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1
2.泌尿系统解剖学(1)
right one slightly lower than left
•Relation: superior pole--
adrenal; posterior-posterior abdominal wall; anterior--liver, duodenum & right colic flexure on right side, but splee精n品,课件
精品课件
形态与结构
• 肾呈蚕豆形,分上下端,内外缘,前后面。内侧
缘中部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称肾门。 出入肾门的结构合称肾蒂。由肾门向肾内续于肾 窦。窦内有肾动脉、肾静脉、肾小盏、肾大盏。 肾小盏呈漏斗状,紧紧包绕着肾乳头,一个肾小 盏包绕着1个或2个肾乳头,每2-3个小盏集合成肾 大盏,大盏2-3个最后合并形成漏斗形的肾盂,出 肾门后续于输尿管。
Renal column • Renal medulla(肾髓质)
Renal pyramids(15-20) Renal papilla
精品课件
Renal vessels and renal segments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Variations of renal artery
精品课件
Variations of renal veins
起始和狭窄。
• 了解女性尿道的特点及开口位置。 •
精品课件
肾kidney
• 是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
上端平第11-12胸椎体,下端平第3腰椎,后面贴 腹后壁肌,前面被腹膜覆盖
精品课件
肾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正常成年人的肾位于腹膜后间隙内,脊柱 的两旁,贴靠腹后壁的上部。肾的长轴向 外下倾斜。右肾略低于左肾。左肾上端平 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 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端平第3腰椎。第 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肾后面的上 部。肾的位置存在个体差异,女性一般低 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新生儿肾位置更 低,有时下端可达髂嵴附近。肾的正常位 置靠多种因素来维持。肾被膜、肾血管、 肾的邻接器官、腹内压及腹膜等。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见图6--1)主要功能是排出溶于水的代谢产物,维持水盐平衡,酸碱平衡,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衡定。
机体将溶于水的代谢产物,通过血循环输送至肾脏,由肾脏形成尿液,然后经输尿管输送至膀胱贮存,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
若肾功能衰竭,导至体内代谢产物畜积,引起机体内环境平衡紊乱,严重时会出现尿毒症,危及生命。
图6—1 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第一节肾一:肾的形态肾为实体器官,红褐色,位于腹腔的后上部,左右各一,形似蚕豆。
大小:男性:长11.5cm,宽5.5cm,厚3~4cm,重134~148g,女性略低。
分两端: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两面:前面隆凸;后面平坦,贴腹后壁。
两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份凹陷,为肾门,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淋巴管等结构进出,它们加上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肾蒂。
肾门向肾实质凹陷为肾窦,内有肾动、静脉的分支、肾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见图6—2、3)图6—2 右肾后面观图6—3 右肾前面观二:肾的构造(见图6--3)在肾脏的冠状切面上,将肾脏的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1、肾皮质皮质肉眼观察为细粒状,红褐色,位于肾脏的浅层,富含血管,其伸入髓质的部分为肾柱。
2、肾髓质髓质肉眼观察致密有条纹,位于肾皮质的深部,血管较少,淡红色,呈锥体形为肾锥体,有15~20个,锥体的尖端钝圆形为肾乳头,伸入肾小盏,内有许多乳头孔的开口。
肾窦内有7~8个肾小盏,每2~3个肾小盏汇合为肾大盏,有2~3个,它们汇合为肾盂,肾盂呈前后略扁的漏斗状,出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
三:肾的位置肾脏位于腹腔的后上部,腰区脊柱两旁,呈八字形排列,受肝脏的影响,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女性和小儿略低于男性,新生儿更低。
1、与椎体的关系左肾上平第十二胸椎体的上缘,下平第三腰椎体的上缘;右肾上平第十二胸椎体的下缘,下平第三腰椎体的下缘;肾门相当于第一腰椎水平,距后正中线约5cm。
2、与第十二肋的关系第十二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份,右肾后面的上份。
泌尿系统
发达质膜内褶、线粒体 质膜内褶、线粒体
(二)集合管(collecting tubule)
组成 * 弓形集合管、
* 直集合管、 * 乳头管
形态: * 单层立方上皮或高柱状上皮
* 胞质色浅 * 细胞界限清楚
和水, * 分泌H +酸化尿液 * 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调节。
功能: * 重吸收Na
+
※集合管 Collecting duct
尿液的形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肾小体原
尿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直
部细段远
端小管直部 远曲小管弓
形集合管直
集合管乳头 管终尿肾
小盏…..
※尿量:1~2升
二.排尿管道
上皮 变移上皮 粘膜 固有层 结缔组织 排尿管道 肌层 平滑肌 外膜 纤维膜/浆膜
本章重点
名词:肾叶,肾小叶,髓袢,球旁复合体 肾单位的组成 肾小体的结构及其原尿形成的过程(滤过膜) 近曲小管、远曲小管的区别 致密斑和球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全部糖和氨基酸, 九成水和七成盐, 排泌氢氨和肌酐。
转运:酚红、青霉素等
(2)细段(thin segment)
①LM:
管径细,单层扁平上皮组成
②EM: 有少量微绒毛, 细胞器不发达。 ③功能: 有利水和离子的通透。
(3)远端小管(distal tubule)
①分直部和曲部。 LM: *腔大规则 *细胞立方形,胞质色浅,界限清楚。 * 核居中或近腔侧 *游离面无刷状缘 * 基底有纵纹 EM: * 微绒毛短少 * 基底面质膜内褶、线粒体 * 侧面有许多侧突 ④功能: * 离子交换,维持酸碱平衡 * 重吸收Nacl、钙离子等, 保钠排钾 * 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调节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泌尿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它具有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液体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以及产生激素等多种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每个人体内通常有两个肾脏。
肾脏是通过排尿来调节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
它还可以滤过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物质,如尿素、尿酸、尿糖等,将它们排出体外。
此外,肾脏还可以分泌多种激素,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平衡。
2.输尿管:输尿管是一对管状组织,将肾脏中产生的尿液从肾盂输送到膀胱。
输尿管具有肌肉层的收缩能力,可以帮助尿液流动,并且具有防止回流的功能。
3.膀胱:膀胱是一个容量可变的容器,位于盆腔底部,用于储存和排泄尿液。
膀胱具有收缩的肌肉层,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容量时,会有尿意产生。
当膀胱肌肉收缩时,尿液会被推入尿道,然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4.尿道:尿道是连接膀胱与体外的管道,通常较短,长度约为3-5厘米。
尿道的主要功能是排泄尿液,但在男性中也是精液排出的通道。
尿道是一个有肌肉环的细长结构,具有收缩和松弛的能力,以控制尿液的排出。
1.滤波和排泄废物:肾脏作为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可以通过对血液的滤波过程来排泄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物质。
肾小球中的滤过过程使得尿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能够被分离出来,并从肾小管排泄到尿液中。
2.调节体液平衡和电解质平衡:肾脏通过调节尿液中水分和电解质的含量来维持体内液体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根据体内的需要,肾脏可以保持适当的水分含量,排除多余的水分,或者在缺水时保留水分,以保持水分和电解质的稳定。
3.维持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调节尿液中的酸碱物质的含量,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它可以排泄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并吸收和生成碱性物质,以维持血液的酸碱度在一定范围内。
4.分泌激素:肾脏还具有分泌多种激素的功能。
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而抗利尿激素可以调节尿液的排泄和浓缩。
2022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第4章 泌尿系统(1)题库
2022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第4章泌尿系统(1)题库一、A1型题(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正常人每日的尿蛋白总量是()。
A. 0mgB. 20~100mgC. <150mgD. <200mgE. <250mg【答案】 C【解析】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尿蛋白检测为阴性。
2. 关于蛋白尿的论述哪项正确?()A. 蛋白尿以溢出性蛋白尿为最常见B. 肾小管性蛋白尿一般为大分子蛋白尿C. 分泌性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疾病D. 体位性蛋白尿是生理性蛋白尿E. 功能性蛋白尿是病理性蛋白尿【答案】 D【解析】A项,病理性蛋白尿又分为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溢出性、分泌性、组织性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肾小球性,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或分子屏障受损所致。
B项,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小分子蛋白的能力下降所致,故肾小管性蛋白尿一般为β微球蛋白等小分子蛋白。
C项,溢出性蛋白尿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均正常,只是由于通过肾脏的血液中低分子的血红蛋白或本周蛋白等过多,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而“溢出”,随终尿排除体外。
D项,生理性蛋白尿是由于高热、剧烈运动、直立体位等原因,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出现轻度的、暂时的增加,一般<1g/d。
其中“直立体位”导致的是体位性蛋白尿。
E项,蛋白尿分为生理性、病理性和假性蛋白尿。
生理性属于功能性,而病理性则属于器质性。
3. 关于蛋白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血管内溶血时可出现溢出性蛋白尿B. 肾小管性蛋白尿为小分子量蛋白尿C. β2微球蛋白尿为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特征D. 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E. 本周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答案】 C【解析】A项,血管内溶血时通过肾小球的血红蛋白过多,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从尿中排出,为溢出性蛋白尿。
泌尿系统疾病第一章(肾脏病基础知识)
肾脏病基础知识总结1:泌尿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四部分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
肾是泌尿器官,其余为贮尿和排尿器官。
2:肾脏的形态是怎样的?(1)肾脏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左右各一。
它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新鲜肾呈红褐色。
约长10至12cm、宽5至6cm、厚3至4cm、重120至150g;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前面较突,后面较平。
(2)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盂、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
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
由肾门凹向肾内,有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
肾窦由肾实质围成,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3:肾的构造是怎样的?在肾的额状切面上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窦两部分。
(1)肾实质:肾实质可细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肾皮质:位于浅层,富含血管,呈红褐色。
肾皮质深入肾髓质内的部分称肾柱。
肾髓质:位于深层,色较浅,有15至20个肾锥体。
肾锥体呈圆锥形,其尖端钝圆,朝向肾窦,称肾乳头。
尿液经肾乳头的乳头孔流入肾小盏。
(2)肾窦:肾窦是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扩大而形成的腔隙。
内含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动脉分支、肾静脉属支、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等。
肾小盏包绕肾乳头,为漏斗状的管形结构。
肾大盏由2至3个肾小盏汇合而成。
肾盂由2至3个肾大盏汇合而成,呈扁漏斗状。
肾盂出肾门后缩细,移行为输尿管。
4:肾的表面有哪些被膜?它如何固定在体内的?肾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1)纤维囊:纤维囊为紧贴于肾实质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膜,薄而坚韧。
正常情况下,纤维囊与肾实质结合较疏松,易于剥离,但在肾有病变时,纤维囊与肾实质发生粘连,不易剥离。
(2)脂肪囊:脂肪囊包被于纤维囊外周,为一囊状脂肪组织,并经肾门与肾窦内的脂肪组织相延续,对肾起弹性护垫样保护作用。
泌尿系统
健பைடு நூலகம்教育课件
五、泌尿系统
(三)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1、肾脏:相对较大,位置较低,2岁内可扪及。 (1)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功能:肾小管功能尚不 成熟,故易发生糖尿。近端肾小管吸收钠能力不足, 如输入不足,可致低钠血症。 (2)浓缩和稀释功能:新生儿及婴幼儿由于肾小球 滤过率低、肾小管功能不成熟、髓袢较短,故尿浓缩 功能降低。易发生脱水现象,甚至诱发急性肾功能不 全。 新生儿及幼婴尿稀释功能接近成人,可将尿稀释 至400mmol/L ,但利尿速度慢,水负荷过重时易出现 水肿。
e-mail:hsjwc163@; qq:969454585
设计制作:ybj
健康教育课件
五、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肾 ★肾单位
※肾小球:位于肾小囊内, 是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之间 的一团盘曲成球状的毛细血管, 被肾小囊包裹。 入球小动脉较出球小动脉粗 ,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在肾 小体的血管极处出入,其间有远 曲小管在此经过而分化形成了致 密斑,。 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 在远曲小管外,对Na+具有调节作 用。
e-mail:hsjwc163@; qq:969454585
设计制作:ybj
健康教育课件
五、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3、膀胱
膀胱位于骨盆腔内,居耻骨联
合后面,是储尿的囊状器官,成 人容量约为300-500ml。 空虚的膀胱近似锥体形, 一般认为尿道口的周围有由平 滑肌形成的膀胱括约肌。
e-mail:hsjwc163@; qq:969454585
设计制作:ybj
健康教育课件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初一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初一
1.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腰部的后面。
肾脏的主要功
能是过滤血液,将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此外,肾脏还能调节体内水分
和电解质的平衡,保持血液的稳定状态。
肾脏还能产生激素,如肾上腺素和促红细胞生成
素等。
2. 输尿管: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人体有两根输尿管,分别与两个肾脏相连。
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将肾脏过滤出来的尿液输送到膀胱中,以便储存和排出。
3. 膀胱: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它位于盆腔的下部。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收集输尿管输送
过来的尿液,并在充满一定量的尿液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4. 尿道:尿道是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通道,它贯穿男女生殖器官。
男性的尿道比女性长,同时还兼有排泄精液的功能。
5. 泌尿系统的疾病:泌尿系统的疾病有很多种,如肾炎、肾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
这些
疾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治疗。
6. 泌尿系统的保健:保持泌尿系统健康的方法有很多,如饮食要合理均衡、多喝水、适量
运动、定期体检等。
7. 泌尿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泌尿系统与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密切相关,彼此之间互相影响。
总之,泌尿系统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系统,它对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多关注泌尿系统的健康,从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
《核医学》第二篇 临床篇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一)
核医学(第9版)
二、介入试验
(二)卡托普利(captopril)介入试验
1. 原理
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RVH)是指继发于肾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狭窄, 肾动脉低灌注而引起的高血压,RVH的病理生理特点是肾低灌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和肾潴留水、钠作用使血压升高。对引起高血压的肾动脉狭窄进行矫正的时间越早, RVH的治愈机会就越高。 临床上,部分高血压患者合并有与其高血压无关的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因此, 对于具有高血压又有RAS的患者,正确区别是RVH还是高血压合并RAS至关重要,因为两者的治疗原 则不同,RVH经血管成形术能有效地缓解高血压,而后者即使血管成形术后也需终生服药控制高血压。
剂量(MBq)
成人
儿童
185~740
74~370或 7.4/kg
296~370
37~185或 3.7/kg
296~370
37~185或 3.7/kg
11.1
37
核医学(第9版)
一、原理与方法
(二)方法
2. 检查方法
受检者检查前30~60分钟饮水300~500ml,显像前排空膀胱。取坐位或仰卧位,γ照相机探头后置, 视野包括双肾和膀胱;肾移植者取仰卧位,探头前置以移植肾为中心。采用低能通用型准直器(显 像剂为99mTc标记物)或高能准直器(显像剂为131I-OIH)。 经肘静脉”弹丸”式注射显像剂(体积小于1.0ml),同时启动采集程序,以1~2秒/帧速度采集60 秒,为肾血流灌注相;随后以30~60秒/帧速度采集20~30分钟,为肾功能动态相。必要时可采集 延迟影像。
第一章泌尿系统
第17章泌尿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肾小叶的组成是A.两个髓放线之间的皮质迷路B.一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C.肾锥体及其相连的皮质部份D.一个肾锥体是一个肾小叶E.一个集合小管及与其相通连的肾单位2. 肾柱位于A.髓放线之间B.皮质迷路之间C.肾小叶之间D.肾大盏之间E.肾锥体之间3.皮质迷路是指A. 伸入相邻两肾锥体之间的皮质B. 从肾锥体底部呈辐射状伸人皮质的条纹C. 髓放线之间的皮质D. 肾小体所在部位E. 近曲小管所在部位4. 肾单位的组成是A.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系B.肾小体,近端小管和髓袢C.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D.肾小体和肾小管E.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系5. 肾小体A.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B.由肾小管结尾膨大而成,位于皮质迷路内C.即血管球,位于皮质迷路和髓放线内D.由肾小囊和血管球组成,位于髓放线和肾柱内E.由肾小囊及其与近端小管的连接组成,位于皮质迷路内6. 以下哪个结构不散布在皮质迷路内A.入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B.球旁复合体C.远端小管直部D.致密斑E.弓形集合小管7. 以下哪个结构不散布在髓放线内A.集合小管B.近端小管直部C.远端小管直部D.细段E.乳头管8. 髓袢位于A. 皮质迷路、髓放线、肾锥体B. 髓放线、肾锥体C. 肾锥体D. 肾柱、肾锥体E. 皮质迷路、肾柱9. 肾小管包括A. 近端小管曲部、髓袢、远端小管曲部B. 近端小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C. 近端小管曲部、细段、远端小管曲部D. 近端小管、远端小管、髓袢E. 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10. 关于肾单位所含结构,哪一项错误?A. 肾小体B. 集合小管系C. 细段D. 近端小管E. 远端小管11. 于泌尿小管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 与肾间质一起组成肾实质B. 髓袢为一U形管道C. 集合小管最终开口于肾乳头D. 肾小管为上皮性管道E. 是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的管道12. 皮质肾单位的特点之一为A. 数量多B. 细段长C. 肾小体较大D. 髓袢长E. 位于皮质深部13. 以下关于肾小体血管球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 为入球微动脉分支形成的袢状毛细血管B. 为有孔型毛细血管C. 孔上一样有隔膜覆盖D. 毛细血管之间有血管系膜E. 汇合成一条出球微动脉离开肾小体14.以下肾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大、血压高的是A.球内毛细血管B.球后毛细血管C.髓质毛细血管D.肾间质毛细细胞E.被膜下的毛细血管15. 肾小囊特点之一是A. 为双层囊,血管球位于内层与外层之间B. 内层为立方上皮,与近端小管相连C. 外层为扁平上皮,包在毛细血管外面D. 在血管极处,内层与外层相持续E. 不参与组成肾小体滤过膜16. 关于肾小囊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 为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并凹陷而成的双层杯状囊B. 血管球滤过形成的滤液(即原尿)第一进人肾小囊腔C. 壁层为单层立方上皮D. 肾小囊与近端小管相连的一端为肾小体的尿极E. 在血管极处肾小囊壁层返折与脏层相连17. 以下关于足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 为肾小囊脏层细胞B. 形态特殊,有许多突起C. 胞体较大,凸向肾小囊腔,从胞体发出数个较大的低级突起D. 每一个低级突起均发出许多次级突起,彼此穿插成栅栏状,紧贴于毛细血管基膜外面E. 突起间的孔隙称裂孔,裂孔上无膜覆盖18. 滤过膜的组成为A. 内皮、基膜B. 有孔内皮、基膜、血管系膜C. 足细胞裂孔膜、有孔内皮、血管系膜D. 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E. 血管系膜、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19. 光镜下肾HE染色切片,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分界不清是因为A. 胞质嗜酸性强,染色深B. 相邻细胞的侧突彼此嵌合C. 细胞排列紧密D. 细胞膜较薄E. 以上均不对20. 近端小管不具有的功能为A. 重吸收滤液中的水B. 重吸收滤液中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等C. 重吸收Na+,排出K+D. 排泄H+、氨、肌酐、马尿酸等E. 运转和排出血液中的青霉素等药物21. 与近曲小管相较较,远曲小管的特点是A. 胞质染色较浅B. 上皮细胞分界较明显C. 上皮细胞基部纵纹较清楚D. 无刷状缘E. 以上均对22. 远曲小管的保钠排钾作用受何种激素调剂?A. 抗利尿激素B. 糖皮质激素C. 雌激素D. 醛固酮E. 甲状腺素23. 关于集合小管系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 由弓形集合小管、皮质集合小管和乳头管组成B. 弓形集合小管位于皮质迷路C. 皮质集合小管位于髓放线和髓质D. 乳头管上皮为高柱状E. 可重吸收水和互换离子24. 肾内可分泌前列腺素的细胞是A. 系膜细胞B. 球旁细胞C. 足细胞D. 间质细胞E. 致密斑细胞25. 肾球后毛细血管是哪个血管的分支A. 弓形动脉B. 小叶间动脉C. 被膜内的动脉D. 入球微动脉E. 以上均不对26. 肾直小动脉和直小静脉位于A. 肾锥体内B. 皮质迷路内C. 髓放线内D. 肾柱内E. 以上均不对27. 关于肾小体内的血管系膜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A. 位于毛细血管袢之间B. 有球内系膜细胞C. 有少量巨噬细胞D. 有少量白细胞E. 起支持作用28. 肾球外系膜细胞A.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与球内系系膜细胞相延续B.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与足细胞相延续C. 位于肾小体尿极处,与球内系膜细胞相延续D. 位于肾小体尿极处,与肾小囊壁层相延续E. 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与肾小囊壁层相延续29. 球旁细胞是由A. 入球微动脉的内皮细胞分化而来B. 出球微动脉的内皮细胞分化而来C. 入球微动脉的滑腻肌分化而来D. 出球微动脉的滑腻肌分化而来E.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30. 球旁细胞可分泌A. 激肽释放酶B. 激肽C. 肾素和红细胞生成因子D. 血管紧张素E. 前列腺素31. 致密斑是由A.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B. 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C. 远端小管直部上皮细胞分化而来D. 集合小管上皮细胞分化而来E. 以上均不对32. 致密斑的功能为A. 感受近曲小管内滤液钠离子浓度的转变B. 感受近端小管内滤液钠离子浓度的转变C. 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钠离子浓度的转变D. 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钾离子浓度的转变E. 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钠、钾离子浓度的转变33.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靶细胞是A.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B. 细段上皮细胞C. 远曲小管上皮细胞D. 髓袢上皮细胞E. 以上均不对34. 肾内能分泌肾素的细胞是A. 足细胞B. 球内系膜细胞C. 球旁细胞D. 球旁细胞和球内系膜细胞E. 足细胞和球旁细胞35. 肾盂和肾盏腔面的上皮是A. 单层柱状上皮B. 复层柱状上皮C. 假复层柱状上皮D. 复层扁平上皮E. 以上均不对36. 肾内最终形成终尿的部位是A. 肾盏B. 集合小管C. 远端小管直部D. 远端小管曲部E. 细段37. 关于输尿管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 管壁由粘膜、肌层、外膜组成B. 外膜为浆膜C.上2/3段肌层为内纵、外环D.下1/3段肌层为内纵、中环、外纵E.上皮为变移上皮38. 以下关于膀胱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 粘膜形成许多皱襞B. 细胞近游离面胞质较浓密C. 表层细胞大,呈立方形,可见双核D. 肌层为内纵、中环、外纵E. 外膜大部份为结缔组织。
人体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系统(1)
人体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系统(1)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必须通过不同的身体机能,不断运转维持生命。
其中最重要的机能是人体消化、循环、呼吸和泌尿系统。
这些系统恰恰是保持这个脆弱的、但又极其坚强的结构运转,同时也是保护我们免受疾病入侵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重要的系统。
1.人体消化系统人体消化系统包括一系列器官,如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肝脏等。
这些器官一起工作,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解、吸收,并把废物排出人体。
具体来讲,消化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口腔分泌唾液,含有碳水化合物分解酶,开始消化食物的碳水化合物成分,减小食物块体积,方便下一步的咀嚼。
第二步是咀嚼,将食物切碎,在口腔中混合唾液形成糊状的食物块。
第三步是食管传输,通过喉部和食管带动食物向胃中运输。
一旦食物进入胃中,胃蠕动将其搅拌,使其与胃酸混合,促进食物的消化。
第四步是小肠将消化好的食物从胃中进入小肠,通过它的粘膜表面的消化液吸收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
第五步是大肠使不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变成粪便,然后排泄出体外。
2.人体循环系统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主要功能是向身体各个部位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也将细胞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心脏收缩,将血液从左心室推向主动脉,在主动脉内形成高压状态,将氧气与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
第二步是静脉回流,将经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和水分,通过静脉流回至心脏,进入肺部,在肺泡内与空气交换,将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并吸收氧气。
第三步是血液循环再次启动,将新鲜的氧气补充到血液中,再一次开始流动,维持循环系统正常运转。
3.人体呼吸系统人体呼吸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机能系统,包括从外界呼吸系统到肺部内部的复杂过程。
人体通过呼吸把新鲜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体内的多余二氧化碳呼气出体外。
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是外部呼吸,通过鼻腔和喉咙将空气带入气管,然后分发到支气管和肺部。
泌尿系统疾病(1)
h
27
关于本病的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是由于感染后 产生的变态反应所引起。
①抗原与抗体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形成 抗原—抗体复合物 微生物产生的毒性物质或 其他毒物,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与肾小球毛 细血管基底膜的黏多糖结合形成结合抗原,并 产生相应的抗体,当重新感染或持续存在于体 内的微生物与抗体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 发生反应,即可引起基底膜损伤和肾小球肾炎。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h
1
h
2
h
3
h
4
h
5
h
6
7
8
h
9
h
10
h
11
h
12
h
13
h
14
h
15
h
16
h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18
h
19
h
20
h
21
h
22
h
23
h
24
h
25
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感染或中毒后变态 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 病。临床上以肾区敏感、疼痛、水肿、 高血压、血尿和蛋白尿为特征。犬、猫 均可发生。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肾小 球肾炎。
h
26
①感染性因素 见于细菌(链球菌、双球菌、葡 萄球菌、结核杆菌等)、病毒(犬瘟热、传染性 肝炎、钩端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弓形体等)感染 等。
②中毒性因素 内源性中毒见于胃肠炎症、代 谢障碍性疾病、皮肤疾病、大面积烧伤等所产 生的毒素、代谢产物或组织分解产物等;外源 性中毒见于摄食有毒物质(汞、砷、磷等)或霉 败食物等。
泌尿系统概述范文
泌尿系统概述范文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
它起着排泄废物、维持体液平衡和调节血液压力的重要作用。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每个人通常有两个肾脏。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各种物质的浓度,包括电解质、水分和酸碱平衡。
肾脏通过对尿液的形成,将废物、毒素和过多的物质从血液中排出,同时将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
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通过它们,尿液从肾脏流向膀胱。
每个人通常有两个输尿管,分别连接到肾脏的两个侧面。
输尿管是肌肉组织构成的,具有波浪状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帮助将尿液从肾脏向膀胱输送。
膀胱是一个位于盆腔中的储存器官,它可以容纳和储存尿液。
当膀胱被尿液填满时,我们通常会感到尿意,并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尿道排空膀胱。
尿道是从膀胱到体外的管道,它负责将尿液排出体外。
在男性中,尿道还负责排尿和排精液。
尿道有许多肌肉构成的括约肌,可以控制尿液的排出,从而实现了尿液的控制排放。
除了这些主要组成部分外,泌尿系统还包括许多其他的辅助器官和组织,比如尿道括约肌、前列腺、尿道腺体等等。
这些器官和组织协同工作,确保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
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排泄、调节和内分泌。
排泄功能:泌尿系统通过排泄废物和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维持体内的物质平衡。
这些废物通过肾脏滤过,经过尿液的形成排出体外,从而保持体内的化学平衡。
调节功能:泌尿系统可以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浓度。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成分和排泄量,帮助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和血液压力。
另外,肾脏还能调节体内的电解质浓度,如钠、钾、氯等,以保持细胞的功能正常。
内分泌功能: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它可以产生和释放多种激素,如醛固酮、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这些激素可以对体内的电解质浓度和血压进行调节,从而维持体内的稳态。
总体来说,泌尿系统对维持体内的物质平衡、排泄废物,以及调节电解质浓度和血压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肾脏的滤过和尿液的形成,废物和过多的物质被排出体外,而有用的物质则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内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等。
第一节肾一、肾的形态和位置(一)形态肾为暗红色的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
它形似蚕豆,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侧、外侧两缘。
肾门:是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及淋巴管等结构出入。
肾蒂:出人肾门的所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肾蒂。
右侧肾蒂短于左侧。
(二)位置肾位于腹膜后方的脊柱两侧,属于腹膜外位(后位)器官。
肾区:即肾门在腹后壁的体会投影区,一般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所成的夹角内。
当肾患某些疾病时,该区出现压痛或叩击痛。
左肾比右肾高半个椎体,具体位置见下表。
肾的位置二、肾的被膜(一)分层肾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
脂肪囊和肾筋膜。
1.纤维囊贴附于肾表面,薄而坚韧,与肾实质连结疏松,易剥离。
2.脂肪囊包被于纤维囊的外面,为富含脂肪的结缔组织。
3.肾筋膜为最外层,分前、后两层包被肾和肾上腺。
(二)作用肾的被膜有固定和保护肾的作用。
临床意义:*临床行肾囊封闭,即将药物注入脂肪囊内。
三、肾的构造肾剖面结构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窦两部分。
(一)肾实质肾实质可细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1.肾皮质位于浅层,富含血管,呈红褐色。
肾皮质深入肾髓质内的部分称肾柱。
2.肾髓质位于深层色较浅,有15—20个肾锥体。
肾锥体:呈圆锥形,其尖端钝圆,朝向肾窦,称肾乳头。
尿液经肾乳头的乳头孔流入肾小盏。
(二)肾窦肾窦是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
扩大而形成的腔隙。
内含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动脉分支、肾静脉属支、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等。
1.肾小盏包绕肾乳头,为漏斗状的管形结构。
2.肾大盏由2~3个肾小盏汇合而成。
3.肾盂由2—3个肾大盏汇合而成,呈扁漏斗状。
肾盂出肾门后缩细,移行为输尿管。
四、肾的微细结构肾实质由大量泌尿小管构成,其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
(一)肾单位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分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
肾内各区血流量不同, 皮质血流量大、快; 髓质血 流小,慢。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的 变化,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 调节。
肌源性机制:当肾灌注压( 80~180 mmHg )增高时, 血管平滑肌因灌注压增加而受到牵张刺激,使得平滑肌的 紧张性加强,血管口径相应地缩小,血流的阻力相应地增 大,保持肾血流量稳定。
泌尿小管各 段模式图
(3)集合管与乳头管
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 管在皮质内陆续汇集 到集合管。
集合管为一直管,从 皮质直行通过髓质。
许多集合管汇入乳头 管,然后通到肾小盏 。
(二)肾小球旁器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间质 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位于肾小体三角区 。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ppt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排 泄: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体内的代谢终
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
排泄
泌尿系统
消化道
呼吸道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球旁细胞
系膜细胞
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致密斑
球旁细胞
三、肾血液循环
肾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 其分支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又分支成肾小球毛 细血管网,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而离开肾小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泌尿系统第一节尿液检查一.血尿新鲜尿离心沉渣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或l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l0万,或l2小时计数超过50万,即称镜下血尿。
出血量超过1ml/L为肉眼血尿,外观呈洗肉水样或血样,有时可见血凝块。
(zy2006-3-005)根据不同来源,血尿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二类。
前者尿红细胞表现为多型性,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每个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不均匀;后者尿红细胞表现为均一性,大小一致,形态相似,每个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均匀。
二.蛋白质成人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称为蛋白尿,为肾脏疾病最常见表现。
明确蛋白尿以前,需除外尿中由于混有血、脓或阴道分泌物等引起的“假性蛋白尿”。
(zy2000-2-46)根据蛋白尿的发生机制,可分为下列五类:(一)肾小球性蛋白尿多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屏障损伤所致,若病变仅使电荷屏障受损,则尿中以白蛋白为主,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若分子屏障被破坏时,尿中往往出现较多除白蛋白以外更大分子的血浆蛋白,如免疫球蛋白、C3和a一巨球蛋白等,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此类蛋白尿最常见。
(zy2002-2-041;zl2000-1-082)(二)肾小管性蛋白尿这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蛋白质重吸收障碍所致。
主要组成为β2-微球蛋白、核糖核酸酶、溶菌酶等,见于各种肾小管损伤。
此类蛋白尿一般不超过2g。
(三)溢出性蛋白尿血内小分子蛋白,如本一周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当浓度过高时,上述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吸收阈值,可从尿中排出。
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内溶血性疾病等。
(四)分泌性蛋白尿主要为尿中IgA排泄增多。
见于肾小管-间质疾病。
(五)组织性蛋白尿肾组织破坏后,胞质中各种酶和蛋白质释出所致,多为小分子量蛋白质。
(zy2006-3-002;zy1999-2-052)三.管型尿管型是由于蛋白质及其碎片在肾小管内凝固所致,其形成与尿中蛋白质的性质、浓度、尿液酸碱度以及尿量有密切关系。
管型不一定代表肾小球有病变,正常人尿中偶见透明管型,发热及运动后也可出现少量透明及颗粒管型。
若l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00个透明管型或镜检时发现大量透明管型或出现其他类型管型时,称为管型尿。
特别是管型尿与蛋白尿同时出现时,则临床意义较大。
(zy2002-2-042)一般认为,白细胞管型是活动性肾盂肾炎的特征,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上皮细胞管型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在肾衰竭时,可见到宽而短的肾衰管型。
(zl2000-1-1222~124;zy2006-3-006;zy2004-3-005;zy2000-2-47)第二节肾小球疾病一.概述(一)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多数人类肾小球疾病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
在慢性进展过程中,也有非免疫性炎症机制参与。
(zy2003-1-285)(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为以下五个类型:①急性肾小球肾炎;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③慢性肾小球肾炎;④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蛋白尿或/和血尿);⑤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仍采用l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标准:①轻微病变性肾小球。
肾炎;②局灶性节段性病变;③弥漫性肾小球肾炎:本型又分为A.膜性肾病;B.增生性肾炎:包括 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D.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三类;④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zl2005-1-075;zl2004-1-077;zy2004-3-004;zy2002-2-038)微小病变型肾病隶属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均隶属于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类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无肯定的对应关系。
一种病理类型可呈多种临床表现,而同样的临床表现又可对应多种病理类型。
肾活检病理检查已成为当代肾脏病学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非常重要的依据。
(xl2007-2-099;zl2005-1-099)二.急性肾小球肾炎(一)病因感染主要为链球菌,在致病性链球菌中,最常见的致肾炎菌株为β一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多见于扁桃体炎)及皮肤(多为脓疱疮)。
本病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
(zl2005-1-077)(二)临床表现多发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
呼吸道感染者潜伏期较皮肤感染短。
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呈亚临床型(仅有尿常规及血清C3异常),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本病大多有自愈倾向。
(zl1999-1-091)典型者具体表现:1.血尿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常为疾病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原因,肉眼血尿约占40%,无血凝块。
(zy2002-2-040)2.蛋白尿几乎所有患者有蛋白尿,大都在0.5—3.5g/d之间,仅不到20%的患者蛋白尿>3.5g/d,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3.水肿 80%以上患者出现,轻者晨起眼睑肿或伴有下肢水肿,少数严重患者可延及全身,呈可凹陷性。
4.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高血压,多为轻中度。
与水钠潴留有关,利尿后渐恢复正常。
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5.肾功能异常起病时大部分患者有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少尿,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极少数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
(zl1999-1-090)6.其他全身表现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头晕等。
血补体C3以及总补体在发病初期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
抗“0”滴度可升高,部分患者起病早期循环免疫复合物及血清冷球蛋白可呈阳性。
(zl2003-1-111)(三)诊断和鉴别诊断于链球菌感染后l—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等急性肾炎综合狂表现,伴血清C3下降,病情于发病8周内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正常者,即可临床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
若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或病情于2个月尚未见全面好转者应及时作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肾小球疾病(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许多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可引起急性肾炎。
目前较常见于多种病毒感染极期或感染后3—5天,临床表现较轻,常不伴血清补体降低,少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临床过程自限。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又称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除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外,常伴肾病综合征,病变持续无自愈倾向,50%~70%患者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8周内不恢复。
(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部分患者有前驱感染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血清C3正常,病情无自愈倾向。
IgA肾病患者疾病潜伏期短,可在感染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肉眼血尿,血尿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血清IgA升高。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起病过程与急性肾炎相似,但除急性肾炎综合征外,常早期出现少尿,无尿及肾功能急剧恶化为特征。
重症急性肾炎呈现急性。
肾衰竭且诊断困难者应及时作肾活检与此鉴别。
3.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及过敏性紫癜肾炎等可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但伴有其他系统受累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
(四)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处理为主。
急性肾衰竭患者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
不宜应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xl2007-1-107;zy2005-1-107;zy2004-3-008;zy1999-2-051.)1.一般治疗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
低盐饮食(<3g/d),肾功能正常者不需限制蛋白质入量,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明显少尿的急性肾衰竭者需限制液体入量。
2.治疗感染灶在起病初应用青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控制链球菌感染灶,以消除残存抗原的作用,但其效果目前尚无肯定结论。
3.对症治疗(1)利尿:控制水钠摄入后仍有水肿,应予利尿剂,常用噻嗪类药(如氢氯噻嗪25mg,每日三次,口服),袢利尿剂(如呋噻米20一120mg/d)。
不宜应用汞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及保钾利尿剂。
(2)降压:利尿剂应用后血压仍无下降可加用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药等。
也可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但需注意血钾及血肌酐有无升高,血肌酐大于350umol/L的非透析治疗患者不宜应用。
(3)其他(zy2008-2-101;zy2008-2-100)综合试题:(zy2008-1-148-150;zy2001-2-146-148;zl2001-2-146—148)【典型考题】女,68岁,双下肢及颜面水肿1周,尿蛋白8.8g/24h,肾活检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对其主要治疗应是A.强的松足量足疗程治疗B.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C.硫全嘌呤治疗D.静脉输注白蛋白E.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答案:B【典型考题】男,15岁,上感后2周出现肉眼血尿,BP150/95mmHg,临床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控制血压应首选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钙拮抗剂D.α受体阻断剂E.利尿剂答案:E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四.慢性肾小球肾炎《张博士医考红宝书》2009医师资格考试用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