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 《索尔维格之歌》 曲式分析
音乐欣赏入门之曲式(一)
在前⾯讨论"织体"要素时曾提到,⾳乐中有⼀个概念⽐较宽泛,即"结构"概念。
我们把它分成两个⽅⾯来解释,⼀个是指⾳乐在空间上的结构,我们称之为"织体",另⼀个是在时间上的结构,专业名词是"曲式"(music form)。
为什么说曲式是"时间上的结构"呢?⼀部⾳乐作品,⽆论是长篇巨制,如交响曲、歌剧,还是短⼩的歌曲,都要在时间的延续中⼀点⼀点地铺展,⽽不可能像欣赏⼀幅画⼀样,在瞬间就能⼤致把握整体结构。
这种在时间上的延续,正是⾳乐艺术的⼀⼤特点,所以⾳乐被称为"时间的艺术"。
⽽⾳乐在时间上的延续,⽆论长短,两三分钟或两三⼩时,都必须有⼀个结构框架,有个章法,⽽不能是混沌⼀⽚。
这种结构框架或者章法,就称之为"曲式"。
它不是预设的理论,⽽是在⼤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维范式。
曲式有很多种,正如⼤的宫殿有⼤的结构,⼩的屋舍有⼩的形式⼀样。
⽆论⼤⼩,⽆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创新之作,都会包含以下三个原则:对⽐,变奏、重复。
对⽐是由作品中的多个⾳乐材料造成的,它们在旋律形态、节奏型、情绪特征上的不同给听者带来了新鲜的感觉。
⼀部作品多少总会有些对⽐的因素,⼤型作品的对⽐幅度会⽐较⼤,对⽐的材料会⽐较多,相对来说⼩型作品的对⽐幅度就⼩些,材料也没有那么多。
变奏⼿法是将⼀个⾳乐材料在保留某些特征的情况下进⾏变化,⼀⽅⾯仍可使⼈听出原型同时⼜有新鲜感。
⽐较简单的变奏是基本保持主题的旋律轮廓、节奏型甚⾄和声,只是添加⼀些⼩⼩的装饰。
稍复杂些的,则会将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织体、和声都做较⼤幅度的改变,甚⾄只是选取原材料的某个因素加以发展,以⾄于⼏乎听不出它们和原型的联系了。
⾳乐作品中的"展开"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变奏。
重复是指⾳乐材料的再次出现。
⼀发⽽逝是⾳乐艺术的特性之⼀。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作者:张怀海来源:《艺术评鉴》2016年第20期摘要:《索尔维格之歌》是挪威著名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为挪威著名剧作家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作的配乐--《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中的第四乐章。
在《索尔维格之歌》这首歌曲中,作曲家格里格将民族与艺术相结合、戏剧与音乐相结合、旋律与歌词相结合。
格里格运用优美的旋律、对比的调性、灵活的节奏节拍、丰富的力度变化,既展现了挪威民间曲调的民族性,又抒发了旋律美和意境美的音乐性。
关键词:《索尔维格之歌》格里格音乐性一、作品的创作背景易卜生是挪威戏剧大师、伟大的文学家,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
易卜生一生共创作了26部各种体裁的戏剧作品。
《培尔·金特》是他的一部带有以“个人精神反叛”主题的戏剧作品,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索尔维格之歌》的曲作者爱德华·格里格,是19世纪后半叶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时欧洲乐坛具有进步思想和重要影响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具有挪威民族浪漫主义的思想内容和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
1875年,易卜生邀请格里格为其诗剧《培尔·金特》写作了配乐,经过首演大获成功。
大约是在1888年到1891年的这段时间里,格里格从《培尔·金特》的配乐内筛选出了八首乐曲,在诗剧的基础上改编成了《培尔·金特》管弦乐组曲。
选入组曲的作品,不是依据原来剧情的发展为顺序,而是按照音乐发展为主重新进行编排,成为可进行独立演奏的组曲。
《索尔维格之歌》原为用于诗剧《培尔·金特》第四幕的配乐,剧中描写的是索尔维格在茅屋前一面纺纱,一面唱起这首歌,耐心地等待培尔·金特归来。
格里格在改编为组曲时,将《索尔维格之歌》里的歌颂声部删去了,改为抒情旋律的民歌和花腔的曲调,用以结束整个组曲,使得整个组曲的音乐发展达到理想状态,使得歌曲独立的描绘出了一个安静而完美的画面。
《索尔维格之歌》作品分析
《索尔维格之歌》作品分析发布时间:2021-03-01T15:14:08.747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2月作者:黎小龙[导读] 《索尔维格之歌》是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是《培尔·金特》组曲中,第二组曲的第四个乐章,该作品具体分节歌的创作手法,描写了索尔维格这个女孩的温婉、儒雅,佩尔·金特的未婚妻索尔维格顾念在茅屋前的一种景象,索尔维格一边唱着此作品,一边耐心的等待培尔·金特的归来。
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黎小龙 655000摘要:《索尔维格之歌》是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是《培尔·金特》组曲中第二组曲的第四个乐章,该作品具体分节歌的创作手法,描写了索尔维格这个女孩的温婉、儒雅,佩尔·金特的未婚妻索尔维格顾念在茅屋前的一种景象,索尔维格一边唱着此作品,一边耐心的等待培尔·金特的归来。
该首作品创作于1875年,同样为挪威的文学家易卜生的诗剧作为配剧的音乐,1876年首次在挪威的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出,获得成功,作品现今广为传唱,并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同时在各大专业院校期末考试、艺术类高考、音乐会等场合大量使用。
关键词:格里格;声乐;风格;曲式结构;和声;一、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作曲家格里格1843年出生于挪威卑尔根,法兰西艺术学院院士,是挪威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作品具有挪威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母亲是一位音乐的爱好者,所以6岁开始格里格就跟随母亲学习钢琴得到了很好的音乐教育和音乐熏陶,《培尔·金特》组曲是格里格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多地进行演出,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
格里格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除《培尔·金特》外,还有钢琴小品《孤独的流浪者》、66首《抒情小品》、《a小调钢琴协奏曲》等等,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富有很强的民族性。
《索尔维格之歌》是一首声乐作品,是《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中的第四乐章,描写了索尔维格在盼望和期待培尔金特的归来,作品中所运用的音乐主体材料与挪威民族音乐材料相贯穿,使得作品同样具有挪威民族音乐风格,作品潜藏着索尔维格幻想与爱人见面时的喜悦心情,同时风格上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分析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分析作者:江贤琴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3期摘要:挪威著名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涵。
《索尔维格之歌》是《培尔·金特》组曲配乐曲中的一首经典之作。
本文通过对这首乐曲的音乐本体形式的分析,以探其艺术特征及创作过程中运用的独特技法。
关键词: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本体分析中图分类号:J6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86-02一、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Hagerup Grieg,公元1843-1907年),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个被世界所承认的斯堪的纳维亚作曲家。
1843年6月15日出生于挪威西部著名的海港、商业城市卑尔根(Bergen),一个民族浪漫主义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接受外来社会和文化影响最深的地方。
1907年亦卒于此。
他的父亲亚历山大·格里格(Alexander Grieg)是苏格兰裔富商,喜爱音乐,会弹钢琴。
母亲耶馨·朱迪思·哈格吕普是出身望族的女诗人,也是一位相当出色的业余钢琴演奏家。
格里格继承了母亲身上全部的诗人气质和音乐天赋。
6岁时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弹奏钢琴,9岁时开始作曲。
1858年,父母听从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奥利·布尔(Ole Brneman Bnll,公元1810-1880年,挪威小提琴家)的建议,把格里格送往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接受专业音乐教育,在此期间学到了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感受到了西欧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强大气息,在音乐风格上深受肖邦、舒曼等人的影响。
1862年毕业。
1863-1866在哥本哈根活动,并师从尼尔斯·加德(Gade,Niels Wilhelm,公元1817-1890年,丹麦作曲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试论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结构特点
·◎音乐研究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试论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结构特点■甘小云【摘要】:《索尔维格之歌*出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所作的配乐,是《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中的一首。
尽管第二组曲不及第一组曲流行,但《索尔维格之歌》这首歌曲却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挪威的“第二国歌”。
笔者通过分析这首歌曲结构的强烈对比性,及高度统一性特点.展示了这首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形式;内容;Ⅸ索尔维格之歌》;结构格里格是19世纪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立志以挪威后面附加了尾声。
前奏和尾声的材料相同,加强了乐曲的完整性。
民族音乐为基础,开辟民族音乐的道路。
《索尔维格之歌》出自格例1 里格为易h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所作的配乐。
在剧中是索尔维前奏A B连接Al B1尾声格唱的一首摇篮曲。
这部完整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
后来1_9 I■了i刁‘研10-2425—3940.4l Fii]‘可42-5657.7l 72.78格里格从配乐中选编八段音乐构成了两套组曲(各分四段)。
这两4 4 3 4 6 45 4 4 3 46 4 5套组曲成为了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总的来说,《第一组曲》更加流a和:V i C:I a:v6A:I a和V i C:I a:v6 A:I a和:i行,但《第二组曲》中的这首《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深得挪三.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威人民喜爱,被誉为挪威的“第二国歌”。
这首作品虽然短小,但确1.结构形式上的强烈对比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段式的两个乐段分别表现了索尔维格的两种不同的心情。
第一.歌曲的内容分析一乐段表现索尔维格悲切、伤心而又执着等待的心情:第二乐段一这是一首声乐作品。
歌词的语义性能明确地表达音乐的内容。
个“啊”字表达了索尔维格想象见到培尔·金特时的喜悦心情,以但在分析歌词之前,先了解整个戏剧的故事梗概,有助于我们对歌及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初中音乐《索尔维格之歌》教案
初中音乐《索尔维格之歌》教案《索尔维格之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索尔维格之歌》,让同学们体会意大利歌曲之美。
2、能够用圆润、有感情的声音演唱。
3、体会女声独唱的音色和表示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听辨出歌曲《索尔维格之歌》。
教学难点了解挪威歌曲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听赏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介绍抒情歌曲的概念。
抒情歌曲:当代人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歌曲体裁,抒情歌曲以音乐最擅长的感情抒发功能为特征,在人们的音乐生活里收到了最广泛的注意。
三、新课教学1、作者介绍。
埃?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
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
经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
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
他沿着布尔、诺拉克等人开创的道路,努力钻研民间音乐。
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
其代表作品有《培尔?金特》组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挪威农民舞曲》等。
2、歌曲介绍。
《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为诗剧《培尔?金特》写的作品,由剧中人索尔维格演唱。
歌曲表现了索尔维格等待爱人培尔?金特的归来,从头发青青一直到白发苍苍,始终不渝。
3、聆听歌曲,谈剧中主人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等待?主人公是怀着忧虑的心情在等待。
4、曲作者又是用怎样的旋律来表现这种情绪的呢?歌曲前半部以小调的阴暗色彩,表现索尔维格旷日持久等待的忧虑心情,后半部分仅用一个“啊”,表现了她在想象中对培尔?金特必将归来的信心和喜悦,这是一首表白忠贞之情、永恒之爱的歌曲。
四、小结。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艺术特色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艺术特色
《索尔维格之歌》是由马克-格里格给予当代布里姆斯的美术作品。
它不仅仅描绘出一个
封建王国的叙事,而且把这个世界构建出极具尊严和神秘感的景观,令人震撼。
作品以崇敬的包容之心呈现出的精美的画面构成了一个布里姆斯的宇宙,充满野兽,文字,裂痕,边界,它总是被大海和天空所环绕,它也诉诸于着一个反叛而自由的灵魂,一个多
么日益明确的游戏。
这个世界像梦境一样,传达出柔软而美丽的感受,它把我们带入一个令人惊叹的景象中。
通过极具艺术性、敏锐的眼光,它表达出对生命的热情,对古老凶险的故事,以及对现实
和超越现实的追求。
《索尔维格之歌》的氛围与抽象的艺术思想形成了非常强烈的互补性,上湖的水流,冬天
的雪夜,但空虚的山巅,它以诗一般的美丽把叙事联系在一起,表现出的深刻情感深深的
吸引了读者。
《索尔维格之歌》以其混沌而诡谲的叙事形式,丰富的视觉涵义与神秘的气氛,成功地把
布里姆斯文学及传统神话中的精神世界展现在读者眼前,艺术性十足,令人叹为观止!。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创作手法研究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创作手法研究覃艳;何家国【摘要】《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为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同名管弦乐配乐中第四幕第十场配乐.此作品在曲式结构、前后部音乐要素及首尾都采取新颖的对比手法,并大量运用特殊的和声手法,恰当地表达了该歌曲的思想内涵,进一步佐证了音乐为内容服务的艺术理念.【期刊名称】《凯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3)004【总页数】3页(P169-171)【关键词】索尔维格之歌;创作手法;格里格【作者】覃艳;何家国【作者单位】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正文语种】中文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Bergen)一个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此地。
幼年时得到母亲的音乐启蒙教育,后经挪威小提琴家奥勒·布尔(Ole Bull)推荐,格里格有幸于1858至1862年在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
毕业后,与音乐家R·诺拉克等人共同创立了“尤特皮”音乐社,旨在创作、介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和作曲家。
1871年创立克里斯蒂安尼亚音乐协会,并任协会爱乐乐团和卑尔根“和谐”合唱团指挥,并多次到英、法、德、意等国举行作品音乐会。
1874年被政府授予终身年俸,1890年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名誉博士头衔。
逝世时,为了表彰格里格在音乐界的崇高地位和贡献,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格里格主要作品有钢琴曲《祖国之歌》《a小调钢琴协奏曲》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G 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e小调钢琴奏鸣曲》《g小调弦乐四重奏》等。
《索尔维格之歌》是格里格为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同名管弦乐配乐中第四幕第十场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之间。
声乐欣赏论文--《索尔维格之歌》赏析
《索尔维格之歌》赏析爱德华·格里格(E.Grieg,1843—1907),是19世纪后半叶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当时欧洲乐坛具有进步思想和重要影响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具有挪威民族浪漫主义的思想内容和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
在挪威,格里格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受到人民的无限崇敬和爱戴。
这不仅由于他为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创作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为数众多的经典作品,而且由于他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高贵品格和将毕生献给民族独立解放事业的斗争精神。
亨利克·易卜生是受挪威人民爱戴的伟大文学家、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
一生共写了20多部剧作抒情诗,《培尔·金特》是他的一部带有“个人精神反叛”的主题的戏剧,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易卜生和格里格,他们两人堪称艺术天空的双子星座,互相辉映,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他们两人的创作友谊被传为世界文化历史上的佳话,并给世人留下了伟大的经典之作。
《索尔维格之歌》就是格里格为易卜生的同名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中的经典唱段,是《培尔·金特》第二组曲第四乐章的一首抒情曲。
也是《培尔·金特》中的一首经典的曲子。
1894年,易卜生约请格里格为他的这部诗剧配乐。
格里格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它。
1896年2月,该剧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首次公演,获得巨大的成功。
格里格选出配乐中的八段,编成两套管弦乐组曲,即《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和第二组曲。
第一组曲中包括四个乐章:《朝景》《奥塞之死》《阿尼特拉舞曲》和〈在山魔的宫中》;第二组曲也包含四个乐章:《诱拐新娘》《阿拉伯舞曲》《培尔金特的归来》和《索尔维格之歌》。
1.音乐的民族性挪威自14世纪到20世纪的漫长岁月,完全丧失了民族的独立。
它分别被丹麦和瑞典控制。
1814年,挪威脱离丹麦而独立,但又被迫与瑞典联盟。
在1814—1905年的联盟时期,挪威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在长期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民族文化、民族音乐也得到了高度的发扬。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曲式分析解读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分析摘要:挪威著名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涵。
《索尔维格之歌》是《培尔・金特》组曲配乐曲中的一首经典之作。
本文通过对这首乐曲的音乐本体形式的分析, 以探其艺术特征及创作过程中运用的独特技法。
关键词: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本体分析一、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Hagerup Grieg ,公元 1843-1907年, 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个被世界所承认的斯堪的纳维亚作曲家。
1843年 6月 15日出生于挪威西部著名的海港、商业城市卑尔根(Bergen ,一个民族浪漫主义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接受外来社会和文化影响最深的地方。
1907年亦卒于此。
他的父亲亚历山大・格里格(Alexander Grieg 是苏格兰裔富商,喜爱音乐,会弹钢琴。
母亲耶馨・朱迪思・哈格吕普是出身望族的女诗人, 也是一位相当出色的业余钢琴演奏家。
格里格继承了母亲身上全部的诗人气质和音乐天赋。
6岁时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弹奏钢琴, 9岁时开始作曲。
1858年,父母听从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奥利・布尔(Ole Brneman Bnll ,公元 1810-1880年, 挪威小提琴家的建议, 把格里格送往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接受专业音乐教育,在此期间学到了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感受到了西欧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强大气息, 在音乐风格上深受肖邦、舒曼等人的影响。
1862年毕业。
1863-1866在哥本哈根活动,并师从尼尔斯・加德(Gade , Niels Wilhelm ,公元 1817-1890年,丹麦作曲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
在此期间与致力于创建挪威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查德・诺拉克(Rikard Nordraak , 公元1842-1866年等人一起组织建立了“ 尤特皮” 乐社, 旨在创造并介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
《索尔维格之歌》曲式分析研究
《索尔维格之歌》曲式分析研究作者:王娜来源:《传媒论坛》2018年第12期摘要:在19世纪的中期,由于欧洲各国民族主义意识的不断增强。
使得各国的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都更加爱好加入自己本土民族的元素。
爱德华·格里格就是在这一时期下的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音乐家。
其创作的《索尔维格之歌》是选自为剧配乐的《培尔·金特》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本文通过在对其作品的历史背景、基本音乐语言及曲式分析等,以达到对作品的形式及内容的具体解读。
关键词:格里格;历史背景;曲式结构;音乐语言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8) 12-0-03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这里有独特的海岸线风景。
格里格出生于挪威的第二大城市-卑尔根。
家庭生活状况良好,父母皆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背景。
由于有独特的海岸地形,这里就有不少以打鱼为生和在森林中伐木为生的人。
格里格为了创作获得灵感经常去帮助这些人工作。
而挪威在1905年以前并未完全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独立出来,而格里格在1894年接受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邀请为其话剧《培尔·金特》配乐。
他需要发扬独特的挪威民族主义精神,于是他选择了这个根据挪威地形特点所表现的故事,为故事中的人物设置音乐。
《索尔维格之歌》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一剧配乐的《培尔·金特》的第二组曲的第四乐章。
是一首柔美的抒情乐章。
配乐为主人公索尔维格设置了一个善良纯情的音乐人物形象,《培尔·金特》共两个组曲,即《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和第二组曲。
第一组曲中四个乐章:《朝景》《奥塞之死》《阿尼特拉舞曲》和《在山魔的宫中》;第二组曲中四个乐章:《诱拐新娘》《阿拉伯舞曲》《培尔·金特的归来》和《索尔维格之歌》。
《培尔·金特》剧情跌宕起伏,主要讲述了放浪不羁的主人公培尔·金特与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女主人公索尔维格之间的故事。
曲式基础上的衍生式解读——以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分析为例
曲式基础上的衍生式解读——以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分析为例曲式基础上的衍生式解读——以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分析为例格里格的《索尔维格之歌》是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曲式结构和衍生式解读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围绕着曲式的基础展开讨论,并通过对音乐细节的分析,探索格里格在音乐中使用衍生式的手法。
首先,我们先从曲式结构入手。
《索尔维格之歌》整体上采用了ABA的三段式结构。
然而,与传统的三段式不同,格里格在每个段落中增加了衍生式的手法,使整首曲子产生了一种连续、呼应的效果。
在A段的开头,出现了一个引子,它由悦耳动听的钢琴短促的小音符构成,为整个曲子奠定了基调。
接着,悠扬的主题出现,通过强烈的对位法和旋律的变化,诠释了一种神秘、浪漫的氛围。
在B段,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戏剧性的转变,乐曲节奏的加快和音响效果的增强,使整个乐章达到了高潮。
同时,格里格采用了衍生手法,将A段的主题稍加变化,再次引入到B段中,形成了衔接的桥梁。
接下来,B段通过更大胆的和声和音响的高潮效果,为乐曲进一步提供了张力。
Coda段以一种高亢、激昂的姿态结束了整首曲子,使整个曲子具有一种壮丽的艺术效果。
衍生式是格里格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使用不同的节奏、和声和旋律变化,他赋予了曲子更加广阔的表达空间。
在A段中,格里格通过引子的运用,使引入主题部分更加过渡自然。
这种运用使得音乐节奏更加丰富多样,也为后面的主题展示创造了一种积极的气氛。
同时,在A段的结尾,格里格使用了重复的动机,增加了曲子的连贯性以及回旋的视听效果。
在B段的衍生式运用上,格里格通过对主题的改变和加强配器的使用,创造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变。
首先,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旋律的变化,音符变得更加激烈和动感。
其次,配器使用了更多的管弦乐器,通过不同乐器的交织和协调,达到了一种音响效果的增强,给人一种饱满、激昂的感觉。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Coda段的衍生式运用。
《索尔维格之歌》作品分析
《索尔维格之歌》作品分析班级:音表081 姓名:王琦学号:20083064在国外众多优秀音乐作品中,《索尔维格之歌》是我最为喜爱的乐曲之一,它是挪威音乐家格里格所创作的幻想诗剧《培尔·金特》中的选段。
每每听到它那悠扬、舒缓的曲调,总能与我疲乏的心境相互映衬和呼应,轻闭双眼,思绪便会被一股无名的力量牵引到了一个虚幻飘渺的地方,使我的心灵腾空,在作曲家所创造的意境中自由翱翔。
原曲《培尔·金特》原是挪威文学家、戏剧家易卜生的一部诗剧。
它以挪威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具有讽刺意义。
其大意是:自私、放荡的农家子弟培尔·金特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他爱上了美丽的姑娘索尔维格,而参加山村青年的婚礼时将新娘英格丽特诱骗上山,随之抛弃。
他在山野逃窜,与山魔之女相遇,爱上了她,并在她的诱逼下,抛弃人的品格,迷狂的追求权力。
然而他被村民的钟声惊破迷梦,脱离魔窟,回到山村。
他见到了垂死的母亲,却不肯浪子回头。
母亲死后又离家出走,乘船出海,浪迹天涯,经历了种种离奇冒险的生活。
他曾经致富,又因海船失事而使财产化为乌有。
他在流落非洲之时,又与阿拉伯酋长的女儿阿妮特拉有过一段萍水相逢式的爱情。
最后,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辗转回到故乡。
他所爱的女子索尔维格仍然忠贞地等着他。
最后,培尔·金特就倒在她的怀里死去了。
姑娘让他安静地躺在自己的怀里,幻想着自己能在天堂与他相会,继续地唱着“……在天上相见,在天上相见……”。
《索尔维格之歌》原用于诗剧第四幕,是格里格献给剧中放荡不羁的男主人公培尔金特之妻---索尔维格的一首乐曲,尽管她的丈夫在她们新婚的第二天便远走他乡,只留下她这位贤良淑德的妻子,独守空房,可她依旧整日无怨无悔的等着她的丈夫归来,这其中的真挚情感,实在令我感慨万分!这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采用“主歌—副歌”型的二段式结构和分节歌形式。
主歌洋溢着真挚亲切的感情,副歌的旋律来自真正的民歌,只唱一个“啊”字。
曲式学基础第十一讲——并列单二部曲式
曲式学基础第⼗⼀讲——并列单⼆部曲式并列单⼆部曲式也可以称为“不带再现的”单⼆部曲式。
是根据并列曲式原则有机组合的⼀种简单的结构类型。
并列单⼆部曲式由两个不同的部分组合⽽成,⽽且第⼆部分不再现第⼀部分的材料。
并列单⼆部曲式的两个部分⼤致相当,同等重要,相互对⽐,⿊⽩分明。
(即第⼆部分采⽤全新材料)并列单⼆部曲式的第⼆部分可运⽤的对⽐⼿法很多,如变换节拍、速度;改变调式、调性;更换新的对⽐主题;更改表演⽅式等等。
并列单⼆部曲式适⽤于“主—副”歌形式的分节歌。
并列单⼆部曲式例析:《索尔维格之歌》《索尔维格之歌》选⾃挪威作曲家格⾥格创作的《培尔⾦特》第⼆组曲,为该组曲第四乐章。
该曲为并列单⼆部曲式,属于主副歌形式的分节歌。
引⼦9⼩节。
前7⼩节提⽰歌曲总体情绪,后2⼩节预⽰伴奏织体。
第⼀部分(A)是歌曲的主歌部分,带有叙事性。
四句式乐段,⾮⽅整型乐段,收拢型乐段。
旋律整体控制在⼀个⼋度左右,节奏舒缓,曲调哀婉,表现⼥主⼈公纯情的思念和耐⼼的等待。
四个乐句在关系⼤⼩调和同主⾳⼤⼩调之间徘徊,但结尾仍然完全终⽌在a⼩调上。
第⼆部分(B)是副歌,⽆歌词。
结构不属于乐段,⽽是段落(⾮乐段结构)。
这⼀⾳乐段落与主歌形成鲜明的对⽐,节拍改为三拍⼦,速度变快,旋律改为花腔式,具有舞蹈性,调性也转为A⼤调。
整个段落⼀⽓呵成,很难划分乐句,只是在长时值⾳符上形成了三次明显的呼吸。
伴奏织体为轻快的圆舞曲节奏,并始终带有主持续⾳。
这⼀⾳乐段落表现⼥主⼈公在想象中盼回了爱⼈培尔⾦特,欢欣喜悦,⼿舞⾜蹈。
经过短⼩的2⼩节⼩间奏,⾳乐完全重复⼀遍,⽤以演唱第⼆段歌词。
尾声7⼩节,与引⼦材料相同,前后呼应,并完全终⽌于原调。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以通 谱 歌 的形 式记 谱 。
1 . 第 一 乐 段
乐坛 具 有进 步 思 想 和重 要影 响的作 曲家 。 他 的作 品具 有 挪
威 民族 浪 漫主 义 的思 想 内容 和 民间音 乐 的 艺术 特 征 。
第一 乐 段 为 四句 式 ( a a l b b 1 ) 的 双平 行对 比乐段 。主题
一 l l = — ’ ■ 墨 ・ _ _ - -
‘
序, 而是按照音乐发展为主重新进行编排 , 成 为 可 进 行 独
立演 奏 的组 曲 。
冬 天 m - 过 - Z - , ,春 天
再 回
来,春 天 下 再 回
,
来, 一
第 二 句 为 主题 句 的 变 化重 复 , 只是 将 第 一 句 中 调式 的
满期 待 和信 心 。见谱 例 2 。
谱例 2 :
第 一 乐段 的每 一 句 以及 第 二乐 段 的第 一 句 均 从 调 性 的 属 音开 始 ,两 乐 段 旋 律 中多 处 运用 递 音 式 发展 手 法 , 两 乐 段 的调 性 为 同 主音 大 小调 关 系 . 同 主音 调 间两 个 调 的 主 音 和 属 音 相 同 ,这 些 创 作 技术 的运 用 增 强 了 全 曲 的 统 一
合、 戏剧与音乐相结合、 旋 律 与歌 词 相 结合 。格 里 格 运 用 优 美 的 旋律 、 对 比的 调 性 、 灵 活的 节 奏 节 拍 、 丰 富的 力
度 变化 . 既 展 现 了挪 威 民 间 曲调 的 民族 性 , 又抒 发 了旋律 美和 意 境 美的 音 乐性 。 关键 词 : 《 索 尔维格 之 歌 》 格 里格 音 乐性
变 化音 升 d和升 c , 使 得调 性 具有 丰富 的 变化 。 该 句 终 止 于
曲式分析
索尔维格之歌(作品55之4)曲式分析本曲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二组曲的第四乐章《索尔维格之歌》。
这首乐曲是属于由两乐段构成的且为对比主题没有再现部的单二部曲式,独具民歌风格,曲子一开始由一段抒情平稳的引子(1~9小节)开始,自然流畅的引出主旋律。
接着出现A乐段部分(9~24小节),主歌部分,4/4p拍,以a小调开始,速度平稳流畅,长短音时值互相交替,该乐段结构是一个方整性的结构,第二乐句相比第一乐句情绪波动更加大一点,调性上第一乐句为a小调,而第二乐句则变为明朗的C大调,第三乐句则又转回a小调,在在旋律上第三第四乐句是几乎重复的,速度上从减慢到回原速,力度由轻到重再到轻,直至结束A乐段,最后结束在主和弦性抒发了作者一种矛盾的悲伤情绪。
B乐段部分(25~38小节),3/4拍,副歌部分,调性转为同主音的A大调,速度转化为小快板,富有活力明亮,开头第一乐句旋律部分选用附点节奏进行,带有俏皮的感觉,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旋律部分多用装饰音,这些都是很有民族风格特色的。
最后结尾以行板缓慢的速度进入后一部分。
A,B部分在织体、节奏、速度、节拍、调式上都有一定的对比,但是主要音调材料却是相同的。
A1部分(39~55小节)和B1部分(55~67小节)这两段几乎重复了AB部分,结构也差不多,由a小调转到同主音A大调,在音型上稍作调整,旋律部分都做八度进行,伴奏部分添加了一些和弦,使整个音响效果更佳饱满。
尾部(68~76小节)结尾又转回到a小调,力度由强到弱,与开头引子相呼应,最后落在主和弦上结束整首曲子。
曲式结构图如下:A B A1 B1┎——————┓┎————┓┎——————┓┎————┓a a’b b’a1 a1’b1 b1’4 4 45 4 4 5 4 4 4 5 4 4 5。
格里格_索尔维格之歌_音乐本体分析
大舞台大46摘要:挪威著名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涵。
《索尔维格之歌》是《培尔•金特》组曲配乐曲中的一首经典之作,历久弥新,散发出浓郁的民族芬芳。
本文通过对这首乐曲的音乐本体形式的分析,以期窥探其艺术特征及创作过程中运用的独特的民族元素。
关键词: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本体分析《培尔•金特》组曲是著名的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钢琴家爱德华•格里格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是根据挪威的剧作家易卜生的同名诗剧而写的。
《索尔维格之歌》是选自第二组曲的第四乐章。
它描述的是培尔•金特的未婚妻索尔维格在茅草屋前一面纺纱,一面唱着这首歌,期待着培尔•金特从异乡归来,盼望着他们的重逢。
歌曲表达了温雅纯洁的少女对她的爱人的思念之情,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
曲调优美感人,蕴含着民间音乐的质朴、清新,以歌唱性的旋律吟出了一曲动人心魄的经典传世之作。
一、音乐本体的艺术分析这是一首著名的女高音独唱曲,由剧中人索尔维格演唱,表白忠贞的爱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这首乐曲的素材是取自挪威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
它以优美淳朴的歌唱性旋律、浓郁的北欧民族风情、简朴通俗的写法和独特迷人的色彩而成为雅俗共赏的经典名作。
全曲采用“领唱加副歌的分节歌”的形式,是无再现的并列二段曲式。
(一)引子部分(第1—9小节)该引子短小而宁静,流露出的感情基调与尾声一样都是忧伤和压抑的。
引子中好几个四度音上行跳进、音区的改变、音量的逐渐变弱和带休止的长短相间的节奏造成一种心绪不安、茫然若失的情绪氛围。
引子开头的四个小节,是由两个动机组成,每个动机各有两个小节。
第二个动机的旋律是在第一个动机基础上的上三度模进变化而来的,并且在力度上的逐渐增强和冥思式的音型反复给人以期盼。
在随后的第5-7小节中,低音声部五度音持续伴奏,柱式和弦渐弱的出现,仿佛隐喻着索尔维格所期盼的爱情遇到了难言的痛楚,成为一种绵延无尽的思念,气氛显得抑郁而深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分析
摘要:挪威著名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涵。
《索尔维格之歌》是《培尔・金特》组曲配乐曲中的一首经典之作。
本文通过对这首乐曲的音乐本体形式的分析,以探其艺术特征及创作过程中运用的独特技法。
关键词: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音乐本体分析
一、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Hagerup Grieg,公元1843-1907年),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个被世界所承认的斯堪的纳维亚作曲家。
1843年6月15日出生于挪威西部著名的海港、商业城市卑尔根(Bergen),一个民族浪漫主义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接受外来社会和文化影响最深的地方。
1907年亦卒于此。
他的父亲亚历山大・格里格(Alexander Grieg)是苏格兰裔富商,喜爱音乐,会弹钢琴。
母亲耶馨・朱迪思・哈格吕普是出身望族的女诗人,也是一位相当出色的业余钢琴演奏家。
格里格继承了母亲身上全部的诗人气质和音乐天赋。
6岁时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弹奏钢琴,9岁时开始作曲。
1858年,父母听从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奥利・布尔(Ole Brneman Bnll,公元1810-1880年,挪威小提琴家)的建议,把格里格送往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接受专业音乐教育,在此期间学到了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感受到了西欧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强大气息,在音乐风格上深受肖邦、舒曼等人的影响。
1862年毕业。
1863-1866在哥本哈根活动,并师从尼尔斯・加德(Gade,Niels Wilhelm,公元1817-1890年,丹麦作曲家),进一步开阔了视野。
在此期间与致力于创建挪威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查德・诺拉克(Rikard Nordraak,公元1842-1866年)等人一起组织建立了“尤特皮”乐社,旨在创造并介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
1864年回国后在克里斯蒂安那创办了音乐会社并亲任指挥,曾多次到英、法、德、意等过举办音乐会,演出的曲目都是挪威音乐。
1868年创作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成为格里格的代表作,并得到了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的赞扬。
1876年,格里格为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配乐并上演,大获成功。
1890年入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
1907年逝世,挪威为之举行国葬。
格里格一生致力于弘扬挪威民族文化精神,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抒情歌曲、大合唱、室内乐、小提琴奏鸣曲等作品。
其代表作有《钢琴抒情曲集》、《a 小调钢琴协奏曲》、乐队作品序曲《秋天》、组曲《培尔・金特》两套、《交响舞曲》等等。
然而格里格一生最为辉煌的成就,还数他的交响组曲《培尔・金特》。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Henrik Insen,公元1828-1906年)1874年在克里斯蒂安尼亚首演《培尔・金特》时,邀请格里格为这部诗剧做配乐。
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
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戏剧《培尔・金特》虽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剧作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当时挪威上层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时又触及了当时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
关于易卜生的这部诗剧,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组曲》的扉页概括作了这样的说明:“培尔・金特是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色,成为权迷心窍和自大狂妄的牺牲品。
年轻时,他就有很多粗野、鲁莽的举动,经受着命运的多次捉弄。
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在外周游一番之后,回来时已经年老,而回家
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离家时那样一贫如洗。
在这里,他年轻时代的情人,多年来一直忠诚于他的索尔维格来迎接他,他筋疲力尽地把脸贴在索尔维格的膝盖上,终于找到了安息之处。
”⑴尽管第二组曲中的《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但总的说来还是《第一组曲》更为流行。
选入两套组曲的八首乐曲,只按音乐的要求编排,完全不受原剧情节发展的牵制。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分为四段:“晨景”“奥丝之死”“阿尼特拉舞曲”“在妖王宫中”。
第二组曲也分为四段:“英格丽德的悲叹”“阿拉伯舞曲”“培尔・金特归来”“索尔维格之歌”。
二、《索尔维格之歌》的音乐分析
索尔维格之歌是诗剧《培尔・金特》配乐选曲,是格里格的最高创作之一,乐曲中的所有的素材都和挪威的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部作品描写了挪威女子索尔维格在茅屋前一面纺纱一面歌唱等待培尔金特归来的心情。
此曲是一个单二部曲式,曲调来自挪威民歌音调,作曲家用歌唱性的,优美的音调来表达苏尔维格的心情。
无论结构、和声还是旋律都非常简洁、凝练。
乐曲的结构如下:引子(1-9):有9小节,是2+2+2+3的关系,第七小节到第八小节是属到主的关系,正格进行,a小调。
前奏具有概括性,立竿见影的陈述。
A段(10-24):有四句,是4+4+3+4的关系。
A段是一个方整型乐段,调性开放,音乐旋律流畅,旋律外型是大山型的起伏,情绪和歌词的特点是幻想、兴奋而又坚定。
和弦清晰简明。
a乐句有4小节,a小调,低音声部采用主持续音型强调了该调。
持续低音手法与挪威民间乐器―哈登格提琴(Hardanger fiddle)有着极大的关联。
这是模仿哈登格提琴的作品之一,具有忧郁的小调性和鲜明的挪威性格。
这种乐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格里格的音乐创作。
他的创作深深扎根于挪威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
a'乐句有4小节,是a 乐句的变化重复,从a小调转到了C大调并结束在C大调的主和弦上,构成T-S-D-T的完满终止。
大小调的交替使用是格里格音乐创作的特色之一。
b有3小节,是a乐句的发展。
a小调结束在属和弦的第一转位上,构成了不完满终止。
b'有4小节是b乐句的变化重复,调性不变,低音声部采用了八度音阶级进下行,结束在主和弦上。
B段(25-37):有3句,是5+4+4的关系。
B段是色彩鲜明的挪威民歌旋律。
格里格的音乐总是散发着挪威民间音乐固有的芳香。
这是他创作的一大特点,这种创作手法是植根于挪威民间音乐旋律的多次重复、变型重复的形式。
充分展示了格里格致力于创作本民族音乐的热情。
B段转到了主调a小调的同主音大调A大调上,拍子换成具有舞蹈性的3/4拍,节奏上多采用连续附点音符与切分节奏,是A段的对比发展。
c乐句有5小节,是2+3的关系,A大调。
d乐句有4小节,旋律上下起伏,低音声部在主音上持续。
d'乐句有4小节,是d的变化重复。
间奏(38-41):有4小节,是2+2的关系,前两小节是A大调后两小节转入到a小调,起到连接下一段的作用。
这是西洋作曲技法中同主音乐大小调的一个非常优秀的转调范例。
A'B'(42-69):是AB段的完全重复。
构成了典型的带再现的二段曲式。
尾声(70-78):有9小节,前2小节是A大调,后6小节是a小调,是引子动机原型的变化,头两小节基本相同,使音乐又回到了引子那深沉的冥想之中。
三、结语
经过对《苏尔维格之歌》音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格里格创作中浪漫主义、民族性与个性相结合的音乐特征,他的音乐陈述大多数是用方整型的结构,音乐在重视和声色彩的同时,和弦的功能性仍很强。
这些现象与音乐需要的自身逻辑有关。
这种方整结构与功能痕迹是格里格创作的一大特点。
作为民族乐派的著名作曲家,格里格成功的创作使得挪威音乐走向了欧洲乃至世界,他
的创作对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拉威尔、德彪西、巴托克、戴留斯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因此,深入地分析格里格的音乐是了解挪威音乐、浪漫主义乃至现代音乐的一座重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414.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音乐卷(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7.
[3]温蒂.汤普森.张勇译.世界著名音乐家系列――格里格[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11.
[4]邵义强.民族乐派的舵手[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5]陈佳.格里格[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