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框架图

合集下载

人格结构图

人格结构图
立性,有决心,对能力和
行动有高的标准,
ISTP
冷静的旁观者,
少言、自制、以超然的好
奇心因和结果感兴趣,也对机械的事物怎么及为什么奏效及用逻辑原理组织事实倾注兴趣.擅长抓住实际问题的核心并寻求解决办法.
ISFP
羞怯、少言但友善、敏感
,和蔼,谦虚地看待自己
生.他们了解正在发生的
事情并积极参与.认为记
住事实比掌握理论更为容
易.最擅长在需要人情事
理,以及与人打交道实际
能力的情况下表现最佳
ENFP
极为热心、极富朝气,足
智多谋、富有想象力.几
乎能够做他们感兴趣的任
何事情。对任何困难都能
迅速给出解决办法并随时
准备去帮助任何一个遇到
难题的人.常常依靠他们
自己的能力去即席成事,
做什么并不顾反对和干扰,坚定不移地去完成它.
ISFJ
少言、友善、负责任又认
真.尽心地工作以尽职责
。可以使任何项目和群体
更加稳定.有始有终、刻
苦、准确.他们的兴趣通
常不是技术性的.能对必
要的细节有耐心.忠贞、
体谅人、有洞察力,关心
别人的想法.
INFJ
依靠坚韧不拔取得成功,
富创造力,希望做需要做
和想要做的事情.全力投
ESTJ,
讲实际、重现实、公事公
办,具有天生的商业或机
械学头脑,对抽象理论不
感兴趣:希望学习以便可
以直接和立即应用。喜欢
组织和参与活动;通常能
做优秀的领导人;果断,
能迅速行动起来执行决定;能料理好日常事务的各种细节。
ESFJ
热心、健谈、受欢迎,有
责任心的天生合作者,积
极的委员会成员.要求和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 概论
心理学的概念: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历史 发展与流派 (人物,主要观点)
构造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理论领域: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 应用领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法律与犯罪
感觉记忆
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
注意区别 长时记忆
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
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
有意遗忘的作用
遗忘
地点法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韵律法
记笔记
定义
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按学习方式划分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
学习 学习的分类
机械学习
知识学习
按学习内容划分 技能学习
社会规范的学习
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复习策略、组织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测验法 调查法 实验法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概念:
可控制状态:
意识的性质
自动化状态:
白日梦状态:
状态 睡眠状态:
指向性
特点 集中性
概念
功能 选择功能
意识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不随意注意
种类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生物节律
情境性失眠
假性失眠
睡眠与梦 失律性失眠
斯坦福—比内测验
经典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团体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

图解MBTI16型人格心理学与性格解析

图解MBTI16型人格心理学与性格解析

内容摘要
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倾向于选择稳定、有组织的岗位,如会计或审计。在恋爱和婚姻中,他们倾向 于选择同样务实和稳重的人。 相对的,INTP型的人,他们是富有创造力和好奇心的思考者,常常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中。他 们往往在职业生涯中寻求创新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如科学家或设计师。在恋爱和婚姻中,他们更 可能被对方的智慧和独特性所吸引。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对16种类型的全面解读,还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际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点,从而在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图解MBTI16型人格心理学与性格解析》一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类性格的多 样性,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无论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 读者,还是专业人士,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图解MBTI16型人格心理学与性格解析》是一本极好的人格心理学指南。无 论大家是想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还是想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 理解他们的行为,这本书都将为大家提供宝贵的洞察和启示。如果大家正在寻 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MBTI和人格心理学的书,那么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 这本书。
阅读感受
其中一段摘录特别触动我:“INTJ型的人往往是决策者和组织者。他们清楚地 看到事情如何和应该进行。他们通常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会为实现 目标而努力工作。然而,他们也可能面临压力,特别是当事情没有按计划进行 时。”这段描述准确地捕捉到了INTJ型人格的特点,让我深有感触。
书中还有许多关于其他类型人格的精彩描述,如“ESFJ型的人是杰出的团队合 作者和组织者。他们乐于助人,善于理解和满足他人的需求。然而,他们也可 能因为过度他人的需求而忽视自己的需要。”这些描述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己 的人格类型,而且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与心理学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与心理学PPT课件

5
2021
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
❖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是密切 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
❖ 各部分协调一致朝向一定的目标,为一个整体而 动作。
❖ 心理的完整性是人格健康的表征。(精神分裂症 就是丧失心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6
2021
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稳定性
❖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 跨情景的一致性。 跨时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跨情境——狗改不了吃屎
内倾型
1.老是注意外界所发生的 事情,追求刺激,敢于冒险; 2.无忧无虑,随和,乐观,爱 开玩笑,易怒也易平息,不 加思考地行动; 3.有于别人谈话的需要,好 为人师,容易冲动; 4.喜欢变化,有许多朋友; 5.善于交际,不喜欢独自学 习
29
1.倾向于事先计划,三思而后 行,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很少 有攻击行为; 2.性情孤独,内省,生活有规律; 3.对书的爱好甚于对人的交往, 除亲密朋友外,对人总是冷淡, 保持一定的距离; 4.很重视道德标准,但有些悲 观; 5.安静,不善交际。
(2)意志的性格特征 独立性 坚定性 果断性 自制性
25
2021
性格类型
❖ 性格类型是指按照某种标准将人们的性格所作的 分类。
❖ 由于性格现象的复杂性,在心理学中没有一个公 认的、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性格分类系统。心理学 家以各自的标准,对性格做过分类。
❖ 介绍几种性格分类。
26
2021
(1)以生活适应为标准划分的性格类型 ①内倾型与外倾型 ②A型性格、B型性格、C型性格(根据易感心身疾
2021
A、B、型性格的人
A型性格
B型性格
C型性 格

人格心理学人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人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PPT课件

二、奥尔波特的特质论体系 (一)人格的概念 •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个真实的人”;“个体
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 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1937) 。后改为“个体 内部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行为和思想 的独特性”(1961)。 1、心身系统:人格既不完全是心理的,也不完全是 身体的,这个组织需要身心共同操作,不可分割地 融入到一个人的整体中。 2、动力组织:人格不是某种固定的东西,是正在形 成的东西。人格是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是动力性 的。 3、决定倾向:人格不是虚构的,它是由大量的决定 倾向所构成,人的行为就产生于人内部的这些倾向。 4、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人所有的行为和思想,不 管是否与适应环境有关第12,页/共都70体页 现人的独特性。
4.实际的现实知觉:实事求是而不是以自己的希望去 观察事物。
5.自我客观化: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能意识到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
6.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能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而且是高水平地工 作。
7.统一的人生哲学:“第遵22页照/共和70页沿着某个或几个经过选
(二)人格结构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特质 (trait)
1.特质的定义:个人特有的、一般的、现实焦点的 神经生理结构。
• 特有: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环境和经验不同,人 就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特质。在同样刺激下,特质 不同,反应不同。
• 一般:对具体的一个人而言,许多情景中有类似 反应。如自卑或自信。
第一节 人格的类型理论
一、单一类型理论 (一)C型人格 也称C型性格、癌症性格 起源:古罗马医生盖伦;《外科正宗》“忧郁郁结” 主要特点:对不幸之事内心体验深刻,把愤怒藏在

人格框架图

人格框架图
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
吉尔福特
五因素模型 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开放性
冲突
直接强化、自我强化、替代强化
多拉德和米勒 控制点 罗特
榜样 观察学习
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强化和动机 四阶段 自我调节 班杜拉
自我效能
原型、图式、自我图式、可能自我 米歇尔
人本 行为
冲动性-沉思性 卡根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威特金
同时性-继时性 达斯 构念 凯利
认知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巴甫洛夫
荣格
结构
意识 个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情结 原型
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自性

人格类型 外向思维、外向情感、外向感觉、外向直觉、 内向思维、内向情感、内向感觉、内向直觉
埃里克森 八阶段 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
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
霍妮 神经症与基本焦虑
神经症人格类型 依从型、反抗型、退避型
定义 整体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特征
概述
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需要层次 马斯洛
自我实现、高峰体验
现象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Q分类、机能健全者、患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
强化、消退、自然恢复、内化、分化、代币奖励
斯金纳
驱力、线索、反应、强化 学习的四个要素
接近-接近型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 接近-回避型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A-B型人格 内-外倾人格
单一类型 对立类型
气质类型学说
多元类型
性格类型学说
见测量框架
类型 评估
见普心框架 成因
精分
人 格

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

心理学第四章 人格

抑郁质
弱。感受
性高,耐 受性低。 极端内向, 多疑多虑, 敏感,孤 僻。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稳定性与可塑性 没有好坏之分 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 作效率。 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影响对环境适应 的难易。 影响健康

三、性格
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父母的态度 支配的 干涉的 孩子的人格
消极的、缺乏自主性、依赖 的、顺从的
臆病、神经质、被动的、幼 稚的
娇宠的 拒绝的
不关心的 专横的 民主的
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 温和 自我显示、冷淡、乱暴的
攻击的、情绪不安定的、冷 酷的、自立的 反抗的、情绪不安定的、依 赖的、服从的 合作的、独立的、坦率的、 社交的等

二、动机的定义
(一)动机的定义
是指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 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与维持功能
三、动机的产生
内部的需要;外部的诱因。
四、动机的种类
(一)性质: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也称驱力,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 2、社会性动机 是人类所特有的,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主要观点:
– ①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 ②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
种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 于任务的完成。
– ③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
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 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 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人格心理学第七章人格的生物学流派

人格心理学第七章人格的生物学流派

第七章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人格的生物遗传学基础)一.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二.气质与人格三.进化论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四.生物学流派的实证研究五.贡献与批判一.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一)人格维度:三个超级特质(二)人格结构:等级模型(三)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三个论据汉斯·艾森克(Hans J. Eysenck)1916—1997英国人格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的生平1916 年生于德国一个望族之家。

1940于伦敦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二战期间在一个急救医院工作 ,战后他重返伦敦大学任教。

精神病学院心理系主任,兼职于伯利恒皇家医院1983年退休后仍从事心理学方面的写作,直到1997年9月4日逝世。

出版了 79 部著作和 1000 余篇杂志论文。

“知识界的斗士”。

一.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一)人格维度:二个超级特质艾森克接受了古希腊、罗马学者气质类型说。

区分出了人格结构的两个维度:(1)内倾与外倾;(2)稳定与不稳定(即神经质)维度。

两个维度出现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与不稳定外倾型。

(如图)(一)人格维度:三个超级特质艾森克经过多年研究,把所有特质归结为三个基本的人格维度。

命名为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三个超级特质(1)内外倾外倾:开朗的冲动的爱交际喜欢聚会冒险粗心;内倾:安静的不与人交往的内省的冷淡喜欢有秩序的生活与工作;(2)神经质高分:情感波动大焦虑易激动沮丧低分:情感反应平稳温和易自我控制(3)精神质高分:固执攻击性冷酷缺乏同情心自我中心低分:温和柔弱富有同情心缺少攻击性。

(二)人格结构:等级模型艾森克把人格因素分成可以按等级排列的不同单元(见图)。

特定性反应水平习惯化的反应水平特质水平超级特质水平(三)人格的生物学基础艾森克(1990)在阐明人格的个体差异基于生物基础时给出了三个论据。

人格的生物学基础-论据1人格的生物学基础-论据2第二,人格维度跨文化研究的一致性。

心理学框架图

心理学框架图

心理学框架图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心理现象(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心理现象意志过程: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心理学概述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理论任务(从理论上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任务应用任务(揭示各个时间领域中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心理学分支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绪论心理学历史发展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心理是反映反映,是物质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是物质的普通属性反映,发展演化成心理心理依赖于客观世界(现实)自然条件、社会影响、主体以外的他人的言行等所有的心理现象对客观现实依存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主观能动反映神经系统概述反射和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大脑皮质与心理注意概述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非心理过程,而为心理特性)注意的生理机制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特点、人的内部因素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怎样保持有意注意注意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关系注意范围定义心理活动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特点,对象排列的集中、有规律,被知觉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范围越大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任务越少范围越大,经验越丰富范围越大注意特征注意稳定性定义心理活动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注意分散心理活动离开应当完成的活动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分配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于两个及其以上不同的对象活动注意的转移影响因素原来专注程度新对象特点认知概念感觉,在事物直接影响下,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在事物直接影响下,人脑对事物多个属性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种类感觉(刺激物的来源不同)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温度觉、触觉和痛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感觉和知觉知觉中哪种感觉信息起主导作用知觉知觉对象不同物体知觉、社会知觉事物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特殊知觉幻觉和错觉感觉的一般规律感受性,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绝对阈限,差别阈限感受性的变化同一感觉中的感受性变化感觉的适应,对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痛觉)感觉的对比,“月明星稀”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知觉的相对性,对象和背景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过去经验知觉的理解性,意义和语词知觉的恒常性,外界条件概述定义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是学习的基本要素)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分类记忆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信息处理顺序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系统模式图定义保存在头脑中的事物的形象记忆表象种类相应的感觉通道特征形象性,与知觉形象相比,模糊、片段记忆概括性,与思维概括相比,对某一类事物的形象(外部特征)的反映作用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或中间环节识记定义获得事物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分类目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方式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保持定义规律数量,减少与增加保持和遗忘质量,概括与简略,完整合理,详细具体,突出了某些部分过程分析定义分类暂时性永久性遗忘原因衰退说干扰说提取失败说规律影响因素时间识记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再认和回忆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概括反映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发展水平)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概述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种类是否具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及其清晰意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思维的创新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思维概念判断推理思维与语言关系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传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认知心理学观点初始状态中介状态目标状态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迁移作用原型启发定势,心里准备状态情绪尝试性动作个性特点和动作状态问题的解决策略算法启发法想象定义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幻想理想空想情感理论界定情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关系起源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概述区别表现有情境性无情境性发生早晚早晚情绪与情感联系定义相同,共同构成感情两极性情绪的外部表现和机体变化种类情绪的分类(强度、持续性、紧张度)心境激情应激焦虑情感的分类(社会需要)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人格理论人格概念定义有时也称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心理学 第二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人格心理学 第二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三节 人格的行 为遗传学
第八章 人格判断与评估
第二节 人格评估: 自陈问卷
第一节 人格判断 概述
第三节 人格评估: 投射测验
第九章 人格障碍与治疗
第一节 人格障碍概 述
第二节 人格障碍的 类型
第三节 人格障碍的 心理治疗
第四节 人格障碍的 其他疗法
参考文献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人格心理学 第二 版》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心理学
人格理论
方法
认知
原因
领域
取向
人格
理论
研究 心理
动机
行为
特质
社会
应用
主题
个体
特征
01 再版前言
目录
02 初版前言
03
第一章 人格的科学研 究
04 第二章 人格与潜意识
05 第三章 人格与特质
06 第四章 人格与学习
第二节 威特金:认 知方式
第三节 凯利:个人 建构
第四节 米歇尔:认 知—情感单元
第六章 人格的人本取向
第一节 心理学的第 三势力
第二节 马斯洛:需 要层次
第三节 罗杰斯:自 我理论
第四节 罗洛·梅: 存在分析论
第七章 人格的生物学取向
第二节 进化人格 心理学
第一节 艾森克: 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什么是 人格特质
2
第二节 奥尔波 特的特质论
3
第三节 卡特尔 的因素分析论
4
第四节 大五人 格理论
5 第五节 特质理
论的应用与争 论
第四章 人格与学习
第一节 行为主义的 观点

人格心理学_ppt

人格心理学_ppt

人格是心理学家大师们思想的汇聚地,也是思想家 的孕育地。

要研究心理学,必然要不断回答人与人生的各种 难题。正因如此,人格心理学领域充满了解答人生的 谜题。 多一些人格心理学的知识,就会少一些人生谜题。
2、在众多心理学领域中,人格心理学是最具应用 性的研究领域
在心理学领域中,人格心理学是被业内外应用最 多的学科。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格心理学的存在。
郭永玉 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 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中国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
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本书的人格定义:是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 式和内部过程。
二、人格的基本特点
1、稳定性和可变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2、独特性和共同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

用以验证假说或观点 思考题

当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了什么?
人格心理学寻求解答什么问题?它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章
主要内容:

人格研究方法
人格的线索—数据来源(四种线索)

人格心理学作为科学:研究方法 数据质量 研究设计 效应值 道德规范
第一节
人格的线索—数据来源
要理解人格首先必须观察它。 ----亨利.墨瑞(Henry Murray)
什么是人格 人格研究方法 精神分析理论 新精神分析理论 特质理论 生物学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理论 人格.文化.性别
三、教学与学习要求 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视频、测量、研究性学习 成绩=30%(平时)+70%(期末)
认真听课、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阅读参考书

人格心理学04:特质流派

人格心理学04:特质流派
52 1 .
52 . 586** . 000
52 . 077 . 589
52 . 336* . 015
52 . 314* . 024
52 . 175 . 215
52 . 102 . 471
52 . 143 . 313
52 . 161 . 253
52 . 260 . 063
52
EQ8 . 153 . 279 52 . 337* . 015 52 . 303* . 027 53 . 411** . 002 53 . 679** . 000 53 . 744** . 000 53 . 586** . 000 52 1 . 53 . 183 . 191 53 . 179 . 201 53 . 423** . 002 53 . 171 . 221 53 -. 116 . 408 53 -. 111 . 428 53 -. 065 . 643 53 -. 023 . 873 53
EQ9
EQ10
EQ11
EQ12
EQ13
EQ14
EQ15
EQ16
. 266
. 072
. 049
. 249
. 190
. 024
. 141
. 185
. 057
. 614
. 730
. 075
. 177
. 868
. 320
. 189
52
52
52
52
52
52
52
52
. 280*
. 180
. 259
. 334*
. 365** . 201
Sig. (2-tailed)
. 000
N
5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Timothy
外向性和责任感与工工作满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工工作满 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自自尊与工工作满意感和工工作绩效之间都存在正相关
研究结果
Persi
神经质与幸福感之间不不存在显著相关,外向性与 swb之间存在 显著相关,其他因素与swb之间不不存在显著相关
神经质和外向性跟生生活机能是息息相关的,大大五人人格通过自自陈式 问卷获得
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方法
人人格特质形成的年年龄趋势
2-5 6-13
自自我和超我 继续发展自自我,产生生利利他行行行为
25-50
成熟阶段,也是基本人人格很少改变的时期
人人格的发展
担心心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
感到无无所需求,孤独寂寞
多疑
兴趣狭窄
老老老人人的特点
记忆力力力减退
思想僵化,保守
多话,喜欢讨论过去
易易激怒怒
分类
动力力力特质
意义
激起个体对某些事物的情绪反应 指引个体趋向有目目的的行行行为 结果是完成或达到这些反应
含义
来自自外界环境因素
外能
情操
广广泛而而复杂的态度,他与某些兴趣,意⻅见看法和少数态度结合, 使个体注意某种或某类事物,以固定的态度对待该事物并以一一定 的方方式做出反应
态度
更更有特异性,是在特定情境下对特定事物以特定的方方式进行行行反应 的一一种倾向
社会联系和社交活动减少
16种人人格因素
研究范围广广博
贡献
以统计资料料为基础建立立理理论 对临床研究和咨询心心理理学的贡献
理理论评价
为行行行为遗传学的产生生作了了开创性的贡献
充满了了很多统计资料料,偏重研究中的技术性,喜欢应用用一一些新的 字词,看起来比比较生生涩
缺陷
有人人认为因素分析所运用用的资料料仍然是具有相当主观性的,因为 是由研究者选择和放入入的
能力力力特质
流体智力力力 晶体智力力力
一一种智力力力的一一般形式,大大部分是先天的。并能适应于任何资料料, 而而与以前的经验不不相联系
一一种一一般的因素,大大部分是在学校学到的能力力力
气气质特质
含义 作用用
人人们存在遗传决定的特性,他决定人人的一一般⻛风度和速度
决定一一个人人对情境做出反应的速度,能力力力和情绪。决定一一个人人的 举止止,脾气气和坚持性的程度,决定一一个人人的情绪的体质根源特质
独特性和普遍性
独特性 普遍性
研究这种特质在某一一个人人的性格结构中的作用用和意义 确定人人与人人之间在性格方方面面的个别差异
一一种实际存在于个体内的神经心心理理结构
比比习惯更更具有一一般性,习惯是特质的具体表现,特质是对习惯整 合的结果
具有动力力力性,具有指引行行行为的能力力力,使个人人的行行行动具有指向性, 是行行行为的基础和原因,与动机等同
研究取向
个体在内在倾向上的个体差异表现出稳定的特征,表现为人人格特 质量量的差异上
注重研究的实证性
关注数据,由数据决定理理论,再进一一步接受实证方方法检验的做法 有一一定意义上更更具有可行行行性
认为语言言是体现重要个别差异性的工工具
提出了了有价值的理理论观点
支支持环境对人人格发展的重大大作用用
特质是为了了适应种属进化而而来
精力力力充沛
愉快
大大五人人格模型的提出
tupes和christal,5个相对显著而而稳定因素
可以信赖 情绪稳定
文文雅
研究取向
词汇研究 问卷研究
词汇假说
高高尔顿提出
词汇假说基础上,对特质描述词作语义分析和因素分析,以确立立 基于世俗概念的人人格维度
通过人人格心心理理学家的理理论构想及对人人格文文献的分析归类,经实证 研究获取基于科学概念的人人格化
一一般规律律研究法,整体研究法,试图在普遍意义上理理解人人的行行行为 和人人格
人人格的研究方方法
常规研究法 特殊研究法
根据共同特质来从事人人格研究的一一种方方法
通过将个体与其他受测者的分数进行行行比比较,已确定个体在某一一特 质维度上所处的位置
特殊规律律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了了了了解某个特定个体的行行行为, 以理理解特定个体的机能为主要目目标
生生活记录材料料
来源于人人们实际生生活中对个人人行行行为的记录,这些日日常生生活情境中 的记录是宝贵的人人格研究材料料
材料料来源
问卷材料料
来源于人人格问卷,最容易易收集的,大大多数因素分析的材料料
客观测试材料料
来自自观察被试在模拟现实生生活情境中的行行行为表现
定义
从大大量量的相关变量量中抽取出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并加以分析的统 计方方法
主张应该集中研究个体的独特性,试图确定各种特质在不不同人人身 上的独特组合,不不是吧所有人人都归入入到预先确定的类别
重视研究成熟,正常的健康人人
理理论贡献
整合人人格理理论
对人人本主义与自自我心心理理的产生生起到了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用
理理论评价
可检验性较差
解释范围较窄
理理论缺陷
有循环论证的倾向
忽略略了了外在因素与潜意识动机对个体的影响
特质及其分类
表面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根源特质 二二者关系
处于人人格结构的内部,指行行行为之间成为一一种关联,会一一起变动, 从而而成为单一一的,独立立的人人格维度
表面面特质是根源特质的表现,根源特质是表面面特质的原因
含义
"一一种先天的心心理理-生生理理倾向" 内驱力力力,需求,本能

使个体产生生选择性感知
促进了了人人格测评工工具的产生生
缺乏对特质概念的理理论探讨
没有解释特质如何产生生,缺少心心理理治疗手手段
缺乏统一一的特质理理论框架
没有一一个理理论或者结构能够统一一所有的理理论
积极豪爽 - 退群自自私 温顺随和 - 暴暴躁倔强
能力力力
精明干干练 - 愚钝懦弱
中国人人
个人人动机和志趣水水平
淡泊诚信 - 功利利虚荣
行行行为的外在表现
外向活跃 - 内向沉静
自自我指向
情绪稳定性
积极豪爽 - 退群自自私
外在表现,外向和内向
⻄西方方
情绪稳定
开放性
中⻄西方方比比较
他人人指向
中国人人 ⻄西方方
特质流派
关于特质流派
是持久而而稳定的行行行为倾向
一一种特质是一一个人人格维度,人人们在某一一特征上表现的程度而而分类 的,了了解特质即可预测行行行为
含义
每一一种特质都涵盖了了个体广广泛的范围
人人格特质是所有人人共有的,但每个人人所有的每一一种特质则是因人人 而而异的
任何人人都处在该连续体的某一一位置,大大多数都处在连续体的中间 部分,呈正态分布
躯体我的感觉阶段
一一岁时
人人格的发展
自自我同一一感阶段
2岁
自自尊感阶段
3岁
八八阶段
自自我扩展感阶段 自自我意象感阶段
自自我理理智调试感阶段
统我形成阶段
知者自自我形成阶段
自自我广广延的能力力力
与他人人热情交往的能力力力
健全人人格的特点
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自我认同感 具体现实性知觉
自自我客体化的表现
有一一致的人人生生哲学
特质论的两个假设
时间上的稳定 跨情景的稳定
得分处在特质连续体上某一一范围内的人人有什什么样的典型表现而而预 测某种特定情景下的行行行为
特征
关注人人格和预测行行行为,而而非非解释为什什么 采用用特质研究人人格容易易把人人进行行行比比较
特质流派很少论及人人格的变化
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
1921
《人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量》
人人际关系的特点反映的是总体的修养水水平 内在品质 是自自己己作为一一个对象 从出现顺序上有所不不同
事物指向
中国人人
坚忍和浮躁,节俭放纵,沉稳和冒失 严谨自自制 - 放纵任性
总体评价
理理论特色色 理理论优点 理理论缺陷
方方法论
用用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方法来探讨人人格的结构。解构人人格的基本元 素。人人格测量量成为一一种广广泛使用用的工工具
仅揭示了了语言言中所固有的五个维度
关于五因素模型的结构依然存在不不同意⻅见
五因素的含义存在的争议
非非理理论性
缺乏预先判断会导致的结果 对五因素缺乏理理论解释,大大多是事后解释
预测个体的行行行为时,考察某一一具体特质要比比特质测量量一一个更更综合 性的人人格维度要更更加实用用
人人格进化理理论
适应文文化要求的人人格特点会被保留留下来,并最终形成某一一文文化下 所有个体的人人格结构
个人人独有的,代表个人人的性格倾向
首首要特质
个人人最重要的,代表整个个性,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支支配地位,影 响一一个人人的全部行行行为
中心心特质
各种情景下控制个体行行行为的特征,是构成人人格结构的核心心部分, 一一般人人所具有的中心心特质为5-10个
次要特质
个体在某些情境中表现出的暂时的性格特征,接近于习惯和态 度。对刺刺激的适应范围很窄,在个体行行行为中很少表现出来
直到晚年年,才将环境因素的影响纳入入到其对行行行为预测的公式里里里
理理论启发性不不够,是实证性的,鲜有新创的理理论观点
五因素人人格理理论模型
假设
最重要的个体差异都可以用用自自然字词来表示,在人人们生生活中非非常 准确,与社会活动有关的个体差异最终都会被编码到自自然语言言中
差异越重要,越有可能由一一个单独的词来描述
外倾性
热情,吸自自信,有活力力力还有具有幸福感和善社交的倾向
尽责性
表示克制和严谨,与成就动机和组织计划
内容
随和性/宜人人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