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性作文审题立意(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

我们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形,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题解:关键词常识方西瓜看法(怀疑,眼睛)

喻体:方西瓜本体:新事物、新观点、新现象、新技术等;不同一般的观点、看法、现象、人生选择。

含义:对待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用发展的眼光,包容新事物的出现。

科学家对于新现象等

人们对于新事物、新观点

延伸分析:正是有了对方西瓜的正确理性的态度,人们才能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成果;正是有了对不同人生道路选择的尊重和理解,才有利于形成形成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

比喻性话题理解的关键要素:

1、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

2、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3、比喻型的话题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去找到理解的突破口。材料就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当拿不准本体时,所举事例尽可能要和材料包含的道理相同。

2006年广东卷,题目为“雕琢心中的天使”。

在这个题目中,“天使”与“雕刻”都有象征意义。“天使”象征自己心中善良美好的想法念头乃至高尚的道德品质,“雕刻”的寓意就成了“培养”“慢慢形成”的意义。整个题目“雕琢心中的天使”合到一起就有净化心灵,提高素养,形成高尚美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情操这样的意思。

2007年安徽卷,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

这里的“春光”一词,几乎无法照实理解,这个双关语需要我们尽量将之还原到生活中,可以将之理解为自己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也可以理解为离开妈妈后自己在做人生活等方面获得进步。如明白了某个道理,形成了某个能力,具有了某个品质,认识了过去的某个缺点错误幡然醒悟后的思想境界的提升等。将题目中的实指虚指都弄清楚后,可以根据题意和自己的优势,选择写实还是虚指,或实虚各占的比例分量。这样理解题意后,就给立意构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木匠,他教徒弟时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当初做得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下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做人处事,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

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如何确定“缝隙”这个喻体所蕴涵的意义呢?先看关键词“缝隙”的含义,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缝隙这种细微的不完美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完美。由此及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

“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材料中要求“美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不可求全责备,不为已甚;尊重他人,方可和谐和睦等等。

文段修改一:万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物。仔细想想,历史上的“方西瓜”往往推动着时代的进步,罗马有位学者从印度计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却被罗马教皇认为是亵渎上帝;哥白尼创世般地提出日心说却被愚昧之徒杀害;先进的西洋科学传入清朝却被封建势力认为是妖术。所以,往往真理,会被愚人看作是歪门邪道,做一个明白人,我们要有发现“方西瓜”价值的能力。

文段修改二: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胰腺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法国学者沃泰默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通过切除神经,留下血管,用盐酸刺激小狗胰腺使之分泌胰液。受到但是学术界的影响,他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理由是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而斯塔林,贝利斯在读完沃泰的论文后,却大胆作出另一种假设:这不是化学反射,而是神经调节。他们在沃泰默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肠磨碎,胰腺仍分泌胰液。由此,他们发现了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

人人都循着已有的经验行走,还期待能发现新知,然而历史是在变革中推动的,每一个伟大的发现与创造背后,都有着敢于推翻前人设想的睿智与果敢。正是这份智慧与勇气,引领着一代代伟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全新的未来。

例文选读: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这成了几千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日本农民却在上个世纪种出了方形的西瓜。生活中的常识往往会被打破,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有违我们常识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常识是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是古人与今人智慧的结晶,又怎么可以容许违背常识的事物存在呢?其实,今天的常识又何尝不是昨天的“方形西瓜”呢?地球绕着太阳旋转,这是人尽皆知的科学常识了。当年哥白尼一提出“日心说”,却被教会斥为异端邪说,热心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还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又如“血液循环说”今天已经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常识,可当初发现这一学说的林奈,却被斥为魔鬼与疯子。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方西瓜”又何尝不会成为明天的常识?所以让我们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吧。要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首先需要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和质疑权威的魄力。杨振宁、李政道具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因而能够提出“宇称不守恒”的设想,而吴健雄更是因为有了质疑权威的魄力,从而善待了他们的看法,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设想。同样的道理,纳什有着对亚当·斯密说“不”的勇气,才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博奕理论;而纳什的导师更是因为有容许别人对权威说“不”的精神,才会被世人所称赏。

其次,善待生活中的“方形西瓜”,还需要有广阔的胸襟,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会誓死捍卫你说每一句话的权利。”不打击、不排挤,百花齐放,才是生命花园最美丽的状态。牛顿对于莱布尼茨所创立的微积分学说的盲目排斥,造成了英伦大地三个世纪数学的落后,这样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并不等于无条件地接受违背常识的东西。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所宣传的反科学的东西,我们理应用锐利的双眼看破它华美的外衣。

善待生命中的“方西瓜”吧!这会使科学发展得更迅猛,会使世界变得更加流光溢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