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致病性真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章主要致病性真菌

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真菌病(mycoses)。在10万种以上的真菌中,能引起人类真菌病的真菌只有几百种,其中90%的人类真菌病仅由几十种真菌所引起,绝大多数病原性真菌自然存在于水、土壤和有机废料中,然而,发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肤癣病则是由人体的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真菌可以引起表面感染、皮肤感染、皮下组织感染、深部感染和条件致病性感染,而且,几种真菌感染可以重叠出现。真菌按其侵犯的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

第一节浅部感染真菌

一、表面感染真菌

这类真菌主要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因不接触组织细胞,很少引起宿主细胞反应。这类真菌在我国主要有秕糠马拉癣菌(Malassezia furfur),可引起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的花斑癣,如汗渍斑点,俗称汗斑。此菌具嗜脂性。有报道从92%正常人头皮、躯干、面部、四肢等部位分离出。诱发因素为高温多汗。由于此菌能产生对黑色素细胞有抑制作用的二羧酸,使花斑癣局部色素减退。此菌有粗短、分枝的有隔菌丝和成丛的酵母样细胞。患者皮肤用Wood灯紫外线波长365nm照射或刮取鳞屑照射,能发出金黄色荧光,有助于诊断。

二、皮肤癣真菌

引起皮肤浅部感染的真菌主要是一些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皮肤癣菌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是寄生与皮肤角蛋白组织的浅部真菌,使其侵犯部位只限于角化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而病理变化是由真菌的增殖及其代谢产物刺激宿主引起的反应。简称为癣(tinea),包括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头癣等。特别是手足癣是人类最多见的真菌病。皮肤癣菌大约有40多个种,分属于三个菌属:毛癣菌属(Trichophyton)、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和小孢子癣菌(Microsporum)。皮肤癣菌可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形成丝状菌落。根据菌落形态、颜色和所产生的大分生孢子,可对皮肤癣菌作出初步鉴定(图33-1)、(表33-1)。

表33-1 皮肤癣菌的主要特征

侵犯部位形态特征

皮肤毛发指(趾)甲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菌丝

毛癣菌属 + + + 细长,棒形梨形,棒形多样

(少)壁薄,少见多见

小孢子菌属 + + —纺锤形,壁棒形,卵圆形球拍状

较厚,较多见较少见梳状

表皮癣菌属 + — + 梨形,壁较薄无单纯细菌丝

多见

(一)生物学性状

1.毛癣菌属毛癣菌属的真菌一般可引起人的皮肤、毛发和甲板感染,但各菌的亲嗜性不尽相同。

(1)主要种别: 毛癣菌属(Trichophyton)是一类引起浅部真菌感染的皮肤癣菌。对人致病的有20余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红色毛癣菌,其他较为常见的是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须毛癣菌及石膏样毛癣菌。

(2)形态特点:①在毛发中,可查见关节孢子,平行排列在毛发内部(发内型)或平行排列在毛发的外部(发外型)。②沙保培养基培养物镜检可见单纯分隔菌丝,和大多数是侧支丛生的葡萄状或梨状的小分生孢子及细长、壁薄、棒状的大分生孢子。某些菌可有厚膜孢子。菌丝形状多样,为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和鹿角状。

(3)培养特征菌落为灰白、红、橙或棕色,表面呈绒毛状、粉粒状或蜡样。菌落性状与色泽各不相同,菌落背面也呈不同的颜色。如葡萄酒色、深红色等。

2.小孢子菌属

(1)主要种别: 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的各种菌只侵犯皮肤和毛发,引起头癣和体癣。对人致病的主要菌种有8个,常见的菌种为铁锈色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

(2)形态特点:①在感染的毛发中可观察到有小孢子菌镶嵌形成的鞘包围着毛发发干。在病变皮肤内可见呈分节或分支断裂的菌丝。②在沙保培养基上,镜检本菌产生粗糙、壁厚、呈梭形的大分生孢子,卵圆形的小分生孢子长在菌丝的侧支末端。也可见球拍状、破梳状和结节状菌丝及厚膜孢子。

(3)培养特征: 在沙保培养基上菌落为棉絮状、羊毛状或粉末状,并有不同的颜色,如灰色、橘红色、棕色、深褐色等。

3.表皮癣菌属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m)对人致病的只有一个菌种,絮状表

皮癣菌。本菌对人有亲嗜性,可侵犯表皮及指(趾)甲,但不侵犯毛发,是人类体癣、股癣、足癣、手癣、甲癣的主要病原菌。

(1)形态特点:①在皮肤病变中呈分支断裂的有隔菌丝,不产生小分生孢子。②在沙保培养基上形成多数为粗棒状、壁薄、有2~4个分隔的大分生孢子,陈旧培养物中还可见较多的厚膜孢子和球拍状菌丝。

(2)培养特征: 在沙保培养基上菌落开始为白色,颗粒状,以后变为绒毛状甚至粉末状,表面有许多辐射状沟,呈草绿色,且培养基常有皱裂,这是本菌的一个重要特征,有诊断价值。

(二)致病性

人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患者和患畜感染皮肤癣菌的,已有证据表明,湿度、温暖、皮肤的皮质成分、出汗、青年人和遗传因素均可增加宿主对皮肤癣菌的易感性。在高温和高湿度的季节,或拥挤的居住条件下,癣病的发病率增高。人与人之间可直接接触或通过毛巾、衣服、公用的淋浴间等途径相互传播。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3种癣菌均可侵犯皮肤,引起手足癣、体癣、股癣、叠瓦癣等。毛癣菌和表皮癣菌可侵犯指(趾)甲,引起甲癣(俗称灰指甲),使指甲失去光泽,增厚变形。此外,毛癣菌与小孢子癣菌还可侵犯毛发,引起头癣、黄癣和须癣。

据我国1998年报道从患者分离的皮肤癣菌以红色毛癣菌(T.rubrum)为最多,占浅表真菌培养阳性的56%,其次为紫色毛癣菌(T.violaceum)、须毛癣菌(T.mentagrophyte)和絮状表皮癣菌(E.floccosum)等,主要引起甲癣、手足癣和体癣。头癣曾在我国很多地区流行,造成斑秃,给患者造成痛苦与终生遗憾。主要通过接触或理发工具造成传播。随着生活改善、文化知识提高及灰黄霉素广泛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