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1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
用语与概念
•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使用的 是一种特定语言或一套特定用语提供结构 使精神分析理论得以探讨及加以运用。下 面即讨论并界定其中的某些关键用语。
1、客体
• 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 法、幻想或者记忆),被投注的情感能量可以是 爱、恨或是爱恨复杂的交织。 • 包括: –外在客体,真正的人。
客 体 关 系 内 化 图 示
精神分析发展:从三到一
• 古典精神分析的三人关系:俄底浦斯冲突。 • 客体关系理论的二人关系:客体关系=‚自 体—客体‛ 单元。 • 自体心理学的一人主体性:自体与自体客体 的联接重融。 • 后现代的互动建构:平等对话及共构人生。
比较小结:
• 分析童年事件的方式变化: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 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 自‚客体的寻求‛,即人类关系的建 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 ‚快乐的寻求‛。
客体关系学派
• 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强调早期 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所看重的是儿童前恋母期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的起源——人类的 相互作用(互动)。 人类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要,即 人类要彼此接触的需求。 关系模型将关系构象建构成存在 的基础;所有人类的行为和体 验……都是关系的衍生物。
• 最早的客体关系单元是一个共生的自体——客体,在 其中,自体和客体的区别并不明显。 • 共生指的是一种正在经验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 自体无法摆脱地混合着客体。 • 语言代表着一些分化过的经验,而共生则是未分化的。 • 共生是最没有经过分化的自体——客体,传统上被认 为和享乐原则有关,所有的精神生活从共生开始,我 们真正的自体便是从这个母质当中产生的。 • 这就是那个情感的大海,我们渴望回归的调和状态。 • 虽然对共生的渴望是正常的,不过,过去心理治疗师 对共生的了解,主要还是透过病人而得。(融合)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治疗学号:215108077 姓名:李翊君整体介绍:客体关系理论的外延与内涵1、外延的混乱客体关系理论没有⼀个公认的核⼼理论和核⼼⼈物,也没有相应学术组织的⽀持,不是⼀个有着完整概念体系、⽅法的学说,⽽是⼀族相互之间近似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总称。
2、内涵的相似点⼀、必须将与客体的关系放在理论的核⼼位置;⼆、从时间维度上来讲,重视的是⼉童,尤其是前语⾔期的⼉童⾃我与客体的关系;三、它重视的是⼉童的主观世界的内容。
客体关系理论产⽣的背景1、社会背景客体关系理论产⽣和发展的初期,正是两次世界⼤战之间。
⼯业发展——失业——⼈与⼈之间关系的疏离孤⼉——分离2、哲学背景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影响——本能是“客体定向”的现象学的思想——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客体关系理论在哲学层⾯上的⽀柱,强调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影响。
3、科学背景就总体⽽⾔,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客体关系理论家较少受到⾃然科学观点的束缚。
他们的理论探索更少受到弗洛伊德观点的限制,突破更为⼤胆⽽⾃由,代表的是精神分析发展中社会科学和⼈⽂科学的⼀翼。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线索克莱因和安娜·弗洛伊德在941-1945 年进⾏了⼀系列的学会内部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在某种程度上催⽣了客体关系理论。
创始⼈及其理论弗洛伊德(客体)、亚伯拉罕(性格形成与早期母婴关系)、费伦茨(过渡: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到现代若⼲精神分析流派)都为客体关系的提出做出了贡献,但⼀提起创始⼈,我们会想到克莱因。
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是极富创造⼒⼜充满悲剧性的⼈物。
⼀⽅⾯,她的观点,尤其是有关婴⼉和⼉童情感⽣活的观点,很多看上去都有些牵强。
另⼀⽅⾯,她认为⼼灵在本质上是⼼理的,这开启了批判、反思和扬弃弗洛伊德从⽣物学观点理解⼼灵这种思想传统的先河。
她还开创了深⼊理解内部主观体验的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的⽅法。
理论得不到正统精神学派弗式本⼈及后⼈的承认。
⼀⽣悲惨,丧姐——丧⽗——丧兄——抑郁——丧母——离婚——丧⼦——亲⼦冲突——丧前夫——丧姐(2)核⼼概念:潜意识幻想(她的贡献就在于通过游戏技术和⼤胆推论来挖掘其内容)⼈性观:悲观,重视死亡本能的作⽤,将⼈性理解为⼀种对于焦虑的对抗。
客体关系-
恰当地克服女性特质,成为异性恋的障碍
早期的俄狄浦斯冲突
• 始于女性特质-由认同母亲,转向欲望一个 好阳具->异性恋基础
• 早期:施虐; • 晚期:爱;修复 • 在男性心态中,认同父亲,欲望母亲,结
性欲发展
• 经典-俄期3-5岁;6岁时达到顶点 • 克莱因观察:2岁半儿童,俄期的幻想和焦虑 • 前阳具期,俄期出现在5-6个月 • 最大施虐欲期,施虐和仇恨的情绪中 • 前口欲期 • 后口欲期-乳房施虐关系开始 • 尿道,肛门施虐加入,将排泄物放入母亲体内 • 断奶前后达到高峰,断乳创伤激起 • 和抑郁性位态相联系,爱恨中形成 • 始于婴儿转向第二客体(父亲) • 母亲是是俄期愿望的重要诱因 • 知觉到完整父母,爱与攻击, • 修复的愿望,性愿望成为媒介 • 男孩保存母亲,给予她婴儿,认同父亲;女孩寻求对内部母亲的修复
全建立的程度->个体的成熟度和稳定性
自我和超我
• 婴儿诞生之初,就存在一个基本的自我,也存在一个原始的本能生命; 本我和自我是是同一心理结构的不同方面。
• 原发性的自我:本能驱动自我指向客体;在幻想和现实中,形成原始 的客体关系。
• 与部分客体-乳房的关系,对自我和超我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 用。
• 发现抑郁状态(depressive position)发展的至关重要的 地位.
• 发现焦虑和抑郁状态之前在偏执——分裂样状态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中的运作机制,
• 发现精神分裂症这一组疾病的固着点
• 最后发现早期口腔嫉妒(oral envy)及其对早期心理发育 过程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精神分析在现代最重要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
用于探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的成长。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 基本理论观点客体(object)最早是弗洛伊德开始使用的,用于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认为客体(人或物)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
客体理论家认为客体指的不是物,而是某个个体的意愿、情感和行为所指向的人。
客体理论家认为的客体承载了某一种情感(爱或恨),Object 作为本身意义而言是对象,由主观意识所染指后为客体。
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关系中的互动在其内心世界留下的痕迹。
客体关系理论则是重视关系,并以客体和客体关系为基础的精神分析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家不像古典精神分析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关注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客体理论家认为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内部客体,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对以后生活中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主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有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等。
他们提出了不太统一、各自独立的理论。
2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2.1 克莱因(Melanie.Klein)克莱因是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并被认为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克莱因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认为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她的工作为弗洛伊德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克莱因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
客体关系——精选推荐
客体关系江洪涛推荐⼀、客体关系发展四阶段的特征1、第⼀阶段:母性分裂阶段。
特征:婴⼉将世界分成令⼈满意的和令⼈不满意的。
满意的感觉是:充⾜的,温暖的,被抱着的;不满意的感觉是:空乏的,冷淡的,不被碰触的2、第⼆阶段:想象分裂阶段。
特征:⼉童使⽤想象在内⼼中创造⼀个母亲的映像,并使⽤内在映像替代失去的客体,以⼀个想象中的母亲来补偿母亲缺席带来的威胁⽣命的影响。
有些⼉童会使⽤过渡性客体来铺平母亲从外在客体到内在存在的转变之路。
由于母亲从本性上分裂的,母亲映像也是分裂的。
⼉童会在内⼼中分出好母亲映像和坏母亲映像。
3、第三阶段:⾃体分裂阶段。
特征:语⾔开始发展,母亲在的时候⼉童⾯对⾯的与母亲对话,母亲不在的时候,⼉童就在内⼼与母亲表象对话。
由于⼉童⾃⼰活动的时候越来越多,⼉童与母亲的对话越来越多的采⽤内部对话。
母亲对⼉童的管理转变为⼉童对⾃⼰的管理。
⼉童将内在母亲表象这部分付诸了⾏动。
⼉童的语⾔中出现了“我”,标志⼉童⾃体出现。
伴随早年分裂的体验,⼉童界定⾃⼰是相对好的还是相对不好的。
4、第四阶段:认同分裂阶段。
⼉童在⼼理上与他⼈的互动增加,建构于个体与他⼈关系之上的⾃体包含了社会规范和习俗的内化。
认同是⼀系列⾃体—他体系统的简化,他们构建于关系,其⾃体分化将持续⼀⽣。
发展与母⼦关系中好与坏的体验,发展为关于⾃体好坏的感受。
⼆、为什么分别⽤母性分离、想象分裂、⾃体分裂、认同分裂1、母性分裂阶段:婴⼉⼤部分时间⽤于吃,个体最早的分裂体验是通过与乳房的互动产⽣的,乳汁通畅时,乳房就是好的,乳汁不畅是,乳房就是不好的,由此体验的世界的分裂。
随着⼉童的成长,逐渐意识到,⽆论外界存在的是什么,都不仅仅是⼿或乳房,⽽是⼈,⼉童把相关的映像、声⾳、味道融合进早起抚养者的形象中,这个早期抚养者通常是母亲。
由于母亲并不是完美的,不能满⾜⼉童所有的要求,⼉童出现分裂,这就是母性分裂。
2、想象分裂阶段:母亲经常性的消失令⼉童感到伤⼼,为了保存失去的客体,⼉童通过在内⼼想象⼀个母亲的映像,来弥补母亲暂时离去对⼉童带来的伤害。
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1)
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李小龙编译当科胡特(Kohut)开始构建自体心理学大厦时,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也已经或开始关注一些同样的问题。
回顾两者对精神分析的贡献颇有意味。
科胡特在他的著作中对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参照很少,他对其中一些与他的概念相近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
另一方面,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却没有能够将他们的一些发现像科胡特那样系统化,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英国理论家在看待自恋这个问题上,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摆脱主流的道德观念的态度。
对比两者或许会加深我们对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结论的理解。
伊恩·萨蒂(IAN SUTTIE)考察客体关系理论,从伊恩·萨蒂(Ian Suttie)开始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萨蒂是早期塔维斯托克(Tavistock)小组的核心成员,他的工作令人注目地预示了费尔贝恩(Fairbairn)、冈特瑞普(Guntrip)、巴林特(Balintt)和温尼可特(Winnicott)的工作,并和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遥相呼应,后者对客体关系理论做出了更为全面的贡献。
不过,萨蒂的观点代表的是与他那个年代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决裂,而梅兰妮·克莱茵的意义主要在于她是一个过渡期的人物,在为维护客体关系理论的一致性所做的努力中,她并没有明确地超越内驱力防御心理学(drive defence psychology)。
1923年,萨蒂给国际精神分析杂志寄去一篇文章,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拒绝发表该文,与此同时,琼斯也见识了萨蒂富有才华的独创性。
正如琼斯的传记(布罗姆,1982)里所说:“批评性的材料是一回事,而富于创新意义的论断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现在,萨蒂被视为首批客体关系理论家中的一个,这是一种迟来的认可。
根据布罗姆的看法,萨蒂的基本观点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这个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他寻求客体的行为从出生时就显露出来了。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解读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解读客体关系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情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以下是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及其解读:1. 客体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类经验的核心是与他人的关系。
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中形成了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
这些客体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情感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早期关系对个体发展至关重要:客体关系心理学强调早期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个体在婴儿期和儿童期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对其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早期关系的质量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情感稳定性和人际关系能力。
3. 无意识的影响: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无意识对个体的情感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意识包含了个体无法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
这些无意识的体验和冲突会影响个体的情感反应、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
4. 心理防御机制:客体关系心理学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地应对情感冲突和焦虑的方式。
这些防御机制可能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等。
心理防御机制在保护个体情感稳定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5. 人际互动中的情感传递: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人际互动中的情感传递是相互的。
个体不仅会受到他人情感的影响,也会传递自己的情感给他人。
这种情感传递在亲密关系中尤为明显,对个体的情感健康和关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6. 治疗关系的重要性:客体关系心理学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治疗关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客体关系,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连接对治疗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客体关系心理学强调治疗师要关注患者的客体关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情感问题。
以上是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六个重要原则及其解读。
这些原则强调了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无意识、心理防御机制和情感传递在人际互动中的作用。
客体关系心理学为理解和处理情感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对心理治疗和人际关系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未来发展的方向
深化实证研究
未来研究应加强客体关系理论的实证研究, 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其理论观点的有效性。
概念清晰化
对客体关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和区分 ,增强理论内部的逻辑性和一致性。
拓展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客体关系理论 的应用经验,提高其对于复杂心理问题的干 预效果。
对未来的展望
对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启示
客体关系理论也对于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提醒教育者和家长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与他 人的关系,培养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02 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自我与客体的关系
自我与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我是在个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形成的,特别是与重要他人的互动。这 种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03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早期理论的形成1 2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特别是他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
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也受到了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强调了自我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人格发展中的重 要性。
早期精神分析学派
早期精神分析学派如阿德勒和荣格等人的理论也 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自我与客体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个体成长和发展,这种关系会发生变化。
客体关系理论强调了早期母婴关系的重要性,认为这种关系对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心理结构的形成
01
心理结构的形成是客体关系理 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 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包括自 我、他人和世界的意象。
02
这些心理结构是在个体与外部 世界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特 别是与重要他人的互动。
客体关系理论
问小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幼儿园的孩子回答:做 老师。为什么?做老师想让谁做班长,谁就做班长。 孩子的权力欲望一般是来自家庭的。父母表达“没有我, 就没有你,你就活不下去”,孩子就会配合父母表达自己 的无能。15、16岁的孩子,妈妈给孩子夹菜。孩子的权力 被剥夺了。父母剥夺了孩子很多权利。 孩子把其它的人看的比父母更重要,这是孩子摆脱父母的 表现。 父母内心嫉妒咨询师、老师,“咨询师比父母更重要”、 “老师说一句比家长说一百句都重要”表达了父母不愿意 孩子离开,想控制在自己权力之中。
10
11
12
玛栺丼特·马勒
(MargaretMahler,1897—1985 )是匈牙利 裔的精神分析学家,于 1938年移民美国。 1975年,她与安妮•伯栺(Anni·Bergman)、 弗雷德•派因(Fred Pine )合作出版了《人类 婴儿的心理诞生》。书中观点的提出是基 于对儿童的直接观察的结果,这本书因此 在精神分析领域影响很 大。马勒将科学方 法应用于临床理论中从前没有精神分析学 家愿意做。
依 赖 性 投 射 认 同
24
权利性投射认同
争论停止后,咨询师说:谁对 谁错无所谓,我们争论中,谁 更想赢?这样的停止,容易迚 入人栺的深层。这时候,来访 者会突然停止后,流泪(不要 急于递纸巾,安慰,停留一会 儿),然后说话:“我从小就 被要求优秀,否则父母就不要 我了”。这个个案是辩论赛的 优秀选手,无理搅三分,必须 表现优秀。 说什么,就是争论,想赢,就 是在争夺的权力。
15
16
17
18
19
认同分裂
自体发展的第四阶段开始于儿 童期,延伸至整个成人期,或 许还可以被认为是伴随成人一 生的发展阶段。
米德:象征性互动,主栺 “我”、宾栺“我”想象分裂、 自体分裂影响一生;认同分裂 伴随一生。
1、客体关系理论.
克莱因保留本能驱力的概念,而视婴儿与其客体 间的交流互动几乎全部借幻想的转化或再现而成 。
费尔贝恩理论主张人类的主要驱力是对关系的驱 力,而不是生物本能的满足。
2.心理结构的本性与形成
弗洛依德的发展理论重心是在本能能量于身体地 带上进行性出现上 。
客体关系理论基本上是发展理论,用以检视俄狄 浦斯期以前的发展过程与关系。
是孩童从融合(fusion)及依赖母亲的状态转到 更多独立及更多分化 。
孩童在这个融合与共生的早期阶段间填满了他的 自我价值之“蓄水池” 。
此期间有了差错断裂就会导致孩童感觉到被淘空 及空虚。
在客体关系理论框架里,客体是个体愿望 或行为所指向的人,而不是非人化的物。
客体
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 法、幻想或者记忆),被投注的情感能量可以是 爱、恨或是爱恨复杂的交织。
包括:
外在客体,真正的人。
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
内在客体,心理表象。和他人[属于这些人物(地方、 东西)]有关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4.“冲突”及其对治疗所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弗洛伊德模式对心理困扰的理解是视为本能需求与 现实需求之间的冲突,即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
心理困扰包括对自体以及心理结构的损害。早期发展上的 缺损阻碍了凝聚自体的建立而使心理结构无法整合。
这些俄狄浦斯前期发展上的缺损可导致自恋性及边缘性人 格的产生,而这些障碍远比古典所讲的精神官能症严重得 多。
均视攻击不太像是一种本能而是对某一病态情境的响应或 反应。
当弗洛依德把重点放在压抑作用及精神官能性的人格上, 客体关系理论家及自体心理学家则把重点放在人格结构的 问题上,其所外显的是严重的关系困境。
客体心理学入门
客体心理学入门什么是客体关系?客体关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专业术语,跨越了内心和人际两个维度。
它是指人格中内在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系统,它们在自体内相互联系。
这些部分在现代关系理论中也有所体现,通过现代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的原始内心表征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正。
内在客体和自体中的其他部分同外在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在任何关系中,双方的人格都在相互地彼此影响。
我们的外在关系与我们的内在心理结构也在不断地相互作用。
什么是内在客体?内在客体是心理结构的一个部分,它形成于个人在早年生活中对重要照顾者的体验,在人格中就记录为那段早期关系留下的踪迹。
不是记忆,不是表征,它是自体存在的一部分。
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有什么不同?外在客体是指关系中的重要他人。
它可以是指早期的重要他人或现在的重要他人。
它与内在客体有关联,因为内在客体是基于与原始外在客体之间的体验,并通过现在对外在客体的选择而得以体现。
内在客体也会通过它与现在的外在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得到修改。
什么因素使得内在客体不只是一个对早年外在客体体验的直接而内在的记录?有好几个因素。
在早年与母亲的关系中,婴儿理解母亲的感受或表达的能力很有限,也很难将此与婴儿自己的感受区别开来。
婴儿有限的认知能力歪曲了母亲的样子,所以已经形成的内在客体不能精确地反映外在客体。
后来,随着婴儿成长发育,后一发展阶段所发生的新事物会改变婴儿对自身与外在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
于是婴儿创造了一个暂时的内在客体版本准备内化。
例如,当儿童处于自主性和控制性为发展方向的阶段时,他可以抓住外部客体或者放弃外部客体,这种能力便能够改造内在客体的组织。
总的来说,以往在所有发育阶段中对外在客体的体验的积累效应将最终形成内在客体。
在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与陌生人见面的时候,他们会期望新的关系和他们熟悉的关系相似。
甚至有时事实并不真的是那样,但他们仍然把陌生人当做某个熟悉的人来交往,以此来确认新的体验是熟悉的,且不需要改变内在的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二)儿童发展观
克莱因对于客体关系的具体论述,主要体现在她的儿童发展观之中。 克莱因在儿童精神分析中治疗的小病人,最小的是2岁半,大的约10 岁左右。通过对儿童的幻想内容的分析,克莱因推断出了2岁之前的 婴儿心理的结构和动力特征。所以如果说得准确一点儿的话,应该是 克莱因从儿童分析中建立了她的婴儿观。她这种回溯的推断方式恰似 弗洛伊德用来自成人的分析材料去判断儿童和婴儿的心理经验。尽管 无法直接加以验证,但它无疑丰富了我们对于婴儿心理的了解。
一、客体关系心理学 二、自体关系心理学
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学派是以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对象” 的论述为基础,把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置 于理论和临床的视野中心,形成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克 莱因被认为“或许是提出彻底的对象——关系理论的第一人”
(一)客体及客体关系 克莱因是这样理解客体的:它是婴儿在与外界环境之中重要的外部客 体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经验。婴儿与客体之间存在一种幻想的、 不现实的关系。如果幻想是破坏性的,婴儿就会有内疚感,倘若不能 忍受就会向外投射———尤其是父母等照看者。婴儿与客体的联系是经 由投射和内射等过程的。
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四大学派之一(其它三个 是内驱力、客体关系和自我心理学)。
历史学家评论说,在新的时代精神背景下,如果没有科胡 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精神分析就将被其他学派淹没(他最初受的是传统的精神分析训 练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在传统精神分析的框架下进行工作和研究, 但他随后的努力代表了一个扩展的、全新的方向。是从对自恋的研究 进入自体心理学的。
客体关系即客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或者说每一个“我”与 外在于他的“非我”之间的联系。这个客体既可能是外部的真实客体, 也可能是外部客体的内在心理表征,还可能是儿童自身分离出去并被 客体化的一部分。对于婴儿来说,他最早面对的对象即他的母亲,因 而与母亲的关系是一切客体关系的基础。
简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简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哲学上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简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一、主体和客体的定义主体是指有意识、有思维、有意志的个体,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决定能力的存在,包括人类和动物等有意识的生命体。
客体是指主体外部的存在,是主体所感知到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规律。
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1.唯物主义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主体是客体的产物,客体是主体的物质基础。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和经验,主体的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
2.唯心主义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唯心主义认为主体是客体的创造者,客体是主体的意识内容。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通过主体的意识活动,主体的认识是对客体的再现。
3.辩证唯物主义的主体和客体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是辩证的统一体,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进行认识,主体的认识不是对客体的简单反映,而是对客体的再现和创造。
三、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一种静态的关系,而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通过感觉和经验对客体进行认识。
2.主体通过实践改变客体,从而实现对客体的改造。
3.主体通过认识客体来改变自身的认识和意识。
4.主体通过实践来改变自身的行为和实践方式。
四、结语主体和客体是哲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哲学的基础问题之一。
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只有通过实践对客体进行认识,才能真正地认识客体,改变客体,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解释个体行为的理论,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它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客体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与其客体系统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这一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客体系统的影响,而且受到环境的影响。
环境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它们可能是客体、事件、社会结构或政治社会等。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客体系统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客体关系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用于解释个体的行为和心理。
它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客体系统和环境的关系来解释个体的行为。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客体系统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是一种互动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个体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关注的是客体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强调客体系统和环境的互动性关系。
它认为,客体系统和环境是一个互动的整体,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将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强调客体系统和环
境的相互作用,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客体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它们是一个互动的整体,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将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为我们解释个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基于心理动机的人格发展理论。
它声称人类行为的力量来自于对物体的追求。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心理学分析的理论框架内探讨人际关系的,侧重于环境的影响。
我相信真正影响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早期关系。
这个理论探讨了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结构和个体成长。
从出生到3岁,人格发展的焦点从俄狄浦斯情结转向俄狄浦斯情结。
介绍弗洛伊德用了“客体”这个词。
对于婴儿来说,“物体”一词指的是满足某种需要的东西。
对于儿童来说,术语“object”可以与“other”互换。
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
这些关系决定了个人之间当前的互动,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客体关系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模式。
客体是与自我相对应的概念。
对象是指被爱或恨的人、地方、事物或幻想,包括内部对象和外部对象。
外部对象是指真实的人、地方和事物,而内部对象是指心理表征,即与对象有关的图像、思想、幻想、情绪或记忆。
自我也是一种心理表征,是指一种内在形象,本质上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
此外,人们会寻找与过去建立的关系模式相匹配的关系。
例如,那些过于依赖和孤僻的人可能会重复他们第一次学走路时与母亲建立的关系。
[1]理论渊源梅兰妮·克莱因是儿童心理分析的先驱。
人们认为,儿童天生就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和破坏性本能。
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原始冲动、谋杀和自杀。
任何内在的动力和本能都与物体有关。
新生婴儿只能根据他们所体验到的对象的质量来表示对象。
在这个时候,他所经历的只是物体的一部分特征,所以被称为部分物体。
本能和动力支配着婴儿的内心世界。
提出客体关系的内在驱动力或本能形式。
孩子们的焦虑和恐惧源于死亡的本能。
当一个物体使婴儿感到恐惧和焦虑时,他想控制甚至摧毁这个物体,以防止报复或毁灭。
他将运用投射、内向、分裂、理想化和贬值、身份投射等心理机制。
动力学客体关系
动力学客体关系
动力学客体关系(object-relations)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
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关注外部客体(父母和孩子世界中的其他重要的人)对于建立内部心理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涵盖了一种转化的过程,也就是要把人际关系转为内在的关系表征。
在小孩成长过程中,他们不只是内化一个客体或人而已,而是将整个关系都内化。
正面的、爱的经验原型是在婴儿的养育时期形成的,这个原型包括一个自体(受抚育的婴儿)的正面经验,一个客体(关注、照护的母亲)的正面经验,以及一个正面的情感经验(喜乐、满足)。
最后,这两种原型被内化为两组对立的客体关系,两者都包含一个自体表征,一个客体表征,以及自体与客体两者之间的情感连结。
任何内驱力和本能都是与客体相联系的。
驱力是在关系的脉络中涌现(例如,婴儿一母亲的关系配对),因此两者不能相互割离。
有些客体理论家甚至暗示,驱体主要是朝向对客体的追寻,而非减轻张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 3 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客体一词为弗洛伊德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
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
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
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
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
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客体: 是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指某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部分客体: 初生的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此时,他所体验到的只是客体的部分特征,故称之为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 : 当婴儿能够同时体验到客体既能给他带来满足,又会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时,他是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体验,这就是所谓完整客体。
过渡性客体:它是指当婴儿意识到与母亲的非共生性以后,为缓解由此引起的对现实的焦虑与孤独感而创造出的一个部分主观取向、部分现实取向的过渡性情景。
最典型的过渡性客体有柔软的毯子、玩具,甚至入睡前的某种特定的物品或声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体关系(三)第一讲2013/6/27晚1、客体关系理论:概论(1)客体关系理论和心理治疗。
(2)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2、客体关系的发展:(1)母性分裂。
(2)想象分裂。
(3)自体分裂。
(4)认同分裂。
3、问题答疑与案例督导。
后精神分析技术潜意识——以力比多为驱动力心理问题——人们的行动和情绪反应是基于内心潜意识的情结,而不是现实因素。
释然和领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与周围环境中的个体,以及人们与自己建立的关系模式,一直会影响人们。
想象一下,假如你需要别人的帮助。
绕弯子暗示情绪脸色卖萌假如你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你会怎么办?非常像:你打过去了,对方没有接。
投射——没有被认同我们投射的方式(暗示,卖萌,强势,伤春悲秋)——客体关系模式。
当没有被认同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方式(愤怒,抱怨,沮丧)——客体关系应对模式。
模式多,且灵活。
无意识中使用的,而且我们使用它是为了达到我们的目的(被认同)。
第一,客体关系模式和防御机制都是在无意识中使用的。
第二,客体关系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防御机制是为了逃避由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带来的焦虑的。
投射-认同:交互模式。
第一步:投射之后,被认同,强化关系模式。
第二步:投射之后,没有被认同,灵活调整变化新的模式。
心理固着。
四个分裂的阶段。
推导出来的理论。
现象学0-1岁:母性分裂主要任务:获得生存。
客体关系重要对象:母亲(或者充当母亲角色的人)理想的母亲:及时满足,随时出现,乳汁饱满,顺畅,怀抱温暖的,关心体贴的。
不理想的母亲:回避,隔离,乳汁匮乏,没有耐心的,等待的,失望的。
母性分裂:好母亲,不好母亲。
1、哭——得到满足。
2、哭——得不到满足。
3、不哭——得到满足。
4、不哭——得不到满足。
5、哭与满足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
0-1岁,建立了,关乎生命存在的衣、食,安全等关系模式。
1-3岁,独立行走,自主探索世界。
与母亲分离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过渡客体:布娃娃,有特殊手感或者气味的东西。
过渡客体:对母亲或者特殊部位的想象。
好的母亲的映像:温柔的,慈爱的,关怀的,思念的。
不好的母亲的映像:抛弃的,心狠的,不关怀的,不想念的。
好的母亲的映像中:孩子会感受到自信,安全,被爱。
模式:主动关心,主动表达,做一个妈妈喜欢的孩子。
不好的母亲的映像中:孩子会感受到被抛弃,不安全,不被爱。
模式:被动,逃避,与母亲对抗。
过渡性客体。
0-1:母性分裂(好妈妈,不好妈妈)1-3:想象分裂(好妈妈的映像,不好妈妈的映像)3-12:自体分裂社会化,别人的评价(好的我,不好的我)好的我:听话的,乖巧的,勤快的,优秀的,聪明的。
不好的我:执拗的,懒惰的,暴虐的,破坏性的。
在与外界的互动中,学会了内部对话(有意识的思维)以内部对话为主导的认知模式(以自我认知为主)自体分裂——受环境评价的影响非常大,但是自我认同的部分更重要。
自体分裂期——应对外界评价与要求,建立模式。
清楚12岁以后:青春期由他人评价,逐渐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进而取得更多的社会认同。
双重感受:个体自主感受,来自社会的价值体系。
事业:个体,社会全面,多元,多层次,发展变化——整合视角一部分来自己家庭,一步来自社会,自我整合。
家庭,社会,自我差异不大——不太会出现叛逆,取而代之的是丰富。
整合自我,家庭,社会这些分裂的对立面(好的因素,不好的因素),真正的成人。
多重,成熟的,整合的互动模式。
认同分裂。
太极图(阴阳两面)第一个阶段:母性分裂,理解客观现实。
第二个阶段:相像分裂,接纳有得到必然有失去,关注我们得到以及将来可能得到的东西。
第三个阶段:自体分裂,我们可以考虑别人的评价和感受,但是不要完全迷失自我。
第四个阶段:认同分裂,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家庭、社会的需要,而不要片面、极端或者脱离。
阴阳协调,平衡,圆融,美好2013/7/4 晚7:30至10:001、客体关系病理学:(1)投射性认同。
(2)投射性认同与客体关系病理。
客体关系的病理模型:生与死,好与坏,阴与阳,褒扬与贬低都是辩正的,心理正常,若是固着在谋一时期,应对的方式也只有其一,就会有问题。
变换多种应对方式,(环境,对象,事情性质)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或者诱发别人目标行为的产生而采取的方式——投射-认同投射-认同:主动的,无意识中进行的。
1:权力的投射-认同。
“我是强大的,你们没有我是不行的,我是不能被改变的,你们必须依赖我。
”权力的投射-认同给我们带来:掌控感,优越感。
权力的投射-认同给我们带来不好的有可能:疏离,挑战,压力2、依赖的投射-认同:“我是不行的,我是无能为力的,我是需要你的,我没有你是不行的。
”依赖的投射-认同带来什么:亲密关系,资源,被呵护,被温暖依赖的投射-认同带来哪些风险:对方有压力,受伤害,不安全,被抛弃。
3、情欲的投射-认同:我是可以满足你的,我是逆来顺受的,我是在受虐或者被虐中有满足的,我是别人不可代替的,我是特殊的。
情欲的投射-认同:捷径,物质上的丰厚情欲的投射-认同带来风险:担心被替代,变老,不安全。
4、奉献的投射-认同:我是无私奉献的,我是充满爱心的,我是值得称赞的,我是需要被认同后任劳任怨的,我是被需要的,我是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
奉献的投射-认同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赞美,被夸奖,安全奉献的投射-认同给我们带来的不好的方面:压力,任劳任怨,别人压力,不被认可后的愤怒,累。
权力的投射-认同:权威,强制方式,得到了满足。
依赖的投射-认同:撒娇,示弱,装可怜,哭泣。
情欲的投射-认同:暴露,挑逗,勾引,私密性色彩话题。
奉献的投射-认同:劳动,帮助,牺牲自己。
正常:四种都会使用,而且会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性质的事情而灵活变化。
异常:只会用一种或者几种都会,但是很难应对自如。
建立关系:权力——依赖。
依赖-----权力情欲——理解奉献——依赖/赞美理解别人,理解自己。
权力——给予充分的权威感。
依赖——合理的帮助。
情欲——身体,美色方面给予认可。
奉献——接纳,肯定,歌颂。
投射-认同(对方期待诱导我们什么样的行为产生。
)不清楚时会盲目的应对。
当清楚对方期待诱导我们什么样的行为产生时,我们会合理的应对。
案例一最近新接了一个案例,还没有具体开展。
那位女生一路成长比较顺利。
现在感觉工作进入了瓶颈,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和男友感情不错,但是还是缺乏安全感,不知道怎么抓住对方。
我觉得她有点像依赖型的学生。
想听听贾老师意见。
目标——未来工作稳定,生活幸福,什么样的画面。
画面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画面中,丈夫是有哪些特质的,条件的?男朋友去分享表达自己的婚姻,家庭未来的期待。
好奇语气,未来的谈话氛围。
案例二:有一个来访者,男,28岁,异装癖,对女性丝袜感兴趣,现在已婚,老婆发现后要离婚,自己来做治疗自己想改的意愿也很强烈这个行为已经持续10余年,从初中开始就迷恋女性丝袜,后来发展到悄悄购买女性服饰,悄悄穿着,以此获得性满足。
李老师,案例介绍完了吗?来了两次,他的目标是想改掉这个行为,在做完第一次治疗后一周呢仍有一次穿女性丝袜的想法,但控制住。
表达自己穿女装感觉非常好,在公司年会上也会着女装登台表演,感到很自豪。
公司自己部门的人都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因为3年前自己在办公室穿这样的衣服被公司的视频拍下,所以公司人都知道这个事情了。
现在自己父母,最亲密的好友都知道这件事情,自己觉得也没有什么。
除了这次妻子发现后反应强烈,说如果不改就要离婚,感觉压力大,所以来求治。
就做了两次上次他岳母陪他来,这次他父亲陪他来既有恋物,又有异装他车后备箱装很多丝袜,女装,会着女装到特定的酒吧去恋物,易装性心理异常——性满足的方式和对象与常人不同。
对他人或者自己造成伤害。
主观痛苦。
损害到社会功能。
4个要同时满足强迫症——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
主观感觉痛苦。
对社会功能造成损害。
易装:通过穿着并且展示异性服装达到快感。
恋物:通过玩弄,想象,性行为达到满足。
易装:目的。
恋物:刺激过程。
易装是目的,恋物是手段。
鉴别诊断易装——难!精神分析,打破内心的情结,初始性满足是通过易装获得的,领悟:那个不是真正的性行为,只是儿童的好奇。
恋物——厌恶疗法。
(1、厌恶反应刺激物。
2、丝袜性方式排列出来。
)老婆要理解,不是道德问题,不是人格问题,成长过程留下的情结。
家人的理解和陪伴,把那个情结打开。
需要给他时间,接受专业的治疗。
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