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技术的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c4f734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e.png)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技术的研究进展钱玉莹;郭志远;王祥和【摘要】Ultrasound-guided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 FICB ) is blocking the main nerves behind the fascia iliaca under the real-time ultrasound guidance .Ultrasound-guided FICB technology works well in multi-modal analgesia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lower extremity and hip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simple and easy operation and can promote patient rehabilitation.At pres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ltrasonic examin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FICB is also gradually widespread ,and the operation methods of FICB ,the amount of local anesthetic drug usage have become the research hotspots, however,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FICB on obturator nerve block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study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FICB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是利用超声影像学技术实时显示周围解剖,在超声可视下行穿刺,从而准确将局部麻醉药注入髂筋膜间隙及阻滞腔隙内的主要神经.超声引导下的FICB技术在患者下肢及髋部手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中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并可促进患者康复.目前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FICB的应用也逐渐广泛,且FICB的操作方法、局部麻醉药物用量等问题亦成为研究热点,但FICB对闭孔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还需不断探索研究,以加深对FICB的认识.【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01【总页数】5页(P160-164)【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筋膜;超声检查;镇痛【作者】钱玉莹;郭志远;王祥和【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解放军第九八医院麻醉科,浙江湖州 31300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解放军第九八医院麻醉科,浙江湖州 31300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解放军第九八医院麻醉科,浙江湖州 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由Dalens等[1]第一次定义并实践至今,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声科新业务开展申请
![超声科新业务开展申请](https://img.taocdn.com/s3/m/68ebe9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f.png)
超声科新业务开展申请一、业务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科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超声科的业务水平,我们计划开展新业务。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我们具备开展新业务所需的技术和设备,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
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和市场调研,我们认为该新业务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三、市场需求评估通过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新业务领域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该领域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四、预期效益分析开展新业务将带来可观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包括增加收入、提高业务效率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社会效益包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和推动医学技术发展等方面。
五、风险评估与对策开展新业务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市场竞争、技术更新换代等。
为此,我们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同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降低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六、资源需求计划为了顺利开展新业务,我们需要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
我们将根据业务需求制定详细的资源需求计划,确保资源的充足和合理利用。
七、培训与人才培养为了提高团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我们将制定培训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鼓励团队成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八、申请审批流程我们将制定详细的申请审批流程,确保新业务的申请和审批过程规范、透明。
申请者需提交相关资料和报告,经过专家评审和审批后,方可开展新业务。
九、实施方案与时间表为确保新业务的顺利实施,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实施方案包括目标、任务、计划和措施等;时间表则明确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间和进度安排。
我们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执行,确保新业务按时、按质完成。
十、监测与评估机制为了持续改进和优化新业务,我们将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
该机制将对新业务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急诊科新技术新项目急诊超声申报表2018【范本模板】
![急诊科新技术新项目急诊超声申报表2018【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8b5a696a26925c52cc5bff3.png)
晋城市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
申
报
表
项目名称:急诊床旁超声技术
申请科室:急诊科
申报负责人:李驹波
申请日期:2018年4月10日
填写说明
一、本院内凡申请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科室,均应如实填报本表。
二、项目名称一项应填写符合ICD—10的标准化全称。
三、如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四、申报科室应如实填写,不够可另附页。
五、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由科室留存,一份由医务科留存。
晋城市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申请开展该项新技术项目的科室的承诺
该项新技术、新项目如获准在本科室进行临床使用,本科室郑重承诺:
1、严格按照(晋城市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的有关规定,保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科室人员符合资质条件,建立和完善技术应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做好患者的知情同意告知和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相关事宜。
3、注意病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及时总结临床试用信息,按阶段性规划接受评估。
4、拥有该项技术项目临床运用应有的应急措施及预案。
5、如临床应用期间发生医疗意外或意外并发症,要积极采取措施并做好善后工作,立即暂停临床试用并上报医教科,提交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再次审核。
科室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六、需提供的材料
1。
知情同意书。
2。
国内外、省内、县内有关该项技术研究和使用情况的检索报告及技术材料。
3.如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0e26b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b.png)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新业务申请书1. 业务背景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阻滞技术,用于麻醉和疼痛管理。
该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来引导注射器准确地定位和注射药物到髂筋膜神经,从而实现麻醉和疼痛缓解的效果。
这种技术在手术前和术后的疼痛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已经被证明在提供疼痛缓解的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和副作用的发生。
2. 业务需求目前,我们的医疗机构并未引入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业务。
然而,随着麻醉和疼痛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常用的神经阻滞技术之一。
因此,引入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业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的业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人员培训引入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业务需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
我们计划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进行培训,包括理论知识的介绍、实际操作的演示以及实践技巧的指导。
通过培训,我们的医护人员将能够掌握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技术,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2 设备采购为了进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我们需要购买相应的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超声引导设备、注射器等。
我们将根据市场调研和专家建议,选择性能优良、操作简便、价格合理的设备进行采购。
2.3 服务推广引入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业务后,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服务推广。
这包括在医疗咨询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举办学术交流会议、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等。
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宣传和推广这项业务,吸引更多患者选择我们的医疗服务。
3. 项目计划为了确保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业务的顺利引入,我们制定了以下项目计划:3.1 人员培训计划时间内容第一周邀请国内专家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时间内容第二周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和技巧指导第三周开展实践操作培训第四周进行培训总结和评估3.2 设备采购计划根据市场调研和专家建议,我们计划在第五周完成设备采购,并在第六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3.3 服务推广计划时间内容第七周在医疗咨询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第八周举办学术交流会议第九周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第十周定期进行宣传推广活动4. 预期效果通过引入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业务,我们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4.1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培训和设备采购,我们将能够提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入路髂筋膜阻滞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入路髂筋膜阻滞](https://img.taocdn.com/s3/m/d51d2a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2.png)
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的进针方式,由肚脐指向ASIS)。平面外技术从探头下方或上方进针。 六.注射完毕后探头向内侧股神经方向横向移动,局麻药向内侧和尾端扩散是很容易识别的
202X
老年患者腹股沟韧带上入 路髂筋膜阻滞
副标题Biblioteka 前言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都很常见,尽快手术可以 减少患者卧床时间。骨折引起的疼痛会给患者造成很大困扰,而髂 筋膜阻滞(FICB)可以很好地解决患者术前疼痛问题。
髂筋膜阻滞的解剖
外界可达到髂嵴内侧缘,内 侧可达到小骨盆的界限,向 下一直延续到股骨小转子水 平,覆盖腰大肌与髂肌。
三.麻醉计划:腹股沟上入路髂筋膜阻滞(S-FICB)+喉罩全麻+患者自控镇痛
髋部骨折术前镇痛
常用技术:腹股沟下入路髂筋膜
阻滞(I-FICB)与S-FICB、腰方
A
肌阻滞(QLB)。
新技术: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
C
滞(PENG)。
B
不常用技术:腰丛、髂腰肌平面 阻滞、髋关节囊内注射。
FICB的临床应用
髂筋膜的三维构造
起源:由髂肌、腰肌来源的外周丛状腱膜层形成,而非髂腰肌的肌膜增厚。髂筋膜上部 起源髂肌最高处。 髂筋膜下部向前与腹横筋膜延续。向后腰大肌与髂肌后缘之间形成隔膜,隔开椎旁与闭 孔神经。向下在腹股沟韧带外1/3被腹横肌和腹内斜肌腱膜加强,中1/3向内与耻骨肌 筋膜融合,内1/3处被股神经穿出,形成髂筋膜下口。 L5以上与椎旁、腹膜后间隙相通,仅包含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LFCN)于其中,L5 以下不含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三维重建估算髂筋膜容量(23.4±6.5) cm3,1/3 位于髂前上棘(ASIS)以下。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https://img.taocdn.com/s3/m/74272f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f.png)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新业务申请书摘要:一、背景介绍- 髂筋膜神经阻滞的定义和作用-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优点二、操作方法- 患者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三、临床应用- 适应症- 禁忌症- 效果及并发症四、总结- 推广前景- 未来发展方向正文:一、背景介绍髂筋膜神经阻滞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神经阻滞技术,通过将局麻药注射到髂筋膜下,使其在髂筋膜下扩散,达到麻醉神经的目的。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大腿前部和膝关节手术,以及髋关节、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操作方法1.患者准备:患者平卧,下肢伸直,肌肉松弛。
2.操作步骤:- 在患者腹股沟区涂抹耦合剂,并消毒皮肤。
- 使用线阵探头,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连线的外1/3 处寻找高回声的阔筋膜、髂筋膜和髂腰肌等声像。
- 将探头向头侧平移,找到髂筋膜和髂腰肌之间的间隙,即为注药区域。
- 注射适量局麻药,观察神经阻滞效果。
3.注意事项:- 在注射过程中,应确保局麻药在髂筋膜下扩散,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 注射完毕后,应观察患者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三、临床应用1.适应症:大腿前部和膝关节手术,以及髋关节、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
2.禁忌症:患者有严重过敏史、感染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
3.效果及并发症: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并发症较少,主要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感染等。
四、总结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技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该技术有望在更多手术中得到应用,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舒适度。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https://img.taocdn.com/s3/m/46c5b8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5.png)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新业务申请书摘要:1.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概述2.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和操作要点3.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4.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护理干预和麻醉配合状况5.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概述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是一种新型的局部麻醉技术,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局麻药,阻滞髂筋膜内的神经,从而达到疼痛缓解的目的。
这种技术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可以作为股神经或腰丛阻滞的补充。
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和操作要点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大腿前部和膝关节手术,髋关节、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等。
操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阻滞要点适应症:大腿前部和膝关节手术,髋关节、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
2.探头位置:横向放置于腹股沟、股动脉的外侧。
3.注药部位:局麻药在髂筋膜下由内向外扩散。
4.局麻药:稀释的局麻药30-40 毫升。
三、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有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PFNA 内固定术后镇痛的效果良好。
同时,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也可以联合其他麻醉技术,如骶丛阻滞,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护理干预和麻醉配合状况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操作过程中,护理干预和麻醉配合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麻醉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剂量,以保证镇痛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五、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https://img.taocdn.com/s3/m/d6035207195f312b3169a5f4.png)
故追踪针有很大难度 优势:最大程度避免损伤重要器官 仍需联合使用神经刺激器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腰丛阻滞
探头选择:(2-5 MHz)的凸阵探头,景深> 8cm
超声引导下的腰丛神经阻滞的目的在于:在 影像下识别横突和腰大肌以及两者至皮肤表 面的距离,这样可以让操作者在进针前判断 腰丛神经的深度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无 菌 手 套 法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无 菌 灯 罩 法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神 经 刺 激 仪
超声引导下外神经阻滞
主要内容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的背 景
设备和条件的准备 超声引导下上肢外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下肢外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臀下区入路-坐骨神经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臀区坐骨神经阻滞
探头:低频凸阵探头,10cm神经阻滞针 适应症:膝部、胫腓骨、踝关节和足部的外
科手术 局麻药:15~20ml 坐骨神经比较深,在横轴位可能呈扁平状 推荐使用神经刺激器确定阻滞针与神经的接
触 尽量使局麻药呈环形包绕坐骨神经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下肢外周 神经阻滞
腰丛 股神经 隐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坐骨神经(臀区、臀下、转子下、腘
窝、前路)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腰丛
腰丛由L1-L4前支和T12、L5前支的一部分 组成
50%的人群腰丛包含T12前支的一部分和/ 或L5前支的一部分
上部三支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及生殖股神经;
MED = 正中神经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https://img.taocdn.com/s3/m/7d45a4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f.png)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新业务申请书尊敬的领导:我是××医院麻醉科的××,向您提交一个新的业务申请书,旨在推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本申请书将介绍该项新业务的背景、意义、实施计划以及预期效果等内容。
1.背景和意义髂筋膜神经阻滞是一种麻醉技术,通过注射麻醉药物于髂筋膜神经周围,达到局部麻醉和止痛的效果。
传统的髂筋膜神经阻滞常采用经验和可感知的解剖标志作为导向,但存在操作难度大、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而超声引导下的髂筋膜神经阻滞,是一种利用超声仪器引导下进行的精确导引技术,可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此项新业务推广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超声引导下的髂筋膜神经阻滞较传统方法更加可靠、准确,可以避免误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该技术的推广可提高我院麻醉科的技术水平,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增加患者满意度。
2.实施计划(1)准备工作:组织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对超声仪器操作的熟练度,了解阻滞的关键解剖结构。
(2)团队协作:建立专门的技术团队,由麻醉科医师、超声医学专家和手术人员组成,共同参与手术过程中的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3)设备投入:购置高质量的超声仪器,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维护,以保障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4)试点推广:在麻醉科临床中选取适当的手术病例进行试点操作,积累经验,并逐步向其他科室推广,跟进手术疗效并记录并发症情况。
3.预期效果通过引入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我们期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1)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提高:超声引导下的精确导引技术可以确保药物准确注射到髂筋膜神经周围,提高手术麻醉的成功率。
(2)术后镇痛效果改善:髂筋膜神经阻滞在麻醉后可以提供持续的镇痛效果,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3)患者满意度的提升:精确导引技术的运用可以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增加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的满意度。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https://img.taocdn.com/s3/m/f51c86b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8.png)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引言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技术,用于手术和镇痛治疗。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这一技术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优势和注意事项。
原理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是利用超声成像技术,将麻醉药物准确注射到髂筋膜神经周围的区域,从而实现麻醉效果。
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髂筋膜神经和周围组织结构,使麻醉医生能够准确定位和定位麻醉药物的注射点。
适应症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适用于以下情况: 1. 髋关节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镜手术等。
2. 髂腰肌疼痛:如髂腰肌炎、髂腰肌劳损等。
3. 髋部创伤:如髋部骨折、髋部软组织损伤等。
4. 髂筋膜疾病:如髂筋膜炎、髂筋膜痛等。
操作步骤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如下: 1. 患者准备:患者取仰卧位,暴露髂前上棘和髂嵴。
2. 超声探头放置:将超声探头放置在髂前上棘与髂嵴之间的区域,调整超声仪器以获取清晰的成像。
3. 麻醉药物准备:准备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如布比卡因。
4. 麻醉药物注射:用超声引导下的针头精确定位,将麻醉药物缓慢注射到髂筋膜神经周围的区域。
5. 麻醉效果评估:观察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评估麻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优势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具有以下优势: 1. 安全性高:超声成像技术可以准确显示神经和血管结构,避免误伤。
2. 麻醉效果好:超声引导下的精确定位可以确保麻醉药物准确注射到目标区域,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3. 操作简便:超声引导下的操作步骤清晰明了,容易学习和掌握。
4. 减少并发症:由于准确定位和定位,超声引导下的髂筋膜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在进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熟练掌握超声成像技术:麻醉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技术,以确保准确的定位和注射。
2. 注意麻醉药物剂量:麻醉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量使用。
3. 预防感染: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 新业务申请书](https://img.taocdn.com/s3/m/7d4a72f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1.png)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新业务申请书(原创版)目录1.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概述2.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优点3.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适用范围4.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5.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6.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推广应用正文一、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概述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通过超声波的引导,将局麻药准确地注射到髂筋膜下,以达到麻醉的效果。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等优点,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种重要麻醉方式。
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优点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具有以下优点:1.可视化操作:通过超声波的引导,可以清晰地看到注射部位,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2.效果明显:局麻药在髂筋膜下由内向外扩散,可以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
3.副作用小: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副作用较小,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不适。
三、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适用范围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适用于以下情况:1.大腿前部和膝关节手术2.髋关节、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患侧腹股沟区。
2.涂抹耦合剂,将超声探头置于患侧腹股沟区。
3.确定注射部位,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
4.将局麻药注射到髂筋膜下。
5.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立即处理。
五、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前应进行充分的镇静、镇痛。
2.注射局麻药时,应缓慢注射,避免过快注射导致局麻药扩散过广。
3.注射部位应准确,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4.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六、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推广应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19362459_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闭合髓内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219362459_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闭合髓内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e0d46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1.png)
洪李萍等: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闭合髓内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闭合髓内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洪李萍洪李萍,,朱恩华朱恩华,,周娟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扬州 225200摘要 目的 探讨对行股骨闭合髓内针内固定的老年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4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股骨闭合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40,常规全麻)与观察组(n =40,联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中不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2、6、12、24 h 的疼痛评分(VAS )与镇静-躁动评分(RASS )。
结果 观察组手术开始5 min 的心率为(79.59±3.40)次/min ,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为(94.65±3.71)mmHg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7.966、10.189,P <0.05)。
观察组术后2、6、12、24 h 的VAS 评分分别为(1.50±0.34)分、(2.03±0.38)分、(2.51±0.53)分、(2.93±0.8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535、12.713、9.481、7.231,P <0.05)。
观察组术后2、6 h 的RASS 评分分别为(-1.30±0.30)分、(-1.13±0.2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586、5.699,P <0.05)。
结论 对老年股骨闭合髓内针固定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能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术后镇痛、镇静作用理想。
关键词 超声引导;髂筋膜神经阻滞;髓内针内固定术;老年;生命体征;镇痛中图分类号 R 4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2.45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Iliac Fascial Nerve Block in Internal Fixation of Closed Intramedullary Pins in the Elderly FemurHONG Liping, ZHU Enhua, ZHOU Juan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Yangzhou Jiangdu People´s Hospital,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25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using ultrasound-guided iliac fascia nerve block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losed intramedullary femoral pin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From May 2020 to April 2022, 80 elderly patients treated with closed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of fe⁃mur in Yangzhou Jiangdu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40, conventional general anesthesia)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40, combin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iliac fascial nerve block).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at differ⁃ent times during operation, 24 h pain score (VAS) and sedation-restlessness score (RAS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eart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9.59±3.40) beats/mi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operation,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was (94.65±3.71) mmHg,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17.966, 10.189, P <0.05). The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50±0.34) points, (2.03±0.38) points, (2.51±0.53) points and (2.93±0.89) points, respectively, at 2 h, 6 h, 12 h and 24 h after operation,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 =13.535, 12.713, 9.481, 7.231, P <0.05). The RAS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30±0.30) points and (-1.13±0.28) points respectively at 2 h and 6 h after operation,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6.586, 5.699, P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ultrasound-guided iliac fascia nerve block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closed intramedullary femoral pin fixation can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patients´ intraoperative vital signs, and 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and seda⁃* 临床研究 *收稿日期:2022-12-02;修回日期:2022-12-22基金项目:扬州市科技项目(YZ2020117)。
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摆放体位过程中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摆放体位过程中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311c9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2.png)
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摆放体位过程中应用价值【摘要】老年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骨科问题,手术治疗中摆放体位的选择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摆放体位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然后阐述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摆放体位在手术中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应用该技术的优势和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临床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其应用效果。
最后总结了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摆放体位中的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康复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引导、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摆放体位、手术安全、操作步骤、临床研究、案例分析、应用价值、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存在定位难度大、成功率低、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为此,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通过超声引导下进行阻滞,可以提高定位准确率、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摆放体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从技术原理、操作步骤、临床研究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摆放体位过程中应用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的价值。
通过对手术过程中应用该技术的临床观察和病例分析,我们旨在评估其对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成败的影响,以及其在摆放体位过程中的优势和具体操作步骤。
通过深入研究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技术原理,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手术操作指导,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方法,为临床实践和手术操作提供有力支持。
新技术新项目转化为常规应用技术申请表
![新技术新项目转化为常规应用技术申请表](https://img.taocdn.com/s3/m/170e7b32bd64783e09122bc2.png)
新技术、新项目转化为常规应用技术申请表
项目名称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
项目类别
■一类;□二类;□三类
申报科室
麻醉科
项目负责人
完成例数
开展起止时间
完成时长
试用期工作总结(包括:临床应用效果、完成情况、经济及社会效益、技术难点、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情况等)
本科室至今总共实施了远远超过100例次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对机体影响小,恢复快,术后镇痛良好,节省医疗费用的优点。大多数病例效果良好,技术可靠安全,完全能够达到外科手术要求,术后随访发现并发症、不良反应极少,暂未发现有麻醉意外及事故的发生,目前临床应用已十分安全可靠。该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围术期医疗质量,降低病人的经济的负担,满足社会对麻醉医疗的要求,由于超声实现了“精准麻醉”,可显著降低全麻率,明显降低麻醉用药成本,符合医疗管理机构“双降双控"及“舒适医疗”两方面要求,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并减少医疗消费负担。
并发症、不良反应:1.操作意外,比如气胸、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麻痹、硬膜外阻滞、全脊麻、局部血肿等2.局麻药误入血管或药量过大致急性中毒3.穿刺操作、局麻药所致的神经损伤。
操作规范:另附。
质量评价:
随着超声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特别是高频超声技术的发展,能比较清楚地显示表浅的神经结构。超声可实时观察目标神经及其周围的结构、穿刺针的行进路线、局麻药的扩散,实现了神经阻滞的可视化,同时联合神经刺激仪的双重确定更加肯定了该技术的良好效果。同时,由于外周神经置管设备及技术的提高,使术后镇痛的质量大大提高。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及外周神经置管,使神经阻滞麻醉进人可视化时代,显著提高了麻醉质量。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的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8026ab548d7c1c709a1453f.png)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7-05-27T11:13:10.9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1期作者:张文清陈红英林志坚[导读] 安全、便捷、有效和快速的医疗工作是现代医学的核心内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麻醉科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超声因具有可视性、可重复性、以及无创等特点,为临床麻醉提供了安全快捷的技术保障以及精确的数据,对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保证与提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超声引导下的髂筋膜间隙阻滞在下肢手术中应用广泛,本文就髂筋膜间隙解剖结构及其超声影像定位、操作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殊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以及术后镇痛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超声;髂筋膜间隙阻滞;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049-03Research progress of ultrasound guided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Zhang Wenqing,Chen Hongying,Lin Zhijian.Zhangzh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Zhangzhou,Fujian Province,363000 China 【Abstract】Ultrasound,because of its visibility, repeatability, and non-invasiv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safe and fast and accurate data for clinical anesthesia, and to improve the medical safety and medical quality assurance has a greater role in promoting.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is widely used in lower limb surgery, summar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iliac fascia anesthesia anatomy and ultrasound positioning, operation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special patient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Keywords】Ultrasound;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Research progress安全、便捷、有效和快速的医疗工作是现代医学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以超声技术为代表的可视化技术在麻醉学领域迅猛发展。
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技术新进展
![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技术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d61d4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8.png)
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技术新进展金荒漠;郭向阳【摘要】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技术目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单纯使用神经刺激器相比,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更高,耗时更短.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将超声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是否可行仍存在争议.超声引导技术并不能显著减少穿刺所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但与神经刺激器联合使用仍能改善神经阻滞操作的安全性.【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1(003)010【总页数】8页(P51-58)【关键词】超声;周围神经阻滞;神经刺激器;局部麻醉;神经损伤【作者】金荒漠;郭向阳【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安全、便捷、有效和快速的医疗工作是现代医学的核心内容,麻醉科的许多临床工作针对的是病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怎样在高效运转的医疗模式下保证医疗质量,是摆在麻醉学从业人员面前的严峻问题。
目前,以超声技术为代表的诸多可视化技术使麻醉学科逐渐摆脱了“盲目”操作的时代,进入到可视化操作的新纪元。
超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认可度最高的可视化技术。
它对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善了临床麻醉操作的水平,将麻醉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麻醉超声技术包括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TEE)、经颅多普勒技术、以及超声引导下的动静脉穿刺等等。
其中超声引导周围神经阻滞技术近年来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值得我们在下面进一步阐述。
1 超声引导技术与应用神经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研究进展周围神经阻滞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有多种辅助方法,如超声引导[1]、透视引导[2]、神经刺激[3]和筋膜突破音[4]等,从最初的寻找异感法,到神经刺激器的广泛使用,再到超声引导辅助神经刺激器,周围神经阻滞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历了逐步提高的发展过程。
近年来有多项研究对神经刺激器或超声引导技术进行了比较,有证据显示,单纯通过神经刺激方法引导置管对改善下肢的镇痛效果作用很小[5-6]。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科技申请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科技申请](https://img.taocdn.com/s3/m/a437e196de80d4d8d15a4ffe.png)
计划类别:
受理编号:
上杭县科技计划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
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
联系人:联系电话:
传真:邮政编码:
通信地址:
E-mail:
申请日期:年月日
上杭县科学技术局
二OO五
简表
一、项目背景和实施条件
二、项目的研发内容
三、项目预期达到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五、项目的结题方式和时间
本项目将于年月,由县科技局或其委托单位组织有关专家(鉴定、评审或验收)。
形成的成果或专利权属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六、经费预算单位:万元
备注:1、“经费支出预算”按《龙岩市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填报
2、“人员费”需说明累计全时工作时间
3、其它费是指会议费、差旅费、资料费(含出版、查询、打印及印刷)
4、项目间接费是指项目单位的管理费用及设备仪器的折旧费用等
七、项目组成员
八、项目申请单位意见(对实施本项目所需的人、财、物等条件做出承诺)
九、合作单位意见(对实施本项目所需的人、财、物等条件做出承诺)
十、各级主管部门意见。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e5c3685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f.png)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李彦平,方圆,张旭,马玉林,石磊安康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陕西安康725000【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THA 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各40例。
A 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内侧入路FICB ,B 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外侧入路FICB 。
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48h 视觉疼痛模拟(V AS)评分、舒芬太尼使用量、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阻滞指标(穿刺注药时间、置管时间、导管重新固定例数、置管深度)、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C 反应蛋白(CRP)]、手术前后疼痛介质指标[血清P 物质(SP)、神经肽Y (NPY)、前列腺素E2(PGE2)及5-羟色胺(5-H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A 组患者术后48h 的V AS 评分为(2.43±0.45)分,明显低于B 组的(3.48±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A 组患者的导管重新固定例数占比为5.00%,明显少于B 组的25.00%,置管时间为(63.29±8.36)s ,明显短于B 组的(155.40±9.25)s ,置管深度为(11.13±1.27)cm ,明显大于B 组的(7.09±1.18)cm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的穿刺注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d ,A 组患者的NE 、CRP 、Cor 水平分别为(236.16±16.33)pg/mL 、(7.18±0.64)mg/L 、(193.62±24.19)pg/mL ,明显低于B 组的(289.29±27.12)pg/mL 、(12.40±1.41)mg/L 、(235.39±26.31)pg/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d ,A 组患者的NPY 、SP 、PGE2、5-HT 水平分别为(68.68±7.51)pg/mL 、(72.14±8.38)pg/mL 、(28.99±5.32)ng/mL 、(0.64±0.14)μmol/L ,明显低于B 组的(81.29±8.45)pg/mL 、(95.68±9.35)pg/mL 、(39.48±4.80)ng/mL 、(0.95±0.22)μ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A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略低于B 组的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超声引导连续髂筋膜阻滞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连续髂筋膜阻滞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后镇痛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c8214065ce0508773213ad.png)
·临床报道·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多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1]。
除手术外,完善的术后镇痛对老年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也至关重要。
既往术后镇痛常选用静脉输注镇痛药,但常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传统神经阻滞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但精确性较差[2]。
本组旨在分析超声引导连续髂筋膜阻滞在老年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因股骨粗隆间骨折拟于椎管麻醉下行PFNA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年龄65~85岁,平均(71±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
术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组(A组)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每组各30例。
排除标准:存在外周神经阻滞禁忌症,对酰胺类麻醉药物和阿片类药物过敏者;合并心肺脑疾病者;长期服用镇痛药物者。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仪器与方法1.仪器:使用Sonosite M-Turb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6~13MHz。
2.方法: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
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取患侧卧位,选取腰椎第三、四间隙实施腰-硬膜联合麻醉。
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10至S5后开始手术,术中维持循环稳定,术后拔除硬膜外导管。
A组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外展,在腹股沟韧带中外1/3下1.0~2.0cm,平行腹股沟韧带放置探头,获取最佳超声图像(图1);16G穿刺针采用“平面内”技术,在超声监视下针尖到达髂筋膜和髂肌之间,回抽无血无气后注入生理盐水3ml;观察盐水扩散良好后,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18号硬膜外导管,连接电子镇痛泵。
镇痛剂配方:0.2%罗哌卡因250ml,负荷剂量20~25ml,背景剂量5ml/h,自控剂量每次5ml,锁定时间30min。
B组患者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连接电子镇痛泵,配方:200μg舒芬太尼稀释至100ml,负荷剂量2ml,背景剂量2ml/h,自控剂量每次2ml,锁定时间3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新业务申请书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概述
2.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优点
3.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适用范围
4.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
5.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
6.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
7.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推广建议
正文
一、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概述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是一种新型的局部麻醉技术,通过超声波的引导,将局麻药注入髂筋膜间隙,从而达到阻滞神经,实现疼痛缓解的目的。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明显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青睐。
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优点
1.操作简单: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医生只需在超声波的引导下,将局麻药注入髂筋膜间隙即可。
2.创伤小:由于该技术采用局部麻醉,避免了全身麻醉的风险,且操作过程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3.疗效明显: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疗效明显,适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如术后疼痛、癌痛等。
三、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适用范围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适用于各种局部疼痛的治疗,如术后疼痛、癌痛等。
尤其适用于大腿前部和膝关节手术,髋关节、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
四、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患侧腹股沟区。
2.医生在超声波的引导下,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3.使用超声波探头,将局麻药注入髂筋膜间隙。
4.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如有需要,可适当增加局麻药的剂量。
五、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
1.穿刺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附近的血管和神经。
2.注射局麻药时要注意控制剂量,避免过量注射导致局麻药中毒。
3.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感染。
六、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术后恢复质量。
七、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推广建议
鉴于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的诸多优点,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