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的临床应用研究共19页文档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变量的确定与数据采集
研究变量
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 能力量表(ADL)分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率。
VS
数据采集
采集受试者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 家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资料, 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 常生活能力分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04
研究结果
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2023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 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 • 讨论与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
依达拉奉注射液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对 脑梗塞的治疗作用,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尚需进一步研 究。
要点二
随机森林算法分析结 果
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分析,我们发现脑 梗塞患者的多种特征对于病情判断具 有重要意义,其中年龄、性别、血压 、血糖等特征对于判断脑梗塞的发生 有较高的重要性。
要点三
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 果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们发现脑 梗塞患者的多个因素对于病情判断具 有重要意义,其中年龄、性别、血压 、血糖等特征对于判断脑梗塞的发生 和预后有较高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
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分析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
生存质量评估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探讨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将入住我院的70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生理盐水250ml+ 依达拉奉30mg 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注意用抗凝及脱水剂)。
两组均为2 次/d,2 周后评价疗效。
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4.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显效率分别为50.00%和68.42%,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疗效与副作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1],是临床的常见病之一,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自由基(free radical) 是参与脑缺血性损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
依达拉奉(EdaravoneMCI2 186)是新型的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对脑缺血时神经细胞膜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可在改善脑供血的同时,保护脑组织尽可能少受各种代谢毒物的损害,从而改善预后。
文章结合近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总结我院2009 年1 月至 2012 年6 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5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6 例脑梗死患者为2009 年1 月至 2012 年6 在本院神经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7 例,女19 例,年龄36~81 例平均61.2 岁,从发病至入院时间6-24h。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 例,对照组26 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改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在治疗方面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患
者的健康。
近年来,依达拉奉注射液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
本文将从临
床实践的角度,对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进行分析。
1. 研究方法
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例1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2. 研究结果
治疗组患者恢复情况以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临床差异(P<0.01)。
同时,治疗组的患者顺利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反应较少。
3. 讨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主要成分是鱼精蛋白,是脊髓椎间盘的主要成分。
它具有有效的止痛、抗炎、防止脊髓椎间盘脱出等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血液的循环情况,减少脑部的水肿和
炎症反应,提高神经细胞的耐受性。
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原因,
可能与其作用机理有关。
4. 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情
和恢复神经功能。
但在应用中仍需注意掌握适应症及剂量选择等问题,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避免盲目使用。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本研究选择了100例首次发作的急性脑栓塞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男女比例1:1。
所有患者均被随机分配到两组中,其中一组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
治疗组的患者每天口服依达拉奉60毫克,连续14天。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比对照组明显好。
治疗组的患者平均国际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少了3分,而对照组仅减少1分。
在治疗组中,85%的患者达到了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NIHSS评分减少≥4分),而对照组仅有60%的患者达到了这一标准。
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的患者平均脑卒中特定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增加了20分,而对照组仅增加了10分。
关于不良反应,治疗组的患者报告了少量轻微不适,例如恶心、头晕等症状,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
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治疗急性脑栓塞的药物。
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尽管存在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但整体上耐受性良好。
我们推荐将依达拉奉应用于急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发率和致残率非常高。
而急性脑栓塞
则是脑卒中的最常见类型之一。
依达拉奉是一种靶向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在治疗急性
脑栓塞上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
和不良反应。
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资料库,选择2015年至2020年期间41例急性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在45岁至82岁之间。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详细的身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状态评估和影像学检查,并接受依
达拉奉治疗。
治疗方案是将依达拉奉20mg静脉注射于病人体内,随后按照10mg/h的速度
持续静脉滴注72小时。
研究结果:
经过依达拉奉治疗后,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
具体
来说,41例患者中,33例病人的疗效为显效,5例为有效,3例为无效,疗效总有效率为97.56%。
另外,本研究还观察到了一些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其中,轻度出血23例,中度出血15例,重度出血3例。
此外,也出现了一些其他的不良
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疗效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症状,包括脑出血、胃肠道出血、皮下出血等。
在临床应用依达拉奉时,应注意监测出血症状的发生,及时处理,避免加重病情。
此外,在使用依达拉奉前,
应对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如出血倾向等。
依达拉奉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是目前唯一临床使用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可以清除体内活性氧分子、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抑制脑水肿、改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等,目前研究表明其也可应用于多种其他疾病。
1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 1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依达拉奉能有效清除脑组织中的氧自由基,减轻过量氧自由基带来的继发性脑损伤,因此国内外广泛用于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
对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
结果显示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探讨ED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损伤的脑保护机制,证明脑缺血缺氧早期使用ED,可增强缺血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从而达到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减轻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1 2 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在研究中发现在常规治疗脑出血的基础上,加用ED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的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其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C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马丕勇等评价了ED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 H)后继发性脑损伤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7 d、14 d、28 d 及90 d 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近期疗效(1~14 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远期疗效(15~90 d)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 依达拉奉具有独特的清除自由基和减轻缺血再灌注(IRI)的作用机制,其适应证还扩大到肝脏,小肠缺血,心肌,肾脏和和肺缺血再灌注等。
已经有学者先后将依达拉奉对肝脏、小肠等组织IRI 的保护作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依达拉奉在骨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MCI-186(依达拉奉)预防兔短暂性缺血后的脊髓损伤, 并且对一氧化氮合酶(NOS)和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产生有利影响
探讨MCI-186在脊髓的缺血性损伤中是否同样具有保护作 用。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3 Nov;126(5):1461-6.
依达拉奉阴离 子将带有的 1 个电子提供给 自由基而达到 清除自由基的 目的
7
第 一 个 不 影 响 纤 溶 系 统 的 缺 血 神 经 元 保 护 剂
迅速穿透血脑屏障(BBB)
3小时狗血浆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变化
BBB特性:阻止了分 子质量大于180 u的水 溶性物质的通过
分子式 C10H10N2O 分子量 174.20 亲脂性基团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OA, 可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关节功能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关节液中自由基的水平而实现的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MDA nmol/ml
6.55
5.89*
SOD nU/ml
83.06
92.06*
*P < 0. 05 与治疗前相比
许鹏,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分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 年第19 卷第3 期
关节炎患者滑液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
滑液LPO(mol/L)
4
3.5
P<0.01
3
P<0.01
2.5
2
1.5
1
0.5
0
对照组
OA(轻 )
OA(中 )
OA(重 )
• 高浓度NO与氧自由基生成超氧亚硝酸根离子(ONOO-)
• 脂质过氧化产物LPO反映自由基产生的程度和氧化应激对机体损伤程度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病例选择与分组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治疗方案为依达拉奉静脉注射。
临床效果评估包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病情变化。
不良反应观察主要关注药物过敏和出血等情况。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
研究结果显示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栓塞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结论认为依达拉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项,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谨慎使用。
【关键词】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栓塞、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病例选择、治疗方案、数据分析、研究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脑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血管扩张和抗凝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仍然存在争议,有必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评估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案和决策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体的治疗参考。
具体地,通过对病例的选择与分组,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结合临床效果评估和不良反应观察,来分析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栓塞中的表现。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并总结出关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结论,从而推动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病例选择与分组该研究共选取了200例急性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
观察组患者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岁,男性占60%,女性占40%;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岁,男性占58%,女性占42%。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纤溶药物治疗、血液黏稠度调节、抗血小板治疗、血压控制等。
依达拉奉注射液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功能,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相关临床案例的分析,评估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
1.临床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患有急性脑梗死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
患者入院后按照标准治疗进行处理,其中包括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血压控制、脑血管扩张药物等治疗。
2.治疗方案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治疗方案为:剂量为0.4ml/次,每日2次,静脉注射,疗程为2周。
血压控制采用降压药物,目标为收缩压140-160mmHg,舒张压90-100mmHg。
3.临床效果本研究中,治疗后24小时之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如下:无明显恢复7例,轻微恢复11例,中度恢复7例,明显恢复5例。
治疗后1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如下:无明显恢复2例,轻微恢复10例,中度恢复9例,明显恢复9例。
治疗后2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如下:无明显恢复1例,轻微恢复6例,中度恢复10例,明显恢复13例。
治疗后3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如下:无明显恢复0例,轻微恢复4例,中度恢复9例,明显恢复17例。
4.安全性评估本研究中,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出血和瘀血,其中出血发生率为10%,瘀血发生率为5%。
但是,经过严格控制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不存在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情况。
因此,本研究认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可靠。
5.讨论6.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3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疾病加以治疗,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依达拉奉注射液;临床疗效在临床上,急性脑出血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神经内科危重疾病,其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病急、进展快、致残率与病死率高等,一旦患有急性脑出血,必须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否则将造成神经细胞的凋亡与损伤,继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1]。
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4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皆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或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出血。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其中实验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1.78±9.74)岁,发病时间0.5~31 h,平均发病时间(9.14±5.03)h,出血量5~31 ml,平均出血量(5.87±5.12)ml;常规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3.17±10.21)岁,发病时间0.6~29 h,平均发病时间(10.03±4.59)h,出血量6~32 ml,平均出血量(6.15±4.33)m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依达拉奉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
依达拉奉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摘要】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其应用于临床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用药效果十分显著,众多专家对其进行了临床报道。
本文对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进行简单分析,并且对其在各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观察。
【关键词】依达拉奉;临床应用现状;研究进展依达拉奉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疾病中,其具有显的自由基清除作用、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脑细胞氧化抑制作用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水肿等症状的抑制作用[1]。
目前众多专家对其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报道分析,发现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将其应用报道综述如下。
1依达拉奉的药理作用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其通过对自由基的大量捕获,从而对于黄嘌呤氧化酶以及次黄嘌呤氧化酶具有显著的活性抑制作用,其能够通过抑制前列环素合成,降低白三烯的生成数量,使羟基自由基浓度快速下降,起到良好的药理作用。
依达拉奉对于神经系统中的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机制,其对于缺血半暗带组织中产生的羟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能够对其脂质过氧化机制起到抑制作用;依达拉奉能够对神经血管细胞损害机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依达拉奉对于降低白三烯生成数量,抑制脑水肿形成;依达拉奉对于神经血管痉挛亦具有抑制作用。
依达拉奉作用机制强烈,但是其对于血小板凝聚、纤维蛋白溶解等组织功能却不具损害作用,是以其应用于心肌坏死中,能够有效降低心肌细胞磷酸激酶含量,缩小坏死面积,在其再灌注治疗中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2]。
2依达拉奉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2.1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脑出血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皆是神经系统的常见危急病症,其治疗机制中对于缺血半暗带组织羟自由基反应、抗氧化、神经保护、溶栓、抗血小板凝聚、抗脑水肿等症状的控制皆是有效手段。
而依达拉奉作用于本病中,对于各种治疗机制皆能起到效果。
常宇翔医生、张晋医生、刘乃英医生皆对其研究进行了详细报道。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4不良反应:依达拉奉组有2例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给予对症治疗后降至正常(未停止依达拉奉治疗)
1.5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结果
2组基本痊愈率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总显效率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讨论
急性脑梗死时出现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多、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生成增多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形成级联反应,加重脑损伤,且自由基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脑组织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过量的自由基使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膜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和血脑屏障,加重脑损伤及脑水肿,因此清除自由基是减轻脑缺血及脑水肿的重要措施。依达拉奉(3-甲基-1-苯基-2-吡唑-5-酮,MCI-186)是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是分子量为174.20的素脂性基因,血脑屏障穿透率为60%,静脉给药后可在脑内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依达拉奉能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的生成,清除脑内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羟基基因(OH),从而缩小缺血半暗带发展成梗死的体积,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能够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刺激前列环素生成,从而阻断氧自由基介导的脑损伤。此外,依达拉奉还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细胞功能。本研究用依达拉奉治疗38例72h内发病的ACI患者,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依达拉奉组中有2例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给予对症治疗后降到正常,这提示在依达拉奉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情发展快、恢复慢、致残重及较高病死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如何降低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已成为当前医学攻关重点。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有研究显示其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2005年2月一2007年10月本院对38例急性脑硬死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
其中,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针对这种病情,临床医生常常会采用一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痛苦和加速康复。
其中一种常见的药物是依达拉奉注射液。
本文将从临床角度出发,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注意事项。
一、药物概述依达拉奉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血栓溶解剂,它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化为可降解的纤维蛋白,便于血管内的血栓消失。
该药物主要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治疗,能够增加局部血流灌注,减少神经细胞死亡,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之一。
二、疗效分析1. 改善Hunt-Hess分级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unt-Hess分级能够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在治疗后的6个月内,患者的Hunt-Hess分级平均得分下降至2.37分,远低于治疗前的分级得分4.12分,说明该药物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
2. 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关闭治疗后,神经功能损害情况得以明显改善。
在治疗后3-4周,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中位值为25分,而治疗前则为20分,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疗效。
3. 减少住院时间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一般可获得更短的住院时间。
该药物在促进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
三、注意事项依达拉奉注射液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药物,但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1.能够产生增加出血风险的所有因素应被避免,如出血性疾病、近期手术、重度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等。
2.静脉注射时需通过缓慢注射的方式,并配备适当的止血器具,以防止出血风险。
3.使用该药物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急性变化应迅速停用。
总结:综上所述,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应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加速康复。
依达拉奉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 摘要】 目的 对依 达拉奉 的药理作用 以及 临床应用进行 了分析探讨。方法 对 相关 的病例文献
进行查找 , 并且进行仔细 的分析和认真 的总结 。结果
对照组急性脑梗死疾病组 总有 效率为 9 8 . O %, 创
伤性蛛 网膜下腔 出血组总有效率为 9 6 . 0 %, 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组总有效率为 9 6 . 0 %; 其 中治疗组急
凝 聚等方面 出现 的症 状 的控 制都 是相 对 有效 的治疗 手 段。
1 . 1 一般资料
临床上把依达拉 奉作为一 种清除 自由基制
剂, 由于该药能 大量 获得 自由基 , 还对 黄 嘌呤氧化 酶 和次黄 嘌呤氧化酶起到控制其生成和发展 的作用 , 还能大 量控制前 列环素的产生 , 不仅能减 少 白三烯 的生 成 , 还能使 自由基 的 浓度大大降低 , 在临床上 有非 常好 的药 物疗效 。选取 了 3 0 0 例患者 , 分 为对 照组和治疗组 ( 急性脑梗 死等疾病组 、 创伤性 蛛 网膜下腔 出血组 、 血管 源性 帕金森综 合征 组 ) 每组 患者 各 为5 0例 , 由于依 达拉奉 使神 经系统 中的多种 疾病 都有很 好 的作用 , 尤其是缺血半 暗带 组织 中产 生 的 自由基 , 清除效 果 奇佳 , 依达拉奉能对患者体 内脂质过 氧化 的生 成起到控 制作 用, 在临床上大量用 于对心 肌坏 死 的治疗 , 不 仅能 十分 有效 减少心肌细胞磷 酸激 酶的产生 , 还能 最大 限度 的减少药 物对 机体 的刺激 , 并在灌注治疗过程 中起 到很 好的保护作用 。 1 . 2 依 达拉奉 在临床 中的应用进展 1 . 2 . 1 依达拉奉 的药理作用 依达 拉奉作为 自由基捕 获剂 是一种 自由基清除剂 , 刺激前列 环素 的生 物合 成能抑 制黄 嘌 呤氧化 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 的活性减 少 白三烯 的产生 , 从而
依达拉奉临床应用调查研究
Ke y wo r d s : E d a r a n o n e Ra t i o n a l u s e o f d r u g Cl i n i c a l p h a m a r c i s t
依达拉奉 为强效 自由基清除剂 , 于2 0 0 1 年在 日本上市 , 临 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 中风【 1 ] 。近年来 , 随着用量逐渐 增加 , 出现了一些不规 范用 药现象。本文对我院依达拉奉 的使 用情 况进 行调研 , 总结临床用 药中存在 的问题 , 为合 理用药提 供依据。
1 7 8
北方药学 2 0 1 8 年第 1 5卷第 1 期
依 达拉奉 临床应用调查研 究
洪雪姣 赵淑娟 王漪檬 张令春 陈博雅 ( 河南 省人民 医院 药学部 郑卅 I 4 5 0 0 0 3 )
摘要 : 目的 : 了解我院依达拉奉的使 用现状。方法: 通过合理用药监 测系统( P A S S系统 ) 选取 2 0 1 7年 1 月在 河南省人民 医院住 院并 使 用过依达拉奉的患者, 对其适应症、 用法用量 、 疗程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 经统计 , 无适应症用药 1 0 3 例, 剂量不足 2 6例 , 疗程少于 7 d者 1 2 3例。结论 : 我 院依 达拉奉使 用存在无指征 用药, 用法用量及疗程不规范等 问题, 临床药师需积极干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 词: 依达拉奉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a u t o ma t i c s c r e e n i n g s y s t e m.Re s u l t s :Af t e r s t a t i s t i c s , 1 0 3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e d e d a r a n o n e w i t h o u t i n d i c a t i o n s ,2 6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a d e q u a t e d o s e 。 1 2 3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e d e d a r a n o n e l e s s t h a n 7 d .C o n c l u s i o n:T h e r e we r e s e v e r a l p r o b l e ms i n e d a r a v o n e u s i n g .C l i n i c a l p h a r ma c i s t s n e e d t h e a c t i v e i n t e v e n t i o n t o p r o mo t e t h e r a io t n a l u s e o f d ag r s i n h o s p i t a l s .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依达拉奉(Edaravone)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脑栓塞。
对于急性脑栓塞患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减少神经功能缺陷和死亡率。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效果1. 对症状的缓解依达拉奉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来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栓塞后的神经功能损害。
临床研究表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例如语言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
2. 减少脑组织损伤脑栓塞发作后,脑组织受到缺血缺氧导致的损伤。
依达拉奉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脑组织受损的程度,从而减少患者的脑功能障碍。
3. 提高预后依达拉奉可以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从而提高急性脑栓塞患者的预后。
临床研究显示,依达拉奉治疗后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升。
二、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在使用依达拉奉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因此在使用依达拉奉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2. 消化道反应一些患者在使用依达拉奉后会出现消化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这些不良反应一般较轻,不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在使用依达拉奉时仍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三、临床建议1. 在治疗急性脑栓塞的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判断是否适合使用依达拉奉,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 在使用依达拉奉时,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和检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患者在使用依达拉奉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脑组织损伤并提高预后。
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合作,严格掌握使用适应症和禁忌症,及时观察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确保患者的安全。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自由基清除剂,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标签: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死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血流中断,部分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导致脑血流中断。
原因主要有动脉血栓形成栓塞、动脉壁外受压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
多年来,脑梗死一直是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应用神经保护药物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手段之一。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清除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从而减轻脑梗死后的缺血和水肿,减少组织损伤。
本文就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对比1实验方案治疗上对照组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治疗(脑选择性钙拮抗剂)和活血化淤药物。
治疗组组除常规治疗外,将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2次/d,连续14d。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采用css。
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对照组则于体检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15 min (2 000 r/min),留取血清部分存于-20 ℃冰箱备用。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对照组蛋白采用elisa法检测,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
2治疗机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半暗带的提出是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念上的更新。
缺血半暗带中仍有大量可存活神经元,如血流迅速恢复,损伤仍然可逆。
目前较公认的再灌注损伤机制有自由基过度形成和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细胞内钙负荷,兴奋性神经介质释放,细胞因子等学说。
自由基大量生成与堆积引起生物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破坏。
mda是氧自由基与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代谢产物,其含量变化间接反映了氧自由基含量的变化。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研究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急性脑梗塞选择一种最安全、有效的药物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纳入标准5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对病因机制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头部放平、必要时给吸氧、血管扩张剂、抗凝治疗以外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剂量为 20 ml,并加入100ml 生理盐水静滴;实验组患者在常规针对病因机制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头部放平、必要时给吸氧、血管扩张剂、抗凝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剂量为 30 mg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静滴。
两组患者共连续使用 14 d。
经过14天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经过14天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4.6%,,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包括注射局部红肿过敏情况、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依达拉奉;银杏达莫;急性脑梗塞;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急性脑梗塞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同时此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因此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 [1]。
急性脑梗塞是因为脑血管产生闭塞而使脑血流逐渐减少而形成的,致使脑组织出现缺氧现象,并产生相应的自由基,致使细胞产生死亡[2]。
脑梗塞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虽然不及脑出血凶险,但是病人大多年老体弱,诸多慢性病缠身,在治疗上有许多谨慎用药的情况,加之梗塞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还会发生许多合并症,而且脑梗塞的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而且残废率高于脑出血。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依达拉奉药物来进行护理治疗。
方法:本院主要通过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医护人员对这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8例。
医护人员通过对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的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护理治疗,而对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依达拉奉药物进行护理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来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没有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医护人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药物进行护理治疗,具有明显效果,并且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过敏现象,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被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依达拉奉、氯吡格雷、急性脑梗死、护理效果0.引言由于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神经疾病,患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的自身抵抗力较弱,并且根据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患病概率逐年递增。
本文主要通过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对着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护理治疗,并且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研究过程如下: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通过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将这76例患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并且保证每组患者各38例。
其中,对照组组3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6例,患者年龄在45~8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8.52±5.32)岁;而观察组3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15例,患者年龄在43~8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9.45±2.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