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讲座全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注意过渡句、中心句、并列段、排比段(散文)
例一:
2、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要思想,就要把这些意思综合起来。
注意事项:注意分析
例一:《捕蛇者说》第一段;交代毒蛇的性状和永州人冒死争捕这种蛇的原因。
例二:《岳阳楼记》分析第一段可得:交代修建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3、概括法:A、理清人物关系,抓主要人物
如:《父亲为我蒙耻》第1段“那年夏天我终于在学校出事了。”就属于倒叙,造成了悬念,引人入胜,突出了“我”的悔恨之情。
如:《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第1段“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就属于倒叙,造成了悬念,引人入胜,突出了“我”的难熬焦虑之情。
3、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对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相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总之,掌握了方法,还要学会灵活运用。只有认真审题,看清要求再答题,才能做好记叙文,得高分!
第四讲
考点:
1、叙事的顺序
2、记叙文的过渡与照应
3、理解标题的多层含义与好处
环节一、记叙的顺序:是指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把已经确定好的材料安排好,按一定的次序去写。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即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有时也可以按作者的观察顺序来写。顺叙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写法可以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与天鹅同桌》:围绕“与天鹅同桌前----与天鹅同桌时----与天鹅同桌后”
《父亲为我蒙耻》:围绕“为什么蒙耻----蒙受哪些耻-----父亲为我蒙耻后”
2、以某一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如:《在冬夜里歌唱的鱼》:买鱼---煮鱼----吃鱼---送鱼
《枣核》: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
3、以人物或人物外貌或特征为线索。
如:《蔷薇几度花》中第9段中交代老人的女儿不做灶糖,就属于插叙。
《父亲为我蒙耻》中第3段写“我”到校之后种种表现的原因,就属于插叙。
4、补叙
顺序的作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三者之间,无高下之分,阅读文章要注意分析作者安排记叙顺序的意图。
顺叙的作用: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1)构成强烈的悬念;(2)突出强调某种情感;
3、联系实际谈感受(和“三主要”相映衬)
例一:《母亲的病友名单》第五题:结合文意,说说母亲为什么值得崇敬,再从你的角度谈谈对困难的认识。
1、先表明自己的观点:读完本文我被母亲的坚强所感动。
2、围绕“三主要”(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题思想):文中的母亲乐观坚强,生命危在旦夕,却以关爱和鼓励传递着生命的快乐,让短暂的时光更有价值,所以值得推崇。
1、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给人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例一:《我的叔叔于勒》直接用第一人称“我”来作为线索人物,便于直接抒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的不满,给人一种亲切感,使故事显得真实。
例二:《高贵的捐赠》通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
2、第二人称“你”:如同作者与读者对话,读来给人一种亲切感,便于抒情。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阅读时要注意倒叙和顺叙转换处的句段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如:《拔掉那颗蛀牙》中第1段“她恨全家人。”就属于倒叙,构成了强烈的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她的仇恨,也为下文亲情的回归埋下了伏笔。
B、抓住主要事件
C、巧选文中词语连缀
注意事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例一:《轻放》文中主要写了父亲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
(2)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
(3)父亲劝我不要催朋友还钱
例二:《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儿子爱父亲的三件事。
(1)儿子背父亲去打车
例一:《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你》全文用第二人称,表达对父亲当年关心我的回报,揭示爱的传承性,读来如同与作者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
例二:一般用在书信体上,大家写的作文《给远方母亲的一封信》、《给老师的一封信》等,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3、第三人称“他”“她”:不受任何限制,能从多方面叙述。
例如:《拔下钥匙》在叙述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时刻,用尽生命余力拔下钥匙,确保乘客的安全。整篇文章均用第三人称“他”,不受任何限制,表现陈乐平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再如:《爱输给了爱》在选材上不仅写出“我”对弟弟的爱,而且从第三人称“他”的角度叙述弟弟对姐姐的爱,这样叙述更自由,更能突出姐弟情深这一中心。
环节二: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自终贯穿全文的一条线,能够作为线索的有很多种,主要有:
1、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
《社戏》:看社戏前----看社戏时----看社戏后
(2)儿子训斥护士
(3)儿子抱父亲尿尿
环节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1)段意归纳法:将各段段意综合起来,就能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一:
主要内容:
(2)文题扩展法:就是对文章的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再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便会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一:《在烈日和暴雨下》
例二:《应聘》
例三:《看护父亲的孩子》
(3)线索归纳法
环节四: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1、按时间、空间、行踪、游踪变化划分
如:《故乡》: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2、按事情本身的发展顺序
记叙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
如:《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十六岁时,自卑的我(起因)因为一位美术老师的欣赏和父亲的鼓励而树立自信,(经过)从而改变人生方向并学有所成。(结果)
插叙的作用:对主要的情节起衬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起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出强调作用。
环节二、怎样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
1、如何分析文章的过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分析过渡的方法,了解过渡的规律。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过渡方法:用词语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过渡。
(2)了解过渡的作用: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即顺叙、倒叙、插叙间的转换;交代有关的记叙要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由写百草园到写三味书屋,中间就用了过渡段。
3、从线索入手提问
例一:
例二:
4、从主要人物入手提问
例一:
例二:
5、从主要人物入手提问
例一:
例二:
6、从明晰的中心提问
例如:
当然,整体感知熟悉文章内容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而且一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的切入点有多种,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今天我们只是总结这段时间所做的文章,教给大家一些方法,以后还需要同学们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
5、根据文题设问构思划分
例一:《应聘》谁应聘?怎样应聘?(母亲替儿应聘)应聘的结果怎样?
例二:《别踩疼了雪》父亲为什么带女儿去北方看雪?女儿去北方看雪的目的是什么?赞美人类纯白的心灵。
环节五:小结
第二讲
教学目标(考点)
1、学会概括段意
2、归纳主题
教学过程
环节一:学会概括段意(简洁明了)
方法:
1、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例一:
(4)概括法(同概括段意)A、理清人物关系,抓主要人物
B、抓住主要事件
C、巧选文中词语连缀
例一:
第三讲
考点: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课文谈感悟、启示、教益。
环节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题形式为:本文通过叙述……表现(批判、说明、揭示、告诉、赞美)…….
方法一: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即文章的开头、结尾句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缀起来)
3、联系实际谈感受(和“三主要”相映衬):我作为一个健康人,也许平时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畏缩不前,如今想来真的很惭愧。今后,我一定要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相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把更多的爱和快乐带给别人。
例二:《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第五题: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
第一讲
教学目标(考点)
1、掌握各种人称的好处。
2、学会判断记叙文的线索。
3、学会给记叙文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
设题人称:设题形式1、用了第几人称?有什么作用?
2、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作用?
线索:设题形式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环节一:掌握人称的好处
13、《苦瓜》14、《榜样》
15、《爱输给了爱》16、《做客》
17、《窗前的母亲》18、《拉亮了灯等你》
19、《高贵的捐赠》20、《看护父亲的孩子》
21、《假币》22、《味蕾上绽放的爱》
为了使同学们做记叙文的水平更上一层楼,我们将作如下总结。对记叙文知识点进行归纳,答题方法进行归纳指导,进行记叙文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共分六讲。
如:《背影》:点出背影---刻画背影---再现背影----思念背影
4、以地点的变换,旅游为线索
例一:《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入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例二:《拉亮了灯等你》按照“家中电话约定送行---到校园拉亮灯—在土坡等待学生---在校门口师生团聚》;
例一:
方法二:通过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得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一:
例二:
方法三:联系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中心。
例一:
例二:
方法四:审视文章题目,透视文章主旨
例一:
例二:
环节二:联系课文谈感悟、看法、启示、教益。
方法:1、先表明自己的观点;
2、围绕“三主要”(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题思想)
例二:《拔下钥匙》:谁拔下钥匙?在什么情况下拔下钥匙?如果不拔下钥匙有什么后果?
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例三:《高贵的捐赠》:哪些人捐赠?他们都捐赠了什么?谁的捐赠最高贵?为什么说这种捐赠最高贵?
2、从体裁入手提问
例一:《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是一篇记叙文,那么记叙的主要人物是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例二:《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你》也是篇记叙文,写了谁对谁的爱?儿子爱父亲的方式是怎样的?儿子爱父亲的三件事引出儿子的哪些回忆?
例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按照“在百草园的童年乐趣---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
5、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发展变化为线索.
如:《母亲的病友名单》中母亲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心情也发生改变。依次写了母亲“悲观---开朗(舒畅)---豁达(乐观)
6、以作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如:《故乡》以“我”在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九年级记叙文专题讲座
今秋以来,我们总共训练了22篇记叙文。希望大家能够提高
1、《应聘》2、《母亲的病友名单》
3、《回家去问妈妈》4、《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5、《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6、《拔下钥匙》
7、《别踩疼了雪》8、《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9、《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你》10、《时间在头发里行走》
11、《有一种阳光叫感动》12、《轻放》
《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环节三: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
2、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一)整体感知,熟悉文章内容
方法:(1)先通读感知
(2)找合适的切入点,通过提问整体感知
1、从标题入手提问
例一:《应聘》:谁应聘?为什么应聘?怎样应聘?应聘的结果怎样?揭示了一种什么现象?
小说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如:《我的叔叔于勒》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见于勒结局:躲于勒
《爱输给爱》开端:姐姐考上大学,因为家贫很迷茫发展:姐姐准备放弃学业供懂事的弟弟读书高潮、结局:弟弟在小舅的配合下外出打工,支持姐姐读书。
3、根据线索理情节
例一:
例二:
4、按照结构方式划分
1、先表明自己的观点:我赞成作者的观点,虽然成长的道路很漫长,但有时却是瞬间的事。
2、围绕“三主要”(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题思想):正如文中的“我”因为美术课上老师的赞许,因为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从此由一个学习成绩差、内心自卑的孩子变成一个拥有自信、克服惰怠、努力追求理想并学有所成的人。
3、联系实际谈感受(和“三主要”相映衬):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也曾因为一次竞赛获奖而重拾信心,上台领奖的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长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