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课程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课程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2016年秋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业
一、给定材料: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记得住乡愁”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思路。
(一)“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城镇化建设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的原因。
答:乡愁首先本身承载了家乡的文化传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份独特的感受。对于乡愁,它是一个国家,名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构成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记忆,乡愁能让我们不忘传统。能够在发展的时候记得住并传承传统。所以,它是人们对传统不断的发展和延续。
(二)“要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请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原理,结合自己经历,对我国城镇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答:村庄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会丢失一些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城镇化建设,而且还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适当的保护,不宜操之过急。也许这样做可能会有些麻烦,但是,这样做却可以让住在当地的村民能够对家乡多一份怀念和期待。随着城镇化的进行,他们也将会跟着参与进来,一起为家乡的未来而一起努力,一起加速推进城镇化。
(三)“乡愁”是城镇化过程中,停留在不少人记忆中的回味,更是人们对家乡特有的情感,但是,现今不少从家乡返回工作生活之处的网友纷纷表示,家乡成了处处是建筑轰鸣声的巨大工地,曾经记忆中的那些家乡特色无从寻得,记忆载体的建筑烟消云散。“家乡不应当只剩混凝土”,这是他们的共同心声。
请以“记住乡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内容全面、调理清晰、语言简洁、对策合理,总字数800—1000字。
记住乡愁
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的环境独特风光,让城市能够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城市发展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必然有一些阻碍,那就是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对人文环境的保护。好在国家在推动城市化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些,于是提出了“要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这一些建议。所以比如在农村的改造中,要注意尽量保留村庄的原有风貌,尽量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保留农村的原始风貌。因为这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的家,它停留在不少人记忆中的回味,更是人们对家乡的情感。
还记得童年时候的家乡,曾经到处是一些瓦房屋。那时候可以和很多小伙伴一起爬树,一起玩耍,一起摘果子,一起去邻居做客……可是现在的家乡,却被沥青路,混凝土,水泥等覆盖……曾经与小伙伴玩耍的花园,如今变成了一座座楼房。当年的我们,现在都已经长大,出去工作了。但是故乡的记忆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也许,曾经的村民会继续会待在故乡,但是他们却会把故乡最好的记忆永远留在心里。他们会在那里,迎送村里外出的游子,年复一年的,记录着家乡的乡愁。
我想,国家的这些举措,是我们对未来美好共同的心声,也是愿此能让我们许许多多游子能不丢失对故乡的回忆。当我们在外面漂泊时,我们的心里能多一份坚强,多一份慰藉。故乡曾经固有的特色,我们心中永远的美,心中的美好回忆,好伙伴,都永远留在我们曾经的故乡。这些记忆会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家乡不应当只剩混凝土”这句话是我们对家乡未来城镇化的心声。我们都不希望家乡成了处处是建筑轰鸣声的巨大工地时。希望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希望我们能在有空的时候不忘看看故乡,不忘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