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低温巴氏奶行业分析
2024年巴氏杀菌乳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巴氏杀菌乳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巴氏杀菌乳作为一种经过高温处理杀菌的乳制品,在今天的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所具备的延长保质期、提高食品安全性的特点,使其成为消费者和生产商的首选。
本文将对巴氏杀菌乳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态势、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规模巴氏杀菌乳市场自2000年起迅速发展,并且有着持续的增长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巴氏杀菌乳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
亚太地区是最大的巴氏杀菌乳市场,占据全球市场的XX%。
其他主要市场包括欧美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等。
预计未来几年,巴氏杀菌乳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更为巨大。
3. 竞争态势巴氏杀菌乳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品牌包括达能、伊利、蒙牛等。
这些大型乳制品企业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此外,小型生产商和本土品牌也逐渐增多。
然而,由于消费者对巴氏杀菌乳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机会,各品牌竞争日趋激烈。
尽管竞争激烈,但巴氏杀菌乳市场仍然存在机会。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品质优良、口感独特的巴氏杀菌乳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不同地区对巴氏杀菌乳的需求也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市场的定制化产品将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4. 消费者需求巴氏杀菌乳在消费者群体中受到广泛认可,并且其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性的关注度提高,对具备更长保质期、高品质的乳制品的需求增加。
此外,巴氏杀菌乳还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其杀菌过程中相对较少的热处理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
年轻人群体对巴氏杀菌乳的需求非常旺盛。
他们对绿色、有机产品的追求以及对营养均衡的需求使得巴氏杀菌乳成为他们的首选。
此外,在一些特定的消费者群体中,如婴幼儿和老年人,对于巴氏杀菌乳的需求也在增长。
5. 总结巴氏杀菌乳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性和营养成分的关注,以及年轻人群体的健康追求,都为巴氏杀菌乳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2024年低温奶市场前景分析
低温奶市场前景分析引言低温奶是指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在低温(通常在0-4摄氏度之间)的鲜牛奶。
与常温奶相比,低温奶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和鲜味,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本文将对低温奶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从市场规模、消费趋势和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论述。
市场规模低温奶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低温奶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以及对高品质、高营养价值的需求。
消费趋势1.健康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低温奶作为日常饮品。
低温奶保留了牛奶中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2.便捷性和多样性:低温奶市场不仅提供传统的纯牛奶,还推出了各种口味和配方的低温奶产品。
这满足了消费者对多样性的追求,并且方便消费者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3.儿童市场需求增长:由于低温奶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将低温奶作为儿童的饮品选择。
儿童市场对低温奶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低温奶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市场竞争低温奶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有国内外知名乳企以及一些中小型乳企。
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品质、价格、渠道和品牌等方面。
1. 产品品质:低温奶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高,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新鲜度、营养成分和口感等方面。
竞争对手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来吸引消费者,如优化产品配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2. 价格竞争:低温奶市场存在一定的价格竞争,部分中小型乳企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
但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因此价格低并不一定能够立即带来市场优势。
3. 渠道竞争:低温奶市场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超市、便利店、在线购物平台等。
竞争对手通过与渠道商的合作、优化配送服务等手段来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4. 品牌建设:消费者对知名乳企的品牌认可度较高,这给知名乳企在低温奶市场中带来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巴氏奶行业分析报告
巴氏奶行业分析报告巴氏奶是由巴氏法制成的一种消毒后的牛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加工行业。
本文将对巴氏奶行业进行深度分析,探讨其产业链、发展历程、环境状况、竞争格局以及行业未来的趋势和发展建议等方面。
一、巴氏奶的定义、分类特点巴氏奶是指通过巴氏法消毒后所得到的牛奶。
其制作过程以高温加热为主,使得奶中的有害细菌被杀灭。
相较于其他消毒方法,巴氏法具有可靠、持久、安全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根据其制作方法不同,巴氏奶可以分为瓶装巴氏奶、罐装巴氏奶和袋装巴氏奶等。
在消费市场中,最常见的是瓶装巴氏奶,由于其新鲜度较高且便于保存,深受消费者欢迎。
二、巴氏奶产业链巴氏奶产业链涵盖了原料采购、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具体来说,巴氏奶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需经过以下环节:1、原材料采购:巴氏奶的原料主要是牛奶,需要从养殖场或牧场采购。
2、生产:巴氏奶生产包括原料采购、验收、调配、消毒、高温贮存等环节,需要配备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3、加工:巴氏奶加工包括分装、包装、存储等。
4、销售:巴氏奶销售涵盖了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电商平台等。
以上所说的环节都需要专业化的支撑,因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三、巴氏奶行业发展历程巴氏奶的制作法起源于19世纪末,由瑞士人Louis Pasteur 发明。
20世纪初,巴氏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巴氏奶已成为餐饮、咖啡等众多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与此同时,巴氏奶的需求增长也推动了巴氏奶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巴氏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千亿美元,年增长率稳定在2%-3%之间,巴氏奶成为了全球牛奶加工和消费的主要形式之一。
四、巴氏奶行业政策文件巴氏奶行业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有力的支持和监管。
我国已经制定了多个涉及巴氏奶的行业政策文件,如:1、关于进一步加强巴氏奶生产加工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2、巴氏奶检验方法标准3、巴氏化工艺和设备的技术规范4、饮料巴氏化标准等随着消费者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和食品行业的竞争加剧,政府监管将更加严格,行业标准将更加严谨。
2020年乳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巴氏杀菌乳迎发展契机,稳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
2020年乳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巴氏杀菌乳迎发展契机,稳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目录1.整体发展趋近成熟,各子品类发展不一 (6)1.1乳制品行业规模远未触及天花板 (6)1.2各细分子品类发展程度不一 (7)1.3稳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 (8)2.巴氏杀菌乳迎发展契机 (10)2.1最具成长性的饮用奶细分子品类 (10)2.2限制低温乳制品发展的负面因素逐步消除 (11)3.相关公司 (14)3.1优质的低温乳制品龙头——光明乳业 (14)3.2以低温乳制品为主的行业新星——新乳业 (17)4.投资建议 (20)5.风险提示 (20)图目录图1:乳制品市场零售额以及增速 (6)图2:我国乳制品零售市场构成 (8)图3:乳制品市场各子品类成长性 (8)图4:乳制品市场竞争格局 (9)图5:饮用奶市场竞争格局一览 (9)图6:酸奶市场竞争格局一览 (9)图7:饮用奶市场细分子品类零售额增速(%) (10)图8:欧睿口径下饮用奶市场格局 (10)图9:常温奶及鲜奶市场零售额(单位:百万元) (11)图10:常温奶及鲜奶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速 (11)图11:我国各省市乳牛数量分布(单位:千头) (11)图12:我国奶牛养殖正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12)图13:我国规模牧场奶牛平均日产奶量(单位:kg/天) (12)图14:我国公路冷链运输车数量不断增加(单位:万辆) (12)图15:我国低温仓储业冷库不断扩容(单位:万立方米) (12)图16:我国冷链物流总额持续走高(单位:万亿元) (13)图17: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持续攀升(单位:亿吨) (13)图18:快速消费品城镇零售渠道销售额占比(单位:%) (13)图19:饮用奶零售渠道销售额占比(单位:%) (13)图20: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发展兴起 (14)图21:即时物流订单规模不断增加(单位:亿单) (14)图22:光明乳业旗下主要产品 (14)图23:光明乳业营业总收入及变动情况(单位:亿元) (15)图24:光明乳业归母净利润及变动情况(单位:亿元) (15)图25:光明乳业各事业部收入占比 (15)图26:光明乳业新品“新鲜牧场” (15)图27:莫斯利安全新系列产品 (16)图28:莫斯利安“星厨甜品系列” (16)图29:光明乳业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管控 (16)图30:光明牧业牧场分布 (17)图31:新乳业在售明星产品 (17)图32:新乳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单位:亿元) (18)图33:新乳业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及其增速(单位:亿元) (18)图34:新乳业低温产品占比逐年提高 (18)图35:新乳业主要产品“24小时”鲜牛乳 (18)图36:新乳业旗下乳品品牌 (19)图37:夏进乳业主要产品 (19)表目录表1:各国人均牛奶消费量对比 (7)表2:乳制品分类及定义一览 (7)表3:不同工艺下的牛奶产品区别一览 (10)。
中国低温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渠道及趋势分析
中国低温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渠道及趋势分析巴氏奶是以巴氏消毒法(在72-90℃的条件下加热10-15s)进行灭菌处理的液体奶,该种灭菌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鲜奶中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
而常温奶是利用超高温灭菌法,在120-150℃的条件下,进行0.5-4s的瞬间灭菌处理而制成的一种液体奶。
由于杀菌温度控制得较低,巴氏奶与高温灭菌奶相比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例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
2019年巴氏奶规模343亿元,同比增11.6%(2015/16/17/18为6.1%/8.2%/9.7%/10.7%),并预计2018-2024年复合增速8.9%,高于常温白奶的4.2%,驱动因素在于消费者健康意识加强、国内和国际大型乳企消费者教育,以及电商平台提高配送效率。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4-2018年量CAGR5.7%,价CAGR2.8%,量价齐升,分品类,低脂、50%脂肪、全脂鲜奶规模2014-2018年CAGR 为9.6%、9.7%、8.6%,满足健康需求的低脂以及50%脂肪鲜奶增速更快,表明行业在成长期(更多在于量提升),而部分成熟市场进入产品结构升级阶段。
一、供应链巴氏奶对于原奶质量要求高,加上精细化的供应链需求,稳定、优质、近距离的奶源是关键,而近年围绕核心城市奶牛存栏数减少、环保要求提升增加养殖成本、乳企加大对上游牧场控制,因此奶源具有稀缺性,特别是围绕核心城市的奶源,成为巴氏奶业务的进入壁垒。
光明乳业拥有28座自营现代化牧场、7万头奶牛,处于国际先进奶牛单产水平;新乳业拥有分布在四川、云南、浙江、山东等地区的11个规模化与标准化牛场,奶牛总存栏数1.9万头。
巴氏奶家庭自饮居多,作为日常营养品,消费频次高,保质期短且新鲜度要求高使得消费者一次购买量较少,无法囤货。
送奶入户渠道通过日配(或者一周几次)上门方式,满足消费者高频消费需求,成为巴氏奶消费的主要渠道,占比27%,同时日配的方式也更易培养重度饮奶习惯,通过送奶入户渠道教育的消费者粘性极高。
2020年低温奶专题报告
牛奶无需加工的方式从原始社会以来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直到 1865 年“现 代微生物学之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研究 葡萄酒异常发酵的过程中 发明了“巴氏杀菌法”,他发现消毒牛奶也 可以使用加热的方式以达到杀死有害 微生物的目的。之后人们便是用 这种方式持续了将近 200 年。
冷链的迅猛发展为低温奶增长提供新动力。低温奶品类成长速度是乳 制品行 业的近 10 倍,预计该品类潜在客户将超过 3000 万。目前 ZG 乳制品整体市场规 模约 3000 亿元,随着冷链运输技术的不断提 高,低温奶将会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冷链建设重点主要在 沿海地区,但牛奶主要产地内蒙古、新疆等地距离 集中的低温奶消费 城市较远,存在冷链物流企业稀缺的现象,这使得低温奶失去 了冷链 运输便捷的优势。据了解,80%的消费者对于冷链运输品质越来越关 注,因 此高品质的冷链配送体系和物流网络成为各企业需要大力发展
1.2.多方面因素共同推进,低温奶行业规模逐渐扩大
低温奶市场高速发展,低温酸奶增速超过低温白奶。低温奶市场一直 处于高 增长的状态,根据 ZG 产业信息网数据,2019 年市场规模达 到 833 亿元,同比增 长 14.7%,2015-2019 年 CAGR 为 15.6%。 其 中 巴 氏 奶 2011 年 以 来 消 费 量 一 直 处 于 稳 步 增 长 的 局 面 , 除 2015 年因国际大包粉价格冲击增速下调,其余年份均保持在 7%以 上。2019 年巴氏奶市场规模 343 亿元,同比增长 7.2%,2015-2019 年 CAGR 为 8.8%。2008 年后多家知名乳企产品向低温转型,推动 了低温酸奶的高增长,2019 年低温酸奶市场规模达到 540 亿元, 同比增长 20%,2015-2019 年 CAGR 为 2达到 3000 万以上,低温产品拥 有巨大的成 长空间。
2020年低温牛行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低温牛行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0年11月1.低温奶行业风口已来1.1. 常温奶发展已趋于成熟,低温奶量价齐升增长提速乳制品行业规模庞大,巴氏奶消费占比较低。
我国乳制品行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数,目前中国乳制品销售规模达到了 4196 亿,位列全球第二。
预计到2022 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市场。
目前我国乳制品消费以饮用奶为主,占比达55.8%。
酸奶消费位列第二,占比32.1%。
饮用奶中,巴氏奶占 13.2%,UHT 奶和风味奶分别占 36.3%和 22.2%。
图1:中国乳制品消费结构(2019 年)图2:中国饮用奶消费结构(2019 年)数据来源:Euromonitor,市场研究部数据来源:Euromonitor,市场研究部图3:中国乳制品行业规模及增速图4:中国乳制品行业量价拆分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市场研究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市场研究部图5:中国常温白奶、巴氏奶、酸奶各阶段销售占比和增速常温白奶、巴氏奶和酸奶各阶段销售额CAGR2005-2014 10.6% 2014-20193.3%2019-2024E2.0%常温白奶巴氏奶酸奶8.3% 9.2% 6.6% 18.2% 17.0% 7.1%数据来源:Euromonitor,市场研究部常温市场已趋于成熟,由量增转向价升和结构升级。
1997 年 UHT 灭菌技术被引入中国后,常温白奶大范围兴起。
同时,伊利和蒙牛等龙头大规模铺设渠道,不断投入营销,实现了常温白奶渠道和品类的快速扩张。
常温奶行业发展过去分为两个阶段,2005-2014 年 UHT 奶行业增速较快,销售规模 C A GR 高达 10.6%。
从 2014 年起行业增速明显回落,2014-2019 年销售额 CAGR 为 3.3%,主要是由于从过去的量增转向结构升级和价升,我国常温奶销量在 2016 年后连续 3 年销量下滑(2017、2018 和 2019 年增速分别为-2.06%、-1.07%和-0.98%)。
乳制品中报总结:常温改善,低温稳增,奶粉表现突出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2020年09月06日食品饮料乳制品中报总结:常温改善,低温稳增,奶粉表现突出收入端:常温奶改善明显,低温奶、奶粉势头良好。
1)常温奶:高端常温奶复苏,环比显著改善,伊利蒙牛逆势提升份额。
高端化常温白奶和酸奶均有较好恢复,Q2伊利金典增速25%,安慕希增速10%,Q2蒙牛特仑苏增速19%。
同时,伊利、蒙牛在疫情影响下份额进一步提升。
2)低温奶:巴氏奶增长势头良好,酸奶有所承压。
从伊利、蒙牛的巴氏奶业务来看,伊利Q2巴氏奶业务约70%的增速,蒙牛每日鲜语已成为25元以上高端鲜奶排名第一;从各家地区性低温乳企来看,光明巴氏奶H1保持双位数较快增长;新乳业6-7月已恢复至双位数增速。
3)奶粉:国产奶粉黄金期,飞鹤领先行业。
飞鹤H1实现收入87.07亿元,同增47.8%,增速领先行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伊利H1奶粉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扣除西部乳业并表影响),其中金领冠H1/Q2收入增速分别为(20%/40%),蒙牛Q2奶粉业务同增29.8%。
利润端:伊利蒙牛盈利改善明显,飞鹤结构升级带动净利率提升。
1)毛利率:伊利蒙牛改善、光明新乳业下滑,飞鹤继续提升。
伊利蒙牛Q2高端化产品放量,产品结构有所提升,毛利率环比改善;光明、新乳业、三元等以低温奶为主的乳企Q2毛利率仍有下滑;飞鹤受益于结构提升和促销收缩,H1毛利率同比提升3.5pcts ,再上新台阶。
2)费用率:伊利Q2环比改善,两强注重费用投放效率。
伊利Q2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5pcts ,主要系公司4月前处理完成大日期产品,费用部分前置Q1,低温奶光明、新乳业、三元销售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3.4%/1.2%/2.4%,主要系疫情影响下,运输费用和人工成本有所下降。
飞鹤H1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1.1pcts ,主要系公司将线下活动转移到线上影响。
各家乳企管理费用率变化不大,其中伊利管理费用率上行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影响。
3)净利率:伊利蒙牛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020年低温巴氏奶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低温巴氏奶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10月目录一、低温奶行业风口已来 (5)1、常温奶发展已趋于成熟,低温奶量价齐升增长提速 (5)(1)乳制品行业规模庞大,巴氏奶消费占比较低 (5)(2)常温市场已趋于成熟,由量增转向价升和结构升级 (6)(3)巴氏奶进入量价齐增阶段,行业增长进入提速期 (7)2、巴氏奶营养丰富,行业壁垒高 (8)(1)低温乳营养物质丰富 (8)(2)巴氏奶营养成分和口感俱佳,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 (10)(3)低温奶不易存储,生产壁垒较高 (11)3、冷链设施完善&生鲜电商兴起&消费者培育&奶源质量提高,为巴氏奶增长保驾护航 (12)(1)冷链设施逐渐完善,为低温奶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12)(2)生鲜电商快速发展,提供高效鲜奶销售平台 (13)(3)鲜奶渗透率超过30%,一二线城市鲜奶渗透率更高 (14)(4)政府对奶牛养殖行业的大力扶持也加快了养殖业的发展 (15)(5)乳企教育提升消费者健康意识,低温奶营养丰富吸引消费者 (16)(6)城镇化进程加快,低温奶逐渐向低线城市渗透 (16)4、巴氏奶以现代渠道为主,送奶入户渠道粘性高 (17)(1)巴氏奶以现代渠道为主 (17)(2)送奶入户渠道占比达27%,渠道忠诚度高 (18)5、巴氏奶盈利能力优于常温产品 (19)二、巴氏奶竞争格局分散,常温龙头纷纷入局 (20)1、巴氏奶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要素分析 (20)2、巴奶行业格局分散,常温龙头乳企纷纷入局 (21)(1)巴氏奶行业集中度较低,以区域性企业为主 (21)(2)乳企纷纷入局巴氏奶市场,引进超巴氏技术 (22)3、巴氏奶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24)(1)奶源&冷链限制和营销短精快特点,导致巴氏奶短期很难实现全国规模化 (24)(2)未来几年巴氏奶行业仍将处于割据状态 (24)三、对标海外,我国低温奶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24)1、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和巴氏奶占比远低于其他国家 (24)2、日本政府进行政策引导,培育国民饮奶习惯 (25)3、中国有望复制日本发展路径 (26)4、日本牛奶行业规模趋于稳定,竞争格局分散 (27)四、重点公司分析 (28)1、新乳业:“1+N”全国化扩张战略,管理整合能力优异 (28)(1)立足西南,坚守鲜战略 (28)(2)注重研发,持续推新 (30)(3)实行1+N战略,并购外延扩大低温版图 (32)(4)全产业链布局,资源整合降低成本 (36)2、光明乳业:聚焦华东的区域龙头 (37)(1)底蕴深厚,铸就百年品牌乳企 (37)(2)液态奶为核心业务,2019年营收占比超60% (38)(3)新管理层到来,管理&产品&渠道全面优化 (40)(4)低温板块贡献主要利润 (41)(5)低温板块实行战略聚焦,精耕华东 (42)(6)行业首家实现75℃巴氏杀菌,技术工艺先进为鲜奶品质保驾护航 (43)(7)产品矩阵丰富,实现高中低档全覆盖,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 (44)(8)低温产品持续创新,扩充品类&产品升级 (45)(9)推出高性价比超巴氏奶,占领非牧场地市场 (46)巴氏奶行业量价齐升,驶入加速期。
2020年低温巴氏奶行业分析
2020年低温巴氏奶行业分析一、低温巴氏奶的消费风口的到来 (2)二、近年来的低温巴氏消费提速 (4)1、需求端:常温白奶高端化趋势持续,低温巴氏奶具备性价比优势 (4)2、供给端:全国冷链资源不断优化,但是区域之间仍分布不均 (5)三、解决低温巴氏奶生意模式的痛点 (6)1、低温巴氏奶的品类特点决定其是相对封闭的生意模式 (6)2、封闭区域内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及终端消费周转,是低温巴氏奶最主要的盈利模式........................................................................................................................................... 7..3、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全国化布局的难度要显著高于常温品类 (7)4、外延并购实现全国化扩张符合低温品类特点,或具备可复制性 (8)、低温巴氏奶的消费风口的到来2018年以来低温巴氏奶的消费量增速提升较为明显:根据生产工艺、保质期和运输要求等方面的差异,白奶可以分为低温巴氏奶和常温奶。
通常而言,低温巴氏奶采用高温灭菌,营养成分的流失较少,但需要冷链运输及储存,保质期的周期较短;而常温奶采用超高温灭菌的方法,可以常温运输储存,但是保质期通常在6个月左右。
2018 年以来,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国内低温巴氏奶的消费量出现较为明显的提速,2018-19年的国内巴氏奶消费量保持在8%左右的增长E 1:近年耒低温奶的消费量出現了一定的提速但是,国内低温奶的消费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绝对增速的对比上来看,低温巴氏奶的消费量增速明显快于常温白奶,2011-19年低温巴氏奶/常温奶的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6.2%/2.2%。
同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低温巴氏奶行业分析
一、低温巴氏奶的消费风口的到来 (2)
二、近年来的低温巴氏消费提速 (4)
1、需求端:常温白奶高端化趋势持续,低温巴氏奶具备性价比优势 (4)
2、供给端:全国冷链资源不断优化,但是区域之间仍分布不均 (5)
三、解决低温巴氏奶生意模式的痛点 (6)
1、低温巴氏奶的品类特点决定其是相对封闭的生意模式 (6)
2、封闭区域内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及终端消费周转,是低温巴氏奶最主要的盈利模式 (7)
3、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全国化布局的难度要显著高于常温品类 (7)
4、外延并购实现全国化扩张符合低温品类特点,或具备可复制性 (8)
一、低温巴氏奶的消费风口的到来
2018年以来低温巴氏奶的消费量增速提升较为明显:根据生产工艺、保质期和运输要求等方面的差异,白奶可以分为低温巴氏奶和常温奶。
通常而言,低温巴氏奶采用高温灭菌,营养成分的流失较少,但需要冷链运输及储存,保质期的周期较短;而常温奶采用超高温灭菌的方法,可以常温运输储存,但是保质期通常在6 个月左右。
2018年以来,根据Euromonitor 的数据,国内低温巴氏奶的消费量出现较为明显的提速,2018-19年的国内巴氏奶消费量保持在8%左右的增长。
但是,国内低温奶的消费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绝对增速的对比上来看,低温巴氏奶的消费量增速明显快于常温白奶,2011-19年低温巴氏奶/ 常温奶的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6.2%/2.2%。
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