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中语文必修Ⅰ精美可编辑课件(故都的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秋景 品味秋色
清 静 悲凉
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 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 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 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 寞的悲凉来颂秋的。
思考:
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 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 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 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 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 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心中有秋 笔下才有秋
前人咏秋的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 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朗读课文,思考探究: 1.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 者笔下,“故都的秋”呈现出什么特 点?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这一 一特点的?
清 静
悲 凉
一 九 三 四 年 八 月 北 平

秋 秋 雨
庭 秋 槐
秋 景

奇 景






声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文章的结构
(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 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 往之情。 (3-10 ):分写部分,从记叙和 议论两部分描写古都纷繁多彩的秋天 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11-12 ):总括全文,强调 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 北国之秋的眷恋。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 乱,民不聊生,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 协等原因,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 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从上海移 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 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 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因此,作者描写 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 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 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