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中国的自我研究回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20年来中国的自我研究回顾

[作者:杨秀君任国华来源:宁波教科网点击数:67 更新时间:2003-11-29 ]

第25卷第1期2003年 2 月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收稿日期:2002-10-23

第一作者简介:杨秀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

近20年来中国的自我研究回顾杨秀君任国华

摘要:自我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热的课题之一。文章从我国研究较多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等方面较详尽地阐述了近年来我国自我研究的现状,并作了简评。

关键词: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27(2003)01-0005-05

一、引言

自我(self)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也是一个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的话题。有人认为自我即是自我意识;有人认为自我包括自我意识;也有人认为自我包括于自我意识。虽然对自我的认识尚不统一,但人们都承认自我的存在,都承认自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自我的研究变得越来越热。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研究状况怎样?本文以1980年1月到1999年12月期间出版的《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社会心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等心理学期刊的有关论文为背景,对我国自我研究的现状作一述评。

二、自我的研究现状

由于自我这一概念较为抽象,研究者多从自我的子概念加以研究。本文也仅从我国研究较多的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ness)、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尊(self-esteem)、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等入手加以述评。

(一)自我意识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的自我研究大多集中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且多是探讨各年龄段自我意识的特点。

关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发现:(1)我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各因素随年龄的发展而上升。(2)自我评价还停留在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上。(3)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不断深化。(4)已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初中生自我意识方面的研究发现:(1)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随着年级增高而发展。(2)自我评价迅速发展,对自己的评价仍以外部评价和具体评价为主;对他人的评价,内部评价和抽象评价已占主耀地位。(3)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大学生自我意识方面的研究发现:(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明显具有独立性、概括性、广泛性、矛盾性和客观性。(2)大学低年级学生与高中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基本上是处于同一级(稍高)水平,但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仍有差异,发展总趋势已逐渐趋于稳定。

我国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调查研究协作组的研究发现:(1)自我意识发展趋势呈曲线形。(2)无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3)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的发展趋势各有不同。(4)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升高而增高。(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随年级升高而发展。

以上研究的特点是大多将自我意识分为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纬度,然后探讨各纬度的具体特点。这些研究也都很重视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的研究。

(二)自我概念的研究

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的特长、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自我概念的研究至今可以说是我国进行得最多的自我方面的研究。

1、自我概念的发展及特点的研究

周国韬、贺岭峰等的“11-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的研究发现:11-15岁学生的自我概念表现出U字形发展趋势。男生的同伴自我概念发展比女生滞后。

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表明:(1)总体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学业自我概念比较稳定。(3)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大学生自我概念方面的研究发现:(1)自我概念各子维度的发展不平衡。(2)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3)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受性别、城乡、年级因素的影响。 许淑莲等进行了成年期自我概念的年龄差异研究。

2、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关系的研究

雷雳等进行了学习不良少年的自我概念与父母评价的特点及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1)学习不良学生的父母的评价是消极否定的,不利于这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2)学习不良学生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偏狭的倾向,他们依据个别因素形成某方面的自我概念。

3、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何先友等的研究发现:(1)数学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对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著的影响,数学自我效能与自我概念一致时能准确预测学生的数学成绩。(2)数学成绩优秀组学生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都显著高于不良组学生,数学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可能是导致小学生数学成绩出现差异的原因。

刘晓明等的研究发现:(1)自我概念与成就动机可能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自我概念有着更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2)成就动机与自我概念的综合作用效果可能是导致优秀生和差生出现成绩等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4、自我概念的跨文化研究

陈国鹏等进行了中国和荷兰高智商与一般智商儿童自我概念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智商与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正相关。(2)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儿童智商因素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没有荷兰儿童大。与荷兰儿童相比,许多中国高智商儿童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

很显然,自我概念是我国进行得较深入的一项关于自我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具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三)自尊和自卑的研究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做出并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简言之,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情感和评价,是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而自卑(inferiority feeling)是指一种自己觉得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是自我评价的重要表现。

我国对自尊的研究在1997年之前几乎是一片空白。近几年开始有对自尊的研究,但也仅限于以下几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