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个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个案分析

【摘要】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种以哮喘,血和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嗜酸细胞坏死性血管炎,伴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本文通过对1例典型css病例的分析,总结临床上对此病的认识。

【关键词】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临床表现诊断危险分层治疗1、临床资料

郑东,男,38岁,因“左下肢膝关节以下麻木20天,疼痛10天”入院。入院前20+天出现右手腕红疹,继而膝关节以上全身红疹伴瘙痒,膝关节以下散在紫癜。双足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左足持续性麻木、疼痛。10+天前,外院诊断“荨麻疹性血管炎”,经治疗(具体不详)后皮疹消失,左下肢膝关节以下麻木感加重。后转至我院门诊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收入治疗。既往史:4+月前,因“干咳5+月,加剧伴气紧3天”在重庆西南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疗后症状消失。余无特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内科查体无特殊。神经专科查体:意识清楚,高级皮层功能正常,颅神经(—)。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远端肌力1级,其余肢体肌力5级,左踝关节以下痛、触觉减弱,余无异常。

2、讨论: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种以哮喘,血和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嗜酸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小血

管炎[1]。1951年由churg和strauss首先描述,故而得名[1]。据

文献报导css的年发病率为1~2/百万,临床少见。

根据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制定的诊断标准为:(1)、哮喘;(2)、不论白细胞总数多少,嗜酸细胞>10%;(3)、单神经炎,包括多神经炎或多发性神经炎;(4)、x线表现为非固定的肺部浸润;(5)、鼻旁窦异常;(6)、活检示血管以外的嗜酸细胞浸润。[2] 符合以上6个条件中的4个者可诊断css。本例患者符合前4项,故考虑该诊断。

1、发病机制:css病因不明,多数作者认为可能是嗜酸细胞组织浸润、脱颗粒,释放的蛋白具有细胞毒性,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引起全身性血管炎[3]。部分作者认为css与嗜酸细胞释放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引起的iii型变态反应有关[3]。少数个例报告接触变应原(如:放线菌、青霉素、某些药物等)亦可诱发css。

2、临床表现:css是一个高度变异的疾病。有些人只有轻微的症状,但另一些人却可发生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从病理生理上可将疾病分为3个阶段:

1)、过敏阶段:这是个通常css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包括如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鼻窦炎等[6]。

2)、嗜酸阶段:这个阶段表现为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可带来严重损害。常累及呼吸、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有:发热、体重减轻、哮喘、乏力、盗汗、咳嗽、腹痛、胃肠道出血等。这个过程能持续数月或数年,可自然缓解[6]。

3)、脉管炎阶段:这个阶段有时可和嗜酸性改变同时发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引起严重的血管炎,影响体内重要器官组织的血供。根据受累器官不同,有以下表现:皮疹或溃疡、关节疼痛肿胀、周围神经病、支气管哮喘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咯血、呼吸困难、血尿等[6]。

3、疾病的危险分层:法国血管炎研究小组根据5个危险因素将css 分层,包括:1、肾功能降低(crea> 1.58?mg/dl or 140 μmol/l);

2、蛋白尿>1g/24h;

3、胃肠出血:如缺血坏死或胰腺炎;

4、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5、心肌病变。无上述危险因素的css死亡率约11.9%。具有1个危险因素的css的5年内死亡率26%,具有2个或更多危险因素的死亡率高达46%[4]。

4、治疗:css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多数css患者对激素治疗效果良好,单用临床缓解率91.5%。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可提高缓解率,降低复发率。以下三种情况,需加用免疫抑制剂:(1)对激素治疗反应差或产生依赖的患者;(2)有致命性合并症的患者,如进展性肾衰或心脏受累的患者;(3)出现与疾病进展相关的合并症,如血管炎伴有周围神经病。2007年开展的一个系统研究表明,所有患者都应该使用高剂量激素治疗,但是fss评分大于等于1的患者,应该开始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少量细胞毒性药物的应用,如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也有助于病情维持在稳定期。[5]

3、总结

本案为我院第一例诊断的css,在临床上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此病的临床资料还不是很丰富,其临床表现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加重,临床误诊的几率也比较大[7]。目前研究表明:虽然通过药物治疗,许多css患者可获得缓解,但这个病可发展为慢性甚至终身性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中还需作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synd/2733 at who named it

[2]masi at, hunder gg, lie jt,et al.( august.1990).”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1990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urg-strauss syndrome (allergic granulomatosis and angiitis)”.arthritis rheum 33 (8): 1094–100.

[3]”churg-strauss syndrome”. mayo clinic. retrieved 6 december 2012.

[4]guillevin l, lhote f, gayraud m,et al.(1996)“prognostic factors in polyarteritis nodosa and

churg-strauss syndrome. a prospective study in 342 patients”.medicine (baltimore)75(1): 17–28.

[5]bosch x, guilabert a, espinosa g, mirapeix e (2007). “treatment of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ssociated vasculitis: a systematic review”.jama?2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