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住院部管理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 月是
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 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 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 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 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 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 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 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南 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赏析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 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 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 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 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 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 并将诗的文学品位、 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 平。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 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 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 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在这 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 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 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前赤壁赋》) 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 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 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 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 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源自文库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 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 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 《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明月 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等。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 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 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寄寓了文 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 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 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 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 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而这一 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 文章著?天地一沙鸥。”“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 平野广阔; 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 通读全诗, 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 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 而辽阔的平野, 浩荡的大江, 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 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 跨越时空, 而相 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 在他们的诗歌中, 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 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 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 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 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 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 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 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 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 皆无尽也”。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 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 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 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 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