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实际操作(一)

合集下载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2017年)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2017年)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2017年版)2017年5月目录一、工作背景 (1)二、工作目标 (2)三、工作任务 (2)四、工作依据与技术标准 (2)五、术语和定义 (3)六、基本原则 (3)七、技术路线 (4)八、程序和方法 (6)(一)资料收集 (6)(二)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 (6)(三)获取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中各图斑的等别信息 (9)(四)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 (9)(五)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9)(六)县级数据自查 (10)(七)形成县级分析报告 (11)(八)县级成果上报 (11)(九)省级对县级成果进行质量检查 (11)(十)编制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 (11)(十一)成果上报 (11)(十二)国家级汇总建库 (11)九、成果内容与要求 (11)(一)成果内容 (11)(二)成果要求 (12)(三)存放管理 (14)十、“批而未用”耕地 (15)十一、其他要求 (15)附录1: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结构定义 (17)附录2: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表格式 (20)附录3: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表格式 (23)附录4:文字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26)附录5:成果存放管理要求 (29)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为确保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要求,特制定本技术手册。

一、工作背景评定土地等级是法律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1999年,国土资源部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工作,历时十年,形成了基于一次详查及其变更调查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2011年底,以该成果为基础,又部署开展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历时两年,形成了基于二次调查及其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要求(北京)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要求(北京)

的基本思想、技术路线和方法步骤开展评定和更新工作;
二是一律不得调整修改原有分等和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 成果; 三是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应与已有耕地质量等别 成果具有可比性,也就是不能改变评定参数、因素及分级 标准、权重等。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部下发的质量检查软件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分等单元的等指数不同,等别相同;
5.国家等等别划分标准与国家不一致; 6.存在多余字段;
7.更新图层中新增耕地分等单元在13年分等单元中不存在;
8.更新图层中质量建设单元在补充完善图层中不存在。
工作建议
制度方面:推进土地整治项目日常评定, 加强省级质量把关
《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4‟18 号)规定,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要先 评定等别再验收。 年度更新评价工作要求,已开展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等别 评定的,从项目资料信息中直接获取耕地质量等别信息。 以后年度更新的主要任务是对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 定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为避免两项工作评定结果不一致,保证成果有效衔接,建议 省级在项目评定环节统一把关。
典型做法

浙江: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明确项目评定的有关内容,
要求2015年开始的项目必须开展项目评定。

吉林:发文,省统一对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认定。 内蒙古:省厅组织对占补平衡项目的等别组织验收和认定。 广西:省厅利用处组织对占补平衡项目新增耕地、地类及 等别组织验收和认定,验收后才能报备,并用于年度变更
目标任务工作任务?在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规定的技术方法依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整治项目评价对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发及耕地质量建设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开展年度更新评价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包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

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工作笔记

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工作笔记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年度评价学习笔记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目录前言 (1)一、资料收集 (2)二、技术路线 (3)三、名词解释 (4)四、实际操作 (6)4.1、资料检查 (6)4.2、相关图层制作 (7)五、公式 (15)5.1、基本公式 (15)六、成果验证 (17)6.1、表格验证 (17)七、附件 (22)7.1、国家等对照表 (22)7.2、耕地质量国家级对应关系 (22)I前言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要求及《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规定的技术方法,依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整治项目评价,对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发)及耕地质量建设(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进行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包,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

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服务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为制定相关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一、资料收集以做2016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为例1、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收集2015年度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包括数据库、表册和报告等。

2、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收集经部确认的更新评价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2016年度变更数据库)。

3、土地整治项目资料年度内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包括一般土地整治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等)可研、设计和竣工验收资料,以及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资料。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docx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docx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2015 年 11 月版 )目录一、工作背景...........................................二、工作目标...........................................三、工作任务...........................................四、工作依据与技术标准.................................五、术语和定义六、基本原则...........................................七、技术路线...........................................八、程序和方法.........................................(一)资料收集......................................(二)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三)获取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中各图斑的等别信息.........(四)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五)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六)县级数据自查...................................(七)形成县级分析报告...............................(八)县级成果上报...................................(九)省级对县级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十)编制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十一)成果上报.....................................(十二)国家级汇总建库...............................九、成果内容与要求....................................(一)成果内容.......................................(二)成果要求.......................................(三)存放管理.......................................附件 1: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结构定义..........附件 2: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表格式..........附录 3: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表格式..........附件 4:文字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一、封面格式.........................................二、正文格式.........................................三、报告内容.........................................附件 5:成果存放管理要求................................一、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存放示例.............二、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存放示例.........................错误 !未定义书签。

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

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

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指对全国各地耕地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的工作。

耕地质量评价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作,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产品产量和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基于国家耕地等别评价标准进行的。

国家耕地等别评价标准主要根据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农作物产量等指标进行评价。

更新评价主要是根据实地调查和土壤采样分析的结果,对指标值进行调整和更新,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耕地的质量状况。

其次,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全面、系统的。

评价工作要覆盖全国各地耕地范围,并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耕地进行评价和划分。

评价指标要涵盖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土壤性质,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酸碱度等。

评价工作还要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对不同作物适应性进行评价,如稻作、麦作、棉作等。

再次,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要依据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进行。

评价工作要在实地进行,对土壤性质进行采样分析,并进行重复测定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评价结果要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了解耕地质量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评价过程中要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科学性。

最后,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耕地质量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等。

因此,评价结果应定期更新,及时反映出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为政府决策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对全国耕地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和划分的重要工作。

评价结果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评价工作要严谨科学、全面系统,并定期更新,以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常见错误解读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常见错误解读

(一)更新包
16、零星耕地存在增减,但GXTC中未包含增 减的零星耕地 有零星耕地的且存在增减的,零星耕地更新 评价要纳入到更新图层中 17、存在拓扑错误 我们在做底图的时候是通过叠加提取获得的 ,那么就会出现拓扑错误,请注意删除拓扑错 误图斑(图斑几何面积<1且不是零星耕地的条状 图斑(选中纪录双击后))
二、年度更新评价成果中常见错误
(一)更新包
22、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计算结果错误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计算结果是整个 工作的核心,计算结果如果出现错误整个更 新评价就没有意义,所以计算结果不允许有 任何差错。错误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因字 段赋值错误导致,二是公式用错导致。
二、年度更新评价成果中常见错误
30、数据表格统计错误 新增耕地、减少耕地面积与土地利用变更 调查中的数据保持一致 新增耕地与质量建设耕地项目清单这个 表格错误较多:一是填写不全;二是将表格分 成两部分;三是验收批复文号填写错误,有的 是10、11年的补充耕地,质量建设耕地也有 的是10、11年的项目,要求是对12、13两年 验收的项目进行更新评价
二、年度更新评价成果中常见错误
(一)更新包
21、等别以外字段赋值错误
等别以外字段主要有BSM、DYBH、DLBM 、TBDLMJ、TBMJ、BZGZZD、ZBQLXDM、 FZLXDM、GXLXDM、YDYBH、YDYBHDYNF 等。BSM 必须是从1开始的流水号,DYBH后七 位是流水号,不能重号和跳号,YDYBH除新增 耕地图斑外不能为空(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 库的BSM要与当年的变更调查数据库保持一致 ,不能重新编写)
一、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中常见错误
(一)数据库
一、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中常见错误
(一)数据库

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与制作流程

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与制作流程

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与制作流程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涉及耕地评价领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标准耕作制度、指标区;2)核查作物生产潜力指数;3)土地投入产出调查。

对整治后的耕地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实现补充耕地与占用耕地数量和产能双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技术要求1.一种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标准耕作制度、指标区;2)核查作物生产潜力指数;3)土地投入产出调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的,引用农用地分等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计算补充耕地自然质量分:CLj为新增耕地第j种指定作物的耕地自然质量分;Wk为第k个分等因素的权重;fjk为新增耕地第j种指定作物第k个等别评定因素的指标分值,取值为(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确定作物产量比系数,根据步骤1)和步骤2)计算自然等指数和等别:Rj=∝tj×CLj×βjR=∑RjRj为新增耕地第j种指定作物的自然等指数;R为新增耕地的自然等指数;dtj为第j种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βj为第j种作物的产量比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1)和步骤2)计算耕地自然等指数和等别。

YJ=Rj×K1jY=∑YjYj为新增耕地第j种指定作物的利用等指数;Y为新增耕地的利用等指数;K’1j为新增耕地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治后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土地利用系数:Kci为第i个样点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aij为第i个单元第j种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Aj为市内分区第j种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的最大值。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项目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项目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2016年)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二〇一六年十二月目录一、区域概况 (1)(一)自然概况 (1)(二)社会经济概况 (2)(三)土地利用概况 (2)(四)2014年度泉山区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概况 (5)二、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9)(一)工作目标与任务 (9)(二)工作依据与原则 (11)(三)工作组织 (12)(四)工作进度安排 (12)(五)工作经费安排 (14)三、年度更新评价情况 (15)(一)技术路线与方法 (15)(二)工作底图确定 (17)(三)资料调查收集 (18)(四)年度更新评价 (18)(六)数据库建设 (20)四、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分析 (21)(一)总体变化情况 (21)(二)减少耕地质量等别情况 (23)(三)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质量等别情况 (25)五、经验和建议 (26)(一)经验 (26)(二)建议 (28)一、区域概况泉山区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位于徐州市西南部,中抱云龙湖、云龙山,因境内泉山国家森林公园而得名。

泉山区内有江苏省江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拉犁山汉墓、汉画像石艺术馆等自然人文景观。

泉山区是徐州的经济、教育、医疗中心,徐州特大城市的核心区之一。

也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江苏省人才先进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区。

泉山区位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全区土地总面积9973.24公顷,耕地面积817.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0%,下辖庞庄街道、桃园街道、苏山街道、火花街道及徐州建成区等14个街道办事处,110个社区。

(一)自然概况1.地貌泉山区集低山、丘陵、平原、岗地、河流为一体。

金山街道、翟山街道、苏山街道、火花街道等街道办事处为低山、丘陵区,其他为平原、岗地。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技术手册新版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技术手册新版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2015 年11月版)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为确保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技术手册。

一、工作背景评定土地等级是法律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1999 年,国土资源部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工作,历时十年,形成了基于一次详查及其变更调查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2011 年底,以该成果为基础,又部署开展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历时两年,形成了基于二次调查及其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由于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发、土地整治等活动,耕地的数量、质量、权属状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

通过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只能掌握耕地数量、权属的变化状况。

为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 号)规定,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全面部署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服务于土地管理的日常工作,并为制定相关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三、工作任务在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规定的技术方法,依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整治项目评价,对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发)及耕地质量建设(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进行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包,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

ARCGIS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的应用

ARCGIS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的应用

ARCGIS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的应用前言随着现代化农业的推进,耕地质量等级的评估和管理已成为农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ARCGIS是业内广泛使用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其中包含了完善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可以有效支持耕地质量等级评估与更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ARCGIS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准备、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等方面。

数据准备耕地质量等级评估的基础是对地表情况进行全面、精细的调查。

在ARCGIS中,数据准备是整个流程的关键环节,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地形数据地形数据是评估地块土地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ARCGIS中,可以通过导入DEM(数字高程模型)或者导入高精度的GPS采集数据来得到地形数据。

在完成DEM的导入后,还可以进行简化处理,以提高后续分析效率。

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是评估地块土地利用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ARC GIS中可以导入常见的数据格式,如shapefile、GeoTiff等,实现对土地利用数据的准确定位。

土壤数据土壤数据往往需要通过现场采样并进行实验分析后得到,但是在ARCGIS中,也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导入,实现对实验数据的管理和利用。

以上三类数据是耕地质量等级评估的基础数据,ARCGIS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以提供支持给后续分析。

空间分析ARCGIS除了可以完成数据整合外,还支持一系列丰富的空间分析操作,如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空间模型分析等。

这些分析工具对于评估地块土地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一项基本的空间分析工具,对于评估耕地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利用缓冲区分析可以确定水源、道路等对于地块利用的影响情况。

叠置分析叠置分析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地将多个要素层叠加显示,形成多层信息的处理结果。

例如,在耕地质量等级评估中,可以将地形等高线与土地利用图层叠加分析,得到地区土地坡度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的影响情况。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常见错误解读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常见错误解读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常见错误解读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误解、错误的情况,使得评价的结果受到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误解和错误以及对应的正确解读。

误解一:等级越高,农业生产就越好耕地等别评价分为不同等级,包括一级、二级、三级等。

很多人认为等级越高,土地质量就越好,农业生产也就越发达。

但事实并非如此。

等别评价主要是从地力、肥力、耕作条件等方面考虑的,不同评价等级代表着不同的土地质量。

但是,只有合理利用、科学管理才能使得不同等级的土地发挥出最大的农业生产潜力。

一些一二等地块由于肥力过强、排水差等因素会产生钾、氮物质与水分积累过于严重,导致输出超容受限,反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甚至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等级越高的土地就一定是优质土地,而是要根据不同土地的实际情况,科学管理,合理利用。

误解二:被评价为三等地就是不合格土地有时候,土地被评价为三等地,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土地。

但是,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三等地主要是指土地地力较弱,对肥料的反应较差,需要加强肥料补充以及改善土地结构等方法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农业生产水平。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三等地也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作物。

即使是三等地,也有相对的经济效益。

比如,高效经营的玉米种植,即使在三等地上种植,也可以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正因为如此,三等地应该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地结构,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误解三:评价等级和土地投入成本成正比在农业生产中,不少人认为,在不同等级的土地上,需要投入的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

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成本投入是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求进行决策的。

虽然不同等级的土地肥力、地力等方面不同,但是只有相对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才能够带来更多的利润。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土地等级越高,投入成本就越高,而是要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和作物的需求,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制定科学的农业生产方案。

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检查系统使用说明

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检查系统使用说明

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2)1 引言 (2)2 概述 (2)2.1 数据检查范围 (2)2.2 引用标准和规范 (2)3 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 (2)3.1 成果形式化检查 (2)3.2 更新单元合理性检查 (4)第二章安装与部署 (6)4.1运行环境 (6)4.2 软件环境 (6)5软件安装 (7)5.1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5安装 (7)5.2 ArcGIS 10.2 安装 (7)5.3 Visual FoxPro ODBC Driver安装 (7)5.4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检查系统安装 (7)5.5常见问题解答 (7)5.6 系统卸载 (8)第三章系统使用与各部分功能 (8)6 系统使用 (8)6.1启动软件 (8)6.2 成果检查 (9)6.3等别合理性和变更单元一致性检查 (10)第一章系统概述1 引言为规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质量,参照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制定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质量检查细则并开发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检查系统软件。

2 概述2.1 数据检查范围数据质量检查细则规定了数据的质量元素、质量检查内容、缺陷分级。

2.2 引用标准和规范下列已颁布或实际执行的相关标准、规范是制定本细则的依据,包括: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0114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8407-2012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3 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数据检查系统的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成果的形式化检查(成果内容的完整性、成果内容的规范性和成果内容的一致性)和变更单元的合理化检查(未变单元等别一致性、变化单元跳等现象)等内容。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土地复垦与耕地保护【发文字号】国土资厅发[2012]60号【发布部门】国土资源部【发布日期】2012.12.07【实施日期】2012.12.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统一登记制度,满足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部研究制定了《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见附件),现予印发。

请根据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2012年12月7日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方案按照2011年部第97次专题会议精神,以及2012年研究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会议和第20次部长办公会议的要求,为确保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全面更新全国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等别状况,掌握年度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变化情况,保持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逐步建立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统一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

二、工作任务(一)定期全面评价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关于“土地等级每6年调整1次”的要求,依据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采用《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的技术方法,每6~10年为周期,对所有现状耕地的质量等别进行全面调查评价,建立县级、省级、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纳入国土资源“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立耕地数量质量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二)年度更新评价和监测评价更新评价:为实现耕地质量等别动态更新,保持成果现势性,依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每年对耕地现状变化(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发)及耕地质量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等突变性因素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按《规程》的技术方法,开展更新评价,并及时更新县级、省级、国家级耕地质量别数据库。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年度更新与监测实施方案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年度更新与监测实施方案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年度更新与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资源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全面掌握耕地资源现状,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我国开展了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年度更新与监测工作。

二、目标通过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年度更新与监测工作,全面掌握耕地资源现状变化,为耕地保护、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情况,为耕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2. 了解耕地质量状况,为耕地质量提升和土地整治提供依据。

3. 分析耕地资源环境质量,为耕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4. 建立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数据库,为耕地资源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

三、实施方案1. 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以下资料:(1)耕地资源质量分类资料:国家统一下发的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

(2)年度变更调查资料:包括耕地和恢复地类的变更调查数据库。

(3)土地整治项目资料:包括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等项目的可研、设计和竣工验收等资料。

(4)其他资料:如土壤、气象、地质等数据。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实地调查与采样根据年度更新与监测的范围,结合上年度质量分类数据、项目资料和外业调查,确定实地调查样点。

调查内容包括:(1)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含量、机械组成等。

(2)作物产量:了解不同耕地质量水平下的作物产量。

(3)耕地利用状况:耕地利用方式、种植结构等。

(4)耕地环境质量:土壤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对土壤进行采样,送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结果。

主要包括:(1)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分析:分析耕地减少和增加的原因,为耕地保护提供依据。

浅谈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方法

浅谈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方法

浅谈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方法张玉梅【摘要】以天镇县熏天口村耕地为例,介绍了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的方法,并对主要影响耕地质量等别的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3类评价因子进行计算打分,依据打分结果确定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及经济等别,从而全面掌握了项目区内引起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的因子及其相互联系,进而为当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的年度更新提供服务.【期刊名称】《地矿测绘》【年(卷),期】2016(032)002【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耕地质量等别;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作者】张玉梅【作者单位】山西金瓯土地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2112012年12月,国土资源部出台的《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国土资发[2012]60号),要求全面更新全国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等别状况,掌握年度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变化情况,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逐步建立土地数量、质量、权属统一登记制度。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国土资源部要求,积极组织各县、市相关部门,对各辖区范围内可开发整理的土地,通过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方式,对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进行及时更新,按照GB/T 28407—2012《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的技术方法开展更新评价,为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的年度更新评价做准备[1-6]。

本文以天镇县逯家湾镇熏夭口、上湾、下湾村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为例,对熏夭口村建设前后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方法进行分析,为当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的年度更新提供服务,逐步建立补充耕地质量等别日常评定制度,将评定结果作为项目验收的内容,使补充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为项目管理的必要环节。

主要作业依据有:1)GB/T 28407—2012《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2)《天镇县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成果;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土地整治备案信息复核确认、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4]21号)。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手册
分析、总结耕地质量等别、产能变化,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 上报县级成果至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从数据完整性、规范性等方面开展县级数据检查
统计、汇总、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
省 级
撰写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
上报县级、省级成果至国土资源部
检查县级、省级上报成果

汇总整理全国各县耕地质量年度更新数据
家 级
建设国家级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 更新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图 2 增量数据包提取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路线
6
八、程序和方法
(一) 资料收集 收集以下资料: 1.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 2013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收集 2013 年底经国土资 源部验收通过的,各省(区、市)依据 2010 或 2011 年度土地变更调 查成果,完成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包括图件、数据库、 表册和报告等。 2014 年度后每年的年度更新评价工作,收集 2013 年度更新时生 成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以及之前各年度的年度更新评价成 果,包括图件、数据库、表册和报告等。 2.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收集更新评价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2013 年度更新评价 工作需收集 2011/2012-2013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 3.土地整治项目资料 年度内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包括一般土地整治项目、 重大工程项目、示范省建设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城乡建 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等)可研、设计和竣工验收资料,以及项目耕地 质量等别评定资料。2013 年度更新评价工作,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 善工作以 2011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底图的省份,需要收集 2012-2013 年度内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资料,以 2010 年的土地利用数 据为底图的省份,需要收集 2011-2013 年度内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实际操作步骤一、数据准备(一)资料收集收集变更数据库、上年度更新成果、土整项目相关资料、土整项目管理系统导出文件、变更数据面积官方统计表等。

(二)资料检查重点检查变更数据库中的“年末库”和“增量包”数据,能否在ArcGIS中正常使用;另外检查土整项目数据资料是包含项目竣工红线(CAD格式)等。

(三)数据转换变更数据库中,有部分数据在ArcGIS中无法打开,如年末库中的HDF格式的文件,需用其他可打开软件转换格式。

再是项目红线的转换。

二、图层提取(一)新增与减少图斑提取打开变更数据库中,增量包的“DLTBGXGC”图层属性:筛选新增耕地图斑,属性表中选中“BGQDLDM”≠“011”or“013”同时“BGHDLDM”=“011”or“013”,得到新增图斑;“BGQDLDM”= “011”or“013”同时“BGHDLDM”≠“011”or“013”,得到减少图斑。

(二)质量建设图斑提取在年末库,“DLTB”中提取“011”、“013”,获取全县耕地图斑(且单独导出数据,备用);将各项目红线放入ArcGIS中,在“选择”中点击“按位置选择”,目标图层为耕地图层,源图层为项目红线图层,选择好后,将数据导出,命名为“质量建设图斑(初选)”。

将“质量建设图斑(初选)”与新增图斑对比,去掉与新增图斑重合的部分,同时去掉实际与质量建设不相关图斑(由于项目范围线未完全与地类图斑线吻合,会导致选取多余图斑,需肉眼判读),得到最终质量建设图斑。

(三)未变化图斑提取在全县耕地图斑上去掉新增图斑和质量建设图斑。

运用“擦除”功能实现。

“输入要输”为全县耕地图斑,“擦除要素”为新增或质量建设图斑,依次擦除。

将数据导出,命名为“未变化图斑”。

注:做完各种叠加分析后,一定要将数据导出另存,然后再对数据进行操作;提取完毕后,检查图层提取是否正确。

三、基础图层赋属性值(一)新增图斑提取的新增图斑,已有属性为变更数据库的属性。

将新增图斑的属性数据表格导出,运用Excel建立更新图层要求的属性字段。

标识码(BSM):需重新编写,为方便后续工作,编写为“2”开头的7位数流水号,如“2000001”(1代表未变化图层、2代表更新图层、3代表质量建设图层、4代表减少图层)。

要素代码(YSDM):与县级分等单元一致。

单元编号(DYBH):“坐落单位代码”(ZLDWDM)&标识码(BSM)。

图斑编号(TBBH):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TBBH”计算过来。

地类编码(DLBM):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DLBM”计算过来。

地类名称(DLMC):依据地类编码填写即可。

权属性质(QSXZ):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QSXZ”计算过来。

权属单位代码(QSDWDM): 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QSDWDM”计算过来。

权属单位名称(QSDWMC): 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坐落单位代码(ZLDWDM): 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ZLDWDM”计算过来。

坐落单位名称(ZLDWMC): 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图斑地类面积(TBDLMJ):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BGHDLMJ”计算过来。

图斑面积(TBMJ):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Shape_Area”计算过来。

耕地类型(GDLX):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GDLX”计算过来。

耕地坡度级(GDPDJ):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GDPDJ”计算过来。

质量建设单元净增减面积(JSDYJZJMJ):不填。

更新类型代码(GXLXDM):依据实际,按更新类型代码表填写。

项目编号(XMBH):运用项目红线判别,依据管理系统导出数据填写。

项目名称(XMMC):依据管理系统导出数据填写。

原单元编号(YDYBH):不填。

原单元编号对应年份(YDYBHDYNF):不填。

建设前国家自然等(JSQGJZRD):不填。

建设前国家利用等(JSQGJLYD):不填。

建设前国家经济等(JSQGJJJD):不填。

其他属性字段内容,依据每个项目所有图斑相邻地类上年度“XJFDDY”评价属性赋值(赋值周边相应属性数据即可,或者按村赋属性)。

检查各个属性值,确认无误后,按数据库标准修改属性字段结构。

(二)质量建设图斑提取的质量建设图斑,已有属性为变更数据库的属性。

将质量建设图斑与上年度更新成果中的“XJFDDY”做相交分析,分析时,将质量建设图斑图层放在前面。

将相交分析结果的属性数据表格导出,运用Excel建立更新图层要求的属性字段。

标识码(BSM):需重新编写,为方便后续工作,编写为“3”开头的7位数流水号,如“3000001”(1代表未变化图层、2代表更新图层、3代表质量建设图层、4代表减少图层)。

要素代码(YSDM):与县级分等单元一致。

单元编号(DYBH):“坐落单位代码”(ZLDWDM)&标识码(BSM)。

图斑编号(TBBH):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TBBH”计算过来。

地类编码(DLBM):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DLBM”计算过来(若未变化,可用“XJFDDY”的)。

地类名称(DLMC):依据地类编码填写即可。

权属性质(QSXZ):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QSXZ”计算过来(若未变化,可用“XJFDDY”的)。

权属单位代码(QSDWDM): 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QSDWDM”计算过来(若未变化,可用“XJFDDY”的)。

权属单位名称(QSDWMC): 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坐落单位代码(ZLDWDM): 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ZLDWDM”计算过来(若未变化,可用“XJFDDY”的)。

坐落单位名称(ZLDWMC): 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图斑地类面积(TBDLMJ):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BGHDLMJ”计算过来。

图斑面积(TBMJ):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Shape_Area”计算过来。

耕地类型(GDLX):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GDLX”计算过来。

耕地坡度级(GDPDJ):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GDPDJ”计算过来。

质量建设单元净增减面积(JSDYJZJMJ):。

更新类型代码(GXLXDM):依据实际,按更新类型代码表填写。

项目编号(XMBH):运用项目红线判别,依据土整管理系统导出数据填写。

项目名称(XMMC):依据土整管理系统导出数据填写。

原单元编号(YDYBH):用“字段计算器”在原“XJFDDY”中的“DYBH”计算过来。

原单元编号对应年份(YDYBHDYNF):填写上年度年份。

建设前国家自然等(JSQGJZRD):用“字段计算器”在原“XJFDDY”中的“GJZRD”计算过来。

建设前国家利用等(JSQGJLYD):用“字段计算器”在原“XJFDDY”中的“GJLYD”计算过来。

建设前国家经济等(JSQGJJJD):用“字段计算器”在原“XJFDDY”中的“GJJJD”计算过来。

其他属性字段内容,依据上年度“XJFDDY”评价属性先赋值,然后,依据土整项目类型,调整相应评价因素的指标值(一般会影响GGBZL、PSTJ、DXPD等因素值变化),最后依据规程进行相应计算。

注:检查各个属性值,是否正确,计算逻辑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按数据库标准修改属性字段结构。

(三)减少图斑提取的减少图斑,已有属性为变更数据库的属性。

将减少图斑与上年度更新成果中的“XJFDDY”做相交分析,分析时,将质量建设图斑图层放在前面。

将相交分析结果的属性数据表格导出,运用Excel建立更新图层要求的属性字段。

标识码(BSM):需重新编写,为方便后续工作,编写为“4”开头的7位数流水号,如“4000001”(1代表未变化图层、2代表更新图层、3代表质量建设图层、4代表减少图层)。

要素代码(YSDM):与县级分等单元一致。

单元编号(DYBH):“坐落单位代码”(ZLDWDM)&标识码(BSM)。

图斑编号(TBBH):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TBBH”计算过来。

地类编码(DLBM):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DLBM”计算过来。

地类名称(DLMC):依据地类编码填写即可。

权属性质(QSXZ):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QSXZ”计算过来。

权属单位代码(QSDWDM): 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QSDWDM”计算过来。

权属单位名称(QSDWMC): 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坐落单位代码(ZLDWDM): 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ZLDWDM”计算过来。

坐落单位名称(ZLDWMC): 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图斑地类面积(TBDLMJ):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BGHDLMJ”计算过来。

图斑面积(TBMJ):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Shape_Area”计算过来。

耕地类型(GDLX):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GDLX”计算过来。

耕地坡度级(GDPDJ):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GDPDJ”计算过来。

质量建设单元净增减面积(JSDYJZJMJ):。

更新类型代码(GXLXDM):依据实际,按更新类型代码表填写。

项目编号(XMBH):不填。

项目名称(XMMC):不填。

原单元编号(YDYBH):用“字段计算器”在原“XJFDDY”中的“DYBH”计算过来。

原单元编号对应年份(YDYBHDYNF):填写上年度年份。

建设前国家自然等(JSQGJZRD):不填。

建设前国家利用等(JSQGJLYD):不填。

建设前国家经济等(JSQGJJJD):不填。

其他属性字段内容,沿用上年度“XJFDDY”属性值。

注:检查各个属性值是否与图斑一一对应,确认无误后,按数据库标准修改属性字段结构。

(四)未变化图斑提取的未变化图斑,已有属性为变更数据库的属性。

将未变化图斑与上年度更新成果中的“XJFDDY”做相交分析,分析时,将未变化图斑图层放在前面。

将相交分析结果的属性数据表格导出,运用Excel建立更新图层要求的属性字段。

标识码(BSM):需重新编写,为方便后续工作,编写为“1”开头的7位数流水号,如“1000001”(1代表未变化图层、2代表更新图层、3代表质量建设图层、4代表减少图层)。

要素代码(YSDM):与县级分等单元一致。

单元编号(DYBH):“坐落单位代码”(ZLDWDM)&标识码(BSM)。

图斑编号(TBBH):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TBBH”计算过来。

地类编码(DLBM):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GXHDLBM”计算过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