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法治化问题的探讨
行政程序法治化的意义
行政程序法治化的意义一、引言行政程序法治化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规范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方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实现行政程序法治化对于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障公民权利1. 保障公民知情权行政程序法治化可以保障公民知情权,即使公民在与行政机关进行交流时,也可以了解到其工作的相关信息。
这样做可以避免行政机关滥用职权或违反法律规定。
2. 保障公民参与权在行政程序中实现法治化可以为公民提供更多参与机会。
例如,在环境影响评估过程中,居民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监督。
3. 保障公民申诉权当公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有权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
如果该部门没有按照法律程序处理投诉,则该部门将受到惩罚。
三、促进政府公信力1. 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行政程序法治化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使公民能够了解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公正、不合理或不合法的决策。
2. 保障政府执法的公正性在行政程序中实现法治化可以保障政府执法的公正性。
如果行政机关没有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操作,则该机关将受到惩罚。
3.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实现行政程序法治化可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通过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方式,可以减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高工作效率。
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1. 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行政程序法治化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通过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方式,可以避免行政机关滥用职权或违反法律规定,从而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2. 增强社会信任度实现行政程序法治化可以增强社会信任度。
如果公民相信自己受到平等对待并且有权申诉,那么他们就会更加信任政府。
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行政程序法治化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方式,可以减少不公正、不合理或不合法的决策,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总结行政程序法治化是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手段。
行政程序及法治原则思考
保障人权
法治原则的核心是保障人权,包 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基 本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 犯。
程序公正
在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循公正、 公开、透明的程序,确保当事人 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治原则的基本要素
完善的法律体系 独立的司法机关
严格的执法 公民守法意识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实现法治原则的基础,包括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特点
法定性、公正性、公开性、参与性、效率性。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程序公正原则
行政程序应当公正、公平、透明,保障当事 人的合法权益。
高效便民原则
行政程序应当高效便捷,符合实际情况,方 便人民群众办事。
诚实信用原则
行政机关应当诚实守信,依法履行职责,不 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权责统一原则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并 对违法行为承担法律法治原则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法治原则是指通过法律手段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的原则。
特点
法治原则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至上性,要求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法律,并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法治原则的基本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应该享有平 等的权利和义务,不得因身份、 地位、财富等因素受到歧视或特 权。
公众参与和透明度
公众参与和透明度是现代行政程序的重要特征。在制定和实施行政决策过程中,政府需要广泛听取公众 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公众对行政决策的理解和信任。同时,政府也需要通过公开行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提高行政程序的透明度。
法治原则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法律至上原则
法治原则的核心是法律至上,任 何权力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在未来的发展中,法治原则将继 续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至上性, 确保政府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防止滥用权力。
浅析我国行政程序法治化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eJ u n 1
Ap .01 r2 1 Se ilNo 1 4 No0 ra . .4 6
总 第 14期 第 0 6 4期
浅析我国行政程序法治化
⑩ 黄 宏
( 汉 软 件 上 程职 业 学 院 . 武 湖北 武汉 4 0 3 ) 30 3
的理 由; 或者即使 符合 书面 的形式 . 是 . 但 违反 程序 的具体 要求 , 如未告知具体执行期限 、 或未盖印章等。
2强 制执 行 手 段 力度 不足 。我 国行 政 机 关 目前 可 采 取 .
体. 造成 了信息混乱 、 率低下, 效 给相对人提出司法程序造
成 了种种 限制 。
我 国行政程序 法研究起步较 晚, 对于行政 程序 法研 究 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充分 。因此 . 在我 国的行政 程序法 治化 的实施当中存在着种种障碍, 现对其 分析如下 :
( ) 事前 、 中程 序 一 轻 事 目前 , 行 的行 政 程 序 法 很 多 条 款 都 是 限 于事 后 的 管 现 理措施 , : 何监督 、 何救济之类 ;  ̄x于行政诉讼 . 如 如 如 又 n, t
【 作者简介】 宏(96 )男, 黄 1 一 , 湖北武汉人. 6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法律。
行政救济等相关法规。但是 , 很少对诸如如何对情报 的公
开, 事先 听 取 群 众 意见 , 听证 程 序 的步 骤规定 , 是 , 但 还是 对公 民的救
济 力 度 不 足 , 诉 讼 的范 围 还 仅仅 限于 具体 的行 政行 为。 可 作 为 一 个行 政 程 序法 . 靠 事后 的诉 讼 , 济是 不 能 很 好 地解 光 救 决 问 题 的 . 国应 该加 强 对 于事 前 和事 中 程 序 的立 法 。 我
关于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思考
02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03
建立决策评估机制
通过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广 泛听取各方意见,提高行政决策 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对行政决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 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决策 。
建立行政决策的监督机制
加强人大监督
发挥人大在行政决策中的监督作用,对重大行 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
强化司法监督
完善行政诉讼制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的合法权益。
决策程序更加公正
行政决策将更加注重公正性,建立健全决策评估机制,对决策进行全 面评估和监督,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行政决策法治化对未来的影响
提升政府公信力
行政决策法治化将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 象和地位。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行政决策法治化将有力地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 社会和谐发展。
提高行政效率
行政决策法治化能够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行政机关在决策过程中的随 意性和主观性,降低行政成本。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基本原则
法律至上原则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遵守法 律法规的规定。
权力制约原则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时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 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正当程序原则
建立行政内部监督机制
完善行政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制度,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04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未来展望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发展趋势
决策过程更加透明
随着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行政决策过程将更加透明,公开决策信 息、征求公众意见将成为常态。
决策依据更加规范
行政决策将更加注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约束,减少个人意志和随意 性,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行政执法程序合法
行政执法程序合法篇一:行政执法的程序合法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从事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行政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与正确性除了要有实体保障外,还须要有程序保障。
如果忽略和轻视行政程序,依法行政就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实体法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然而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混乱与无序依然存在,加强行政程序法制建设,强化程序意识也就成为社会各界的一个普遍要求。
本文即从合法程序的价值、我国目前行政执法领域程序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入手,对合法程序应具备的要件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通过合法程序的构建增强行政执法活动的正当性。
一、合法程序的价值1、保障公正。
二十世纪以来,社会的迅猛发展使行政权的扩张成为一种无法抑制的趋势,行政机关开始拥有并行使大量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成为现代行政权的核心。
然而不受制约的自由也就容易滋生腐败,或被滥用。
如何保障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保障行政执法的公正性越来越成为难题。
人们首先想到了司法审查,但司法审查的事后控制性显然不能满足对自由裁量权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的需求。
于是,程序公正的理念被引入,即通过对行政执法程序平衡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地位,既防止滥用职权,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执法过程以及结果的违法,又通过相对人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获得告知权、听证权、检举权等的设置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而后者,在我们提出“执政为民”,建设“亲民政府”的目标后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迫切。
2、增进效率。
行政执法作为行政机关对业已失衡的社会关系给予一定的处理,必须有一定的效率作保障,否则,维护社会秩序可能成一句空话。
而对程序的强调似乎会给行政执法人员带来麻烦,甚至会增加执法成本,这是有违效率原则的。
其实不然,因为:(1)行政执法机关可以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以提高执法效率;(2)合法的执法程序将有助于行政执法决定正当性的提高,从而降低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可能性,这也将在整体上提高行政执法效率;(3)程序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将有助于行政管理相对人配合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从而提高执法的效率并有助于行政执法目的的实现。
对中国行政程序法制化的探讨
它实质上是指如何在相 互抵触 的各 种行政规范 中进行最佳选择 ,并使这种选 择的决定具有正 当性和约束力的 问题 本文主要从
行政程序法制化 的意义 、理论基础 和原则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行政程序 ;法制 化;基本 原则 中 图 分 类 号 :D0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一
强 的 程 序 对 目前 经 济 改 革 中 出现 的秩 序 混 乱 、制 度 不 力 的 现 出 现 了一 种 折 中 的观 点 , 认 为 行 政 法 既 有保 权 作 用 ,又 有 控 象 是 一 剂 良药 , 也 是 中 国 当前 实现 法 治 主 导 的最 佳 选 择 。 由 权 作 用 , 反 映 了 2 0世 纪 以 来 行 政 法 的 新 变 化 。 于 程 序 具 有 开 放 的 结 果 和 紧 束 的 过程 , 随 着 程 序 的展 开 , 参 目前 ,对 行 政 法 理 论 基 础 的 研 究 已突 破 了“ 权 法 ” “ 保 与 控 加者越来越 受到“ 程序上 的过 去” 的拘束 ,而制度化 的契机 也 权 法 ” 范 畴 。 的学 者 【提 出行 政 法 的理 论基 础 是“ 衡 论 ” 的 有 3 】 平 。 由此 形 成 。程 序 开 始 于 高 度 不 确 定 的 状 态 , 但 其 结果 却 使 程 这种 观 点 认 为 ,行 政 法 的 全 部 发 展 过 程 就 是 行 政 机 关 与 行 政 序 参 加 者 难 以抵 制 , 形 成 一 种 高 度 确 定 化 的 效 应 。 因此 , 如 相对 人 的 权 利 义 务从 不平 衡 到 平 衡 的过 程 。现 代 行 政 法 不 应 果 我 们 要 实 现 有 节 度 的 自由 、有 组 织 的 民主 、有 保 障 的人 权 、 是 管 理 法 、控 权 法 , 而 应 是 “ 衡 法 ” 其 存 在 的 理 论 基 础 则 平 , 有 制 约 的 权 威 、有进 取 的 保 守 这 样 一 种 社 会 状 态 的话 ,那 么 , 是“ 衡 论 ” 也 有 学 者 对 此 持 不 同 意 见 , ] 为 在 市 场 经 济 中 , 平 。 [认 4 程序 法 可 以作 为其 制度 化 最 重 要 的基 石 。 从 这 个 角 度 出 发 , 公 民 与 法 人 的 权 利 应 与行 政 机 关 取 得 平 衡 ,但 非 平 分 秋 色 , 可 以 看 出 ,行 政 法 制 的 程 序 化 与 行 政 程 序 的 法 制 化 是 中 国 行 在 权 利 与 权 力 之 间 ,应 以 公 民 与 法 人 的 权 利 为 本位 。 有 学 者 提 出 马 克 思主 义 的 “ 共 权 力 论 ” 行 政 法 的理 论 基 础 ,“ 共 公 是 公 在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政 府 对 经 济 的管 理 从 微 观 管 理 转 变 权力论” 的核心 观点是:认为 国家权力 、政府权 力、司法权 力 到宏 观管理 ,从直接管 理转 变到 间接管理 ,从计划调控转 变 等不 是某 种特权或私权 ,而是社会的权力 、人 民的权 力;行 到 市 场 调 控 。从 新 的政 治 功 能 来 说 ,它 要 求 政 治 体 系 从 要 素 使 这 些 权 力 的 机 关 和 人 员 不应 是 凌 驾 于 社 会 之 上 、人 民 之 上 管理 转 向 程 序 管 理 ,从 内在 管 理 转 向外 向 管 理 , 从 保 险管 理 的官 僚 机 器 , 它 们 必 须 是 不谋 私 利 、 不 以权 营 私 的 , 是 全 心 转 向 保 证 管 理 。 【在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 政 治 体 系对 社 会 和 经 全 意 为 人 民服 务 的 。对 于 “ 衡 论 ” 2 】 平 ,这 种 观 点 认 为 , 在行 政
2024年我国行政程序立法论文
2024年我国行政程序立法论文一、引言随着法治国家建设的深入,行政程序立法成为了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一环。
行政程序,即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时限和顺序。
它不仅关系到行政效率,更直接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因此,探讨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现状、问题及未来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历史发展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也逐渐加快步伐。
早期,我国主要通过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来规范行政程序。
例如,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处罚法》就对行政处罚的程序作了初步规定。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行政程序立法也逐渐走向系统化、规范化。
2004年,《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行政程序立法进入了新的阶段。
该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和监督等程序作了详细规定,为其他行政领域的程序立法提供了借鉴。
三、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现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行政程序法律体系。
除了《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外,还有《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各类行政行为的程序作了明确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行政机关的行为,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国还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行政程序立法的方式和途径。
例如,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制定行政程序地方性法规,以更好地适应地方实际。
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也逐渐成为行政程序立法的重要内容,为公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
四、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部分行政程序法律规定仍然较为原则化,缺乏具体的操作性。
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行政机关和公民往往难以准确把握法律要求,影响了行政程序的执行效果。
其次,行政程序立法与实体法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
在某些情况下,行政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存在冲突或矛盾,导致行政机关在执法时面临困境。
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所面临的困难及我们的设想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经提出:“形式主义”原则是一切近代法律的重要特征,而法律的“形式主义”主要是指法律活动的程序性。
但从人们的一般认识来看:法律活动的程序性通常是指立法和司法活动的程序性,而对行政活动的程序性起初是被排斥在外的。
因为行政活动或行政行为充满复杂性和变异性,不同行政机关会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管理对象作出自己的决定,享有大幅度的自由裁量权,因此,讲究行政程序与其规X化往往被认为是给行政机关工作束缚手足,会影响和降低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
为此,各国行政程序法制化都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各国法学家都把行政程序法典化视为难题。
在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行政程序法的发展日益关注,行政程序法典化问题也已成为中国实现行政法治的一个主要课题。
行政程序法典化已成为中国行政法学者憧憬的目标,它将是中国行政法稳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但同时要看到:这是一项最艰巨的行政立法系统工程,是当前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在行政法历史上,不少国家法学家曾经努力制定一部适合本国需要的融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于一体的统一的行政法典,但几无成功。
于是立法家与学者们又开始向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方向努力,这一方面已有少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成功。
例如奥地利国会议员早在1875年就提出行政程序法典化的要求,到1926年才使该国《一般行政手续法》公布生效,经过几十年时间。
德国近代行政法开山鼻祖奥托·麦耶1895年出版《德国行政法总论》巨著,提出行政程序问题,德国法学家阿普莱特于1929年就提出制定全国统一行政程序法的建议,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直到战后才正式致力于这项工作,六十年代初正式负责起草工作,到1976年终于完成该法的立法程序,足足经过四代行政法学者的努力。
美国1929年就由参议员诺里斯·比尔首次提出行政程序立法草案,1937年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命令,成立了行政程序委员会,直到1947年杜鲁门总统时才正式签署公布《联邦行政程序法》,其间经历了十七年时间。
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法治化的理性选择
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法治化的理性选择在当今社会中,行政指导作为一种行政手段被广泛运用。
然而,行政指导在实践中常常容易引发行政滥权和不当干预等问题。
为了规范行政指导实践,提高行政指导的合法性和效力,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的法治化成为了一个理性选择。
本文将探讨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法治化的必要性、途径和效果。
一、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法治化的必要性行政指导作为一种行政手段,旨在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由于行政指导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行政滥权的问题。
如果行政指导行为不受法律约束,行政机关就可能利用其职权优势,滥用行政指导权力,导致不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的混乱。
因此,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的法治化成为了当务之急。
其次,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的法治化有利于确保行政指导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在法治社会中,行政机关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依法行使行政指导权力,遵循程序公正原则,确保行政指导的主体和对象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只有通过行政程序约束,才能保证行政指导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增加公众对行政指导的信任和认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的法治化有利于完善行政指导的效能和可操作性。
合理规范行政指导的程序要求,可以确保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指导权力时,注重科学分析和充分论证,减少主观干预和随意性决策。
同时,通过规范的程序要求,可以加强行政指导与其他行政手段的衔接,提高行政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的途径要实现行政程序约束行政指导行为的法治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立法、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等。
首先,立法是实现行政程序约束的重要途径。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指导权力的程序要求,明确行政指导的授权范围和义务限制,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行政指导行为。
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完善行政指导的立法制度,提高法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行政行为的规范与法治化
行政行为的规范与法治化行政行为的规范与法治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一个社会中,行政行为规范与法治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对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规范行政行为的意义、法治化的实现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规范行政行为的意义在于保证政府的权力合法、公正行使,增强了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和公信力。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政府是受法律约束的,行政行为必须依据法律进行,具有合法性和公正性。
规范行政行为能够确保政府权力不被滥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同时,规范行政行为也能够提高政府的效率,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实现行政行为的法治化需要采取以下途径。
首先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行政程序规则。
法律是规范行政行为的基础,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行政机关才能进行行政行为。
其次是加强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和约束。
行政执法机关作为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接受上级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滥用职权。
还需要完善行政行为的救济与诉讼程序,为公民提供维权的途径和渠道。
只有当公民对行政行为有异议时,才能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维权,以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然而,在行政行为的规范与法治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法律意识薄弱。
部分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偏差,不少行政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其次是行政执法机关执行行政行为时存在滥用职权、超越权限的情况,导致公民权益受损。
同时,行政行为救济与诉讼程序不畅,公民维权难度较大,影响了行政行为规范与法治化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行政机关的法律培训和法治意识教育,提高行政机关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制度和行政执法监管机制,规范行政行为的程序和权限。
同时,应加大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力度,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的监督和约束。
行政程序法法典问题研究
行政程序法法典问题研究【关键词】行政程序法;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1 《规定》出台背景加强行政程序建设,推动行政程序立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当前,我国仍然没有制定出一套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2003年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的《行政程序法》由于多方面原因迟迟未出台。
行政程序立法方面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法治政府、规范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完善,在这样一种制度供给落后于实践需求的背景下,湖南省政府率先打破了“先中央,后地方”的立法路径,提出了程序法建设“先地方,后中央”的设想,于2008年4月9日通过、10月1日开始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该《规定》是我国首部用来规范政府自身行为的方性行政程序规定,它填补了我国行政程序立法制度设计领域的空白,对我国程序法制建设和行政法学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2 《规定》概述2.1 立法目的《规定》第一章第一条就指出了立法目的,即“为了规范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机关合法、公正、高效行使行政职权,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简言之“以程序控权,促依法行政”。
我国现行的行政立法主要是职权法,对部门职权的规定比较详细,但具体行政行为的操作性规范甚少,巨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游离于法制监督外,行政程序上的违法现象颇为常见,不仅损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还严重影响了行政执法的公信力。
“重实体,轻程序”可以说是我国行政执法部门的一个亟待纠正的传统,《规定》正是希望通过对行政程序的正当设置与完善来更好地规范与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从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2 基本原则《规定》第一章第五至第八条分别论述了行政程序包含的四个基本原则:依法公开原则、鼓励参与原则、高效便民原则、信赖保护原则。
其中公开原则和参与原则被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以专章的形式诠释公开和参与这两大基本原则,这样的制度设计方式在国外也极为罕见。
浅论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政许可法 我们 等, 在行政程 序立法方 面积累了 相当的 经验。同时 理论研究也 , 取得了 足的 展: 论研究 长 进 理 著作不断出 版。1 9 9 年国 9 务院
召开 了 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 , o 年国务院又颁发 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实施纲要 , 出要在十年时间内基本建成 法治政府 的 目 全 2 4 o 提 标。以 下本文拟从法律层面上简要阐述一下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的现状 。
【 关键词 J 行政程序制度; 行政程序立法 ; 行政程序法
为完全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见 , 单纯 的违反法 定程 序不会影 响具体 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 法治 国, 依法行政的要求 , 9 1 9年 国务 院召开了 行政行为的实体内容的存在及其 效力 。这样无 疑有损行 政程序 的权威 , 9 应在以后的行政程序立法 中予 以重视。 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 ,04年 国务 院又颁发 了全面推进依 法行政实施 使其不具威 慑力 , 20 2 3 行政程序的参与性弱 , .. 透明度低 。行政程序 的参与性 强弱和透 纲要 . 提出要 在十年 时间内基本建成 法治政 府的 目 。以下本 文拟从 法 标 明度的高低是行政程序 民主化程度 的重要 体现 。在我 国, 当一部 分行 相 律层 面上简要 阐述一下我 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的现状 。 政程序缺乏 民主性 和参与性 , 没有说 明理 由, 没有 听证程序 , 甚至 于 当事 11 ..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宪法依据
有J施 Sl DI I I I
嗽
20 年 2 09 月
浅论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井杰 马 罡
(。 I 黑龙江鑫鼎律师事务所 , 黑龙江 牡丹江 17 0 ;. 50 0 2 黑龙江博 学律 师事务所 , 黑龙江 牡丹江 1 00 5 0) 7
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治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我们也不可否认,在实践中,法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目前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刑事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1. 侦查不公正在刑事司法领域,侦查环节是确立案件事实真假及涉案人员罪责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有些侦查机关缺乏专业能力或受到非法干预,导致了一些案件产生冤错之名。
对策建议:- 建立独立、公正、透明的侦查机构;- 加强侦查人员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设立独立监察机构对侦查工作进行监督。
2. 极端主义与反恐怖主义之间平衡随着极端主义活动频发和恐怖袭击威胁加剧,国家普遍采取反恐怖主义措施保护国家安全。
然而,一些国家在反恐怖主义立法和实践中存在过度的倾向,使得个人权利受到侵犯。
对策建议:- 平衡维护国家安全和尊重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 加强极端主义教育,从根源上预防极端思想滋生;- 通过合作来共同应对全球恐怖主义威胁。
二、民事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1. 司法资源不均衡在许多地区,由于司法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民事诉讼的效率低下和司法公正性无法保障的问题。
这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策建议:- 增加财政投入,提升基层法院设施和员工水平;- 推进信息化建设,在线解决争议以减轻诉讼压力;-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会稳定与谐调发展。
2. 法律意识淡薄在一些地方,市民普遍缺乏正确的法律意识。
他们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并且缺乏相应的维权意识,导致一些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对策建议:- 加强公共法律教育,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 构建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体系,使市民能够及时获得相关法律援助;- 提供更多渠道和机会让市民参与立法过程。
三、行政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1. 法治缺失在一些地区,政府官员滥用职权、违规执法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情况下,行政司法无力有效监督和制衡政府行为。
对策建议:- 健全独立的行政审判机构,实施有效监察;- 建立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增加透明度。
试论行政程序法治化
的程序 , 轻权 力制约和权 利保护程 序。 如《 行政 处罚法》 为保 3 . 4 强化行 政执 法责任 制。部 门不 同、 岗位 不 同 , 执法 障处罚裁决和 处罚执 行 的效 率 ,规 定 了对轻微违 法行 为的 人员应 承担 责任也 不 同。 行 政机 关应 根据其 违 反法定 义务
试 论 行政 程序 法 治化
毕 再 宏 ( 中 共齐 齐 哈尔 市 委党 校)
摘要 : 行 政程 序 法 治 化具 有防 止 腐 败 滋生 、 保 护行 政 相 对 人 合 法 追 究其 法律责任 。 权利 , 提高行政效率等意义, 但受 “ 重实体、 轻程序” 等 观 念 的消 极 影 2 . 3 工作 人 员程序观 念 淡薄。长期 以来舆 论 曝光 的粗 响, 政府在依法行政过程中 , 程序 意 识 仍 然 淡 薄 , 这直接影Ⅱ 向 行 政 行 为 的 正 义性 及 法 治 政府 的建 设 。 关键词 : 行 政 程序 行 政 程 序 法治 化 行 政 法治
约程序 。 ③ 重实体法律责 任 , 轻程序 法律责任。现行 多数 的 的监 督 。 法律 法规 都 只 关注 程序 违 法是 否 影 响 了 当事 人 的合 法权 行 政程 序 的法 治 化 , 是进 一 步 规范 公 权 力 、 保 障 私权
暴 执法 、 野 蛮执 法、 执 法犯 法事 件 , 往 往缘 于执 法者 观念 的
误区 , 认 为 只 要 实体 合 法 , 程序并不重要 , 因 而 执 法 不 亮
1行 政程序 法治 化 的必要性 导致 行政机 关在行 政诉讼 中处于被动 地位 。 行政 机 关不 出 1 . 1 行政 程序 法治 化 是我 国与 国 际接 轨 的必 然要 求。
在 西 方各 国 ,行 政程 序制度 具 有对行 政权 力 的监控 功 能。 庭 应诉 、 不合作 、 不执行 等 , 无 不和程 序观 念淡 薄有 关。
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及其完善措施浅探
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对执法行为进行全程监督,及时纠正不当行为。同时,加强外部监督,接 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促进执法行为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
总结词
信息化技术是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准确性的 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执法信息平台,实现 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通过信息化手段,提 高执法行为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减少人为 因素对执法过程的影响,提高执法效率和准 确性。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手段,对执法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
高效便民原则
行政机关应当提高执法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繁琐程序,为当事 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程序正当原则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遵循正当的程序,确保当事人的知情权、 参与权和救济权得到保障。
03
行政执法程序的不足
执法依据不充分
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行政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尚不健 全,存在漏洞和空白,导致执法过程 中无法可依。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总结词
专业的执法队伍是行政执法的关键,能够保 障执法行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详细描述
加强执法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 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建立有 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执法人员积极履行职责 ,提高工作积极性。
强化执法过程监督
总结词
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行政执法的保障,能够防止执法行为的不当和滥用。
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交通管理部门存在效率低下、 处理不及时的情况。
执法程序繁琐
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程序较为繁琐,增加了违法者的负 担。
案例三:某市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案例
•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交 通管理部门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 提高,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和权 威性。
浅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一)
浅谈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一)内容摘要依法治国是党中央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想认真贯彻,就必须切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因此,本文针对依法行政方面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保证严格依法行政,实施依法治国,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行政执法的定义、特征、原则入手,然后再从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受利益驱动,使执法目的脱轨,导致具体行政行为违法;部分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低下,是导致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重要原因;领导决策机关“依法治理”的观念不强,人民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勇气不足;立法中的不完善,不配套、不落实,使一些行政管理事项,实体上有法可依程序上无法操作。
针对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执法体制上进行了系统分析,阐明了健全法制,加强执法监督,依法行政的要性。
最后,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字:行政执法特征原则问题建议随着党中央“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实施,近年来,我们的国家在立法、司法及国家行政事务的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基本达到了逐步建全、完善并日趋成熟。
开创了各项管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制社会局面。
特别是在涉及面最为广泛的国家行政事务管理领域,立法数量和执法力度均是空前的。
几年来,通过中央及地方立法体系和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艰苦努力的工作,切实加速了国家政府法制建设的进程,为实现依法治国,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其功绩不可忽视。
但是,由于在我国行政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再加上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历史根源和国民法制素质相对较差的特点,虽然在行政立法、执法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轻视。
现本人就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的本质、内核入手,从行政执法的定义、原则、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表现及本人的几点建议入手阐述、论证。
一、行政执法的定义、特征、原则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得到行政授权的非行政组织,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执行、适用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行为,亦称具体的行政行为,或行政管理职能活动。
我国行政程序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程序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彭宗平
内容摘要 针对我国行政程序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诸问题,作者提出了诸 如转变传统观念,深入司法改革、实现司法独立,进行统一的行政程序立法,扩大 司法审查范围和严肃行政执法等对策分析。
从形式上说,行政程序法治化是指由 政府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间、顺序等 要素所构成的行为过程的程序化、制度化、 法律化,它要求行政权的行使必须遵循法 定的程序,也就是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 为必须以国家法律所规定的法定程序为依 据。从本质上说,行政程序法治化是一个动 态的系统化的法律程序,它不仅包括对行 政程序法律化的过程,而且包括对行政程 序科学化的过程、对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 人之间的不平等性进行平衡化的过程。行 政程序法治化对于我国整个政府公共行政 活动来说,可以保证政府行政行为的统一 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公开性,保证对政府 职能的监督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行政程 序法治化是依法行政的核心内容,是控制 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扩大公民行政参 与的根本保证,是现代行政程序法律建设 的主要目标,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 本趋势。
进行统一的行政程序立法。
效力。在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中,往往缺乏 要指行政执法部门而言。我国现有行政程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目前,在我国进行
对行政主体违法行政行为所应承担法律责 序法对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违法责任的规定 统一的行政程序立法的确是当务之急。早
任方面的规定,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情况。
就比较少,现在依有关规定予以追究的,并 日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集中规定各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行政程 任何约束,也不应为任何直接或间接不当 适应的过程。正像沃特森所概括的:“就像
序法治缺乏明确的宪法规定,致使我国的 影响、怂恿、压力、威胁或干涉左右,不论其 人的器官移植的情形一样,一次成功的法
关于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思考
关于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思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依法治国,行政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关键,是基础。
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一轮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要建立“现代公共型政府”,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就是,加快推进决定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环节——决策的法治化进程,以此的带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开展。
一、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现实背景——行政三分制在十六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这是我国致力于建设政治文明的一段论述。
这34个字的深刻内涵在于,我国将按照二战后各国对“大政府”进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普适性管理模式,重新审视我们政府的职能定位,以此来指导和推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行政三分制”。
有消息说,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会上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已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各职能部委将再次合并。
“行政三分制”的主要内容,是将行政管理职能分为决策、执行、监督三部分,在相对分离的基础上,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其目标是建立“现代公共型政府”,在这一管理体系下,政府职能将从全能型转为有限型,从权威行政转向服务行政,从人治行政转向依法行政,从“部门性”转向“公共性”。
加强决策机构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单独提出,已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决策这一决定事业兴衰成败关键环节的高度重视。
在对决策正确性的各种促进方式的不断探索中,继民主化、科学化之后,又提出法治化,依照法定程度、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决策,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
二、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基本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综合上所述,时代要求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运用好手中的法律武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行政决策程序法制化的再研究_周实
行政决策既 包 括 具 体 行 政 行 为,又 包 括 抽 象 行政行为 。 [1] 对行政决策的控制方法一般倾 向 于 程序控制。我国目前有不少省区市已经颁发了对 行政决策尤其是重大行政决策作出的一些程序方 面 的 相 应 规 定 ,如 甘 肃 、广 西 、江 西 、湖 南 、云 南 、青 海 等 省 区 ,天 津 、广 州 、太 原 、大 连 等 众 多 的 城 市 都 在行政决策程序 方 面 作 出 了 明 确 的 法 律 规 范,初 步确 立 了 决 策 咨 询、咨 询 论 证、风 险 评 估、公 众 参 与 、合 法 性 审 查 、集 体 决 策 、公 布 结 果 七 个 步 骤 ,行 政决策在程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16卷 第6期 2 0 1 4年 11月
东 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Vol.16,No.6 Nov. 2 0 1 4
行政决策程序法制化的再研究
周 实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1.行 政 决 策 主 体 的 特 定 性 行政决策主体一般指的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具有行政权的组 织 和 个 人,在 我 国 行 政 决 策 主 体 主要是管理国家及社会公共事务的各个层次的行 政机关及其行政领导。行政决策主体是全部行政 决 策 活 动 的 主 导 力 量 ,是 国 家 和 政 党 的 代 表 ,他 们 的关键作用是组织和协调相关的行政决策信息、 处理和决定各种行政活动。行政决策主体必须具 有高 于 一 般 人 的 政 治 素 质、知 识 素 质、能 力 素 质, 这样才能更好地 破 解 执 行 过 程 中 的 难 题,制 定 出 合理合法的行政决策。 2.行 政 决 策 内 容 的 广 泛 性 由于行政管理 的 范 围 和 内 容 具 有 广 泛 性,因 此行政决策的客体也具有广泛性。行政决策的对 象是整个国家和 社 会 的 公 共 事 务,是 行 政 机 关 以 国 家 的 名 义 ,代 表 国 家 和 人 民 的 意 志 和 利 益 ,从 正 确处理全局和局 部 利 益 的 立 场 出 发,来 处 理 涉 及 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最广泛的国家事务。 行政决策涉及 内 容 方 方 面 面,在 一 些 省 区 市 对重大行政决策作用的列举方法进行了定义。例 如 :在 《湖 南 省 行 政 程 序 规 定 》中 ,重 大 行 政 决 策 是
行政程序法治化路径研究
行政程序法治化并非仅靠《 行政程序法》 的制 定就能达成 , 而是要经 历行政行为程序化、 行政行
为规范程序化 、 行政程 序合理化等 阶段 , 是各 阶段 相互作用 、 相互促进和不断演进的结果。
一
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 平等是脱胎于“ 管理 法” 的我国现代行政法追求的基本价值 目标之一。 反思不平 等 的历 史及 现 状不 难 发现 , 序 和程 序法 程 缺位是导致不平等社会现实 的重要原因。在实体 法范畴, 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和处置权 , 相对
人 只有 服从 和接受 的义 务 , 加之 权 利直 接 监督 权力
(O I L S IN E E II N S CA CE C D TO )
行政 程 序法 治 化路 径 研究
柳 砚 涛
( 山东大学法学院 , 山东 济南 20 0 ) 5 10
摘
要: 行政程序 法治化包括行政行为程序化、 为规范程序 化、 行 行政程序合理化 和行政程序 法治化 四项基本
的机制严重缺失 , 使得实体法范畴 内较难形成平等 关系。程序和程序规则介入实体领域后, 增加 了相 对人参与的机会, 相对人有 了程序的发 动权 , 成 并 为程序权 利 的主要享 有 者 , 程序 权 利提 升 了相 对人 的地位。相对人通过 积极地行使程序权利 , 与行政 主体的实体权利相抗衡 , 增加 了与行政 主体切磋、 交易 、 合作等 的机 会 与可 能 。这 些 都从 不 同 的角 度 淡化了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不平等 , 促成了平等
行政 法 只 能 对 二 者 平 等 对 待 , 有 可 能 准 确 地 诠 才 释、 规范行 政过 程 ” 。 肯 定行政 行为 的过 程性 , 就 是要 科 学地配置 行 为 过程 中各类 主体 作 用 、 种程 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公正模式。通过一系列见空行政权行使制度来防止和控制行政权的滥用,从而达到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目的从而形成相应的程序体系,也称为权利模式。其特点有:第一重视行政相对人的参与,第二重视行政活动过程顺序的合理性,第三注重对影响公民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程序控制。
当今主流观点就是公正和效率这两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模式且这两者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各个国家观点也不同,但对于民主性、价值性和技术性、操作性都极强的我国来讲,认为法律的首要价值是追求社会公正,重点应放在对行政权力运行的控制和行政主体的约束机制上。我国目前距离法治国家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决定了以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目标模式。
(二)行政程序法治化形式基本原则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法典形式的行政程序法,但已经出现不少法律中规定了行政程序规范。如:《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并且制定了一部既符合世界潮流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程序法势在必行,从而这贯穿于指导于其中的基本原则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借鉴外国经验和结合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确立如下基本原则。第一,程序合法性原则。这包括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方法等程序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得到严格遵守。第二,程序合理性原则。这也称为合比例原则。表现为程序的设定和对法定程序的选择两方面,行政程序在法定范围内的选择必须客观、适度、符合理性。第三,公开、公正原则。公开原则是对行政相对人的公开,体现为法律公开、资料公开、决定公开等方面;公正原则则要求平等地对待当事人各方,排除各种可能造成不平等或偏见的因素。第四,参与原则。相对人有权参与行政过程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意见要求给予重视。第五,效率、复审原则。既要注重效率又要体现公平合法保护相对人权益。第六,诚实信用、信赖保护原则。在现在以诚信为特征的社会中,这点原则有助于稳定行政法律关系,从而更加切实有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行政程序法治化形式基本制度
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是指在行政程序的各个阶段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并起着连接各个阶段的桥梁作用,同时对整个行政程序又具有重要影响的规则体系,其法律价值在于使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具体化,它是行政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能切实保障及推进行政的现代化。
现代行政程序制度在我国还未全面确立,仍然还不完善,但为了加快行政程序法典化的进程,表现为:第一,信息公开制度。当前当事人的资讯权无从落实,不利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和行政权的公正行使,这就成为我国行政程序法首要制度,可赋予当事人查阅卷宗的权利可以提出申诉。第二,教示制度。行政主体赋有的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告知相对人并加以指导的义务,表明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并如何行使。通过为行政主体设定教示的法律义务,使行政权的行使配合人民权利之保证而调适,有助于使行政权力和相对人权利恢复平衡,达到沟通、协调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的关系。第三,听证制度。这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当行政机关在作出一项行政决定之前,应当给予行政相对方参与并发表意见的机会,就有关事实问题和合法问题广泛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以达到合法、合理的目的。第四,回避制度。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可能会影响行政职权的情况下,依法不得在某一机关、某一地区或不得行使某一职权。第五,说明理由制度。行政机关应将作出行政决定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的理由对行政相对人说明,具有说服、自律、证明、保护功能。第六,时效制度。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行为给予时间上限制,以保证行政效率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有效的程序制度。
行政程序法治化问题的探讨
———————————————————————————————— 作者:
———————————————————————————————— 日期:
行政程序法治化问题的探讨
【内容提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法治建设步伐正在加紧推进,而依法行政作为我国目前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对于其在不断的实施中所适用的程序则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因为只有正当的行政程序是行政法治的根本保障,程序合法、正当,才能更好的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所谓正当的这就是行政程序法治化。对此,笔者想就行政程序法治化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述探索,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从而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最大限度和最大范围得到保障,尽快使行政程序法治化道路朝着更好的方向和前进。
一、行政程序法治化形式
(一)行政程序法治化形式目标模式
目前行政程序法治化形式即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是指一国行政程序法因理想效果设计而确定的主要立法目的及整合规则,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是行政程序法价值取向或价值模式的法律化。
1、效率模式。此种模式行政程序主要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主要考虑如何更有利于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便于对社会进行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其特征有:第一,注重行政程序规范的性、合理性;第二,行政行为的步骤紧凑、方式简便易行;第三,对行政人员的职权和职责规定明确;第四,行政官员的自由裁量度极大。
对于行政程序法治化,我们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形式上表现为行政程序法也可以称为行政法律制度,即规定行政行为方式与步骤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行政程序法典还有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的有关行政程序的法律规范;其内容则表现为首先是宪政环境下的行政法治,是司法监督下的行政法治,是授权和控权相统一的行政法治,是形式和实质相统一的行政法治,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统一的行政法治,是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统一的行政法治。总之,其最终目的是使我国的行政权力引向良性运行发展的行政程序法治化这种目标模式。
【正文】
随着当前依法治国策略的不断深入,依法行政也在不断的实施中,而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过程——行政程序,则显得更为重要和关键。行政程序,顾名思义,是指行政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步骤、方式、顺序及时限等,是规范行政权和体现法治形式合理的行为过程。它的种类很多:可以区分为基本程序和非基本程序;外部行政程序和内部行政程序;拘束行政程序和自由裁量行政程序,授益性行政行为程序与负担行政行为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