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标题公开课

合集下载

高考完整小说阅读复习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高考完整小说阅读复习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23页
命题角度四:艺术技巧
第24页
命题角度五:语言特色
第25页
解题基本思绪
(1)鉴赏小说作者语言特点 ①语言风格角度:如平实、朴素、华丽、冷
峻、热烈、简练、明快、晓畅、典雅、清 丽、风趣、辛辣、含蓄。 ②用词特点:文言词语、叠词、 ③造句特点:句式。 4:修辞手法 5.其它表现手法:欲扬先抑 对比
够从下列方面考虑: A.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作
用。通过次要人物活动来烘托主人公活动和形象, 使主要人物愈加鲜明清楚。
B.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次要人物出现为主要人物活动提供了详细环境, 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作用。
第19页
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线索。并 通过次要人物见闻,把故事相关情节自然地融合 在一起。
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古道热肠人是一个引领和榜
样,会起到表率作用。友好美好生活,需要这种正能
量。当今,少数贪官污吏私欲膨胀、损人利己,大到
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小到家庭,都需要像老闷这种
品性人。(3分)(第二问只要能围绕老闷人物形象特
点而联系现实意义来谈即可)
第15页
命题角度三:人物形象
第16页
(二)赏析人或物形象在文中作用 1、常见提问方式 ①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有 何意义? ②小说塑造××物象,有何作用? ③小说又写到了××,请分析其作 用。
第4页
第二部分 题型剖析
命题角度一:标题
第5页
标题作用:
1、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2、线索作用; 3、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引人思考回味; 4、概括主要情节; 5、突出主人公形象(品质、特点等)。 6、紧扣(揭示)主题。 7、象征意味、寓意。

小说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小说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第5页
人称 在行文中起到效果 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 能自由地表示思想 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 加强感染力, 有呼告效果。 第三人称 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 理限制, 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应客观 事物。
第6页
环境作用题【知识贮备】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时代背景。 A、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社 会关系。 B、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 性格。
第23页
词语作用答题样式: 词语意义或形象作用+术语(写几点,普通看分值) XX修饰(描写)了……,利用了……,生动传神。 XX概括了……,表示了……,与文中起到……作用
(照应、点题、过渡等),
第24页
句子作用题【知识贮备】
1、提醒段意(概括情节)。 2、揭示文章主题、主旨、观点、情感。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照应、过渡、总领、铺垫、伏笔。
• (4)结构安排:

(巧妙)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重视)前后照应,严谨完整;

(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

(讲求)起承转合,波折有致。
第22页
词语作用【知识贮备】
1、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叙事、写人、绘景中鲜 明、详细、生动传神、含色彩性、音乐性等。叠词含有音 节美作用。
2、表示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3、准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示概念方面准确恰当, 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准确、严密方面作用。 4.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或段)中地位和点 题、照应、过渡等方面结构作用。
依据要求组织语言表示: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 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第9页
情节安排评价

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哦-香雪》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哦-香雪》公开课教学设计--

2021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哦, 香雪》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清小说情节, 赏析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2.学生通过山村少女特定的视角, 能够阐释细节描写与社会巨变之间的关联。

【教学重难点】赏析本文将细节描写融于景物描写及人物对话中的特殊手法。

【教学过程】—、导入小说标题《哦, 香雪》, 非常别致。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 “香雪”是小说的主人公。

小说主要写了一个女孩香雪与铅笔盒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 可是作者为什么在“香雪”前面加了一个“哦”字呢?我们来读一下题目。

(学生用各种语调朗读“哦”, 体会“哦”的韵味。

)这个“哦”为小说增加了些什么内容呢?正如标题所确定的基调一样, 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抒情性、咏叹式的笔调, 为我们描绘了一群美丽乡村少女的美好形象, 叙述了一个发生在特定时代里的美好故事。

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

二、抓梗概、品细节(一)梳理情节脉络。

根据课前阅读理解, 概述本文故事情节。

明确:问铅笔盒一换铅笔盒一得铅笔盒。

(二)感受细节魅力。

1.研读课文第49节, 讨论:作者是如何借助细节描写将这一简单事件写得摇曳多姿的?(PPT):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 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 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

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相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 还问到它的价钱。

谁知没等人家回话, 车已经开动了。

她追着它跑了好远, 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 她才停下脚步意识到, 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啊。

(学生分组讨论, 由各小组代表发言。

)(1)此节中作者用了四个“打听”,用意何在?提示:从表述方式和内容两方面思考。

明确:从表述方式上看, 连用四个“打听”, 表示强调, 强调香雪对外面的世界、对大学、对精神文化的东西是非常感兴趣的, 她甚至还问到铅笔盒的价格, 说明她动了想要得到它的念头, 而且非常渴望;从“打听”的内容来看, 香雪打听的四个事物:外界、大学、诗歌、铅笔盒, 范围逐渐缩小, 逐渐具体, 最后落到“铅笔盒”上, 构成了整个故事的线索。

1《百合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2

1《百合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2

1《百合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百合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百合花的象征意义难点:战争题材的审美体验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插入百合花照片,提问学生看到百合花会联想到哪些词汇。

明确:花语——顺利、心想事成、百年好合、纯洁、神圣;外形特点——清丽、淡雅、洁白2、引入新课标题《百合花》。

二、作者介绍1、以提问的方式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内容有:身份、代表作、写作特点。

2、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补充介绍:王安忆的母亲茹志鹃(附图)。

明确: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1958年以《百合花》而踏上文坛,代表作有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等。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情节简单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三、交流小说梗概,体味小说魅力1、分享预习时写的梗概。

2、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1)梗概中保留的内容为何?删去的内容为何?明确:保留了“我"、通讯员、新媳妇三个人物;保留了带路、借被、救护、牺牲、献被等情节;删去了具体的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等内容。

(2)如此删改的理由是什么?明确:梗概的要义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要突出与主题紧密相连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核心原则是:留主干、去枝叶,只有去掉起辅助作用和修饰作用的内容,才能让读者明确小说的重点。

(3)梗概与原文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明确:小说的梗概往往能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情节和主要人物,省时省力。

但本篇小说原文更感人,因为这篇小说不是靠情节吸引人的,而是依靠梗概中被我们删去的内容。

(4)小组合作,分组分页寻找原文中打动人心的段落或语句,分享并说明原因。

示例:①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小说标题的作用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小说标题的作用
•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 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 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 趣地看下去。 引发读者思考。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小说标题的作用( 共14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 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优秀p pt公开 课ppt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小说标题的作用( 共14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 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优秀p pt公开 课ppt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小说标题的作用( 共14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 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优秀p pt公开 课ppt
• 参考答案:(1)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白痴,故事就是 围绕发生在白痴身上的事来铺开故事情节的。(2) 以“白痴”为题与文中他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白痴” 相呼应,展现了少年的心路变化历程,突出了作者对 不文明行为的无比愤怒。(3)小说中白痴的热心奉 献、行为文明、情感丰富,跟正常人的情感冷漠、爱 心丧失、无视文明的现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4)以 “白痴”为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能够引起 读者深思,深化了主题。
• 方法指导: • 标题作用:情节、人物(对象)、悬念、
线索、手法、环境、顺序、主题
• (1)其中红色字体的要求重点记忆 • (2)注意避免贴标签,要结合文章具体内
容进行分析。 • (3)比较题要在最后说明另一标题不足
之处。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小说标题的作用( 共14张 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 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优秀p pt公开 课ppt
8.手法(比喻象征等)

小说专题复习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小说标题作用》公开课

小说专题复习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小说标题作用》公开课

一读环主情人——小说标题的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标题作用类型的设问方式。

2.学习小说标题作用类型题的解答思路,学会鉴赏小说标题作用。

3.掌握答题技巧,学会规范答题。

教学重点:学习小说标题作用类型题的解答思路,学会鉴赏小说标题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答题技巧,学会规范答题。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准备小说文本《边地老人》,提前印发,布置预习,节省课堂阅读时间。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以课题“一读环主情人”导入,让学生猜想本节课的标题是什么意思,激趣引入课堂。

二、知考点、明方向明辨题型:(1)题干中一般有“题目”“标题”“以——为题”等字样。

(2)题干中有“好处”“作用”等字样<二>感知答案(2019年浙江高考题)《呼兰河传》节选如果给本文拟一个小标题,你会选择“磨坊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

例如:选“磨房里外”理由:①环境上,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

②情节上,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

③主旨上,标题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三、理清思路、有的放矢<一>明角度一(艺术效果):是否运用双关、比喻、反语、象征等手法,是否形象生动,言简意赅。

读(读者):是否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思考回味。

环(环境):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交代故事展开的背景,渲染(烘托)环境氛围。

主(主题):是否寄托作者情感,深化主题;具有某种象征意思。

情(情节):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否是对情节的概括。

人(人物):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暗示人物命运,是否表现人物情感;是否有深层次的社会性含义。

<二>溯源教材思考小说以“祝福”为题有何好处?师生共同分析(1)小说环境角度: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营造典型的社会环境。

年底的祝福是一个时间标志,是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最为集中表现的时刻,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最为典型的表现时候,也是人们心中封建意识最为强烈的时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者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一一展示给读者。

2《哦,香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哦,香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哦,香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中语文--《哦,香雪》教学设计铁凝【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梳理故事情节。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运用语言、心理描写等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香雪的形象特征。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小说主人公香雪淳朴、自尊、执着坚毅的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小说所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梳理故事情节。

2、学习小说主人公香雪淳朴、自尊、执着坚毅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语言、心理描写等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香雪的形象特征。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分钟,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什么都不干,就愣了一会儿神......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当代女铁凝的成名之作《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

二、知人论世作家作品:铁凝,女,汉族,1957年9月生,河北赵县人,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7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学历,文学创作一级。

现任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中澳议会交流机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哦,香雪》是铁凝创作的短篇小说,于1982年9月首次发表在《青年文学》上,1983年,被《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

常识积累: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创作背景这部小说描绘的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的时期。

高考语文复习1.3.2.6标题的理解和探究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1.3.2.6标题的理解和探究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第41页
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格调小艇— —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 别不著名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 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本事, 坐在船里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 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乐趣。兀立在东 山、西山之间石公山,则是以玲珑
第22页
第二天,红蜻蜓没见小谭先生从渡船上过来。红 蜻蜓急了,一探询,说小谭先生请了病假。红蜻蜓这 下慌了,又没主意,她知道小谭先生为何病了。
红蜻蜓想来想去,想到娘家肖奶奶,肖奶奶常 常给人治些邪病。红蜻蜓就去找肖奶奶了。
红蜻蜓对肖奶奶说:“要是有些人做错了事,心里 后悔,得了病,怎么办?”
第23页
第14页
红蜻蜓天天起得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涟河 里挑水,把水缸挑满了,她就站在窗前,朝对岸看。她 看着小谭先生走上大堤,小小影子轻快地擦过一 棵棵树,大树,小树,槐花,桃花。小谭先生朝渡口 走来,河风吹起他衣角,显得很清瘦也很利落。小 谭先生上了渡船时,红蜻蜓心会担心,有时是因为 浪太大,船晃得厉害,有时是因为小谭先生目光朝
第32页
在文中是双重意义——除了实际“渡船”外,红 蜻蜓更像是一条灵魂“渡船”,将小谭先生从“自私 泥潭”渡到善境。 示例二:以“红蜻蜓”为标题更加好。①从故事情节 角度看,红蜻蜓活动是小说根本,或者说,红蜻 蜓行为一直在推进着故事发生、发展。②从人物 塑造角度看,红蜻蜓是小说关键人物,是作者着
第33页
第29页
第二步:理清文章行文思绪。小谭先生贩牛,老汉因 买小谭先生病牛后,牛死,人自杀。小谭先生内疚 生心病,红蜻蜓探望开导劝慰。 第三步:探究小说标题合理性。假如是以“渡船” 为题,一是突出渡船在情节中线索和见证作用;二 是突出渡船象征意义——象征红蜻蜓灵魂,将小 谭先生从“自私泥潭”渡到善境。假如是以“红蜻

第17课《孤独之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7课《孤独之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7课《孤独之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孤独之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

2.能自主梳理故事情节及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并初步把握小说主题。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随着时间推移,你们在一天天长大,不仅在身形上,也在心理上。

但是,你们是否长大到能够独自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呢?有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已随父芦苇荡放鸭,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

你有过这样的“长大"体验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说《孤独之旅》二.作者简介曹文轩,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曾获“国际安徒生奖”三.字词积累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听课文录音,跟着默读,了解小说故事情节,完成下列自学任务。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提示:从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三方面进行概括)预设: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学后跟随父亲到芦苇荡放鸭,在孤独中成长。

2.请按小说故事内容完成情节梳理。

预设:开端(1)家道中落,随父放鸭;发展(2-27)撑船赶鸭,初到芦荡;高潮(28-49)突遇暴雨,鸭逃人找;结局(50-52)人鸭成长,逐渐成熟3.课文主要叙述的是杜小康跟随父亲杜雍和放鸭的经历,在放鸭途中,杜小康从始到终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快速跳读课文,勾画出文中能够表现杜小康内心情感状态的句子,进行概括分析。

(生默读并勾画,全班讨论交流)时间刚刚出发时到达芦荡后芦荡安家后住段时间后雨后天晴时心情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孤独、单调不再恐慌长大坚强4.杜小康的上述心理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杜小康在艰苦、孤寂的环境中磨练了自己,战胜了自己,走向坚强,走向成熟了。

也说明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经历磨难,不断战胜自我。

五.小结是的,一个人的成长总需要经历艰难困苦,“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那样“阳光总在风雨后”嘛!希望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战胜一场场暴风雨,不断走向成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环境描写对小说情节叙述和人物刻画的作用(重、难点)2.体会标题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完成创新设计p90,2016全国卷Ⅰ,锄,第8题
明天上课抽查完成情况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 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 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 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谢谢您的观看
迎春骨朵结满了小山包,翠绿初吐新红,绸子般的云丝在碧色的苍穹下缓缓展开。 一辆黄皮大巴车停在了山脚,车上走下一个拎着大包小包的汉子。对面的老槐下,一 个裹着大花袄的女子踏着急促的碎步来到汉子面前。
“俺念给你,习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家根伸出飘着粉笔灰的衣袖揩揩脸,“以前 给你钱,要自己寻找生财之道,而以后要精准因村派人,精准使用资金……”
没几天,山下开来了两辆小轿车,走下了几个黑西服,手里拿着十几户贫困人口的资料 。家根家里来的黑西服叫老章。他详细调查了家中现状,确定美兰是因病致贫,帮助她申 请了贫困人口医疗补助。过几天,他又给拉来了半车红砖和几头猪崽,一头头猪崽在卡车 上拱作一团。组织上决定通过养殖肉猪帮助美兰脱贫,还调来了一个人教授养猪技巧。家 根在学校顾不上自家山腰上的三亩地,就在学校里自辟了两分地,美兰不能下地,就在自 家搭个猪棚养猪。家根看着猪崽和娃娃一天天肥起来,撸起袖子揩了揩汗,“柳暗花明呀 !”
四 藤上飞鸟来又走,转眼间,迎春又开了满山,家根三口子的 生活没有那么紧张了。起初美兰还得拄拐去割猪草,可后来老章提醒家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农民承包地的“三权分置”。老章解释,他 们以后可以放心地把自家闲着的三亩地包给村里的种田大户老郭。家根听说 那老郭可不一般,不但买了大机器,还把儿子从城里拽回来用高科技种田哩 !
4、如果以事件为标题,那么这个标题则具有“统领全篇,交代故事主要情节” 的作用。如《林黛玉进贾府》《许三观卖血记》《香菱学诗》《范进中举》《杨 修之死》

人物 情节 主题 环境
典型例题(学案预习检测)
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 太”,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1.标题是以什么角度拟题的?有什么不可取代 的理由?
家根心头突然落了空。
二 美兰拄着拐上了山,家根没法再背她——他左手抱着小娃娃,右肩扛着大 包的铺盖,手里紧紧攥着一把收费单。可怜汉子有了娃娃,女人的腿却废了 一条。为了治腿,当兵这些年的补贴连同复员费一同搭了进去。家根望着灰 蒙蒙的天,汗流进了眼窝。 家根把美兰抱到炕上开始数红票,一张,两张……没几张了。两人默不作 声,娃娃的啼哭却惊起了邻家的土狗一阵狂吠。家根举起袖管擦擦鼻涕。 “日子…还能过吗?” 家根突然拉起美兰苍白的手,“部队里有个词叫‘奋斗’!”家根顿了顿 ,揩了揩汗,“以前有个诗人叫陆游,他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只要肯拼,一定能过!” 红蜡爆了个火花,两人吟吟地哭了起来。

家根是复员军人,却一夜跌回解放前。好在他识字,被派到了村小学,但村小学的工资 却微薄得可怜,美兰独自在家里拖着病腿拉扯娃娃。家根和美兰的日子越过越难过。家根 从学校扯了张纸,把路由的那句诗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悬在堂屋里。
有一天,家根捧着一份《人民日报》冲进了家门,把那些小娃娃惊了一哆嗦。 “美兰你快看!” “俺不识字的。”
小组合作,选出本组最佳方案,并给 出理由。(分条作答)
起李 名航 记宇
同 学 小 说
迎春骨朵结满了小山包,翠绿初吐新红,绸子般的云丝在碧色的苍穹下缓 缓展开。一辆黄皮大巴车停在了山脚,车上走下一个拎着大包小包的汉子。对 面的老槐下,一个裹着大花袄的女子踏着急促的碎步来到汉子面前。
一路上,迎春花瓣不停地在救护车的蜂鸣中摇曳。
小 说
标 题
一 研究考题、考纲,总结小说标题
学 类考查题型 习 目 二 通过小说拟标题练习,总结小说 标 标题作用类题型答题思路
三 通过典型例题,归纳小 说标题作用类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真题回眸】
1. (2009浙江卷) 《魔 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 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高考真题回眸】 2016年课标全国Ⅰ(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 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2016年课标全国Ⅱ(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 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8分) 2018年课标全国Ⅰ卷《赵一曼女士》 4.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 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让你不要来接,还不是小祖宗遭了罪。” “俺想来,他也想来。”女子捂住微隆的小腹,紧紧袄,两人拥着融到了滟滟花色 中。 汉子名叫家根,女子名叫美兰,是两口子。家里穷的叮当响,亏得家根去当了几年 兵,领回了些复员费,还在军队里识了字。
美兰生产的日子到了,家根一口气把她背下了山。乡卫生院的人抱出一个小娃娃。 可家根还来不及接过小娃娃,就和美兰、娃娃一起被塞进了救护车往县医院拉。一路 上,迎春花瓣不停地在救护车的蜂鸣中摇曳。县医院的医生说了一大堆,家根稀里糊 涂地听进一句:美兰有一条腿失去了知觉。
5. (20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 中的意义。(6分)
6. (2011山东卷)《 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7. (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 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 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2.(2010辽宁卷)《洗澡》(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 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 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3. (2010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 分)
4. (2010年陕西卷)《保护人》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 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 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藤上飞鸟来又走,转眼间,迎春又开了满山, 家根三口子的生活没有那么紧张了。
又是一个放晴的天,迎着花开红艳艳。家 根举起袖子揩了揩汗,每当学生念这首诗,他 总是暖洋洋的。
迎 春
①迎春花是小说中重要的物象,在小说中重复出现,是 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
②迎春花的每次出现照应了情节的发展,暗示主人公命 运的起承转合。
2018年课标全国Ⅱ卷《有声电影》 4. D.小说标题为“有声电影”,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也可指二 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有声”的喧哗表现,可谓一语双关。
考纲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包括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 “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 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 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 一,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 “××”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标题意蕴】
2.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 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 【探讨标题作用】
3 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 由。【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2、如果以某物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交代写作对象、 寄托作者某种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或象征意义”的作用。如莫泊桑 《项链》鲁迅《药》
3、如果以人物(或人物形象特点)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交代写作对象、统 领全篇、突出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某种感情、突出人物形象的什么特点、深化某个 主题”的作用。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白痴》《大卫科波菲尔》 《三个火枪手》《安娜卡列宁娜》《骆驼祥子》
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 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 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 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 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知识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2. 从文中找到解读题目的关键语句,理解题目 的含义。
3.从多角度、多层面组织答案,不遗漏得分点
(2009浙江卷) 《魔 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 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 参考答案:
• 看法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理由: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 发读者的开的;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魔盒”寄托着贝 格斯太太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③迎春花是小说主人公在困境中饱含希望、不屈不挠、 勇敢拼搏、不懈奋斗精神的写照。
④迎春还象征着在党的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广大农民迎 来了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新希望。
⑤迎春花意象优美,增强了题目的美感,引起读者的阅 读兴趣。
给标题分类,归纳作用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 事背景,渲染某种环境氛围,暗示或比喻什么”的作用。如以《黄昏渡》《芦花 荡》《边城》《老人与海》
• 看法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 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 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以此来展 开故事情节。
高考真题演练
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 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观点。(创新设计P116,2016全国卷Ⅱ,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