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及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及护理

题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保护及护理内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PCS)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

是一栽种入皮下、长久留置在体内可终生携带的密闭式静脉输液装置,是为肿瘤患者接受各样治疗的有效门路。

主要由供穿刺的穿刺隔和静脉导管系统两部分构成。

其所有装置均埋于皮下组织,对平时生活的限制小,可为需要长久输液治疗的患者供给靠谱的通道,用于输注各样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肿瘤病人化疗、输血及血标本收集等。

因感染率低、无裸露部分,保护简单,减少频频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同时将各样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备刺激性的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战胜了静脉留置针没法长久留置的难题,而且患者平时生活不受限制,不需要换药、能够洗浴,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输液港的植入方法简介需要医生在局麻下进行操作。

用穿刺针自锁骨下缘锁骨中外 1/3 处进锁骨下静脉,并在导丝的指引下,将导管放入血管。

(也可选择颈内静脉)导管头端的最正确地点为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

再将输液座植入皮下,部位一般选择前胸壁。

成立皮下地道和皮袋。

用不可以汲取缝线与四周组织缝合固定,最后将导管与输液座连结,达成操作。

2输液港的惯例保护在进行输液港插针前,应检查输液港四周皮肤有无压痛、肿胀、血肿、感染等,同时认识输液港植入侧的肢体活动状况及输液港穿刺隔有无翻转。

两种扎针方法和技巧第一向患者解说操作过程,提示患者操作时会有一些痛苦感,让患者放松心情。

以输液港为中心,分别用 %的碘伏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交替螺旋状消毒三遍,消毒直径为10cm×12cm,等到完好干燥后,铺上治疗巾,戴上无菌手套,用生理盐水预充肝素帽和无损害针以排出此中的气体,操作者左手触诊定位,用左手的拇指、中指、食指呈三角形,将穿刺隔拱起,此三指的中心即为穿刺点(尽量避开上次穿刺点),用无损害针垂直从中心插入穿刺隔,针头穿过皮肤、脂肪层、当刺入穿刺隔时有滞针感,连续进针,当针头穿刺隔有落空感,再迟缓向下刺入至输液槽底部(有反抗感),最后用 10ml 或以上的生理盐水注射器回抽血液,确认针头地点在输液港储液槽内,见回血后脉冲式冲刷输液港后,夹住延伸管并分别注射器。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导管夹闭综合症
如果导管在位于锁骨 下静脉管腔内通过锁 骨与肋骨间隙,此时 导管所受到的挤压相 对较轻
Pinch-off综合症
导管夹闭综合症
如果导管延锁骨下静脉 通过锁骨与肋骨间的狭 小间隙,此时导管会受 到严重挤压
Pinch-off综合症
导管夹闭综合症
上肢活动时从锁骨下静 脉中部放置的导管受到 挤压
药物外渗
•症状:痛、肿血肿
可能原因 蝶翼针固定松脱 蝶翼针过短, 无法进入到输液座 导管锁脱落 穿刺隔损坏导致外渗 导管破裂
解决方法 重新固定 选择合适长度的蝶翼针重新 穿刺 立即联系医生,进行处置 是否使用无损针进行输液 须使用10ml注射器进行输液, 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
为减少导管头部 回流和堵塞
应缓慢撤出无损伤针
谢谢聆听!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王影新
获得医嘱 每日伤口换药 必要时进行引流 应用抗菌素治疗
常见并发症~1
处理方法
常见并发症~2
输液不畅或无法回抽或冲洗、注射
管路打折 输Leabharlann 泵未工作纤维蛋白鞘 形成导管 附于血管壁 Pinch-off
综合症
血凝堵管
穿刺针位置 不正确
导管打折 注射座翻转
常见并发症~2
处理方法
检察管路和设备
导管附于血管壁
刺 穿刺动作轻柔,感觉有阻力不可强行进针,以免针尖与注射
座底部推磨,形成倒钩


注射、给药前应抽回血确认位置。若抽不到回血,可注入 5ml 生理盐水后再回抽,使导管在血管中飘浮起来,防止三向瓣

膜贴于血管壁
事 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穿刺针,不可任意摆动,防止穿刺

针从穿刺隔中脱出

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和堵管再通方法的研究进展

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和堵管再通方法的研究进展

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和堵管再通方法的研究进展随着PICC导管在中心静脉置入术中的广泛应用,导管腔内血液与管壁间的生物反应越来越受到关注。

导管堵塞是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经常出现,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病人安全。

这篇文章将对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和堵管再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浅谈。

一、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机制PICC导管堵塞最主要的原因是导管腔内纤维蛋白鞘形成。

纤维蛋白鞘(Fibrin Sheath)是一种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可溶性血浆蛋白聚集体,其主要由纤维素、血浆凝血酶原、血浆原纤维蛋白等聚合物形成,可在导管腔壁、导管孔和导管端等区域形成。

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纤维蛋白鞘前导物的附着、蛋白聚集和胶原和纤维蛋白的聚合等三个步骤。

1. 前导物的附着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为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浆细胞及物质的通路。

PICC导管置管时,输液管道侵入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了内皮细胞屏障的破坏,使得细胞所释放的黏附分子(包括明胶、纤维连接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等)被暴露在导管表面。

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结合,形成纤维蛋白膜。

前导物的附着是纤维蛋白鞘形成的首要步骤。

2. 蛋白聚集纤维蛋白的聚集是由于凝血因子(如凝血酶等)与前导物形成的物质聚合,形成纤维蛋白膜。

纤维蛋白的聚集不断增加导致管腔的狭窄,并会加速纤维蛋白的沉淀。

3. 胶原和纤维蛋白的聚合随着纤维蛋白膜的聚积,胶原和纤维蛋白也进入了聚合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血小板聚集和血流动力学条件,血小板聚集和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和胶原通过固化和沉降形成慢性的、稳定的纤维蛋白鞘。

二、PICC导管堵塞再通方法避免PICC导管发生导管腔内血液与管壁间生物反应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已经出现导管堵塞,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再通导管,为病人提供合适的治疗为重要。

1. 活性溶栓药物与机械清除相比,活性溶栓药物能通过溶解纤维蛋白鞘的形成物质而非只是局限地瓦解其表面。

重点需要注意的是,溶栓过程中活性药物还会作用于已凝固的血小板形成的血栓,需要对病人进行常规的监护和控制。

精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及管理

精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及管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及管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概念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eal venous port access system,C植入式静脉输液港S),是一种可植入式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意义 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同时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克服了静脉留置针无法长期留置的难题,是患者静脉输液的永久性通道。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适应症需长期静脉输液者;肿瘤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患者。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禁忌症穿刺局部确诊或疑似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症状;患者体质、体形不是以任何规格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尺寸;患者确诊或疑似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材料有过敏反应;严重的肺阻塞性疾病;预穿刺部位曾经放射治疗;预插管部位有血栓形成的迹象或经受过外科手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植入方法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后医师在局部麻醉下用穿刺针自锁骨下缘锁骨中外1/3处进锁骨下静脉,并在导丝的指引下将导管放入血管,导管头端的最佳位置是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的地方;导管留置到位后,再建立皮下隧道和皮袋,以固定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注射座。

部位锁骨下窝是埋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注射座的良好选择,实际情况要根据个体差异,目的为不影响注射座的稳定及患者的活动,埋置注射座处的皮下组织厚度0.5~1.5cm为宜。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术后护理 进行术后健康教育:告知书后3天内植入注射座疼痛可较明显,可给予止痛药物,保证无痛可良好的睡眠、解除焦虑情绪。

72小时后方可使用输液港。

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感染、渗血渗液以及器材的扭转或损耗。

如出现上述情况可及时换药更换敷料、抗感染及调整位置等。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术后护理7天拆线,观察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可能的并发症如气胸、血胸、导管夹闭综合征和相关感染等。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抽无回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抽无回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不 当及 穿刺不当等原 因及相应护理 。 认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抽无回血的情况下若能正确判断、 及时处理 , 问题能较好地得到解 决。
关键词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 无 回血 ; 原 因; 护 理
中图 分 类号 : R 4 7 2 ຫໍສະໝຸດ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4 ) 1 1 — 0 1 4 1 — 0 2
的静脉通路 。 能将各种药物直 接输 送到中心静脉处 , 避免了高浓 度、 刺激性强的药物对血管壁 的损伤以及 药物外渗等原 因造成的
局 部 组 织 坏死 【 l 】 。 美 国2 0 1 1 年 推 出 的I N S 输 液 治 疗 护 理 实 践 标 准 指 出: 导 管 在 使 用 前 均 应抽 回血 , 否则 就 意 味 着 导 管 功 能 的下 降 , 需 及时处理闭 。 笔 者在 临床 护 理 工 作 中发 现 , 静脉 输 液 港 在 应 用 中抽 无 回血 为 非 常 常 见 的 问 题 , 影 响静脉输液港使用 。 本 文 回顾 性 分 析、 总结 了6 0 例 乳腺 癌术 后 化 疗 患 者 在使 用 输 液 港 时 发 生 的抽 无
刺痛 。 经 输 液 港 注入 造 影 剂 , 可 见造 影 剂 沿 导 管 漏 出于 注 射 座 周
①先用左手 触诊找到注射座 , 确认注射座边 缘 ; ②对于皮下脂肪
少, 置 管 位 置浅 的患 者 , 用 左 手 的拇 指 、 食 指 和 中指 固定 注射 座 成 三角形 , 将 注射 座拱 起 , 确 定 三 指 的 中心 ; ③ 对于置管位置较深 , 皮 下 脂肪 厚 的肥 胖 患者 , 用左 手 的拇 指 和示 指 将 注 射座 座 底 向下 垂 直 固定 平 稳 , 露出注射座的中心部位 , 右 手 持 无 损 伤 针 自中心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一般为非治疗期间每4周 冲管一次,即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减少 了护士的工作量。
VPA和PICC的比较 ----VPA的优点
PICC因接口暴露体外,容易拖出,且活动 时易造成渗漏,因此日常生活受到限制.
静脉港植入后患者因无创口,其日常生活 不受限制,不需要换药,可洗澡、游泳, 接受药物治疗方便又轻松,大大提高生活 质量。
闭综合征和相关感染等。 术后放射检查确认导管位置。
VPA的使用
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 提醒患者穿刺时会有痛感(穿刺时痛感会
随着时间而减低,必要时可使用表面麻醉 剂), 彻底洗手, 带无菌手套,
VPA的使用
以输液港为中心消毒,半径约10~12cm, 右手找到输液港的位置,以左手的拇指、食指与中
导管夹闭综合征 -----是指导管经第一肋和锁骨之间的狭窄间
隙进入锁骨下静脉时,受第一肋骨和锁骨 挤压而产生狭窄或夹闭影响输液,严重时 可导致导管损伤或断裂。其主要临床症状 为抽血困难、输液时有阻力、输液或抽血 时需要患者改变体位。临床可以根据胸片 进行诊断。若出现狭窄严重、导管损伤或 断裂应立即通知医师拔管处理。
VPA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输液港必须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因
其含有一个折返点,可避免“成芯作用”, 即针尖的斜面不会削切注射座的穿刺隔膜, 防止损伤隔膜造成漏液缩短甚至破坏输液 港的使用寿命。
VPA的护理
VPA时动作应轻柔,针头应垂直刺入,严 禁暴力穿刺,防止针尖形成倒钩,拔出时 损伤穿刺隔膜,穿刺后应回抽血液确认针 头无误后方可进行治疗。
祝大家工作顺利!
VPA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纤维蛋白鞘形成: ------首先可以使用生理盐水10ml注射器反复冲洗,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及护理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及护理
相较于PICC每周需要换药,输液港只需每4周去一 次医院,维护简单方便。
输液港缺点
1 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师并取得资质证的才能进 行手术植入 2 拆除时需要再进行一次手术 3 价格比传统的CVC或PICC更昂贵 4 每次穿刺时患者有轻微疼痛感 5 输液港功能发生异常时纠正手段更复杂、困难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
护理措施:要严格按照规程使用配套
的无损伤穿刺针。如果发生输液部件松脱 时,要及时重新固定;对于冲管及封管一 定要严格按照护理规程进行,在输注过程 中嘱咐患者减少活动;在 使 用 IVAP 输 注 时,应密切询问患者是否有胀痛、 红肿、麻木、皮下结节、发热等不适,局 部给予地塞米松湿敷,可减轻炎症程度及 缩小炎症范围。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并发症及护理
01
相关概念
02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
03
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
输液港PORT
输液港又称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 装置,是一种可以植入皮下的 血管通道系统,可以提供长期的 静脉输液治疗。
什么是输液港?-化疗神器
输液港的全称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静脉输液 系统, 它分为三部分:无损伤针、 置入静脉的导管、埋藏在皮下与输液 针连接的注射座(港体)。注射座连 接插入大静脉的导管形成长期血管通 路,发挥类似港口的作用,故称作 “输液港”。
输液港外渗的原因有哪些?
(1)穿刺部位不正确,针头未进入储液槽。 (2)穿刺针过短,未到达储液槽内:选择穿刺针型号与患者实 际情况不符。 (3)穿刺针固定松脱:护士固定穿刺针方法不妥当、患者活动过度、多汗或有渗血渗液 时,未及时给予更换敷贴固定,造成穿刺针脱出至皮下组织,导致输注外渗。 (4)输液港穿刺隔受损:未严格按要求使用无损伤针, 而是使用普通穿刺针穿刺输液港, 造成穿刺隔受损。 (5)导管破裂,药液从破裂处漏出致皮下所致。 (6)纤维蛋白鞘形成:药液返流致皮下组织。 (7)导管从港体滑脱、导管移位。 (8)夹闭综合征致导管断折:导管夹闭综合征是指导管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进入第 1 肋骨和锁骨之间狭小间隙,受第 1 肋骨和锁骨挤压而产生狭窄或夹闭而影响输液,严重 时可致导管破损或断裂

植入式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

植入式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

植入式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王建新;武中林;苏金娜;王伟娜;谢艳丽;王建平【摘要】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静脉港导管功能障碍患者131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经静脉港蝶翼针外接口,手推造影剂行体内导管造影,分析DSA表现;对诊断明确患者给予尿激酶溶鞘治疗,观察处理效果.结果DSA发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51例,占静脉港导管功能障碍的38.9%(51/131),其中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43例,体内导管弥漫性纤维蛋白鞘形成5例,体内导管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3例.特异影像学表现为DSA下可见沿体内导管外壁走形的线样、柱状或不规则状高密度影包裹体内导管,被包裹的导管管径明显增粗,造影剂可向上反流进入腔静脉、静脉港植入侧或输液座周围皮下软组织内.51例患者给予尿激酶溶鞘治疗后,48例静脉港继续使用,3例静脉港提前摘除.体内导管局部、弥漫性及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尿激酶溶鞘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00.0% (43/43)、100.0%(5/5)和0.0%(0/3).结论 DSA可有效评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纤维蛋白鞘形成是造成静脉港导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尿激酶对静脉港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7)009【总页数】4页(P1047-1050)【关键词】输注,静脉内;纤维蛋白鞘;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作者】王建新;武中林;苏金娜;王伟娜;谢艳丽;王建平【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射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2植入式静脉输液港(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简称静脉港,长期留置于体内并发症较多,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是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导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1-3],导致静脉港无法正常使用,部分患者不得不提前摘除静脉港[4-5]。

植入式输液港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护理

植入式输液港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护理

道 的次 数 ,在 临 床 中较 实 用 。纤 维 蛋 白鞘 是在 中 心静 脉 导 管 免 液体 留在管腔 内 。脉 冲式冲 管、正压 封管这 些都是避 免
表面 的一种膜状物 ,分为细胞成分与非细胞 成分 。纤维蛋 白 管 腔 堵 塞 的 重 要 步 骤 。 在 患 者 有 需 要 进 行 连 续 输 液 时 , 每
畅 。6月 lO日 出现 输 液 港 蝶 翼 针 穿 刺 处 补 液 外 渗 ,未 抽 出 回 拍片检查 ,以确定导管有无形成纤维蛋 白鞘 ,尤其是要进 行 血 ,穿刺 处无水 肿 ,予停止补 液 ,保 留蝶衣 针至 导管室行 化 疗 的患 者 ,更 要 重 视 回 血 不 好 的 情 况 , 防 止 发 生 药 物 外
港 穿刺 点 ,补 液 外 渗 。后 予 5000 g/mL 2 mL尿激 酶注 入 输 液 重 视 细 节 的 护 理 , 当 患 者 发 生 药 液 外 渗 时 ,应 立 即 停 止 输
港 ,20 min回 抽 未 见 回血 。重 复 以上 操 作 ,20 min再 回抽 见 液 ,尽快发影剂流入缓慢,考虑 纤维蛋 白原形成包裹导管 ,导 抽 回血 ,来确定输液港是否能够正常应用 。若患者的回血不
致药物逆流至输液港 穿刺点。现报道如下。
佳时 ,可调整蝶翼弯针的方向,使其对准注射座底部刺入 。
1 临床 资料
向管 内注进5 mL生理盐水,进行 回抽 ,注意要让导管处于漂 浮状态 ,不能紧贴血管壁 。有 必要 的情况下可依据需要进 行
血 ,推着生理盐水无 阻力 。
2 护 理措施
3 结 论
在 临 床 中 纤 维 蛋 白 的 形 成 主 要 是 由 于 以 下 几 种 原 因 :
2.1 输 液 港 的 健 康 宣 教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目的:研究与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输液港植入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进行诊断,对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的形成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500例患者中,有213例出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占比42.6%(213/500),其中体内导管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15例、体内导管弥漫性纤维蛋白鞘形成26例、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172例。

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体内导管广泛性、弥漫性以及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0、100%(26/26)、100%(172/172)。

结论: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可采用DSA进行有效评估,而经尿激酶溶鞘治療后能够达到显著效果,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静脉港,其如果在人体中长时间留置,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即为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其还会并易引起血栓形成、感染、肺栓塞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因而是导致导管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

其不仅会导致一些患者将静脉港提前摘除,同时还会造成患者无法正常使用静脉港[1-2]。

目前临床针对纤维蛋白鞘的形成机制还没有定论,但普遍认为与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有关[3]。

血栓形成有三个必要因素,即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瘀滞及机体高凝状态[4-5]。

上述因素相互作用,则是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被认为可能是形成纤维蛋白鞘的基础[6-7]。

因此本文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实施输液港植入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男310例,女190例,年龄20~60岁,平均(51.03±2.57)岁;其中静脉港经锁骨下穿刺置入172例,静脉港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328例。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港在使用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为临床中保证静脉输液港正常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我科癌症患者在使用输液港过程中抽不到回血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在117例留置静脉输液港患者中,7例发生抽不到回血现象,发生率为 5.98%。

结论对于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患者,应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与患者共同管理与维护输液港。

护士只有熟练掌握输液港相关技能,才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如抽不到回血的发生。

标签: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回血;护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中心静脉输液工具,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血样采集等[1]。

其优点是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难度,且具有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日常生活不受限制,携带方便等[2]。

相关文献报道,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在0.4%~29%[3,4],常见并发症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断裂、导管异位等。

本文就导管抽不出回血进行原因分析,以此为出发点讨论输液港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2013年1月~12月,我科已成功植入输液港117例,其中男65例,女52例。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反复抽不到回血的现象,其中1例蝶翼针选择不当,2例插针位置不正确,1例导管末端位置不当,1例导管断裂,1例出现导管血栓性堵塞,1例出现导管机械性堵塞。

2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1蝶翼针选择不当或插针位置不对临床表现:回抽抽不到回血或静脉推注阻力大,不能输液。

有1例由于蝶翼针选择不当,2例因插针方法不对导致抽不到回血。

原因:所选择的蝶翼针太短,插针方法不正确。

蝶翼针过短表现为整个针都插入注射座,抽不动也推不动,应更换较长针头的蝶翼针重新插入。

蝶翼针穿刺位置不正确应当及时调整穿刺针位置使之进入储液槽。

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输液速度,患者肥胖程度、输液港埋植皮下深度及输液港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蝶翼针,在插针过程中如选择错误型号的蝶翼针会导致插入港体过深或过浅,或插到输液港港体侧壁均抽不到回血[5]。

临床外科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维护要点及并发症处置方法

临床外科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维护要点及并发症处置方法

临床外科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维护要点及并发症处置方法TIAP维护要点1.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操作前、中、后严格遵循外科无菌操作原则。

1.2 使用前检查TIAP 通过评估,判断TIAP的部位及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热、痛、渗液等,港体是否与导管分离,港体有无翻转,同侧胸部和颈部是否有肿胀。

通过了解港体厚度及置放深度,为选择无损伤针型号提供参考。

1.3 皮肤消毒液的选择。

和酒精碘伏消毒液相比较,苯扎氯铵溶液在输液港维护中能更有效地预防TIAP感染的并发症。

1.4 穿刺针的选择。

输入抗菌药物、化疗药物时,无损伤针型号可选择20-22G,输入血制品、肠外营养时,则选择型号为19-20G针头。

对于连续输液患者,应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这样有利于皮肤愈合,预防局部感染。

1.5 冲管封管的方法。

输液结束用生理盐水冲管后,采用5ml肝素钠溶液浓度为(100U/ml)正压封管。

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即“推-停-推”方法冲洗导管。

1.6 敷料及固定①采用无菌透明敷料覆盖,以穿刺点为中心将针翼完全覆盖于透明敷料下缘,无张力放置塑形抚压的方法固定与皮肤紧密贴合。

②导管固定应不影响观察穿刺点和输液速度,不影响血液循环,不会造成皮肤压力性损伤及神经压迫,且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③皮肤过敏及局部损伤的患者禁用医用胶粘剂,可用纱布敷料替代,必要时可选择水胶体等治疗性敷料。

④如新置TIAP患者,伤口穿刺处要用无菌纱球压迫止血,外用透明敷料固定,24小时内需更换无菌敷料,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患者出汗较多、穿刺点渗液时可用纱布覆盖,待出汗、渗液问题解决后再使用其他类型敷料。

1.7 拔针。

拔针时,非主力手固定输液港体,主力手轻拔无损伤针,注意防止针刺伤。

消毒后,用无菌敷料覆盖。

24小时后揭掉敷料,再次消毒穿刺点皮肤,避免发生穿刺点感染。

1.8 输液港维护周期。

输液港若连续28天未使用,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定期维护,输液港冲封管频率延长至每3个月,并使用10ml生理盐水和3-5ml肝素钠溶液(100U/ml)也可以安全有效地维持导管通畅。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导管异位、导管移位预防:(1)在置入过程之中,通过使用尖端定位技术来提高对原发性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位置异位的认识;(2)避免剧烈咳嗽、呕吐、胸腔肿瘤生长等使胸腔压力增大。

处理:(1)在恢复正确导管尖端位置之前,应避免通过不正确的导管进行输液;(2)医生通过介入技术处理;(3)可能需要更换输液港或者拆除输液港,并且在新的位置上重新置入输液港。

(二)回抽障碍原因:(1)回抽手法不正确;(2)导管末端紧贴血管壁所致;(3)导管末端纤维蛋白鞘形成。

处理:(1)先脉冲式冲管5ml,再回抽1ml,等待3秒。

(2)嘱患者改变体位,活动上臂和咳嗽。

(3)使用5000U/ml尿激酶溶液推注1-2ml,停留20-30分钟后再进行回抽,如反复数次仍抽不出回血,应行胸片检查,确认导管的完整性和尖端位置。

若一切都正常,患者无不适主诉,可进行静脉输液,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三)导管堵塞预防:(1)无损伤针斜面应背对注射座的导管出口,进行脉冲式冲管,在管腔内形成涡流,有效冲洗;(2)使用正确的冲管和封管程序;(3)增加冲洗导管的频率(输液前后、输血、抽血、输注高浓度的药物之后立即冲管,连续24小时输液,每隔8小时冲管一次)(4)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处理:(1)使用5000U/ml尿激酶溶液轻柔注入1-2ml,停留20-30分钟后再进行回抽,可反复多次;如果感觉阻力太强,不能强行注入,应考虑使用负压方式;(2)当怀疑堵塞原因是药物沉淀或脂质残留时,与药剂师和有资格的独立从业者协作制订适当的处理措施。

(四)血栓预防:提高置管成功率,依据恰当的血管占位比例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嘱患者每日饮水2000-3000ml,饮食清淡;告知患者置管肢体可适当活动,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处理:(1)血管彩超、造影、CT检查,了解血栓形成情况;(2)密切观察患者置管侧肢体肿胀程度及皮温情况并记录;(3)抬高患肢,避免置管肢体剧烈活动,多饮水,遵医嘱行溶栓抗凝治疗;(4)导管无功能或不再需要、伴感染、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取出。

静脉输液港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港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港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王建新;苏金娜;李云涛;孙玉巧;焦俊琴;马力【摘要】目的分析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3514例植入静脉输液港中17例发生输液外渗,原因为纤维蛋白鞘形成、无损伤针型号选择及穿刺不当、反复穿刺致穿刺隔损伤、导管破裂、导管断裂等,均行对症处理。

结果3例导管破损、2例导管断裂、1例输液港注射座周围组织坏死者取出静脉港,11例继续使用至疗程完成。

结论静脉输液港药物外渗原因有导管材质、患者体质、不当活动及医护失误等,通过加强健康宣教、规范操作流程、严密观察,可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有利于患者用药安全。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7(032)003【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静脉输液港;外渗;原因;对策【作者】王建新;苏金娜;李云涛;孙玉巧;焦俊琴;马力【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

静脉输液港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输液质量。

据报道,输液港使用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1%,其中输液外渗发生率为0.3%~6.0%[1]。

我科自2008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有3514例患者使用输液港,发生外渗17例,笔者将17例输液外渗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3 514例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均为女性肿瘤患者,年龄28~65岁,中位年龄46岁,均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入路植入,注射座置于同侧锁骨下方中外1/3处。

17例发生输液外渗,发生率为0.48%,左侧9例,右侧8例。

16例发生外渗后行静脉港造影,结果显示:外渗部位发生在右侧输液港注射座周围4例,左侧输液港注射座周围4例,右颈内静脉穿刺处4例,左颈内静脉穿刺处4例;1例出现输液港注射座周围组织坏死,注射座边缘裸露在皮肤外。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凌泉;陈勇;李斌飞;杨源锋;林志光【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7(014)027【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输液港植入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进行诊断,对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的形成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00例患者中,有213例出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占比42.6%(213/500),其中体内导管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15例、体内导管弥漫性纤维蛋白鞘形成26例、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172例.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体内导管广泛性、弥漫性以及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0、100%(26/26)、100%(172/172).结论: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可采用DSA进行有效评估,而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能够达到显著效果,因而值得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142-144)【作者】凌泉;陈勇;李斌飞;杨源锋;林志光【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0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PICC相关性纤维蛋白鞘形成致拔管困难导管断裂体内1例 [J], 贾灵芝;卢莹;任兴华2.植入式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 [J], 王建新;武中林;苏金娜;王伟娜;谢艳丽;王建平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功能障碍原因的诊断及处理 [J], 王建新;武中林;苏金娜;谢艳丽;孙玉巧;焦俊琴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中的应用价值[J], 武中林;刘玉芝;王建新;吴勇超;李顺宗5.1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病人并发纤维蛋白鞘的临床护理分析 [J], 邢孟艳; 符晗芳; 赵文利; 曹广劭; 刘航; 张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液港使用常见问题及处理

输液港使用常见问题及处理

整理ppt
4
输液港专用配件——无损伤针
无损伤针(Non-Coring Needle) :
也称不成芯针 任何种类的输液港都应使用无损伤针,因其含一个折返点, 避免成芯作用,即针尖的斜面不会切削穿刺隔膜,从而避 免防止伤害穿刺隔造成漏液
普通穿刺针
无损伤针
整理ppt
5
常见问题及并发症处理
植入部位红肿 无法回抽、冲洗或注射 导管夹闭综合征 输液港渗漏 血栓形成 导管栓塞
良好环境 外科洗手
◦ 严格的无菌屏障
手套、口罩、帽子 有效的皮肤消毒剂,充分待干 大的手术铺巾 手术野铺设无菌手术薄膜
◦ 手术切口无菌保护
封闭式无菌软纱布敷料或透明伤口敷料
手术植入
整理ppt
9
感染
感染的预防:
2. 无损伤针穿刺: ◦ 严格的洗手 ◦ 戴无菌手套 ◦ 使用有效的皮肤消毒剂并充分待干 ◦ 使用无菌透明敷料保护穿刺点及无损伤穿刺针
整理ppt
10
感染
感染的预防:
3. 使用:
严格消毒接口 配液、加药、连接输液器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输液器连接稳固 妥善固定输液管路
整理ppt
11
常见临床问题及处理
一、无法回抽、冲洗及注射
外在因素
导管末端贴于血管壁 穿刺针位置不正确 堵塞
整理ppt
12
常见临床问题及处理
纤维蛋白鞘的处理:
整理ppt
19
常见临床问题及处理
四、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
症状表现: ◦ 手臂、手、颈部的红、肿、疼痛
处理: ◦ 立即通知医生,视情况给以溶栓、拔管及放置 滤网等处置
整理ppt
20
健康教育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 痛等炎性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作者:凌泉陈勇李斌飞杨源锋林志光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7年第27期【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输液港植入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进行诊断,对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的形成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500例患者中,有213例出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占比42.6%(213/500),其中体内导管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15例、体内导管弥漫性纤维蛋白鞘形成26例、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172例。

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体内导管广泛性、弥漫性以及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0、100%(26/26)、100%(172/172)。

结论: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可采用DSA进行有效评估,而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能够达到显著效果,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纤维蛋白鞘;诊断;处理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 of Vivo Fibrin Sheath Formation in Implantable VenousPort/LING Quan,CHEN Yong,LI Bin-fe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27):142-144【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aly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 of vivo fibrin sheath formation in implantable venous port(venous port).Method:A total of 500 cases treated with infusion port im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roug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and treatment method of vein formation in vivo fibrin sheath catheter port were analyzed.Result:In 500 cases,there were 213 cases with venous catheter port in fibrin sheath formation,accounted for 42.6%(213/500),vivo catheter extensive fibrin sheath was 15 cases,diffuse fibrin sheath formation was 26 cases,ended catheter fibrin sheath formation was 172 cases.After treatment of urokinase,success rate of extensive,diffuse and local fibrin sheath were 0,100%(26/26),100%(172/172).Conclusion:DSA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fibrin sheath formation of intravenous catheter port,and treatment of urokinase can reach the remarkable result,it is worth popularizing.【Key words】 Implantable venous transfusion port; Fibrin sheath; Diagnosis; HandleFirst-author’s address: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 528403,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7.041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静脉港,其如果在人体中长时间留置,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即为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其还会并易引起血栓形成、感染、肺栓塞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因而是导致导管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

其不仅会导致一些患者将静脉港提前摘除,同时还会造成患者无法正常使用静脉港[1-2]。

目前临床针对纤维蛋白鞘的形成机制还没有定论,但普遍认为与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有关[3]。

血栓形成有三个必要因素,即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瘀滞及机体高凝状态[4-5]。

上述因素相互作用,则是肿瘤患者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被认为可能是形成纤维蛋白鞘的基础[6-7]。

因此本文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诊断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实施输液港植入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男310例,女190例,年龄20~60岁,平均(51.03±2.57)岁;其中静脉港经锁骨下穿刺置入172例,静脉港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328例。

1.2 方法1.2.1 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进行诊断,具体为:采用注射器(20 mL)进行手工注射造影,按照静脉港说明书要求,造影全程对无菌操作进行严格执行。

指导患者于DSA检查床上仰卧,先对造影剂注射前的对比片进行采集,然后对患者体内导管位置、导管末端位置、完整性、走形以及静脉港输液座进行观察,将造影剂采用注射器吸取15~20 mL,手持注射器,与蝶翼针外接口相接,按下DSA连续采集键后,按照先慢后快的速度将造影剂持续注射到静脉港内,对全程动态造影表现进行观察,并对注射速度进行实时调整,直至造影终止。

造影结束后,采用肝素盐水3~5 mL进行正压封管。

1.2.2 处理方法针对明确诊断存在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患者,对其复查凝血功能,并进行血常规检查。

如果患者不存在溶鞘治疗禁忌证,则需将采用尿激酶溶鞘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详细的告知患者,待其知情且签订同意书后再给予治疗。

注意严密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黏膜出血以及皮肤出血征象,并对其凝血功能随时进行复查。

治疗时,采用3~5 mL 5000 U/L的尿激酶生理盐水,经静脉港蝶翼针外接口缓慢注射,20 min/次,持续治疗2次;然后采用3~5 mL 1000 U/L的尿激酶生理盐水进行缓慢注射,1次/d,持续治疗3 d。

3 d治疗结束后,如果生理盐水的注射以及回抽都非常顺利,则表明成功完成溶鞘治疗。

若患者采用局部溶鞘治疗后未达到理想效果,则需在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10万U尿激酶,待完全溶解后进行缓慢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3 d。

3 d治疗结束后,如果生理盐水的注射以及回抽都非常顺利,则表明成功完成溶鞘治疗。

若患者经上述治疗过后仍然无效,则需与其家属进行讨论摘除静脉港或者更换其他纤溶类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针对不能注射生理盐水或者注射困难的患者,则需采用5 mL小注射器在DSA透视下,通过瞬间加压将薄弱的纤维蛋白鞘区域冲破,待液路形成之后,再进行溶鞘治疗。

2 结果2.1 诊断结果经DSA诊断显示,沿体内导管外壁走形的高密度影呈柱状、线样以及不规则状,且包裹于体内导管使其管径显著增大,而输液座周围皮下软组织、静脉港植入侧、腔静脉植入侧等可见向上反流的造影剂,见图1。

500例患者中,有213例出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占比42.6%(213/500),其中体内导管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15例、体内导管弥漫性纤维蛋白鞘形成26例、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172例,见表1。

2.2 治疗效果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体内导管广泛性、弥漫性以及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0、100%(26/26)、100%(172/172)。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3 讨论当人体内完全置入静脉港,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体内导管以及供穿刺的输液座,后者为液体储存空间,而输液座与体内导管经导管锁相连,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之后,导管则表现为阀门式,即注射液体时或者静脉滴注时,会冲开纤维蛋白鞘,这样一来液体不能顺利或者不能进入血管,而当纤维蛋白鞘封闭导管之后,则会出现回抽困难[7-9]。

当中心静脉导管被纤维蛋白鞘包裹后,其表面的膜状物主要由细胞与非细胞两种成分组成,而这种膜状物既会对导管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栓塞、血栓形成、继发感染等[10-12]。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类型的中心静脉导管表面,均可发生纤维蛋白鞘,发生几率为38%~100%,因此其是导致静脉导管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13-14]。

目前在诊断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方面,主要采用的技术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而本研究中,经DSA诊断显示,沿体内导管外壁走形的高密度影呈柱状、线样以及不规则状,且包裹于体内导管使其管径显著增大,而输液座周围皮下软组织、静脉港植入侧、腔静脉植入侧等可见向上反流的造影剂。

据有关临床研究表明,体内导管末端可由机体活动以及心跳等影响发生运动,而摩擦会造成部分血管内皮出现损伤,从而形成附壁血栓[15-16]。

500例患者中,有213例出现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占比42.6%,其中体内导管广泛性纤维蛋白鞘形成15例、体内导管弥漫性纤维蛋白鞘形成26例、体内导管末端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172例。

目前治疗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方面,最常用的方法即为经导管溶鞘治疗,而瑞替普酶、替奈普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链激酶以及尿激酶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7-20]。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尿激酶溶鞘治疗后,体内导管广泛性、弥漫性以及局部纤维蛋白鞘形成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0、100%、100%。

因此可以看出,针对静脉港体内导管纤维蛋白鞘形成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以及实施溶鞘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