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温病学病例分析题

合集下载

温病学试题带答案.docx

温病学试题带答案.docx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模拟试卷(_)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 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碧,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it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微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 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月完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请妄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 B.肾火上炎C.生活习惯 D.生产水平C.阳明 D.肺)C.吐血I®血D.舌质红绛C.胃阴枯竭 D.肺胃阴伤24.身热,月完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澹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病例分析

温病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题:
张某, 34岁 就诊时间:1999年 16日 2. 张某,女34岁,就诊时间:1999年6月16日 主诉:发热恶寒,胸闷,头痛3 主诉:发热恶寒,胸闷,头痛3天。 患者一周前出差回家后,时感腹胀, 患者一周前出差回家后,时感腹胀,大便溏而 不爽, 13日开始发热 恶寒而少汗, 日开始发热, 不爽,6月13日开始发热,恶寒而少汗,发热以 午后为甚,头痛重胀,神疲,纳少,时感胸闷, 午后为甚 , 头痛重胀 , 神疲 , 纳少 , 时感胸闷 , 在当地医院就诊,以感冒治之,药后发热不退。 在当地医院就诊 , 以感冒治之 , 药后发热不退 。 由家人送我科住院治疗,就诊时病人发热, 由家人送我科住院治疗,就诊时病人发热,T: 39℃, 恶风,表情呆滞, 心烦易怒, 头痛胀重, 39℃ 恶风 , 表情呆滞 , 心烦易怒, 头痛胀重 , 胸闷,恶心不欲食,腹胀,口渴不欲饮,便溏, 胸闷 , 恶心不欲食 , 腹胀 , 口渴不欲饮 , 便溏 , 尿短赤,舌淡红,苔黄白腻,脉濡缓。 要求: 尿短赤 , 舌淡红 , 苔黄白腻 , 脉濡缓 。 ( 要求 : 诊断、辨证、分析、治则和方药) 诊断、辨证、分析、治则和方药)
温病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题:
1.王某,男,18岁,学生 .王某, 岁 初诊日期: 初诊日期:1994年3月3日 年 月 日 主诉: 发热, 体温38. ℃ 主诉 : 发热 , 体温 . 5℃ , 咳嗽痰黄 发粘而多,喘促,便秘4--5日。 发粘而多,喘促,便秘 日 查体:体温: . ℃ 脉搏: 次 查体:体温:38.5℃,脉搏:96次/分, 呼吸: 次 舌质红苔黄腻, 呼吸:25次/分,舌质红苔黄腻,脉右寸实 大。 请问患何病?如何辨证治疗 要求: 如何辨证治疗?(要求 请问患何病 如何辨证治疗 要求:中医 诊断、辨证、分析、治则、方药) 诊断、辨证、分析、治则、方药

温病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温病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温病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1题,每题1分,共91分)1.不属于宣白承气汤的药物是:A、瓜萎皮B、生大黄C、生石膏D、杏仁粉E、厚朴正确答案:E2.温病脉濡数,多表示:A、热郁少阳,胆热炽盛B、湿温初起,邪阻气分C、湿热交蒸D、热邪亢盛,肝风内动E、痰热结聚正确答案:C3.温病过程中时有汗出,汗出热减,继而复热者为:A、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C、湿热郁蒸D、阳气外脱E、肌腠闭塞正确答案:C4.下列何项不属新感温病的传变趋向:A、初起在气分或营分阶段向外透发B、温邪袭表,一般无里热证C、自肺卫内陷心营D、按卫气营血层次渐进性深入E、温邪不传变而自行消退正确答案:A5.下列何项不属温邪入侵形成气分证的病机:A、营分转出B、伏热外发C、温邪径犯D、卫分传入E、上焦传入正确答案:E6.身灼热,躁扰不安,昏狂谵妄,斑疹显露,衄血,舌质深绛。

治宜:A、化斑汤B、犀角地黄汤C、犀地清络饮D、消瘟败毒饮E、以上均不宜正确答案:B7.患者身热下利,肛门灼热,舌苔黄,脉数,治宜选用A、枳实导滞汤B、葛根芩连汤C、王氏连朴饮D、黄芩汤E、调胃承气汤正确答案:B8.证见高热心烦,背微恶寒,头痛且晕,面赤气粗,口渴汗多,苔黄燥,脉洪数或洪大而芤。

证属:A、伏暑,卫气同病B、暑温,暑入阳明C、湿温,邪遏卫气D、暑温,暑伤津气E、暑温,暑湿兼寒正确答案:B9.烂喉痧见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的病机是:A、毒壅上焦,外发肌肤B、腑实内结,热毒外露C、气分热盛,津液耗伤D、气血两燔,营阴不足E、肺胃热盛,外窜血络正确答案:E10.余氏清心凉膈散即《局方》凉膈散去硝、黄加:A、生地、丹皮B、薄荷、甘草C、连翘、黄芩D、石膏、桔梗E、竹叶、栀子正确答案:D11.“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治宜()。

A、辛开B、辛泄佐清热C、开泄D、涌泄E、辛泄正确答案:B12.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病理主要是指:A、热盛动血、心神扰乱B、水不涵木、虚风内动C、热邪久留、肾阴耗损D、热邪壅滞、肺气闭郁E、热邪久稽,肝肾阴伤正确答案:C13.创建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是:A、吴又可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薛生白正确答案:C14.治疗暑湿弥漫三焦的方剂是:A、玉女煎B、导赤散C、三石汤D、清胃散E、凉膈散正确答案:C15.温病气脱亡阳,汗出异常的表现为:A、骤然大汗,淋漓不止,汗出黏稠B、冷汗淋漓,肢冷肢厥C、汗多烦渴D、战汗E、时有汗出正确答案:B16.烂喉痧与大头瘟在初起证候上具有的共同点A、头痛身楚B、头面红肿C、咽喉疼痛D、苔白舌红E、肌肤隐隐正确答案:C17.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色呈紫黑,吐血、衄血、便血,舌绛苔焦。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中“温”的含义是:A. 温度B. 病邪C. 病名D. 症状2.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症状?A. 发热B. 头痛C. 咳嗽D. 腹痛3. 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中的“营”指的是:A. 卫气B. 营气C. 血D. 津液4. 温病的发病机制中,哪项是错误的?A. 外感风热B. 内伤湿邪C. 饮食不节D. 情志内伤5. 温病学中“三焦辨证”的“三焦”指的是:A. 上焦、中焦、下焦B. 心、肝、肾C. 肺、脾、胃D. 胆、胃、肠6.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治疗原则?A. 清热解毒B. 养阴生津C. 活血化瘀D. 温阳散寒7. 温病学中“风温”的典型症状不包括:A. 头痛B. 咽痛C. 鼻塞D. 咳嗽8. 温病学中“湿温”的主要病因是:A. 外感风寒B. 内伤湿热C. 饮食不节D. 情志内伤9. 温病学中“热入营血”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 高热B. 神昏C. 出血D. 腹泻10. 温病学中“湿温”的治法不包括:A. 清热利湿B. 养阴生津C. 健脾化湿D. 温阳散寒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中的“卫”指的是:A. 卫气B. 营气C. 血D. 津液2. 温病的常见症状包括:A. 发热B. 头痛C. 咳嗽D. 腹痛3. 温病学中“三焦辨证”的“三焦”包括:A. 上焦B. 中焦C. 下焦D. 心、肝、肾4. 温病的治疗原则包括:A. 清热解毒B. 养阴生津C. 活血化瘀D. 温阳散寒5. 温病学中“风温”的典型症状包括:A. 头痛B. 咽痛C. 鼻塞D. 咳嗽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温病学中的“温”指的是温度。

()2. 温病的常见症状不包括腹痛。

()3. “营”在温病学中指的是营气。

()4. 温病的发病机制不包括情志内伤。

()5. “三焦辨证”是温病学中的一个重要辨证体系。

()6. 温病的治疗原则不包括温阳散寒。

温病考试题+答案

温病考试题+答案

温病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91题,每题1分,共91分)1.暑人血分,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色呈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喉中痰声辘辘,舌绛苔腻。

最合适的治疗方剂是:A、犀伯地黄汤B、神犀丹加竹沥、胆星、天竺黄C、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D、化斑汤E、神犀丹加羚羊角、钩藤正确答案:B2.热入心包兼有腑实与单纯阳明腑实其辨证的关键是:A、四肢逆冷B、口渴欲饮C、身热神昏D、舌謇言语不利E、腹痛便秘正确答案:D3.湿热证,十余日,大势已退,唯口渴汗出,骨节痛,为()。

A、湿邪蒙绕三焦B、余邪内留、胆气不舒C、中气亏损、升降悖逆D、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E、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正确答案:E4.温邪传入中焦,阳明热结,其临床表现应除外:A、脉沉实有力B、便秘,腹满硬痛C、斑疹密布D、苔黄黑而燥E、潮热谵语正确答案:C5.证见身热烦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痛溺赤,苔黄而腻等首选的方剂是:A、清瘟败毒饮B、王氏连朴饮C、白虎加苍术汤D、甘露消毒丹E、普济消毒饮正确答案:D6.湿热病邪初犯,郁遏卫气分,最易见到的舌苔是:A、苔薄黄不燥B、苔薄白而腻C、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D、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E、苔白厚而腻正确答案:B7.“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其语出:A、王纶B、叶天士C、吴瑭D、张凤逵E、李东垣正确答案:A8.银翘散证出现衄者,其加减法为A、去芥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粉丹皮B、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粉丹皮C、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D、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粉丹皮E、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正确答案:C9.在祛湿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是欠妥的?A、祛湿法可以分为“轻清宣气”,“燥湿泄热”、"分消走泄”三种B、若阴液不是者慎用本法C、若湿邪已化燥者忌用本法D、本法常根据病情需要配合清热、退黄、和胃、消导等法使用E、祛湿法具有宣通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道,化湿泄浊等作用正确答案:A10.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

温病测试题及答案

温病测试题及答案

温病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91题,每题1分,共91分)1.身热,头晕胀痛,手足跺扰,狂乱痉厥,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宜:A、白虎汤加羚角,钩藤B、羚角钩藤汤C、羚角钩藤汤送服至宝丹D、犀角地黄汤加羚角、钩藤E、以上均不宜正确答案:B2.春温气热兼表证应选用:A、银翘散加减B、凉膈散C、玉女煎加减D、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E、寒解汤正确答案:E3.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

其病变阶段是:A、血分B、营分C、卫分D、气营E、气分正确答案:D4.高热,烦渴,咽喉肿烂疼痛,声嘶气急,肌肤丹痧密布,赤紫成片,舌绛干起刺,状如杨梅,脉细数。

治宜:A、清咽养营汤B、凉营清气汤C、清营汤D、清咽汤E、余氏清心凉膈散正确答案:B5.身热不甚,口干咽燥,神倦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红绛而干,其病机为:A、肺胃阴伤B、热伤心肾C、阴虚火炽D、热灼营阴E、肾阴耗损正确答案:E6.患者口燥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干,脉沉细。

治宜选用A、调胃承气汤B、增液汤C、增液承气汤D、导赤承气汤E、新加黄龙汤正确答案:B7.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A、外感风温时毒B、温风过暖、感其气者C、春日受风,其气已温D、感受春季温热病邪E、外感湿热病邪正确答案:C8.发热恶寒,汗出,口渴,心烦,头痛如劈,舌红苔黄,脉滑数,属于:A、卫营同病B、气分证C、卫分证D、卫气同病E、气营同病正确答案:D9.痞证运用苦泄法,其舌象应是:A、苔灰白不渴B、苔黄或浊而有地C、苔黄而光滑D、苔白而不燥E、苔黄白相兼正确答案:B10.温病过程中如果斑疹并见,治宜:A、清胃泄热,凉血化斑B、宣肺达邪,清营透疹C、化斑同时兼以透疹D、先予化斑,后予透疹E、先透疹,再予化斑正确答案:B11.以下哪项不符合暑温,暑湿兼寒的证候?A、口渴汗出B、脘痞心烦C、身形拘急D、舌苔薄腻E、发热恶寒正确答案:A12.暑温病临床特点中,下列说法欠妥的是:A、多见闭窍动风之变B、后遗症经积极治疗,容易恢复C、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出等气分证D、发病急骤E、传变迅速正确答案:B13.患者,男,29岁。

《温病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温病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温病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传染病专著是。

其作者是。

2.伏暑的治疗当以为主,初起兼以。

3.暑湿是发生于夏季或之交,感受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4.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是形成阶段是。

,有有 5.《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热病、有温病。

”二、简答题1.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的区别是怎样的?2.燥热病邪与风热病邪的异同点是什么?三、病例分析题1.李某,男,14岁,发热、咳喘3天,于1999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曾自用解热药效不显。

现仍有发热,测体温38℃,汗出热不解,口渴,咳嗽,喘憋,二便正常。

胸透示:双肺纹理增粗,其它检查无异常发现。

舌红苔黄,脉数。

请写出:病名、辨证、病机分析,拟出治法和处方用药。

温病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温疫论》、吴又可。

2.清泄里热、解表。

3.夏秋、暑湿。

4.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5.伤寒、湿温。

二、简答题1.从病邪性质:前者为温热性质病邪,后者为湿热性质病邪。

从初起部位:前者或先犯肺卫,或犯气、营分;后者多为脾胃从起病特点:前者较急,热象较著;后者较缓,初起热象可不显著。

从传变及病程:前者传变较快,病程较短;后者传变较慢,病程较长对人体影响:前者易伤人体阴液;后者易伤人体阳气,化燥后也能伤阴。

2.相同点:从口鼻而入,先犯肺卫,病变过程中易伤肺胃之津。

不同点:燥热病邪多发于秋季,初起以“干燥”的征象较突出,热象较风热轻;风热之邪主要发生于冬春,初起热的现象明显,热邪伤阴后表现干燥之象。

三、病案分析题1.病名:风温;辨证:肺热壅盛;病机分析:本证为风热病邪化热入里,热壅于肺所致。

里热炽盛,肺气失于宣降为其病机特点。

治法:清热宣肺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麻黄6克,杏仁9克,石膏30克,甘草5克。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三)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三)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模拟试卷(九)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说明温病的诸特点中,哪种提法欠妥()A.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B.病因是感受外邪所致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2.下列内容除去哪一项,即可构成温病的基本概念()A.以发热为主症B.都具有传染性C.易化燥伤阴D.热象偏重3.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的疾病是()A.大头瘟B.春温C.冬温D.风温1.不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是()A.风温B.春温C.伏暑 D 暑温5.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自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6.温病病因学的实际意义是()A.指示病变部位B.推测正气强弱C.说明病变的传变趋向D.指导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7.暑热病邪初起病变中心是()A.在肺卫B.在脾胃C.在阳明胃D.在阳明大肠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感温病的初起表现()A.发热恶寒B.头身疼痛C.咳嗽鼻塞D.苔黄尿赤9.下列哪项不是初起邪在上焦手太阴肺的温病()A.风温B.冒暑C.秋燥D.暑秽10.风热表邪未解而津液已伤,其舌象为()A.苔薄白欠润B.苔薄白而干C.苔白厚干燥D.苔黄干燥11.暑秽的方剂是()A.清营汤、至宝丹B.苏合香丸C.清宫汤、至宝丹D.藿香正气散、通关散、玉枢丹12.治疗外有表寒,内有暑湿的代表方是()A.香薷饮加味B.雷氏清宣金脏法C.雷氏清凉涤暑法D.四加减正气散13.“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出自()A.刘河间B.叶天士C.吴鞠通D.王纶14.下列哪项是湿温病发生的机理()A.脾土内伤B.外感湿热C.外感湿热,脾虚湿停D.湿邪内阻15.湿温在辨证时,应首辨()A.湿热的轻重B.湿热的部位C.卫气营血的证候D.辨寒热虚实16.三仁汤中用杏仁的目的是()A.开宣气B.止咳嗽C.止喘息D.排水湿17.体现了“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的方剂是()A.藿朴夏苓汤B.三仁汤C.加减正气散D.王氏连朴饮18.治疗湿邪上蒙,小便闭阻证的方剂是()A.苏合香丸、茯苓皮汤B.苏合香丸、薏苡竹叶散C.至宝丹、茯苓皮汤D.一加减正气散、苏合香丸19.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多饮,脘痞呕恶,心烦溺赤,便溏色黄,苔黄滑腻,脉濡数,此为()A.湿热并重困阻中焦B.湿重于热困阻中焦C.热重于湿困阻中焦D.湿热蕴毒困阻中焦20.湿热郁发白培,治疗选方是()A.栀子豉汤B.薏苡竹叶散C.杏仁滑石汤D.薛氏五叶芦根汤21.身热汗出不解,或寒战热炽,关节重着或肿痛,舌苔灰腻或黄腻,脉濡数,其病机是()A.湿热郁阻经络B.湿热困阻中焦C.湿热蕴毒,充斥内外D.湿热蕴蒸三焦22.湿邪寒化伤阳,治疗选方是()A.真武汤、薛氏五叶芦根汤B.真武汤、薛氏扶阳逐湿汤C.黄土汤、真武汤D.黄土汤、薛氏扶阳逐湿汤23.正式确立伏暑病名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肯堂C.吴坤安D.周扬俊24.伏暑感受暑热病邪,易郁发于()A.气分B.血分C.营分D.卫分25.下列哪项不是吴鞠通提出的“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的内容()A.伏暑B.暑温C.湿温D.暑湿26.《疫疹一得》的作者是()A.戴北山B.余师愚C.杨栗山D.王孟英27.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A.叶天士B.吴鞠通C.吴又可D.王孟英28.叶天士认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因此,在治疗上他提出()A.直须清热凉血B.直须凉血散血C.直须活血化瘀D.直须养阴活血29.关于“逆传”的含义,章虚谷认为是()A.自卫入营而言B.与六经“顺传”而言C.从气营分而言D.以病进退而言30.下列哪项不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的“直须凉血散血”药物()A.生地B.丹皮C.阿胶D.犀角31.叶天士认为,舌上生芒刺者,不拘何色,皆是()A.上焦热极B.中焦热极C.下焦热极D.三焦热极32.斑色紫赤,类鸡冠花色者为()A.热毒轻浅B.热毒极盛,最为险要C.热毒深重D.火热炽盛33.湿中蕴热,郁蒸气分的发热热型是()A.寒热往来B.日晡潮热C.身热不扬D.发热夜甚34.战汗时,全身战栗而无汗出者,多因()A.经气不畅B.腠理密闭C.津液亏虚D.中气亏虚35.下列哪项不是实风发痉的特征()A.抽搐强烈B.发作突然C.幅度较大D.按之即止36.症见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最佳治疗方法是()A.清泄少阳B.开达膜原C.分消走泄D.和解少阳37.下列哪项不是运用熄风止痉法的注意事项()A.不宜早投B.分清虚实C.辨别原因D.小儿必用熄风之法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三个或三个以上正确的生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病症不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A.流感B.肺炎C.腹泻D.痢疾答案:C2.中医温病学中的温病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A3.中医认为,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A.寒邪B.湿邪C.阳邪D.热邪答案:D4.下面哪个症状不属于温病的常见表现?A.高热B.咳嗽C.腹痛D.胸闷答案:C5.中医温病学中,以下哪个治则主要用于治疗温病?A.解表B.清热C.散寒D.涌吐答案:B二、简答题1.请简述中医温病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温病的发病规律、病因病机、诊断鉴别及治疗方略等。

其基本理论包括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热邪入侵,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热邪与正气的斗争,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等症状,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解毒。

2.请简述中医温病的诊断要点。

中医温病的诊断要点包括四诊合参。

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信息;闻诊主要辨别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诊主要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切诊主要通过脉搏的变化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三、论述题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温病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于温病学试题的答案解析:1.答案选C,腹泻不属于中医温病学的范畴。

温病主要指热邪入侵人体所致的疾病,常见病症包括感冒、发热、咳嗽等,与腹泻无直接关系。

2.答案选A,中医温病主要发生在春季。

春季天气转暖,阳气上升,为病邪易侵入人体,故温病在春季发病率较高。

3.答案选D,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热邪。

中医认为,温病是由外邪入侵,主要是热邪侵入人体,引起病变。

4.答案选C,腹痛不是温病的常见表现。

温病的常见表现主要是高热、咳嗽、胸闷等症状,与腹痛无直接关系。

5.答案选B,清热是中医治疗温病的主要治则之一。

温病主要是热邪侵入人体,故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解毒,以排除体内的热邪。

综上所述,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温病学的基本理论、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温病学题库之病案题

温病学题库之病案题

六、病案分析题99.患者男,32岁。

8月22日因“发热伴脘痞腹胀4天”为主诉就诊。

五天前外出途中淋雨,次日发热微恶寒.头身疼痛。

就诊时则但热不寒,热高时出汗,汗出则热减,继而复热,口渴不多饮,脘痞烦闷,泛恶欲吐,舌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请试对本例作出辨证.辨证分析.拟出治法和选用方剂。

辨证分型: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辨证分析:患者暑天外出途中淋雨,暑热与雨湿交蒸,感受暑湿之邪而患暑湿。

初起发热微恶寒.头身疼痛,为暑湿郁表。

湿渐化热,热蒸湿动,湿遏热伏,气机不畅,故继则但热不寒,热高时出汗,汗出则热减,继而复热;口渴不多饮,脘痞腹胀,泛恶欲吐,为湿渐化热,遏伏中焦之候;舌红,舌苔黄腻,脉濡数等,也为湿热并重之象。

治法:辛开苦降,燥湿泄热方剂:王氏连朴饮100.患者女,15岁,4月3日因“发热5天”为主诉来诊。

患者6天前出现发热,微恶寒,口微渴,无汗。

自服“感冒灵”后出汗,恶寒消失,但身热更甚,口渴而欲饮,大汗,舌质红,苔薄黄干燥苔黄燥,脉数。

请试对本例作出辨证、辨证分析、拟出治法和选用方剂。

辨证分型:热入气分,邪热犯胃辨证分析:本例发于春末夏初之际,初起为风温病邪侵犯肌表,故出现发热.微恶寒.口微渴.无汗等卫分症状。

邪热传入气分,胃津受灼,故有恶寒消失,但身热更甚,口渴而欲饮,大汗,舌质红,苔薄黄干燥苔黄燥,脉数等表现。

治法:清热生津方剂:白虎汤252.丁xx,女性,4岁,1992年3月21日入院。

主诉:(其母代诉)发热,咳嗽3天,伴喘促一天。

病史:患孩发热3天,初起微热,咳嗽鼻塞,在当地就诊,诊为“上感”,曾服西药,效果欠佳。

第三天发热较甚,体温39℃,咳嗽加剧,呼吸喘促,痰粘难以咯出,汗多,口渴欲饮,不能安睡,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腹泻3次,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微干,脉滑数。

(试对本病例作出中医诊断,辨证、分析,拟出治法,方药)诊断:风温辨证:邪在气分,肺胃热盛,肠热下利。

分析:本病发于春季,且初起邪袭肺卫表证,符合风温发病特点。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最新整理)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最新整理)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试题库与答案

温病试题库与答案

温病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91题,每题1分,共91分)1.以下哪一味不是黄连阿胶汤中的药物?A、鸡子黄B、阿胶C、干生地D、黄连E、黄芩正确答案:C2.春温病邪留阴分,在使用青蒿鳖甲汤时,其鳖甲的主要用途是:A、滋阴透邪B、清热养阴C、滋阴熄风D、滋阴搜邪E、软坚破结正确答案:D3.叶天士说“急急透斑为要”透斑是A、清热化湿B、清热解毒、凉血透邪C、宣肺达邪D、辛凉散风E、提透升散正确答案:B4.证见高热心烦,背微恶寒,头痛且晕,面赤气粗,口渴汗多,苔黄燥,脉洪数或洪大而芤。

证属:A、暑温,暑伤津气B、暑温,暑湿兼寒C、伏暑,卫气同病D、暑温,暑入阳明E、湿温,邪遏卫气正确答案:D5.温病热在营血,而兼有痰湿秽浊之气的舌象为:A、舌质紫绛,苔白滑腻厚如积粉B、绛舌上罩粘腻或霉酱苔垢C、舌质红绛,苔白腻D、舌绛兼有黄白苔E、舌绛不鲜,干枯而萎正确答案:B6.提出“夏暑发自阳明”为暑温病发病特点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叶天士D、薛生白E、王孟英正确答案:C7.指出“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的医著是A、《温热论》B、《湿热病篇》C、《温热经纬》D、《温疫论》E、《温病条辨》正确答案:B8.卫分证的病机变化一般没有:A、温邪伤津B、热扰心神C、卫阳亢奋D、腠理开合失司E、肺清肃失职正确答案:B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A、作为立法处方的依据B、概括温病病变过程中的不同证候类型C、说明各种温病的不同感受途径D、标志着病情轻重、病位浅深的不同程度E、体现了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传变规律正确答案:C10.对于湿温的治疗,哪部著作指出“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A、《温病条辨》B、《温热经纬》C、《湿热病篇》D、《温疫论》E、《温热论》正确答案:A11.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脘痞,身热午后较甚,人暮尤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苔黄白而腻。

温病学医案精选习题及答案

温病学医案精选习题及答案

温病学医案精选习题及答案温病学是中医中的一种传统医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各种温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辨证施治等方面的问题。

在中医诊疗实践中,温病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温病学医案精选习题及答案。

一、什么是温病?
温病是指由外感热病、暑湿病、火热病和内伤气热所致的一类疾病。

温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汗出不止、口渴喜凉、小便短赤等症状。

温病的临床特点是热毒内盛,症状重、病程长。

二、什么是外感热病?
外感热病是由风热、暑热、暖热等因素引起的一类热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寒热往来、头痛、身痛、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症状。

三、什么是暑湿病?
暑湿病是由暑湿邪气侵袭所致的一类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身热不退、头重身倦、口渴欲饮、小便不利等症状。

四、什么是火热病?
火热病是由阳明经气分热盛所致的一类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面赤口渴、便秘不通、唇干口渴、舌质红绛等症状。

五、什么是内伤气热?
内伤气热是由内蕴邪气所致的一类热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烦、口渴、胸闷、气促等症状。

六、温病的辨证施治
温病的辨证施治,按照《内经》的理论,要求根据病情判断温邪所在,进而施以相应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化湿健脾等,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施治。

以上是一些温病学医案精选习题及答案。

在中医诊疗实践中,温病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多年来一直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各种类型的温病,中医师应具有综合辨证能力,针对不同病情施以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温病病例分析

温病病例分析

ABCD
干预措施
针对不良预后因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加 强抗感染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预防复发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保 健能力,预防复发。
患者教育指导
1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介绍温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治 疗方法等相关知识。
2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等。
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需要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剂量、治疗周期等方面的 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重视患者心理调适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和干预,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改进措施建议
加强中医温病诊疗规范的学习和培训
01
通过组织学习和培训活动,提高医生对中医温病诊疗规范的掌
温病病例分析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病例背景与基本信息 • 温病临床表现及分型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 • 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 • 疗效评估与随访管理 • 总结反思与经验分享
01
病例背景与基本信息
患者基本资料
姓名
张某
就诊时间
2023年3月15日
职业
工人
性别

年龄
35岁
病史及主诉
现病史
患者3天前因受凉后出现上述症 状,自服感冒药未见好转,遂来 就诊。
不足
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对某些温病的病症表现掌握不够全面,导致在初诊时出现了误诊的情况。此外,对于某些 重症患者,医生在用药剂量和治疗方案上过于保守,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
经验教训提炼
1 2 3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 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 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 )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 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 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 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 )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 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学病例分析

温病学病例分析
要求:1、诊断(包括证型)2、辨证分析3、治法方药
要求:1、诊断(包括证型)2、辨证分析3、治法方药
病例2
赵某,女性,12岁,学生。于1978年2月11日下午,因高热,头痛, 剧烈呕吐一天,由急诊入院。
病史:患者于两天前,中午放学回家后,出现发热, 头痛,微恶寒,心烦,口渴等症,曾在某医院诊治, 效果不显,今晨各症加甚,呕吐频频,下午由其父送 来急诊。入院时检查摘要:体温40C,脉搏120次/分, 呼吸30次/分,血压110/80mmHg,神志尚清,肌肤可见 红色斑点,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 脑脊液混浊,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 增多。西医诊断为“流脑”。 诊治经过:入院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等药物。 12日请中医会诊时:患者高热烦躁,面色红赤,头痛 如裂,颈项强直,汗出湿衣,肌肤发斑,呼吸气粗, 口渴欲饮,呕吐时作,舌红苔黄,脉红数。 要求:1、诊断(包括证型)2、辨证分析 3、治法方 药
病例13
赵某,男性,22岁。于11月20日就诊。
病史:该患于一周前微有畏寒发热,疲倦乏力。 3日前外出回来,觉口干而苦,渴欲饮水,当 夜即发热恶寒,体温39.6C,于20日以“高热 待查”而入院,入院一周内曾用青、链霉素及 四环素等,诸症未见减轻,体温仍在39.5C, 遂请中医治疗,询问其病史,其病曾有恶寒发 热,苔白腻,继则寒战高热,汗出状如疟疾, 目前但热不寒,口干唇裂,渴喜冷饮,面赤口 苦而粘,胸腹扪之灼手,大便日行三次,粘腻 不爽,尿黄而热,舌质红,苔黄褐而粘,脉滑 数有力。
要求:请分析本病的病机传变,作出诊断,处方用药。
病例7 孙某,男性,24岁,84年3月12日初诊。 病史:数日前,因恶寒发热,咳嗽胸痛 气急,经西医诊断为“大叶性肺炎”, 服药治疗,病情未得控制,至今仍咳嗽, 胸痛,呼吸气粗,咳痰黄稠而不爽,身 热,午后更甚,烦躁,口渴频频,渴喜 冷饮,大便五日未解,腹胀满按之灼手, 苔黄厚,脉滑数有力。 要求:对病因病机、症状进行分析,作 出病名、证型诊断及立法处方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1张某,男性,48岁,工人。

病史:患者于1976年2月13日起病,开始见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伴恶心呕吐两次,呕吐物为饭粒及胃液,诊其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浮略数,。

2月18日发热增高,体温达39.5,并见心烦,口渴,便秘,尿黄,舌质较红,苔薄白而干,脉弦数。

2月21日发现神志不清,不语,间有烦躁不安,发热在37.8—38.5之间,以下午及夜晚偏高,舌质降,苔少,脉弦细数。

证型:风温,热入营分病机:主要为热郁营分,营阴受损,心神被扰。

热郁营分,则身热夜甚,舌红降。

营阴受损,则咽干不甚渴,脉细数。

热邪入营,心神被扰,则心烦燥扰,谵语。

治法:透热转气方药:清营汤(犀角,生地,玄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病例2赵某,女性,12岁,学生。

于1978年2月11日下午,因高热,头痛,剧烈呕吐一天,由急诊入院。

病史:患者于两天前,中午放学回家后,出现发热,头痛,微恶寒,心烦,口渴等症,曾在某医院诊治,效果不显,今晨各症加甚,呕吐频频,下午由其父送来急诊。

入院时检查摘要:体温40ºC,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10/80mmHg,神志尚清,肌肤可见红色斑点,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脑脊液混浊,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西医诊断为“流脑”。

诊治经过:入院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等药物。

12日请中医会诊时:患者高热烦躁,面色红赤,头痛如裂,颈项强直,汗出湿衣,肌肤发斑,呼吸气粗,口渴欲饮,呕吐时作,舌红苔黄,脉洪数。

证型:春温,气血两燔引动肝风病机:邪热炽盛,燔灼气分,则壮热,口渴。

灼热营阴,热扰心神,则心烦躁扰,谵语。

营热损伤血络,溢于肌肤,则斑疹隐隐。

热毒充斥,则头痛如劈,脉洪数则为热盛之象。

治法:气血两清,凉肝熄风方剂:加减玉女煎加羚羊角,钩藤病例3刘某,男性,11岁。

于1979年7月2日下午,因高热两天,神昏谵语,抽搐半天入院。

病史:(由家属代诉)患儿于6月30日中午放学回家,为雨所淋,全身湿透。

回家后觉周身不适,继则发热,微恶寒,头痛,恶心欲吐,卷怠。

第二天到卫生站就医(用药不详)。

当晚见发热增高,身热灼手,其父即请医生出诊。

当时体温40.5ºC,面赤,汗出较多,烦躁不安,呼吸声粗,口渴但不欲饮,曾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大便一次色黄褐,质稍烂,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乃于退热剂及四环素治疗未效。

7月2日中午仍高热不退,并出现抽搐一次,神昏谵语,即送院就医。

入院时检查摘要:体温40.2ºC(腋下),汗多,神志不清,颈稍硬,两目时有上视,四肢抽动较频,面色红赤,唇红,舌质红绛,苔薄黄腻,呼吸声粗,喉间痰鸣,肢端稍冷,脉象弦数。

证型:暑温,气营两燔病机:邪热炽盛,燔灼气分,则壮热,口渴。

火热上炎则头痛剧烈。

热灼营阴,热扰心神,则心烦躁扰,谵语。

热伤血络,溢于肌肤则斑疹隐隐。

舌降是热在营分之征,苔黄,脉数为气分邪热之象。

治法:清泄凉营,解毒救阴方药:玉女煎(石膏,知母,元参,生地,麦冬)病例4伦某,男性,16岁。

1980年8月21日因持续发热七天入院。

病史:患者于8月15日下午到珠江游泳,回家后感觉疲倦,不想吃饭,当晚即见发热,并伴恶寒,头身疼痛,胸闷欲呕,无咳嗽,咽痛等。

起病后多次到卫生院诊治,皆以“感冒”,给予复方感冒灵、银翘片、黄连素等治疗,但未见好转。

近日来发热日渐增高,尤以每日下午及夜晚为甚,体温高达39—40ºC,无恶寒,伴汗出,汗出时身热稍减,汗出时身热又增,头痛明显,神情卷怠,四肢不欲抬举,胸闷腕胀,恶心不饥,间有腹痛,大便溏而不爽,每日1—3次,口干但不欲饮,小便黄短。

8月21日由门诊收入留医。

接诊时,体温40.5ºC,余证同前,面色淡黄,舌质红,苔黄而浊腻,脉滑数。

证型:湿温,湿热困阻中焦病机:里热渐盛,热蒸湿动,则发热汗出,但湿性粘滞,不易速祛,故发热不为汗解。

热盛津伤,而口渴,湿邪内留,则饮不多。

湿邪中阻,气机不畅,浊气不得下降,故痞满呕恶。

脾不升运,湿浊下迫,小肠失司,故便溏色黄,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数,皆为湿热之象。

治法:辛开苦降,清热燥湿方药:王氏连朴饮(厚朴,川连,石菖蒲,半夏,香豉,焦栀,芦根)病例5罗某,女性,20岁,地质队工人。

于1978年9月14日下午来诊。

病史:患者一周前开始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痰少而粘,鼻咽干燥,口微渴,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用药:复方阿司匹林,四环素,咳必清等)。

经治疗,效果不显,诸症日渐加甚。

接诊时:发热(体温38.8ºC)干咳无痰,咳时颜面锨红,两眼流泪,间有咳出带血粘痰,胸膈满痛,气逆而喘,口干唇焦,鼻咽干燥,似有火熏,渴欲饮水,烦躁不安,夜间呛咳尤甚,难以入睡,大便干结,每二至三日一行,小便短赤,舌尖边红,苔黄而干,脉数。

证型:秋燥,燥热伤肺病机:肺为热灼,肺气失于清肃,则见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

热壅于肺,气机失畅,则胸满胁痛。

燥热上干,耗伤津液,故咽喉干燥,鼻燥,舌边尖红赤。

热灼阴伤故见心烦口渴。

治法:清肺润燥养阴方药:清燥救肺汤(石膏,桑叶,甘草,人参,胡麻仁,麦冬,杏仁,枇杷叶)病例6赵某,男性,28岁,农民。

病史:1981年4月12日,外出归家后,当晚即发热恶寒,头痛,微有汗出,心烦,口苦而渴,尿短赤。

第二天一早即到某诊所诊治,医生投以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白芷、羌活。

服药后至当晚即发热益盛,呕吐,头痛,烦躁衄血,连夜送到某医院住院治疗,经西医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于4月13日请中医会诊。

查见:壮热(41.5ºC),口渴,头痛,呕吐,烦躁不宁,肌肤发斑,衄血,舌红绛苔黄,脉数。

证型:春温,气血两燔病机:邪热炽盛,燔灼气分,则壮热,口渴饮冷或大渴引饮。

火热炎上则目赤,头痛,热灼营阴,热扰心神,故心烦燥扰,谵语。

营热损伤血络,溢于肌肤,则斑疹隐隐。

苔黄燥提示气分邪热未解。

治法:气血两清方药:化斑汤(石膏,知母,甘草,元参,犀角,粳米)病例7孙某,男性,24岁,84年3月12日初诊。

病史:数日前,因恶寒发热,咳嗽胸痛气急,经西医诊断为“大叶性肺炎”,服药治疗,病情未得控制,至今仍咳嗽,胸痛,呼吸气粗,咳痰黄稠而不爽,身热,午后更甚,烦躁,口渴频频,渴喜冷饮,大便五日未解,腹胀满按之灼手,苔黄厚,脉滑数有力。

证型:风温,肺热腑实病机:痰热阻肺,肃降无权,则出现喘促不宁,舌苔黄腻,阳明腑实热结,肺气不通则潮热,便秘。

由于肺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降则腑气亦不易下行,肠腑中热结不通,则肺中之邪亦少外泄之机。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方药:宣白承气汤(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病例8患者陈某,男性,25岁。

1979年8月住院。

证候:壮热一周,口渴欲饮,胸闷气粗,汗多,小便短赤,苔薄黄而干,脉洪大。

证型:暑温,暑入阳明病机:邪热炽盛,阳明里热蒸腾于外,则体表壮热,暑热内蒸,迫津外泄,则汗多,邪热炽盛耗伤津液,故口渴引饮,暑邪内扰于心,则心烦不安,汗多津气耗伤过甚,则脉洪大。

治法:清泄暑热方药: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病例9李某,男性,48岁。

8月19日就诊。

病史:自诉半月来多次感冒,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

服清解药后,发热略减,惟头晕头痛,周身乏力,四肢酸楚,胸闷不欲食,每日午后恶寒发热加剧,体温39ºC,脉沉细数,舌苔白腻。

证型:湿温,湿重于热,湿遏卫气病机:湿遏卫阳,腠理开合失常,故恶寒少汗。

湿邪在表,卫气不得宣泄而发热,但热处湿中,热为湿遏,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

湿性重着,蒙蔽清阳,故头重如裹。

苔白腻为湿邪偏盛的征象。

治法:芳香辛散,宣气化湿方药:三仁汤(杏仁,滑石,通草,寇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病例10于某,男性,24岁。

73年8月就诊。

病史:该患发热已3天,开始恶寒发热,半日后即不恶寒,头痛,口渴,自服解热镇痛药,汗出后又复发热,热势加剧,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宁,后渐昏睡,说胡话,时惊搐,今晨开始昏迷不醒,抽搐,自发病后未解大便,体温40ºC,颜面潮红,面垢,神昏,呼之不应,喉中痰鸣,牙关微紧,项强,抽搐平繁,齿燥,舌绛,苔黄厚燥,腹部不胀满,无硬块。

证型:暑温,暑热动风病机:阳明热盛,窍闭动风治法:清气分邪热,开窍熄风方药:白虎汤合羚角钩藤汤(羚角,桑叶,川贝,生地,钩藤,菊花,茯神木,白芍,甘草,竹茹)或白虎汤送服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病例11张某,男性,47岁,长春市人,干部。

病史:患者于82年3月20日出差返长春,旅途疲劳,回家当晚开始发烧,微恶寒,头痛,咳嗽,自服“感冒灵”,未见好转,3月20日来诊,发烧体温39ºC,头痛棉赤,汗出,频频咳嗽,口渴欲饮,痰黄而粘,难以咳出,呼吸短促,右胸疼痛,大便三日未解,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有力。

证型:风温,邪热壅肺病机:邪热入里,热邪炽盛则身热,里热蒸迫津液外泄则汗出,热盛伤津则烦渴引饮。

邪热壅肺,肺气失于宣降则胸闷,肺热气滞,脉络失和则出现胸痛,肺热灼液为痰则咳痰黄稠,舌红苔黄,脉数为气分里热征象。

治法:清热宣肺方药: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病例12金某,男性,27岁。

1978年7月5日初诊。

病史:该患壮热一周不退,腹痛,腹泻,泻下热臭,日7-8次,口渴且苦,烦躁不安,胃不思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体温39.5ºC,大便化验:白细胞15-20,红细胞3-5。

西医诊断为“急性肠炎”。

证型:暑温,暑湿困阻中焦病机:阳明胃热,兼太阴脾湿治法:清热化湿方药:白虎加苍术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苍术)病例13赵某,男性,22岁。

于11月20日就诊。

病史:该患于一周前微有畏寒发热,疲倦乏力。

3日前外出回来,觉口干而苦,渴欲饮水,当夜即发热恶寒,体温39.6ºC,于20日以“高热待查”而入院,入院一周内曾用青、链霉素及四环素等,诸症未见减轻,体温仍在39.5ºC,遂请中医治疗,询问其病史,其病曾有恶寒发热,苔白腻,继则寒战高热,汗出状如疟疾,目前但热不寒,口干唇裂,渴喜冷饮,面赤口苦而粘,胸腹扪之灼手,大便日行三次,粘腻不爽,尿黄而热,舌质红,苔黄褐而粘,脉滑数有力。

证型:伏暑,暑湿挟滞,阻结肠道病机:暑湿郁蒸于内,则胸腹灼热,湿热阻遏气机,胃气失降而上逆故见恶心呕吐,湿热与积滞胶结于胃肠,故大便汤而不爽,色黄如酱,且其臭秽,肛门有灼热感,太黄垢腻,脉数,均为里有湿热之象。

治法:导滞通下,清热化湿方药:枳实导滞汤(枳实,大黄,山楂,槟榔,川朴,川连,六曲,连翘,紫草,木通,甘草)病例14宋某,男性,5岁。

病史:1978年3月中旬某晚,家长发现孩子精神较差,纳食不香,于下半夜出现发热微恶寒,头身疼痛,呕吐一次,口苦而干,喜饮,小便色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