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的性质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减法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相应规律进行简算的过程。

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复习引入

1.竞赛:出示两组题,分男女各算一组,比赛看哪组同学既对又快?(幻灯片出示)

第一组(男生做)第二组(女生做)

136-65-35 136-(65+35)

362-87-113 362-(87+113)

545-149-251 545-(149+251)

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2.发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猜想: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在猜想后打上√号)

6.举例验证

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

(创设情景引出例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如果让你自己去旅行,你能行吗?不要着急,李叔叔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旅行法宝——《自助旅行》指南。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旅行时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新课讲授

1.出示情境图。

师: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细的查阅了这本书的资料。从图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尝试各种算法

师:“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能)

师: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计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算法最多。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们都是怎样计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

方法一:方法二:

234-66-34 234-34-66

=168-34 =200-66

=134(页)=134(页)

方法三:

234-(66+34)

=234-100

=134(页)

思路1: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即234-66-34

思路2: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34-66

思路3: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66+34)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讲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欢哪一种?把你的理由讲给同桌听一听。

4.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能选择具体的算法来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如:将例1的总页数改为266页,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使计算更简便。

(1)独立列式计算;(2)指名板演

6.那“145-34-86”这道算式可以简便计算吗?(不能)

看来,在今后计算时,我们要观察算式数据有什么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7.用字母表示今天所学的运算规律:

a-b-c=a-(b+c)

【课堂作业】

教材第21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哪些减法简便运算规律?你会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小结: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课后作业】

1.教材第23页练习六的第5~9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这个课时主要是学习连减算式中的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教学中尽量将减法简便计算的应用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相互促进同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