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治疗咳嗽的学术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气不降,原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寒水之旺
黄元御《四圣心源》治咳思想浅析
摘要:咳嗽是中医肺系疾病常见的一种症状,咳嗽与肺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咳嗽的病机就是肺气上逆,降肺气是治疗咳嗽最基本的方法,肺气的敛降取决于胃土的右转,胃土的右转又靠中土的斡旋来实现,而阳衰土湿,脾陷胃逆,有碍中土斡旋。治疗应该温中燥土,使中土斡旋,最终达到通右路、降肺气以止咳。
关键词:咳嗽;温中燥土;四圣心源
黄元御( 1705-1758) ,名玉璐,字元御,又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潍坊昌邑人。黄元御少年天资聪慧,上至而立之年,不甚染上目疾,又逢庸医误治,终致左目失明。清代有五官不正之人难以为官的制度,因而放弃仕途转向岐黄,考究灵兰之秘,读仲景之伤寒,刻苦研习黄帝、岐伯、越人、仲景之经典,崇《内经》,法“仲景”,著《素灵微蕴》、《伤寒悬解》、《四圣心源》等十一本医学著作。黄氏穷一生之力,致力于为民众治病及对经典著作的研究,学识渊博,造诣精深,见解独特,自成一家,为后人所称颂。现笔者就其《四圣心源》治疗咳嗽的学术思想进行浅显探析。
1.咳嗽之由,阳衰土湿
咳嗽主要是由于外感内伤等因素引起的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的一种肺系疾病,古来多有论述,其中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对咳嗽的论述有着独到的见解。
“咳嗽者,肺胃之病也。……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湮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在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中,肺气的顺降有赖于胃土的右转,而胃土的右转责之于脾土的左升。《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遊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津液的正常代谢和脾气升清、肺气肃降以及肾的调节有关,若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肺气壅塞,则津液代谢障碍,痰饮水湿自生,阻碍气机的运行,肺气上逆,则咳嗽,故《四圣心源·六气解》有论:“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能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中土阳气虚衰,水湿不及运化,脾湿夺胃燥,则脾陷胃逆。胃逆则胆升,刑以相火,相火浮动而上热,火热灼肺金,肺热而生壅嗽。对于有痰之湿嗽及无痰之燥咳,黄元御认为:“足太阴之湿盛,则辛金从令而化湿,是生湿嗽,手阳明之燥盛,则戊土从令而化燥,是生燥咳。”但本在寒湿,即所谓“其肺家或有上热,而非脾肾湿寒,不成此病。”
阳衰土湿,脾陷胃逆,“肺金不降,气滞痰生,窍隧阻碍,呼吸不得顺布。”肺气上逆,变生咳嗽。
2.治咳之法,温中燥土
咳嗽的产生总由阳衰土湿,故而咳嗽的治疗以温中土阳气,燥脾土之湿为主。黄元御自创一方名姜苓五味细辛汤:“茯苓三钱、甘草二钱、干姜三钱、半夏三钱、细辛三钱、五味一钱,研,煎大半杯,温服”黄元御用药大多性温,且多处方剂用到茯苓、干姜或者茯苓生姜的配伍
3.讨论
“咳嗽者,肺胃之病也。”咳嗽的病机是肺气上逆,而肺气的顺降,有赖于胃土的右转。“太阴以己土而生湿,阳明从庚金而化燥,燥敌其湿,则胃降而脾升,湿夺其燥,则脾陷而胃逆。”脾喜燥恶湿,燥为阳,燥胜则湿不生,脾气则生发清气,脾升则胃降
黄氏认为,人身之贵者,莫过于阳气,阳气是生命的象征,有阳则生,阳旺则康,阳衰则病,阳绝则死。所以用药颇多温性,甚少使用寒凉之品
姜苓五味细辛汤
茯苓三钱甘草2钱干姜3钱半夏3钱细辛3钱五味子1钱研磨
煎汤温服
甚者,则为齁喘,可加橘皮、杏仁,以利肺气。若肺郁生热,加麦冬、石膏,清气心肺。若胆火刑金,加芍药、贝母,以清胆肺。劳嗽吐血,加柏叶,以敛肺气。若感冒风寒,喷嚏流涕,头痛恶寒,加生姜、苏叶,以解表邪。
甘草
人与人之间最美是懂得,同事之间,只有互懂,才能互相理解;朋友之间,只有互懂,才能互相担待;夫妻之间,只有互懂,才能融洽度日;知己之间,只有互懂,才能长久长远;人与人之间,只有互懂,才能结识、结缘!
互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父母与子女之间,如果能互懂,就没有不孝和刁难;夫妻之间,如果能互懂,就没有争吵和硝烟;朋友同事之间,如果能互懂,就没有是非和埋怨;
官场之间,如果能互懂,就没有争斗和谗言;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懂,就没有愧疚和不安。其实,懂,应该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