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概论

导论

一.何为美学

(一). 西方的“美学”

美学,Aesthetic。1750年,德国人鲍姆嘉通《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的诞生。

美学,感性学。

知——逻辑学

意——伦理学

情——感性学(美学)

1.古代美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本质美学和模仿说

2.近代美学:从康德开始,美指向人的自由。审美判断力是沟通理性与感性的桥梁。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黑格尔建立了完整的美学体系。席勒,游戏说。人类的异化,通过审美实现救赎。

3.后现代美学:美的本质被分析哲学所否定,审美心理学,和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艺术学两大分支的活跃

(二).“美学”在中国

1949年前:王国维从日本引进“美学”概念《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蔡元培提倡“美育”;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1949-1978:苏联美学中国化,美的本质:蔡仪(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泰(美是主观的);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978- 2013 西方美学的引进,美的本质在消失,欲望感觉化和形式化

2013- 美育与道德教化:孔子“文质彬彬”。

二.美学的研究对象

1、审美对象本质

2、审美感受知、情、意

3、美的艺术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诗歌

4、通达美学:西方心理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古代美学的会通

三、美学的研究方法

1、连续式路径与破裂式路径

《中国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中张光直指出:“他认为世界文明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世界式的(非西方式的),也就是中国式的,包括美洲的玛雅文明在内,社会财富的积蓄主要是靠政治程序完成,它的特点是连续性。二是西方式的,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Sumerian)的乌鲁克(Uruk)文化到地中海的爱琴文明,它们的文明社会出现,在社会演进过程中是一个突破性的变化,…… 它的特点是突破性的,也就是断裂性的。

2、实践美学(体用、道器、形神):道德化的美学

3、真善美合一与真、善、美分离的颓废美学

四、课程规划

1、美的本质美的理念

2、审美知情意

3、美的范畴:崇高优美;滑稽荒诞

4、美的生活类型:生活美;自然美;城市美

5、美的艺术类型:象征古典浪漫雕刻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诗歌

6、美的文化类型:中西印

五、参考资料

朱光潜:《谈美》《西方美学史》

李泽厚:《美的历程》《华夏美学》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第二章

第一节从审美心理学到审美现象学

主体心理:客观的美的出现是以主体的美感的出现为基础的,美学首先是一种感受学

客体对象:美感不能离开所感对象之美主体心理如何在对对象的感受中产生美感,审美心理学也是审美现象学。

审美现象学:就是分析人面对客体时产生审美观照的具体过程,并从这一审美过程中,得出美和美感何以产生和怎样产生的理论说明。

一、认识态度

二、功利态度

三、审美态度:形象性和美感的互动(一棵青松:微风徐来,松叶作响,音韵天成)

美的三个规定:1、形象性的呈现;2、依赖于美感;3、美与美感的共在

第二节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就是人把自己心理中的其他属性暂时“悬搁”(加括号)起来,只剩下审美属性(审美直观),并使人成为审美主体。

中国美学:虚静:“虚一而静”,“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

清代李渔: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在画图,入耳之声,无非诗料。距离的功能:1、人的变化摆脱功利而成为审美主体;2、物的变化,形象性呈现;3、审美关系的出现。

美即审美事件

审美事件

纯形象呈现(加括号)——心理距离——纯形象感受(加括号)

客体形象(美)主体感受(美感)

第三节直觉形象

直觉是彻底拒斥概念之后,主体经过完形转变成为审美主体后的感受,是审美主体的感受。克罗齐:1、直觉是个别的具体意象;2、它还没有上升到概念;3、是一种形式把握,不同于感受。

柏格森:直觉是最高的认识,超越了概念和功利。直觉让我们直接面对事物本身。

美=客体形象+主体美感=直觉形象

美感=客体的美+主体的快感=形象直觉

美=直觉形象=形象直觉=美感

中国美学的意境理论

境是由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感受外界的色声臭味触法六识而产生的;主体进入客体,主体的知觉范围就是客体进入境中的范围,客观之景成为直觉之境。

作为主客合一之境一边是客观之景,进入境中成为境中之景。境中之景就伴随了主体之情。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

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明清两代﹐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明代艺术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强调“意”的重要性。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于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

第四节内模仿与移情

一、境作为完形转换:

1、分离方式

2、分类方式

3、完美方式

二、内模仿:内模仿是指当主体面对客体时,人的知觉会按照客体的性质进行模仿活动。审美心理学派主要强调身体运动中的筋肉运动,其实身体中各个系统,内脏、分泌、血液、筋肉各部分共成一种形式

1、内模仿是知觉、身体、心理的三位一体的运动,但以筋肉运动为主

2、内模仿讲的主体模仿客体,突出了客体的作用。仰观宇宙之大,复查品类之盛,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3、内模仿突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动态联系

移情:内模仿必然产生相应的心理情感,并把它投射到客体上面,使客体具有了主体内心感觉到的情感。

1)给无生命的静止客体灌注以生命:“点,如高峰坠石”。

2)对动植物或非生物的拟人化: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秦观)

3)心情外射,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体: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

4)把人的外貌当做内心表征的移情: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刘义庆《世说新语》)

第五节主客同构

完形心理学理论:从形象直觉开始,主客体就进入了一个同构的过程。什么样的客体会引起什么样的内模仿,是主客的一种同构;什么样的情感移入什么样的客体,也是主客的一种同构。

力的样式:完形理论把客体分为三个层次:表现性、骨架结构、轮廓外形。轮廓外形是客体的外在形象,包括所有细节;骨架结构是由主要特征形成的结构;表现性是本质性的东西,它决定主要特征,也决定所有细节。表现性的本质性是虚的,是事物可感而不可求的生动气韵。力的式样就来自骨架结构;力的式样之力是虚而无形的,式样却是实而又形的,力的式样来自表现性,而又反映于轮廓外形。

与外物同构的大脑皮层中力的式样的形成,在主体中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反应,即心理情感(移情)和身体运动(内模仿)

同构理论要点

1、两种事物如何不同,只要有内在的同构性,就能归于一类。

2、同构强调了主客的同一不是外形的而是内在的和虚体的同一。

3、同构是交流中的同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

4、主客同构统一了内模仿和移情理论。

气韵神形论

完形理论中客体的三个层面,相当于神形论中的神骨肉。表现性相当于神,骨架结构相当于骨,轮廓外形相当于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