久——永远
B.颠覆——推翻
A 要点:1.“永久”是形容词,常修饰名词作定语,也可修饰动词作状语;“永远”是副词, 常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作状语,有时作定语。2.“永久”多用于书面语,“永远”用于口语和 书面语均可。3.“永久”可构成“永久性”,“永远”不可。 B 要点:1.“永久”是形容词,常修饰名词作定语,也可修饰动词作状语;“永远”是副词, 常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作状语,有时作定语。2.“永久”多用于书面语,“永远”用于口语和 书面语均可。3.“永久”可构成“永久性”,“永远”不可。
2.反义词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有何表达作用?试举例说明。 (1)类型:①绝对反义词,两词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存在,肯定甲就否定乙,肯定 乙就否定甲。例:生——死。②相对反义词,两词间存在第三种状态,肯定甲就否定乙,但 否定甲,不一定就肯定了乙。例:强——弱。 (2)作用:由于反义词意义的对立通常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的反映,因此通过反义词 来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可以使人们在鲜明对比下认清事物的是非、善恶、轻重、缓急,收到 良好的表达效果。[1]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 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例如:“但是,这些名家的可贵,是在失败面前,并不失 望,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吃一辈,长一智”使失败转化为成功。”“失败”和“成功” 这一对反义词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它说明,要成功,就要经得住失 败;经得住失败,才能取得成功。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这个意思。这种句子,蕴 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富于哲理性。[2]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如“我们大 家辛辛苦苦为的是什么?就为的一个心愿:要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把丑的变成 美的,把痛苦变成欢乐,把生活变成座大花园。(杨朔《京城漫记》)”用四组反义词着重说 明决心把破旧肮脏的北京城,建设成一个美好欢乐的北京城。[3]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映 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例如“懒惰的结果是痛苦,勤劳的结果是幸福。”[4]由 于反义词具有鲜明的对比作用,人们有时为了使语言新颖而又简练,按原有的词临时创造个反义词。例如“咱们都是大老粗,好好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变他个老细。”例句中的“老 细”就是按照原有的词“老粗”,利用反义关系临时创造出来的。[5]反义词作为语素可以 用来构成合成词。例如“矛盾、迟早、横竖、得失、高低”。这种合成词的意义并不是原来 两个词的意义的总和,而是从矛盾对立中概括出来的新义。[6]反义词还可以用来构成成语。 例如“破私立公、深入浅出、喜新厌旧、出生入死”。[7]反义词还可以和同义词拆散交叉 构成成语。例如“生离死别、欢天喜地”。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的传承与存废1、古用今废词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犙、牭古代官职等级:君、臣、吏、奴、婢、大夫、丞相古祭祀名:祠、礿、禅、社2、古今义同词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

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3、古今异义词(1)完全不同(比较少)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诗·唐风·绸缪》今,丝织品;古,缠绕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左传·僖公三十年》古,外交使节(2)同中有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今,勤快,勤劳;古,与“逸”相对,辛苦,辛劳相对穆公访诸蹇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古,咨询;今,询问,访问二、古今词义的差异(一)词义范围不同1、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苏秦列传》:“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说文·目部》:“睡,坐寐也。

”)《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居家为食,行道曰粮。

”)干粮,行道中带的《晋书·吴隐之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

”载,通“才”,仅仅,只有,限制性范围副词(对应总括性范围副词)2、词义缩小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采取了全面收敛的方式,使今义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缩小。

《周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也。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

单词词性的变化及其相应的词义(2)

单词词性的变化及其相应的词义(2)

单词词性的变化及其相应的词义(2)英语中很多词可以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性,各词性之间的意思有的有些关联也有的毫无关联。

例如cement作名词用是“水泥”的意思,而在It’s difficult to cement a good work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这个句子中,cement作动词用是“连接,巩固”的意思。

再如,content这个词有三个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作不同词性时意思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复习单词时要注意单词词性的变化及其相应的词义。

“Waiter, do you serve lobster here?”“We serve anyone; take a seat, please.”这个笑话发生在饭店,显然服务员与客人之间发生了误会,而误会的根源就在serve这个词上。

客人所用的serve的意思是“供应,有没有…菜”,而服务员所用的serve的意思是“为…提供服务”。

无论是英文单词还是汉语词语大部分词都不会一个词只有一个意思,绝大部分的词都至少有两个或是更多的意思。

所以在复习单词时不能只记住一个单词大致的一到两个词义而把其它的忽略不记,造成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局面。

这样导致无法准确理解该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做起题来自然要出错。

记忆单词的多个词义也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注意一个词各词义之间的关联,因为一个词的多个词义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多个词义是不断衍生出来的,所以发现关联,加强联系,是记忆单词各种意思的好办法。

abnormaladj. 1.反常的Abnormal human behavior may be caused by eating substances that upset the delicate chemical balance in the brain. 食用能打破大脑微妙化学平衡的东西可能会引起人类的异常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 原始意义与特殊意义
由于词义范围在历史演变中的扩大或 缩小,有些词既可以指一类事物,也可 以指这类事物中的一个或一种。
例如:case有“事例、实例”这一普遍的意义,还 有“病例、病人”和“案例”两个特殊意义。在That is often the case with him.(他往往就是这个样)这个句子 中,用的是普遍意义。
• 第三类反义词叫做“相对反义词” (converse antonym)或是“相互反义词” (reciprocal antonym),“关系反义词” (relation oppsites). • 第四类叫做“多项不相容词”( mutiple incompatibility)。这些词的语义字面上并 不相反,但它们表示的概念在反向上相 反。如;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solid,liquid, gas;表示四季的spring,summer,autumn, winner等.
Try
• • • • • • Fragrance Abundant Advance Bureau Desert Capacity Forsake Competence Plentiful Perfume Move on Department
二、反义关系:
Antonymy
反义关系含含义
指相互对立的一种关系, 构成对立关系的一对词叫反义词
PS:实际上根据文体差别,同义词可包括口语体、俚 语、方言、书面体、学术体、诗歌体等等。
3、感情色彩的差别
指由于说话者对同一事物表现出不同态度而使词 的内涵意义差生了差别。 eg:以下一组词中,右边的更具强烈的感情色彩:
hate(讨厌)—loathe(极其反感地憎恨) misuse(误用)—abuse(利用权力滥用) obtain(获得)—procure(通过努力得到)
反义词的分类

第一类反义词叫做“绝对反义词”(ture antonym) 或是“矛盾词” (contradictory), “二元反义词” (binary antony), “互补词” (complementaries), “不可分 级反义词” (non-gradable antonym). 定义标准;两个词不可能同时被应用,它们是相互 否定,相互排斥的。 alive和dead ture和false 这类反义词常见的一种构成形式是运用否定前缀 dis-,il-,im-,in,ir-,un-等。 agree和disagree literate和illiterate mature和immature 等
Ⅲ. 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
这两个意义也是词义范围变化的产物。 英语词汇中,许多名词都有抽象意义和 具体意义。
religion 抽象意义——宗教(the worship of the God or the supernatural) 具体意义——基督教 (Christian religion) edge 抽象意义——边缘(at the edge of the forest) 具体意义——刀刃(a knife with a shap edge)
除此,还有一类词叫做主导同义词(dominant synonym) 这一类的词之词义基本等同于其他所有词的基本意义。
Eg:
to look
to make
to stare
to produce
to gaze
to create
to peep
To manufacture
III 同义词的辨析
• 1、细微的语义差别
多义关系
原始意义与 引申意义
普遍意义与 特殊意义
抽象意义与 具体意义
字面意义和 比喻意义
Ⅰ. 原始意义与引申意义
词最先产生的第一个意义就是词的 原始意义,其余都是引申意义。通常我 们需要借助词源学考证找到最早的意义。 有时词的原始意义甚至会完全消失。例 如:candidate(候选人)的原始意义是 “穿白衣服的人”,pen的原始意义是 “羽毛”。
三、多义关系
• 多义关系指的是语言中的一词多义 (polysemy)现象。在英语仲,多数词 都是多义词(polysemic words)。
• 而且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中,往往词 的使用频率越高,词义就越多,词的生命力就 越强。
例如:
board这词,在1987年第九版的《韦氏大学
词典》中,board的词义有:1.边缘;2.船舷;3. 木板;4.桌子;5.用于专门用途的长方形平直材 料;6.厚硬纸板;7.交易所;8.矮木墙围住的冰 球场。然而在2004年第十一版上又增加了:9. 集成电路板;10.公告牌。
4、用法和搭配的差异
用法上的差异主要指同义词的语法特征的不同。 例:sleeping 用作前置定语;asleep 用作后置定语 answer 是及物动词;reply是不及物动词(+to) 搭配上一般都是限于固定搭配。 例:a swarm of bees(一群蜜蜂) a shoal of fish(一群鱼) a group of people(一群人)
反义词的应用
• 1.从整个语言系统来看,人类世界是隐喻性的,而隐喻领域的 大量反义概念说明了语言中反义现像的存在。 于是在语言表 达中可以找到:My income rose/fell last year.(我的工资去年涨 了/降了) • 2.表达丰富内容,形成鲜明夸张效果,使语言增色。如;成语中 to sink or swim(成功或失败),谚语中:easy come,easy go.(来得 快,去得快),在对照”的修辞用法中;I’d rather be the master of my own fate than the slave of the circumstances.(我宁愿做自己 命运的主人,而不做环境的奴隶。) • 3. “矛盾修辞法”(oxymoron),就是将两个意义相互矛盾或不调 和的反义词巧妙地置于一处构成修饰关系,使表达看似不合逻 辑,实则意味深长。如:living death(活受罪),visible darkness(若 明若暗),open secret(公开的秘密)等等。
从以上词义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多义词的词发 展分为两类:直线形关系发展(linear relation) 和非直线形关系发展(non-linear relation)。
指同义词之间存在的概念意义上的差别。 造成语义差别的因素: ①程度(degree)或强度(intensity)不同 ②持续度(duration)不同 ③方式(manner)不同 ④谈论的角度(angle)不同
• 2、文体差别
主要是因语言使用场合的不同而造成多个词 表 达相同意义。(即:分正式和非正式场合用词) Eg:die—decease(死) praise—eulogy(赞扬) (前者为非正式用语,后者为正式用语) warning—caveat(警告)

完全同义词(absolute、exact、perfect、synonyms)同义
部分同义词(near、partial、loose synonyms)
完全同义词:词义完全相同、在所有语境中都是等义关系的词。 (eg:sky↔heaven 、Flying saucer↔UFO 飞行物 )
部分同义词:在至少一种语境场合不能互相替换但基本意义相似的词。 (eg:discover↔find 前者可表示发现的第一人,后者则可以表 示以某种方式经历某事)
The meaning of a word may be partially defined by saying what it is not.
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这里指语义相反
• 例: • sing-decker → double-decker • gas-powered → electric-powered
• 反义词多数出现在形容词中 动词中
strong—weak friendly---hostile
(semantic oppsiteness)
to bring---to take to laugh---to week
名词中 副词中
life---death above---below merrily---sadly
第六单元
词义的关系
组员:李嘉琪 刘晓红 杜淑仪
词义的关系
词义的关系
同义关系 反义关系 多义关系
一、同义关系
I 同义词的来源
同义关系
II 同义词的类型
1、细微的语义差别 2、文体差别 3、感情色彩的差别 4、用法和搭配的差异
III 同义词的辨析
同义词(synonym)——我们把同义关系定义为 两 个或两个以上有相同意义的关系的词为同义 词。
Definition
Examples
概念标准 (conceptual criterion) 语义标准 (semantic criterion) 可替换性标准 (interchangeable criterion)
wind<强风> breeze<微风> stare<含有吃惊感情> glare<含有愤怒情感> That object is a bird. That living thing is a bird.
• drop • smother
request(F) cable(F)
globule(L) suffocate(L)
petrol pavement ↓ ↓ gasoline sidewalk
• British English:
lift ↓ American English: elevator
II 同义词的类型
Ⅳ. 字面意义与比喻意义
• 英语中含有比喻意义的词十分丰富,由此我 们的语言也变得更形象生动了。
• 例如:green的字面意义是“绿色的”,于是我们可以说 green grass;而green的比喻意义是“没有经验的,缺乏训练 的”,所以就有了 a green hand(新手)、green recruits(新 兵)。 • 又如:sharp的字面意义是“锋利的,尖的”,a sharp sword (锋利的剑)、a sharp pin(尖利的大头针);而sharp的比 喻意义有“敏锐的,机警的”:sharp eyes(敏锐的目光)、 a sharp child(机灵的孩子);“尖刻的,严厉的”:a sharp tongue(利嘴)、sharp criticism(尖锐的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