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受众心理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座受众心理分析

高等院校讲座的受众,从心理上看,可以大致分成四类:第一类,为了知识、技能或开阔眼界的听众,他们特别重视讲座的学术性、知识性,经常选择与本专业(或自己感兴趣专业)相关的讲座;第二类,为了热闹和新奇的听众,他们喜欢更重视讲座是否趣味、时髦,尤其是名人讲座更是他们追捧的对象;第三类,为了实用的听众,他们更重视讲座内容是否与自己的出国、就业、考研或专业水平测试有关系;第四类,漫无目的、仅仅因为无聊或偶然才听讲座的听众,他们对讲座没有明显的偏好,仅仅因为时间、地点适合,又偶然看到了宣传品,才“灵机一动”地决定听讲座。

实际上,每个听众都是以上四类的混合型,他们有时更注重讲座的学术性,有时候更注重实用性,同时又希望讲座有一定的趣味;当然,每个人都有无所事事或心情麻木的时候,这时他们很少仔细思考,大半凭感觉行事。其实,在大学中还存在“第五类”听众,他们喜欢自由支配课余时间,喜欢悠闲、宁静的生活,对讲座、社团活动都不太感兴趣(参加这些讲座活动会剥夺他们的悠闲时间);然而,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他们觉得一味享受悠闲的课余时间是在“浪费生命”,到大学是学习知识、开阔眼界的,今后走上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学习的机会了,如果错过了优秀的讲座,他们的内心会感到自责。对于讲座,这些人的态度可谓“不去是终身遗憾,去了是遗憾终身”。这种人不但存在,而且很普遍,不信你回头四下张望一下,就可以随便发现一大堆。

第一类听众(重视学术)和第三类听众(重视实用)会主动寻找讲座信息,但他们绝不会到处收集讲座信息,这样太累,而且没有效率。以北大为例,他们会选择到三角地这样讲座信息最集中的地方去找自己喜欢的讲座;喜欢商业类讲座的会去光华楼,喜欢政法类讲座的会去法学楼,喜欢理科类讲座的会去理科一号楼……以此类推。对于这两类听众,BBS的讲座信息版是也很重要的,它毕竟是整个高校最集中的讲座信息集散地。

但是,第二类听众(重视趣味)和第四类听众(没有特别偏好)不太可能主动寻找讲座信息,他们经过三角地的时候只会稍微瞄一眼,在各个院系教学楼的门口也不会驻足太久,一个讲座会不会被他们注意到,一半是碰运气,一半要看讲座的传单、海报是不是够醒目。我在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中一再强调的“海报与传单的设计艺术”及“张贴地点”,实际上多半是吸引第二类、第四类听众,以及所谓的“第五类听众”(矛盾的听众)。如果你的讲座宣传做的不太好,可能还会吸引一些第一类、第三类听众(前提是你的讲座有很高的学术性或实用性),但绝不可能吸引很多第二类、第四类、第五类听众。当你积累了足够经验的时候,你必然发现,真正的第一类、第三类听众数量是不多的,大部分听众都不会抱有强烈主动的愿望去倾听讲座,这就是我说“讲座宣传很重要”的原因。

根据受众心理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宿舍楼楼道的宣传板上张贴传单,效率非常低下(新生楼稍微高一点)。当一位学生攀登楼梯的时候,他在想着什么?或许他上了几节课已经很累了,现在只想回宿舍休息;或许他急着回去看晚上9点的足球比赛;或许他还要急着赶作业……在这行色匆匆的时候,他怎么可能注意楼道上的宣传板呢?如果你张贴的不是黑白的传单,而是彩色的海报,或许还能够提起他的兴趣,但那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啊!反之,当一位学生走下楼梯时,他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心事——赶着上课,赶着去食堂、澡堂,赶着去见某个人……当人们心情急切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宣传品都将大打折扣。附带说一句,大部分宿舍楼宣传板前的空地都并不宽敞,狭窄的环境会进一步抑制人们驻足看传单的欲

望。综上所述,我建议你不要把宝贵的宣传品浪费在每一个宿舍的楼道内。

对于第五类听众,也就是“矛盾的”听众,要抓住他们在道德上的自责心理,他们在内心深处认为贪图安逸享受是可耻的,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可是他们又无法消除自己追求安逸悠闲的欲望(我们哪个人没有这样的心理斗争呢?)。强调讲座的“难得”或“独一无二”,给听众以“以后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了”“这是大学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听讲座是你必须珍惜的机会”等暗示(这些暗示具体怎么转化为语言,要根据不同的讲座具体拟订),给他们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你对第五类听众施加的自责心理越强,他们离开自己安逸的寝室来听讲座的概率就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