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理论——客体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一、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一)梅兰妮·克莱因

1、生活简介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她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因癌症逝于英国伦敦。

梅兰妮的父亲原来是一名犹太法典的学者,37岁时,他脱离了自己的正统背景并接受教育,最终获得了内科医生的资质。梅兰妮十分钦佩她父亲的独立精神和科学态度,但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亲密,这可能部分是因为当梅兰妮出生时,她父亲已经50多岁了。梅兰妮觉得与母亲更亲近,她对母亲怀有很深的感情,梅兰妮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二姐西多涅9岁去世,当时梅兰妮5岁。西多涅去世前有一年的时间卧病在床,这期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努力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克莱因,姊妹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长大以后,梅兰妮与一个叫伊曼纽尔的男孩建立了类似的令她感到鼓舞的关系。伊曼纽尔比她大5岁,很有天赋,在伊曼纽尔的影响下,梅兰妮对文学和音乐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克莱因14岁时决定学医,在她哥哥的辅导下,她通过了入学考试,进了维也纳预备高中, 17岁那年,克莱因考上了大学,几乎与此同时,她订婚了。她的婚姻改变了她的计划,她放弃了从医的打算,在维也纳大学改修艺术和历史。但她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兴趣,并对自己没有学医感到遗憾。她在治疗方面的极大兴趣和天赋在她的精神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展示,对她来讲,治疗永远是最重要的。

梅兰妮·克莱因是与弗洛伊德同一时代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她在刚刚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便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兴趣。为了对这一新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她接受了弗洛伊德最出色的弟子之一桑多尔·费伦兹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在分析进行到某一阶段时,费伦兹建议她考虑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去。克莱因遵从了费伦兹的建议,并几乎一手开创了临床研究的全新领域。1

2、主要理论及观点

(1)游戏治疗

她首创了对儿童精神分析的技术,即游戏治疗,希望通过使用玩偶、泥巴、图画和其他一些非言语的方式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2)内在客体世界

克莱因发现:与儿童用来控制情欲冲动的能量相比,儿童使用了更多的能量来建构他们的人际关系世界。因此她声称:儿童的行为较少受其情欲冲动所驱使,而更多是受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所左右。对克菜因来说,这些人物的内在表象,也就是她所称的儿童的“内在客体世界”是构成心理的素材。儿童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世界。

在儿童生活的所有关系中,克莱因最为关注“母子关系”,认为它是其他所有关系的原型。她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我的核心与婴儿最初的且最基本的客体关系(即与母亲的关系)联系非常密切。克莱因认为,在婴儿出生前,母亲就已经为婴儿而存在,母亲建构了一种无意识的内在只知觉的形式,这种“内在母亲”决定了儿童对外在世界的回应方式。

(3)死亡本能

与弗洛伊德一样,克莱因也相信存在一股破坏性的内在力量,如果不控制的话,它就会导致自体的毁灭。根据克莱因的观点,这种死亡本能是儿童早期喜欢将世界分为好与坏的原因。

(4)状态

克莱因认为,婴儿持续地处于保护自己的亲密者与摧毁他们这两种愿望之间的冲突中,也就是在保护(爱)和破坏(恨)两种感情中旋转。她用“状态”这一术语来解释这一冲突。

克莱因指出,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包括两个基本的状态。

第一个状态是偏执状态,从婴儿出生开始,持续到生命最初的三到四个月,表现为婴儿最初降临世界的特征。后来,她又把这一状态改为“偏执一分裂状态”,以描述这一时期不可或缺的内容—分裂。

第二个状态为“抑郁状态,开始于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的第二季度,并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开始。这时,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客体被婴儿接受,婴儿对母亲的体验更加真实—母亲是好坏兼备的,而不是非好即坏或非坏即好的。

(二)费尔贝恩

1、生活简介

费尔贝恩(W.R.D.Fairbairn,1889-1964)英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生于爱丁堡。1911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哲学系,并在该校继续三年的神学和希腊语的研究生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军队医护系统,随后回到爱丁堡,并成为医生。在皇家医院积累了一年治疗经验后,受聘为大学心理系讲师,由此在爱丁堡开始其毕生的精神分析研究。1952年发表一系列论文,其中《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试图把精神分析理论于社会和人际理论综合起来。为发展对象关系理论作出成就,在所著《精神病及精神性神经症心理病理学的修正》中,运用对象关系理论描述心理的发展。认为自我分为三部分即力比多自我、反力比多自我和中心自我,分别与本我、超我和自我相对应。

2、主要理论及观点

(1)动力观

费尔贝恩认为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满足身体的愉悦,还包括要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建立关系的欲望是动机性的力量。原欲并非源于寻求快乐的需要,而是源于寻求客体的需要。

与克莱因一样,他高度重视早期母子关系。但与其不同的是,他关注“依赖”(}pe}de}在“关系”中的作用,而不是毁灭性幻想。

(2)客体关系发展观

根据费尔贝恩的理论,每一个儿童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婴儿期依赖阶段,儿童从心理上与主要抚养者融为一体。在这一阶段,分化很少且自体感的发展也很微弱。这一阶段的研究对象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对“养育伴侣”,这种状态为“原始认同”。

在成熟的依赖阶段,关系的显著特点是成熟和交换。

过渡阶段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的一座桥梁。在过渡阶段,个体从早期关系的单向依赖中脱离出来,转向以相互依赖为特征的关系。

(3)分裂

费尔贝恩使用“分裂”概念来描述儿童应对一个不一致的、令人不满意的世界的方式,也就是应对一个不一致的、令人不满足的母亲的方式。由于儿童既无法控制母亲的行为,又离不开母亲,因此儿童便面临了一个两难处境。费尔贝恩提出,儿童通过建构一个内在世界来解决这个两难处境,这就构成了分裂的最早期形式。结果就是内在世界被分成了“好的”和“坏的”内在客体,分别对应着母亲令人满足的和令人不满足的方面。

费尔贝恩称“好的”内在客体为“完美客体”。有两种形式的令人不满足的或坏的客体。一种形式是“令人兴奋的客体”。这种客体是在与逗弄、挑逗并以其他方式引诱儿童的母亲的互动中产生的。另一种坏的客休,即“拒绝性的客体”,是通过与带有敌意的、退缩的母性人物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这两种“坏的”内在客体,连同“完美客体”一起,构成了儿童表象世界的三重区间。

每种内在客体都可以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自我状态。“令人兴奋的客体“导致“婴儿式原欲自我“;”拒绝性的客体“会产生”反原欲自我“;还有一个是”中心自我“,这部分自我源于完美客体。

概括言之,费尔贝恩有关婴儿心理的观点是:婴儿与母亲的互动会产生内在客体世界的分裂;这些分裂,依次又形成了婴儿自我状态的分裂的基础。

(三)玛格丽特·马勒

1、生活简介

一位医师及精神分析师,1930年代在维也纳是以一位孩童分析师开始她的事业生涯。1938年,她离开维也纳,搬到纽约,成为纽约州立精神医疗机构儿童服务部的一位照会精神专科医师。在1950年代,马勒在纽约市的马斯特儿童中心建立起他的观察方面的研究。

2、主要理论及观点

在马勒看来。成熟的整个顺序,就是儿童从对母亲的共生依恋状态转向实现稳定的自主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自闭阶段、共生阶段和分离一个体化阶段。其中,分离一个体化阶段由一系列的亚阶段构成。

(1)自闭阶段。始于婴儿出生并持续到出生后的第三或第四周。处于生命的这一早期阶段的婴儿,主要关心自己紧张程度的降低,几乎意识不到有另外一个人对他是负责的。

(2)共生阶段。婴儿的紧张程度降低,并与其主要抚养着建立起了联系。但婴儿的世界依然是非常“前客体”的。

(3)分离—个体化阶段。该阶段由一系列的亚阶段构成,每一个亚阶段都标志着通往独立之路上的一种独特形式。按照出现的次序,这些亚阶段依次是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即和原欲客体恒定亚阶段。这四个亚阶段开始于生命的第五或第六个月,一直持续到第三或第四年。

分化亚阶段大约开始于生命的第五或第六个月,大约持续至第十个月。在这段时期内,母亲一孩子之间主要的动力关系围绕在知觉区分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