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部分教学课件共22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世纪金榜》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共89张PPT)
![《世纪金榜》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共8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2458c7a58da0116c17492c.png)
D.若抑制图中神经元的细胞呼吸,不影响兴奋的传递
【解题技法】——识图突破法 1.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识别突触的结构,理解兴奋 的传递方向。
2.答题分析: (1)识图:结合选项作出判断。 传出 填“传出”或“传入”) 图甲:结构“”为兴奋_____( 部分,则刺激②处,在①③④⑤⑥可以测到电位变 化,A项正确。 神 图乙:b端内部有“小黑点”,代表此端可以释放___ 经递质 ,则可判断兴奋会由____ b端 传向____ c端 。所以刺激 _______
受体蛋白 的合成是在细胞内的核糖 C项:突触后膜上_________ 模板、原料和ATP ,故C项正 体上进行的,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 确。 D项:神经细胞由兴奋恢复为静息状态时,排出钠离子 主动运输 过程,需要________ 消耗ATP ,故D项正确。 属于_________
专题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细胞体 答案速填:①_______
轴突 ②_____
脊髓 ③_____
激素 _____
非条件反射 ④___________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次,C项错误。 b、c点,电流计指针分别偏转_____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突触处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 变,B项错误。 消耗 能量的过 (3)兴奋传递依靠神经递质的释放,是_____ 程,抑制细胞呼吸,减少产能,会影响兴奋的传递,
D项错误。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消耗能量。
【解题技法】——识图突破法 1.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识别突触的结构,理解兴奋 的传递方向。
2.答题分析: (1)识图:结合选项作出判断。 传出 填“传出”或“传入”) 图甲:结构“”为兴奋_____( 部分,则刺激②处,在①③④⑤⑥可以测到电位变 化,A项正确。 神 图乙:b端内部有“小黑点”,代表此端可以释放___ 经递质 ,则可判断兴奋会由____ b端 传向____ c端 。所以刺激 _______
受体蛋白 的合成是在细胞内的核糖 C项:突触后膜上_________ 模板、原料和ATP ,故C项正 体上进行的,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 确。 D项:神经细胞由兴奋恢复为静息状态时,排出钠离子 主动运输 过程,需要________ 消耗ATP ,故D项正确。 属于_________
专题11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细胞体 答案速填:①_______
轴突 ②_____
脊髓 ③_____
激素 _____
非条件反射 ④___________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次,C项错误。 b、c点,电流计指针分别偏转_____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突触处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 变,B项错误。 消耗 能量的过 (3)兴奋传递依靠神经递质的释放,是_____ 程,抑制细胞呼吸,减少产能,会影响兴奋的传递,
D项错误。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消耗能量。
体液调节PPT教学课件
![体液调节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db44c010661ed9ac51f3ee.png)
刺激
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垂体
分泌促性腺激素
性腺 分泌性激素
阅读和观看与性有关的书籍、电影、电视、录像等,会影 响血液中性激素的含量。
课题2 平 衡 膳 食
红葡萄酒可抗癌
联想.质疑:为了保持 水
身体健康,如何决定果与摄 健
入食物的种类和数康量
• 小资料:合理营养与合理膳食
• 合理营养就是一日三餐所提供的各种营 养素能够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 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也就是膳食调 配合理,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主食有 粗有细,副食有荤有索,既要有动物性 食品和豆制品,也要有较多的蔬菜,还 要经常吃些水果,这样才能构成合理营 养,合理膳食要素。食物要多样 ,食盐 要限量;饥饱要适当 ,甜食要少吃;油脂要
2. 食物的酸碱性并非味觉上的感受。味觉上 感受到酸味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性食物。
酸性食物: 在人体内,其最终 代谢产物是酸性物 质的食物
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 在人体内,其最终 代谢产物是碱性物 质的食物
碱性食物
碱性食物
•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1.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 子、乌鱼子等。
血糖降低
A细胞
分 泌
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转 变为糖元
胰岛素
非糖物质转为 葡萄糖、糖元 分解为葡萄糖
B细胞
分 泌
血糖升高
通过拮抗作用,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实现对血糖的调节
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除激素外,CO2、H+、乳酸和K+等也通过体液传送, 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H+、 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 所进行的调节。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4385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e.png)
认识不断深入。
现代研究
现代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生命活动调 节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 践指导,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未来生命活动调节的研究将更加 深入,有望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提高提供更多帮助。
03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概述
神经调节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 统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应答反 应的过程。
05
04
社交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与 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和经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 氧
够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
运
密度,提高身体稳定性。 动
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
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量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
训
劳和损伤。
练
柔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韧
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耐
性
力,增强免疫力。
训
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能
适
够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
量
肉伸展性,预防运动损
运
伤。
动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心理健康
学习本章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生理机制,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01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02
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机 制。
03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例。
0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02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述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 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 健康和预防疾病。
现代研究
现代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生命活动调 节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 践指导,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未来生命活动调节的研究将更加 深入,有望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提高提供更多帮助。
03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概述
神经调节是生物体通过神经系 统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应答反 应的过程。
05
04
社交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与 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和经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 氧
够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
运
密度,提高身体稳定性。 动
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
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量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疲
训
劳和损伤。
练
柔
如跑步、游泳、骑车等, 韧
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耐
性
力,增强免疫力。
训
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能
适
够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
量
肉伸展性,预防运动损
运
伤。
动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心理健康
学习本章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生理机制,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01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02
了解神经调节、体液调 节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机 制。
03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例。
0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02 生命活动的调节概述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 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 健康和预防疾病。
om生物:复习课件(必修3第2章)
![om生物:复习课件(必修3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618a3ef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e.png)
饮水过多,
盐分丢失过多
产生渴觉
大脑皮层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
+
-
垂体后叶
+
-
抗利尿激素
+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 第25页,共41页。
+ 尿量
1、水盐平衡是在神经和激素调节下通过肾脏来实现的
(最终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由重吸收作用实现)。
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
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3)化学成分:蛋白质或糖蛋白
2、抗体: 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的 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 抗体的化学本质: 球蛋白
• 抗体的性质: • 抗体的分布:
特异性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的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第27页,共41页。
(二)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来源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功能
处理、呈递抗原, 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呈递抗原,
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 组织胺,从 而引发过敏 反应
使抗原沉淀 或形成细胞 集团
1、抗原与过敏原:过敏原具个体差异性,而抗原不具 个体差异性。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生命活动的调节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ppt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生命活动的调节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8ac4d84b35eefdc9d3335d.png)
答案:B
3.(2019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 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________,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 ________。
(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 ,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考点 2 通过激素的调节 [考点突破] 1.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激素调节要点归纳
3.动物生命活动方式
4.激素及其调节的实验探究 (1)常见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生理功能的实验验证方法
化学本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解析:本题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有氧运动,因变量是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靠学习记忆 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据题意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均优于对照 组,而学习记忆的产生离不开海马脑区神经元产生兴奋和传递兴奋,所以综合分析可知, 规律且适量的运动可通过促进海马脑区神经元的兴奋,增加神经元间的联系,促进海马脑 区发育,进而促进学习记忆,B 选项正确。故选 B。
答案:B
3.(2019 年陕西省二模)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在 A 图中,反射弧中包含三个、两种神经元和两个突触 B.B 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c 为兴奋部位 C.兴奋在③处和⑥处传导时,信号变化和速度均不同 D.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2019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 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________,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 ________。
(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 ,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考点 2 通过激素的调节 [考点突破] 1.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激素调节要点归纳
3.动物生命活动方式
4.激素及其调节的实验探究 (1)常见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生理功能的实验验证方法
化学本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解析:本题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有氧运动,因变量是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靠学习记忆 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据题意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均优于对照 组,而学习记忆的产生离不开海马脑区神经元产生兴奋和传递兴奋,所以综合分析可知, 规律且适量的运动可通过促进海马脑区神经元的兴奋,增加神经元间的联系,促进海马脑 区发育,进而促进学习记忆,B 选项正确。故选 B。
答案:B
3.(2019 年陕西省二模)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在 A 图中,反射弧中包含三个、两种神经元和两个突触 B.B 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c 为兴奋部位 C.兴奋在③处和⑥处传导时,信号变化和速度均不同 D.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2章 微专题突破(二)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2章 微专题突破(二)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7481e4b7360b4c2f3f6479.png)
(2)GCS的含量升高后,通过HPA轴的活动可维持GCS含量的相对稳定, 这体现了激素分泌调节的反馈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GCS的水平,从激素调节的特点分析,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下丘脑通过支配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于相关的内分泌腺,A正确; 下丘脑具有体温调节中枢,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正确;下丘脑能传 导兴奋,并能产生相应的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饮水过 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D错误。]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TRH) 反馈 (2)神经中枢 胰岛 (3)升高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谢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92021/11/192021/11/1911/19/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192021/11/19November 19,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 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11/192021/11/19
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4《免疫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97e428d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a.png)
称为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2、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第十四页,共84页。
抗原
1、定义: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
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 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 合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2、举例:病原体、蛋白质毒素、异
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 血清等。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 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构成。
第七页,共84页。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体的三 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第八页,共84页。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免疫缺陷病的种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疾病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缺陷病。
第四十页,共84页。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 症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 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AIDS:
Acquired(获得的)
• 自身免疫病:
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 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 疫病。
第三十页,共84页。
自身免疫病
•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三十一页,共84页。
风湿性心脏病:
抗体
进攻
进攻
酿脓链球菌 表面的一种 抗原决定簇
相似
心脏瓣膜 上的一种
1、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2、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第十四页,共84页。
抗原
1、定义:凡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
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 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 合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2、举例:病原体、蛋白质毒素、异
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 血清等。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 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构成。
第七页,共84页。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人体的三 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第八页,共84页。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免疫缺陷病的种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疾病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缺陷病。
第四十页,共84页。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 症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 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AIDS:
Acquired(获得的)
• 自身免疫病:
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 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 疫病。
第三十页,共84页。
自身免疫病
•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三十一页,共84页。
风湿性心脏病:
抗体
进攻
进攻
酿脓链球菌 表面的一种 抗原决定簇
相似
心脏瓣膜 上的一种
2012高考一轮复习【生物】精品课件 第9单元-人体和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2高考一轮复习【生物】精品课件 第9单元-人体和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7605b2c489eb172ded63b736.png)
的液体环境。
(2)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 的体内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外界环境指人体外的环境。
①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子宫腔与外界相通,属于
人体内的外27讲 │ 要点探究
泪腺、汗腺、皮脂腺等)分泌的,运输到体外和消化腔的液 体,包括各种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等,与外界直接接触, 这些液体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②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人体的角度看是内 环境,从细胞角度看是细胞外液,所以,内环境和细胞外液是同
境稳态为核心,综合复习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和调节机制。 2.特别关注主干知识内容。如内环境稳态实例中的水和无
机盐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及甲状腺分泌的分级
调节;调节机制中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特 异性免疫中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等。
第九单元 │ 复习策略
3.通过画过程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如对血糖平衡、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体温和水盐调节、免疫调节等知识的复 习。 4.注重应用层次的综合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梳理 相关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如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的区别, B 细胞与T细胞的比较等。充分运用已有生理知识,拓宽知识面, 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灵活准确的解答好综合题。
第27讲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小泡内神经递质。
第27讲 │ 要点探究
变式题 【2011·常州一中】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
中,错误的是( A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毛细血管壁细胞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第27讲 │ 要点探究
第27讲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章末归纳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章末归纳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d0d28b369dc5022aaea00ff.png)
二、人体内主要激素的比较
分泌腺 激素名称 抗利尿激素 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甲状腺 睾丸 甲状腺激素 雄性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固醇 蛋白质 全身 甲状腺 性腺 全身 全身 化学性质 多肽 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肾小管、 肾小管、 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集合管 垂体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 促进生长, 骨的生长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激素的合 成和分泌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 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卵巢 孕激素 胰 岛 B细胞 细胞 A细胞 细胞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固醇 蛋白质 多肽 卵巢、 卵巢、 乳腺 全身 肝脏 免疫 器官
胸腺
胸腺激素
多肽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①蛋白质类、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使用,因其进入消 蛋白质类、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使用, 化道后能被消化酶降解而失去作用,氨基酸衍生物类、 化道后能被消化酶降解而失去作用,氨基酸衍生物类、 固醇类激素,可以口服使用。 固醇类激素,可以口服使用。 ②有的激素具有特异性,专门作用于一定的器官,对 有的激素具有特异性,专门作用于一定的器官, 其他器官不起作用,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专门作用于垂体, 其他器官不起作用,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专门作用于垂体, 抗利尿激素专门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抗利尿激素专门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有的激素没有 专门的靶器官,如生长激素、 专门的靶器官,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 各个细胞都起作用。 各个细胞都起作用。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资料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02bb687fd5360cba1adbb9.png)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2.水盐调节 (1)体内水盐的来源。 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另外还可以从代谢 过程中获得部分水分。 (2)水盐调节的过程。(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为例)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等原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及意义 (1)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 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 功能。 (2)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预习交流2 某同学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可 取?为什么? 提示不可取。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么应通过尿液排 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内环境的紊乱。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
探究点 二
迁移与应用 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导学号52250010)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答案:B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
探究点 二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
探究点 二
迁移与应用 当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冰盖之巅”时,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 变化是( )。(导学号52250009)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 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D
人教版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高二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件
![人教版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高二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10a903581b6bd97e19ea00.png)
D )
A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C 孕激素、雌激素、催乳素
D 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
3.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其原因是( A 只有甲状腺细胞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基因 B 只在甲状腺细胞上才有促甲状激素的受体
)
B
D
C 垂体特定地通过血管将促甲状腺激素运送到甲状腺处发挥作用 D 垂体通过神经将甲状腺激素运送到甲状腺部位 4.关于激素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激素名称 生长激素 产生部位 垂体 化学本质 蛋白质 主要作用 重在生长 缺乏症 侏儒症 过多症 巨人症、肢 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含碘的氨 基酸衍生 物
重在发育,提 呆小症, 高神经兴奋性, 地方性 甲亢 促进分解代谢 甲状腺 肿
降低血糖含量 糖尿病 低血糖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促甲状腺激素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垂体 蛋白质
升高血糖的作用。
5) 雄激素和雌激素:主要是由睾丸和卵巢分泌,可分别促进雄雌 的 发育和 生殖细胞 的生成,激发并维持各自 ; 生殖器官 雌激素还能激发并维持雌性正常的 。 性周期 第二性征 6) 孕激素:由 卵巢 分泌,作用是促进子宫内膜 和 乳腺 等的生
长发育,为受精卵的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
7)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 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生理作用显著——高效
资料3:
•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 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通过体液运输
资料4: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 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能被特定激素作用 的器官、细胞就是该 激素的靶器官、靶细 胞。
初一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材分析 课件(共89张PPT)
![初一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材分析 课件(共8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b0551cdd36a32d73758148.png)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标要求
• 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 •二级主题: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重要概念: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 生殖等生命活动。
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具体内容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黑眼球) (白眼球)
(外膜后半部分)
巩膜:白色,坚韧可以保护眼 球内结构。
(外膜前部分,约1/6)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 线,坚韧。
(中膜后半部)
脉络膜 :含丰富的血管 ——营养作用
含黑色素 ——吸收光线
,使眼球内形成暗室
虹膜 瞳孔
其余物体所呈的倒像可 以落在视网膜其余位置
所呈倒像落在 视网膜中央凹
其余物体所呈的倒像可 以落在视网膜其余位置
所呈倒像落在 视网膜中央凹
玻璃体
晶状体
成 倒 像
角膜 瞳孔
物体反射的 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折光系统
视网膜
成 像
视觉的形成
角 膜
瞳晶 孔状
体
玻 璃 体
视 网 膜
成 像
视 神 经
膜
脉络膜 :含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营养、吸收光线。
球
内膜即视网膜 ,其中有可以感受光线的感光细胞。
的
结 构
内
晶状体:类似凸透镜状结构,曲度可以改变。
容
物
玻璃体 :透明胶状物质。
相机成像原理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高效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末高效整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8b15761711cc7931b716a9.png)
第 2 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章末高效整合
专题讲座
❖ 兴奋传导方向及电流表指针偏 ❖ 1.在神经转纤维的上判断
❖ (1)静息状态:
❖ A.电极都在膜外,电流计示数为0,即指针 不偏转。
❖ B.电极分别在膜内外,电流计示数指针向 膜内一侧偏转。
❖ (2)刺激状态:
❖ ①刺激a点时:b点先兴奋(内正外负),电流计 指针向左偏转;b点恢复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未传到d点,指针归零;d点兴奋(内正外负), 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d点恢复静息电位,指 针归零。即电流计指针共发生两次方向相反 的偏转。
❖ 3.感受刺激
❖ 下丘脑内有渗透压感受器,当细胞外液渗透 压发生改变时,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 4.传导兴奋
❖ 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 兴奋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从而增加饮
❖ 3.右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 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 间的关系示意图(“+” 表示促进,“-”表示抑
❖ 制 A.),图下中列a为有下关丘说脑法,中b正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 确 腺的体是( )
❖ 答案: A
❖ 2.下图表示连接有电流表的一段神经纤维, 且bc与cd的距离相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 A.刺激a点时,d点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 B.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b点膜电位为内
负外正 ❖ C.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电流表发生两次
❖ 解析: 刺激a点时,d点没有电位变化,膜 电位为外正内负,A正确;兴奋从a点传至d 点时,b点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后又恢复正常(外正内负),B正确;当兴奋从 a点传至d点时,兴奋先传至b点,发生电位变 化,使电流表偏转,兴奋传至d点时又使电流 表偏转一次,C正确;由于bc与cd的距离相等, 刺激c点时b点、d点同时产生电位变化,电流 表不偏转,D错误。
❖章末高效整合
专题讲座
❖ 兴奋传导方向及电流表指针偏 ❖ 1.在神经转纤维的上判断
❖ (1)静息状态:
❖ A.电极都在膜外,电流计示数为0,即指针 不偏转。
❖ B.电极分别在膜内外,电流计示数指针向 膜内一侧偏转。
❖ (2)刺激状态:
❖ ①刺激a点时:b点先兴奋(内正外负),电流计 指针向左偏转;b点恢复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未传到d点,指针归零;d点兴奋(内正外负), 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d点恢复静息电位,指 针归零。即电流计指针共发生两次方向相反 的偏转。
❖ 3.感受刺激
❖ 下丘脑内有渗透压感受器,当细胞外液渗透 压发生改变时,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 4.传导兴奋
❖ 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 兴奋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从而增加饮
❖ 3.右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 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 间的关系示意图(“+” 表示促进,“-”表示抑
❖ 制 A.),图下中列a为有下关丘说脑法,中b正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 确 腺的体是( )
❖ 答案: A
❖ 2.下图表示连接有电流表的一段神经纤维, 且bc与cd的距离相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 A.刺激a点时,d点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 B.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b点膜电位为内
负外正 ❖ C.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电流表发生两次
❖ 解析: 刺激a点时,d点没有电位变化,膜 电位为外正内负,A正确;兴奋从a点传至d 点时,b点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后又恢复正常(外正内负),B正确;当兴奋从 a点传至d点时,兴奋先传至b点,发生电位变 化,使电流表偏转,兴奋传至d点时又使电流 表偏转一次,C正确;由于bc与cd的距离相等, 刺激c点时b点、d点同时产生电位变化,电流 表不偏转,D错误。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5666116bd97f192279e96f.png)
•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种类 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 争过程中形成的后 天性免疫,并非人 人都有遗传Biblioteka 来,人人 来 都有的先天性免 源 疫
对 对所有病原体起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 体(或异物)起作用 区 象 一定防御作用 别 特 无特异性、作用 有特异性、作用强、 点 弱、时间短 时间长 第一道防线(皮肤、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
•2.HIV在T淋巴细胞中的增殖过程(江苏教育 版)
•1. 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有哪些种类? • 【提示】
• 2.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该鼠的免 疫状况怎样? • 【提示】 该鼠只保留部分体液免疫 能力。 • 3.为什么艾滋病患者会丧失一切免疫 功能? • 【提示】HIV进入人体后,主要攻 击T淋巴细胞,大量T细胞死亡会使人体 失去对抗原的识别能力,导致患者免疫 功能丧失,各种病原体乘虚而入。
•(3)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 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 之前将它们消灭。 •(4)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 的浓度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 3.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 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后( ) •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 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 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 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 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 解析:二次免疫反应时记忆细胞迅速增 殖分化为浆细胞,细胞周期变短,产生大量
• 4.(2010·温州模拟)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 灭抗原 • 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 胞的杀伤作用 • C.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 触使其裂解死亡 • D.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记忆细 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 解析:A项中,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 子但不分泌抗体;C项中,体液免疫是浆细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bdae44a0f242336c1fb95e5c.png)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 电信号(神经冲动) • 实验现象
+
+
a
b
(1)
-
+
a
b
(2)
+
-
a
b
(3)
+
+
a
b
(4)
现象:受刺激后,ab之间的电流表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
结论: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 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相关知识
(1)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不同 膜外:Na+ Cl-浓度远高于膜内;膜内:K+ A-浓度远高于膜外 (2)细胞膜上有Na+ ,K+ 等离子通道 以及Na+/K+泵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小结 未受刺激时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受刺激时: 受刺激兴奋部位 产生电位差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临近的未兴奋部位 (外正内负)
局部电流
又刺激相邻部位:电位变化 产生电位差 局部电流
(兴奋传导)
….
总结: 刺激→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又刺激相 邻未兴奋部位→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六、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书写性 言语区
视觉性 言语区
运动性 言语区
听觉性 言语区
思考讨论: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 H 区出现问题?
S区:运动性失语症 (Speak)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言
(Hear) (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
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 的联系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优秀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83a9ca2cc58bd63186bdff.png)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 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 流向__________ 兴奋部位 在膜内由_______________ 流向_____________ 未兴奋部位
双向传导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____________
16
巩固练习
1、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
兴奋抑制
突触后膜
单向性
速度慢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为什么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 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3
小结:三、兴奋的传导
2 . 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1)结构基础 (2)传递过程: (3)传递形式: 突 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1 .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过程
刺激 → 膜电位变化 → 电位差 → 电荷移动 → 局部电流 兴奋传导
(2)传导特点:速度快,双向性 (3)传导形式:电信号(神经冲动)
19
神经冲动神经元间的传递 的传递?
〈 〈 〈
兴奋的传导
兴奋的传递
突触
20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老马识途 肠胃蠕动 小狗识字 望梅止渴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 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 流向__________ 兴奋部位 在膜内由_______________ 流向_____________ 未兴奋部位
双向传导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____________
16
巩固练习
1、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
兴奋抑制
突触后膜
单向性
速度慢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为什么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 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3
小结:三、兴奋的传导
2 . 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1)结构基础 (2)传递过程: (3)传递形式: 突 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1 .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过程
刺激 → 膜电位变化 → 电位差 → 电荷移动 → 局部电流 兴奋传导
(2)传导特点:速度快,双向性 (3)传导形式:电信号(神经冲动)
19
神经冲动神经元间的传递 的传递?
〈 〈 〈
兴奋的传导
兴奋的传递
突触
20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老马识途 肠胃蠕动 小狗识字 望梅止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 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 规律性的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 3.器兴奋 :相对静止状态 活跃状态的过程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4、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 颅腔中的脑 ➢ 脊柱中的脊髓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小脑
(有维持身 体平衡的中
枢中枢)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 最高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 水盐平衡和内 分泌的中枢)
脊髓
(调节机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
脑干
(有调节呼吸 、心血管运动 等维持生命必
要的中枢)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二者损伤的部位依次是颞中回的后部(W区) 和角回(V区)。
人脑大脑皮层(左半球)的言语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写字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
W
V
S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讲话
H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听懂话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学习与记忆功能:
➢ 学习: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 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 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 学习与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资料分析 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资料1:尿在肾脏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
。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控制排尿的初 级中枢在脊髓。
资料2: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憋尿”
,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
资料3:有些人因为外伤等情况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
那样尿床的现象。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结构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
信号的转变: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3、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方向
单向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前一个神经元 的轴突
下一个神经元 的细胞体或树突
小结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部分教学课件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病人死后解剖检查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颞上回后部 (H区)有病变,韦尼克推测,这一区域与理解语言有 关,是语言感受中枢。
后人将之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资料分析
资料三:在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又逐渐发现有
的患者能听懂别人讲话,看懂文字,但不会书写, 而其手部的其他运动并不受影响;
有的患者其他语言功能没有问题,就是看不懂 文字的含义,但其视觉是良好的。
病人死后解剖检查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 部(S区)有病变,这个病变部位正好位于大脑皮层控 制口咽肌运动的区域之前,显然与口咽肌完成发音和说 话动作有关。
后人将这种病例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资料分析
资料二: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韦尼克报告了另一
个病例:病人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可奇怪的是, 他听不懂别人说话,连自己的话也听不懂。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一)语言功能:
资料分析
资料一: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保尔·布洛卡在巴
黎召开的人类学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病例: 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 思想,可是说话非常困难,只能说一个“Tan”字。对 病人进行检查,结果一无所获,病人与讲话的有关肌肉 和发音器完全正常。
资料4:在医院做尿检时,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出
尿液。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讨 论 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
,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
排尿情况,是哪里出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
+
-
+
+
-
+
+
a
b
(1)
a
b
(2)
a
b
(3)
a
b
(4)
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 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1)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接受刺激时膜两侧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双向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 3.器兴奋 :相对静止状态 活跃状态的过程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4、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 颅腔中的脑 ➢ 脊柱中的脊髓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小脑
(有维持身 体平衡的中
枢中枢)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 最高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 水盐平衡和内 分泌的中枢)
脊髓
(调节机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
脑干
(有调节呼吸 、心血管运动 等维持生命必
要的中枢)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二者损伤的部位依次是颞中回的后部(W区) 和角回(V区)。
人脑大脑皮层(左半球)的言语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写字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
W
V
S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讲话
H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听懂话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学习与记忆功能:
➢ 学习: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 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 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 ➢ 学习与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资料分析 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资料1:尿在肾脏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
。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控制排尿的初 级中枢在脊髓。
资料2: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憋尿”
,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
资料3:有些人因为外伤等情况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
那样尿床的现象。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结构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
信号的转变: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3、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方向
单向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前一个神经元 的轴突
下一个神经元 的细胞体或树突
小结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部分教学课件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病人死后解剖检查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颞上回后部 (H区)有病变,韦尼克推测,这一区域与理解语言有 关,是语言感受中枢。
后人将之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资料分析
资料三:在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又逐渐发现有
的患者能听懂别人讲话,看懂文字,但不会书写, 而其手部的其他运动并不受影响;
有的患者其他语言功能没有问题,就是看不懂 文字的含义,但其视觉是良好的。
病人死后解剖检查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 部(S区)有病变,这个病变部位正好位于大脑皮层控 制口咽肌运动的区域之前,显然与口咽肌完成发音和说 话动作有关。
后人将这种病例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资料分析
资料二: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韦尼克报告了另一
个病例:病人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可奇怪的是, 他听不懂别人说话,连自己的话也听不懂。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一)语言功能:
资料分析
资料一: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保尔·布洛卡在巴
黎召开的人类学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病例: 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 思想,可是说话非常困难,只能说一个“Tan”字。对 病人进行检查,结果一无所获,病人与讲话的有关肌肉 和发音器完全正常。
资料4:在医院做尿检时,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出
尿液。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讨 论 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
,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
排尿情况,是哪里出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
+
-
+
+
-
+
+
a
b
(1)
a
b
(2)
a
b
(3)
a
b
(4)
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 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1)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接受刺激时膜两侧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