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关于永寿县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入 的 主要 因 素
重 ” 其核 心 问 题 就 是要 加 大 力 度 , 。 增加 农 民 收入 。 寿 县 有人 口 永
2 O万 人 . 中农 业 人 1达 l 万 人 . 其 : 1 8 占总 人 口的 9 %, 照统 筹 城 O 按
乡 发 展 的要 求 . 决 占总 人 1 9 %的 农 民 的增 收 问题 . 解 3 O 是永 寿经
策建 议 。 关键 词 : 寿县 : 民增 收 ; 查 永 农 调
中 豳分 类 号 :3 3 F2 . 8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07 00 (0 90 — 0 9 0 10 - 9 72 0 )2 0 8 - 1
I v sia in a d Re e t n On t eP o lm fI c e sn e s n n o e n s o t n e t t n f c o h r be o r a i g P a a tI c m s Yo g h u Ci g o l i n y
f 西 能 源 职 业技 术 学 院 经 济管 理 系 , 西 成 阳 陕 陕
7 20 100)
摘
要 : 农 民收 入 是破 解 三农 问题 的 关键 环 节 , 增加 文章 从 永 寿 县 农 民收 入 现 状 及 制 约 因素 出发 , 合 县 情 提 出 了具 有 一 定 可 行 性 的 对 结
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思考
和 谐 社 会 建 设
对 促 进 农 民 持 续 增 收 的 思 考
张 榜 超 ( 东省 委 党校 山 山 东济 南 2 0 2 ) 5 0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摘
要 】 农民持 续增收是 一项长期艰 巨的系统 工程 , 必须统筹兼顾、 协调推 进。要以结构调 整带动农 民持 续增收 ; 以就业创 业带动农
据 国家统计局统计 , 0 年 我国农 民人均纯 收入达 到 4 6 元 , 2 8 0 7 1 比
护机制 , 致使主导 品种无 优势 , 特色产 品无规模 , 地方 优势产 业没有 形 收的关键 所在。 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 优质品种少 , 加工产品少 , 精深加工产品更少 , 农 () 1 鼓励农民当地就业。要大 力扶持发展中小民营企业 , 吸纳更多
3 农 村 体 制 需要 进 一 步 完善 、
改革创新农村体 制机 制是 做好新 形势 下农 民增 收工作 的根 本 出 路。在全面贯彻落实十七 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 号文件确定 的各项改革
传统农业分散经营使土地的比较效益提升空间受到限制 , 客观上要 措施的基础上 , 要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 求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 改革和创新 , 允许农 民以多种 形式流转土地承包 ( )D 1/' J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 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加快农 村土地承 经营权 , 积极发展适度规模 农业。农村金融服务 体系不健全 , 金融 网点 包经营权流转体制服务建设 , 范土地流转程 序 , 规 对土地流转 给予奖励 少, 受信用担保瓶颈制约 , 信贷供 求关系矛盾突出 , 造成农户和农村中小 扶持政策。 企业贷款难 , 支持农 民增收的资金动力 明显不 足。农村基层 组织工作运 () 2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增添农 村发展动力 。大力支 持银 行在 作机制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 农村基层组 织的服 务功能 农村布设金融网点 , 便群众就近 办理存贷 款业务 。加快完 善农村 信 方 有待进一步强化 , 部分村干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意识和能力。 贷担保机制 , 积极试行各种担保贷款模式 , 逐步破 解农业农村发展 资金
农民增收采访发言稿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这场关于农民增收的座谈会,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途径,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广大农民朋友,分享一些关于农民增收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我想说的是,农民增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增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人才流失等。
以下是我对农民增收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大投入,改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条件。
同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如节水灌溉、智能化管理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我们要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如粮食、油料、棉花等;另一方面,要培育新兴产业,如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农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同时,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带动农民增收。
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同时,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五、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助力农民创业致富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农民创业致富的资金需求。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农民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近年来,国家相继就“三农”问题出台了相关助农增收的好政策,农民的收入较前些年有了一定的提高。
当前,“三农”问题最突出的仍然是农民收入低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增收难呢?又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红梅镇和湾龙乡及其下属13个村的乡村干部,农村种养殖大户近百人。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只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工业化富裕农民,用产业化发展农业,用城镇化繁荣农村,农民增收难题就能够破解。
调查中,我们对当前农民家庭收入进行了量化,以湾龙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为例,去年人均收入4170元。
其中种粮人均收入约2920元,占70%;利用农闲外出打工人均收入约420元,占10%;全乡出国劳务人均收入约200元,占5%;其余包括养猪、养鸡、养鸭、养鱼等收入约400元,占10%;种菜收入约占5%。
由此可见,种粮收入仍占农民总收入的2/3还强,而传统的种地、养殖方式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增收潜力不大。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民增收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人多地少。
以湾龙乡为例,全乡25000人,水旱田6.6万亩,人均2.6亩地。
耕地资源有限是农民致富的最大障碍。
二是农民观念陈旧,满足现状,不愿创新,旱涝保收思想严重。
在农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一块地父辈种啥,儿子辈基本还种啥,几十年不变。
不求变化,但求旱涝保收,维持现状。
一些村民“小富即安”思想、“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的懒惰思想作祟,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缺少龙头企业。
目前,全乡乃至全市普遍缺少具有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
农产品转化难,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
四是缺少资金。
资金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只扶持有效的大项目,一些想致富而没有资金的人只能是望洋兴叹。
五是缺少科技。
科技致富奔小康是正路,但没有科技,就好比瘸子走路缺拐一样。
当然,这些原因有政府方面的,也有农民本身的。
增收慢、农民急、国家及各级政府更急。
近年来,许多地方有过许多种增收尝试,也取得了一些不小的成绩,但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有力配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农业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而不强,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几个时代的问题。
我们常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
我们的农民为13亿的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这不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贡献,可是我们却很少想到,我们却是在以占世界上40%的农民才养活了这21%的人口的。
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还相当落后,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还很低。
积极发展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事关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大局。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农业生产的投入。
因此,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的的关键。
一﹑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农民是当今中国积贫积弱的庞大群体,增收致富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我国持续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我党和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多年的“一号文件”。
1、有利于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在农村,因此,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粮食连年增长,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且活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始终是党全面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2、有利于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与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模式,鼓励农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制,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规模经营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3、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城乡的良性互动农民增收于城市化的关系存在者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即: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购买力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农民转移加快-增加农民收入,其结果是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稳步发展。
关于山区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些支持 ,多给农村一些倾斜 ,多给农 民一些关爱,促进农 民增 收才有可靠保证。 在工作 中,应充分听取群众 的意见 ,
尊重群众的选择 ,避免政策打折扣,让农 民真正得到政策的 实惠。二是教方法 。应通 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向农 民推
的农 业 生产 经 营 方 式 , 大 力 发 展 “ 单 农 业 ”和 “ 目农 订 项
村教育 的投入。 目前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影响了农 民增收。应采取分级投入的办法 ,大力发展农村各类教育和
各 种 培 训 , 开 发 农 村 人 力 资 源 。三 是加 大 对 农 业 科 技 的 投
人。农业科技的发展 、推广和运用是促进农 民增收的强大推 动力。应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稳定和发展农村科技 队伍;改革基层科技部 门,建立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创新
机 制 ,鼓 励 科研 单位 、技 术人 员 为 促进 农 民增 收 服 务 。
3 减轻 农 民负担
业” ,培育龙头企业 ,拉长产业链条 ,使农产 品在精深加工
一
农业 比较 效 益低 ,如 果 结构 再 不 合理 ,就 会 造 成增 产 不
增收。从欠发达地 的实际情 况看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已成为 促进农 民增收的迫切要求。农业结构调整应在特色化 、生态
化 、产 业 化 上 下 功 夫 。所 谓 特 色 化 , 就 是 大 力 发展 特 色 经
是 加 大 对 农 村 公 共 基 础 设 施 ,如 大 型 水 利 、 农 村 路
减 少 农 民就 是 富裕 农 民 。农 村 富 余 劳动 力 转 移 ,包 括 向
是给政策 。只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多给农业
关于农民增收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山西省孝义市新农村建设为例
外出打工增收的局面,多数纯农户实际 已减收,从孝义市调查来
的 资 料 更能 说 明 这 一情 况 。 目前 , 民 收 入结 构 较 改 革 开 放之 初发 生 了变 化 , 南 营村 农 以
只 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6 .6元,同比增加 4 4 7 元 ,增长 为 例 ,呈 现 出 以 下 特 点 。 一 是 粮 棉 收 入 下 降 ( 占农 民收 入 的 6 56 8 .4 3 4 ,瓜菜 收 入微 增 ( 占农 民收 入 的 2 .%) 二是 劳 务输 出 53 。 1 .4 , 52 % 为近 年 增 加额 和 增长 幅度 最 多最 快 的一 年 。 以孝义 市 为 2 .%) 例 ,农 民人均 纯 收入 自 19 年 以来 的十 多年 中稳 定快 速增 长 ,名 报酬 收 入 增长 较 快 ,务 农 收入 减 少 。这 是 因 为个 体 私营 经 济 有所 92 义 年均 收 入增 幅 1 .2 6 2%。孝 义 市 G P由 19 年 的 l .1 元增 发展 ,用 工 量 增加 ,加上 外 出 打工 人 数迅 速 增 加 ( 收入 占农 民 D 92 O0 亿 其 加 到 l3 1 3 . 亿元 (06 ) 长 l . 倍 ,跨 入全 省十 强 行 列 ;财 纯收入的 2 .%)所致。三是畜牧业收入稳中有升。虽然畜产品 20 年 ,增 23 04 政 总 收入 由 34 万 元增 加 到 2 . 亿 元 ,增 长 5 .1 ,跃 居全 省 价 格近 几 年 下 滑 ,但 由于 总 量 增长 ,畜牧 业 人 均收 入 仍 有所 增 长 98 16 47倍 ( 占农 民 纯 收 入 9 。 四 是 个体 私 营 经 济 收入 在 农 民 收 入 中的 比 %) 第 二 。但 是 ,近 年 来 ( 下 图 ) 如 ,却 出现 了增幅 下 降 的现 象 。 重大 幅 度 提 高 。当 然 ,也 应 看 到 ,不 同 乡 、镇 、村 农 民 收入 差 距 悬殊 ,呈 现 两 极分 化 趋 势 。 反 映 贫 富差 距 的 基 尼 系数 由 l7 年 8 9 的 0 1 ,18 年 为 0 2 ,上 升 到 2 0 年 的 0 4 ,已超 出 国 际上 .8 9 1 .9 00 .6
关于武陵山区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2 1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 出支农投入 “ 0O 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 提高 , 切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在经济危机后时代 的新形势下 , 解决 “ 三农”问题成为中央关注 民生 ,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 中之重 。而对 于一个典型的老 、少 、边、穷 的武陵山 民族地区,迎来 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与挑战。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 探 索惠农增收措施变成 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 。下面笔者就 以武陵山 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浅谈几点提高农 民收入的措施。
1 武 陵 山民族 地 区的基 本特征
武陵山是一座绵延在渝 、鄂 、湘 、黔4 省市交界地带的面积1 多万 O 平方公里 的大山脉 ,山脉呈东西走 向,长度为4 0  ̄ ,一般海拔高度 2/里 z 在1O0 0 米以上 ,主峰在贵州的铜仁地区的梵净 山,最高峰为贵州省 内海 拔 27  ̄的凤凰 山。该地 区由3个 区县 “ 50 5 分治 ”而成 ,共有人 口10 多 80 万 ,其中农业人 口占总人 口的8 %,以土家族 、苗族为主的3 多个少数 0 O 民族 占该地区总人 口的6%以上,农 民全年人均收入不足2 0元 。 7 O0 期待开发 的武陵山区有着相 同的 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山同脉、水 同源、民同俗、文化 同根 、经济 同型 。本应是一个具有较强同一性的相 对完整 的自然区和经济区 ,但由于行政区划分割 ,使该地区处于渝鄂湘 黔 四大省市行政 中心 的 “ 环形空洞 区”。交 通不便 ,产业 同构 , 复 重 建设严重 ,有限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由于 交通不畅信息闭塞 ,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经济结构老化 ,产业结构欠合 理 ,区域市场规模偏小 ,需求结构层次落后 , 市场机制不够健全 ,劳动 力素质低下 , 城镇化水平偏低等诸多 因素 , 陵山地区的科学 、协调 、 武 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束缚。
关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调查与思考投稿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 定因素。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拓宽农民 增收渠道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现 状和农民收入情况,同时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国外经验
发达国家通过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村产业升级等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值得借鉴 。
03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对策 建议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种植结构
01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特色农
产品种植比例。
发展高效农业
02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附加值,增
02
农民增收现状分析
农民收入构成及特点
01
02
03
家庭经营收入
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仍占主 导地位,但增长乏力。
外出务工收入
农民外出务工收入逐渐增 加,但受经济形势和就业 压力影响。
政策性补贴收入
政策性补贴收入在农民收 入中占有一定比重,但难 以持续增长。
农民增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 2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VS
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农民增收渠道 的研究范围,深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类 型农民的增收途径,为政府制定更加具体 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可以加强对 农民增收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 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期望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深 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民的增收途径 ,探讨适合当地情况的解决方案;2)加强 对农民增收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 平和生活质量;3)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思考
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思考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5%,农民的经济收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农民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在分析农民增收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应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难原因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121-02在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农民增收。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农民增收难的原因伴随惠农支农政策相继出台,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
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第一次,令人欣喜。
但同时也应当冷静地看到,长期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没有根本消除,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来自政府的“输血性”政策,农民增收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1.1 宏观经济政策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为了扩大内需,启动国内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张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仍然向城市倾斜,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仍不利于农民增收。
这两年,国家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居民收入时,对城镇居民采取的增收措施较多而对农民采取的较少;国家对公务员和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增发工资、提高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等措施,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在增加,而农民的收入还基本处在自然增长状态。
在增加的国债使用安排上,涉农的比重较小。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补贴等值仍未负值,仍有大量的农业收入继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
1.2 土地流转难,农业技术推广差当前农民还普遍存在着过分依赖土地的思想,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这种传统的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从而难于提高效益。
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思考和建议
( ) 业 科 技 技 术 薄 弱 。 因 两部 落 后 地 区地 广 人 稀 。 牧 民 居 住 3农 农
较 分 散, 加 上科 技人 员 短 缺 , 能 及 时 将 适 用 科 技 知 识 和 实用 技 术 再 不 切 实送 到 村 、 到户 、 到人 , 牧 业 生 产落 后 , 技 含 量低 。 送 教 农 科 2缺 乏 引导 农牧 户 走 向市 场 的力 量 和 渠 道 . ( ) 牧 民 的市 场 观 念 仍很 淡 薄 , 乏 按 照 市 场 规律 种植 的思 想 。 1农 缺 由 于从 事 农业 生 产 的 劳 动者 老 的 老 、 的 少, 牧 民 的 文 化 素 质偏 低 . 少 农
■ 二、 增加农牧 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1靠 促 进 产 业 优化 升 级 促 增 收 .
按 照 “ 业 调优 , 产 质量 调 好 , 模 调 大, 规 效益 调 高 ” 发 展 目标 , 实 的 切 抓 好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大 力 引进 、 育 和 推 广 市场 前 景 好 , 选 经济 效 益 高 的名 优 品种 , 育 品牌 , 高 产 品档 次 , 大 绿 色 安 全 产 品, 加 市场 销 培 提 扩 增 售 份 额 。并 根 据 不 断 变化 的市 场 需 求 , 力 发 展 农 产 品 精 深 加 工业 。 大
能 力 、 牌 影 响力 等 方 面 依 然 存 在 明 显 的差 距 , 农村 生 产 模 式 转 变 品 对 的影 响力 仍 有 限 。
3农 村 信贷 供 应 机 制难 以满 足 农村 经 济 发 展 对 资金 的需 求 . ( ) 农政 策 不 断 弱 化 。 随 着 国 有商 业 银 行 的 商业 化 改 革 , 业 1支 农
用 、 转 , 低 了资 金 的使 用 效 益 。 周 降 j是 金 融 工 具单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些 新 的信 贷 一
农民增收致富途径的思考
土地财产的承认和保护。 有鉴于此,目前要制定和落
实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1、 放许农民进行非正规创业和 就业;对一些特殊的产品,如食 品安全、运输安全等要进行管 理,但不能以收费和罚款为目的 进行,政府对农村进行的所有管 理都不得收费。
2、清理对农民创业的一切收 费和罚款项目,对农民创业、 投资和经营,特别是对个体、 微型和中小企业,实行零收费 政策。
据调查,目前,我国城市居 民中,如果有10万元钱,有创业 意愿的不到5%,都想去炒股,或 者炒房;我国的大学生毕业后去 创业的仅1%,美国大学生毕业创 业的占到20%左右;而在城市中 务工的农民,当他们一旦拥有 10万元资本时,有创业愿望的竟 高达60%。可见,我国仍然是一 个农民创业为主的社会,是一个 生存性创业为主的国度,是一个 非正规创业要占很大比重的国 家。因此,我国经济和社会繁荣 和稳定的未来,必须基于对农民 创业的宽容和支持,必须对农民
而投资、创业和经营增加收 入和致富,是我国农民最艰难的 一条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 农民创业是我国创业的主力军。 那个时期,政府各部门对农民办 企业监管并不严格,一些非正规 创业和就业空间较大,农民创业 活动活跃。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 后期,一是工商、质监等管理越 来越严格,一些适宜于农民致富 的,如临时运输、小商小贩、自 产自销、简单服务等非正规创业 已无发展的空间。一旦登记成正 规的个体、中小运输、商业、服 务等企业后,由于农村、农业地 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市场的不稳 定、不持续和规模狭小等因素, 数量可能很大但又不正规的创业
我国农村发展人多地极少的 情况,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 非常相似。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 农民,其收入主要为四大部分: 即农业收入;非农业工作工资性
关于黑龙江省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省 22 0 0年 农 民人 均 纯 收 入 要 达 到900,以 上 , 递 增 65 。 实现 这 个 目标 , 们 必 须在 抓 好 粮 食 和 畜牧 业 发 展 0 . L 年 .% 我
的同时, 不断拓 宽农 民增 收渠道 。具体措施 是 : 用大项 目牵动 农村发展 和农 民增收 , 利 提升农 民工 资性 收入水 平 ,
21 0 1年 7月
哈 尔滨 市委 党校 学报
THE J OURNAL OF HARB N C I OMMI I E S . | CHOOL OF THE CC rE P
J l. 2 1 uy , 0 1
No 4 S ra . ei lNo. 6 7
第 4期 总 第 7 6期
・
经 济探 求 ・
关于黑龙江 省农 民增收 问题的思考
李 桂 芹
(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 , 哈尔滨 10 8 ) 5 0 0
摘
要: 党的十七届 三中全会提 出, 2 2 到 0 0年农 民人均纯收入 比 2 0 0 8年翻 一番。按照这个发展 速度 , 黑龙江
“ 十一 五 ” 时期 黑 龙 江省 农 民人 均 纯 收 人 实 现
持续稳定增长 , 这是黑龙江省各级政府贯彻中央惠 农方针 , 为保证 国家粮食安全而千方百计扩大粮食 产能 , 连续刷新粮食总产记 录的成果。但 同时我们 必须 看 到 , 与各 省市 区尤 其是 与发展 较快 地 区相 比 ,
学教研部 教授 。
・
20 - 20 06 09年, 黑龙江省农 民家庭经营来 自非 农产 业 的 收 入 总 量 仅 为 全 国 同 口径 的 2.% 、 62 2 % 、9 6 和 2 .% 。同 时 , 民家 庭 经 营 来 自 5 2 .% 95 农 非农产 业 的收入 占家 庭经 营收 入的 比重 分别 仅 为全 国 同 口径 的 2 .% 、9 1 、2 9 0 3 1. % 2 . %和 2 .% 。 25 同样 , “ 一 五” 问 黑龙 江省 农 民人 均 纯 收 在 十 期 人总量与全国大致持平的条件下, 从农民家庭经营非 农产业 收入总量 和 比重 低于 全 国同 口径 39元 和 l 7 6 个百分点中可以看出, 非农产业的收人总量和比重长 期过低是拖累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的又一“ 短腿” 。 进一步分析我们看出, 黑龙江省农 民非农产业 收入过 低在 很 大程度 上是 源于非农 产业 就业 比重 偏 低 。20 -20 06 09年 , 龙江 省农 村 非 农 产业 的就 业 黑 比重 比全 国 同 口径 分 别低 53个 百 分 点 、. . 5 1个 百 分点 、. 54个百分点 和约 56个百分点。根据近年 . 黑龙 江省农 村 非农产 业 相对 劳动生产 率为 农村 第一 产业 的 33倍 研究 数 据 推论 : . 高收 益 的农 村 非农 产 业就 业 比重过 低 , 味着 黑 龙 江省 农 民在 一 定 程 度 意 上丧 失 了从非 农产 业获 得更 多收入 的机会 。 3 .农村 投 资过低 20 -2 0 0 6 09年 , 黑龙 江省 农 村 固定 资 产 投 资 在 全国排序分别居第 2 0位 、l 2 和 2 2 位、0位 3位。尽 管 黑龙 江省农 村 投 资 总量 持 续增 长 , 其 居 全 国位 但 次总体 呈下 降态 势 。20 0 9年 , 龙 江省 农 村 固定 资 黑 产投 资 占全 社会 投 资 的 比重为 66 。发 展 经 济学 .% 认为,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 投入不足即意 味着发展动力不足。因此 , 黑龙江省农村投资总量 和 比重 长期偏 低 , 对 区域 经 济 社 会发 展 进 程 和 农 其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3年第10期夏利荣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农业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而不强,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几个时代的问题。
我们常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
我们的农民为13亿的人口提供了足够的粮食,这不能不是一个世界性的伟大贡献,可是我们却很少想到,我们却是在以占世界上40%的农民才养活了这21%的人口的。
这只能说明,我们的农业还相当落后,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还很低。
积极发展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事关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大局。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农业生产的投入。
因此,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粮食安全的的关键。
一﹑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农民是当今中国积贫积弱的庞大群体,增收致富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我国持续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我党和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多年的“一号文件”。
1、有利于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在农村,因此,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粮食连年增长,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且活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始终是党全面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2、有利于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与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模式,鼓励农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和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土地规模经营。
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制,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规模经营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
关于农民增收途径的思考
制 定相 关扶 持 政策 ,促 进农 村 土地 承包 经 营 龙头 企业 。农业 龙头 企业 是解 决农村 富余 劳动 力 、 权 流 转 ,让 农村 土 地流 转 与农 业规 模经 营结合 起 实 现 农 民增 收 的重 要 途 径 。按 照 “ 大 、 优 、 扶 扶 扶 的原则 , 采取 招 商 引资 、 新改 造 、 向联 合 等 更 横 来 , 照 区域 化 布 局 、 模 化经 营 、 业 化 生 产 的 强 ” 按 规 专
政 策 。建立 工业结 构调 整 、 自主创 新 、 高新 技术 产业 化等 财 原 料基地 , 强产 销衔 接 , 加 为粮食 加工 业 细 分市场 , 生产 系 政 专 项 资 金 , 加 强 统 筹协 调 , 大对 重 要 生 物技 术 产 品 要 加 研发、 农产 品加 工 关键 与共 性 技术 研 发 、 业化 示 范 项 目 产 列化 产 品提供 原料 支撑 。 作者 单位 : 河南 工业 大 学
原 则 ,大 力培植 和 兴建 一 批具 有地 方特 色的主 导 产 业及 农产 品 生产 基地 , 以市 场 为导 向 , 引导优 势
方式 , 培育 发 展 龙头 企 业 , 根据 资 源优 势 , 展 农 发
产 品; T特 别是 精 深加 工 ,有效 提 高农 业综 合 效 b n
农 产 品 向优 势 区域 集 中 , 形成 特 色鲜 明 、 争力 强 益和 附加值 。一 方面 , 竞 通过 完善 产业 化经 营的利 益 的产 业 布局 。 用基 地创 农业 品牌 , 基地 成 为创 链 接机 制 , 利 让 使参 与 产业 化经 营 的农 民 不仅 从种 植 、
农 民增 收难 的主 要 问题 是 农产 品 附加值 低 。
破 解 企业 融资难 题
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
总体 水平。二是全 面实施 标准化战 按照 用工单位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 重造血 ”的转变。
用得上、留得住 、收入高、干得长 ” 。
在解 决农 民生产 生活条件 中促 进增收
准化 体系,加强农 业标 准化示范建 设,强化流通领域 标准化管理 ,推
让 农 民 从 产 业 链 中持 续 分 享 利 益 、 荐 创 业 项 目、 协 助 落 实 经 营 场 地 、 帮 助 办 理 小 额 担 保 贷款 等 ,切 实 解 眼 于 挖 掘 农 户 的 发 展 潜 力 ,创新 扶
贫模式 ,积极创建 “ 以行政村为单
增加收入。一是多方扶持龙头企业 决他们 创业 无项 目、无 场地 、无 资 位成立互助组 织” 几个行政村共 、“
制年 度进 行 编制 ,预 算缺 少前 瞻 性 , 年度预算 与经济 周期联 系不密切 ,影
补 贴 ,汽 车 、 彩 电、 冰 箱 、 电 脑 、
-
# ̄T乡活动补贴,农村医疗保险 - 在推进产 业化经营 中撬动增收
应 坚 持 从 建 设 现 代 农 业 这个 大
五 响对经济 的反 周期 调节 ,不利 于政府 补 助 、农村 低 收入 群体 和 “ 保 户 ” 宏观调控 , 利于社会 了解政 府政策 补 助,粮食生产大县奖励、生猪 生 不 设 投 入 ,等 等 ,通 过 落 实这 些 强农
做 大 做 强 。 加 快 发 展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组 织 ,努 力 培 植 一 批 国 家 级 、省 级 重 点 龙 头 企 业 ,构 建 一 批 农 副 产
金的问题 , 提高创业成功率。完善职 同 成 立 一 个 连 体 互 助 组 织 ” 妇 女 、“
业培训体 系 ,大 力开展农 村劳 动力技 为 主体 成 立连 体互 助组 织 ”三种 “ 贫 现过 去扶 贫资 金 由 “ 重输 血 ” “ 侧 向 注
调研报告:新时代农民增收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农民增收的实践与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2015年以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XX、回XX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的农民增收新路子。
以新思想谋划农民增收新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领会精神实质,科学指导实践。
一是聚焦“加快改善老区老百姓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市五次党代会确立了“弘扬XX精神,奋力追赶超越,努力让XX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的奋斗主题;二是聚焦“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向党和人民作出了“2018年实现高质量整体脱贫”的庄严承诺;三是围绕苹果这个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特色农业产业,把握规律,发挥优势,提出了“实施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决策部署。
四是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六个维度研判新时代我市农民增收所处的历史方位。
维度一:全市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对比对比这三年,构成我市农民收入的“四驾马车”,经营性收入下降15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15-16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下降2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经营性收入)逐渐减弱,这也是提出苹果产业后整理的一个重要动因;工资性收入不断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从甘泉县2012年、2017年农民收入看,工资性收入远高于经营性收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全市农民增收主动能——苹果产业,在甘泉县不大不强,对农民增收贡献较少。
维度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同期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对比按照收入增速是否超过同期GDP增速、是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参照对比,近五年我市农民收入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现高质量增收成色。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许多地方的农村也在积极转型,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改变,还有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的变化。
目前,国家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问题非常重视,那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骤阐述。
一、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首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进步,现代农业逐渐成为国家农业的主导发展方向。
从传统的耕地利用、农产品种植等方面进行升级,推广现代农业文化,以提高农民收入的水平。
二、加强农业扶贫政策政策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针对一些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加强农民的扶贫政策,建立动态识别机制,对极度贫困人口及时救助和帮扶,通过资金投入,技术培训等手段,为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做好支撑和帮助,提高农民收入的水平。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连通性差,信息交流远未达到一些对城市逐渐接轨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
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是当前非常流行的旅游形式,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青睐。
可以报道当地乡村的情况、农产品、特色文化等,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村特色产品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增加当地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五、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的素质提高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教育是最好的提高素质的途径,政府应注重投入财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激发农民的发展潜力。
同时,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专业知识,激发其生产潜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综上所述,增加农民收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从多方面途径入手。
通过政策扶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观光旅游等方面提高农民收入的水平,同时也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走上富裕路。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
利 用 上进 展缓 慢 ,形 不成 精 品 ,农 产 品 附加值 低 ; 同
4 转移 性 收入 稳定 增 长。 、 随着农 村 社会 保 障社 会 时 , 产 品标 准 化 生 产 技术 实 施 面窄 , 技 队伍 青 黄 农 农
长 , 民在 本地 从业 得 到 的工 资性 收 入 5 3 农 7 6元 . 同比 产 品价 格 已在 高 位 上 运行 , 涨 的 空 间不 大 , 旦价 上 一 增 长 2 %; 人 均 现金 收 入 贡献 率 达 4 % , 2 对 9 占工 资性 格 回落 , 民特 别是 纯农 户 增 收 的压 力就 较 大 。而 随 农
元 , 比增 长 4 . 同 49 %。
2 政 策性 增收 空 间有 限 。 几 年农 民收入 的大 幅 、 前
2 工 资性 收入 继续 呈 现 主导 地 位 。2 1 、 0 1年 农 民 增 长 , 一个 重要 因 素就是 政 策效 应 。 消农 业税 、 行 取 实
工 资性 收入 7 5 8 5元 , 比增 长 1 . 同 25 %。工资 性 收入保 农 资综 合补 贴 、 良种 补贴 、 机 补贴 等 。 效 显著 。近 农 成
一
二 、 约农 民增 收 的 因素 制
、
农 民收入 及其 构成
1 农 业 总体 竞 争 力不 强 。 业 结构 调整 缺 乏 系统 、 农
根据 丹徒 区统 计 局农 村住 户 抽样 调 查 资料 显示 , 性 , 业 结 构 和 产 品 结构 不 合 理 . 业 增 效 的 拉 动 作 产 农 21 0 1年 全 区农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1 7 4元 。同 比增 长 用 不 明显 。 几年 来 , 10 近 丹徒 区不 断 深化 农业 结构 调 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今社会农民工增收问题的思考,分析了目前农民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农民工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及最后探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希望通过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反思,来加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同时能够对自我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及义务有更深一步的体会及认识,将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提高措施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一个大的集体,占我国总人口的60%以上,也是备受政府关注的一个集体。
可以说农业是我们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而农民也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一个集体,农民生活的水平与国家的发展及文明和谐和谐社会的构造息息相关。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2012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63元(全国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旧很大,收入比为3.6:1,较上年只缩小了0.03,增长缓慢,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当代大学生,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农民收入偏低,那我们必须分析为什么农民收入偏低,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哪些。
首先先对农民收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目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角度,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以下5个部分:
(1)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
(2)家庭在乡从事非农经营收入
(3)外出务工收入
(4)集体经济收入
(5)其他各种收入
其中第一条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占主要收入的60以上%。
说明农民农业收入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最重要。
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因
从上面分析可知农民收入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因此我们分析农民收入低,应首先关注为什么农业收入低,从农业问题入手分析。
(1)农村土地产权残缺,对农民的经营和投资激励不足
现行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而集体可以有乡镇、村、村民小组三个层次,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所有者代表。
但“集体”到底是指哪一层次?法律规定则含糊不清。
可见,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是主体不清的,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不具有对土地的实际占有权、完全经营权、自由转让权、入股权、抵押权和继承权。
产权不完全导致的土地频繁调整和有限的承包期限,容易造成农民经营土地行为的短期性,抑制了农民投资和经营的安全感与积极性,甚至采用掠夺性经营方式,导致土地贫瘠化,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
(2)农地分散经营,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在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大部分农村地区根据集体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将土地按人口或按劳动力平均分配,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使农地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人地矛盾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13亿人中有9亿是农民,虽然我国耕地面积总量大,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
这种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模式,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加之当前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等各种“圈地运动”使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也加剧了人地间的矛盾。
我国地区之间土地资源和人口分布不均,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很容易造成人地关系结构性失衡。
而人地矛盾的加剧和人地关系结构性失衡,在客观上都要求土地经营必须提高效益。
(3)分散经营使农产品供给层次低,难以获得市场优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然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阻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
目前,大部分农村农产品供给结构层次低,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的结构性矛盾明显。
农业发展受需求约束的特征突出,而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仍沿袭传统模式,调整滞后,造成相当部分农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增收。
而且单个农户进入市场面临重重困难:一是主体分散,无力抵御市场竞争、需求变化带来的巨大风险;二是组织化程度低、素质低以及封闭式经营,使农户直接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昂贵;三是缺乏获得市场信息的有效渠道,缺乏对信息进行分析、过滤、判断、选择的能力,面临的市场风险高。
同时,家庭生产的盲目性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也造成农业资源的
巨大浪费。
3 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问题,只有增加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探讨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加农民收入。
一方面,在农业上,继续加大鼓励政策力度。
对耕种大片农业地面积的农民加大资金和物资支持,在农村家庭牲畜方面,鼓励个体户优化规模,尤其增加其养殖技术的培训。
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始终是农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农民出外务工,必然会对其收入结构产生一定冲击。
因此,在收入来源上面要注意从农业本身的效能来考虑,这正如“水之源,木之本。
”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引导农民参与第三产业,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农村的信息不流畅,而且农民群体往往不集中,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用工信息传达、相关技能培训等方面工作。
让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参与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直接快速的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有一定资金支持自身农业的发展。
把推进城镇化与增加农民劳务收入统筹起来,用城镇化建设来创造就业契机,农民也要抓住城镇化的机遇来增加自己收入,不能把收入来源仅仅限于农业收入上面。
除此之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发挥土地特性,在充分当地土地资源、交通条件、水利资源、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基础上,与大城市或者其它农村进行资源互换,利用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各方面资源的效能。
同时,由于当前一些城市转型,许多从事旧产业的城里人正转变投资方向,或者由于城市土地相对缺乏,尤其像花卉、林木等种植业的投资成本就会比农村的高出几倍。
所以,要敢于让出外务工人员把农村的土地信息带到城里去,在相关网站上面积极发布信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外来投资者。
这样一来,在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既能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使农民的生活领域拓宽和引起外来人员对农村的新看法,一举多得。
4 总结
当然,增加农民收入不是仅仅限于单向的考虑增加,还要减少农民其它方面的支出,给予农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更多的保障,这也是一种增加收入的有效做法。
当然这也只是我们目前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实际上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实施起来需要关注更多方面,后期还会有更多的分析及规划,还有最终实施。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因此,我们更应该明确自身未来需担负的责任,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建设贡献自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