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理论——客体关系

合集下载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
用语与概念
•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使用的 是一种特定语言或一套特定用语提供结构 使精神分析理论得以探讨及加以运用。下 面即讨论并界定其中的某些关键用语。
1、客体
• 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 法、幻想或者记忆),被投注的情感能量可以是 爱、恨或是爱恨复杂的交织。 • 包括: –外在客体,真正的人。
客 体 关 系 内 化 图 示
精神分析发展:从三到一
• 古典精神分析的三人关系:俄底浦斯冲突。 • 客体关系理论的二人关系:客体关系=‚自 体—客体‛ 单元。 • 自体心理学的一人主体性:自体与自体客体 的联接重融。 • 后现代的互动建构:平等对话及共构人生。
比较小结:
• 分析童年事件的方式变化: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 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 自‚客体的寻求‛,即人类关系的建 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 ‚快乐的寻求‛。
客体关系学派
• 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强调早期 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所看重的是儿童前恋母期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的起源——人类的 相互作用(互动)。 人类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要,即 人类要彼此接触的需求。 关系模型将关系构象建构成存在 的基础;所有人类的行为和体 验……都是关系的衍生物。
• 最早的客体关系单元是一个共生的自体——客体,在 其中,自体和客体的区别并不明显。 • 共生指的是一种正在经验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 自体无法摆脱地混合着客体。 • 语言代表着一些分化过的经验,而共生则是未分化的。 • 共生是最没有经过分化的自体——客体,传统上被认 为和享乐原则有关,所有的精神生活从共生开始,我 们真正的自体便是从这个母质当中产生的。 • 这就是那个情感的大海,我们渴望回归的调和状态。 • 虽然对共生的渴望是正常的,不过,过去心理治疗师 对共生的了解,主要还是透过病人而得。(融合)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治疗学号:215108077 姓名:李翊君整体介绍:客体关系理论的外延与内涵1、外延的混乱客体关系理论没有⼀个公认的核⼼理论和核⼼⼈物,也没有相应学术组织的⽀持,不是⼀个有着完整概念体系、⽅法的学说,⽽是⼀族相互之间近似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总称。

2、内涵的相似点⼀、必须将与客体的关系放在理论的核⼼位置;⼆、从时间维度上来讲,重视的是⼉童,尤其是前语⾔期的⼉童⾃我与客体的关系;三、它重视的是⼉童的主观世界的内容。

客体关系理论产⽣的背景1、社会背景客体关系理论产⽣和发展的初期,正是两次世界⼤战之间。

⼯业发展——失业——⼈与⼈之间关系的疏离孤⼉——分离2、哲学背景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影响——本能是“客体定向”的现象学的思想——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客体关系理论在哲学层⾯上的⽀柱,强调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影响。

3、科学背景就总体⽽⾔,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客体关系理论家较少受到⾃然科学观点的束缚。

他们的理论探索更少受到弗洛伊德观点的限制,突破更为⼤胆⽽⾃由,代表的是精神分析发展中社会科学和⼈⽂科学的⼀翼。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线索克莱因和安娜·弗洛伊德在941-1945 年进⾏了⼀系列的学会内部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在某种程度上催⽣了客体关系理论。

创始⼈及其理论弗洛伊德(客体)、亚伯拉罕(性格形成与早期母婴关系)、费伦茨(过渡: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到现代若⼲精神分析流派)都为客体关系的提出做出了贡献,但⼀提起创始⼈,我们会想到克莱因。

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是极富创造⼒⼜充满悲剧性的⼈物。

⼀⽅⾯,她的观点,尤其是有关婴⼉和⼉童情感⽣活的观点,很多看上去都有些牵强。

另⼀⽅⾯,她认为⼼灵在本质上是⼼理的,这开启了批判、反思和扬弃弗洛伊德从⽣物学观点理解⼼灵这种思想传统的先河。

她还开创了深⼊理解内部主观体验的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的⽅法。

理论得不到正统精神学派弗式本⼈及后⼈的承认。

⼀⽣悲惨,丧姐——丧⽗——丧兄——抑郁——丧母——离婚——丧⼦——亲⼦冲突——丧前夫——丧姐(2)核⼼概念:潜意识幻想(她的贡献就在于通过游戏技术和⼤胆推论来挖掘其内容)⼈性观:悲观,重视死亡本能的作⽤,将⼈性理解为⼀种对于焦虑的对抗。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精神分析在现代最重要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

用于探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的成长。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 基本理论观点客体(object)最早是弗洛伊德开始使用的,用于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认为客体(人或物)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

客体理论家认为客体指的不是物,而是某个个体的意愿、情感和行为所指向的人。

客体理论家认为的客体承载了某一种情感(爱或恨),Object 作为本身意义而言是对象,由主观意识所染指后为客体。

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关系中的互动在其内心世界留下的痕迹。

客体关系理论则是重视关系,并以客体和客体关系为基础的精神分析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家不像古典精神分析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关注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客体理论家认为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内部客体,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对以后生活中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主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有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等。

他们提出了不太统一、各自独立的理论。

2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2.1 克莱因(Melanie.Klein)克莱因是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并被认为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克莱因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认为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她的工作为弗洛伊德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克莱因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在世界的口头表达越来越不明显,直 至完全消失。这种对话也从内在世界消失。
自体分裂
由于不得不应对我们人际关系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儿童的内在表象 经历了最后一次转变,即转变为称之为“自体”的东西。 自体出现的标志是儿童词汇中出现了“我”这个词。 “我们是我们的他人” 自体,从它最基本的形式来说,是丰富的且正在进行的社会合并过程的语言 顶峰。它不受冲突支配,它是构成人类关于他们是谁的内在感觉的多重客体 关系的复杂构造。 自体是起始于儿童内化了的关系的语言衍生物。
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婴儿还不能与他人产生互动, 只是与他人的部分——一只手、一束头发或客体关系所指 的任何“部分客体”产生互动;例如:乳房。当奶汁通畅 时就是好的,不通畅时就是坏的。
将部分客体分成好与坏的这种早期区分,是与整体客体及 人的关系的前身物。随着儿童的增长,出现了日益增强的 意识,即无论外界存在的是什么,都不仅仅是乳房而是人。
自体建构于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之上,因此自体包括了社会 规范和习俗的内化,所以它可以被看成是个体内部的一个 微型社会。 自体所包含的人际关系成分分成两种精神内在成分:主格 “我”和宾格“我”。 两者是如何互动的呢?就是通过交谈。
认同分裂
在他人的互动中就构成了主格我和宾格我的构型。这种构 型构成了自体的不同的自体-他体系统的聚集体。并且这 些系统中的每一个都是由与此相关的社会环境所激发的。
想象分裂
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中,母子互动的起伏涨落是以一系列 的小事行为为显著特征的。
这些短暂的消失会引起巨大的惊慌失措。甚至当儿童开始 蹒跚地迈开独立的第一步时,他们仍会不时地寻找母亲在 哪里。
儿童努力地应对由抛弃引起的沮丧感,这可以在儿童与母 亲之间进行很多游戏中看到。例如,躲猫猫游戏就是最早 应对抛弃感的手段之一。通过将母亲的消失转变成游戏, 儿童获得了对母亲可能会消失的恐惧感的控制力。

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

/view/974657.htm※房间广播[格格[精分亲子]部长6(65474611)]:客体关系偏重婴儿和母亲的关系如何。

对于婴儿,母亲是重要的客体。

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客体,母亲对婴儿发展尤为重要。

※房间广播[格格[精分亲子]部长6(65474611)]: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房间广播[格格[精分亲子]部长6(65474611)]:有人说,婴儿在母体中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假设你想出去你不能出去,你的客体就是皮带子,你没有新的客体出现,你会幸福吗?※房间广播[云水~[精分亲子](57202)]:/view/974657.htm※房间广播[格格[精分亲子]部长6(65474611)]:客体一词为弗洛伊德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

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目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房间广播[格格[精分亲子]部长6(65474611)]:现实中的客体关系与实际的客体关系是不同的。

我们分析的是大脑中的模式,为什么导致形势上出问题,客体是与自体相对的概念。

※O(∩_∩)O提示:您打开了公麦第(3)个麦的视频.※房间广播[格格[精分亲子]部长6(65474611)]:想象路边有个坟地,影子就是客体,哪怕是你的幻想,都是你的客体,包括一个孩子去吮吸手指的,虽然大拇指是自己的,是我们的内在客体,外在客体,是外部存在的东西。

内在客体是心理影像。

心理的客体与外在的客体是不相符的,外在客体比较客观。

客体关系心理咨询的方法

客体关系心理咨询的方法

客体关系心理咨询的方法《客体关系心理咨询的方法》客体关系心理咨询是一种心理咨询方法,它致力于帮助个人建立健康且积极的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咨询方法注重个体与外部客体的互动关系,将客体的角色视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心理咨询方法中,心理咨询师与个体共同探索客体关系的起源、动力和作用,以促进个体在各种关系中的心理健康与发展。

在客体关系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与个体合作建立一个安全、支持和倾听的环境,以便个体能够自由地表达他们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这种咨询方法认为,个体与外部客体的互动关系可以对个体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探索个体与特定客体之间的关系,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咨询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家庭系统模型来理解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方法中,个体的问题和挑战被视为整个家庭系统中互动模式的反映。

心理咨询师通过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方式,以及他们对个体的影响,从而提供针对家庭系统的干预和指导。

这种方法旨在改善家庭系统的功能,并促进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更健康和有益的关系。

除了家庭系统模型外,客体关系心理咨询方法还可以使用其他理论和技术,例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情绪聚焦疗法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个体的需求和咨询师的专业经验。

通过结合不同的理论和技术,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全面的心理咨询服务,以满足个体的需求。

总的来说,客体关系心理咨询方法是一种关注个体与外部客体互动关系的心理咨询方式。

通过探索个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个人建立健康且积极的关系,并提供支持和指导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帮助个体改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与各种客体之间的互动。

客体关系心理发展

客体关系心理发展

客体关系心理发展客体关系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过程。

在儿童发展中,客体关系心理发展是一个关键的方面,对于他们的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能力以及社交技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客体关系的概念和类型、客体关系心理发展的阶段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客体关系是指个体与外界物体、人物或概念之间的关系。

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研究,客体关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原始对象关系和客体关系。

原始对象关系是婴幼儿与母亲或主要照顾者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是儿童情感和心理发展的基础。

客体关系则是指个体与外界其他物体或人物之间的关系,例如与家庭成员、朋友、学校、社会以及抽象的概念等之间的关系。

其次,客体关系心理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根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毕晓普的研究,客体关系心理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先占有感、认知扩展、自我/客体分离、自主性发展和信仰体系建立。

在先占有感阶段,婴儿认为自己和外界物体是一体的,没有分清自我的边界。

在认知扩展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外界的物体和人物之间的差异,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在自我/客体分离阶段,儿童开始分离自己与外界客体的存在,并开始独立思考和行动。

在自主性发展阶段,青少年更加关注自己的个体差异,并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和个人目标。

最后,在信仰体系建立阶段,个体形成了一套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影响他们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和情感。

第三,客体关系心理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家庭环境是客体关系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的温暖、关爱和稳定可以促进儿童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客体关系。

另一方面,社会环境也对客体关系心理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校、社区和同伴关系等社会因素会影响儿童的客体关系发展。

此外,个体因素也会影响客体关系心理的发展。

性别、个人特质、智力水平和前期经历等都可能对客体关系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总之,客体关系心理发展是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方面。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解读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解读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解读客体关系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情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以下是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及其解读:1. 客体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类经验的核心是与他人的关系。

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中形成了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

这些客体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情感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早期关系对个体发展至关重要:客体关系心理学强调早期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个体在婴儿期和儿童期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对其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早期关系的质量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情感稳定性和人际关系能力。

3. 无意识的影响: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无意识对个体的情感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意识包含了个体无法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

这些无意识的体验和冲突会影响个体的情感反应、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

4. 心理防御机制:客体关系心理学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地应对情感冲突和焦虑的方式。

这些防御机制可能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等。

心理防御机制在保护个体情感稳定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5. 人际互动中的情感传递: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人际互动中的情感传递是相互的。

个体不仅会受到他人情感的影响,也会传递自己的情感给他人。

这种情感传递在亲密关系中尤为明显,对个体的情感健康和关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6. 治疗关系的重要性:客体关系心理学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治疗关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客体关系,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连接对治疗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客体关系心理学强调治疗师要关注患者的客体关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情感问题。

以上是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及其解读。

这些原则强调了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无意识、心理防御机制和情感传递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客体关系心理学为理解和处理情感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对心理治疗和人际关系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客体关系(object-relations):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关注外部客体(父母和孩子世界中的其他重要的人)对于建立内部心理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简介:客体(object)一词为弗洛伊德(Freud)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

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

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

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

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

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理论起因:梅兰妮·克莱茵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

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破坏性本能。

他们的心理世界充满了原始的冲动,谋杀和自杀的倾向。

任何内驱力和本能都是与客体相联系的。

初生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未来发展的方向
深化实证研究
未来研究应加强客体关系理论的实证研究, 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其理论观点的有效性。
概念清晰化
对客体关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和区分 ,增强理论内部的逻辑性和一致性。
拓展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客体关系理论 的应用经验,提高其对于复杂心理问题的干 预效果。
对未来的展望
对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启示
客体关系理论也对于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提醒教育者和家长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与他 人的关系,培养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02 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自我与客体的关系
自我与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我是在个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形成的,特别是与重要他人的互动。这 种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03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早期理论的形成1 2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特别是他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
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也受到了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强调了自我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人格发展中的重 要性。
早期精神分析学派
早期精神分析学派如阿德勒和荣格等人的理论也 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自我与客体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个体成长和发展,这种关系会发生变化。
客体关系理论强调了早期母婴关系的重要性,认为这种关系对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心理结构的形成
01
心理结构的形成是客体关系理 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 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包括自 我、他人和世界的意象。
02
这些心理结构是在个体与外部 世界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特 别是与重要他人的互动。

客体关系课件ppt

客体关系课件ppt
将客体关系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和组织行为的研究和实践,以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 度。
开发基于客体关系理论的干预措施和培训课程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的原则和观点,设计和开发针对不同人群的干预措施和培训课程,以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智商。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跨文化研究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客体 关系理论的异同,以探讨 该理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案例四:社交关系中的客体关系
总结词
客体关系理论在社交关系中的应用,强调个体在社交 场合中的情感连结和互动模式。
详细描述
在社交场合中,客体关系理论的应用有助于理解个体 在社交环境中的情感需求和互动模式。通过分析社交 场合中的客体关系,可以深入了解个体的社交技巧、 人际关系建立以及自我认同。例如,对于存在社交焦 虑或人际关系困扰的个体,运用客体关系理论可以帮 助其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需求和情感连 结,从而改善社交能力和提升人际关系质量。
04 客体关系理论的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一: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客体关系
总结词
客体关系理论在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强调儿童与重要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心理发 展的影响。
详细描述
在儿童心理治疗中,客体关系理论的应用主要关注儿童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分析这种关系,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 案。例如,对于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儿童,治疗师会探究其与父母或其他重要他
03
学会调节情感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有助
于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认知与客体的关系
认知的定义
认知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过程。
认知与客体关系的关系

客体关系主义的儿童心理咨询案例-皮皮的故事-感受(精选5篇)

客体关系主义的儿童心理咨询案例-皮皮的故事-感受(精选5篇)

客体关系主义的儿童心理咨询案例-皮皮的故事-感受(精选5篇)第一篇:客体关系主义的儿童心理咨询案例-皮皮的故事-感受让咨询师客户觉得有价值的一些体验和分享:-------关于《客体关系儿童治疗经典案例解析》一:人物-从课程涉及主要人物来看。

1、跟书的区别:可以更明白书中的意义与运用。

丁薇老师说:“觉得这本书好,但想分享给朋友们,却讲不出来。

自己没有把看书的看守,与生活中跟儿童相处的感受,治疗中遇到儿童问题的困惑放在一起。

所以没看懂。

给很多家长推荐,家长看后说-问什么要给我推荐这部书?我于是觉得这个书跟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2、治疗师的背景优势:基本上属于精神分析取向,略偏向家庭治疗流派,一个温和的、中间派的治疗师。

跟克莱茵的理论后来不认同。

会参与到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旁观者。

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皇家医学会小儿科部门主席,从小儿科开始,在接受了精神分析后,越来越深入地研究儿童心理学。

他在幼儿发展理论上的共享享誉国际、备受推崇。

3、来访者父母的身份优势:精分取向的心理治疗师。

4、弹性治疗的应用性和实用价值:皮皮的父母和治疗师都强调自然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

治疗次数的由于距离和皮皮自主性的关系,不是一周一次。

强调皮皮自主成长。

弹性治疗充分的尊重一个儿童自然发展的。

二:情节-从案例的内容来看。

1、年龄差距5岁以内同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容易相处潜意识中的竞争关系的普遍性。

2、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特殊性,儿童相关心理疾病的对于心理治疗需求非常迫。

3、此年龄此类症状对于一生影响的深刻性-心理疾病的影响因素在一个生命中发生地越早,对这个生命的心理影响越深刻。

4、便于对于一些成年后的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在追溯去童年原因的一个作用。

5、对于来访者极其家属在案例角色边界方面的指导和借鉴:不去泄漏父母的话,父母去干涉治疗过程。

没有让父母一起参与治疗。

可以为父母提供清晰的可能性。

三:实操技术-从儿童相关案例中的价值和可借鉴性以及误区来看。

客体心理学入门

客体心理学入门

客体心理学入门什么是客体关系?客体关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专业术语,跨越了内心和人际两个维度。

它是指人格中内在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系统,它们在自体内相互联系。

这些部分在现代关系理论中也有所体现,通过现代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的原始内心表征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正。

内在客体和自体中的其他部分同外在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在任何关系中,双方的人格都在相互地彼此影响。

我们的外在关系与我们的内在心理结构也在不断地相互作用。

什么是内在客体?内在客体是心理结构的一个部分,它形成于个人在早年生活中对重要照顾者的体验,在人格中就记录为那段早期关系留下的踪迹。

不是记忆,不是表征,它是自体存在的一部分。

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有什么不同?外在客体是指关系中的重要他人。

它可以是指早期的重要他人或现在的重要他人。

它与内在客体有关联,因为内在客体是基于与原始外在客体之间的体验,并通过现在对外在客体的选择而得以体现。

内在客体也会通过它与现在的外在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得到修改。

什么因素使得内在客体不只是一个对早年外在客体体验的直接而内在的记录?有好几个因素。

在早年与母亲的关系中,婴儿理解母亲的感受或表达的能力很有限,也很难将此与婴儿自己的感受区别开来。

婴儿有限的认知能力歪曲了母亲的样子,所以已经形成的内在客体不能精确地反映外在客体。

后来,随着婴儿成长发育,后一发展阶段所发生的新事物会改变婴儿对自身与外在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

于是婴儿创造了一个暂时的内在客体版本准备内化。

例如,当儿童处于自主性和控制性为发展方向的阶段时,他可以抓住外部客体或者放弃外部客体,这种能力便能够改造内在客体的组织。

总的来说,以往在所有发育阶段中对外在客体的体验的积累效应将最终形成内在客体。

在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与陌生人见面的时候,他们会期望新的关系和他们熟悉的关系相似。

甚至有时事实并不真的是那样,但他们仍然把陌生人当做某个熟悉的人来交往,以此来确认新的体验是熟悉的,且不需要改变内在的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过渡性客体( t ransitional object) :这是Winncott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 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 性情景。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客体关系论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分裂,理想化与贬抑以及人际间的投射认同。分裂即患 者将事物分裂为全好或全坏,这是此类人格最基本的心理机制。理想化即患者认为客体事物是完美的,而自体则 毫无价值,相反,贬抑即患者认为自体是完美的,而客体是毫无价值的。这种心理机制导致患者不能在内心统合 包含好与坏两方面的客体,而使其很快的对客体产生崇拜,而后又发现其缺点而完全否定。人际间的投射认同是 指患者将其自体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客体身上,然后再企图控制或废除客体上被投射的自体部分,从而导致两人 间关系的紧张状态,患者的投射经客体反应后加以修饰,又再度内射到患者心中。
梅兰妮·克莱茵认为,死亡本能是引起儿童内在焦虑和被迫害感的原因,由不同客体引发的被迫害感激发了 他对被报复的恐惧,而这种早期的的焦虑和恐惧又会影响以后的客体关系。在治疗中,个体与客体的关系以移情 的方式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要对这些移情进行解释与分析,让早期被内化到病人生活中的客体和内在冲突 再外化,通过修正内化的客体减轻病人的内在焦虑。
简介
客体(object)一词为弗洛伊德(Freud)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 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 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 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 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 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二)儿童发展观
克莱因对于客体关系的具体论述,主要体现在她的儿童发展观之中。 克莱因在儿童精神分析中治疗的小病人,最小的是2岁半,大的约10 岁左右。通过对儿童的幻想内容的分析,克莱因推断出了2岁之前的 婴儿心理的结构和动力特征。所以如果说得准确一点儿的话,应该是 克莱因从儿童分析中建立了她的婴儿观。她这种回溯的推断方式恰似 弗洛伊德用来自成人的分析材料去判断儿童和婴儿的心理经验。尽管 无法直接加以验证,但它无疑丰富了我们对于婴儿心理的了解。
一、客体关系心理学 二、自体关系心理学
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学派是以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对象” 的论述为基础,把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置 于理论和临床的视野中心,形成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克 莱因被认为“或许是提出彻底的对象——关系理论的第一人”
(一)客体及客体关系 克莱因是这样理解客体的:它是婴儿在与外界环境之中重要的外部客 体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经验。婴儿与客体之间存在一种幻想的、 不现实的关系。如果幻想是破坏性的,婴儿就会有内疚感,倘若不能 忍受就会向外投射———尤其是父母等照看者。婴儿与客体的联系是经 由投射和内射等过程的。
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四大学派之一(其它三个 是内驱力、客体关系和自我心理学)。
历史学家评论说,在新的时代精神背景下,如果没有科胡 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精神分析就将被其他学派淹没(他最初受的是传统的精神分析训 练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在传统精神分析的框架下进行工作和研究, 但他随后的努力代表了一个扩展的、全新的方向。是从对自恋的研究 进入自体心理学的。
客体关系即客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或者说每一个“我”与 外在于他的“非我”之间的联系。这个客体既可能是外部的真实客体, 也可能是外部客体的内在心理表征,还可能是儿童自身分离出去并被 客体化的一部分。对于婴儿来说,他最早面对的对象即他的母亲,因 而与母亲的关系是一切客体关系的基础。

客体关系心理学 PPT

客体关系心理学 PPT

基本概念

客体
什么是客体 源自弗洛伊德:仅指 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对象。 广义上讲,客体指 充当一个人情感或驱力的目标 对象重要的人或事物。 弗洛伊德第一次使用这一术语时,是针对于亲子 关系中、本能冲动的对象。人的内驱力有客体, 饥饿的内驱力客体是食物,性驱力的客体是有性 吸引力的人。对于婴儿而言,第一个存在的客体 是母亲的乳房,然后是母亲,最后是使婴儿满足 的其他人和事情。

在母亲关爱的环境当中,形成了原始的自我经验(受 到关心的婴儿)、正向的客体经验(专注的、关心的 母亲)、正向的情绪经验(愉快、饱足) 如果婴儿的饥饿,母亲没有给予即刻的响应,就出现 了负向的自我经验(挫折、苛求的婴儿)、不关心而 且令人挫折的客体(找不到的母亲)、负向的情绪经 验(愤怒甚至是害怕)。 Nhomakorabea



上述的三段描述大体概括了人际关系的三 种典型状况 A.安全依恋型 56% B.回避型 25% C.焦虑——矛盾型 19%
客体关系心理学

如果你憎恨某人,你必定憎恨他身上属于 你自己的某部分。与我们自身无关的部分, 不会烦扰我们。
——赫尔曼 黑塞
客体关系理论


基本概念 发展背景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两个参照世界或者框架加以区分:

可观察客体的外部世界:存在于社会环境 中,我们每天能观察到 存在于心的内部世界:是主体对外部世界 形成的心理图像和内在表征;也就是说主 体是如何经验和表征外部世界的。


内在客体可能并非真实情境的精确反应。 但是它的确表征了儿童与母亲相关的经验, 并表达了儿童的内在心理世界。
如果人们严重怀疑他们的自体价值感,他们无法 设想他人会真心愿意与自己呆在一起,因此,他 们寻求一些手段以确保生活中的主要人物仍然与 自己有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基于心理动机的人格发展理论。

它声称人类行为的力量来自于对物体的追求。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心理学分析的理论框架内探讨人际关系的,侧重于环境的影响。

我相信真正影响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早期关系。

这个理论探讨了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结构和个体成长。

从出生到3岁,人格发展的焦点从俄狄浦斯情结转向俄狄浦斯情结。

介绍弗洛伊德用了“客体”这个词。

对于婴儿来说,“物体”一词指的是满足某种需要的东西。

对于儿童来说,术语“object”可以与“other”互换。

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

这些关系决定了个人之间当前的互动,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客体关系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模式。

客体是与自我相对应的概念。

对象是指被爱或恨的人、地方、事物或幻想,包括内部对象和外部对象。

外部对象是指真实的人、地方和事物,而内部对象是指心理表征,即与对象有关的图像、思想、幻想、情绪或记忆。

自我也是一种心理表征,是指一种内在形象,本质上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

此外,人们会寻找与过去建立的关系模式相匹配的关系。

例如,那些过于依赖和孤僻的人可能会重复他们第一次学走路时与母亲建立的关系。

[1]理论渊源梅兰妮·克莱因是儿童心理分析的先驱。

人们认为,儿童天生就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和破坏性本能。

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原始冲动、谋杀和自杀。

任何内在的动力和本能都与物体有关。

新生婴儿只能根据他们所体验到的对象的质量来表示对象。

在这个时候,他所经历的只是物体的一部分特征,所以被称为部分物体。

本能和动力支配着婴儿的内心世界。

提出客体关系的内在驱动力或本能形式。

孩子们的焦虑和恐惧源于死亡的本能。

当一个物体使婴儿感到恐惧和焦虑时,他想控制甚至摧毁这个物体,以防止报复或毁灭。

他将运用投射、内向、分裂、理想化和贬值、身份投射等心理机制。

客体关系心理学PPT课件

客体关系心理学PPT课件
婴儿所内化的,不单是母亲和客体,而是整套的人际关 系
在母亲关爱的环境当中,形成了原始的自我经验(受 到关心的婴儿)、正向的客体经验(专注的、关心的 母亲)、正向的情绪经验(愉快、饱足)
如果婴儿的饥饿,母亲没有给予即刻的响应,就出现 了负向的自我经验(挫折、苛求的婴儿)、不关心而 且令人挫折的客体(找不到的母亲)、负向的情绪经 验(愤怒甚至是害怕)。
精神分析学家正是对这种内在的表征感兴 趣,因为这呈现了主体如何表征和理解外 部世界以及他的关系,使得治疗师可以理 解主体的行为和动机。
客体关系:
指以往关系的遗留下来的内部印记,正是 这些印记,塑造了当前个体与他人的互动 模式。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理论是“从 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目前的人际关系以 及内在的精神结构是如何从过去的人际关 系中成长起来的一种理论(Kernberg)”。
2.Winnicott: 一个伦敦的儿科医师,提出的 “足够好的母亲” 等客体关系理论的经典 概念
3.Mahler:生于匈牙利,在维也纳接受训练, 后移民到纽约,1950―1970年间,她发表 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内科医师、 儿童精神分析师。对儿童早期发展有深入 研究
4.Jacobson,来自德国,同时代在纽约也发 表了大量著述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
20世纪20年代,克莱因和安娜产生分歧, 将精神分析分裂为伦敦学派和维也纳学派。
分歧的原因:关于分析儿童的技术性问题
克莱因:儿童可以像分析成人那样被分析, 只要像解译成人分析的自由联想那样,解 译他们的游戏就行。
安娜:小孩子是不能被分析的,因为脆弱 的、尚未发育成熟的自我不能处理对本能 冲突的深层解译
童年早期人际互动的途径和基调早已奠定了爱的 基本范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一、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一)梅兰妮·克莱因1、生活简介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她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因癌症逝于英国伦敦。

梅兰妮的父亲原来是一名犹太法典的学者,37岁时,他脱离了自己的正统背景并接受教育,最终获得了内科医生的资质。

梅兰妮十分钦佩她父亲的独立精神和科学态度,但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亲密,这可能部分是因为当梅兰妮出生时,她父亲已经50多岁了。

梅兰妮觉得与母亲更亲近,她对母亲怀有很深的感情,梅兰妮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二姐西多涅9岁去世,当时梅兰妮5岁。

西多涅去世前有一年的时间卧病在床,这期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努力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克莱因,姊妹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长大以后,梅兰妮与一个叫伊曼纽尔的男孩建立了类似的令她感到鼓舞的关系。

伊曼纽尔比她大5岁,很有天赋,在伊曼纽尔的影响下,梅兰妮对文学和音乐倾注了自己的热情。

克莱因14岁时决定学医,在她哥哥的辅导下,她通过了入学考试,进了维也纳预备高中, 17岁那年,克莱因考上了大学,几乎与此同时,她订婚了。

她的婚姻改变了她的计划,她放弃了从医的打算,在维也纳大学改修艺术和历史。

但她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兴趣,并对自己没有学医感到遗憾。

她在治疗方面的极大兴趣和天赋在她的精神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展示,对她来讲,治疗永远是最重要的。

梅兰妮·克莱因是与弗洛伊德同一时代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她在刚刚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便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兴趣。

为了对这一新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她接受了弗洛伊德最出色的弟子之一桑多尔·费伦兹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

在分析进行到某一阶段时,费伦兹建议她考虑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去。

克莱因遵从了费伦兹的建议,并几乎一手开创了临床研究的全新领域。

12、主要理论及观点(1)游戏治疗她首创了对儿童精神分析的技术,即游戏治疗,希望通过使用玩偶、泥巴、图画和其他一些非言语的方式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2)内在客体世界克莱因发现:与儿童用来控制情欲冲动的能量相比,儿童使用了更多的能量来建构他们的人际关系世界。

因此她声称:儿童的行为较少受其情欲冲动所驱使,而更多是受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所左右。

对克菜因来说,这些人物的内在表象,也就是她所称的儿童的“内在客体世界”是构成心理的素材。

儿童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世界。

在儿童生活的所有关系中,克莱因最为关注“母子关系”,认为它是其他所有关系的原型。

她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我的核心与婴儿最初的且最基本的客体关系(即与母亲的关系)联系非常密切。

克莱因认为,在婴儿出生前,母亲就已经为婴儿而存在,母亲建构了一种无意识的内在只知觉的形式,这种“内在母亲”决定了儿童对外在世界的回应方式。

(3)死亡本能与弗洛伊德一样,克莱因也相信存在一股破坏性的内在力量,如果不控制的话,它就会导致自体的毁灭。

根据克莱因的观点,这种死亡本能是儿童早期喜欢将世界分为好与坏的原因。

(4)状态克莱因认为,婴儿持续地处于保护自己的亲密者与摧毁他们这两种愿望之间的冲突中,也就是在保护(爱)和破坏(恨)两种感情中旋转。

她用“状态”这一术语来解释这一冲突。

克莱因指出,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包括两个基本的状态。

第一个状态是偏执状态,从婴儿出生开始,持续到生命最初的三到四个月,表现为婴儿最初降临世界的特征。

后来,她又把这一状态改为“偏执一分裂状态”,以描述这一时期不可或缺的内容—分裂。

第二个状态为“抑郁状态,开始于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的第二季度,并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开始。

这时,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客体被婴儿接受,婴儿对母亲的体验更加真实—母亲是好坏兼备的,而不是非好即坏或非坏即好的。

(二)费尔贝恩1、生活简介费尔贝恩(W.R.D.Fairbairn,1889-1964)英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生于爱丁堡。

1911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哲学系,并在该校继续三年的神学和希腊语的研究生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军队医护系统,随后回到爱丁堡,并成为医生。

在皇家医院积累了一年治疗经验后,受聘为大学心理系讲师,由此在爱丁堡开始其毕生的精神分析研究。

1952年发表一系列论文,其中《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试图把精神分析理论于社会和人际理论综合起来。

为发展对象关系理论作出成就,在所著《精神病及精神性神经症心理病理学的修正》中,运用对象关系理论描述心理的发展。

认为自我分为三部分即力比多自我、反力比多自我和中心自我,分别与本我、超我和自我相对应。

2、主要理论及观点(1)动力观费尔贝恩认为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满足身体的愉悦,还包括要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建立关系的欲望是动机性的力量。

原欲并非源于寻求快乐的需要,而是源于寻求客体的需要。

与克莱因一样,他高度重视早期母子关系。

但与其不同的是,他关注“依赖”(}pe}de}在“关系”中的作用,而不是毁灭性幻想。

(2)客体关系发展观根据费尔贝恩的理论,每一个儿童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婴儿期依赖阶段,儿童从心理上与主要抚养者融为一体。

在这一阶段,分化很少且自体感的发展也很微弱。

这一阶段的研究对象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对“养育伴侣”,这种状态为“原始认同”。

在成熟的依赖阶段,关系的显著特点是成熟和交换。

过渡阶段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的一座桥梁。

在过渡阶段,个体从早期关系的单向依赖中脱离出来,转向以相互依赖为特征的关系。

(3)分裂费尔贝恩使用“分裂”概念来描述儿童应对一个不一致的、令人不满意的世界的方式,也就是应对一个不一致的、令人不满足的母亲的方式。

由于儿童既无法控制母亲的行为,又离不开母亲,因此儿童便面临了一个两难处境。

费尔贝恩提出,儿童通过建构一个内在世界来解决这个两难处境,这就构成了分裂的最早期形式。

结果就是内在世界被分成了“好的”和“坏的”内在客体,分别对应着母亲令人满足的和令人不满足的方面。

费尔贝恩称“好的”内在客体为“完美客体”。

有两种形式的令人不满足的或坏的客体。

一种形式是“令人兴奋的客体”。

这种客体是在与逗弄、挑逗并以其他方式引诱儿童的母亲的互动中产生的。

另一种坏的客休,即“拒绝性的客体”,是通过与带有敌意的、退缩的母性人物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

这两种“坏的”内在客体,连同“完美客体”一起,构成了儿童表象世界的三重区间。

每种内在客体都可以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自我状态。

“令人兴奋的客体“导致“婴儿式原欲自我“;”拒绝性的客体“会产生”反原欲自我“;还有一个是”中心自我“,这部分自我源于完美客体。

概括言之,费尔贝恩有关婴儿心理的观点是:婴儿与母亲的互动会产生内在客体世界的分裂;这些分裂,依次又形成了婴儿自我状态的分裂的基础。

(三)玛格丽特·马勒1、生活简介一位医师及精神分析师,1930年代在维也纳是以一位孩童分析师开始她的事业生涯。

1938年,她离开维也纳,搬到纽约,成为纽约州立精神医疗机构儿童服务部的一位照会精神专科医师。

在1950年代,马勒在纽约市的马斯特儿童中心建立起他的观察方面的研究。

2、主要理论及观点在马勒看来。

成熟的整个顺序,就是儿童从对母亲的共生依恋状态转向实现稳定的自主认同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自闭阶段、共生阶段和分离一个体化阶段。

其中,分离一个体化阶段由一系列的亚阶段构成。

(1)自闭阶段。

始于婴儿出生并持续到出生后的第三或第四周。

处于生命的这一早期阶段的婴儿,主要关心自己紧张程度的降低,几乎意识不到有另外一个人对他是负责的。

(2)共生阶段。

婴儿的紧张程度降低,并与其主要抚养着建立起了联系。

但婴儿的世界依然是非常“前客体”的。

(3)分离—个体化阶段。

该阶段由一系列的亚阶段构成,每一个亚阶段都标志着通往独立之路上的一种独特形式。

按照出现的次序,这些亚阶段依次是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即和原欲客体恒定亚阶段。

这四个亚阶段开始于生命的第五或第六个月,一直持续到第三或第四年。

分化亚阶段大约开始于生命的第五或第六个月,大约持续至第十个月。

在这段时期内,母亲一孩子之间主要的动力关系围绕在知觉区分上。

在大约第十或第十一个月时,儿童进入了实践亚阶段。

这一亚阶段一直持续到大约第十五或第十六个月,其显著特征是婴儿开始进行四肢爬行的运动。

当儿童爬行时,他便可以在身体上将自己与母亲分离开。

和解亚阶段开始于第十五个月到第十八个月之间的某个时间。

这一阶段,儿童将自己与母亲分离,并将自己建立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中,虽然迈的步伐越来越大,但他仍然强烈地需要帮助和确信。

儿童试图否认这一点,这最终导致了“和解危机”的产生。

分离一个体化阶段的最后一个亚阶段被称为原欲客体恒定亚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对母亲的稳定的内在表象。

(四)奥图·肯伯格1、生活简历奥托·肯伯格1928年出生于维也纳,1939年全家逃避纳粹统治而离开德国,移民到智利。

后来肯伯格在智利学习生物学和药学,然后又在智利精神分析协会中研究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

1959年,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下,他第一次前往美国,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师从杰罗姆·弗兰克学习心理治疗。

1961年,移民到美国并入籍,后来成为C.F.曼宁杰纪念医院的院长。

他是Topeca精神分析研究所的督导及训练分析师,也是曼宁杰基金会心理治疗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1973年,移居纽约,在纽约州精神病研究所一般临床服务部门就职。

1974年,被委任做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临床精神病学教授。

1976年,被委任做康奈尔大学精神病学教授,以及担任纽约市立医院康奈尔医疗中心人格障碍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

在1997年到2001年间,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

2、主要理论及观点(1)两极心理内在表象与大多数客体关系学者一样,肯柏格也将母子关系看作是了解心理发展方向和本质的关键。

他认为这种关系的本质体现于他称为“两极心理内在表象”的东西里,即儿童的人际间体验,也就是自我一他人体验在内部的对应物。

每一个两极表象都由三部分构成: 自体映像、他人映像和情感色彩。

后者听从某种特定的驱力状态的指挥,当儿童与某一重要他人互动时,这种驱力状态便变得活跃起来。

各种两极表象一起被儿童“消化”,形成一个人人格的基础所谓“消化”就是描述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与“外部”的互动体验被转换成对被体验为自体不可缺少的部分的互动体验。

这是肯柏格描述外在表象如何转变成内在表象的方式。

(2)内化系统上述的三重构造—自体映像、他人映像以及它们的情感色彩—都有助于所谓的“内化系统”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