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为学思想及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老子为学思想之比较及启示
徐伟平2014010458 机械工程系
摘要:孔子开启了儒学之路,老子开启了道家之路,因两位而留下来的《论语》
和《道德经》更是被后世奉为经典。
但两者对于“为学”之法各有所见,既有其共同之处,又有着分歧。
老子以“道”和“德”为核心,孔子以“仁”“礼”为主张,各自阐述他们的为学思想。
关键字:为学;老子;孔子;乐学;日益
孔子为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新的教育历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西汉罢黜百家,古代中国大部分时间便在儒家为学的思想下前进了二千年。
,儒家成为了统治者的的工具,但同时道家在民间也具有深远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他们的为学思想各有千秋,也为后世学者带来深刻引导。
一、孔子和老子的为学思想
孔子一生为人,即在悦于学而乐于教。
[1]在学习方面,《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学习的本质属性是“乐”,人要乐于学习,在学习中体会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学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温故时习,从温习中体会出新的知识,感悟新的道理,得到新的收获。
其次要好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给出了好学的内容,即不追求物质生活的安逸和享乐,言行上要勤勉聪敏谨慎,向有德之人辨正自己的是非。
学习有三种境界“知”“好”“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将乐学推到了学习最高境界。
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再次,孔子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和思结合起来,不至于机械的学习和盲目的思考。
子夏对学思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学问虽然广博,但贵在能反思自己、恳切发问,仁就在这其中了。
老子则提出“为学日益”(《老子第四十八章》),这里老子提出的“为学”是指探求外物的知识活动。
而它的下一句“为道日损”,“为道”是通过冥想或体验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
老子认为我们仍旧需要知识,用观的方法探索外界的知识。
冯友兰先生说:“为学就是求对于外物的知识。
知识要积累,越多越好,所以要日益。
为道是对于道的体会。
道是不可说,不可名的,所以对于道的体会是要减少只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出自《老子》十九章),所以要日损。
”
[2]老子的另一句关于学习的观点“绝学无忧”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任继愈对
“绝学无忧”的解释是“抛弃学问,可以使人无忧”。
[3] 陈鼓应则结合老子的时代特征,将“绝学”解释为“弃绝仁义圣智之学”,即将“学”理解为“仁义圣智之学”。
[4]在这里我比较推崇陈鼓应先生对“绝学无忧”的看法,老子提出的“绝学”和“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等主张应当结合老子在《道德经》的提出的“为学”是为了“为道”,而“绝学”亦是为了“为道”,其最终要阐述的都是“道”。
即针对时弊,所想出的釜底抽薪的办法,而这也正是老子博爱和积极救世思想的体现。
虽然在老子的年代,社会存在着“学无益”的观点,但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一句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子认为“为学”所得到的是知识的积累,而非是抛弃学问和知识,并不是反对“学”。
所以如果是任继愈先生的提法则与“为学日益”冲突。
同时老子又认为人们“为学”可以增长知识,但是也有可能导致私欲妄见的增加,进而影响“为道”。
“为道”则会不断减损私欲妄见,增强自然的真朴。
两者都提倡学习,但学的方法和学习目的不同。
老子提出了“为学”的具体方法,即“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第十六章)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观”即按照事物的本原面貌,不受情感欲望的影响。
“为学”必须保持内心的安静,不受情感欲望的影响,才能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老子》第五十四章)因此在“为学”的同时,必须努力丢弃、断绝“为学”带来的巧诈和欲望。
可以这么说,在老子那里,“为学”是学习客观知识。
[5]。
老子认为为学通过探索外在事物,积累知识,进而了解精神本源。
孔子认为为学要好学、切问和思辨。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为政》),早上闻其道,哪怕傍晚死了也愿意,孔子的好学热道竟至如此!“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习要切问,审问,才能有所收获。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即使在学好了在践行之前,也要思辨。
孔子坚决反对那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空想,认为思而不学是浪费时光,主张人们进行脚踏实地的学习。
孔子认为为学可以修身,其目的是知识和德行的统一。
“志于学”之目的在于“下学而上达”,养成良好的德行。
[6]儒家主张“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只有在对万事万物有所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之后才能心思端正,修养品性,达到德行的美好。
二、孔子和老子的为学思想的启示
孔子和老子的为学之道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依然具有意义。
现在的许多学生能在考试中拿高分,但在生活上却不无法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很多学生一味地沉在书本中,不是因为乐学,而仅仅是因为考试和升学的压力自己强迫自己学习。
文凭也成了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敲门砖,功利心成了浮躁学风、虚假论文的催化剂。
确实不以功利以主要目的的学习之人少见,“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
体会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学习从人道出发,遵循高尚的德行,以仁爱心怀天下。
论语的“仁学”,主张君子修身,看起来是“为己”,是积极意义上的“为人”,为了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影响别人。
为了他人,为了社会,谋求社会利益。
孔子倡导学做君子,以德立身,为社会贡献,这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为为学的初心。
为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在认识的同时需要我们进行实践。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道德经》70章),这
里道是实践的道,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老子于《道德经》五千言中深入浅出,以明白晓畅的语言,阐发大道,启发世人,把握“道法自然”玄旨,遵循“清静无为”圭臬,无私成其私,终成大业而不居。
参考文献
[1]钱穆 .《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再版序P1。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修订增补版)[M].北京:中华书局1984版:P243。
[3]任继愈.《老子绎读》[M].商务印书馆,2009。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修订增补版)[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P138。
[5]李永贤.《“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为学”“为道”思想之智慧》[J]《高校教育管理》, 2009, 第3期:69-75
[6]高桂娟.《为学与为人—孔子的人才培养思想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9-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