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32张PPT)

合集下载

【历史】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8张PPT)精品课件

【历史】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8张PPT)精品课件

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 规划。城市的卫生、 居住等状况很差。
那该怎么办?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卫生条件开 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 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 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 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 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
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探究一 : 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关系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 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
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
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 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 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亡的 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 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 结果。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19世纪中期,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 化的不满 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表达了诗人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对城市工业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化的赞美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 沃尔特·惠特曼
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
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 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二、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 工业化的发展。 2.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共31张PPT)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共31张PPT)

什么是工业化的表现?
1.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渐超过农业,占 据主要地位;
2.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和化肥农药
,推动农业的发展; 3.工人日益增多;工人数量逐渐超过农民。
上述变化被称为工业化。
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 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 成城镇和城市,这就又掀起了人 类历史上的一个新运动——城市 化。因此,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城 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 化。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关系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 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 变化。在工业革命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 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 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死
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纽约 伦敦 东京 6.4 95.9 80 1850年 69.1 268.1 1880年 191.2 476.7 105 1900年 343.7 658.1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 势有什么共性? 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
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 至 12 月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
了笼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
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 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利用 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
1、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PPT优秀课件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PPT优秀课件

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A)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交通拥堵 C.工业化加剧温室效应 D.工业化导致贫富分化
根据题干“检测河 水的不透明度”以 及漫画中人物捏着 鼻子的动作可知, 工业化过程中,英 国城市出现了严重 的环境问题。
主题探究 工业革命的反思
——[美]克菜顿·罗伯茨等著,潘兴明等译《英国史(下册)》
满足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
经济
农业的发展满足 了人口增长的生存要 求,工业发展满足了 就业要求,同时生活 环境和卫生条件的改 善,有利于减少疾病 的侵袭。
科技
科技的进步尤其 是医疗的进步,降低 了疾病给生存带来的 威胁。
政治
政治上的基本稳 定免除了政治、战争 等因素对人口的消耗, 这是基本保障。
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孩子们在垃圾堆上玩耍
唯一可用的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贫富分化加剧
读材料,结合教材 内容思考:工业化 国家出现了什么社 会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许多中产阶级的家主的收入是一 个技术工人的3—4倍。在19世纪20年代晚期的 巴黎,超过四分之三的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遗 产,因为他们几乎一文不名,且无论如何也负 担不起一名律师起草遗嘱的费用……英国是第 一个制定国家贫困救助政策的国家。
2.观察下图“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该图可
B 以揭示的社会现象是(

A.人口增长 B.城市发展 C.贫富分化 D.环境污染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并大 大超过了农村人口,这反映出这一时期城市发展,城市化进 程加快。故选B。
3.下图是英国约翰·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共24张PPT)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
由发展和独立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 现了明显变化。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来形容 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引起 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
人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摘编《欧洲的历史于文明》
①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②医疗条件改善 ③政局稳定
最早的 国家
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变化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变化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变化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变化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变化 (共24张PPT)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通过了解宋朝传统节庆习俗,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培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变化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变化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变化 (共24张PPT)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 发生在何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变化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工业化国 家的社 会变化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 (共26张PPT)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 方国家出现了哪些问题?
环境污染严重和贫富分化 加剧。
环境污染的表现:工厂排放 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健 康。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表现:资本家 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 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 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 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 满。
贫富分化加剧的影响:工业革命 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 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 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小结
托克维尔这样描述曼彻斯特:“从这污 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 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留出了 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 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 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却几乎变成了野蛮 人。”
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
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
要大。” 材料二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
增加到约1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 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 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
过1亿。
通过上述材料, 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以工厂为中心形成的大批城市,在国家社会
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现代工业提供了价
廉物美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
娱乐活动等逐渐兴起,报纸书籍发行量大增,
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 多受教育的机会。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 加明显。
材料一 英国的曼彻斯特原来只是一个 小镇,工业革命期间,这里的纺织业发 展很快,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建 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工厂,逐渐成长 为大型城市。 材料二 美国的纽约位于哈德孙河入海口 处,濒临大西洋。由于开通了运河,兴建 了铁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很快就成 为美国最大的城市。

部编人教版九下历史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9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下历史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9张PPT)

教学目标 1、知道人口增加和大众化教育,理解工业革命带
来积极方面的影响。
2、了解由于工业革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 活方式发生改变,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3、认识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我们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主动融入世界潮流; 坚持对外开放; 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科技创新;
政治上: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 思想上: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 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 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悉尼 0.8 2 22.5 48.2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 势有什么共性? 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 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
19世纪中期,诗作为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化的不满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 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
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曼彻斯特
资料 1 : 英国的曼彻斯特原 来只是个小镇,工业革命期 间,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 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 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 逐渐成长为大型城市。
23.50% 18.50% 17.50%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共3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共31张PPT)

工业革命后 的英国城市

工业革命后妇女走

出家庭,成为工业

劳动者。她们的社

会角色发生变化,

为妇女社会地位的
里 做
提高创造了条件。

工业革命与大众教育的关系 大纪中期以后,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 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 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政局稳定。
工业革命与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关系
1841—1877年 英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
1.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2.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金 潮 国 际 夜 总会营 业部管 理制度 范本 1、 熟 悉 本 夜 总会《 经营运 作制度 》,并 自觉遵 守。 2、 自 觉 遵 守 考勤制 度,按 时上班 ,按规定 休假,须 请假时 做好请
假 手 续 不 接 受电话 请假,违 者按考 勤制度 处理。 3、 注 重 自 身 仪容仪 态,自 身形象 的打理 (作为本 夜总会 招待人 员, 自 身 形 象 不 仅代表 个人而 且还代 表了夜 总会)言 语大方 得体,不 得酒 后大失 仪态,随
阶段。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
免费义务教育-------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 的系统教育体系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 了社会发展。
19世纪中期,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6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6张)

4.根据以下漫画,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
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D )
①环境污染 ③交通发达 A.①②③ C.①③④
②社会矛盾激化 ④生产力水平高 B.②③④ D.①②
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 表达了诗人对 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在卑 城市化的不满
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表达了诗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 人对城市
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曼彻斯特
资料2:美国的纽约位于哈 德孙河入海口处,濒临大西 洋。由于开通了运河,兴建 了铁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 利,很快就成为美国最大的 城市。
纽约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1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思考: 反映什么问题?这一问 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贫富分化加剧。 原因:资本家通过对资 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 不断对社会财富进行聚 敛。
2016年调查 报告,美国前 10%的富有家 庭拥有51万亿 美元财富,约
占美国家庭总
财富的四分之 三。
工业革命后的穷人
英国纺织厂里的童工
社会矛盾激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 口的迅速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 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 提高创造了条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2张PPT)
图为近代法国课堂
图为近代英国乡村学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2张PPT)
二、城市化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 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2张PPT)
三、社会问题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 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 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 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32张PPT)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原因: 1、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2、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 3、政局稳定。
表现: 英国: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増加到1800万。 美国: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 纪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30%
20.00% 15.00%
20%
10.00%
10%
5.00%
0%
1696年
1831年
0.00%
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农业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23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23张PPT)
——查尔斯·波德莱尔
19世纪中期,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表达了诗人对城 市化的不满
随着城市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也在发生着变化。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
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
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 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3、大众教育——目的和作用
时间: 19世纪中期以后 目的: 为了工业化的需要 作用: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
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城市化
1、城市化——含义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 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二、城市化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4、环境污染——治理
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 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 气污染防控法案……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 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 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 通拥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 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 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 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 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2、贫富分化——结果
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工人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 越不满,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 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26张PPT)
近代法国课堂
近代英国乡村学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二. 城市化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 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 变的历史过程。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 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5.00%
10.00%
5.00%
0.00%
农业
34.50% 23.50%
工业
17.501%8.50%
商业运输业
1801年 1841年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75% 1696年
30% 1831年
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地位提高创造条件)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1802年)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 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 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从1870年开始,英国、 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 费义务教育。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资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原来 只是个小镇,工业革命期间, 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除了 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建立了 煤气厂和印刷厂等,逐渐成长 为大型城市。
资料2:美国的纽约位于哈德孙 河入海口处,濒临大西洋。由 于开通了运河,兴建了铁路, 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很快就 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23张PPT)

思考:这幅漫画作品 反映了什么问题?你 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 原因是什么?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市场 垄断,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
环境污染是工业化 带来的另一个严重 的社会问题。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 方国家出现了哪些问题?
环境污染严重和贫富分化 加剧。
环境污染的影响:严重污染了 环境污染的表现:工厂排放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的表现:资本家 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 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 贫富分化加剧的影响:工业革 康。 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 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 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 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 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 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满。
C
2.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 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A ) ①法国②德国③印度④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 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 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 A )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4.根据以下漫画,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 问题主要包括( D ) ①环境污染 ②社会矛盾激化 ③交通发达 ④生产力水平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 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人口的迅 速增长。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⒈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⒉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 下降; ⒊政局稳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22张PPT)

1870年,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诞生。规定各个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教育。 1876年规定家长送子女入初等学校是一种义务。 1880年颁布了对5-10岁儿童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法,正式规定初等教育免费就学。
《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产生,是许多直接和间接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整个19世纪英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每10年增长10%以上),使得民间办学机构日益无力满 足相应迅速增长的教育需求;《工厂法》的颁布又促使企业纷纷提高了童工的最低就业年龄,这在 社会缺少相应的配套措施的情况下,致使大量儿童流落街头,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 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次事
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材料一: 这里有1400幢房子,里面住着2795个家庭,共约12000人。…………往往是丈夫、妻子、四五个 孩子,有时还有祖母和祖父,住在仅有的一间10-12英尺的屋子里,在这里工作、吃饭、睡觉。
材料二:工人一天工作12-14个小时,每天四五点钟的时候起床,夜间的休息还没有使他疲惫的精神恢复 过来,就匆匆地赶到工厂去。到8点钟的时候,有30-40分钟的时间吃早餐。在多数情况下,用膳时,机器 继续运转,迫使工人边吃边照看着活儿。机器在12点钟停转,有一个小时的午饭时间。从一点到八九点, 他们又被牢牢地禁锢起来。在工资最低的工人中,土豆就成了唯一的食物。此外,一般都喝点淡茶,茶里 面有时放一点糖、牛奶或烧酒。 材料三:我羡慕你们,羡慕你们参加码头工人的罢工。这是我们近年来最有希望的一次运动,我一还能看到这 次运动,感到很自豪,很高兴…… ——恩格斯写给爱琳娜·马克思的信的片断 (1889年8月12日至9月14日举行的伦敦码头工人罢工,是十九世纪末英国工人运动中的最大事件之一。参加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7张PPT)
工厂排放大量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 气和河流
2、贫富分化:
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 富,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材料研读: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 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 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 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着纯金。在这里,人 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材料: 工业革命使有限的土地面积能够供养更多
的人口,刺激了欧洲人口在19世纪约为人增长。 从1800-1914年,欧洲人口由1.9亿发展到4.6亿; 同期美国人口从500万增加到约1亿人。与人口 成长紧密相连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 西方社会不断城市化。在德国,1840年人口有 10万左右的城市只有两个,到1910年则达48个。 英国1901年的人口统计表明,从事农业的人口 只占工业企业雇佣的人口的20%左右。美国在 1915年有40%左右的人居住在工业地区。
(4)过程: 19世纪初,德国建立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1870年开始,英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5)意义: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 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二、城市化
1、时间:工业革命开始后 2、原因:
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 村人口流向城市。 3、代表: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工业革命既是一次科技革命,也是一次 社会革命,它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 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 这些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对人类是益呢?还是有害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工业化国家 的社会变化 》。
北京雾霾
伦敦雾都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__生产力__的发展,促进了__人口__的迅速增长。 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__工人阶级队伍__不断壮大。__劳动力结构__发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
业和商业。
40.00%
35.00% 32.50%
30.00%
25.00% 20.00%
22.10%
15.00%
10.00%
5.00%
0.00%
农业
34.50% 23.50%
1801年 1841年
17.501%8.50%
工业
商业运输业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2、劳动力结构变化——表现 (2)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妇女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 高创造了条件。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3、大众教育——表现
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1)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 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2)中等教育——1802年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3)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 义务教育。

A.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B.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C.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D.工业化造成社会矛盾激化
8、“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
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
D 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
话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是(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 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 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
探究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2、贫富分化——结果
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工人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 越不满,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 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例的变化图,促使在1750-1870
D 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
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殖民扩张和掠夺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工业革命的完成
2、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
A 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

①法国 ②德国 ③印度 ④美国
A、①②
B、①③
马尔萨斯(1766—1834)
计划生育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2、劳动力结构变化——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2、劳动力结构变化——表现
80%
75%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696年
30% 1831年
(1)越来越多的人放
农业 人口
情境导入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 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这些国家 的社会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是有益呢,还 是有害呢?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 的迅速增长。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分 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1)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物质 生活更丰富。但也带来了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2)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 优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课堂练习
1、右图是英国城市人口比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3、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
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
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
“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C (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①工业革命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 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
物质财富 ③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④工业革命加深了
西方的殖民掠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B 5、下列不属于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的是(

A.人口增长
B.三角贸易
C.城市化
D.环境污染
6、根据以下漫画,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
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D)
①环境污染
②社会矛盾激化
③交通发达
④生产力水平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课堂练习
B 7、判断以下对工业化社会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探究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4、环境污染——治理
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 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 气污染防控法案……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 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 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 通拥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 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 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
——摘编自舒小昀著《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工业革命促进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 条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政局稳定。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解决
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这是 一种“自然规律”;人口增长到生 活资料仅能维持生存的极限时,社 会就会出现饥馑、战争和疾病。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3、大众教育——目的和作用
时间: 19世纪中期以后 目的: 为了工业化的需要 作用: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
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促进了社会发展。
探究二、城市化
1、城市化——含义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 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探究二、城市化
探究二、城市化
3、城市化——发展
开始时,城市通 常缺乏统一的规划。 城市的卫生、居住等 状况很差。
探究二、城市化
3、城市化——发展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 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 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探究二、城市化
4、城市化——作用
——《伦敦雾霾是如何治理的?》 思考: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我国 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
(1)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探究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4、贫富分化——产生
这幅漫画作品反映了什么 问题?你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 原因是什么?
课堂小结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
大众教育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的工 社业 会化 变国
城市化
大众教育
工 业 革
化家
社会矛盾激化

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
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 作者认为“在这里, 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 迹,而文明人则几乎 又变成野蛮人”。
拓展延伸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变化: 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 商业;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教育的普及; 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有害的变化: 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拓展延伸
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到:“这是最好 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 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 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 地狱。”
1、人口增长——表现
英国: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増加到1800万。 美国: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 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英法德美人口增长图
探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原因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社会具备了提倡个人的自由发展和独立 生存权利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工业革命 时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长,几乎增长了一倍。威廉姆斯 用“人口爆炸”来形容19世纪英国人口的增长。英国工业革命 时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饥荒、地方性战争有所减少,人 口增长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人口增长和大众化教育,理解工业革命带来 积极方面的影响。
2、了解由于工业革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加 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 改变,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
3、认识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我们要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4、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
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
A 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
命(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2、城市化——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