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十二章90年代小说简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年代小说创作的多元表现
长篇小说热
“陕军东征” 、历史小说取得突破
“新体验”、“新状态”、“新市民”等命名
新生代
“60年代出生作家”,出生年代、时代背景、生 存境遇和文化观念
女性写作
现实主义冲击波
三、女性写作
(一)关于“女性文学”、“女权主义文学”与 “女性写作”等概念 “女性文学”具有多义性,一般指由女性 作家创作的主要表现女性意识的文学 “女权主义文学”是指具有女权主义色彩, 以自觉的女性主义立场,用话语颠覆性别 歧视,争取男女平等的文学 在西方,“女权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女人 的政治性和社会性特征,并有意识地遮蔽 女人的生理特征
女性:都市灵魂的载体
王琦瑶:城市的代言人,黄浦精华的结晶
王琦瑶的性格、命运、历史就是上海的性格、命 运、历史
上海女性坚韧、务实、世故,具有一种生存的智 慧;上海和女性一样没有传统,没有历史,忽然 被抛上舞台,流光溢彩,却被历史尘封了繁华梦, 历经四十年的繁华与荒凉、光艳与暗淡,最终以 不变应万变,退隐为素淡与不动声色的平常心, 却融极淡和优雅的极艳为一体
小说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村与村 的纠纷、农民生活的艰辛,青年们的爱情悲欢以 及黄土高原的道德风尚生活习惯都真实而细致地 描绘出来,传导出一代人文化心态从旧到新的裂 变与溶合,构成了一幅当代农村生活的全景图画, 构思博大,气魄恢弘
2、90年代女性写作 探讨女性性别意识和内心世界以及心路历程 探讨女人与男人、女人与女人、女人与自我 在女性自我探索中,有的描述女性身体语言 包括性心理、性体验 “个人化写作”特征强化 林白、陈染、徐小斌、徐坤、海男、张欣、 须兰以及被称作美女作家的卫慧等
林白的小说具有诗化和情绪化的抒情特点,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子弹穿过苹果》、 《守望空心岁月》等表现了她心中完美的女 性形象与男性中心社会的强烈冲突,《一个 人的战争》描写女性个人成长史,以表现女 性的性体验和身体感受而令人侧目
3、冷漠、客观的叙述态度
叙事主体不作直接的情感介入,更不作明显的 观念评判。叙述者似乎是一位实地录音者,仅 仅做不动声色的实录。 不随意进入到被叙述人物的心理做洋洋洒洒的 分析,也不会经常进行深入的自我阐释。 偶尔发表几句意见,多半采用自由间接语体的 形式,将其含混在人物意识之中,并不显示出 明确的判断倾向,作家的主体观念与情感态度 都不直接呈现在文本中,从而完全淡化主体的 价值立场。
以精神探索和艺术创新为主要特点。主要有《叔 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乌托邦诗篇》 和《长恨歌》等
《小鲍庄》的核心内容:仁义精神,审视传 统文化的自救力问题 通过对几个家族、十几个人物生存和心理状 态平凡、普通的历史的描绘,表现了农民以 仁爱为核心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念 捞渣是“仁义”之乡仁义精神的体现者,孩 童身上真纯地体现着人的生命本能与文化本 能
弄堂:文本的核心场景
纵横交错的弄堂构成普通市民主要的生存环境, 制约着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方式 大量描绘主人公的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及相生的 细碎心绪,展现了弄堂平和、琐细、日常化的景观 王琦瑶是弄堂文化景观的主角,她处乱不惊、悠 然地适应这个有着巨大变迁的世界,以短暂的繁华 作垫底,以朴素、平淡的漫长过轻松、平静、祥和、 休闲的小日子 王琦瑶代表着一种被遗忘了的优雅的文明生活方 式,借助她,王安忆探寻女性个体生命的世俗形成 及意义,关注历史动荡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同时 揭示了上海文化精神:细致、休闲、琐屑
第二阶段(1985—1989年)
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寻根”作品为代 表,主要有《小鲍庄》和《大刘庄》等。《小鲍 庄》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 期以“性题材”作品为代表,主要有《小城之 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 的世纪》等
第三阶段(1990年以后)
第十二章
一、新写实小说
90年代小说简述
新写实小说兴起的背景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对文革时期虚伪、做作的伪现实主义背弃 对八十年代中期先锋文学的反拨
新写实小说的命名
“新写实小说”;“新现实主义”;“现实主义 自然化”
89年第3期,江苏《钟山》杂志设立“新写实小 说大联展”专栏
侧重展露自我世界和内心经验,以自我欲望 表达为主,性、欲望、身体、自我等诸多话 语交织
陈染的《私人生活》、《与假想心爱者在禁 中守望》、《嘴唇里的阳光》等作品营造了 一个封闭、拒绝外人进入的个人经验世界, 孤独、隐秘、幽暗、梦幻、记忆、想象、体 验、感觉穿织其中,一个女人白日梦般的体 验世界
陈染也是书写女性的成长史,具有自传性的 特点,但在表现现代都市知识女性的创伤体 验上,以及“陌生化”的表达方式上与林白 不同
二、90年代小说概述
(一) 90年代文化的基本特征
大众文化基本居于中心
个人性的多元文化格局
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自我反省
文学创作放弃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 作的叙事立场
(二) 90年代文学描述 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
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多种 文学同时并存 历史题材热、新名词新概念大爆炸、泡 沫文艺泛滥 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变化,从共同社会 理想转向个人叙事立场,无法用流派归纳
《平凡的世界》的价值 全景式地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
以黄土高原上双水村的孙、田、金三个家族的命 运遭际、矛盾纠葛为结构中心,全景式地展示了 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十年间城乡的生活场景和历 史变迁,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着力表 现新旧交替时期农民特有的文化心态,试图探询 中国当代农民的历史和未来,既是一幅当代农村 生活的全景式的图画,也是十年浩劫历史生活的 总体反思
父亲干活、打架、喝酒、打老婆 大哥上学被开除,15岁做了锻工;二哥失恋自杀; 三哥做水手,沉溺杯中物;四哥是哑巴,做了装卸 工;五哥、六哥双胞胎,打架、偷盗、玩女人,后 来成为个体户 七哥的生存手段 渴望摆脱童年的贫困 牺牲子嗣与高干女儿结合,跻身仕途,飞黄腾达 粗鄙丑陋、野蛮冷酷的生存景象 以纯客观叙述来实录凡俗人生中的种种本相,不 动声色地揭示了生存本身的粗鄙与严酷
《长恨歌》集合了王安忆对于上海全部的认 识和想象
叙事方式:冷静、实在、密不透风、细腻, 以绵密的语言和冷静的理性思考,将人物与 上海历史、文化精神融合
综合使用象征、隐喻、移情等手段,淋漓尽 致地呈现丰富多彩、贴近事物精神本质的意 象群,描写生活琐事、人物心境
四、长篇小说
(一)路遥与《平凡的世界》 原名王卫国,陕西清涧县王家堡村人 82年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惊心动 魄的一幕》、《人生》、《在困难的日子 里》、《平凡的世界》等 创作的主旋律:深刻理解农民对生活状况 的焦灼与痛苦,农村中小知识分子对于生 活幸福的追求、人格解放的渴望和对于文 明的接受和向往
叙述描写冷静细致,客观真实,语言朴实、 简洁
2、“三恋” 等与王安忆的女性意识
《荒山之恋》写一个有妇之夫和一个有夫之妇的金 谷巷的女孩的爱情悲剧 侧重于爱情的宿命表达,“死亡”与“缘份”都带 有一种生命难以抗拒的宿命意味
《小城之恋》写一对青年男女性爱故事及内心体验
表现物质形态的“性”发生的过程以及在男女主人 公心理发生的复杂变化,对人类的性本能进行了思 考 在展示了生命与性冲动的不可摆脱的关联之后,透 过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相亲相爱,写出了生命的另一 个层面:洁静和庄严
3、《长恨歌》:一曲海上繁华旧梦的挽歌
《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评语:“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深入上海 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 历史出发,涉足东方都市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长 恨歌》的作者用自己独到的叙述方式,抒写了一位四 十年代平民出身,美丽、善良而又柔弱的女性的不幸 的一生和悲剧的命运。其间,包含着对于由历史和传 统所形成的上海‘弄堂文化’的思考与开掘,对于那 些远离了时代主潮、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妇女与弱者 的深深的同情。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间情怀洋溢在 字里行间,渐渐地浸润出了令人难以释怀的艺术的感 染力。”
来自百度文库
1、80年代女性写作
女性意识苏醒,女作家涌现,创作内容丰富
张洁、张辛欣、铁凝和王安忆,以及戴厚英、 谌容、叶文玲、刘索拉、张抗抗、残雪、池 莉、方方、蒋子丹、迟子建等
最初戴厚英和谌容的创作,关注的仍然是全 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她们关注的还是“人” 而非“女人”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无意最先涉及到女 性问题,《方舟》已是有意识的探讨;前者是对 理想爱情的向往,后者是从理想走向现实的思考 女作家多数借助于对人性的呼唤,揭示和描绘 女性所拥有的两个世界:外部世界和女性自我世 界,在真正意义的女性题材中表达对男性世界的 认知和女性意识。如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 和《我在那儿错过你》 80年代中后期开始,性题材作品出现,打破了 五四以来女性文学性爱的圣洁模式,对传统的女 性文化心理产生了冲击,如铁凝的《玫瑰门》, 王安忆的“三恋”和《岗上的世纪》等
“女性写作”是对“女权主义文学”概念的 背离
原指强调女性身体等生理特征的写作,现 泛指极富包容性的考察女性身份和作家生 平背景在创作中的深刻影响和复杂关系的 文学
法国埃莱娜· 西苏《美杜莎的笑声》 “女性写作”或 “女性文学”是目前评论界 较常使用的概念,更注重性别意识及文化 建构
(二)女性小说概况
方方的《风景》
汉口河南棚子的一个码头工人 的家庭,全家11口人挤在13平 米的小屋里 “小屋里有一张大床和一张矮矮的小饭桌。装衣物的 木盆和纸盒堆在屋角。父亲为两个女儿搭了个极小 的阁楼。其余的7个儿子排一溜的睡在夜晚临时搭的 地铺上。父亲每天睡觉前点点数,知道儿女都活着 就行了。然后他一头倒下枕在母亲的胳膊上呼呼地 打起鼾来,每7分钟一趟的火车也惊不醒”。
《锦绣谷之恋》没有直接写性,只写“一个 女人关于青春、女性、爱情、人生的理想之 梦” 以女性独白方式展开女编辑的感觉和想象, 让恋情化作回忆照亮琐碎的生活 《岗上的世纪》在封闭的空间里,展示男人 与女人享受来自生命本身欢情的故事,探讨 纯粹的性爱关系的可能性 “三恋”和《岗上的世纪》探讨性爱中男女的 微妙关系,探讨人的生命本能冲动的心理流 变,注重女性的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显现 了王安忆的女性立场和女性意识
池莉《烦恼人生》
工人印家厚一天(从凌晨起床到 深夜入睡)的琐事 伺候孩子、操持家务、忙碌工 作、应付关系 穿插心理活动,描绘人生烦恼 烦恼是人生基本底调,窘迫、单调、沉重、无奈 “现实是无情的,它不允许一个人带着过多的幻 想色彩。……那个现实琐碎、浩繁、无边无际, 差不多能够销蚀一切。在它面前,你几乎不能说 想干这,或想干那,你很难和它讲清道理。”
以较为客观、冷静的叙述笔调,着重展现普通人 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力图揭示普通人的生存 本相的作品
主要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刘恒、叶兆言等
新写实小说的基本特征
1.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处境和生存方式), 还原生活本相 力求最大程度地接近生活真实,呈现生活的原生 状态
生活的凡俗、琐碎、平庸、毫无诗意才是原生样 态,生存的艰难、折磨、无奈、顺应才是生活的 真实本相
2、描摹凡俗小人物
抛弃和拒绝含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人物,将民间生活 中的凡人写入小说
剔除英雄色彩和不食人间烟火成分,描绘普通平凡、 甘于庸常、顺应承受着生活愚弄的小人物 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
主人公小林在单位打开水扫办公室, 替领导搬家,不断地小心翼翼地与 同事们“通气” 替老婆跑调动、给孩子办入托、排 队买大白菜、买炭送老师……
(三)王安忆的创作
1、王安忆小说创作概况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84年)
以“雯雯系列小说”为代表,主要表现个人少 女时代的经验和感受,主要作品有《雨,沙沙 沙》、《69届初中生》等。其中,《本次列车 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 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