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复习课件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经典课件酸碱滴定法PPT

分析化学经典课件酸碱滴定法PPT

1)双色指示剂:甲基橙
Kin
H
In
HIn
变色点pH取决于酸、碱式体浓度的比值,与CHIn无关
2)单色指示剂:酚酞
Kin [In ] a [H ] [HIn] C a
变色点pH取决于C ;C↑ 则pH↓,变色点酸移
✓ 例:50~100ml溶液中加入酚酞 2~3滴,pH=9变色 15~20滴,pH=8变色
➢ 形成的多元共轭酸碱对中最强酸的解离常数 Ka1对应最弱共轭碱的解离常数Kb3
Ka1 Kb3 Ka2 Kb2 Ka3 Kb1 KW 1.0 1014
例:计算HS-的pKb值
解: HS- + H2O
H2S + OH-
pKb2 = pKw -pKa1 = 14.00-7.02 = 6.98
2.温度的影响
T → Kin → 变色范围 !注意:如加热,须冷却后滴定
3.溶剂的影响
电解质→离子强度→Kin → 变色范围
4.滴定次序
无色→有色,浅色→有色 ✓ 例: 酸滴定碱 → 选甲基橙
碱滴定酸 → 酚酞
➢ 组成
1.指示剂+惰性染料 例:甲基橙+靛蓝(紫色→绿色) 2.两种指示剂混合而成 例:溴甲酚绿+甲基红(酒红色→绿色)
1.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2.滴定曲线的形状 3.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和指示剂的选择 4.弱酸被准确滴定的判别式
1.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 (1)滴定开始之前
[H ] Ca K a 1.810 5 0.1000 1.34 10 3 mol / L pH 2.88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之前
➢ 共轭酸碱对HA和A- 有如下关 系
Ka Kb Kw
Ka Kb Ks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

2
HCl
Ka≥10-7才能准 确滴定.

0
50
100
150
200 即cKa≥10-8
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滴定突跃:pKa+3 ~-lg[Kw/cNaOH(剩余)]
➢ 浓度: 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pH单位(上限)
➢ Ka: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pH单位(下限) 弱酸准确滴定条件:cKa≥10-8 对于0.1000mol·L-1 的HA, Ka≥10-7才能准确滴定
d. 化学计量点后 (After stoichiometric point)
加入滴定剂体积 20.02 mL
[OH-]=(0.10000.02)/(20.00+20.02)=5.010-5
pOH=4.30, pH=14.00-4.30=9.70 滴加体积:0~19.98 mL; pH=7.74-2.87=4.87 滴加体积:19.98~20.02 mL; pH=9.70-7.70= 2.00 滴定开始点pH抬高,滴定突跃范围变小。
c. 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生成HAc的共轭碱NaAc(弱碱),浓度为: cb=20.000.1000/(20.00+20.00)=5.0010-2 mol/L, 此时溶液呈碱性,需要用 pKb (Ac ) 进行计算
pKb 14.00 - pKa = 14.00-4.74 = 9.26 [OH-] = (cb Kb)1/2 = (5.0010-2 10-9.26 )1/2 = 5.2410-6 溶液 pOH=5.28, pH=14.00-5.28=8.72
0
0
100
200%
滴定百分数,T%
不同浓度的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分析化学》课件——3 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课件——3  酸碱滴定法
30
缓冲溶液
[H ]
Ka
c HA cA
取负对数,得:
最简式
pH
pKa
lg
cA cHA
可见,当cHA cA时,pH pKa
31
例6
计算 0.10 mol·L-1 NH4Cl 和 0.20 mol·L-1 NH3缓冲溶液的 pH?
解:Kb=1.8×10-5,Ka=5.6×10-10,浓度较大, 用最简式计算得:
24
例3
计算 0.10 mol·L-1 NH3 溶液的 pH?
解: Kb = 1.80×10-5,用最简式计算:
弱碱
[OH ] cKb 1.3 103 mol L1 pOH 2.89 pH 11.11
25
3. 多元酸(碱)溶液
二元酸 H2B 质子条件:
[H+] = [HB-] + 2[B2-] + [OH-]
PBE不含原始物质,质子转移多个时存在系数
17
例1
HAc NaCN
[H+] = [Ac-] + [OH-] [H+] + [HCN] = [OH-]]
H2O作零 水准
Na2S
[H+] + [HS-] + 2[H2S] = [OH-]
NaHCO3 [H+] + [H2CO3] = [CO32-] + [OH-]
NaH2PO4 [H+] + [H3PO4] = [HPO42-] + 2[PO43-] + [OH-]
(NH4)2HPO4 [H+]+[H2PO4-]+2[H3PO4]=[NH3]+[PO43-]+[OH-]

分析化学课件第三章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课件第三章酸碱滴定法

c(H) Ka1 Ka2
或pH
1 2
(PKa1
PKa2)
例:分别计算0.1mol/L的NaH2PO4、Na2HPO4溶液 的pH。
2020/7/27
2020/7/27
由上式可知:
当c(HIn) c(In )
10时,溶液呈酸式色,时此PH 1
PKHIn
1
当c(HIn) c(In )
1 时,溶液呈碱式色,时此PH 10
x(HB) c(HB)
1
c(H)
C0(HB) 1 Ka
c(H) Ka
2020/7/27
c(H)
又根据弱酸电离平衡原 理:
得: c(HB ) c(H ) c(B )
K
a
又c0
( HB
)
c ( HB
)
c(B
)
c(B
)
[1
c(H
K
a
)]
所以 x(B ) c(B )
1
K
a
c0 (HB ) 1 c(H )
10 4
故在第一化学计量点附 近有一个不大的
PH 突跃,
Na 2 CO 3 HCl NaHCO 3 NaCl
计量点时的
PH 为: PH
1 2
( PK
a1
PK
a2
)
8 .31
又因为
c
K
b2
0 .05
K
w
K
a1
10 8
所以在第二化学计量点 附近也有一个不明显的 PH 突跃。
2020/计7/27量点的 PH 3 .9 .
同样,对于NaH2PO4,,其PBE为: C(H3PO4) + c(H+)=c(HPO42-)+2c(PO43-)+c(OH-)

水质分析化学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水质分析化学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例如:HCl、HAC和H2S溶于水时: Ka=103 Ka=1.8×10-5 Ka=5.7×10-8 则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为HCl>HAC > H2S 又如NH3和吡啶溶于水时 Kb=1.8×10-5 Kb=1.7×10-9 则这两种碱的强弱顺序为NH3 >吡啶
共轭酸碱对HA和 共轭酸碱对HA和A- 有如下关系 HA
2. 活度系数的计算
γi的大小不仅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总浓度有关,也与离子
的电荷有关, Debye- ckel极限公式近似求解 Debye-Hückel极限公式近似求解: 极限公式近似求解:
lg γ i = −0.5Z
式中:Zi-i离子的电荷
I-溶液中的离子强度
2 i
I (Ci 〈0.1mol / L)
一、酸碱质子理论( 1923年,丹麦Bronsted和英国Lowry提出 1923年 丹麦Bronsted和英国Lowry Bronsted和英国Lowry提出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酸碱半反应: HA 酸 A- + H+ 碱 质子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活度和活度系数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和指示剂的选择 水中的碱度和酸度 滴定误差
§3-1
活度和活度系数
1. 离子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离子在化学反应中起作用的有效浓度。 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代表了离子间力的大小。
a= γiC 其中a表示离子的活度; γi表示离子的活度系数 对于无限稀的强电解质: γi =1; 对于较稀的弱电解质: γi 1,a≈C 对于较稀的强电解质: γi < 1,a<C 中性分子: γ=1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课件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课件

基础概念
水解常数(hydrolysis constant)
以 Na3PO4 溶液为例, 其处于平衡状态时,
b1

[HPO2−
]
OH
4
=
[PO3−
4 ]
b2

[H2 PO−
]
OH
4
=
[HPO2−
4 ]

三级 H2 PO2−
+
H
O

H
PO
+
OH
b3
2
3
4
4
[H3 PO4 ] OH−
=
[H2 PO−
精确pH 值 使用活度进行计算(见例 3.18)
缓冲作用
第三章第二节
实线:向 NaAc-HAc 缓冲溶液 (25 mL,cNaAc = cHAc = 0.10 mol·L-1)
加入强酸或强碱。
虚线:向非缓冲溶液( pH = 4.74,25 mL)加入强酸或强碱。
第三章第二节
缓冲作用
向 25 mL NaAc-HAc 缓冲溶液加入强酸或强碱。
第三章第二节
商品试剂
按照商品使用说明进行配制
自行配制
如果 pH 精度要求不高,通过计算获得各组分的量
如果 pH 精度要求高,先通过计算获得各组分的
量,粗略配制。然后用校准过的酸度计监测溶液
量,粗略配制。
pH,滴加强酸或者强碱进行微调,直至 pH 达到
要求
第三章第二节
缓冲容量
定义
db
da
绘制示例
0.1000 mol·L-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同
浓度 HCl 溶液和 HAc 溶液。试绘制 V-pH 曲线。绘制

第3章 酸碱滴定法-1

第3章 酸碱滴定法-1

4
5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环境工程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 水分析化学
多元酸
H2CO3
pKa1 pKb2
HCO3-
pKa2 pKb1
CO32-
pKa1 pKb2 pKw pKa2 pKb1 pKw
例题 求HS-的pKb 。(已知pKa1=6.88, pKa2=14.15)
解 HS H
H2S
pKb2 pKw -pKa1 14.00 6.88 7.12
2020年10月25日9时51
GXQ5
NH3 + H+
共轭酸 ⇌
conjugate acid
共轭碱 + H+
conjugate base proton
2020/10/25
2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环境工程
Water Analytical Chemistry 水分析化学
3.1.2 酸碱反应
酸的解离
碱的解离
HAc
H Ac
H H2O
H3O
NH3 H
Hale Waihona Puke 注:H3O+ 简写为:H+
[HA][OH- ] Kb [A- ]
3.1.5 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
KaKb
[H+ ][A- ] [HA]
[HA][OH [A- ]
-
]
[H+ ][OH- ]
KW
pKa + pKb = pKW = 14.00 (25℃)
2002200/年101/205月25日9时51
Kw= [H+] [OH-] =1.0×10-14
3

《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a
返回 4
二、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
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之间的关系: 偏差i为大i小的。活对度于系强数电,=解表质i达c 溶实液际,溶当液溶和液理的想浓溶度液极之稀间 时,离子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离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活度系数就可以视为1, 即=c。
2021/2/12
a
返回 5
三、酸碱质子理论
2021/2/12
a
8
四、分布系数δ计算
4.δ计算及分布图 (1)一元酸溶液 如HAc:HAc,Ac-
HA [cH c]A [H c[H ]A []A A c]c c K [a H [H ]] Ac[A c]c[H[A ]A []A cc]cK a K [H a]
HAc Ac 1
2021/2/12
平衡浓度: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存在的各组分的物质的 量浓度,用[ ]表示。
2.酸的浓度与酸度,碱的浓度与碱度
酸的浓度又叫酸的分析浓度,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某种酸 的物质的量(mol),包括未解离的和已解离的酸的浓度。酸度是 指溶液中H+的浓度或活度,常用pH表示。
碱的浓度又叫碱的分析浓度,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某种碱 的物质的量(mol),包括未解离的和已解离的碱的浓度。碱度是 指溶液中OH-的浓度或活度,常用pOH表示。
2021/2/12
a
10
四、分布系数δ计算
(2)二元酸溶液 如草酸:H2C2O4, HC2O4- ,C2O42—
[H]2
0
[H]2Ka1[H]K1a K2a
1[H]2K K a1 a[1[H H ]]K1a K2a
2[H]2K K a1[1 H K a]2a K1K a2a
0121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曲线及应用(分析化学课件)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曲线及应用(分析化学课件)
.
02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0.10mol·L-1 NaOH滴定20.00mL 0.10mol·L-1 HAC
(Ka(HAc)=10-4.76, Ka(HA)=10-7.00)
用0.1 mol/LNaOH滴定相同浓度的 HAc:
pHsp为8.72 突 跃:pH7.74~9.70之间。 指示剂:酚酞
-0.1%时:
pH=4.30
3. sp时: [H+]=[OH-] pH=7.00
4. sp后:[OH-]=c(NaOH)(过量)
+0.1%时:
[H+]=2.0×10-10mol·L-1 pH=9.70
0.1000mol·L-1 NaOH滴定20.00mL 0.1000mol·L-1 HCl
NaOH mL
V2
NaCl+ H2O NaHCO3 V2
V1 第一计量点
V2
CO2 + H2O 第二计量点
小结
1. 酸碱指示剂: 了解作用原理, 影响因素, 掌握常用指示剂(MO, MR, PP)的 变色区间和变色点. 理论变色范围 pH=PKa±1
2.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碱)滴定、 一 元弱 酸(碱)滴定过程中pH计算, 重点是
Ka值对突跃范围的影响: 酸愈弱,Ka越小,突跃范围越小。
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用0.1 mol/LHCl滴定 相同浓度的NH3。
pHsp:5.28 突 跃:pH4.30~6.25之间。 指示剂:甲基红
03
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
多元酸的滴定
多元酸的滴定: 用等浓度NaOH滴定0.10 mol/L
H3PO4 pHsp1=4.70 甲基橙 pHsp2=9.66 酚酞 * CKa1≥10-8 准确的滴定, * 相邻两级Ka比值≥ 104, 分步滴定。

酸碱滴定法—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分析化学课件)

酸碱滴定法—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分析化学课件)
2
非水酸碱滴定法
ü 两种酸碱滴定法对比
以水为溶剂的酸碱滴定法的特点: 优点:易得,易纯化,价廉,安全 缺点:当酸碱太弱,无法准确滴定有机酸、碱溶解度小,滴定强
度接近的多元或混合酸碱无法分步或分别滴定.
3
非水酸碱滴定法
ü 两种酸碱滴定法对比
非水酸碱滴定法的特点 非水溶剂为滴定介质→增大有机物溶解度
滴定酸时 —— 选择碱性溶剂或偶极亲质子性溶剂 滴定碱时 —— 选择酸性溶剂或惰性溶剂
18
溶剂分类
❖(1)质子性溶剂:具有较强的授受质子能力 ❖ (1)酸性溶剂 ❖ (2)碱性溶剂 ❖ (3)两性溶剂
19
溶剂分类
酸性溶剂:具有较强的给出质子能力的溶剂。 例如:甲酸,醋酸,丙酸
HAc + HAc 适用:滴定弱碱性物质
11
均化效应与区分效应
ü 区分效应 :能区均分化酸效碱强应弱与的区效应分效应
HClO4 + HAc = H2Ac+ + ClO4- H2SO4 + HAc = H2Ac+ + SO42- HCl + HAc = H2Ac+ + Cl- HNO3 + HAc = H2Ac+ + NO3-
在HAc溶液中,四种酸的强度不相等,只有HClO4 为强酸。因为,HAc 碱性<H2O,无法全部接受四种酸离解出的质子生成H2Ac+,表现出酸 性差别。
三、数据处理
枸橼酸钠 高氯酸
(g)
滴定液
(ml)
1
枸橼酸 钠含量 (%)
枸橼酸 绝对 平均 钠平均 偏差 偏差 含量(%) d d
相对平 均偏差
2
3

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02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保持 实验室的清洁卫生,避 免交叉污染。
03
在使用酸碱溶液时应特 别注意安全,避免直接 接触皮肤或吸入蒸汽。
04
在进行滴定操作时应准 确控制滴定速度,避免 过快或过慢,影响实验 结果。
03 酸碱滴定法实验步骤
实验样品的制备
样品选择与处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适当的 破碎、研磨或溶解等处理,以便进行 后续的滴定分析。
02
根据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不同: 电位滴定、指示剂滴定等。
02 酸碱滴定法实验准备
实验器材的准备
酸碱滴定管
用于准确测量酸碱溶液 的体积,确保滴定结果
的准确性。
烧杯
容量瓶
移液管
用于混合和盛放酸碱溶 液,一般选用容积适中
的烧杯。
用于准确配置酸碱溶液, 确保实验所需的浓度。
用于转移一定量的酸碱 溶液,确保实验操作的
改进建议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如加强实验操作培训、 使用更精确的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步骤、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等。
酸碱滴定法未来发展与应用
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酸碱滴定法 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未来可以探索新的滴定方法和 技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拓 展酸碱滴定法的应用领域,如环境监测、生物分析、 药物研发等。
样品称量与转移
样品溶解与稀释
对于不溶于水的样品,需要进行适当 的溶解处理;对于浓度过高的样品, 需要进行稀释处理,以避免滴定误差。
使用精确天平称量样品,并将其转移 到适当的容器中,以便进行滴定操作。
滴定管的使用与校准
滴定管选择
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和浓度,选 择合适的滴定管类型和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a.反应定量完成,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 学计量关系,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 进行。 b.反应速率快 c.有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反应终点
满足以上条件可进行直接滴定。
3.2.2 按滴定方式分类
(1)直接滴定 例: 强酸滴定强碱。
(2)返滴定法 例:配位滴定法测定铝。
由VHCl用量分析得混合碱组成为Na2CO3和NaOH
ωNa2CO3
cHClV2
10-3 MNa2CO3 m试样
100%
64.84%
ωNaOH
=
cHCl (V2
-V1 )×10-3 m试 样
M NaOH
×100%
=
24.55%
2、酸碱溶液[H+]的计算
酸碱溶液[H+]的计算总结
质子条件
酸碱平衡关系
[H+]的精确表达式 近似处理
[H+]的近似计算式和最简式
综合考虑、分清主次、合理取舍、近似计算
NaOH溶液滴定 不同酸溶液的滴定曲线
随着弱酸Ka变小, 突跃变小,Ka在10-9 左右突跃消失;
一元弱酸(碱) 直接滴定的条 件:
2. cKa1≥10-9、cKa2<10-9 , Ka1/Ka2≥104 第一级离解的H+可分步滴定,形成一个pH突跃。 3. cKa1≥10-9、cKa2≥10-9 , Ka1/Ka2<104 不能分步滴定,形成一个pH突跃(突跃由第 二级离解的H+决定)。
4. cKa1≥10-9,cKa2<10-9, Ka1/Ka2<104, 二元酸不能被滴定。
14 pH
12
10
酚酞
8
6
4
甲基橙
2
0
0
20
40
60
三、酸碱滴定的应用
酚酞
甲基橙
V1=V2 V1≠0, V2=0 V1=0, V2≠0
NaOH
+HCl
H2O
Na2CO3
+HCl
NaHCO3
+HCl
H2CO3
NaHCO3
+HCl V1
+HCl V2 H2CO3
Na2CO3
V1>V2 NaOH+Na2CO3
TB / A
CA
b a
M
B
1000
T与CA的关系
B% TB/ A VA 100 WB
T与%的关系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4.3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重点
4.3.1 质子条件 (PBE)
准确反映整个平衡体系中质子转移的严格数量关系式。 列出质子条件的步骤: (1) 选择参考水平-零水准(大量存在, 参加质子转移) 一般选取投料组分及H2O (2) 判断质子得失 (3) 根据质子转移数相等的数量关系,写出质子条度乘 以得质子的数目并相加后写在等式一边;再 将零水准失质子的产物的浓度乘以失质子 数并相加后写在等式另一边,即得质子条件式。
质子条件中不包括零水准
例:用0.1000mol·L-1HCl溶液滴定同浓
度的NH3溶液至化学计量点时的质子条 件式.
[H+]=[NH3]+[OH-]
2.4 3.4 4.4(理论) 甲基橙
3.1 3.4 4.4(实际)
二、终点判断方法——指示剂
4、指示剂的选择
一般原则: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处于pH突跃范围内
三、酸碱滴定的应用
4、混合碱样品中组分及含量的确定
(Na2CO3、NaHCO3、NaOH的混合物)
未知物
HCl V1
酚酞
HCl
甲基橙 V2
1、指示剂的基本原理 指示剂组成:有机弱酸、弱碱
作用原理:指示剂在溶液中存在离解平
衡,溶液pH变,指示剂结构变,颜色变。
如:酚酞
H2In
HIn-
In2-
[InOH]3-
无色
无色
红色
无色
pH<8
8<pH<10
强碱溶液
二、终点判断方法——指示剂
结论
指示剂变色范围: pH=pKa±1
a.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由pKHIn决定。 b. 颜色逐渐变化。
(3)置换滴定法 例: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溶液浓度。
(4)间接滴定法 例: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钙。
§6 氧化还原滴定的结果计算
2.滴定度 T被测物/滴定剂
(单位: g·mL-1 )
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物的质量(g)
例:TFe/KMnO4=0.05682g/mL
即:每消耗1mLKMnO4标液相当于被测物 中含铁0.05682g
NaOH
V1<V2 Na2CO3+NaHCO3
NaHCO3
四、定量计算示例
例:称取某混合碱试样0.5895克,溶于水中, 用0.3000 mol·L-1 HCl滴定至酚酞变色时,用去HCl 24.08 mL,加入甲基橙后继续用HCl滴定,又消耗 去HCl 12.02 mL.试计算混合碱试样的含量。
c. 变色范围理论上为
pKHIn±1,实际≤2个 pH单位。
常见的指示剂有:
指示剂
pKa
变色范围
颜色
酸色 碱色
甲基橙
3.46
甲基红
5.00
中性红
7.40
酚酞
9.10
3.1~4.4 4.4~6.2 6.8~8.0 8.0~10.0
红黄 红黄 红 黄橙 无红
实际变色范围≤ 2个pH单位
由人眼对颜色的敏感程度决定
多元酸碱的滴定
例:NaOH滴定H3PO4
H3PO4
-H+ Ka1
H2PO4-
-H+ Ka2
-H+
HPO42- Ka3 PO43-
Ka1=6.9×10-3 Ka2=6.3×10-8 Ka3=4.8×10-13
H3PO4 、H2PO4- 能被碱滴定。
H3PO4作为三元酸,只有二个突跃。
二、终点判断方法——指示剂
cK≥10-8
2、多元酸碱的滴定 多元酸碱分步滴定条件:
多元酸: cKai≥10-9 Kai/Ka(i+1)≥104
多元碱: cKbi≥10-9 (i+1)≥104
Kbi/Kb
允许误差(TE)±1%,滴定突跃(ΔpH)≥0.4
二元酸滴定条件分析:
1. cKa1≥10-9、cKa2≥10-9, 且Ka1/Ka2≥104 则二元酸可分步滴定,即形成两个pH突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