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教案
历史教案-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
![历史教案-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bb18a18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15.png)
历史教案-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教学目标】1.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掌握拿破仑的生平、对外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2.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教学难点】1.法国大革命中各种力量的交织和斗争。
2.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负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预习相关历史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背景。
2.提问:法国大革命是如何爆发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二、法国大革命的背景1.讲解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矛盾。
2.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如财政危机、社会不公等。
3.引导学生思考:法国大革命对法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三、法国大革命的过程1.讲解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如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等。
2.分析法国大革命中的各种力量,如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
3.引导学生探讨:法国大革命中各种力量的斗争有何意义?四、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1.讲解法国大革命对法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如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主政治等。
2.分析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激发其他国家的民主革命等。
3.引导学生思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在哪里?五、拿破仑的生平及对外战争1.讲解拿破仑的生平,包括其崛起、执政、称帝等。
2.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起因,如领土扩张、民族矛盾等。
3.讲解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经过,如意大利战役、埃及远征、莱比锡战役等。
六、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1.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法国的影响,如经济负担、领土扩张等。
2.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欧洲的影响,如推动民族主义、加剧国家间的矛盾等。
3.引导学生探讨:拿破仑对外战争对法国和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七、课堂小结2.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深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34966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b.png)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掌握《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理解法国大革命对法国乃至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图片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伟大斗争。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社会进步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分析法国大革命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
2、史料分析法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其史料实证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学习。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反映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电影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初步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介绍 18 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包括封建等级制度、经济困境、思想启蒙运动等。
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引发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按时间顺序讲述革命的主要阶段,如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颁布、雅各宾派专政等。
结合地图和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革命的发展轨迹。
《人权宣言》展示《人权宣言》的原文,带领学生解读其主要条款。
探讨《人权宣言》所体现的思想原则和在法国大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法国大革命对法国的影响。
探讨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其他国家革命的启发。
第14课 法国大革命运动教案
![第14课 法国大革命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464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b.png)
第14课法国大革命运动教案
目标
本课将介绍法国大革命运动的重要事件和影响,让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 介绍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和阶级分化
- 解释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 重要事件和人物
-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巴士底狱事件
- 杰出人物如罗伯斯庇尔、路易十六以及宾派的介绍
3. 政治和社会变革
- 法国大革命的目标和原则
- 国民议会的成立和立宪君主制度的实践
- 法国大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和废除
4. 民主意识的普及
- 人权宣言和普遍民主意识的传播
-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
教学方法
1. 故事讲述
通过讲述法国大革命发生时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视频材料
使用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教学视频来展示法国大革命运动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研究和讨论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4. 学生演讲
让学生选择一个法国大革命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简短的演讲,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评估方法
1. 小组讨论记录
记录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和结果,评估他们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演讲评估
评估学生的演讲内容、表达和语言能力,以及对法国大革命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程度。
3. 知识测试
设计一份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
以上是《第14课法国大革命运动教案》的内容安排和相关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教案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719a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d.png)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教案章节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
3. 理解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法国大革命前的政治状况:绝对王权、封建等级制度。
2. 法国大革命前的经济状况:社会贫富悬殊、经济危机。
3. 启蒙思想的影响: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法国大革命前的政治、经济状况。
2. 组织学生讨论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 教师总结并讲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
章节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教学目标:1. 掌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和标志。
2. 了解法国大革命初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理解法国大革命的目标和理念。
教学内容:1.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和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起义。
2. 法国大革命初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制宪会议、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等。
3. 法国大革命的目标和理念:自由、平等、博爱。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和标志。
2. 组织学生讨论法国大革命初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教师总结并讲解法国大革命的目标和理念。
章节三:拿破仑的崛起教学目标:1. 了解拿破仑的背景和崛起过程。
2. 掌握拿破仑的主要政治、军事成就。
3. 理解拿破仑对法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拿破仑的背景:科西嘉岛出生、军事才能。
2. 拿破仑的崛起过程:雾月政变、执政府、法兰西第一帝国。
3. 拿破仑的主要政治、军事成就:民法典、征服欧洲、建立帝国。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拿破仑的背景和崛起过程。
2. 组织学生讨论拿破仑的主要政治、军事成就。
3. 教师总结并讲解拿破仑对法国历史的影响。
章节四:拿破仑的统治和法国的繁荣教学目标:1. 掌握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政治、经济状况。
2. 了解拿破仑时期的法律制度和教育改革。
3. 理解拿破仑对法国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贡献。
第11课 法国大革命 教案
![第11课 法国大革命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ec3ddf705cc1755270964.png)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的处境,指导学生理解。
这是法国革命的突出特点)。
理解《人权宣言》:阅读教材中的引文,结合《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从进步性、阶级性两方面。
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法国革命开始并没有立即废除国王,而是结束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说明法国革命是一个前进的过程。
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3.法国革命的意义这次革命的国内意义,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就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2、人民群众显示了伟大力量,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不断推动革命向前发展,使革命得以彻底进行;3、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对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前者结果是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后者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和南部种植园奴隶主阶级的专政。
世界意义:这场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并给以沉重打击。
它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列宁曾说:“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二)拿破仑帝国拿破仑的主要活动:1.拿破仑上台。
拿破仑为什么能掌权?不能单纯归结为他个人的杰出才干,更重要的是当时法国政局动荡,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从而得出“时势造英雄”这个观点。
2.拿破仑帝国及其内外政策。
①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
帝国的性质是一个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权。
②内外政策。
对内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外打击反法同盟,在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拿破仑打到哪里,资本主义便开始渗透到哪里。
后期变为军事侵略,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同时也损害了他国人民的利益。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法国大革命教案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法国大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01af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6.png)
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法国大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2. 掌握法国大革命带给法国及世界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2. 分析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及全球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发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提问抛出问题。
2. 研究核心内容(30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章节,并记录关键信息;- 分组讨论学生对法国大革命起因、过程和结果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深入了解(15分钟)- 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或者可靠的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细节和背景。
4. 分析影响(2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分析结果。
5.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总结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结果和影响,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6. 课堂讨论(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深入思考和交流。
7. 作业布置(5分钟)- 针对法国大革命的相关问题,布置相关的阅读、写作或研究作业。
四、教学资源1. 课本: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法国大革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源;3. 历史文献、资料或网络资源:提供深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信息。
五、教学评估1.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讨论和小组呈现;2. 学生的个人或小组作业。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教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法国大革命及其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d0a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0.png)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案内容:一、法国大革命1. 背景与原因- 法国封建制度的腐败和不公平分配引发民众不满- 启蒙思想的兴起对民众观念产生影响- 经济危机加剧民众贫困,加重社会矛盾2. 过程与事件- 三级会议:第一、二等级代表联合对抗王权- 国民议会宣言:掌握立宪之权- 巴士底狱事件:民众担心王权反扑,发动起义- 大革命的三个阶段:君主立宪、国民公会、联邦时期3. 改革与成果- 法兰西共和国宣布成立- 法兰西革命战争的起义蔓延至欧洲其他国家- 设立革命法庭,实行民主制度- 普世男子选举权的实行- 平等主义观念的普及4. 影响与启示-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发展进程- 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 打破了封建特权,为资产阶级崛起创造了条件- 启发了其他国家面对不公正的政权进行改革的动力和勇气二、拿破仑帝国1. 军事生涯及崛起- 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中崭露头角- 拿破仑成为法国领导人的过程- 战争胜利与拿破仑的威望逐渐提升2. 政治改革- 制定《拿破仑法典》:全面整合法国法律体系- 建立世袭制的拿破仑帝国体制- 创立了完善的行政、司法和税收制度- 推行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管理和军队组织3. 扩张与战争- 拿破仑通过征战,将法国势力扩展到欧洲各地- 帝国的最高扩张:战胜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等国- 十年战争和反法联盟的形成4. 失败与影响- 俄国战役的失败,导致拿破仑帝国日趋衰落- 拿破仑被流放至厄尔巴岛,后逃回法国重新执政- 滑铁卢战役的失败,终结了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5. 启示与评价- 拿破仑不仅是战略家和统治者,更是一位改革者- 拿破仑改革了法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他对法兰西大革命和封建制度的批判性领悟- 拿破仑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和启示。
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
![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9fa65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f.png)
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主题:法国大革命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XX教案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XX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23282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4.png)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教案第一章:法国大革命的背景1.1 介绍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社会,包括封建制度、等级制度、教会与王权的关系等。
1.2 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如经济危机、财政困难、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1.3 介绍法国大革命前的关键事件,如三级会议的召开、巴士底狱起义等。
第二章:法国大革命的爆发2.1 描述巴士底狱起义的经过及其象征意义。
2.2 分析法国大革命中的主要政治力量,如君主派、贵族、第三等级等。
2.3 介绍法国大革命初期的重要法律文件,如《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等。
第三章:法国大革命的关键事件3.1 阐述路易十六被处决的背景和影响。
3.2 分析雅各宾派和热月党的统治特点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3 介绍法国大革命中的恐怖手段,如处决、清洗等。
第四章:拿破仑的崛起4.1 描述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
4.2 分析拿破仑雾月政变的背景和目的。
4.3 介绍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及其对法国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拿破仑的帝国统治5.1 阐述拿破仑帝国建立的过程及其政治体制。
5.2 分析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格局的影响,如领土调整、民族主义兴起等。
5.3 介绍拿破仑帝国崩溃的原因,如军事失败、民族矛盾等。
第六章:拿破仑的衰落与滑铁卢战役6.1 描述拿破仑在俄国战役中的失败及其对帝国的影响。
6.2 分析拿破仑退位和第一帝国结束的原因。
6.3 详细介绍滑铁卢战役的经过、结果以及对拿破仑命运的影响。
第七章:波旁王朝的复辟7.1 阐述路易十八回到法国后的政治改革和政策。
7.2 分析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
7.3 介绍复辟王朝面对的国内外挑战,如欧洲列强的干涉、革命思想的传播等。
第八章:七月王朝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8.1 描述七月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特点。
8.2 分析路易-菲利普一世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
8.3 阐述1848年革命及其导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
第九章:拿破仑家族的复兴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9.1 描述拿破仑的家族成员在法国政治中的角色,如拿破仑三世。
15课法国大革命教案
![15课法国大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48c172b160b4e777fcf00.png)
15课法国大革命㈠课标要求:1、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2、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3、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㈡学习目标(课标分解)1、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2、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3、法国大革命的过程4、《权利法案》时间、内容、作用5、法国大革命的影响㈢能力目标: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的了解,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根据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异同点。
㈣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学习,理解法国大革命是历史的进步。
2、通过对《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的了解与洞悉,逐步认识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资产阶级的“民主与法制”的问题。
既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又要看到它的进步性。
㈤重点、难点重点:1、《人权宣言》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不仅为法国乃至欧洲的民主制奠定了基础,是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不仅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也冲击着欧洲的封建势力,同样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难点:1、如何辩证地认识《人权宣言》中提出的额“人权和公民权”、“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等问题。
2、如何认识拿破仑帝国与封建皇帝的区别。
3、拿破仑战争的反封建性与侵略性之间的关系。
㈥所用课时:两课时㈦讲授新课导课:当北美独立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在欧洲大陆正孕育着一场规模更大、更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15课法国大革命。
一、背景法国大革命前夕的法国1、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出现了深刻的危机2、资本主的发展受到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等级制的严重束缚自公元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后,封建制度在法国确立。
法国的封建王朝经过六百多年的改朝换代之后,到了公元16世纪,由波旁王朝统治,也使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
大学法国大革命教案
![大学法国大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5a01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9.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2.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3.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2.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2. 学生讨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二、新课讲授1.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a. 财政危机:七年战争战败,又介入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财政危机严重。
b. 启蒙思想的影响:启蒙思想传播,阶级意识觉醒。
c. 统治阶级的腐败:绝对君主制与封建制度腐败,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冲击。
2.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a. 三级会议: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革命爆发。
b. 攻占巴士底监狱:7月14日,民众攻占巴士底监狱,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开端。
c. 人权宣言:8月26日,颁布人权宣言,宣布自由、平等、博爱等新原则。
d.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e. 雅各宾派专政:1793年,雅各宾派专政,推行恐怖政策。
f. 热月政变:1799年,热月政变,拿破仑·波拿巴上台。
三、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2. 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并强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授1.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a. 推动了欧洲各国民主革命的发展;b. 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c.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d. 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a.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b. 为现代国家制度奠定了基础;c.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XX教案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XX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2ce7b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0.png)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掌握拿破仑的主要事迹和贡献;(3)认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分析法国大革命的原因;(2)运用比较法,探讨拿破仑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3)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拿破仑的战争策略和成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1)法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和危机;(2)启蒙思想的影响;(3)美国独立战争的启示。
2.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1)1789年巴士底狱起义;(2)制宪会议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国民公会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4)雅各宾派专政和热月政变。
3.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封建制度的瓦解;(2)民主、平等观念的普及;(3)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应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2)拿破仑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2. 教学难点:(1)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各派政治力量的博弈;(2)拿破仑的战争策略和成就。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2)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分析历史事件;(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理解;(4)案例分析法:分析拿破仑的战争策略和成就。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地图和相关视频;(2)史料:提供相关书籍、文章和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2. 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4.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法国大革命教案
![法国大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02b6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3.png)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13课内容,本课从大革命的爆发、《人权宣言》的发表、拿破仑帝国的兴亡三个子目讲述了法国大革命。
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本国的封建统治,也涤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知道“热月政变”,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1.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从而培养学生的史实比较能力。
2.通过阅读与讨论,使学生大体了解《人权宣言》的思想内涵。
3.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原因,提高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影响深远。
2.通过对《人权宣言》内容的探讨和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和人治社会向民主与法制社会过渡的一个重大事件,培养学生树立历史的进步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和人权意识。
让学生感受法国巴黎人民在革命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发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拿破仑战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和法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巴黎最高建筑物,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
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是法国巴黎的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这座铁塔建成于1889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爆发一百周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法国大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埃菲尔铁塔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法国大革命》教案
![《法国大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02217b915f804d2a16c111.png)
法国大革命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理清大革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脉络,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的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进步力量与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始终影响着大革命的进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
通过对罗伯斯比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恐怖政策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鉴别、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人权宣言》、对恐怖政策的认识和评价、第一帝国与大革命的关系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对恐怖政策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师生讨论相结合五、课时安排: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下,年,法国也爆发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向旧制度宣战。
革命波澜壮阔、曲折反复。
在革命期间,法国人民推翻了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法国革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词汇和问题。
法国革命是如何逐步推进的?最终又走向了何处?(二)讲授新课一、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国内: (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矛盾、财政状况).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 直接原因——尖锐的阶级对立。
. 革命条件——财政危机的加剧。
. 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
二、大革命的爆发.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年月日 )——在三级会议上国王的目的是什么?第三等级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采取了怎样的行动?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国王:解决财政问题;第三等级:要求召开制宪议会( 制定宪法,限制王权 )领导者——资产阶级;主力军——工人、农民、城市贫民;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革命爆发——攻占巴士底狱(..)月日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范文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112d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1.png)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战争。
2.思想情感教育目标:①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状况,懂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矛盾的必然结果。
②指导学生分析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采取的措施,使学生认识法国革命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具有广泛性、深刻性,是一场影响巨大和深远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组织学生讨论对拿破仑的评价,使学生学会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学会正确看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能力培养目标:①分析能力培养,指导学生深入分析雅各宾派专政的措施、特点,认识雅各宾派专政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
②评价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标准,评价拿破仑的一生。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帝国。
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对拿破仑的评价。
讲授新课【导入新课】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仅仅隔了几年,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又响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隆隆炮声。
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是欧洲大国,也是当时的强国,同时还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
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雅各宾派专政又是怎么一回事?拿破仑是如何崛起的?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一、法国大革命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法国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18世纪法国思想、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的状况如何?思想上是启蒙思想传播;经济上是资本主义发展,但农业为主;社会上分成了三个等级;政治上是君主专制。
法国的各种矛盾存在已久,为什么这时爆发革命?三级会议的召开,这就是直接原因。
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攻占巴士底狱。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不久,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
法国大革命历史教案
![法国大革命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56f2df4028915f804dc28f.png)
法国大革命历史教案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知道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共和国、雾月政变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二、能力与方法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认识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自主学习,概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拿破仑的主要革命活动,评价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在革命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正确思想。
通过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必然失败,树立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
欣赏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从图画中去寻找历史。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其评价。
二、难点对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的评价。
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教学过程:师:(导入)一个国家一年有许多节日,比如元旦节、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等,但对一个国家来说,有一个节日显得特别重要,那就是国庆节。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国家的国庆日?(学生回答)。
法国的国庆日是什么时候?7月14日。
7月14日是法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的情况又是如何的?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研究的内容。
请同学们先浏览本课内容。
生:(看书)第4课法国大革命(板书)师:(概述本课内容)本课有三个子目:“攻占巴士底狱”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人权宣言》和共和国的诞生”讲述了大革命的发展;“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讲述了拿破仑的上台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
法国大革命初中历史教案
![法国大革命初中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0f465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7.png)
法国大革命初中历史教案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主题:法国大革命
目标:
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2.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
3.理解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和世界的影响
4.培养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或简短故事等形式引入法国大革命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
二、讲授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与起因(15分钟)
1.讲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世袭贵族社会、封建制度等)
2.解释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政治腐败、贫富分化、民众不满等)
三、介绍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20分钟)
1. 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的巴士底监狱被攻占事件
2. 1789年7月14日的巴士底狱被攻占事件
3.《人权宣言》的颁布
4.国民议会的成立
5. 约翰娜克,路易十六和吉伦
6. 法兰西立法议会
7. 泰利尔成立的分裂党
四、讨论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和世界的影响(15分钟)
1.法国大革命对法国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法国大革命对后世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五、小组活动(20分钟)
1.小组讨论法国大革命中的某一事件或人物,并就其意义进行讨论
2.各小组在小结时进行汇报
六、课堂讨论和总结(10分钟)
1.总结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事件和影响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给予解答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巩固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和认识。
八、课外拓展
1.邀请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相关展览
2.鼓励学生独立查找更多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学习。
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
![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8c7c4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0.png)
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法国大革命使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观念逐渐被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1教学目标1.封建专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监狱;君主立宪派掌权;《人权宣言》;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吉伦特派统治;瓦尔密大捷;共和国的建立和处死路易十六;巴黎人民的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专政和罗伯斯比尔;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拿破仑和雾月政变;第一帝国对内统治措施和对外战争;第一帝国的覆亡。
2.通过分析法国的革命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和结束,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基本脉络,理解在革命的不同阶段执政者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及作用,认识到是法国人民在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革命并推动革命继续发展达到高潮。
通过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和对外战争,使学生认识到拿破仑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进程。
3.通过学分析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使学生认识:法国大革命是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的经过,使学生认识: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人物只能加速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是螺旋式前进的。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较英国革命或美国革命更为突出。
它比那些较早的大变革引起更多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并对世界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法国革命不但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民众的充分觉醒。
不但中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已引人注意,而且对各阶层人们都有号召力的民族主义也已出现。
在某种意义上,19世纪的历史实际上是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
教案 法国大革命
![教案 法国大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0f9ee7d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3.png)
教案法国大革命教案标题:探索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认识其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重要影响;2. 理解法国大革命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 培养学生思辨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a. 法国社会的不平等和封建制度的问题b. 法国经济和财政危机的加剧c. 法国启蒙思想的兴起和对改革的呼声2.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经过a. 第一阶段:三级会议的召开与国民议会的成立b. 第二阶段:巴士底监狱的被攻克和大规模暴力事件的发生c. 第三阶段:君主制度的终结和共和国的建立3.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意义a. 社会变革:废除封建制度、确立人权平等的原则b. 政治变革: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对世界范围内的民主运动起到激励作用c. 欧洲战争的爆发:法国大革命领导欧洲大陆进入动荡时期d. 反思与教训:发生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对今天的社会和政治有怎样的启示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使用多媒体素材展示法国大革命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该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授:a. 分小组进行学习和研究,每个小组负责一段历史背景,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
b. 小组分享并展示他们所负责的历史背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教师介绍必要的补充知识。
3. 理解与分析:a.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经过,并记录下关键事件和人物。
b. 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整合和归纳,梳理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经过的时间线。
4. 影响与意义:a.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探讨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b. 小组代表进行陈述,其他小组提问和辩论,促进学生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评价:a.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内容和意义。
b.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分享对该话题的新认识和思考。
四、教学资源:1. 多媒体素材:图片、视频等展示资料;2. 教材和参考书籍:相关的历史教材和辅助阅读书籍;3. 小组研究资料:学生在小组中收集的材料和讨论记录。
《法国大革命》教案
![《法国大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dedc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9.png)
《法国大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情况,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如:法国大革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等。
(3)学生能够初步欣赏和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关注现实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情况,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
2.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法国大革命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法国大革命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课文,了解大意。
(2)生词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记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4)整体理解: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梳理课文内容,确保每个同学都能理解课文。
3. 深入探讨(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如封建制度的腐朽、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2)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重要事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重要事件,如巴黎起义、雅各宾专政等。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如推动民主制度的发展、促进世界历史的进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课标要求: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导入新课:政治制度变化过程:波旁王朝(封建专制)—(1789年大革命)—君主立宪-(路易十六出逃、巴黎人民起义)-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恐怖统治-热月政变、督政府-雾月政变、执政府)-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封建专制)—(1830年七月革命)-七月王朝(君主立宪)-(1848年二月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普法战争、巴黎人民起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的特点:政治制度多次变化,斗争曲折复杂,下面我们学习。
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一)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第一、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引导学生回顾英美两国的革命原因,从中总结规律,认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学生学会运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来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8世纪晚期,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法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专制王权和资本主义发展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第二、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思想武器。
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历史上重大社会变革前的思想解放。
如:商鞅变法前的百家争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从中认识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无一不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懂得通过史料和课本中提供的信息来认识历史,比较历史。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出现高潮。
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专制王权和神权,,使民主、法制等思想深入人心,并提出了三权分立等一整套政治构想,为法国大革命进行了充分的思想洗礼。
这也是革命中人民群众能够广泛参与,并不断把革命推向高潮的重要原因。
第三、路易十六的腐朽统治, 使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毫无民主权利,经济上又遭受沉重剥削,和特权等级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
第四, 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成为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三级会议中的斗争。
出示三级会议的概念。
三级会议是洛议机构,是国王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而召开的。
但这次三级会议的召开,却使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有了进行政治斗争的合法途径。
他们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在三级会议中与国王展开斗争。
尤其是在人民群众支持下,第三等级的代表单独组成国民议会,后又改为制宪议会,着手制定宪法。
这使双方的矛盾迅速激化,直接导致革命爆发。
2、攻占巴士底狱。
巴黎人民在1789年7月14日,攻占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一一巴士底狱,这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随后,全国各地都爆发了人民起义,各地政权相继被起义者接管,这从根本上动摇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但并没有彻底推翻。
(三)君主立宪派的革命措施1、君主立宪派:君主立宪派主要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利益, 主要是一些银行家和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
他们在制宪议会中占统治地位,因此革命开始后首先掌握了政权。
君主立宪派是民主力量的代表,因此主张制定宪法,限制王权;但他们社会地位较高,与波旁王朝关系密切,因此又主张保留君主制,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2、君主立宪派的革命措施。
制宪议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通过《人权宣言》,颁布《1791 年宪法》。
引导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史料来了解。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把启蒙思想中的人权、法治等观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彻底否定并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
《1791年宪法》规定了法国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这就适应了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确保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合法性。
3、对君主立宪派的评价。
从英美等国的革命过程来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主要是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这些任务在君主立宪派当政时基本完成,后来的革命进程只是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这一革命成果。
因此, 君主立宪派是法国大革命的奠基者,贡献巨大。
《1791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权的财产限制, 和君主立宪派始终不愿废除君主制, 则暴露其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推翻波旁王朝1、推翻波旁王朝的直接原因。
法国革命初期建立的政权并不稳固。
国内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丧失权利,积极进行反扑;国外普奥等国封建君主害怕法国革命危及自身利益,积极进行武装干涉;路易十六叛卖革命。
面对国内外旧势力的进攻,君主立宪派软弱无力,又不同意人民群众废除君主制的主张。
在这种情况下,为保卫革命成果,巴黎人民再度起义。
2、1792年八月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 这是法国革命的一个重大成果。
观看60页图片。
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一)第一共和国建立的原因第一、八月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法国君主政体垮台,为建立共和国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二、人民群众的积极推动是主要原因。
君主立宪派保留了波旁王朝,吉伦特派虽然比较激进,但也想中止革命。
但广大人民由于受压迫最重,反封建也最坚决。
他们不仅要求彻底推翻封建统治,还要求得到土地,改善生活,摆脱受剥削的处境。
人民群众既要和专制势力斗争,又要与资产阶级斗争,恰恰说明法国大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立法议会决定召开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建立共和国,审判并处死国王。
第三, 雅各宾派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积极号召。
第四, 外来武装干涉促使采取更激进的革命措施。
普奥联军武装干涉的目的就是要恢复法国的君主政体,法军在瓦尔密大胜入侵的反法联军,极大地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
瓦尔密大捷后的第三天,国民公会就决定建立共和国。
(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792年9月国民公会开幕,立即通过决议,宣布废除王权,建立共和国。
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又前进了一大步。
(三)审判并处死路易十六学生讨论,为什么处死路易十六?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共和国建立后,如何处置国王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人民群众要求惩办国王,另一方面国内外复辟势力围绕路易十六蠢蠢欲动。
为巩固新生的共和国,1793年初,国民公会以“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
意义:路易十六作为法国专制势力的总代表,其被处死,是法国民主力量在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取得的决定性胜利。
总结:法国大革命初期,法国政体经历了从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到共和政体的演变。
反映了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是法国民主力量在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取得的决定性胜利,是历史的进步。
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导入新课:播放《英雄交响曲》,讲述贝多芬写此曲的目的和经过。
一、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一)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义,将吉伦特派推上了革命的领导地位,在反封建方面,吉伦特派推行了比立宪派更激进的政策。
推翻君主制,实行法制,1792年9月22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即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1月21日又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吉伦特派在反封建方面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但面临外国的干涉和国内的动荡的局势,却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1793年英国以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联合俄奥等欧洲封建国家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年轻的共和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当时举国上下最强烈的要求就是限价和打击投机商,而吉伦特派不愿失去应有的利益,坚决反对限制物价,结果巴黎人民于1793年5月30日到6月2日,进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将激进的雅各宾派推上了领导岗位。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的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在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举起染满鲜血的旗!听见没有?凶残的士兵嗥叫在我们国土上,他们冲到你身边,杀死你的妻子和儿郎。
这一帮卖国贼和国王,都怀着什么鬼胎?试问这些该死的镣铐,究竟准备给谁戴?究竟准备给谁戴?法兰西人,给我们戴啊!奇耻大辱叫人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把人类推回奴隶时代!)(二)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简介雅各宾派的由来和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政权。
彻底废除封建制度。
(让一学生朗读主要措施的内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无条件地废除封建义务。
实行恐怖政策:经济上实行限价法令,政治上惩治嫌疑犯。
发布总动员令,宣布法国处于危急之中,大批青年应征入伍。
到1793年底,国内的叛乱被镇压,战场上法军也击败干涉军,战场从国内转到国外。
(学生谈谈对恐怖政策的理解,提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教师总结: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挽救了革命,但它只是一种战时体制,它打击的对象很大程度上是资产阶级,限价法令违反了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原则,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政治恐怖使得人人自危。
在形势稳定后继续实行恐怖政策,导致雅各宾派失去人心。
1794年7月27日反对雅各宾派的人联合起来,发动了“热月政变”将罗伯斯庇尔送上断头台,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法国进入热月党人统治时期。
(学生阅读64页历史纵横)(三)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热月党人是反对罗伯斯庇尔的各派人物的联合,他们实行的是一条中间路线,一方面取消恐怖政策,一方面打击复辟势力,维护共和制,1795年制定了共和三年宪法,它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宪法,保证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根据宪法成立了督政府。
但督政府软弱无能,对内不能稳定经济、解决财政困难,无力镇压来自各方面的反抗势力以控制局势;对外无力抵抗反法同盟的进攻。
经过多次动荡的人民渴望过安定的生活,而资产阶级更加盼望有一个强大、稳定的政权出现,以发展资本主义。
在这种形势下拿破仑的出现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简介拿破仑:拿破仑1793年在收得土伦中暂露头角,后在同反法联军作战中多次取得胜利,1799年,在军事上取得辉煌成就的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推翻了督政府,以波拿巴为第一执政的临时执政府的建立,表明法国从民主共和制向军事独裁制转变。
这与法国大革命创立的自由、平等、人权的原则完全相悖,是大革命的对立物。
但当时建立独裁统治是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客观需要。
1804年5月,元老院根据拿破仑的意愿,起草新宪法,宣布法因为帝国。
同年12月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这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
二、波帝王朝复辟拿破仑统治法国的15年有两个特点:一是国内改革,巩固了革命成果;二是对外战争激起了欧洲民族主义的兴起,最终导致他的垮台和波旁王朝的复辟。
(一)拿破仑巩固政权的措施:在国内,拿破仑实行独裁统治,有效地统治了国家,颁布《民法典》,加强中央集权,组织国民教育体系,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民法典》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