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酸和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类物质,酸和碱的生产及使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本节课主要目的是把酸和碱的知识与前面学习的这些有关章节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为学生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更好的使用酸和碱做好知识和思想准备。二、学情分析

对于有酸味的物质(白醋、柠檬汁、西红柿等)和有滑腻感的物质(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腻感?怎样用化学方法识别它们?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但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小组交流,初步学会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及自制酸碱指示剂。通过教师演示、视频等多种手段

让学生从多个视角去认识酸的性质,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轻松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知识,初步建立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准备采用包括实验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在内的过程式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准备:牵牛花和酸雨的有关媒体材料,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化学魔术>变色的水:教师先展示两瓶无色的“水”,将其中一瓶倒入到另一瓶中,学生看到水先变红后又褪去。水为什么会变色?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么通过今天学习希望同学们能揭开谜底。学生不得其解,产生学习的欲望。

PPT展示:白醋、柠檬、葡萄等,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在展示肥皂、洗衣粉、熟石灰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物质的认知。教师接着提出问题:“酸味”是酸的特征,“涩味和滑腻感”是碱的特征,但科学家从不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是否为酸或碱,他们是怎样识别酸或碱的呢?PPT展示“分子不断运动”、“紫色小花变色”的实验图片,让学生回忆知识,提出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区分。

(三)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实验10-1)学生阅读实验内容,教师明确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将学生分为8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得出识别酸和碱的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

(过渡)图片展示: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然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牵牛花可变换不同的颜色,能否用它来制作酸碱指示剂,请说出制作方法,有没有其他植物也可用来制作酸碱指示剂?展示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将学生分为三大组,第一组用玫瑰花,第二组用万寿菊,第三组用紫甘蓝。小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最后让学生自己选出最适合做指示剂的植物。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评价和反思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的品质,为将来参与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酸和碱我们可以用指示剂来区别,那么,如果实验室有两瓶酸液,但已失去标签,我们应该如何区别呢?引出几种常见的酸。

实物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学生通过感官来描述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完成书52页表格。并通过性质联系其用途。重点引入:浓硫酸的性质,通过吸水性实验视频及教师演示实验10-3,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感知浓硫酸的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突出浓硫酸的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问题过渡)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浓硫酸,但往往我们实验中用的是稀

硫酸。如何将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会说加水。播放视频,将水加入酸中,观看现象。通过视频同学们很直观的得出不能将水加入到酸中。接着教师示范正确的稀释方法。通过逆向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浓硫酸稀释的操作,进而突破难点。

(四)总结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回顾,不但要弄明白我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而且教师随时让学生把自己感受至深的东西记下来,作为其珍藏一生的积淀。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是最好的素材”这一艺术创作的理念,并把它运用到了化学课堂设计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理性地分析生活,研究生活,得到经验,获得真知,然后将得到的东西再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展现了科学研究与发现的真实过程,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要求。

本节课由于实验探究、讨论整理的环节偏多,所以课堂节奏的调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处理和把握,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