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86071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a.png)
六年级语文回忆·拓展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回忆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教学过程交流平台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
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外表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
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时代背景。
展开丰富联想。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日积月累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
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无异:没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语文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
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山东潍坊外国语学校王淑兰山东安丘实验小学王晓丽〕C案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李勇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鲁迅,交流理解句子深刻的含义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916b7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3.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 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
(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四、成语故事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回顾·拓展二【教学目标】1.了解各地的不同风俗习惯,感受中华文化。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五》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五》优质课教学设计_0](https://img.taocdn.com/s3/m/aaf1441fa5e9856a57126003.png)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A、B案)a案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准确使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实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
(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四、成语故事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内蒙古包头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吴秀玲)b案一、交流平台(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1.学生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五》优质课教学设计_5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五》优质课教学设计_5](https://img.taocdn.com/s3/m/4747d6bf76eeaeaad0f33023.png)
——如何阅读写人的文章【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阅读方法去阅读写人的文章,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或品质。
2.激发阅读兴趣,获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效果。
【课前准备】幻灯片、彩色卡纸剪的知识树、阅读材料;布置学生6人小组写人的文章的特点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方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师:“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读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所以大家都爱读书。
人的一生中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有课堂上学习的课文,有课外读物。
今天,咱们重点来复习研讨如何阅读写人的文章。
(贴纸条)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复习并归纳完成这个空白表(幻灯片出示空白表),现在我们就来汇报一下,写人的文章有什么特点?生1:写人的文章有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活动的描写。
生2:写人的文章还有人物的外貌描写。
生3:还有故事情节。
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 写人的文章,有故事,有人物各种描写,通过故事及人物的各种描写体现人的个性特点或品质。
师:我们要提升阅读水平,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针对不同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阅读,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法阅读写人的文章呢?哪个同学代表本小组上台展示课前合作归纳出来的方法?【设计意图: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自然流畅,而且能直奔主题,使学生快速明确目标】二、检查课前合作学习的成果1.学生交流展示课前合作学习成果生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外貌的描写,还有故事情节去读。
(根据回答板书:语言、动作、心理、外貌、事件)师:感谢这位同学,看来你们小组课前很会合作。
还有哪位小组的代表上台发言?生2:除了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之外,我们小组觉得还能够抓住人物的神态描写去读。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神态)师:你们小组很细心,也很会合作。
师: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环境,环境描写能够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衬托人物的品质,所以我们要留心环境衬托。
同时我们一些写人的文章不直接描写主要人物,而是通过旁边的人来体现主要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所以我们还要留心侧面烘托。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五 教案2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五 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eb554ba6f1aff00bfd51e0d.png)
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朗读。
4.交流成语意思。
5.练习背诵。
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三、成语故事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小结,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ae544483d049649a665885.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
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p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五》优质课教学设计_6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回顾·拓展五》优质课教学设计_6](https://img.taocdn.com/s3/m/e09971f60508763231121263.png)
拓展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理解。
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
3、积累鲁迅的名言。
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鲁迅,交流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积累鲁迅的名言。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能够就课文来谈,能够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能够讲同鲁迅相关的人和事,也能够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
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理解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
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使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日积月累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1、学生自读。
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无异:没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三)趣味语文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很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回顾拓展课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回顾拓展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7abedc1c708a1284a44d9.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回顾拓展课教案庄里小学崔振忠一、回顾拓展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生字,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的故事,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4、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做,写一篇读后感。
二、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语句的意思,进一步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体会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的道理。
三、教与学的准备教学课件与复习检测案。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第五单元。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五单元学习了哪些课文?第五单元的三篇课文都介绍了扫路人的优秀品质,最大的麦穗和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的道理。
反复读这样的唯美的课文,发现文章的精美之处,不仅美在它的如诗的语言,还美在它的深刻的道理,美在作者清晰的观察视角。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我们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1、了解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三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2、明确三篇课文中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
3、展示文中图片,能运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复述故事,写篇读后感。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15 天游峰的扫路人基础内容: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敬佩之情。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从老人的外貌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朴素、健康、慈善、有精神的人。
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写出了游客们吃力的样子。
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写出了游客们畏难的情绪。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回顾拓展五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回顾拓展五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e0f45f03d8ce2f006623c3.png)
2、提出要求,小组内交流
(1)针对某一科学精神畅谈感想
(2)要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启发
(3)要联系实际说说如何培养自己的这种科学精神
3、集体反馈后,教师小结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读准确,读熟练
2、指名读成语,全班齐读
3、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4、指名说说成语意思,教师可适当
三、成语故事
1、教师出示成语“舍本逐末”学生读一读
2、“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成语故事
3、谁能用故事的内容说一说“舍本逐末”的意思?
4、现在人们用“舍末逐末”比喻什么呢?
板 书
设 计
课后记
回顾、拓展五
课 题
回顾、拓展五
教 学
目 的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阅读《舍本逐末》
重 点
难 点
关 键
:学习科学家们坚韧不拨,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了
:积累成语,了解成语故事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一、交流平台
六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五》导学案和教案
![六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五》导学案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d339daef8941ea66e051a.png)
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导学案和教案学习内容:回顾·拓展五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
二、交流平台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
(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四、成语故事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回顾·拓展五教案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学到的方法。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五-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五-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6d875d9caaedd3382c4d31f.png)
回顾·拓展51.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所讲述的人物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科学的伟大意义和价值。
激励学生树立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意识,努力做一个具有科学精神品质的人。
2.理解“日积月累”中的四字成语,结合本单元的思想主题,运用这些成语写一篇文章,激发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深厚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课外书,推荐经典名著,使学生真正理解“舍本逐末”的内涵。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好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本组课文的原著及我国的其他古典名著。
2课时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交流平台1.明确“交流平台”的目的。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所讲述的人物的科学精神,练习用简练的语言较全面地概述主要内容,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2.回顾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收获,以课文为例畅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一步感受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在老师的引导下,具体总结各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感受文章表达的艺术,并尝试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
①《跨越百年的美丽》讲了居里夫人热爱科学、敢于拼搏、坚持不懈、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伟大精神。
②《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奋斗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③《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三个具体事例说明了“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告诫我们要有追根寻源、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思考的科学精神。
④《我最好的老师》中怀特森老师具有坚持不懈、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教会学生要在科学上具有怀疑精神。
二、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就是因为有着崇高的科学精神,有着执著的信念并为之奋斗终生,所以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追求真理,来追求科学真谛。
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五教学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五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1375103c1ec5da50e2705a.png)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回顾•拓展五教学目标1. 回顾本单元人物的科学精神,交流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积累20个四字词语,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
2. :激励学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树立进一步学好语文的信心。
重点难点:1、感受和理解科学精神,积累20个四字词语。
2、:运用20个四字词语。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设计一、交流平台,出示课件1、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明白要求。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交流内容。
出示课件3、学生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跟同学交流哪些是科学精神?4、教师陈诉过渡。
5、出示名言,进一步感悟科学精神。
6、师生交流:如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7、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
读了本单元课文或者课外科学读物,你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8、教师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六年语文学习的收获。
二、日积月累1、自由朗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
3、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背的词语多。
4、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5、课件出示词语意思。
6、引导学生将这16个四字词语分类。
7、引导学生用词语练习说话。
8、师生齐读词语,背诵词语。
三、成语故事1、学生独立阅读成语故事。
2、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3、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受到的启发。
4、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和成语故事?当堂达标练习一、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填写词语。
(20分)百()成钢发()图强群()群力标新立()独出心()()一反三实()求()各()己见不()下问()类旁通1、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2、指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二、你能写出带“鼎”的成语吗?(25分)——————————————————————————————三、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15分)例:舍本逐末——————————————————四、从下列词语中找出四对近义词。
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五》教案
![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60ab7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f.png)
六年级语文《回顾拓展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单元所学生字词,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创新。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小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大家觉得第五单元的课文有什么特点呢?二、回顾生字词1.学生自主复习生字词,教师检查。
2.学生齐读生字词,教师纠正发音。
3.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词识记方法。
三、课文回顾1.学生自主回顾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查。
2.教师出示课文课件,引导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觉得第五单元的课文中,哪一篇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了第五单元的课文,大家觉得哪篇课文最有趣呢?二、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拓展活动。
2.拓展活动要求:以课文为基础,进行创意改编,可以是诗歌、故事、绘画等形式。
3.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三、成果展示1.各组展示拓展成果,教师点评。
2.学生互相评价,交流感受。
第三课时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拓展活动,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拓展活动,大家觉得哪个组的创意最棒呢?二、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以“美丽的大自然”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自主构思,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写作,教师辅导。
三、作文展示1.学生展示作文,教师点评。
2.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写作心得。
第四课时一、导入1.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关于大自然的美景,你觉得我们身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呢?二、课外阅读1.教师推荐关于大自然的课外阅读书籍,如《大自然的秘密》等。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五·教案2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五·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e39c9d1ea5e9856a561260d8.png)
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朗读。
4.交流成语意思。
5.练习背诵。
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三、成语故事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逐末》。
4.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小结,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 拓展五 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 拓展五 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1f3391680203d8cf2f2415.png)
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文本简析:1、交流平台此次“交流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具体感受;二是交流小学六年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感受和理解科学精神是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从不同方面对科学精神有了具体的认识和理解,在这里交流讨论,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交流语文的收获和感受是对学生六年语文学习的一次简单的回顾和总结,是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的一次梳理,也是对语文学习情感和态度的一次回顾,目的是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收获,树立进一步学好语文的信心。
第一项交流的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说一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或课外阅读的描写有根有据地说,把科学精神和具体人或事联系起来,让抽象的科学精神获得形象的说明;二是谈谈如何培养科学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具体说,不要凭空泛泛而谈。
第二项交流的内容可以提前让学生去做一下自我总结和梳理,列一个简要的提纲,比如,学习过哪些语文知识?学会了那些语文能力?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学得最好的,最有体会和感受的内容说具体,说清楚。
还可以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课文,印象最深的一次语文学习活动,自己的语文学习体会等。
2、日积月累这部分安排的是关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方面的16个四字词语,其中绝大部分为成语。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比较难理解的成语,可以让学生查查词典,教师也可以给予帮助。
通过读、背等形式,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另一方面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教学时还可以鼓励学生搜集相关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
3、成语故事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讲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
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赵威后询问齐国的庄稼长得好不好,齐国使臣认为不先问候国君而先问庄稼,这是先贱而后贵,赵威后则认为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
教案回顾·拓展五
![教案回顾·拓展五](https://img.taocdn.com/s3/m/2661b2061ed9ad51f01df2bd.png)
1.回顾本单元课文中所讲述的人物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科学的伟大意义和价值。
激励学生树立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意识,努力做一个具有科学精神品质的人。
2.理解“日积月累”中的四字成语,结合本单元的思想主题,运用这些成语写成一篇文章,激发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课外书、推荐的经典名著,使学生真正理解“舍本逐末”的内涵。
一课时。
一 交流平台1.明确“交流平台”的目的。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所讲述的人物的科学精神,练习用简练的语言较全面地概述主要内容,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2.回顾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收获,以课文为例畅谈自己的收获,说说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一步感受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在老师的引导下,具体总结各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感受文章表达的艺术,并尝试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
老师引述:本单元课文是以科学精神为主题思想的,诠释了科学精神的深厚含义,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
这有助于引导我们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探索科学,使我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甲:《跨越百年的美丽》中讲了居里夫人热爱科学、敢于拼搏、坚持不懈、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伟大精神。
学生乙:《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奋斗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学生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生丁:《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具有坚持不懈、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优秀品质,教会学生要在科学上具有怀疑精神。
老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就是因为有着崇高的科学精神,有着执著的信念并为之奋斗终生,所以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追求真理,来追求科学真谛。
【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 拓展五导学案
![【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 拓展五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986ec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7e.png)
【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导学案【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五导学案六年级语言第二卷复习并扩展五个指导案例回顾拓展五指导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在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的学习收获。
3.积累习语,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习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学习指导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科学家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
难点:积累习语,理解习语故事。
导学准备:字卡课时安排:1学时导学过程:一、词汇目录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单词的小组抽样和听写(在四人小组中,组长可以从单词抽样小组中选择15名成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1)回顾本组的四篇课及课外阅读的相关,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2)通过实践,谈谈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1)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
回顾过去六年里你在学习中所走的每一步,你会感到非常高兴。
让我们一起交流!(2)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3)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沟通: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如果你不明白哪个成语的意思,就提出吧。
3、根据意思分类。
再读一遍这些习语,你会发现其中一些有相似的意思或反映了相同的内容。
找他们。
(例如,第一行中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坚定目标,不懈努力”,“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是关于团结与合作;“创新与创新”是关于创新;“举一反三,绕开类比”是关于“掌握规律,使困难变得容易”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并背诵。
四、成语故事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弃书而终》,说出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交流在同一张桌子上收集的成语故事,并讨论成语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回顾·拓展五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5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二、交流平台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④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再读这些成语,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成语的意思相近或反映了同一个内容,找找看。
(例:第一行的四个成语都是关于“目标坚定、不懈努力”方面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是关于创新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关于“掌握规律、化难为易”方面的等。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5.抄写背诵四、成语故事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
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
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
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
“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
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
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
(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
开始时可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
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有一些活动,如,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需要利用课外的时间。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选做)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选做)(一)基本思路本次综合性学习与以往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相比,学生自主活动的比重更大。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回忆小学生活,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恩,又要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大致可以采用这样的流程: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
(1课时)主要包括:(1)阅读单元导语,联系实际,激发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2)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3)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
(4)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
(6~7课时加课外时间)(1)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
(2课时)(2)回忆小学生活,写写自己难忘的老师和同学、难忘的校园生活、难忘的一节课或难忘的一次活动等。
(2课时)(3)和同学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搜集材料。
(1课时加课外时间)(4)同学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
(2课时加课外时间)3.“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活动。
(4~5课时)(1)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与祝福。
也可以写好临别赠言,在班级联欢会上相互赠送。
(1课时)(2)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如,为学校图书馆修补图书,为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培土,修理课桌椅等;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写倡议书、建议书。
(1~2课时加课外时间)(3)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排练节目,进行联欢。
(2课时加课外时间)这次综合性学习要把每一个人都吸纳到活动中来。
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个人、小组、全班穿插进行。
集体活动要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二)实施要点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
计划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等列清楚。
除了教材活动建议中提出的活动形式以外,还可以把本校和本班的一些特色活动也吸纳到计划中来,如,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为学校图书馆修补、整理图书,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
2.“成长足迹”板块。
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认真读一读阅读材料;写难忘的人和事;畅谈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
教学中可以以“班级纪念册”为中心,把各项活动有序地穿插在一起。
(1)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
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
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2)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
讨论内容主要是确定栏目,如,“师恩难忘”“同学情深”“集体荣誉”“运动场上”“艺术天地”“美好祝愿”。
班级纪念册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
可以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
教师要鼓励有创意地制作“班级纪念册”。
(3)阅读材料──迈好制作班级纪念册的第一步。
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
《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学。
阅读这些文章,要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要了解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再现老师的品格。
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作文上的红双圈》)。
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后来有的成了作家,有的成了教授,今天他们事业有成,都是小学老师为他们奠定了基础,所以也一直怀念和感谢小学时代的老师。
希望学生在阅读别人怀念老师的文章中,联想起自己的老师,回忆起老师教育自己的事,激发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
阅读回忆同学的文章《忘不了的笑声》,要留意作者写作的切入口──通过笑声写出一个个同学的特点,体会同学间浓浓的情谊,领悟到写同学可以有多种切入口,也可以有多种写法。
(4)搜集和积累班级纪念册的内容。
①写难忘的人和事。
在阅读的基础上,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
可以借助照片,寻找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开一次交流会,进行“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搜索”活动;可以在校园里漫步,在各个角落里重温童年的梦。
这是用习作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所以要鼓励学生打开心灵,说真话,诉真情。
为了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挖掘素材,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帮助学生回忆:难忘小学生活类别〖〗内容〖〗难忘的理由难忘的老师难忘的同学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一次活动难忘的运动会难忘的文艺演出难忘的……②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
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
可以在班里开展一次“我的成长故事”的主题班会,教师要做个良好的倾听者,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主题班会后把印象最深的事记下来。
③共同寻找班级的“成长足迹”。
这是材料搜集与整理的最后阶段。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搜集,搜集的内容包括照片、奖状、实物等。
搜集到的内容与每个学生提供的材料放在一起。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分类整理了。
根据材料确定纪念册的各个栏目名称,做好班级纪念册的策划,并把相应的任务分解到各个小组或每个学生。
也可以先确定班级纪念册的栏目,再搜集相应的资料。
(5)制作班级纪念册。
纪念册的制作,关键在于计划要周密,分工要明确。
谁负责封面设计,谁负责哪个主题,都要事先确定。
老师要即时关注情况,督促、指导学生完成。
班级纪念册完成后要展示,有条件的可以打印,发给每位同学和家长,送给曾经任教的老师。
3.“依依惜别”板块。
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