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1)
客体关系
弗:1、意识与潜意识; 2、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最核心因素; 3、临床实践:人格的心理动力学角度。 客体:否认本能驱力,尤其是性本能在人格 发展中占有如此关键的重要地位。他们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 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 尤其与母亲的关系。
你能用理论进行回答吗?
奶奶带着1岁左右的孩子玩。孩子不小 心摔了一跤,哭泣不停止。 奶奶屡试不爽的话语: 都是地不好,宝贝起来,我打地。 都是桌子不好,宝贵不要哭,我打那个 坏桌子。
1、客体关系理论有关背景 、 2、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 3、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病理学 、 及治疗学 4、理论对比 、 5、理论应用 、
精神分析理论自弗洛伊德至今的发展历史大约 可归纳为四个阶段。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 理论是在20 世纪40 年代发展起来的, 属于精 神分析发展史的第四阶段。 其代表人物有Melan ie Klein Ronald Melan Klein, Fair2bairn, Donald W inn ico t t, Edith J acob son,Margaret Mahler,Otto Kernberg 等。
(三)治疗方法 1、关系治疗 问题产生于早期的亲子关系,治疗目标是 自我的重建。 2、家庭治疗 把问题放到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去解决。 重点从个人心理动力学转移到作为社会系 统的家庭动力学。
四、理论对比
•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不把成熟自体视为实现“分离-个体化” 之理想状态,这是某些客体关系理论所提出的,自 体心理学主张:即使成熟自体也继续需要镜映、理 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体验。 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同为佛洛伊德的古 典精神分析以来,擅长且详细描述了关于前语言期 现象的问题与处理的两大精神分析理论。 •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 指在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个体或团体寻求满(object-relations
浅谈客体关系理论
浅谈客体关系理论作者:晋娇燕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从客体关系理论的简介入手,以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的观点为主线,介绍了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理论及其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克莱因温尼科特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Object Relation TheoryJIN Jiaoyan(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take Klein (MelanieKlein), Winnicott (D.W.Winnicott) point of view as the main line,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nd its role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object relation; psychological analysis; Klein; Winnicott0 前言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精神分析在现代最重要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
用于探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的成长。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 基本理论观点客体(object)最早是弗洛伊德开始使用的,用于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认为客体(人或物)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
用语与概念
•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使用的 是一种特定语言或一套特定用语提供结构 使精神分析理论得以探讨及加以运用。下 面即讨论并界定其中的某些关键用语。
1、客体
• 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 法、幻想或者记忆),被投注的情感能量可以是 爱、恨或是爱恨复杂的交织。 • 包括: –外在客体,真正的人。
客 体 关 系 内 化 图 示
精神分析发展:从三到一
• 古典精神分析的三人关系:俄底浦斯冲突。 • 客体关系理论的二人关系:客体关系=‚自 体—客体‛ 单元。 • 自体心理学的一人主体性:自体与自体客体 的联接重融。 • 后现代的互动建构:平等对话及共构人生。
比较小结:
• 分析童年事件的方式变化: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 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 自‚客体的寻求‛,即人类关系的建 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 ‚快乐的寻求‛。
客体关系学派
• 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强调早期 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所看重的是儿童前恋母期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的起源——人类的 相互作用(互动)。 人类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要,即 人类要彼此接触的需求。 关系模型将关系构象建构成存在 的基础;所有人类的行为和体 验……都是关系的衍生物。
• 最早的客体关系单元是一个共生的自体——客体,在 其中,自体和客体的区别并不明显。 • 共生指的是一种正在经验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 自体无法摆脱地混合着客体。 • 语言代表着一些分化过的经验,而共生则是未分化的。 • 共生是最没有经过分化的自体——客体,传统上被认 为和享乐原则有关,所有的精神生活从共生开始,我 们真正的自体便是从这个母质当中产生的。 • 这就是那个情感的大海,我们渴望回归的调和状态。 • 虽然对共生的渴望是正常的,不过,过去心理治疗师 对共生的了解,主要还是透过病人而得。(融合)
克莱因与客体关系学派的创立与发展_王国芳
(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学院 , 北京 100088) 摘 要 : 精神分析学家大多关注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关系 , 并力图通过对这种早期客体关系
的探讨 , 分析婴儿心理病理现象的根本原因 。 精神分析学家们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关注正在成为一 个新的研究热点 , 并且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产生着重要的学术影响 。 除了对于精神分析的革命 性意义 , 以及对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咨询 、 心理治疗领域的巨大的冲击之外 , 克莱因及其客体关系理 论还在儿童心理学 、 社会学 、 人类学和文艺批评等诸多学科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反响 。
“对象 ”) 的理解 , 前后是有差异的 。 在弗洛伊德的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 , “客体 ”是指力必多驱力的目 标 , 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 可以是一件衣服或一件 艺术品 — — —只要拥有释放能量的潜力
[ 2] 4
。 而在客
体关系理论中的 “客体 ”则指人类 , 指人 、人的部分 或人的象征 , 它与人们所熟悉的作为 “物 ”的意义上 的对象是不同的 。 用克恩伯 格 ( O . K e r n b e r g ) 的话 说 , 即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 , `客体 ' 这一术语更为恰 当地应该是指 `人类客体 ' , 因为它反映的是此术语 的传统用法 . . . 即与他人的关系 。” 上是集中在与其他人的互动上 。 因此 , 客体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007 年 9 月 第 5期
南京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N a n j i n g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S e p . , 2007 N o .5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在世界的口头表达越来越不明显,直 至完全消失。这种对话也从内在世界消失。
自体分裂
由于不得不应对我们人际关系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儿童的内在表象 经历了最后一次转变,即转变为称之为“自体”的东西。 自体出现的标志是儿童词汇中出现了“我”这个词。 “我们是我们的他人” 自体,从它最基本的形式来说,是丰富的且正在进行的社会合并过程的语言 顶峰。它不受冲突支配,它是构成人类关于他们是谁的内在感觉的多重客体 关系的复杂构造。 自体是起始于儿童内化了的关系的语言衍生物。
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婴儿还不能与他人产生互动, 只是与他人的部分——一只手、一束头发或客体关系所指 的任何“部分客体”产生互动;例如:乳房。当奶汁通畅 时就是好的,不通畅时就是坏的。
将部分客体分成好与坏的这种早期区分,是与整体客体及 人的关系的前身物。随着儿童的增长,出现了日益增强的 意识,即无论外界存在的是什么,都不仅仅是乳房而是人。
自体建构于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之上,因此自体包括了社会 规范和习俗的内化,所以它可以被看成是个体内部的一个 微型社会。 自体所包含的人际关系成分分成两种精神内在成分:主格 “我”和宾格“我”。 两者是如何互动的呢?就是通过交谈。
认同分裂
在他人的互动中就构成了主格我和宾格我的构型。这种构 型构成了自体的不同的自体-他体系统的聚集体。并且这 些系统中的每一个都是由与此相关的社会环境所激发的。
想象分裂
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中,母子互动的起伏涨落是以一系列 的小事行为为显著特征的。
这些短暂的消失会引起巨大的惊慌失措。甚至当儿童开始 蹒跚地迈开独立的第一步时,他们仍会不时地寻找母亲在 哪里。
儿童努力地应对由抛弃引起的沮丧感,这可以在儿童与母 亲之间进行很多游戏中看到。例如,躲猫猫游戏就是最早 应对抛弃感的手段之一。通过将母亲的消失转变成游戏, 儿童获得了对母亲可能会消失的恐惧感的控制力。
《08:客体关系(温尼科特)--李鸣老师精神分析微课》听课笔记
《08:客体关系(温尼科特)--李鸣老师精神分析微课》听课笔记客体关系是现代精分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
经典弗洛伊德、新弗洛伊德(荣格、阿德靳等)、后弗洛伊德(依恋、客体关系、自体)弗洛伊德把力比多投射的对象称为客体,这个客体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体,可以是抽象的物体。
客体关系理论学派:泛指人与人建立关系的对象。
认为人都有基本的动力寻找与人建立的关系。
人都具有基本的动力,去寻求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人总是习惯沿袭早年形成的客体关系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符合这种观念的人和事,以此来建立人际联系的。
举的例子:苹果。
主要是因为内部有苹果的呈相。
重要的客体对象帮助你造成的,内化和内部呈象是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
识别自己与他人、识别物与物不同的区别。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童年期造成的。
内部呈相在生活中不断的演习,是在无意识中的。
会深深地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态度。
遇到事情时自然出现的第一想法或念头或反应。
一个人在生活中实际面对的是两个:一个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一个是大脑的内部呈相。
老师举例子:一个心理老师,如果你去听课,这个现实中的心理老师和你想象中的一样,你就会觉得这个心理老师真好;否则你就会觉得不好,失望。
我们的实际态度与想象中会有差距。
你的童年期对某人的印象会不知不觉转化到现实中来。
对一个人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但实际上往往会受到个人的经验影响。
心理学效应:墨菲定理,如果事情有可能出错,它就一定会了错,只是早晚问题。
(老师还用英语念了一遍),逻辑上不通的,心理上能行通的。
事情举例:1、总觉得自己会考试考不会,即使考的好,也不会认为自己是有能力考好的,也会否定自己。
2、灰姑娘的故事。
倾向于不好的事情。
以上内容是上节课讲的。
下面是新内容:大脑内部有多少呈相,你也不会知道。
比如:我说苹果、桌子、勇敢、仁慈等,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一样。
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内部观去理解这个世界的。
婴儿的感觉是如何归因的,最初形成对自己的看法,是双亲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的。
客体关系学派
(二)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
费伦茨(Ferenczi S, 1873~1933)
第一个强调了分析师的人格和行为极大地影响病人
与分析师的关系,并进而影响治疗 提出一种积极疗法或母爱式的治疗技术
对前生殖欲发展阶段的研究
亚伯拉罕(Abraham K,1877~1925)
琼斯(Jones E,1879~1958)
2.抑郁样心态 含义:对所丧失的幻想和事实感到悲哀,或是 因为对所爱的人有攻击性而感到负疚或悔恨。 从第5或第6个月开始,直到1岁左右。 特点:开始把母亲知觉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客体, 此时的客体关系是与整体客体的关系,占优势 的机制是整合、矛盾、抑郁性焦虑和负疚感。
(三)游戏治疗
1.解释与移情分析 解释:解除潜意识的焦虑;推动游戏顺利进行。 移情分析 2.游戏治疗的环境设置 环境设置应保持时间和空间的稳定性 玩具应具有安全性和个人使用性 玩具与环境和病人的适宜性
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贡献
促使精神分析运动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发展。 促进了精神分析运动由传统精神分析向儿童精神 分析的发展。 推进了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
二、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局限
概念不够确切,容易使人误解。
理论建构的推测成分较大,缺少系统的观察证据。
END
1.偏执-分裂样心态
含义:把人看成全好或全坏的心态,这一心态大约存 在于从出生到3、4个月左右。 来自母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母亲的乳房就被分 裂为“好”与“坏”两种客体。 自我也被分裂为“好我”与“坏我”。 分裂是这一时期重要的防御机制。 特点:婴儿还没有“人”的意识,他的客体关系是与 部分客体的关系,占优势的机制是分裂过程和偏执焦 虑。
心理辅导理论——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一、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一)梅兰妮·克莱因1、生活简介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她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因癌症逝于英国伦敦。
梅兰妮的父亲原来是一名犹太法典的学者,37岁时,他脱离了自己的正统背景并接受教育,最终获得了内科医生的资质。
梅兰妮十分钦佩她父亲的独立精神和科学态度,但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亲密,这可能部分是因为当梅兰妮出生时,她父亲已经50多岁了。
梅兰妮觉得与母亲更亲近,她对母亲怀有很深的感情,梅兰妮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二姐西多涅9岁去世,当时梅兰妮5岁。
西多涅去世前有一年的时间卧病在床,这期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努力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克莱因,姊妹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长大以后,梅兰妮与一个叫伊曼纽尔的男孩建立了类似的令她感到鼓舞的关系。
伊曼纽尔比她大5岁,很有天赋,在伊曼纽尔的影响下,梅兰妮对文学和音乐倾注了自己的热情。
克莱因14岁时决定学医,在她哥哥的辅导下,她通过了入学考试,进了维也纳预备高中, 17岁那年,克莱因考上了大学,几乎与此同时,她订婚了。
她的婚姻改变了她的计划,她放弃了从医的打算,在维也纳大学改修艺术和历史。
但她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兴趣,并对自己没有学医感到遗憾。
她在治疗方面的极大兴趣和天赋在她的精神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展示,对她来讲,治疗永远是最重要的。
梅兰妮·克莱因是与弗洛伊德同一时代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她在刚刚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便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兴趣。
为了对这一新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她接受了弗洛伊德最出色的弟子之一桑多尔·费伦兹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
在分析进行到某一阶段时,费伦兹建议她考虑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去。
[弗洛伊德,客体,流派]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到客体关系流派
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到客体关系流派摘要弗洛伊德创立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学史上影响深远。
客体关系是精神分析的新发展,是精神分析由传统的驱力模式向现代的客体关系模式转变。
两者都属于精神分析领域,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对移情与反移情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和客体关系中的移情和反移情给出一个简明的分析,并简要探讨两者在治疗中的运用。
From Freud's Classical Theory to Object Relations Genre――Empathy and CountertransferenceLU Shuqin, FANG Shuanghu(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Abstract The classic psychoanalytic theory,created by Freud ,have the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Object relation is a new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sis, is psychoanalysis from the traditional drive mode to modern mode of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transformation. They both belong to the field of psychoanalysis,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e focus of transference and counter transference. This paper aimed to give a concise analysis between classical theory and object relations about Freud's transference and counter transference, and briefly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Key words Freud; object relation; transference; counter transference1 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到客体关系流派1.1 弗洛伊德生平简介弗洛伊德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的一个犹太毛织品商人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幼时非凡的天资和平时的努力自修,他九岁的时候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中学入学考试,这比标准的中学入学年龄提前了一年。
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
3)发展主观全能感
4)找回过渡自体 5)独立
反移情与反移情中的恨
交流与不交流
精神分析的游戏治疗
1.理论与本质
2.性质与功能 3.游戏治疗的一种方法:潦草画线游戏
在游戏中,婴儿 、儿童和成人在过渡空间沟
通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游戏的质量等同 于创造性的生活,构成了纵观生命始终的自 我体验的模板。
分接纳使得婴儿的幻想和行为没有区别。
四)过渡客体与象征 的使用
在运用过渡客体的婴儿只是在学习使用象征。因
此过渡客体表明是从客体联系向客体使用发展的 一个过渡。 当象征被使用的时候,婴儿已经可以清楚地辨明 幻想与现实,内部客体与外部客体,原初的创作 性与知觉。 在原始形式中,儿童将过渡客体(如:深切依恋 的一块毛毯,一个枕头,一个喜爱的玩具或一只 布熊)作为替代物,作为对母亲形象的移植,以 使能忍受与母亲越来越多的分离。
2.促进性环境(抱持性环境)
母亲是最早的环境,够好的母亲节是促进性 环境,它完成了婴儿对需要的适应。母亲创 造了一个抱持性的物理和心理环境,让婴儿 得到了保护。 3.原初母爱贯注 “够好的母亲”提供婴儿所需环境的心理状 。
4.主观全能感
缺失的程度和质量。他从早期婴儿成熟过程 的角度看待心理疾病。 1)心理神经症 2)中间性疾病 3)精神病
4.治疗过程
重新体验一次成长过程,提供不一样的环境 母亲自然的允许一个包含不同体验的整个过程自 然地发展,直到儿童足够大了,能够理解她的观 点的时候,才给予干预。
1)退行至依赖 2)提供抱持性环境
如果我们是健康的,我们正生活在中间领域
第三领域,过渡性空间里。依赖于各自的文 化,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追逐兴趣——读书, 游戏,踢球,跳舞。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
可编辑ppt
西方心理学史
(二)心理发展观——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样心态
1.偏执-分裂样心态
含义:把人看成全好或全坏的心态,这一心态大约存 在于从出生到3、4个月左右。
来自母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母亲的乳房就被分 裂为“好”与“坏”两种客体。
自我也被分裂为“好我”与“坏我”。 分裂是这一时期重要的防御机制。 特点:婴儿还没有“人”的意识,他的客体关系是与
1914年,第一次接触弗洛伊德的著作,便 对精神分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17年,开始接受费伦茨的分析治疗。 1922年,加入柏林精神分析学会。 1925年,赴伦敦讲学,并移居伦敦,在英
国精神分析学会一直工作到1960年去世。 主要著作《儿童精神分析》于1932年出版
,其他著作还有:《精神分析的进展》( 1952)、《精神分析的新方向》(1955) 、《感恩与嫉妒》(1957)、《儿童分析 记事》(1961)等。
可编辑ppt
西方心理学史
三、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克恩伯格)
(一)客体关系及其发展 客体:个体内部关于一个人(通常是个体生命早
一、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克莱因) (一)客体和客体关系
客体:不仅是本能驱力的客体,而且还是相对于婴儿自 身的客体,是婴儿心灵中具有可依赖性、爱、贪婪、仇 恨和嫉妒等心理特征的人格。
客体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或者说每 一个“我”与外在于他的“非我”之间的联系。 部分客体关系 整体客体关系
可编辑ppt
西方心理学史
(二)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
费伦茨(Ferenczi S, 1873~1933)
第一个强调了分析师的人格和行为极大地影响病人 与分析师的关系,并进而影响治疗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学号:215108077 姓名:李翊君整体介绍:客体关系理论的外延与内涵1、外延的混乱客体关系理论没有一个公认的核心理论和核心人物,也没有相应学术组织的支持,不是一个有着完整概念体系、方法的学说,而是一族相互之间近似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总称。
2、内涵的相似点一、必须将与客体的关系放在理论的核心位置;二、从时间维度上来讲,重视的是儿童,尤其是前语言期的儿童自我与客体的关系;三、它重视的是儿童的主观世界的内容。
客体关系理论产生的背景1、社会背景客体关系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初期,正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工业发展——失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孤儿——分离2、哲学背景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影响——本能是“客体定向”的现象学的思想——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客体关系理论在哲学层面上的支柱,强调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影响。
3、科学背景就总体而言,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客体关系理论家较少受到自然科学观点的束缚。
他们的理论探索更少受到弗洛伊德观点的限制,突破更为大胆而自由,代表的是精神分析发展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翼。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线索克莱因和安娜·弗洛伊德在941-1945 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会内部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客体关系理论。
创始人及其理论弗洛伊德(客体)、亚伯拉罕(性格形成与早期母婴关系)、费伦茨(过渡: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到现代若干精神分析流派)都为客体关系的提出做出了贡献,但一提起创始人,我们会想到克莱因。
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是极富创造力又充满悲剧性的人物。
一方面,她的观点,尤其是有关婴儿和儿童情感生活的观点,很多看上去都有些牵强。
另一方面,她认为心灵在本质上是心理的,这开启了批判、反思和扬弃弗洛伊德从生物学观点理解心灵这种思想传统的先河。
她还开创了深入理解内部主观体验的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理论得不到正统精神学派弗式本人及后人的承认。
一生悲惨,丧姐——丧父——丧兄——抑郁——丧母——离婚——丧子——亲子冲突——丧前夫——丧姐(2)核心概念:潜意识幻想(她的贡献就在于通过游戏技术和大胆推论来挖掘其内容)人性观:悲观,重视死亡本能的作用,将人性理解为一种对于焦虑的对抗。
客体心理学入门
客体心理学入门什么是客体关系?客体关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专业术语,跨越了内心和人际两个维度。
它是指人格中内在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系统,它们在自体内相互联系。
这些部分在现代关系理论中也有所体现,通过现代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的原始内心表征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正。
内在客体和自体中的其他部分同外在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在任何关系中,双方的人格都在相互地彼此影响。
我们的外在关系与我们的内在心理结构也在不断地相互作用。
什么是内在客体?内在客体是心理结构的一个部分,它形成于个人在早年生活中对重要照顾者的体验,在人格中就记录为那段早期关系留下的踪迹。
不是记忆,不是表征,它是自体存在的一部分。
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有什么不同?外在客体是指关系中的重要他人。
它可以是指早期的重要他人或现在的重要他人。
它与内在客体有关联,因为内在客体是基于与原始外在客体之间的体验,并通过现在对外在客体的选择而得以体现。
内在客体也会通过它与现在的外在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得到修改。
什么因素使得内在客体不只是一个对早年外在客体体验的直接而内在的记录?有好几个因素。
在早年与母亲的关系中,婴儿理解母亲的感受或表达的能力很有限,也很难将此与婴儿自己的感受区别开来。
婴儿有限的认知能力歪曲了母亲的样子,所以已经形成的内在客体不能精确地反映外在客体。
后来,随着婴儿成长发育,后一发展阶段所发生的新事物会改变婴儿对自身与外在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
于是婴儿创造了一个暂时的内在客体版本准备内化。
例如,当儿童处于自主性和控制性为发展方向的阶段时,他可以抓住外部客体或者放弃外部客体,这种能力便能够改造内在客体的组织。
总的来说,以往在所有发育阶段中对外在客体的体验的积累效应将最终形成内在客体。
在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与陌生人见面的时候,他们会期望新的关系和他们熟悉的关系相似。
甚至有时事实并不真的是那样,但他们仍然把陌生人当做某个熟悉的人来交往,以此来确认新的体验是熟悉的,且不需要改变内在的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 3 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客体一词为弗洛伊德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
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
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
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
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
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客体: 是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指某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部分客体: 初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之为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 : 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体验,这就是所谓完整客体。
过渡性客体: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
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客体关系概览
Heinz Kohut
科胡特
1913.5.3—1981.10.8
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 《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 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会长(1964-65) 获得奥地利政府颁发的荣誉十字勋章,与辛辛那提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 《自体的分析》是自体心理学发展旅程的开始
Kohut’s theory
科胡特的理论
Mahler’s theory
玛勒的理论
自闭阶段
共生阶段
分离-个体化阶段
Mahler’s theory
玛勒的理论
自闭阶段
共生阶段
分离-个体化阶段
Mahler’s theory
玛勒的理论
自闭阶段
共生阶段
分离-个体化阶段
Mahler’s theory
玛勒的理论
自闭阶段
共生阶段
分离-个体化阶段
分化
偏执-分裂态 抑郁态 毁灭性的幻想-死亡本能
W.R.D.Fairbairn
费尔贝恩
1889-1964
英国心理学家 在爱丁堡开始其毕生的精神分析研究 认为自我分为三部分即力比多自我、反力比多自我和中心自我
分别与本我、超我和自我相对应
Fairbairn’s theory
费尔贝恩的理论
婴儿的依赖阶段 原始认同
自体:精神世界核心的组织力量 自恋需要:健康的全能感 完美的母亲:联系的健康需要 自体客体:重要他人 镜像移情:咨询师欣赏他 理想化移情:咨询师完美
Michael B生于布达佩斯 他对医学的兴趣来自父亲(医生)的工作 在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那开始学习精神分析并进行精神分析师的训练 布达佩斯精神分析学院的院长, 精神分析公立医院任院长
“作为精神分析师的开业医生”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
•
几个防御机制
• 投射性认同:为了缓解内在的焦虑与危险,婴儿
将他的感觉外化并经外部世界修正后,再重新内 化,这就叫投射性认同。 例如:饥饿的婴儿将其 难受感外化到乳房(客体),然后,这个令他丧 气的乳房再重新被内射到婴儿的内心世界。 分裂:是指婴儿将有关自我和客体的复杂经验分 成几个可以控制的部分,以便选择性地保留某部 分以避免焦虑的过程。
• 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减少内化客体所造成的沮丧、
焦虑,鼓励病人重新经验早期的情感与幻想,并 在治疗过程中指出幻想和现实、意识和潜意识的 不同。也让病人表达他们的正性的和负性的移情。 让病人明白潜意识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的。 一旦这种领悟产生了,就会减少内在客体对病人 的干扰、减少焦虑,或者把内心世界的客体干扰 投射到外在世界去。 内化新的客体(足够好的母亲,“容纳性环境”)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2)
• 客体关系理论相信:人的精神发展是在很
早、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人格的发展与 形成是客体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 系不断内化的结果,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 婴儿与客体的关系,而非性驱力。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3)
• 客体(Object): 是与主体(Subject)相
对应的概念。弗洛伊德最先在讨论本能驱 力和早期母子关系时引用了这个概念,他 认为客体是本能需要满足的对象,这个客 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客体关系 理论框架里,客体是个体愿望或行为所指 向的人,而不是非人化的物。
• 资料来源:正常或患儿发展过程观察。 • 防御机制:投射、内射、分离、投射 • 性认同等。 • 治疗重点:Oedipus期前婴儿与母亲的 • “二元关系”。 • 治疗策略:治疗师的宽容、忍耐、节制,
使患者在退行中重建早年的客体关系,使 内化的坏客体得以外化、修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李小龙编译当科胡特(Kohut)开始构建自体心理学大厦时,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也已经或开始关注一些同样的问题。
回顾两者对精神分析的贡献颇有意味。
科胡特在他的著作中对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参照很少,他对其中一些与他的概念相近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
另一方面,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却没有能够将他们的一些发现像科胡特那样系统化,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英国理论家在看待自恋这个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摆脱主流的道德观念的态度。
对比两者或许会加深我们对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结论的理解。
伊恩·萨蒂(IAN SUTTIE)考察客体关系理论,从伊恩·萨蒂(Ian Suttie)开始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萨蒂是早期塔维斯托克(Tavistock)小组的核心成员,他的工作令人注目地预示了费尔贝恩(Fairbairn)、冈特瑞普(Guntrip)、巴林特(Balintt)和温尼可特(Winnicott)的工作,并和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遥相呼应,后者对客体关系理论做出了更为全面的贡献。
不过,萨蒂的观点代表的是与他那个年代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决裂,而梅兰妮·克莱茵的意义主要在于她是一个过渡期的人物,在为维护客体关系理论的一致性所做的努力中,她并没有明确地超越内驱力防御心理学(drive defence psychology)。
1923年,萨蒂给国际精神分析杂志寄去一篇文章,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拒绝发表该文,与此同时,琼斯也见识了萨蒂富有才华的独创性。
正如琼斯的传记(布罗姆,1982)里所说:“批评性的材料是一回事,而富于创新意义的论断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现在,萨蒂被视为首批客体关系理论家中的一个,这是一种迟来的认可。
根据布罗姆的看法,萨蒂的基本观点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这个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寻求客体的行为从出生时就显露出来了。
这就以一种完全的客体关系理论代替了弗洛伊德的双重本能(dual instinct)理论”。
萨蒂的观点也预示了现代自体心理学的内容,这一点人们还很少认识到。
这里只是对他的几点看法做一个勾勒,这些看法出自他的名作《爱与恨的起源》(1935)。
萨蒂的基本观点涉及到他所说的个体先天对友爱关系的需要:在我看来,精神发展最重要的方面……是对于他人的观念和个体自身所拥有的与他们的关系……人(对弗洛伊德来说)是一个由诸多能量组成的聚合体,这些能量寻求释放,却被恐惧所阻碍。
与此相反,我认为情感表达并不是出于它自身需要倾吐的缘故,而是一个要求从他人那里得到回应的前奏。
我想,他人没有回应正是所有焦虑和愤怒的根源,因而,个体表达这些焦虑和愤怒完全是有目的的。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的内心充满了具有伴随性或竞争性的本能;而在萨蒂眼里,婴儿的内心世界从一开始就被与母亲建立一种亲密关系的需要所支配,如果这种需要受到阻碍的话,就会产生极度的恐惧和愤怒。
对萨蒂来说,“人世间本没有恨,是爱转变成了恨,地狱里本没有狂暴,是一个婴孩受到嘲笑”。
开始阶段,婴儿体验到的“只有快乐和友善,这些都是毫无保留地给予他的……当他发现他人的慈爱是反复无常的或者有条件的,当他感觉到他所拥有的东西依次都有被批评和被拒绝的倾向……(他的)遭受挫折的社会性的爱就转变为焦虑……如果挫折过于严重,这种爱就会转变成恨。
”萨蒂对于愤怒所持的看法,使他认识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自体客体功能(selfobject functioning)在根本上的重要性。
对萨蒂而言,愤怒并不是一种初级情感或者独立的本能,也不仅仅是一种对挫折或拒绝的反应,而是一种“持续的得到他人帮助的需要”--这个他人最早是母亲--以消除挫折的来源。
愤怒是“为吸引关注所做出的最大努力”,而且……它应当被看成是一种对冷漠行为的抗议,而不是以毁灭母亲为目标,愤怒会引发自体(self)的至关重要的反应。
尽管萨蒂没有提出关于“自体”的连贯性的概念,他还是在他的著作中到处使用这个概念,用来指个体心理的核心。
他由此认为,恨是一种对客体的谴责,因为这个客体用分离焦虑来威胁自体。
“它的意图不是寻求死亡(death-seeking)或者与死亡有关(death-dealing),而是从意味着死亡的隔离状态中保存自体,是对爱的关系的修复。
”对于性心理发育的各个阶段,萨蒂将其视为孩子与他的母亲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由与文化相关的养育方式所决定,同年,米歇尔·巴林特(Michael Balint)在匈牙利写作时也得出了与此相同的结论。
他拒绝弗洛伊德所说的爱是性欲的升华的观点,而将其视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的主要特征在于从一开始它就是一种充满挚爱的柔情。
萨蒂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发展了一种对柔情的拒斥(他称之为“柔情禁忌”,taboo on tenderness),作为这种禁抑的结果,性通常成为一种防御性的替代物,通过这个替代物,被禁止的对柔情的眷恋找到了一条经常性的表达途径。
他提出,性交有时是用以修复人们之间由于差异所造成的缺失(absence)感;他还指出,从这一点来看,哺乳和性交无疑很像是一种独特的“欢迎”或“接纳”。
以此而言,他预见了米歇尔·巴林特的“原爱”(primary love)理论和海茵茨·科胡特的“古老合并”(archaic merger)的观点。
萨蒂对自恋的看法与科胡特非常相似。
他把这个术语作为对某种行为方式或情感状态的有效的的描述,他并不认为自恋代表了爱的发展中的某个阶段。
在他看来,弗洛伊德对婴儿自恋的看法是错误的,婴儿的自恋并不是一种“自体之爱”(love of self),而是一种原始的满足状态和不断增加的对自身的知觉、兴趣的混合物--在他自己的身体和他最为关注的方面--是母亲照料的结果。
萨蒂还指出了一种相关的特殊属性,这种属性很难从自体客体的角度来理解,例如,一个主要关心病人的健康福利的分析师,或者一个对她的孩子倾注了极大关注的母亲,他们的情感就有这种属性:我认为,伴随着亲子关系的萌芽(the germ of parenthood),孩子对生活有所醒悟,其中已经包含了“给予”(give)和“回应”(respond)的冲动。
这种冲动带有“引起”注意和得到赞赏等等方面的需要,激发了友情关系中的很多的“给予和索取”(give and take)。
哈里·冈特瑞普(Harry Guntrip)对冈特瑞普的工作的回顾留下了一个疑问,那就是,尽管他没有发展出一套关于自体的系统的心理学框架,但却是第一个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明确强调自体的重要性的人,他把自体看作是个体(他把这个词与自我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核心。
对冈特瑞普来说,“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拥有一种稳定的、将自己作为整体的和重要的人物的体验”。
冈特瑞普的看法建立在费尔贝恩和温尼可特的观点上。
他承担了将费尔贝恩的工作加以澄清、系统化和普及化的任务,而实际上,他对此做了扩展和延伸。
有一句现在广为人知的话,是费尔贝恩的病人提出的抗议,“你总在说我想要这个或想要那个是希望得到满足;但我真正想要的是一个父亲”,冈特瑞普评论说:“病人想要一个父亲(也需要一个分析师)的原因是,没有一种与另一个人的满意的关系,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自我(developing ego)”。
他的认为,“…彻底的‟心理治疗不单单是要解决特定的冲突,还必须着眼于个人整体意义上的自体的再成长”,这个看法与自体心理学的治疗理论的本质非常接近。
冈特瑞普与费尔贝恩一样关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形,在温尼可特看来,这种情形影响的是这样一些个体,他们没有足够好的母亲的照料(good-enough mothering),并遭受着来自于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空虚感、隔绝感和疏离感的折磨。
冈特瑞普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形并不涉及与他人的关系,甚至也与“是否存在或拥有一个自体”的问题无关。
冈特瑞普说的“自体”就是温尼可特的“基本自我关联”(basic ego-relatedness)的观点。
因而,冈特瑞普已经找到了对自体心理学的“内聚性自体”(cohesive self)的解释,用一个客体关系的术语来说明“自体”,那就是,通过将与自体客体的足够好的连结纳入到它的结构中(以变形内化的方式),自体得到了加强。
从这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入手,冈特瑞普进一步超越了一种注重与他人关系的客体关系理论,走向科胡特意义上的自体心理学。
冈特瑞普采纳了费尔贝恩关于分离焦虑具有核心重要性的观点,婴儿由于他原始的、未经发育的心理组织而被异常显眼地暴露在分离焦虑当中。
因为“只要母亲稍长时间不在场,婴儿就无法保持他的原始整体感……分离焦虑……是……最坏的恐惧的指针,婴儿害怕丧失自我本身,害怕人格解体,害怕非现实感”。
冈特瑞普在这里的确描述了科胡特后来谈到的情形,科胡特将其界定为自体在面对重要的自体客体失败时所产生的“崩溃焦虑”(disintegration anxiety)。
与费尔贝恩一样,冈特瑞普也强调婴儿试图通过精神分裂症的过程来保护自己,这个过程导致了自我的分裂(split)。
例如,假使婴儿被母亲严重忽视,不能在母亲身上引起适当的应答,他就必须用精神退缩的办法来逃避空虚的环境。
冈特瑞普要求我们不仅要认识到重要客体的功能方面的障碍和缺损,而且要密切关注自体对于自体客体失败的防御性的内心反应--甚至包括作为一个防御手段的“碎裂”(fragmentation),科胡特曾在《对自体的精神分析》一书中讨论自体的防御性分裂时谈到过这种情形,科胡特将其理解为由否认所保持的“垂直分裂”(vertical splitting)和由压抑所保持的“水平分裂”(horizontal splitting)。
然而,在流行的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除了纽曼(Newman)的讨论防御的文章和Basch的讨论否认的文章外,对防御的考虑都没有形成有意义的轮廓,一直到科胡特最新的专论发表。
自体心理学一直主要关注的重点是精神崩解的“沉淀物”(precipitants),这是由于面对环境的失败,具体说就是面对儿童的自体客体需要的失败所产生的,这个方面被认为在临床上最为有用。
自体内部的失常导致了衰弱(weakening)的状态,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碎裂”。
但这就是所发生的一切吗?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温尼可特把这种情形称为“虚假的自体”(false self),它表面上与隐藏的“真实的自体”(true self)相似,并对后者起到保护作用。
费尔贝恩和冈特瑞普都谈到过“分离的心理功能”(disunited psychic functioning),按照这种说法,自体并没有破碎,而是分裂为三个部分,或者说三个自我(ego),这些部分以稳定而特殊的方式在相互的动力学关系中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