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急救体系建设方案
县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急救体系的建设是保障公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境内人口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和突发疾病的发生频率也在上升。
然而,目前县级急救体系的建设还比较薄弱,面临紧迫的改善需求。
因此,该项目旨在通过建设和完善县级急救体系,提高紧急救援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县内居民的生命安全。
二、项目目标1.建立完善的县级急救网络,包括应急中心、急救车辆、急救设施等;2.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急救设备的水平;3.缩短急救响应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4.增加居民参与急救的意识,提高社会急救能力。
三、项目内容1.建设应急中心:在县城规划新建应急中心,包括办公区、培训区、应急指挥中心等功能区域,配备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
2.购置急救车辆:根据县内急救需求,购买足够数量的急救车辆,并配置先进的急救设备,提高救治效率。
3.建设急救设施:在县内各乡镇建设急救站点,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基层急救能力。
4.培训急救人员:组织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提高急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急救水平。
5.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急救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四、项目投资分析本项目的总投资预算为500万人民币。
其中,建设应急中心的投资为200万人民币,购置急救车辆的投资为150万人民币,其他设施和培训费用共计150万人民币。
项目将通过政府资金拨款和社会资金引入的方式筹集资金。
五、项目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急救工作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限制,政策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
2.资金风险:项目所需资金较大,对于资金筹集和使用的能力要求较高,存在资金不足导致项目无法顺利进行的风险。
3.人员风险:急救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对于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的要求较高。
4.设备风险:急救设备的质量和先进程度对项目的实施效果有重要影响,存在设备采购不当导致项目效果不佳的风险。
XX县院前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院前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X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地区居民多,交通条件相对较差,急救体系不完善。
针对农村地区急救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套农村急救体系,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1.政策环境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提出要加强农村急救体系建设。
XX县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农村地区,政府将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资助。
2.经济条件XX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项目总投资约为xxx万元,其中包括建设费用、设备采购费用和人员培训费用等。
3.市场需求目前,XX县农村地区用户对急救服务的需求量大,但供给不足。
农村地区缺乏急救人员和设备,导致许多急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情况比较紧急。
因此,在农村地区建设一套完善的急救体系迫在眉睫。
4.技术可行性目前,国内已有成熟的急救技术和设备,可以用于农村地区急救体系的建设。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急救设备,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并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提高救治效果。
5.社会影响农村地区如果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
同时,也可以增加农村地区的发展动力,提高居民对当地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实施方案1.建设急救中心在XX县设立农村急救中心,配备先进的急救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建立健全的急救服务流程和制度。
2.培训急救人员组织相关医疗机构开展针对农村急救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急救技能和素质,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应对各类急救情况。
3.推广急救知识开展农村地区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
4.建立急救网络在农村地区建立急救网络,形成覆盖全县的急救服务体系,确保每个村庄都能享受到急救服务。
四、项目预期效益1.提高急救效率通过建设农村急救体系,可以缩短急救的反应时间,提高救治效果,使农村患者能够得到更及时的救治。
某市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某年某市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根据《 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X年 X市为民办实事工程任务的通知》(X府办〔 X 〕6号)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急救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卫生应急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为县(区)、开发区建设2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点,达到“6个1”(即添置一批院前急救设备;配置一台具有抢救监护功能的救护车;培训一批基层卫生院急救业务骨干;升级一批急诊抢救治疗场所;健全一套院前急救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完善一个基层医疗机构急救网络)的目标。
二、工作内容1.选址。
交通便利,具备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的场所;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医务人员具备相应资质,能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门诊能正常运转。
2.标准化建设。
根据《 X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GB/T 50939-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救护车专业标准》(WS/T 292-2008)、《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X﹞122号)、《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开展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创建工作的通知》(X卫农卫﹝X﹞13号)等有关要求,建设20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点(最终名单待专家现场调研后遴选确定),每个急救点投入100万元,建设基本内容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配备院前急救医疗设备。
参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X〕50号)进行配置;(2)购买抢救监护型救护车一台;(3)分期分批对20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急救点医务人员进行轮训;(4)急诊救治场所升级改造;(5)购置急救技能培训器械(如心肺复苏模拟人、气管插管模型等);(6)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制定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方案和预案等,促进标准化急救点的规范运行,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结合标准化急救点实际情况,经市卫生计生委审核同意,个别急救点在确保达标的前提下,部分项目之间可以进行调整。
某县急救体系建设方案
急救体系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和医疗急救能力建设,提高我县医疗急救水平,构建科学、高效的医疗急救体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我县急救医疗体系现状,制定磐安县急救体系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宗旨,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以加强医疗救治机构能力建设为目标,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机制相结合, 加快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县、乡两级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实现建设任务。
二、建设原则根据“政府主导、附院建设,财政补贴”的原则建设急救中心及各级急救站点。
急救中心依托县人民医院,“一个班子、两块牌子”,建立依托医院型的急救中心。
急救站点建设依托各级医院,日常业务工作由县急救中心统一负责。
同时发挥民营医院和社会作用,多渠道建设急救站,纳入县120统一调度。
逐步构筑区域-区域之间协作型立体救护体系,以适应特殊情况下救护和多元化急救服务需求。
三、我县急救体系基本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一)120急救中心装备落后。
我县的120急救中心挂靠在县人民医院,120急救电话设在县人民医院急诊室,没有专门的调度室和接线员,由急诊室护士接听急救电话。
急救中心现有4辆简易救护车,3名驾驶员,3名随车救护员。
现有救护车尚缺乏呼吸机等必要设备,也未装备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二)急救站点设施简陋。
现有基层急救站点如二院、盘山分院、新渥卫生院已配备救护车辆,但救护车内的急救设备大多缺乏,而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尚无急救车辆。
现有急救车辆尚未形成统一调度,未能与县120急救中心形成联动。
(三)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不够。
我县急诊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急救能力亟待提高。
(四)经费保障、组织管理不到位。
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大家都知道急诊急救就像一场和死神抢人的战斗。
咱们要是没有个厉害的急诊急救体系,那可就糟了。
所以呢,咱们得好好搞个建设实施方案,让这个体系强大起来。
二、目标。
1. 快速响应。
咱们得像超级英雄一样,一接到求救信号就立马出发。
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晴天还是暴雨,只要有人需要急救,咱们的急救人员就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
目标就是把响应时间缩短到[X]分钟以内,在城市中心区域更要像闪电侠一样,[更短的X]分钟就得到达。
2. 高效救治。
到了现场或者病人到了急诊室,可不能手忙脚乱的。
要像一个配合默契的篮球队一样,医生、护士、辅助人员都知道自己该干啥。
要提高救治的成功率,让那些在生死边缘的病人有更大的机会活下来,把死亡率降低[X]%,伤残率也降低[X]%。
3. 无缝衔接。
这就好比接力赛,从急救现场到医院的急诊室,再到手术室或者病房,每个环节都要衔接得紧紧的。
不能让病人在转运过程中或者科室交接的时候被耽搁,就像接力棒不能掉地上一样。
三、具体措施。
(一)人员队伍建设。
1. 急救人员招募。
咱们得找那些既有爱心又有本事的人来当急救人员。
就像选超级战士一样,要有专业的医疗知识,还要有强壮的身体和冷静的头脑。
可以到各大医学院校去招募刚毕业的热血青年,他们充满活力,学习能力强。
同时,也欢迎那些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加入咱们的急诊急救大家庭。
2. 培训与提升。
急救人员不能是“半吊子”。
要给他们安排超级严格又超级实用的培训。
就像给武林高手传授秘籍一样,从基础的急救技能,像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到复杂的紧急病症处理,都得让他们熟练掌握。
定期还得搞搞“武林大会”,也就是技能考核,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而且,要送他们到国内外先进的急救机构去学习,把人家的好经验带回来。
(二)设备设施完善。
1. 急救车装备升级。
咱们的急救车得像个移动的“医疗城堡”。
除了基本的担架、氧气设备,还得配上先进的监测仪器,像能实时监测病人心跳、血压、血氧等情况的设备。
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管理方案 (2)
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管理方案一、引言为了提高县域内的急救水平,建立高效的急救体系,本方案旨在明确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的管理方案。
通过统一规范和协调各个急救机构、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达到提高急救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的目的。
二、背景在县域内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对于提高急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急救体系应该包括急救电话热线、急救中心、急救车辆、急救设备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以及相应的急救人员培训与管理措施。
三、目标1.建立高效的县域医共体急救服务网络,提高急救抢救的效率。
2.提高急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保证急救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加强各急救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协调与合作,提高急救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四、急救体系管理组织1.急救体系领导小组–负责急救体系的规划和组织工作。
–指定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负责人。
–定期召开急救体系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2.急救体系指挥中心–负责急救体系的日常指挥和调度工作。
–接受急救电话,并统一指挥急救车辆和急救人员。
–统计和分析急救数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五、急救人员培训与管理1.急救人员培训–确保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的急救技能和知识。
–定期组织急救技能培训和复训课程。
–加强急救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应急能力培训。
2.急救人员管理–建立急救人员的档案,并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
–建立急救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激励急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急救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
六、急救设备与车辆管理1.急救设备管理–保证急救设备正常运行和及时维护。
–报废和更换老化设备,更新设备技术水平。
–制定急救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2.急救车辆管理–建立急救车辆档案,监测车辆的运行状况。
–定期检查急救车辆的设备和消耗品的储备情况。
–加强车辆维修保养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七、急救信息管理与共享1.急救信息管理–建立急救信息数据库,统计和分析急救数据。
–提高急救信息的收集和录入效率。
xxx县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实施方案
xxxx县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实施方案根据xxxx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xxxx县应急救治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提高120急救服务的指挥调度能力、保证院前急救就近救治安全高效、经研究决定对全县120 院前急救实施统一调度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急、危、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病情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
在我院现有基础上,整合全院相关急救资源,通过120急救中心建设,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规范120急救安全流程,为急诊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提高我院急诊综合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降低急诊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进一步推动建立建全救治体系,建立长久可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基本任务xxxx县卫生应急和 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 ,以下简称 120指挥调度中心 ,负责120 医疗急救信息指挥调度和管理。
主要承担接收 120医疗救护信息 ,指挥和调度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参与院前急救 ,协调各类灾害事故的医疗急救 , 协调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三、调度原则利用人工电话通讯指挥、合理、有效、快捷分配全县120 医疗急救资源。
(1)病人、家属、自愿原则 :在接收到 120呼救时如病人或家属主动要求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诊治,调度员需按病人及其家属意愿进行调度。
(2)就近就急原则 : 根据事发地离医疗机构的距离远近进行调度,缩短救治时间、争取患者尽快得到救治。
(3)安全专业原则 : 根据所报患者病情结合医共体总院及分院的救治能力、专科特长等进行调度,最大化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优质服务。
(4)统一调度原则 :全县所有 120医疗急救信息由县卫生应急和 120 急救指挥调度中心负责统一受理、调度和管理。
四、120院前急救医疗机构(1)准入机构根据院前急救的规定和全县急救医疗水平及卫生资源现状先期确定中心医院、医共体分院为 120 院前急救医疗机构。
其它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按相关规定达到条件后提出申请,经验收合格报地区卫健委同意后纳入120院前急救医疗机构。
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管理方案
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管理方案主要是为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急救体系,以提高县域内的急救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急救资源建设
县域医共体应当组织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救车辆等医疗卫生资源,建立统一的急救资源库,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调度,以满足急救服务的需求。
2. 急救人员培训
县域医共体应当组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
务人员、急救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
作人员等进行急救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提高
其急救水平和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
妥善处理急救事件。
3. 急救流程规范
县域医共体应当建立统一的急救流程和标准,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
救车辆等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在急救事件发
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快速处置,最大限度地
减少患者伤亡和损失。
4. 急救信息共享
县域医共体应当建立急救信息共享平台,将急救现场的情况、患者的病情、医疗机构的诊治方案等信息进行实时共享和传输,以提高急救效率和质量。
5. 急救技术支持
县域医共体应当加强急救技术研究和创新,引进先进的急救设备和技术,提高急救水平和能力,以应对各种急救事件的挑战。
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信息系统和急救系统建设方案-精品
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信息系统和急救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概况 (4)二、总体技术要求 (4)三、建设目标包括 (6)四、采购需求 (7)五、技术需求书 (10)(-)软件部分 (10)1.规则知识库 (10)2.专业版PACS (11)3.治疗系统 (13)4.移动医生 (14)5.一体化预约系统 (15)6.实时审方系统 (16)7.检验知识库 (17)8.移动护士工作站 (18)9.护土站交互系统 (20)10.手术麻醉管理系统 (22)11.处方点评 (24)12.数字化报告共享系统 (26)13.临床路径表辅助改进 (27)14.日间手术 (27)15.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28)16.院前急救信息管理平台 (29)17.全院用血管理系统 (31)18.检验中心接口(市平台) (31)19.影像中心接口(市平台) (32)20.新医保系统对接: (33)21.VTE防治信息化系统对接: (33)22.职业病体检系统 (34)23.检查设备接口服务 (34)24.药房发药机 (35)(二)硬件部分 (35)一、项目概况介休市人民医院是介休市重要的医疗单位,为45万人口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
此次建设以“智慧健康、惠及民生”为出发点,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为发力点。
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结合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探索高效智能的诊疗服务形式,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并且积极响应卫健委电子病历评级政策号召,完善电子病历评级4级业务系统建设,打造智慧医院,在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同时, 规范医护人员就诊行为。
在充分发挥已有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山西省卫健委相关要求,建设满足信息化发展的硬件和网络环境,对超融合资源进行扩容,新增相关安全设备。
同时建立院前急救系统,提供一站式便民惠民服务。
二、总体技术要求(1)总体架构设计此次新增内容要结合医院实际应用情况,采用三层(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
xx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方案
急救指挥中心设计方案方案审查专家信息:专家单位:专家姓名:专家职务:专家职称:审查日期:联系方式:浙江金华援疆指挥部新疆人民医院2015年11月1日一、背景、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地处南疆边境地区,总面积 1.46万平方公里,辖区人口24.5万,设有乡镇场22个,各乡镇分布较为分散,个别的离县城110余公里。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9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其中:2个县级医院和5个乡镇卫生院设有急救站,共配备有急救车11辆,除县级医院外,各急救站基本无专职的急救工作人员。
目前,120急救仅靠一部电话完成日常的急救服务,由于通信手段的相对落后和医疗急救信息化的不完善,院前急救还停留在“接警、出诊、现场救治、返回医院、诊断、救治”的原始流程上,给紧急救护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而紧急救护的关键在于一个“急”字,如何解决快速地对各类人身伤害、病痛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护理问题,不仅是弘扬"救死扶伤"精神的需要,也是切实实现医疗部门对广大人民群众“承诺服务”的具体体现。
为加强和完善我县医疗急救应急体系建设,适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需要,提高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国家应急示范县工作,按照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号)和《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系统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以及卫生厅相关文件精神,现结合县情,完善120急救应急体系建设以人民医院为中心覆盖全县的120指挥中心。
二、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分为三块,总预算:2000000元1、120 指挥中心装修工程方案(详细方案附件一:装修方案)中心建设在人民医院120急诊楼。
调度中心平面规划图:预算:(预算总计:78225元)2、120急救指挥中心系统建设(详细方案附件二: 120指挥系统建设方案)120急救指挥中心系统采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呼救受理和指挥调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120急救指挥的准确化、快速化和全程信息化。
XX县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 (4)一、项目背景 (4)二、编制依据 (4)三、主要结论 (4)第二章、建设的必要性 (6)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6)二、门源中医院现状 (7)三、存在的问题 (8)四、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三章、建设条件 (10)第一节、自然条件 (10)第二节、地质条件 (11)第三节、其他建设条件 (14)第四章、建设规模 (15)一、建设内容 (15)二、总平面布置 (15)三、总体设计构思 (16)主要工程量 (17)第五章、工程设计 (17)第一节、建筑与结构 (17)第二节、结构设计方案 (19)第三节、无障碍设施 (20)第四节给排水 (21)第五节供配电 (22)第六节采暖、通风及呼叫系统 (23)第七节绿化、地坪 (24)第八节其他设备 (25)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 (25)第一节、执行标准与规定 (26)第二节、节能措施 (26)第三节、节水措施 (27)第七章、环境影响与评价 (28)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依据 (28)第二节、项目建设期的环境影响 (28)第三节、项目运行期的环境影响 (29)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 (29)第五节、结论与评价 (30)第八章、组织结构与项目管理 (30)第一节、机构设置 (31)第二节、项目管理 (31)第九章、工程实施计划 (31)施工进度表 (32)第十章、投资估算 (32)第一节、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32)第二节、工程总投资 (34)第三节、资金筹措方案 (34)第十一章、工程招投标 (34)第十二章、社会评价 (37)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38)第一章、总论项目名称:**县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县中医院院内项目性质:新建、设备购置项目建设单位:**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局建设法人代表:X一、项目背景**县中医院于1985年在浩迈中心卫生院的基础上改建成立,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培训、急救、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的“二级”甲等医院并初具规模。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方案
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方案
一、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目标
1、通过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提升病患救治的效果,提高
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医院救护车辆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急救水平,达到抢救患者的最大可能。
2、根据不同时段、不同病种和不同距离的情况,编制并实施适
当的院前急救体系,以期在缩短到达医院的时间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二、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方案
1、优化组织机构和指挥中心
建立急救总指挥台,负责市内、县内、区内急救事宜,以及抗灾救灾的总体调度;
建立医院急救指挥台,负责医院范围内急救事宜;
建立急救护理指挥台,负责护理及护理质量及指挥其他护理人员;
2、设立培训体系
组织开展各类急救技能培训以及急救经验交流活动,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能水平;
总结经验,及时发布急救报告,完善急救知识体系;
定期开展急救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急救意识。
3、健全救护车辆配备
完善急救车辆装备,制定急救车辆出车任务安排,提高救护车辆的使用效率;
建立急救车辆管理体系,保证急救车辆能及时发挥作用;
建立急救车辆维护体系,建立相应的维护机制,以保证车辆性能稳定。
四、总结
急救体系的建设是提高急救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为抢救伤病患者提升存活率的重要举措。
经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的院前急救体系,最终使抢救伤病患者的救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和安全。
xx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方案
急救指挥中心设计方案方案审查专家信息:专家单位:专家姓名:专家职务:专家职称:审查日期:联系方式:浙江金华援疆指挥部新疆人民医院2015年11月1日一、背景、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地处南疆边境地区,总面积 1.46万平方公里,辖区人口24.5万,设有乡镇场22个,各乡镇分布较为分散,个别的离县城110余公里。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县级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9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其中:2个县级医院和5个乡镇卫生院设有急救站,共配备有急救车11辆,除县级医院外,各急救站基本无专职的急救工作人员。
目前,120急救仅靠一部电话完成日常的急救服务,由于通信手段的相对落后和医疗急救信息化的不完善,院前急救还停留在“接警、出诊、现场救治、返回医院、诊断、救治”的原始流程上,给紧急救护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而紧急救护的关键在于一个“急”字,如何解决快速地对各类人身伤害、病痛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护理问题,不仅是弘扬"救死扶伤"精神的需要,也是切实实现医疗部门对广大人民群众“承诺服务”的具体体现。
为加强和完善我县医疗急救应急体系建设,适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需要,提高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国家应急示范县工作,按照国家卫计委《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号)和《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系统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以及卫生厅相关文件精神,现结合县情,完善120急救应急体系建设以人民医院为中心覆盖全县的120指挥中心。
二、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分为三块,总预算:2000000元1、120 指挥中心装修工程方案(详细方案附件一:装修方案)中心建设在人民医院120急诊楼。
调度中心平面规划图:预算:(预算总计:78225元)2、120急救指挥中心系统建设(详细方案附件二: 120指挥系统建设方案)120急救指挥中心系统采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呼救受理和指挥调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120急救指挥的准确化、快速化和全程信息化。
XX县院前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院前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我国农村地区急救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在县级医院之外的村庄往往缺乏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而县院前急救体系建设项目的提出,将为XX县农村地区急救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方向和支持。
XX县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县,拥有大量农村人口,由于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急救服务严重不足,急救效率低,甚至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伤亡事故。
本项目的提出将针对XX县农村地区现状,致力于建设更为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提升农村地区的急救服务水平。
二、项目目标1.建设农村地区急救中心:在XX县农村地区设立急救中心,配备先进的急救设备和医疗人员,为农村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2.培训农村急救人员:开展急救培训活动,提升农村居民的急救能力,增加应急事故的处理效率。
3.建立院前急救服务网络:通过建立院前急救服务网络,加强各地区急救资源的协调与整合,提高院前急救响应速度和效率。
三、项目实施方案1.确定建设地点:在XX县农村地区确定一处适宜的场地,进行院前急救中心的建设。
2.采购急救设备:根据急救中心需求,购置先进的急救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氧气瓶、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3.培训急救人员:邀请专业的急救医生进行培训,培养农村地区的急救人员队伍。
4.建立急救服务网络: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建立院前急救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院前急救服务水平。
四、项目成效评估1.提升急救服务水平:通过建设XX县院前农村急救体系,提升农村地区的急救服务水平,减少因应急事故而导致的人员伤亡。
2.增强居民急救意识:开展急救培训活动,提升农村居民的急救技能和应急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促进医疗资源整合:通过建立院前急救服务网络,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XX县院前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较高,有望为农村地区的急救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持,为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项目,予以积极支持与推动。
乐安县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
乐安县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乐安县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县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和突发疾病的发生频率也逐渐增加。
然而,目前乐安县的急救中心设施相对不完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急救需求。
因此,我们提出了乐安县急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议。
二、项目目标1. 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急救中心,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服务;2. 缩短急救响应时间,提高抢救效率;3. 培训专业急救人员,提高乐安县的急救能力;4. 加强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合作,形成急救联动机制。
三、项目内容1. 建设急救中心基础设施为了满足乐安县的急救需求,我们建议在县城中心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急救中心。
该中心应包括急救车库、急救设备库、急救人员歇息区、急救指挥中心等功能区域,以便快速响应和处置各类急救事件。
2. 更新急救设备急救设备是保障急救工作的重要基础。
我们建议购置最新型号的急救车辆、急救设备和药品,以提高急救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应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培训急救人员急救人员是急救工作的核心力量。
我们建议组织专业的急救培训机构,对乐安县的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培训,提高他们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对普通市民的急救知识普及,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
4. 建立急救联动机制乐安县急救中心应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急救联动机制。
在急救事件发生时,急救中心应能及时与医疗机构进行沟通,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和转诊。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1个月)在这个阶段,我们将进行项目的立项和规划,确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2. 建设阶段(1年)在这个阶段,我们将进行急救中心的建设工作,包括选址、设计、招标、施工等环节。
同时,我们还将采购急救设备和药品,并进行急救人员的培训。
3. 运营阶段(长期)急救中心建设完成后,将正式投入运营。
我们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确保急救中心的正常运行。
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管理方案
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管理方案
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组织架构:建立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的组织结构,明确
各级组织的职责和权限。
可以设立急救指挥中心、急救医
疗质量控制中心等机构,统一协调急救资源的配置和调度,并负责急救工作的评估与监督。
2. 急救网络建设:在县域内建立起一张覆盖全县的急救网络,包括急救救援车辆的配置、急救设备的配备、急救医
院的设置等。
同时,应建立县域急救资源库,整合各种急
救资源,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3. 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组织急救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
高他们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建设一支专业
的急救队伍,包括急救医生、护士、急救员等,以应对各
类急救事件。
4. 急救技术和设备支持:完善县域急救设备和技术的配备,保证急救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急救操作。
推广应用
先进的急救设备和技术,提高急救成功率。
5. 急救协调与合作:建立急救协调机制,与相关部门和机
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高急救工作的协同性和整体效益。
与周边地区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6. 急救质量监控和评估:建立急救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
对急救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
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加强对急救事件的分析和研究,提
高急救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管理方案的一些主要内容,具
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管理方案
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管理方案一、前言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是指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在急救工作中建立紧密合作、协同配合的体系,目的是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
本方案旨在探讨县域医共体急救体系的管理措施,以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体系组织与管理(一)急救组织机构的设置1.急救指挥中心:负责统一协调和调度急救资源,接受各级医疗机构的急救请求,并组织急救行动。
2.急救委员会:包括县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急救专家和急诊科主任等,负责急救科研、培训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3.急救科室:各级医疗机构应设立急救科室,负责接收和处理急诊病人,提供急救服务。
(二)急救资源分配与调度1.建立统一的急救资源数据库,包括急救设备、急救药物和急救人员等信息,便于及时调度。
2.统一调度系统,实现急救资源的快速分配和调度,确保每一个急救请求都能得到及时响应。
3.建立急救预案,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急救任务,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三)急救设备和药品的统一采购与管理1.统一采购:成立县级医共体药品设备采购中心,负责组织药品和设备的集中采购,确保采购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
2.统一配备:各级医疗机构按照急救设备和药品的标准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
(四)急救人员的培训与考核1.培训机制:建立县级医共体急救培训中心,负责培训急救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急救志愿者等,提高他们的急救技能和知识水平。
2.考核评估:建立急救人员的考核评估机制,定期进行急救技能考核和学习能力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提升。
三、信息化技术应用(一)急救指挥系统1.建立急救指挥系统,实现急救请求的快速接收和处理,提高急救行动的效率。
2.通过系统实时监控各级医疗机构的急救资源使用情况,做到精确调度和管理。
(二)急救电子病历1.建立急救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急救病人信息的全程可追溯。
2.提供完整的急救过程记录,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和学习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路中继、ISDN PRI(30B+D)、中国一号信令和七号信令等; (3)提供完善的ACD自动呼叫排队处理功能;
(4)同时提供数字用户和模拟用户; 2、模拟录音卡; 3、受理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 4、GPS车载终端; 5、数据库服务器; 6、录音服务器。 (二)安全保障平台 1、安全供电:使用双变换在线式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有足够的冗余,智能间隙式充电管理和实时监测,电池自诊 断测试。 2、安全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和防 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 定,并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和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BG50057-94)要求。 3、消防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要求,为120指挥中 心配备必要的自动化消防设施。,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修订版)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 88)的规定。 二、 软件功能标准 (一)指挥调度软件功能 1、120呼入显示(三字段)来电后,摘机弹单进入受理界面,调度 员填写派诊三要素后进行派车。受理事件、急救车辆、录音均应关联; 受理时间与派车无关联,有效受理未派提示功能; 2、能同时运行于多个受理台上,接收处理多路120呼救;保留最后 一个或两个受理台非下线功能; 3、支持急救车辆管理(可查询站内待命、任务中、暂调中、未上班 数量); 4、可一次指派一个,多个或全部急救站的一台,多台或全部救护 车同时出动; 5、支持三方通话、电话转接; 6、当有电话排队时,受理界面有提示; 7、重大事故的关联(统计)功能; 8、院前急救电子病历; 9、支持一机两屏结构; 10、手动操作“驶向现场、到达现场、离开现场、返院(转 院)”四种常用车辆状态后,自动生成相应时间;
(四)经费保障、组织管理不到位。我县120急救中心挂靠在县人 民医院运行,未列入财政预算,组织管理上也存在着缺陷。
四、120急救体系建设
(一)120急救网络建设。120医疗急救网络由县120急救中心和各
级急救站、急救网络点组成,即以县120急救中心为枢纽,2家网络医
院、4个急救站、15个急救点为网点,组建覆盖全县城乡、功能完善、
正常运作,并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人员伤亡等及时向上级报告。 (7)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负责任,延误急救时机或救护不
力、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8)制定各类医疗急救预案,与110、119等紧急救援组织保持联
动,应对全县及周边地区重大突发事件。 (9)完成卫生行政部门的指令性医疗急救和医疗保障任务。 2、急救站的职责任务: (1)在挂靠医院的领导下,接受县医疗急救中心业务指导,承担一
流。 (5)完成卫生行政部门的指令性医疗急救和医疗保障任务。 3、医疗急救点和网络医院职责任务
(1)在急救站的管理下,负责辖区内院前救护和突发事件的医疗救 治工作,业务上接受辖区内医疗急救站的业务指导。
(2)建立良好的通信网络系统,根据转运车辆通报的病人情况,作 好接诊准备。
(3)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医疗急救点和网络单位对超出救治能力的 伤病者,在做好必要的应急处理的同时及时与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联系, 并及时转送到上级医院。
体系,以适应特殊情况下救护和多元化急救服务需求。
三、我县急救体系基本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
(一)120急救中心装备落后。我县的120急救中心挂靠在县人民 医院,120急救电话设在县人民医院急诊室,没有专门的调度室和接线 员,由急诊室护士接听急救电话。急救中心现有4辆简易救护车,3名驾 驶员,3名随车救护员。现有救护车尚缺乏呼吸机等必要设备,也未装 备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二)基本配置要求 1、建筑用房要求:急救中心建筑要求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互不干 扰,保证必要的业务用房和救护车辆停放车位。每个急救站点需保障必 要的急救室。 2、人员编制要求:急救中心管理及通讯调度人员根据配置要求,急 救人员编制根据应配救护车数量设置。 3、救护车辆要求:全县按人口总数每2万人配置1辆救护车,但急救 中心单独拥有的救护车不少于6辆(一辆抢救监护型),急救中心每天 在岗的值班救护车至少为3辆。每辆值班救护车至少配备1名驾驶员、1 名医师、1名护士,均应按照监护型救护车的要求配置车载单元急救设 备和药品。救护车辆一般使用8—10年后淘汰更新。 4、通讯调度要求:①急救中心必须开通“120”有线专用电话,配备语 音录音系统,对急救电话的受理调度全过程进行录音、录时。急救站至 少应当有1条专用呼入电话,保证“120”调度畅通无阻。②急救中心应 利用城镇已有的集群公网或移动电话建立急救调度专网,每辆救护车应 配备无线电台或者手机,保持通讯联系畅通。③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必 须电脑化,以后有条件可与急救站、网络医院急诊科、卫生行政部门和 城市其它应急系统(如110、119、122)广泛电脑联网,构成现代化的 急救通讯指挥系统,快速指挥调度全县的急救医疗资源,实现信息资源 共享。
生工作方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宗旨,坚
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以加强医疗
救治机构能力建设为目标,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运行机制相结合,
加快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县、乡两级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
力,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实现建设任务。
二、建设原则
急救体系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急救体系和医疗急救能力建设,提高我县医疗急 救水平,构建科学、高效的医疗急救体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 安全。根据我县急救医疗体系现状,制定磐安县急救体系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
定区域内的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 (2)规范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行为,加强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确
保急救医疗水平。负责所承担责任区的急、危、重伤病员的院前急救。 (3)急救车辆接受县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指挥和调度,负责车辆和
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车辆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4)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和急救医学的科研、学术交
(三)职责任务
1、120急救中心工作职责:
(1)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负责本县“120”呼救的受理,指挥协调
重大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伤病员救护工作,负责全县院前急救的指挥
和急救车辆调度。
(2)院前急救医疗的指挥和调度工作,要按照病家意愿、就近就 急、专业对应的原则转送病人。以缩小急救辐射半径,提高急救反应能 力为目标,以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系统地救护伤病员为目的,合 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伤病员。
(4)加强与县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县医疗急救站的联系,及时反馈 有关信息。
(5)救护车辆在非常情况下接受县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指挥与调 度。
(6)完成卫生行政部门的指令性医疗急救和医疗保障任务。 (四)建设规划
按照分步实施、先急后缓的原则,县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在2012 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详见附件4)
磐安县卫生局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附件:1、“120”急救指挥中心硬件技术配置和软件功能标准 2、急救中心、急救站基本设置标准 3、磐安县急救系统建设单位责任分解表 4、磐安县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计划表
附件1:“120”急救指挥中心硬件技术配置和软件功能标准
一、硬件技术配置标准 (一)指挥调度功能平台 1、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 (1)交换机性能应具有高可靠性,同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
根据“政府主导、附院建设,财政补贴”的原则建设急救中心及各
级急救站点。急救中心依托县人民医院,“一个班子、两块牌子”,建
立依托医院型的急救中心。急救站点建设依托各级医院,日常业务工作
由县急救中心统一负责。同时发挥民营医院和社会作用,多渠道建设急
救站,纳入县120统一调度。逐步构筑区域-区域之间协作型立体救护
(3)急救中心的人员配置:中心需要配备工作人员共8名。2名为全 额事业单位编制,其中主任1名,网络通讯及办公管理人员1名;6名临 时聘用合同接线人员。
(4)急救中心至少应建立1个直属的院前急救专业组,同时充分利用 现有的医院急诊科作为网点,组建全县的医疗急救服务网络,健全急救 医疗服务体系(EMSS)。
(二)急救站点设施简陋。现有基层急救站点如二院、盘山分 院、新渥卫生院已配备救护车辆,但救护车内的急救设备大多缺乏,而 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尚无急救车辆。现有急救车辆尚未形成统一调度,未 能与县120急救中心形成联动。
(三)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不够。我县急诊专业人才数量不 足,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急救能力亟待提高。
救援快捷、指挥统一的医疗急救网络体系。
1、县120中心的设置
(1)“120” 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是独立的院前急救医疗机构,为 独立法人的全额事业单位,隶属县卫生局。根据《急救中心(站)建设 标准》,我县的救中心依托县人民医院,“一个班子、两块牌子”, 建立依托医院型的急救中心。
(2)急救中心的办公场所及职能科室设置。办公场所:指挥中心选 址县人民医院急救综合楼,对五楼进行改建。根据上级有关标准建设业 务用房,总建筑面积不得少于400平方米,其中通讯调度室100平方米、 药械库50平方米、值班室50平方米、机房10平方米、办公用房150平方 米、其他辅助性用40平方米。职能科室至少要有“一科二室”,即:急 救科、通讯调度室、值班室。
11、可查询呼救历史、电话流水,支持按条件查询和复合查询; 12、有正常派车、自出车、中止任务、放空车、择院、转院等管理 功能。 (二)CTI通信服务软件功能标准 1、监控并接收数字程控交换机的交换控制信号及各种状态; 2、监控所有120呼救电话状态,并显示滚动监控信息; 3、接收所有的120呼救电话,监控所有受理台的忙闲状态,将有效 的120电话排队,并根据任务均衡算法将分配至相应的受理台; 4、恶意电话可进行分类锁定; 5、提供计算机拨打电话; 6、监控所有呼入及呼出通话状态; 7、提供欢迎、排队、恶意电话教育三种提示音; (三)录音软件功能标准 1、自动保存主、被叫记录; 2、录音文件可保存3年以上; 3、支持录音文件异地自动备份; 4、系统设有退出保护密码,防止其他人员擅自退出录音系统; 5、多种查找方式,可按录音序列号查找,可按主叫号码查找,可 按受理时间、台号、调度员查找等等; 6、支持MP3、WMA等放音格式,支持远程播放; 7、对录音文件可按条件进行相关统计。 (四)统计查询软件功能标准 1、急救站院前救治信息按疾病类别分类统计,打印报表; 2、急救站出车情况(正常出诊、自出、中止任务、放空车、择 院)进行分类统计; 3、急救站晚出珍情况可以按设定时间值进行统计; 4、急救站任务流水统计; 5、呼救原因统计; 6、调度员在岗时间统计(上班时长,离度时长,实际时长); 7、调度员受理事件类型统计(正常派车,正常完成,增援派车, 正常挂起,中止任务,放空车等次数); 8、所有统计数据必须有导出表格的功能。所有统计页面要有最小化 功能; 9、调度员受理时间+派车时间大于2分钟统计(受理时间和派车时间 分开); 10、任意设定统计时间功能(时间段、日、月、年); 11、统计软件需单独运行,B/S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