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修身——《论语》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评析】
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 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 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 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四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1)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2),小人 穷斯滥矣。”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
学习要点 一、继续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辨析 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 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准确理解课文中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 点、主要内容和修身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孔子和儒 家思想的精髓,加强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 三、了解、借鉴课文中“内省”“忠恕”“诚 信”“恭敬”等儒家思想,感受孔子安贫乐道、信 念坚定、胸怀坦荡、注重自省的崇高风范,提高自 我修养、道德完善的自觉性。
【注释】 (1)愠:音yùn,怒,怨恨。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 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 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 无所不为了。”
【评析】 孔子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
论修身
《论语》
作者:陈群歆 汕头市澄海区
苏北中学
孔子(前551-前 479),名丘,字仲 尼,鲁国人。中国春 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 和教育家,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论语》是名列世
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 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 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 行的一部散文集,成 书于战国初期。
怎样写? 为何写?
“修身养性”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道 德教化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 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讲究个人修养有几千年 的良好传统。构建和谐的社会,也必须使每一个 公民都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才能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社会更加和 睦和稳定。
四、学习本文言简意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 等方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
一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 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来自百度文库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 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 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 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 小腿。
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 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相关知识: “不患人之不己知……” 是什么句式?
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五
原壤(1)夷俟(2)。子曰:“幼而不孙弟(3),长而无 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 (1)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他母亲死了,他还大 声歌唱,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2)夷俟:夷,双腿 分开而坐。俟,音sì,等待。 (3)孙弟:同逊悌。
明确:否定句宾语前置
七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相关知识:“诸”字 怎样翻译?
兼词, “之于”之意
八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 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 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
九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相关知识:本句中第一个“过”与第二个“过”词性是否 相 同,各是什么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动词,意思是“有了过错” ;后 一个是名词,意思是“过错” 。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 了。”
十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 “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惧?”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
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 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 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 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 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 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 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 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 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 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 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 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 都是适用的。
【注释】 (1)粪土:腐土、脏土。 (2)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
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 “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 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 察人的方法。”
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 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 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 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 学意义上说的。
三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评析】
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 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 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 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四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1)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2),小人 穷斯滥矣。”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
学习要点 一、继续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辨析 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进一步提高 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准确理解课文中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 点、主要内容和修身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孔子和儒 家思想的精髓,加强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 三、了解、借鉴课文中“内省”“忠恕”“诚 信”“恭敬”等儒家思想,感受孔子安贫乐道、信 念坚定、胸怀坦荡、注重自省的崇高风范,提高自 我修养、道德完善的自觉性。
【注释】 (1)愠:音yùn,怒,怨恨。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 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 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 无所不为了。”
【评析】 孔子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
论修身
《论语》
作者:陈群歆 汕头市澄海区
苏北中学
孔子(前551-前 479),名丘,字仲 尼,鲁国人。中国春 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 和教育家,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论语》是名列世
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 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 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 行的一部散文集,成 书于战国初期。
怎样写? 为何写?
“修身养性”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道 德教化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 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讲究个人修养有几千年 的良好传统。构建和谐的社会,也必须使每一个 公民都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才能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社会更加和 睦和稳定。
四、学习本文言简意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 等方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
一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 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来自百度文库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 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 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 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 小腿。
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 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相关知识: “不患人之不己知……” 是什么句式?
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五
原壤(1)夷俟(2)。子曰:“幼而不孙弟(3),长而无 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 (1)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他母亲死了,他还大 声歌唱,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2)夷俟:夷,双腿 分开而坐。俟,音sì,等待。 (3)孙弟:同逊悌。
明确:否定句宾语前置
七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相关知识:“诸”字 怎样翻译?
兼词, “之于”之意
八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 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 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
九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相关知识:本句中第一个“过”与第二个“过”词性是否 相 同,各是什么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动词,意思是“有了过错” ;后 一个是名词,意思是“过错” 。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 了。”
十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 “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惧?”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
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 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 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 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 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 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 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 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 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 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 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 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 都是适用的。
【注释】 (1)粪土:腐土、脏土。 (2)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
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 “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 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 察人的方法。”
二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 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 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 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 学意义上说的。
三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