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一多先生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诗人,又是研究古代文学、

文化的著名学者,他作为新月社的发起人之一,既为新月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同时他的新诗又让“新月诗派”与众不同。他的诗歌正是对他的诗学主张的切实践行的结果,故而他的诗具备了严格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古诗在韵律上以及形式上的特点。本文通过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思想、诗学主张和诗歌,同时结合现在社会发展特点,来探索闻一多诗歌在现今社会中的传播性弱的原因。关键词:闻一多徐志摩诗歌传播性

一、引言

闻一多先生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爱国主义诗人,又是研究古代文学、文化的著名学者,他作为新月社的发起人之一,既为新月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同时他的新诗又让“新月诗派”与众不同。他的诗歌正是对他的诗学主张的切实践行的结果,故而他的诗具备了严格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古诗在韵律上以及形式上的特点。闻一多“带着镣铐跳舞”的诗无疑是给当时恣意疯长的新诗一种反对与批评,同时还诗歌以高雅与端庄。而同座位“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的徐志摩,虽然支持“三美”,但却与闻一多有所不同,徐志摩的诗更多的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人的情感方面,更多的是关注人得感受,而对政治比较淡漠,同时他的是也较闻一多的诗歌更自由,特别是在“建筑美”方面不太过分拘泥。

目前,学术界对闻一多诗歌的研究多是从其诗歌中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爱情、生命和美等主题方面进行的,同时也有运用统计学对闻一多诗歌中色彩的运用进行研究的,还有对闻一多诗歌中对生命的理性思考以及闻一多诗歌意象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思想、诗学主张和诗歌,同时结合现在社会发展特点,来探索闻一多诗歌在现今社会中的传播性弱的原因。

二、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思想发展历程和特点

对于诗人而言,诗是他思想的结晶,精神的依托,所以要研究一个诗人的诗,首先就是主要看他的思想,从其人生中思想的发展变化来看他诗作的思想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闻一多的一生是曲折复杂的,这便使得他的思想的发展也是坎坷不已,充满了矛盾、冲突。他十五岁起在清华学校的留美预备班中,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教育,这在他人生的起步阶段无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他向往资产阶级的文明,同时又有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的消极颓废的浪漫精神。当他带着自己对于资产阶级的崇拜之心奔往美国留学后,他的幻想,他的崇拜被残酷的现实打破了。资产阶级的独裁、普遍的种族歧视,让他明白了所谓的人的自由与平等不过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与平等罢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精神被激发了,并将这些思想倾注于笔尖,作《太阳吟》、《洗衣歌》等诗。当1925年他回到他的“庄严、灿烂的”、“如花的”祖国的时候,军阀混战、哀鸿遍野的现实又刺痛了他的心,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他没有积极地去改变它,而是埋首故纸堆中去幻想了。之后的各种革命运动都未曾在他的心中激起多大的涟漪。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积极抗日,与蒋介石的投降主义作斗争时,闻一多才重新对祖国

的自强充满信心,他反对国民党的腐败,积极的投身到民主运动中去,他的政治斗争态度的转变,使他有机会接受党的教育,从而将自己奉献给民主运动,献身给他爱的深沉的祖国。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是贯穿闻一多一生的主题,故而他的诗作也大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题的。

再来看看徐志摩多情的人生,可以说情是贯穿徐志摩一生的主题。在北方上大学期间,他亲身感受到军阀混战的现实,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使他厌恶这“抹下西山黄昏的一天紫,也涂不没这人变兽的耻。”的社会,故而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爱国之情,奔向美国学习西方文化经典,以期成为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当“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美国留学生群中,他因着自己的爱国热情,积极的参加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由此,他有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虽学西方经典已两年,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故而奔赴到剑桥大学追求自由与宁静,美丽如画的康桥,让他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他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是因为他认为现实社会是丑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的、美好的,为要拯救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唯有逃脱堕落的文明,投向自然地纯洁,净化人的贪婪的物欲,还人类灵魂以纯白,从而医治疾病缠身的社会。在牛津与剑桥,他接触了各种名家名派的思想,使他逐渐形成了自我的意识——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至此,徐志摩又充满了对康桥的眷恋之情与追求自我、渴望自由的热情。他遇见了“人艳如花”的林徽因,激发了他对爱的追求,也点燃了他的创作欲念,他向往自由,一切的自由,故而与结发妻子离婚,去追求自己的爱,自己的自由。他在追求一种理想的人生,故吟唱人生理想,创作了大量此类主题的诗歌,这里便体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之情。回国以后的他,所作的诗多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探讨生活哲理,写景抒情。主要是要求人生自由、恋爱自由,以爱情诗居多,带着忧郁、苦闷的调子,此处可以看出他恋爱不得正果的悲愤之情,后又与泰戈尔成了忘年之交,又展现出他与泰戈尔深厚的友人之情。

爱国热情有高涨,儿女人情用相随。爱国热情受到阶级、社会地位、政治立场的影响,当然还包括个人修养性格等主观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人的爱国热情的表现形式也与其他人不太相同,具有明显的特色,有阿Q式的,也有闻一多式的。然而人的情感却是与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一个巨大特性,只要是人类,就会有人类的感情,喜、怒、哀、乐,儿女情长,都不会因人的阶级、社会地位、政治立场的改变而改变,论及人的本性的东西,会因人的存在而存在,不会时过境迁。

三、比较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学主张和诗歌特点

闻一多和徐志摩同为新月诗人,也是新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新月派追求“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因而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闻一多便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是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他于“音乐美”之外,又要求“建筑美”,同时结合中国诗画想通的传统又提出“绘画美”。闻一多忧郁、内敛的性格加上他的专业以及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倾向于“和谐”、“均齐”的传统美,在他的诗中,努力地追求韵律以符合“音乐美”的标准,极力地讲求均齐、一致以符合“建筑美”的标准,而在诗中对颜色的频繁使用和挑剔又是为了符合“绘画美”的标准。闻一多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