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扶正祛邪”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扶正祛邪”之我见

摘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这是古人对正邪气的作用的精辟解释。邪正的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说,当我们体内蓄积足够的正气,那么完全有能力将病邪驱除体外。本文通过对“扶正祛邪”的中医解释,探讨了扶正祛邪在临床上的一些应用,同时阐述了其一些优越性。

关键词:中医,扶正祛邪,饮食健康,优越性

正文:扶正祛邪是中医的主要治则之一,是中医所特有的理论学说。那么何为“扶正祛邪”呢?

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药物或其它方法,以增加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有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不同的方法。

祛邪:就是祛除体内的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适用于邪气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情,而有发表、攻下、清解、消导等不同方法。

单纯扶正仅适用于正虚为主者;单纯祛邪仅适用于邪盛为主者,先祛邪后扶正则适用于邪盛而正不甚虚者,先扶正后祛邪则适用于正虚而邪不甚者,扶正与祛邪并用则适用于正虚邪实者,即所谓“攻补兼施”,当然亦需分清是虚多实少,还是实多虚少。若虚多则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实多则又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总之,要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

在我眼里,不管是药物,还是体外物理疗法,还是健身养生锻炼等等,都是为了激发人体自身的体质,都是间接作用,人体自身才是杀手疾病的直接利器。

一、“扶正祛邪”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乙肝是由于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H BV病毒进人肝脏后,在肝细胞内复制,再从肝细胞逸出,释放淋巴因子,损害肝细胞所致。属祖国医学的黄疽(多属阴黄)范畴,中医认为多由于湿热未清,气血两耗而致虚实错杂的一种疾病。近年来,本病发病率较高,加之本病病程长,疗效差,易转化,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治疗方面也甚感棘手。在临床中,我们特别注重了本病的治疗,我们认为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扶正能增强抵抗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能尽快地对侵人体内的HBV病毒产生抵抗力,即形成HBV 抗原抗体,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祛邪则能直接抑制和杀灭HBV病毒,降低HBV病毒活性,减少进人肝细胞的HBV病毒数量,从而达到保护肝细胞的目的。我们采用的乙肝方中:黄蔑补气,紫河车益气补血生精,二者结合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淫羊蕾、

广巴戟、冤丝子补肾助阳;肝肾同源,白芍养肝柔肝,刚柔相济;蚤休、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虎杖、板蓝根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能直接抑制和杀灭乙肝病毒;田基黄、垂盆草、植肉能降低转氨酶,恢复肝功能;白术、获荃健脾渗湿,以助运化。有资料报道:白蚂蚁对乙肝病的治疗能起到独特的作用。综观全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肝、脾、肾同调,从而对本病的治疗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正气的强弱,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饮食护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除邪气。而脑瘫患儿,特别是住院期间常有正气不足,邪气所揍的表现,将扶正祛邪的中医护理法则用来指导脑瘫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从理论上真正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思想,从实践上确实达到了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本实验说明,通过扶正邪的饮食护理宣教,使家长了解了患儿的体

质特点及饮食需求,使家长能熟练掌握扶正邪饮食护理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延续到出院的长期康复中,保证了患儿家庭康复训练的持续进行。

二、扶正祛邪的优越性

扶正祛邪,既看到邪气(致病因素)的一面,又看到正气的一面(机体的抗病能力);既看到局部的病理变化,又看到整个机体的状态。这种全面看问题和十分注意整体的观点,是中医学的精粹所在。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扶正祛邪”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对于机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均有影响。对整个机体状态的调整,包括改善或恢复患病机体的神经一体液调节,调节和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患病器官的机能恢复和有利于组织机构的修复等均有明显作用。研究表明,祛邪扶正药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及“双向调节”的作用。如人参、甘草等,既能使低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又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既可阻止家兔皮下注射异种蛋白引起的白细胞升高,又可减轻动物苯中毒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又如人参、黄茂、刺五加等,即使免疫反应亢进者向低调节,又可使免疫反应低下者向高调节。比较于西医的病因治疗(如抗生素、杀灭癌细胞等)及支持疗法等,中医的扶正祛邪疗法重在病人进行全身性调理,通过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扶助正气,驱除邪气,从而间接达到消除病原和病灶的目的。正本清源,祛“邪”而不伤“正”,故远期疗效明显,很少毒副作用。即“扶正”达到了增强体质、调节免疫、调节机体机能、提高机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紊乱等作用。“祛邪”通过多种途径起到了清除病灶,使机体从宏观到微观都处于一种自我调控状态的目的。中医的这一理论与治疗思想,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全世界医学界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唐)王冰注《黄帝内经之中医史书》

[2].闰平慧,杨金生《扶正祛邪的思考与实践》.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第11卷第4期

[3].李俊莲《“扶正祛邪”治则理论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5年第20卷第5期

[4].薛坚,李玉秀《扶正祛邪理论在小儿脑瘫饮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August,2006 Vol.20 No.8C

[5]. 郑松林,于永昌《扶正祛邪法在乙肝治疗中的运用》.四川中医.2001年第19卷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