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
元明清文学史名词解释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
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
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
散曲: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
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
章回体: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
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则。
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馀回。
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
每回开头以“话说”、“且说”等起叙,每回末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之类的收束语,一回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段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章回体是为方便读者阅读,在民间说书的基础上,借鉴史书“纲目体”叙事体式,并吸收诗词、戏曲的艺术营养,综合创制而成的。
因符合民众欣赏习惯,所以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所普遍采用。
唐宋派:中国明代中叶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该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因为拟古主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使当时的文学作品渐渐流于仿古、抄袭。
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元明清文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1.【行hánɡ院】1.妓院。
亦借指妓女;2.同行, 行帮;3.元、明时代对戏剧演员的俗称。
亦借称戏班。
2.【參cā.軍】1.官名.东.末始有“參某某軍事”的名义,谓参谋军事。
简称“參軍”..以后军府和王国始置为官员。
沿.. .,兼为郡官.. .称经略为参军。
2.. .时“參軍戲”的脚色名.3.参加军队。
4.猿和猪的别名。
3、【參軍戲】流行于唐宋时的一种表演形式。
原称“弄參軍”。
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表演, 以讽刺时政或社会现象。
渊源于秦汉的俳优, 宋时也称为杂剧, 角色亦有所增加。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一章下篇一:“晚唐时代的参军戏已有固定的角色。
所谓参军, 便是戏中的正角, 苍鹘便是丑角一类的配角, 两者相互问答, 其作用则调谑讽刺, 兼而有之。
”4.【元杂剧】融说、唱、演于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
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剧艺术形式, 并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的形式: 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以四折、通常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 只有个别的是一本五折、六折如《赵氏孤儿》《秋千记》(少数剧目是多本的如《西厢记》, 共五本二十一折)5、唱词和演唱特点: 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
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 并一韵到底。
因此, 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
6.楔子是指对剧情起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的开场戏(用在开头)或过场戏(用在折与折之间), 是整部剧本的有机组成部分。
楔子可以没有, 也可以用到两三个。
它的篇幅比较短小, 位置也不固定, 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 对故事由来作简单介绍, 也有在折与折之间演出的, 作用和后来的过场戏相似。
7、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每一折都包括了较多的场次, 为演员的活动留下了广阔的天地, 也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一“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
元明清文学常识
元明清文学常识元明清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下是一些元明清文学常识:1. 元曲: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
元曲在内容上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2. 杂剧:杂剧是一种戏曲形式,通常由四折组成,有时还会加上一个楔子。
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等。
3. 散曲:散曲是一种诗歌形式,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散曲的内容较为广泛,有抒情、写景、叙事等多种题材。
元散曲的代表作家有马致远、张养浩等。
4.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有《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
5. 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章叙事,每章都有一个标题,通常是两句相对的句子。
章回小说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谴责小说:谴责小说是明清小说的一种类型,主要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面。
代表作有《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
7. 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8. 戏曲:明清时期的戏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品。
代表作品有《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
9. 诗:明清时期的诗歌也有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诗人和诗作。
如明代的杨慎、清代的钱谦益等。
10. 散文:明清时期的散文也有一定的成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散文家。
如明代的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等。
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大纲一、基本知识1、清人赵翼《跋遗山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2、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
3、前期元杂剧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代表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
元贞、大德年间是元杂剧最为繁荣时期。
4、元好问把自己与白朴的关系比喻为唐代元稹和白居易的关系。
5、白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古)的词集名《天籁集》。
他的杂剧仅存《梧桐雨》和《墙头马上》两种,都取材于白居易的诗歌。
6、白朴的《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著名的历史剧。
7、白朴的《墙头马上》全名《鸳鸯简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又以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和金院本《鸳鸯简》为创作依据。
主要写裴少俊与李千金的故事。
8、马致远,号东篱,被称为“曲状元”。
现存杂剧七种,以历史剧《汉宫秋》为代表。
马致远以擅长写神仙道化剧(《黄粱梦》《陈抟高卧》)而被称为“马神仙”,又被称为“古今群英之首”。
9、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
仅存杂剧三种:《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以《西厢记》最为著名,徐复祚赞叹它“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
10、王实甫《西厢记》的基本故事情节本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体制长达五本二十一折。
(《董西厢》源于唐元镇的《会真记》,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
)王实甫的《西厢记》被称为北曲“压卷之作”。
11、《西厢记》展开剧情有两条线索:主线是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副线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情冲突。
12、前期元杂剧繁荣之地除大都外,另有真定、东平、平阳等地也聚集了不少杂剧作家。
13、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冤报冤》或《赵氏孤儿大报仇》,剧中的正面人物是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反面人物有屠岸贾等。
14、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元明清文学常识汇总
元明清文学常识汇总1、元曲包括“杂剧”和“ 散曲”。
2、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公案剧、爱情风月剧和历史剧。
3、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4、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和民间传说的结合。
6、《水浒》七十回本点评者是金圣叹。
7、明中期三大传奇是《宝剑记》、《浣纱记》和《鸣凤记》。
8、明中期戏曲两大派是“ 临川派”和“ 吴江派”。
*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
9、“临川四梦”指《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
10、李玉后期的代表作品是《清忠谱》。
11、元杂剧角色:旦、末、净、杂。
12、《救风尘》的作者是关汉卿。
13、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写的。
14、《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最优香的章回体历史小说。
15、《水浒传》(七十回本)系金圣叹用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
16、冯梦龙的“三言”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
17、《风筝误》的作者是李渔。
18、朱权的戏曲理论著作是《太和正音谱》。
19、《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20、鲁迅说“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聊斋志异》最突出的艺术特点。
21、关汉卿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古老故事“东海孝妇”创作了《窦娥冤》。
22、王实甫今保留的全本杂剧作品除《西厢记》、《丽春堂》外,还有《破窑记》。
23、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
24、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和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等。
25、现知最早的《西游记》刊本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26、清康熙年间对《金瓶梅》点评颇有见解的是张竹坡。
* 有《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
27、《桃花扇》是一部借用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
28、《司文郎》是一篇讽刺科举制度的绝妙佳作。
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
《三国演义》
小说(市民文学占据了主流,反映了小市民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
施耐庵
《水浒传》
吴承恩
《西游记》
许仲琳
《封神演义》
冯梦龙等
“三言”、“二拍”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
清
王士祯
《题秋江独钓图》
诗歌(诗歌在清朝出现了复兴、活跃)
陈维崧
《念奴娇——西氿舟行遇飓风》
纳兰性德
《长相思》
蒲松龄
《聊斋志异》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明
李贽
《童心说》
散文
于谦
《石灰吟》
诗歌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一以贯之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创作旨归,一味“拟古”,毫无创造;此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代表的“公安派”,坚定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提出“独抒性灵”,主张文学作品要写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反对模拟和虚假,给诗坛的“拟古”之风以强劲涤荡,但其诗作多描写个人闲情逸致,题材和境界都很狭窄,诗格不高,没有给诗苑留下多少芬芳。
小说(《红楼梦》代表文学艺术的最高峰)
曹雪芹
《红楼梦》
清散文以方苞、姚鼐等人最为著名。因他们是安徽桐城人,因此被称为“桐城派”。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政论文章名闻天下。
散文(救国图存的思潮散文占据了主流)
洪升
《长生殿》
戏剧
孔尚任
《桃花扇》
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
元明清文学
总体特征:文学创作由贵族化走向平民化,语言形式上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虽是通俗文学,但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元
元好问
《摸鱼儿》,爱国诗人
古代文学元明清考点整理
古代文学元明清考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通过典籍、史传、诗歌、绘画、小说等文艺形式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生态的文学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八大演变阶段,形成了以儒、释、道、佛四家文学结构的格局。
• 元明清考点(一)元代元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建立起国家名号的朝代,下辖于民族政权的顺治,和以军事政权为主的金朝为中心,元朝以人文素养卓尔不群、尊崇自然为主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文化,弘扬了三教合一、法令纲纪以及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掘激发了文化发展的活力,蕴含着相当的古代精神文化气质,也为历史上学者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明元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段篇章。
(二)明代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建立国家名号和民族政权的朝代,持续了十九个世纪,明代的政治体系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最高的高度,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辉煌的一个阶段,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探讨以及反映当世社会生活的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文人运用文字力量宣扬文武之道,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因而积极抒写历史经历,受到宫廷雍容龙虎山韵之气的影响,家国情怀在文学中被抒发得淋漓尽致,演绎出桥莎莎、胡三尧等故事,受到普遍认可,也对推动明代文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清代清代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里程碑式的重要一段,人们所谓的清代文学,大多现象是文学艺术融合,以把文进融于艺出,文融艺凝而存在。
清代文学贴近人物生活,山水物语等抒发家国情怀,特别是散文类小说,用文艺复兴的文学法拟人化天,猜忌未知的趋势,隐于古今的艺术,使得散文小说成为清代文学的主流。
其新古老的文风,不八面漆,领先于当世潮流,以细腻的艺术表达视角,反映清代的文化习俗气息,呈现出清画古风的淳朴雅韵,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发展的灵感。
元明清文学复习资料
元明清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文学复习资料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人。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元明清文学进行复习,包括文学特点、代表作品以及文人思想等方面。
一、元明清文学的特点元明清文学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概括。
首先,元明清时期的文学注重形式美和艺术性。
在元代,元曲的兴起成为当时文学的重要特点,元曲以其独特的音乐性和戏剧性吸引了大批观众。
明代文学则更加注重文人的个性表达,以杂剧、小说等形式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生百态。
清代文学则以诗词为主,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的塑造。
其次,元明清文学具有浓厚的历史和社会意识。
元代文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交流,明代文学则体现了明朝社会的繁荣和文化自信,清代文学则表达了清朝建立后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
再次,元明清文学注重个体的情感表达和内心世界的描绘。
元代的杂剧多以爱情故事为主线,表达了对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思考。
明代的小说作品则更加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清代的诗词则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为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索。
最后,元明清文学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元曲以其独特的音韵和韵律吸引了观众,明代小说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和描写手法,清代的诗词则注重意境的塑造和修辞的运用。
二、元明清文学的代表作品元明清时期涌现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下面列举几部代表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元代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中心,通过描绘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
《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明代的代表作品之一是《西游记》,这部小说以孙悟空等人物为主线,通过描绘他们的西天取经之旅,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西游记》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清代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中心,通过描绘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
中国古代(唐宋元明清)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大全
中国古代(唐宋元明清)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大全唐代文学常识(1)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人,主要作品是《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登幽州台歌》用直接抒怀的方式倾吐怀才不遇的感情。
(2)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
主要作品有《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
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3)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主要作品有《咏柳》、《回乡偶书》。
(4)王之涣,字季陵。
主要作品有《凉州词》、《登颧雀楼》。
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5)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主要作品有《过故人庄》、《春晓》等,集结为《孟襄阳集》。
(6)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
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
主要作品有《出塞》、《从军行》。
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善边塞诗、宫怨诗。
(7)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诗人兼画家。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有《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
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8)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主要作品有《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9)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宣州谢�I楼栈别校书叔云》等,结为《李太白集》。
属浪漫主义豪放派,他的作品属古典诗歌艺术的高峰。
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0)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
古代文学知识点元明清)
名词解释元代1.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其他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善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它脱离了戏曲的雏形阶段,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元代的戏剧舞台上。
从元杂剧的直接源头来说,则主要有两条:一是从宋到金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一是从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调。
2.代言体:“代言体”的叙事方式(第一人称),即由故事中人自说自话,自叙其事,声口毕肖,活灵活现,并且让剧中人在具体的情景中互动或发生戏剧冲突。
“代言体”的出现标志着杂剧体式的正式形成。
这是杂剧超越了诸宫调等艺术形式的最明显之处。
3.元曲:是一个既包括诗歌类的散曲也包括元杂剧在内的综合概念由于杂剧是用散曲中的套数来演唱的,所以元曲既可用作二者的统谓或总称,也可以分别特指其中的一种。
4.南戏:南戏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又称戏文南词,是宋元时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温州(永嘉)等地,故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南戏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盛行于南宋,元统一后衰落,元后期中兴。
5.四大南戏:南戏创作史上负有盛名的四部作品,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简称为“荆刘拜杀”。
因南戏当时有“传奇”之名,故后来也有“四大传奇”之称。
“四大南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戏的创作水平。
6.散曲: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北曲。
散曲主要包括小令和套数。
小令与词有同源关系,体式上都是长短句,只有一段。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由同一宫调的数支曲子组成。
明代1.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的。
“讲史”讲述的是历代兴亡和战争之事,由于年代长、人物多、事件复杂,不可能一次讲完因此,每讲一次,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就相当于后来章回小说的一回。
每次讲说前,艺人们都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小说回目的来源。
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复习要点
明清小说基本知识:1. 三国7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2.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3. “历史演义小说” :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 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4. “演义”:“据史实,演大义” ,在叙述中融合了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并对历史人物作出 政治和道德的评价。
(纪实 +艺术的创造)5. “章回体”: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其特点是设回目等。
最早的回目、目录是单句,后向双句发展。
6. “话本”: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 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
7 .“拟话本”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明末文人模仿话本形式而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
鲁 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定义命名, 认为是由话本向后代文人小说过渡的一种中间形态。
它 们的体裁与话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为点缀,辞句多俚俗。
但与话本又有所不 同,近讲史而非口谈,似小说而无捏合 ”,故形式仅存,而精采遂逊 ”。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 :1. “剪灯三话” :瞿佑《剪灯新话》 李昌褀《剪灯馀话》 邵景詹《觅灯因话》2. “三言二拍” :冯梦龙《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以沈璟为代表。
思想倾向保守,主张曲文通俗,对昆曲音律十分看重。
以汤显祖为代表。
①主张写人的真实情感,反对道学气;②注重曲文的华美,4. “苏州派”: 花魁》和《清忠谱》 。
作品贴近社会世俗生活,关注政治时事,劝惩教化意识较重。
并结合 舞台实际,改变以曲词为核心,而把戏剧结构放到重要位置,曲词通俗,舞台效果好。
(魏良辅改良了昆山腔, 其弟子梁辰鱼的 《浣纱记》第一部用改良后昆山腔谱曲并演出。
)5. “昆山派”:以梁辰鱼为代表。
语文考试必备元明清文学常识.doc
语文考试必备元明清文学常识
对于广大小学生朋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
提供了元明清文学常识,希望对大家学好语文有所帮助。
(一)元
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的合称。
2.王实甫,名德信。
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五本二十一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郑光祖,字德辉。
主要作品是《倩女离魂》。
3.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元曲四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
元明清文学重点
明传奇——我国戏剧史上继元杂剧之后的第二个高潮。
1、明传奇:1)传奇本是小说的形式之一,比如唐传奇;2)元至明初,称杂剧为传奇;3)明嘉靖以后称以演唱南曲为主的戏剧为传奇。
4)传奇的本义是传播新奇,奇异之书。
2、吴江派:以吴江人沈璟为代表,其理论归结到一点,即强调场上之曲,反对案头之曲。
主张“合律依腔”和“僻好本色”,强调格律,偏重于舞台性。
3、汤显祖:《论辅臣科臣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被贬。
明传奇作家中,成熟最高,影响最大。
4、临川四梦:指的是汤显祖的四部传奇剧《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因其剧中都有一个梦作为剧中关键情节,又因汤显祖为临川人,所以称之为临川四梦。
5、《西游记》创作的主要依据《西游记平话》。
6、《西游记》主旨:带有游戏性质的长篇小说,其主旨在于游戏——鲁迅。
7、孙悟空的性格特点:1。
在孙悟空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种种美德,如勇敢、顽强、忠诚、机智、聪明、正直、嫉恶如仇、坚忍不拔、见义勇为、乐观开朗、天真无邪、诙谐幽默。
2。
当然,他身上也存在某些无伤大雅的缺陷,如过于自信、逞强好胜、心高气傲、自命不凡等。
3。
反抗权威,藐视尊严,要求自由,放纵个性,充分体现了反抗传统势力,冲决天罗地网,追求自由解放精神。
4。
不计较个人得失,以事业为重。
5。
不为狭隘物质利益所困,能为理想献身,这是他英雄性格的核心。
8、古世情小说开山之作《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9、《金瓶梅》的思想意义:1)通过暴露西门庆一生及其一家的罪恶活动,痛快淋漓地揭露了明代封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深刻具体地描绘了当时从朝廷到地方大小官僚勾结恶报豪绅,欺压盘剥人民的血腥图景,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一定的反封建意义。
2)作者相当深刻地写出了古老中国从封建宗法社会开始迈向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艰难步伐。
3)《金瓶梅》还为人们展示了一个与传统的温柔敦厚大异其趣的、吵吵嚷嚷的女性世界。
10、公案小说:1)公案本是宗话本小说体之一;2)来源于《都城纪事·瓦舍众伎》“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3)明中叶以后演变成公案小说;4)内容多为民间刑事案件,如奸盗凶杀之类,破案一部分靠清官的智慧,一部分靠鬼神的启示。
中国文学史 元明清复习
中国文学史元明部分1、杂剧(北曲杂剧):即蒙古灭金(1234)前后,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
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2、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又称戏文、南词。
是宋元时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温州(永嘉)等地,故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3、散曲:是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此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北曲。
也叫散曲小令为街市小令、叶儿。
4、铁崖体:“铁崖”为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号,杨氏有意不蹈袭前人法则,句法长短疾徐,用语瑰丽险怪,甚至多用辙语僻词,些人之所不敢写,言人之所不敢言,自成一体,一时名震东南,又称“铁体”。
5、四大南戏:元代南戏著名的作品《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后人称为四大南戏,在明清时期传演甚广,影响深远。
这些剧本,明徐渭在《南词叙录》“宋元旧篇”内有著录。
“四大南戏”是南戏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也叫“四大传奇”,简称荆、刘、拜、杀。
6、元曲四大家:中国历史上的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他们也是历史公认的元曲四大家。
奠定他们在曲坛地位的代表作为: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幽魂》。
7、《董西厢》:“董西厢”又称《西厢记·诸官调》、《弦索西厢》,是金代戏曲家董解元根据元稹《莺莺传》所创作的叙事体诸宫调小说作品。
该作品对于原作进行了大量修改:改变了原来故事结局,重新确立了矛盾冲突,大大扩充了故事内容,丰富了人物语言,比较完整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该作品对王实甫《西厢记》有重要影响。
1、杂剧的体制特点(1)一般“一本四折”。
“折”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连缀而成的一个单元。
四折成为一本,许多剧本还有楔子。
(2)剧本分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元明清文学常识
1、“汤沈之争”是戏曲史上的一桩学术公案。
有的学者认为是汤显祖在《答吕姜山》等信中彻底否定了沈氏的声律论,揭开了论战的序幕,沈氏便在《词隐先生论曲》中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击。
有人则认为所谓的“汤沈之争”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他们“素无谋面,无直接的书柬往还,没有理论上的互相辩难”,而且吴江派与临川派本身也不存在。
1.唐传奇的概念:不是一个题材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小说文体学的概念,指的是唐代开始盛行的有别于以往志怪、志人的新体小说。
志怪、志人的基本文体特征:残丛小语特点:叙述婉转文辞华艳。
2.唐传奇的文体特征:虚构的艺术化与叙事角度的个性化。
具有完整的构思与独立的现实主题自觉的以人物的形象为中心曲折的情节与细节描写文备众体3.小说分为六类:一日志怪《搜神》一日传奇,一日杂录。
一日聚淡,一日辩汀。
一日箴规。
4.中国古代小说史的分期:萌芽期{从远古至秦汉}皱行期{魏晋南北朝}成熟期{唐代}转折期{宋元至明初}5.志怪小说:(1)最早见于《庄子。
逍遥游》;齐谐者,只怪者也。
(2)第一次变化:动词组变成书名。
(3)第二次变化;由书名变成至怪小说。
《例异传》魏晋南北朝以来第一部优秀的志怪小说。
6《幽明录》作者:刘异庆,杂记种种怪异神奇之事,主要是晋宋事,是关于现实生活中士民僧俗的奇闻异事。
7宋元话本与古代小说的通俗化,关于话本的两种解释:1话本是说话一人讲说时所用的底本。
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随时发生,而乃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
2说话是说话艺人的口头创作的记录本及模拟这种记录的其他故事文本。
拟话本的定义;指明代文人创作拟话本,工案头阅读的文学作品。
说话时诉诸听觉的口头艺术,拟话本则是诉诸视觉模拟说话语气而写作的短篇小说。
8话本小说的体制特点;1题目:快嘴李翠莲记等。
2话:入话具有肃穆听众,启发听众和聚集听众的作用。
3正话:也叫正传,即故事的主体部分。
4篇尾:用四句或八句诗句为全篇总结。
9讲史话本的特点:1篇幅长,分卷分回,2有开场诗,3断代编年的叙事法。
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
元明清文学知识点总结一、元明清文学的背景和特点1.文艺复兴对中国影响:元明时期中国与西方发生接触,引进了一批西方文化,如印刷术、大航海时代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呈现了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2.清末文化转型:清代初期,经历明清交替的剧烈变革,民族主义的兴起使得文学回归传统、强调国民道德和文化提升。
3.文学市场的兴起:元明清时期,文学市场逐渐形成,出现了商业化的文学生产,文人通过创作作品谋生,这对文学创作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文学流派的出现:元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如杂剧、燕山诗派、红楼梦派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学创作的多样性。
二、元明清文学的代表作品1.元代杂剧:元代杂剧是元明清文学的一大特点,代表作品有《汉宫秋》、《窦娥冤》等。
杂剧凭借其特有的音乐、舞蹈等元素,成为元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形式。
2.明代小说:明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小说作品,代表作包括《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
这些作品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多样性和矛盾。
3.清代诗歌:清代诗歌延续了宋代的传统,相较于宋代诗,清代诗歌更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人体验,具有较为内敛的风格,代表作有黄宗羲、袁枚等的诗作。
三、文学理论与批评1.元代戏曲理论:元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戏曲理论家,如郑光祖、白朴等,他们对元代戏曲的创作和表演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为后来的戏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明代理学:明代理学家对文学创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评论,提出了许多有关文学创作规范和艺术观念的观点,对后来的文学批评影响深远。
3.清代学派争鸣:清代文学批评出现了许多学派和思潮,如古文派、古文运动等。
清代文人在批评中强调对古代文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时代精神的反思。
四、文学人物与作品1.路德是明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有纯文学作品和杂剧,他对元明戏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文学理论家杨慎修在明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以文为本”的观点,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明清文学笔记整理
8、拟话本:三言、二拍、一行(三言“拟话本”是最高代表)又称短篇小说。文人模拟松原话本的创作,也有文人根据明代话本改变的创作,不是说话艺术的底本,而是成为供案头阅读的白花短篇小说。代表拟话本小说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9、“三言”:是指由明代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汇编整理)它“极摹人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合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元明清文学
名词解释:
1、话本:指唐宋时期,讲故事时“说话”一人所用的文学底本,“话本”实际上是一种“白话小说”,由入话、正话、结尾等部分构成。题材内容有灵怪、公安、爱情故事等、由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等种类。话本在唐代就已出现,但到宋元时期才渐趋成熟。代表作品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话本小说的前身是唐传奇,是小说的成熟阶段。
4、南戏:流行于温州、浙江一带的戏曲,大约产生于两宋易替之际,称作“南曲戏文”,又被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 声腔轻柔婉转。题材多注重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成熟的标志是《琵琶记》,四大南戏:《荆钗记》、《拜月亭记》、《刘志远白兔记》、《杀狗记》等。
5、散曲:金元时期我国北方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代表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体制。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代表作有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6、历史演义: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源自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元明清文学史考试重点知识
戏曲部分:一、元曲: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以《单刀总之,关汉卿的杂剧广泛地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实,表露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作家之一。
5、窦娥的形象分析(1)是中国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一个悲剧形象。
(2)是遵守封建道德,尽孝守节的本分善良的妇女形象。
)剧作结构:一人一事,主干突出,详略得当。
(2)戏剧冲突:在正反面人物的尖锐冲突中塑造鲜明的正面人物形象。
(3)语言特色:关汉卿为本色派语言大师,此剧的语言既然质朴自然,又酣畅泼辣,体现其大师风格。
名曲有第三折 [滚绣球]。
7、王实甫被称为“花间美人”,代表作除《西厢记》(代表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天下夺魁”)外,尚有《丽春堂》、《破窑记》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出自《西厢记·长亭送别》。
小高潮,各本之间环环相扣;改变了元杂剧一般一本戏曲一个脚色主唱到底的限制,根据剧情的需要,采用多角色司唱,大大丰富了元杂剧的表现手段。
(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双线复合结构。
此剧有正反面人物冲突和正面人物误会性冲突的两条线索。
正反面人物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等正面人物与老夫人、郑恒等反面人物的冲突,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卫道者的斗争;正面人物的误会性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因为身份、性格不同而产生的误会性冲突;两条线索互相交错。
(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精确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烘托渲染的手法刻画出莺莺、红娘、张生和老夫人等概括性很强而个性又十分鲜明人物。
(四)文采派的语言特色。
王实甫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剧作语言被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为“如花间美人”。
(1)语言文雅绮丽,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句,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名曲为第四本第三折《[正宫] 端正好》。
(2)语言雅中有俗,自然流畅,善于吸收民间口语。
(3)人物语言个性化,作者用不同的语言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
元明清文学史复习资料
元明清文学史复习资料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元朝、明朝和清朝三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回顾元明清文学史,并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一、元明清文学的背景和特点元明清文学的发展受到了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时期,文学主题多以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为主,如《元曲》中的《窦娥冤》等。
明朝是汉族统治的时期,文学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和人性,如《红楼梦》等。
清朝是满族统治的时期,文学受到了满族文化的影响,如《红楼梦》中的满语歌谣等。
元明清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文体多样化。
元朝的文学以元曲为代表,形式多样,既有杂剧,又有散曲和长篇小说。
明朝的文学则更加注重散文和小说的发展,如《金瓶梅》等。
清朝的文学则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如《红楼梦》中的诗词和曹雪芹的散文作品。
二、元明清文学的代表作品1. 元朝的代表作品有《元曲》和《窦娥冤》等。
《元曲》是元代的戏曲形式,代表作有《西华山》、《汉宫秋》等,以其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和表现力的丰富性而闻名。
《窦娥冤》是元代的一部悲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故事而备受赞誉。
2. 明朝的代表作品有《红楼梦》和《西游记》等。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描写而著名。
《西游记》则是一部寓言小说,以其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哲理而广受欢迎。
3. 清朝的代表作品有《红楼梦》和《康熙大典》等。
《红楼梦》在清朝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研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康熙大典》则是清朝皇帝康熙所编纂的一部巨大的文化工程,收录了大量的文学和历史资料。
三、元明清文学的影响和意义元明清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首先,元朝的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对后来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元曲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明朝的小说和散文成为后来小说和散文的重要源头,如《红楼梦》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净沙·秋思》
明
李贽
《童心说》
散文
于谦
《石灰吟》
诗歌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一以贯之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创作旨归,一味“拟古”,毫无创造;此后,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为代表的“公安派”,坚定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提出“独抒性灵”,主张文学作品要写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反对模拟和虚假,给诗坛的“拟古”之风以强劲涤荡,但其诗作多描写个人闲情逸致,题材和境界都很狭窄,诗格不高,没有给诗苑留下多少芬芳。
元明清文学
总体特征:文学创作由贵族化走向平民化,语言形式上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虽是通俗文学,但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元
元好问
《摸鱼儿》,爱国诗人
诗歌(反映元末民不聊生,国破家亡,黎民疾苦的较为著名)
王冕
《墨梅》品格高雅
甫
《西厢记》冲破世俗的爱情,女权主义
小说(《红楼梦》代表文学艺术的最高峰)
曹雪芹
《红楼梦》
清散文以方苞、姚鼐等人最为著名。因他们是安徽桐城人,因此被称为“桐城派”。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政论文章名闻天下。
散文(救国图存的思潮散文占据了主流)
洪升
《长生殿》
戏剧
孔尚任
《桃花扇》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小说(市民文学占据了主流,反映了小市民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风貌)
施耐庵
《水浒传》
吴承恩
《西游记》
许仲琳
《封神演义》
冯梦龙等
“三言”、“二拍”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
清
王士祯
《题秋江独钓图》
诗歌(诗歌在清朝出现了复兴、活跃)
陈维崧
《念奴娇——西氿舟行遇飓风》
纳兰性德
《长相思》
蒲松龄
《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