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生理练习题1--绪论、细胞基本功能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刺激、兴奋性、阈值、负反馈、内环境、稳态(二)填空题1.在维持内环境稳定过程中,机体进行的各种调节过程多数属于()反馈过程。
2.机体对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和()。
其中()起主导作用。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称为().4.反射弧的基本成分包括:()、()、()、()、()。
(三)是非题1.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实验科学。
( )2.组织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加强称为该组织细胞的兴奋性。
( ) 3.生理学中将机体的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 )4.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 )5.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
( )(四)单项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D.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维持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E.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3.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脑脊液 D.组织液 E血浆4.刺激引起机体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B.反应、反射和反馈C.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D.兴奋、抑制和反应 E.刺激强度、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刺激强度一时间变化率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 B.反应 C.反射.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反应速度慢C.作用广泛持久D.调节敏感性差E.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7.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阈值B动作电位C静息电位D刺激强度 E反应速度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何种状态A固定不变 B相对恒定 C随机多变 D绝对平衡 E 在一定时间内绝对不变9.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A反射 B兴奋 C刺激 D反应 E 兴奋性10.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1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E正反馈调节12.下列各项调节中只有哪项不属于正反馈调节A血液凝固 B降压反射 C排尿反射 D分娩过程 E 快钠通道的开放13.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过程中,控制部分的功能活动随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加强而减弱,这样调控的过程称之为A自身调节 B反射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神经分泌调节14.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E血液15.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完成反射所必需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应当完全相同 D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以有体液因素参与E 完成一个反射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四)问答题1.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简述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学意义。
∮1高一物理必修一绪论1
电子与计 算机技术
图-10
现代通 信技术
图-11
生物 技术
图-12
航天与空 间技术
图-13
激光 技术
图-14
二、有趣的物理学
有窟窿的水瓶装水,水一定会流出来吗? 有窟窿的水瓶装水,水一定会流出来吗? 一节干电池能让你有触电的感觉吗? 一节干电池能让你有触电的感觉吗?
热学 电磁学 光学 原子和 原子核
四驱车中的小马达 茅台镇传统酿酒工艺
四、高中物理的课程设置
五、学好物理的一般方法 1、重视观察和实验 2、重视读书和思考 3、重视笔记和练习 4、应该有一个改错本
祝同学们在新的征途 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高中物理必修1——绪论
一、格物致知的物理学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 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在物理学研 究中形成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被应用于自然科 学的各个领域。极大的推动了科学、技术和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 文明的进步。
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
有机化学-1 第一章 绪论
C-H键键能 (423+439+448+347)/4=414 kj/mol 键键能=( 键键能
2003-2008年 2003-2008年
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
1999-2003年 年 化学(师范类) 化学(师范类) 2003-2008年 年 有机合成 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 有机化学
安徽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 中国农业大学 理学博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博士后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 1-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3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1-4 现代共价键理论 §1-5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4,键的极性和极化性 ,
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两个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将使键产生极性 不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δ H δ Cl H C m H Cl C =3.57X10
-30
=3.57X10-30 C m Cl
极化性: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成键的两原子电负性 极化性:
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永久的性质 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是永久的性质
H3C NH2 N O
O
硝羟硝
S OH 硝磺羧 O
§1-3 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表达方式
H H C H C H H C C H CH3CHCH2CH3 CH3
一、绪论
三、包装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三)、包装机械化的意义 三、
提高劳动生产率,大量节约劳动力; ⑴ 提高劳动生产率,大量节约劳动力; 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⑵ 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有利于食品卫生,提高生产质量; ⑶ 有利于食品卫生,提高生产质量; 改善环境卫生,节约原料; ⑷ 改善环境卫生,节约原料; ⑸ 可减少包装场地面积,节约基建投资; 可减少包装场地面积,节约基建投资; 促进外贸的迅速发展。 ⑹ 促进外贸的迅速发展。
第一阶段
从本世纪初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在食品、 从本世纪初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在食品、医 卷烟、火柴、 药、卷烟、火柴、日用化工等工业部门实现了包装作业 的机械化。 的机械化。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五十年代,包装机广泛采用以普通电开关和电子管 普通电开关和 五十年代,包装机广泛采用以普通电开关 为主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初级自动化。 为主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初级自动化。 六十年代,以机电液气综合技术(包括由晶体管等 六十年代, 机电液气综合技术( 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 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装备起来的先进包装机明显 增多,机种进一步扩大, 增多,机种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专用 的自动包装。 的自动包装。 七十年代, 微电子技术引入自动包装机和自动包装线; 七十年代,将微电子技术引入自动包装机和自动包装线; 引入自动包装机和自动包装线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 微机、机械人更多地应用于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将微机、机械人更多地应用于 供料、检测和管理等方面, 供料、检测和管理等方面,准备向柔性自动包装线 无人化”自动包装车间过渡。 和“无积木式)的包装机械体系,通过适当改 改 变模块的组合,使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生产能力, 变模块的组合 缩短工作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实现了一机多用。 包装材料是包装工业的基础。 包装材料是包装工业的基础。 拉伸包装、收缩包装 液体软包装(无菌软包装) 现场喷射发泡填充剂
1绪论
实验室用小型超声仪
工 业 生 产 用 超 声 仪
第四节 提取分离方法
5). 微波提取法(microwave extraction)
• 具有穿透力强、选择 性高、加热效率高等 显著特点,而且其操 作简便、快速、节能、 高效。
P18
分。
浸渍法 (Maceration)
渗漉法装置图
渗漉法(Percolation)
工业生产用的渗漉装置
第四节 提取分离方法
2)加热提取:煎煮法(Decoction) P18 回流(Refluxing) 连续回流(Continuous Refluxing)
Simple refluxing assembly
常用CO2, N2O、 乙烷、丙烷等,无色、 无毒、无味,不易燃,化学惰性,价廉。
优点:提取效率高;成分不被破坏(不需 加热);无残留溶剂;可选择性分离
超临界萃取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小型实验装置
超临界CO2萃取实验装置示意图
原 料
玻 璃 珠
脱 萃取柱 脂
棉
CO2 钢 瓶
冷温槽
P
高压泵
恒
温
箱
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P6
•二次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的植物中都能发生,不是维 持植物生命活动必须过程,称之为二次代谢过程。 P6
•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香豆素、黄酮、醌类等对
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起重要作用,且并非在
由一次代谢产物产生,常为有效成分。
P6
第三节 生物合成
二、天然化合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如下:
1-第一章绪论
魏斯曼 (Weismann A.,1834~1914)
①.种质连续论:种质是世代连续不绝的; ②.支持选择理论; ③.否定后天获得性遗传:老鼠22代割尾巴试验。
25
种质连续论
◆ 1892年,魏斯曼提出种质连续论(theory of continuity of germplasm),否定获得性状遗传。 ◆多细胞生物由种质和体质组成:种质指生殖细胞, 负责生殖和遗传;体质指体细胞,负责营养活动。 ●种质是“潜在的”,世代相传,不受体质和环境影 响,所以获得性状不能遗传;体质由种质产生,不能 遗传。 ●种质在世代间连续,遗传是由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 一定分子性质的物质(种质)在世代间传递实现的。 26
广泛研究遗传变异与生物进 化关系。 ①.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著作, 提出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 学说,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复杂、 低级 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②.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
论点提出“泛生论”假说。
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进 行了 5 年的环球考察工作。
“贝克尔“号巡洋
达尔文:泛生假说
不可遗传变异
某一品种(高株)
高株
矮株
相同的环境
高株
理论综合题:
在某一种植物中发现一株具有异常性状 的个体,请设计一个对该异常性状进行 遗传分析的实验方案(包括方法、过程 和可能取得的结果)。
4.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1).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表现规律; (2).探索:遗传和变异原因 物质基础; (3).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育种 提高人民
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
(1).1953年 Watson和 Crick 提出DNA分子双 螺旋(double helix)模型,是 分子遗传学及以 之为核心的分子 生物学建立的标 志。
1-1生物摄影绪论
出版有 《决定性瞬间》《两个中国》《巴黎岛》 《欧洲人》 等摄影集,导演了电影《归途》《野餐》 等。 与卡帕等创办‚马格南图片社‛。
罗伯特·杜瓦诺(1912—1994)
杜瓦诺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为创作基地,喜欢在平民百姓的 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风趣的瞬间。 杜瓦诺喜欢以儿童为拍摄对象。
浸泡在加热的盐水中获得定影而完成了自己
的‚达盖尔法‛。他的作品世存很少,《巴
黎寺院街》是他在1838年摄制的。由于曝光
时间要长达数分钟之久,因此很难留下人的 行迹和身影。
摄影取代了绘画主要功能——记录影像,摄
影的诞生是向绘画的挑战,它迫使绘画向
不同定位的视觉形态转换。摄影的诞生从 而引起了摄影是否为艺术的争论,摄影与 绘画最终经历了: 绘画视摄影为其附庸 摄影以绘画为范
堪的派的代表
法国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决定性瞬间‛——不摆拍,用莱卡相机拍摄,不使用 闪光灯,不后期裁剪。 他一生有50多年在世界各地游走,曾走过印度、中国、 西班牙多个国家,善于抓拍街头的景象。被称为‚街头 摄影家‛。
堪的派摄影是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兴起的、反对绘画主义 摄影的一大摄影流派。 这一流派的摄影家主张 尊重摄影自身特性,强调真 实、自然,主张拍摄时不摆 布、不干涉对象,提倡抓取 自然状态下被摄对象的瞬间 情态。
第二阶段 1925-1953年。1925年,德国生产出莱卡135
照相机,它便于携带和抓拍,对新闻摄影的发展和
摄影的普及起了推动作用。
第三阶段 1954-1985年。这一阶段,电子技术广泛应
用于照相机领域,使自动测光、自动曝光、自动对 焦成为现实。
美能达7000
第四阶段 1988年至今。用CCD(将光转化为电子信息的传感器)
第1章机械原理-绪论
2.零件 -独立的制造单元(制造的单元体) 零件 构件 -独立的运动单元(运动的单元体) 内燃机 曲柄滑块机构
一个构件是由一个零件如内燃机中活塞 或多个零件刚性组成。彼此之间无相对运动。 如内燃机中连杆
湘潭大学
套筒
螺栓
垫圈 螺母
连杆体 轴瓦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同学们在今后的工 作岗位上将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通用或专用机 械,因此必须掌握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
设计出满足功能与制造要求的机构和机械零件 任务 研究的内容:
(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常用机构及传动设计 (3)通用零件设计 (4)有关机械总体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5)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与手段的概念和特点
内燃机
2.工件自动载送装置 含带传动、蜗杆传动、 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
滑杆左移时,夹持器将 工件夹住。
滑杆带着工件右移时,夹 持器动爪受挡块的压迫将 工件松开,工件落入载送 器被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动画
强调代替人类完成有用工作
机器的共有特征:
①人造的实物组合体;
工件 定爪 动爪 装配夹具 工件载送器
天然工具 ——→简单机器 ——→工业革命 ——→现代机器
人类在征服自然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机械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任何机械都经历了:简单→复杂的发展过程。 以起重机为例,它经历了: 斜面 →杠杆 →起重轱辘 →滑轮组→手动(电动)葫芦 →现代起重机 (包括:龙门吊、鹤式吊、汽车吊、卷扬机、叉车、电梯-电脑控制)。
典型机器的分析: 1.内燃机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变位曲轴的连续 转动,该组合体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凸轮和顶杆用来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 称为:凸轮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 间形成协调动作, 称为:齿轮机构 各部分协调动作的结果,就将燃料中化 学能转化为曲轴旋转的机械能。
1绪论
量 大容 超
信息高速公路 光纤传输 相干光传输 量子光传输 光交换
新 功 能
多媒体 传真、电话、可视电话 广播、有线电势 光盘、CD 激光打印机
超高速
光传感 激光测量 电场、磁场测量 激光雷达 激光陀螺仪
SR应用测量 光谱测量 物理性质测量 表面、界面测量
性 干 相
度 亮 高
高能量密度 激光切割 激光核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 一门新兴的技术。 在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上,光电子技术 算是后起之秀。 光波段的电子技术 光波段的器件及应用设计: 电光器件、光电器件等,特殊检测方法
功能器件 激光、发光器件 光接收器件 太阳能电池 光开关 光调制器 液晶器件 集成光路 量子效应器件
1
2
3.光信息 光信息
以光辐射作为传输载体,随时间或空间 变化的信息。 光辐射本身的信息 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的信息变化 特点: 信息量大 并行、多参量、高速 显示直观 传播介质?
光信息传播的载体
1.真空:无衰减,光发散问题 2.大气:吸收、散射 三个波长段——大气光学窗口 可见光及近红外 中波红外:3um—5um 长波红外:8um—14um 3.水:海洋 532nm 4.光纤:850nm 1310nm 1550nm
目的:
1.理解典型光电器件的原理,掌握其性能特 点及选用方法 2.掌握典型光电器件的应用电路设计方法 3.了解常用光电变换技巧,能设计简单光电 探测系统。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叶嘉雄 常大定 陈汝钧 光电系统与信号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 科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江月松 光电技术与实验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庆有 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天津大学) 孙培懋 光电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
《公共政策导论》第1章-绪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1 什么是公共政策?
• 政府的行动 • Public policy is whatever governments choose to
do or not to do. • 广义政府(government)与狭义政府(administration) • 广义政策与狭义政策
1.3.6 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也叫“社会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 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3.7 公共治理 公共治理
是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 二者整合而成的公域之治模式。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 public goods)是指那些 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 私人物品 ((private goods)是指那些通过市场选择而被 个人消费的物品。
• 曼昆《经济学原理》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THANK YOU!
•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 • 该做不该做?道德不道德?伦理观:对于伦理问题的根本
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 8种价值取向不同的伦理观:功利主义、义务论、利己主
义、情感主义、直觉主义、德性论、契约论、神圣命令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 什么是公共政策? 2. 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3. 公共政策有哪些表现形式? 4. 如何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5. 如何区分公共问题与私人问题? 6. 公共职能包括哪些内容? 7. 如何界定公共利益? 8. 政治行动有哪些基本类型? 9. 怎样理解政治与政策的联系? 10.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11.如何进行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
亲密关系心理学课件 -1章-绪论
学习知识,培养技能
让恋情为走向婚姻的殿堂做准备
郑重承诺
1. 不包办恋爱、婚姻 2. 不承诺帮你找到对象,但会协助你为恋爱 做好准备 3. 不承诺迅速解决恋爱的烦恼,但会协助你 尽量缩短烦恼的时间 4. 向你呈现真实的爱情,既包括它神圣的一 面,也包括它血淋淋的一面 5. 爱情是可以掌控的,但必须通过自己的双 手
课程考查方式
考查类型 具体要求 (1)到课情况。 按时参加每一次课程学习。 (2)课堂参与情况。 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及个 人分享的学生。 每周登陆网上“爱课堂”并提 交作业,每次作业3分。 加分项 扣分项 课堂出勤率为100%的 缺课一次扣 学生,加5分。 2分。 认真听课、积极参与 讨论及个人分享的学 生,加分5-10分。 作业提交率为100%的 学生,加5分。 最多加10分。 禁止抄袭, 否则判为零 分。 最多加10分。 最多加10分。
亲密关系心理学
杜玉春 “爱课堂”网址:/ QQ群:亲密关系心理学第二期 328674785
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素质教育中心
授课老师简介
杜玉春,男,讲师,心理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 院发展心理研究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07年参加工作,连续多年做了多场与大学生亲密关系、恋爱 心理、情感问题等相关的心理讲座,积累了数百名存在恋爱和 情感问题的大学生个案咨询经验,处理过多起因失恋和情感问 题而导致的心理危机事件。 所授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 《亲密关系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秋季学期) 《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曾经)
信任度:
– 恋人之间的信任程度越高,亲密程度越高。
忠诚度:
– 恋人之间对彼此越忠诚,亲密程度越高。
亲密关系水平评估
绪论1
分析题
1. 在图中线路AB上装有电流保护1,试指出它作为主保护和后 备保护的保护范围。
2. 在图(a)、(b)、(c)中,各断路器处均装有继电保护装置, 当K点发生故障时,保护动作使哪些断路器跳闸才称有选择性动作?
3. 在图中,K1点短路时,线路保护3动作跳开断路器3,是 否可称有选择性动作?它又如何起到远后备作用?
五、几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 继电保护与防止故障:继电保护并不能防止故障的发生, 继电保护的功能,只有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才能表现出 来,它并不能预测与防止事故。 • 继电保护与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并不单指继电保护装 置,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一次系统的需求,脱离继电 保护的电流、电压输入量,脱离继电保护对断路器的控制 以及断路器本身的动作行为(如动作速度)来讨论继电保 护的动作行为。 • 保护的用法: 继电保护装置本身不能直接用于高电压及大 电流设备上。 • 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属于自动动作的装置,属于自动 控制设备的一类。
2. 反应两端电气量的保护
A
E1
B
I f ( A B )
4 3 (a)正常运行情况
.
C
I f ( B C )
2 1 E2
.
A
I
E1 4
B
. ' d1
' Id 1
.
d1
'' Id 2
.
3
2
1
E2
(b) d1点短路时的9; d2
d2
'' Id 2
.
B
'' Id 2 .
4
3
2
1
E2
问答题:何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什么叫近后备和远后备、 有何区别?什么情况下采用断路器失灵保护? • 主保护是反应被保护元件自身的故障并以尽可能短(符合 要求)的时限切除故障的保护。 • 后备保护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故障元件保护装置或断路器 拒绝动作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或故障元件的另一套保护 动作。 • 近后备是指某一元件同时装设两套保护,当该元件故障时, 一套保护万一不动作,则另一套保护动作于跳闸。 • 远后备是指故障元件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的上一 级元件的保护动作于跳闸来实现后备作用。与之不同的近 后备是同属一地的故障元件的另一套保护来动作,此时要 求断路器不能拒动。 • 当采用近后备时,若断路器拒动,则必须通过装设在断路 器上的失灵保护,切除该线路连接母线上的所有电源线路。
绪 论1
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3)目的性 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其功能上,完成特定的
功能是系统存在的目的。因此,系统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 即实现要求的功能,排除或减小有害的干扰。
(4)环境适应性
机械系统的组成
现代从实现系统功能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下列一些 子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和控 制系统等,如图1-2所示。每个子系统又可根据需要继 续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
(9)其他要求
系统特性
(1)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所具有的最重要和最基本 的特性。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虽然各要 素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能,但它们在结合时必须服从整体 功能的要求,相互间须协调和适应。 系统的整体性还反映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 有机联系上,正是这种联系,才使各要素组成一个整体, 若失去了这种联系也就不存在整个系统。 (2) 相关性 系统内部各要素( 或子系统 ) 之间是有 机联系的,即相关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 形成特定的结构关系,包括各要素间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各要素间的层次联系、各要素的排列组合形式等。
动力系统、执行系统
(一)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是机械系统工 作的动力源。按能量转换性质的不同,机构和执行构件,是利用机 械能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状态、形状或位置,或对作业 对象进行检测、度量等,以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 的装置。 执行系统通常处在机械系统的末端,直接与作业对象 接触,其输出是机械系统的主要输出,其功能是机械系统 的主要功能。因此,执行系统有时也被称为机械系统的工 作机。
内部系统、外部系统
任何机械都是由若干装置、部件和零件组成的一 个特定的系统,是由确定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的物体所 组成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一个系统。 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部件、装 置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子系统。 从系统结构的不同层次看,零件、部件、装置都可 被看作是构筑机械系统的要素,它们按一定的结构形式 相互联系和作用,以完成系统特定的功能。 从高一个层次看,机械本身又是人一机一环境这个 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为了研究的方便,机械系统设计时,把机械本身构 成的系统称为内部系统,而把人和环境构成的系统称为 外部系统。
工业分析1---绪论
标准化组织制定颁布的标准。 只限于世界上一个指定地区的某些国家 组成的标准化组织称为地区性标准组织, 其制定的标准称为地区性标准,如欧洲 标准化协作委员会(CEN)、亚洲标准 咨询委员会(ASAC)等。
5、标准的分类: 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所谓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 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 执行的标准,如食品卫生标准、医药标准、 农药标准、各类安全标准等。 其它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又称为非强制 性或自愿性标准;一般在标准后加“/T”表示, 可参照执行或自愿执行,违犯这类标准不构 成经济或法律责任。
4、标准物质的种类(按技术特性分类):
化学成分和纯度标准物质:如钢铁、合金、 矿石、炉渣和基准试剂等标准物质; 物理化学特性标准物质:如燃烧热、pH值、 高聚物分子量等标准物质; 工程类标准物质:如橡胶、工程塑料的机械 性能、电性能的标准物质。 我国标准物质编号为GBW
一级标准物质:
GBW 06101 基准试剂碳酸钠; GBW 07210-07212 3种磷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GBW 013101-13237 7种pH标准物质。 二级标准物质: GBW(E)060001-060017 GBW(E)080009-080038 17种化工产品成分分析 用标准物质; 盐酸、硝酸盐、磷酸盐、 硅酸盐等标准溶液系列 水中各种成分分析用标 准物质。
2、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的作用是改进产品、过程和 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 术合作。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 发布、实施标准,达到统一”;目的是 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提高适用性,防止壁垒,促进合作
3、标准化的对象:
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 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 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 等,都可成为标准化的对象。 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对象, 即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总体对象,即各 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构成的整体。
1绪论
中医历史
• • • • • • • 《黄帝内经》 张仲景——医圣 孙思邈-----药王 李时珍------本草纲目 叶天士------温病大家 邓铁涛 梁剑波
• 1956年河北省流行乙型脑炎,用抗生素治 疗,死亡率甚高而多有后遗症;而蒲辅周 先生用中医药治疗167例,全部治愈,且无 一例后遗症。 • 2003年的 “SARS”,广东中医药大学邓铁 涛医师院内治疗六十例、院外会诊几十例, 均无一例死亡。
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天地人是一个整体
二、辨证论治
第二节
阴阳学说
阴阳 1、男 --女 3、太阳---月亮 2、天----地 4、水----火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天 日 昼 火 升 动 外 雄
肾阴虚
肾
肝阴虚
(三)五行中的母子相及
肝 肝阴虚 肾 肾阴虚
子病及母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例如: 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
肝:条畅,恶抑郁,肝主升发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有余
乘 (制已所胜)
金 土
乘
木
不及 侮
导致相乘相侮的原因:
(1)某一行太强(有余),去乘所胜(我克)一 行,侮所不胜(克我)一行。
(2)某一行太弱(不及),受所不胜(克我)一 所乘,受所胜(我克)一行反侮(反克) 。
五行制化(正常调节机制)
五行乘侮(异常调节机制)
1绪论
2)假想一个横椭圆柱面套在参考椭球面上。
3)地球表面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
4)展开成高斯平面。
绪论
高斯投影
绪论 高斯投影将球面上的坐标转换到平面上 投影必然会有变形,常分三种:
长度变形 投影变形 角度变形 面积变形
对于地形图的测绘来说,要求投影后的角度保持不变形,同时 长度变化也要尽可能小,只有采用正形投影,并分带进行才能 满足上述要求。
3 平面直角坐标系
包括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当测区范围较小时(小于 100km2),常把球面看作平面,这 样地面点在投影面上的位置就可以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 X Ⅳ YP Ⅰ O Ⅱ Y
P
XP Y
Ⅱ O Ⅲ
Ⅰ X Ⅳ
Ⅲ
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数学中的笛卡儿平面直角坐标系
2.测设(放样):将设计图上的建(构)筑物位置按设计要求在
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11-13章)。
测设:图纸 面
地
绪论 三、现代测绘学的主要任务及作用 1、主要任务 精确地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将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他相关信息测绘成图 进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所需要的测绘工作 2、作用 提供基础数据 提供地图 行政勘界与权属定界 提供各种工程需要的测量技术 军事测绘
绪论
1.2 地面点位置的确定(测量工作的实质) 地球几何特性
近似球体,R≈6371 km
地球表面形状十分复杂
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约29%
绪论
1.2 地面点位置的确定(测量工作的实质)
地球物理特性
N
T P
F G
重力、铅垂线 水准面:自由静止状态的 水面
物联网概论-第1章-绪论
3
物联网概论
第1章 绪论
《黑客帝国》 展现了一个极端的例 子,展现了信息网络 所创造的虚拟世界与 现实世界发生冲突和 分裂的可能性。
7
物联网概论
第1章 绪论
物联网的目标: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8
物联网概论
物联网概论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物联网体系架构 •第3章 全球物品编码 •第4章 射频识别系统 •第5章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 •第6章 物联网通信 •第7章 物联网网络服务 •第8章 物联网中间件 •第9章 物联网安全机制 •第10章 智慧地球与物联网应用
28
物联网概论
第1章 绪论
1.3 物联网的发展概况
1.3.1 物联网概念的诞生 1.3.2 物联网国外发展概况 1.3.3 物联网国内发展概况
29
物联网概论
第1章 绪论
1.3.1 物联网概念的诞生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于1999年 提出的。物联网真正受到广泛关注,是国际电信联盟重新定 义了物联网的概念。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Tunis)举 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 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 念。
17
物联网概论
第1章 绪论
1.1 物联网的概念
从层次的维度,物联网是一个层次化的网络
第一层是感知网络 第二层是传输网络 第三层是业务和应用网络
18
物联网概论
第1章 绪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2、素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
Pu ≈ Pcr
fc=13.4N/mm2 ft=1.54N/mm2
Pcr = 9.7kN
300 150
sc= ft
sc= ft
ft
2500
ft
破坏时跨中截面受压边缘的压应力与抗拉强度相近,远未达到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破坏表现为脆性断裂,无明显预兆。
路TB10002.3-)。
(3)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本课程以基本理论为主,并
结合主要用于 建筑结构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道桥结构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
计规范》(JTG D62—2004)学习。
第一章 绪论
4、设计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工作
一方面设计应遵循规范,
(2)简化(基本假定);
(3)建立计算公式和公式条件; 链接下一章
(4)设计计算(截面复核和截面设计);
(5)构造措施。
配置钢筋后:
▲ RC梁的承载力(52.5kN)比素混凝土梁(9.7kN)大大提高,
▲钢筋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得到充分利用, ▲破坏过程有明显预兆。
第一章 绪论
二、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
(1)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良好的粘结力; 保证在荷载作用下两种材料协调变形,共同受力; (2)钢材与混凝土具有基本相同的温度线膨胀系数
1.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第一章 绪论
元江大桥
1.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第一章 绪论
1.3 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与学习方法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受拉构件
受弯构件 受压构件 受扭构件
受弯构件 受压构件
研究四种构件在两种极限状态下的受力性能、设计计 算方法及构造措施。
第一章 绪论
二、课程的内容框架
材性 设计方法 四种基本构件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安全性) S≤R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适用性、耐久性)
课程的内容框架
第一章 绪论
三、课程的特点
1、实验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 2、突出特点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假定、 进行简化、建立实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公式, 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3、内容存在“七多”,即概念多、公式多、系数多、 符号多、构造规定多、教学环节多,文字叙述多。
1.3 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绪论
3、本课程的学习应与设计规范相结合
(1)设计规范的作用:设计规范是具有约束性和立法
性的文件,其目的是使工程结构设计既安全适用又经 济合理。 (2)国内的五本砼结构设计规范:建工GB50010-2002、 公路JTG D62-2004 、水工SL/T191-96、港工JTJ267-98、铁
(钢材为1.2×10-5/oC,混凝土为1.0~1.5×10-5 /oC );
保证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差
而导致两者间的粘结力破坏。
(3)混凝土的碱性环境
粘结力——Bond
第一章 绪论
1.1.3 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一、优点 (1)就地取材
(2)合理用材、经济性好
(3)耐久性和耐火性好、维护费用低
材料:混凝土、钢筋强度不断提高。 计算理论:破损阶段设计法
极限状态设计法(定值法)。
应用:已应用于简单的结构中,特别是1928年法国
土木工程师弗雷西奈(E.Freyssnet)发明了
预应力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结构可以用来建造
大跨度结构。
第一章 绪论
第三阶段:二战以后到现在 材料:强度继续提高。 尤其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的发展, 泵送商品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等。
二、分类
素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1 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和特点
钢骨混凝土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
第一章 绪论
素混凝土结构(Plain Concrete)
1.1 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和特点
第一章 绪论
钢筋混凝土结构(Reinforced Concrete)
Ö î ì ý Á º ¸ ½ » Ä Í Á
目前国内常用的砼强度等级为C20 ~C45。 设计计算理论: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计算机技术推进了设计理论的发展。
应用:建造了一大批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
特长跨海隧道、高耸结构等大型工程。
第一章 绪论
台北101 101层, 508m
金茂大厦 88层, 421m
第一章 绪论
重庆市万县长江大桥
另一方面只有深刻地理解规范,才能发挥设计者的主 动性和创造性。 本学科还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因此设计工作也不应 被规范束缚,在经过各方面的可靠性论证后,应积极 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规范一般十年左右修订一次,就是为了反映学科最新 的发展成果。
5、基本构件学习时应抓住的一条基本线索
(1)实验研究;
1.1 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和特点
第一章 绪论
3、钢材的主要性能
(1)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
(2)延性好:多数钢材具有屈服现象,破坏时表现 出较好的延性。
(3)易于压曲失稳:细长的钢筋受压时极易压曲, 仅能作为受拉构件。 (4)耐久性和耐火性差。
因此,将混凝土和钢材这两种材料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
1.1 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和特点
第一章 绪论
4、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
Pu ≈ 52.5kN Py ≈ 50.0kN Pcr = 9.7kN
fc=13.4N/mm2 ft=1.54N/mm2 fy=335N/mm2
150
300
sc= ft
sc=fc t sf c
ft s s fy
2f16
ft
2500
1.1 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和特点
第一章 绪论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Prestressed Concrete)
1.1 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和特点
第一章 绪论
钢骨混凝土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Encased Concrete)
Ö Ç ì ý Á ù ¸ ¹ » Ä Í Ö
▲ 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J.Aspdin)发明硅酸盐水泥。 ▲ 1849年法国人朗波(mbot)制造了第一只钢筋 混凝土小船。 ▲ 1872年在纽约建造第一所钢筋混凝土房屋。 ▲ 混凝土结构的开始应用于土木工程距今仅150多年。 ▲ 与砖石结构、钢木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的历史并 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混凝土结构已成为土 木工程中最主要的结构。
1.1 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和特点
第一章 绪论
钢管混凝土结构(Concrete Filled Tube)
1.1 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和特点
第一章 绪论
1.1.2、配筋的作用与要求
一、为什么想将钢筋与混凝土组合起来使用?
主要由两者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决定的 1、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 (1)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却很低 (只有抗压强度的1/8-1/20)。 (2)破坏时具有明显的脆性性质。
第一章 绪论
受力性能
理论分析
构件设计
结构设计
基本理论 问题的复杂性 材料的力学性能
工程应用 问题的综合性 问题不是单一的 解答是不唯一的
两种材料的配比
两种材料的共同工作
第一章 绪论
四、学习方法
1、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所以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十分复杂。
因此,其受力性能、设计计算方法及配筋构造不可能 用力学方法推出, 必须建立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第一章 绪论
混凝土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钢筋混凝土发明到20世纪初。
材料: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比较低(<C20)。
计算理论:容许应力设计方法。
应用:主要用于建造中小型楼板、梁、柱、拱和 基础等构件。
1.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20年代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目标
▲掌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
▲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教学提示
▲对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应作重点讲述;
▲同时应简要介绍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
应用、发展前景以及相关行业的《规范》 情况; ▲并应对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提出建议。
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力学性能不同且复杂的材料组成,
1.3 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绪论
2、构件和结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设计过程包括结构选型、构件布置、内力分析、配筋
计算、配筋构造、绘制施工图等。
设计中许多数据可能有多种选择,因此设计结果不是 唯一的。 最终的设计结果应是安全适用和经济合理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本章主要内容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和特点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及其应用 ▲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一章 绪论
1.1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1.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
以混凝土为主材,并根据需要配置钢筋、钢骨、钢 管等,作为主要承重材料的结构,均可称为混凝土 结构(Concrete Structure)。
(4)可模性好 (5)整体性好,且通过合适的配筋,可获得较好 的延性: 适用于抗震、抗爆结构等;
第一章 绪论
二、缺点
⑴ 自重大 不适用于大跨、高层结构。 轻质、高强和预应力。 ⑵ 抗裂性差 普通RC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往往带裂缝工作。
预应力混凝土。
1.1 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