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保障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农业保险功能的充分发挥。
本文将就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1. 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使得农业保险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缺乏法律约束和保障。
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农业保险监管机构,也使得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存在困难。
2.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不足我国农业保险主要由少数几家保险公司承担,而这些公司的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使得市场竞争不足。
此外,由于农业保险经营风险较高,很多保险公司缺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也进一步限制了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3. 农业保险品种单一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和养殖业领域,且以传统的种植和养殖品种为主。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品种需求不断增加,而现有农业保险品种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4. 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不足由于缺乏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推广,使得很多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足,参保意识薄弱。
同时,一些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信任度不高,也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普及和推广。
三、对策建议1. 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为了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我国应加快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明确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经营范围、保费缴纳、赔付机制等方面的规定,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 增加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我国应鼓励更多的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提高市场竞争性。
同时,政府可以给予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一定的政策支持,提高其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此外,可以探索建立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专注于提供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服务。
3. 丰富农业保险品种为了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我国应加快开发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品种。
例如,可以针对新型农业产业、高附加值农产品等开发相应的农业保险品种,以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农业保险是保险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作物、农畜及农产品质量保障的一种保险产品。
它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运行、农民收入保障的重要工具。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相对较窄。
时至今日,我国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仍然较小,很多农民尚未享受到保险带来的保障。
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不高,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以及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理赔额度不平衡。
农业保险的保费是由农民自行承担,但由于保费确立存在不合理性,导致保费收入过低。
与此农业保险的理赔额度却相对较高,这也让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
我国农业保险的风险评估和定价不准确。
由于缺乏准确的数据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现有的风险评估和定价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准确地判断农业保险的风险和定价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正确的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
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农业保险公司与农民合作,推广农业保险,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优势。
要完善农业保险的价格制定机制,合理确定保费收入。
政府应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起合理的农业保险价格制定机制,降低保费,使农民能够更容易承担保费。
适当增加农业保险的市场竞争,降低农业保险的运营成本,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要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评估和定价的准确性。
政府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展农业保险的数据和风险评估研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评估和定价的准确性。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保险的前景不乐观。
通过完善农业保险的宣传、价格制定机制以及风险评估和定价的准确性,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热情和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000字)。
有关于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有关于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农业保险在应对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XXXX年底受益农户达XXX万户次。
但受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和特殊省情约束,农业保险发展面临一定困境,亟待加快农业保险的高质量转型,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存在问题一是保险保障不全面。
我省大部分农险产品的保险金额只保障农户物化成本,甚至部分险种还没有达到物化成本的要求,没有考虑对人工成本和农户预期收益的保障。
现有农险产品集中于农业生产环节的保障,尚未形成覆盖生产、加工、流通、融资等全链条的风险保障体系。
二是补贴比例不合理。
保费财政补贴划分主要依据补贴品种,没有针对各地自然灾害风险差异制定补贴比例。
因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是农业生产占比较高、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缺乏差异化的保费补贴政策容易使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和农户承担更高经济负担,影响这些地区推进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三是运行机制不健全。
财政补贴资金需层层审批拨款,运行链条较长,地方政府缺乏对补贴资金的自主调配权,不能将补贴资金用于高价值、高收益的特色性、品牌性农产品,产生上级计划与下级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我省还未建立农业大灾风险的分散机制,保险公司没有足以应对大灾风险的保险资金。
农业保险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保险机构提升自身素质、理性经营农险业务、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动力不足。
二、对策建议一要多方筹集资金,合理统筹调配。
对全省农业保险作出全面规划和准确预算,积极向中央财政申请增加已有财政补贴险种的补贴比例,并将特色信函以为等保险产品列入补贴范围,逐步取消县级财政配套补贴。
将部分农业直接补贴资金转换为保费补贴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减少使用中的寻租腐败现象,确保补贴资金高效利用。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提高农户风险转移意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带动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逐步减轻财政负担。
二要科学设置保险金额,努力实现全面保障。
充分满足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保障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保险金额,由单一考虑物化成本转为加入人工成本及农户预期收益,减轻农户经济损失。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产品创新不足、保险覆盖面窄、农民保险意识淡薄等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需要深入分析其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产品创新不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农作物保险为主,缺乏针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保险产品。
农业保险产品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化,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不同生产环境的保险需求。
2. 保险覆盖面窄我国农业保险覆盖面较窄,许多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农民并未获得农业保险的保障。
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民获得了比较充分的保障,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则几乎没有得到保险的覆盖。
3. 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许多农民并不了解农业保险的作用和意义,缺乏购买保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理解需要加强,提高他们的保险意识和购买保险的积极性。
二、对策分析2. 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促进农业保险机构的稳定发展。
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盈利能力,吸引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农业保险业务,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深度。
3. 加强农民教育和宣传4. 强化风险管理和保险承保能力农业保险机构需要在承保和风险管理方面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业务风险管理的水平。
可以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加强对农业保险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承保能力和风险处理能力。
5. 推动保险科技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保险效率。
可以开发智能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保险保障,满足不同农民的保险需求。
三、结语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关于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范文
《关于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篇一一、引言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其稳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保障农民收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
二、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现状及问题(一)现状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农业保险的普及和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认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二)问题尽管如此,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保障范围有限,无法覆盖所有农业生产风险;二是保险费率不够科学,无法准确反映农业生产风险;三是农业保险市场监管不够严格,存在市场乱象;四是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
三、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一)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险保障程度,从而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二)保障农民收益通过农业保险,可以在农业生产遭受损失时为农民提供经济补偿,保障农民收益,稳定农民收入。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措施(一)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保险公司开发更多适合农业生产的险种,扩大保险覆盖范围,使更多农民能够享受到农业保险的保障。
(二)科学制定费率保险公司应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深入了解农业生产风险,科学制定费率,使费率能够真实反映农业生产风险,提高保险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加强市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市场乱象,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提高农民参保意识政府和保险公司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农民的参保意识。
关于中国农业保险问题的思考
关于中国农业保险问题的思考
中国农业保险
一、农业保险的重要性
1、保障农民收入:农业作物灾害常常会给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农业保险可以保护农民的收入,使其受到保护。
2、促进农业发展:农业保险可以鼓励农民储蓄、投资和开展更多的创新,从而促进农业发展。
3、解决经济社会矛盾:农村农业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较慢,农业保险可以帮助减轻农民生活压力,缓解农民的痛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二、发展现状
1、农业保险产品繁多:我国农业保险主要分为作物保险、畜牧饲养保险、养殖饲养保险、稻谷收购保险等,具备多样的保险产品。
2、投保率不高:由于我国农村多数由手工劳动者组成,基本无充足的投保保险费,使得投保率很低,达不到最佳保护效果。
3、定价方法欠缺:我国农业保险的定价方法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偶尔会出现事故费用远大于保险费的情况,而且仍然需要改进。
三、改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定价模型:为了保证定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该
建立一套科学的定价模型,通过全面分析科学收集农业保险类数据和信息,改善定价方法。
2、拓展商业渠道:要拓展和完善农业保险的售卖渠道,利用银行、网络和保险公司等渠道方便农民投保。
3、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形成科学有效的政府保险制度,使更多的农民能够选择和投保。
并通过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保险的投保、理赔,从而发挥保险的保护功能。
农险工作分享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农险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政策性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农险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分享。
一、深刻认识农险工作的重要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政策性保险,其根本目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
在自然灾害频发、市场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险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参保意识政策宣传是推动农险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农业保险的意义、作用和理赔流程,提高农民参保意识。
具体措施如下:1. 深入农村开展政策宣讲活动,让农民了解农险政策;2.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险知识;3. 加强与农村基层组织合作,发挥基层组织在政策宣传中的作用。
三、完善农险产品体系,满足多样化需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我们要不断优化农险产品体系,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产品。
具体措施如下:1. 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产品;2. 探索创新保险模式,如农业一揽子保险、农业产业链保险等;3. 加强与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的合作,共同研发新型农险产品。
四、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理赔效率风险管理是农险工作的核心环节。
我们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理赔效率,确保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时能够及时获得赔偿。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农业风险监测,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2. 完善理赔流程,简化手续,提高理赔效率;3.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降低保险赔付率。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农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农业保险是指农民为了规避农业生产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而购买的保险产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
我国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本文将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农民保险意识淡薄。
农民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天灾补贴和国家救助来解决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险意识薄弱。
许多农民认为购买农业保险是一种“无用”的举动,因此对农业保险缺乏主动性。
对策一:提高农民保险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农业保险宣传教育活动,增加农村保险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和了解,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积极参与到农业保险中来。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之二是产品设计不够灵活。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设计较为单一,灵活性不足,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不同规模农户的需求,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推广和应用。
对策二:优化农业保险产品设计。
保险公司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气候条件等因素,设计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保险选择,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提高保险产品的覆盖面和灵活性。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之三是保险机构缺乏经验。
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化进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和农业保险市场发展不足,保险机构在农业保险领域缺乏经验,导致了农业保险产品设计、销售、理赔等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对策三:加强农业保险机构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提高对农业保险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业保险机构的监管和培训,提高保险机构在农业保险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之四是政府支持不够。
我国政府在农业保险推广方面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空间和范围。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业保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农业保险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农村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我国农村地区信息不透明,农户的资产和收入水平难以确定。
这就给农业保险的定价、赔偿等环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得许多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保险业务,甚至导致一些农户失去了应有的保障。
二、农业保险产品的单一化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种类较少,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保险”为主,保障范围较为单一,不能完全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也无法适应农业灾害多样化的特点。
三、农村市场开发难度大农村市场营销渠道相对狭窄,农村居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低,这导致了农业保险的市场推广难度较大,保险公司面临营销成本增加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政府应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农户资产和收入水平等信息公开透明度,以便保险公司更准确地定价和理赔,使得农业保险更好地为农户服务。
二、扩大产品种类丰富性保险公司应该开发新的农业保险产品,覆盖范围应尽量涵盖农业生产的多个领域,以适应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农户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市场推广能力保险公司应增强自身市场推广能力,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全面满足农户需求,通过营销手段提升农户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加速农村市场建设。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保险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降低农村市场推广难度与成本。
总之,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农业保险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保险公司和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合力解决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重重困境,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务,推动农村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 保险政策缺失:我国农业保险仍存在一些保险政策缺失问题,如缺乏统一的保险标准、保险费率过高等。
这导致了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也限制了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2. 风险评估不准确: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风险评估仍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准确评估农业风险,往往在理赔过程中产生争议。
这一问题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成本,也降低了农民对保险的信任度。
3. 理赔过程繁琐:农民在保险理赔过程中往往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并经历繁琐的理赔程序。
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也降低了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2. 提升风险评估准确性:加强对农业风险的科学研究,提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建立农业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气象信息等,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能力。
3. 简化理赔程序:简化农业保险的理赔程序,减少农民的理赔负担。
可以引入电子化理赔系统,提供在线理赔服务,减少繁琐的证明材料和人工操作,提高理赔效率。
4. 加强农民培训和宣传:加大农业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理解。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他们购买、使用和理赔保险的能力。
5. 加强监管和合作: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鼓励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如保险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共同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目前已经逐步发展成熟,但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以下就这些问题进行详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产品覆盖不足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产品性质单一,覆盖范围不广,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据调查,我国农村地区的农民存在较大的风险,比如天气、病虫害等,但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农业保险产品提供对这些风险的保障。
应对策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针对种植和畜牧业等不同范围,研发更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其次,在制定农业保险政策时,为农民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险保障,包括提供针对天气、疫病等各种情况的保险产品,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二、保险利益分配不公在目前的农业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往往或多或少地削减农民的权益,不仅导致其收益下降,也会导致农村地区的经济不平衡。
这一点显然违背了农业保险的基本准则,即让农民收益最大化。
应对策略:针对保险利益分配不公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定,确保保险盈余分配到位;其次,针对企业的不正当行为,加大惩处力度,让农民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产品宣传不足很多农民对农业保险产品的认识不够,对此也缺乏充分的了解,无法准确的理解保险的作用。
这也导致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接受程度不高,对保险产品的购买意愿也不强。
应对策略:政府和保险公司应更加密切地合作,进行宣传工作。
这包括制定社会化宣传计划,开展市场推广和知识普及,特别是针对农民群体,更要进行有针对性、具体化的宣传。
只有让农民知道保险的作用,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其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四、保险公司参与不足在我国农业保险体系中,保险公司的作用至关重要。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同规模的保险公司参与的程度也不同,有的规模较大的公司则过于介入市场,让农民不敢购买产品。
应对策略:政府应对市场进行更为细致的规划与控制,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抑制大型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垄断。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也应该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信任和接受度,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业保险服务。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问题分析1.保险产品不够多样化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的种类相对较少,主要以农作物保险和农业大灾保险为主。
这种单一的保险产品结构无法充分满足不同农业生产者的风险保障需求。
畜禽养殖业、渔业等农业领域的风险保险产品相对较少,农业保险产品在品种和范围上都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2.保险理赔不及时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农业保险公司对理赔过程不够重视,导致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或生产损失后,无法及时获得相应的保险赔偿。
这不仅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也减弱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信心,进而影响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3.保费定价不合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定价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一方面,部分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手段,保险公司难以企业化定价,导致保费过高;一些地区因为各种原因,保险公司难以准确评估风险,导致保费偏低。
这样一来,既使购买了农业保险,农民也难以获得合理的风险保障。
二、对策分析保险公司在理赔过程中应当加强管理,提高理赔的效率和公平性。
一方面,积极推行信息化理赔,建立起高效的理赔系统,缩短理赔周期,提高理赔效率;加强对理赔过程的监督和审查,保证农民在遭受损失后能够及时获得合理的保险赔偿。
3.科学风险评估和定价保险公司应当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气象预警等,对农业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为保费定价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和保费定价机制,保证保费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4.政策支持和监管加强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保险市场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保险机构加大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力度。
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防范各种市场风险,保障农业保险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5.加强宣传和教育农业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了解。
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和渠道,加大对农业保险产品和优势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接受度,增强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转型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业保险的需求逐渐增加。
我国农业保险仍面临着许多困境,比如保险产品的不完善、灾害风险评估的困难、保险市场的竞争激烈等问题。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保险产品的不完善我国农业保险产品大多数是单一险种,比如农作物保险、农业生猪保险等,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这导致农民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而保险产品却无法全面覆盖。
农业保险产品的保险金额和理赔标准也存在差异较大的问题,无法满足不同地区和农民的需求。
针对这一困境,应当加快推动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完善。
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比如农业综合保险、农业收入保险等,以满足不同农业生产环节的风险防范需求。
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情况,制定相应的保险金额标准和理赔标准,以使保险产品更加公平和合理。
二、灾害风险评估的困难农业保险的核心是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我国的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且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灾害风险评估的难度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往往难以准确评估风险,从而导致保险产品的定价不合理,给保险公司带来一定的风险。
为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加强保险公司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工作。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遥感技术、气象数据等,进行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以提高保险产品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三、保险市场的竞争激烈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保险公司都在争夺市场份额,导致保险产品的价格过低,利润空间有限,这对保险公司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由于农民保险意识的薄弱和购买能力的不足,农业保险市场的拓展困难重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应当加强保险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行为,避免价格战和恶性竞争。
可以利用政府的资金扶持和补贴,降低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成本,刺激市场需求。
可以加强农业保险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鼓励其购买农业保险,以增加市场需求。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保费收入不足、保险产品不够丰富、保险责任不清晰等问题,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1.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不足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保障作用逐渐被认可,但是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比仍然较低。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为208亿元,占保险业总体保费收入的比例不足5%。
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不足,直接影响了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也制约了保险公司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
2. 农业保险产品不够丰富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农作物保险和牲畜保险上。
对于一些特种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环节中的风险,如渔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等,相应的保险产品并不完善,无法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 农业保险责任不清晰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农业保险责任的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问题。
一方面是农业生产中的自然灾害和非自然灾害,责任究竟该由保险公司承担,还是由政府或者农民自行承担,尚未形成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是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的责任认定和实际赔付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农民的利益受损。
1. 农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由于我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晚,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农业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较弱。
一些农民在遭遇自然灾害时仍然倾向于依赖政府的救助,缺少自我保护意识,这就导致了农业保险的市场需求不足,农业保险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 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和相关政策尚未健全,农业保险市场存在一定的监管不到位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
这就对农业保险市场的规范化运作、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农业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广东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的开题报告
广东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农业保险是指农业生产中,对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或者通过建立保险制度的形式来转移这些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业保险已成为农业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
然而,在广东省内,农业保险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研究拟就广东省内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思考进行研究,旨在为广东省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以广东省内农业保险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广东省政府部门调研以及广东省内相关保险机构调研,将就广东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思考进行探讨。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广东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2.广东省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探究广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思考。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通过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广东省内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东省内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对策思考。
此外,本研究还能够提升公众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预期结果如下:1.明确广东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提供广东省内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思考;3.为广东省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四、研究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本研究的可行性在于:广东省内农业保险的相关信息较为丰富和完善,且有多种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可以支持研究;同时,本研究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使研究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精准。
此外,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在于:研究数据的来源可能存在局限性,可能会部分降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县域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县域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本文拟以C为例,结合对该地区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试着从中找出县域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剖析其中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县域农业保险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C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黔江地处武陵山区,境内多山,土多田少,农村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
但其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0.2%,建成了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C农业保险于2007年起步,经过大约14年的持续发展,农险业务市场逐步成熟,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保险公司农险业务规模可观,农民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基本实现了“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赢局面,持续为C农业产业发展做好“压舱石”作用,农险业务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
经统计2018年至2022年C农险数据,发现其整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从业务规模来看,保费规模日益扩大,从2018年的2190.88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4815万元,增长速度高于重庆市整体增长速度。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险业务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一直维持在93%附近。
简单赔付率近几年均维持在50%-70%之间,赔付效果较显著。
农业保险深度衡量的是一个地区农险发达程度和潜力的指标,反映了农业保险在农业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是农险保费收入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C农业保险深度除了2019年相较2018年有所下降外,农业保险深度总体持续增长,从2018年的0.94%增长到2021年的1.44%,领先重庆市整体农险深度,C农业保险的发展越来越强劲。
二、县域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一)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制约农险业务开展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政府支持是开展好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支柱,部分乡镇政府部门存在对农险业务开展不够重视的现象。
一是地方乡镇政府对政策性农险认识不到位,对农业保险帮助农民转移和分散风险、共担经济损失、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二是乡镇政府宣传不到位,农户普遍对政府宣传信任度较高,由于乡镇政府重视程度低,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农户不了解相关政策,不知参保渠道。
有关于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有关于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是农业保险行业发展的关键,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存在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保险产品的不完善。
目前,农业保险产品主要覆盖农作物和牲畜,对其他农业生产要素的保险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对此,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特点,开发相关保险产品,例如设立农业机械保险、种子保险等,以满足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风险保障需求。
其次,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还需要解决保险服务的不便利问题。
目前,农业保险的理赔流程繁琐,农民难以及时获得保险金,这限制了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农村设立便利的理赔窗口,并推行现金理赔,提高理赔效率,降低农民的理赔成本。
第三,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还需要解决农民保险意识薄弱的问题。
当前,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认知度较低,缺乏保险意识。
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农村广播、电视以及保险公司与农民合作开展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并鼓励农民积极购买农业保险。
最后,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需要加强监管力度,防范保险市场风险。
由于农业保险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动和风险管理,如果监管不到位,就可能出现保险公司资金链断裂、风险集中等问题。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完善农业保险市场的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保险产品不完善、保险服务不便利、农民保险意识薄弱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加强产品研发、改善服务体验、提高农民保险意识以及加强监管力度等策略,才能推动农业保险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农业保险是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的保障方式,对于稳定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仍面临多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首先,农业保险高质量转型需要解决保险产品的不完善问题。
2023年农险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思路
2023年农险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思路摘要:一、引言二、2023 年农险存在的问题1.保险覆盖率不足2.保险产品单一3.理赔服务不到位4.保险宣传和教育不足三、下一步思路1.提高保险覆盖率2.丰富保险产品种类3.提升理赔服务水平4.加强保险宣传和教育四、结论正文:一、引言农业保险作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2023 年,农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二、2023 年农险存在的问题1.保险覆盖率不足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保险覆盖率依然偏低,很多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足,导致保险需求不高。
2.保险产品单一当前农业保险产品种类较少,难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同时,部分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和金额有限,难以应对农业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3.理赔服务不到位部分保险公司理赔服务效率低下,审核标准不透明,导致农民在理赔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
此外,理赔资金的到位速度也影响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
4.保险宣传和教育不足许多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较低,缺乏对保险的信任。
这主要是因为保险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对保险的认识存在误区。
三、下一步思路1.提高保险覆盖率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引导农民主动投保。
同时,保险公司应优化保险产品设计,降低保费,提高农民的投保意愿。
2.丰富保险产品种类保险公司应根据农业生产风险的特点,研发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先进的农业保险技术和管理模式。
3.提升理赔服务水平保险公司应提高理赔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简化理赔流程,确保农民在遇到风险时能够及时得到赔付。
同时,完善理赔资金的监管机制,保障理赔资金的及时到位。
4.加强保险宣传和教育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等各方应共同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普及保险知识,消除农民对保险的误解,提高农民对保险的信任度。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包括保险覆盖率低、保费收入不足、理赔效
率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提高保险覆盖率。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保险覆盖率较低,许多农民并未购买农业保险。
为此,可以通过推广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效益,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保险
意识。
要加强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发展,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农业
保险产品,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
增加保费收入。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保费定价不合理,没有充分反映农业风险。
为此,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保费定价模型,根据不同地区、
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风险,确定保费的合理水平。
可以引入保费补贴机制,通过政府、保险
公司和农业合作社等多方共同承担保费,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保费收入的增加。
提高理赔效率。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理赔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理赔程序繁琐,审核
流程复杂,导致理赔时间较长。
为此,可以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
可以建立起农
作物生长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对受灾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从而实现
快速理赔。
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理赔的准确度和效率。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对策包括提高保险覆盖率、增加保费收入和提高理赔效率。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可以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保险保障。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经营的市场化发展,农业保险在我国农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险产品覆盖面窄、保险服务机构不健全、农民保险意识淡薄等。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农业保险产品覆盖面窄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主要以农作物保险和畜禽保险为主,覆盖范围较窄。
在保险产品设计上,针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种风险制定不完善,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
由于农业保险产品的覆盖面窄,导致很多农业生产环节和农产品没有得到保障,限制了农民参与保险的积极性。
2. 保险服务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服务机构相对薄弱,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和相关服务机构。
农民缺乏专业的保险知识,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和选择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由于农村银行、保险机构和农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的销售渠道单一,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3. 农民保险意识淡薄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传统保险观念的影响,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认可度不高,从而影响了农民参与保险的积极性和保障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对策分析为了解决农业保险产品覆盖面窄的问题,可以适当增加农业保险产品的种类,例如农业生产贷款保险、农业总收入保险、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等,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环节的保险需求。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种植业态的特点,设计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农业保险产品,提高产品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为了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可度和保险意识,可以加强对农民的保险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保险知识和理念。
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和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的保险知识普及,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可度和参与积极性。
三、总结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需要解决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李善君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进一步指明了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现代农村金融保险制度的建设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同时,农业也是弱质产业,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农业保险,建立现代农业保护伞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农业占GDP中的份额不小,农业保险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健全农业保险,开拓我国保险市场显得尤为紧迫。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民增收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和其它产业相比,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性产业。
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受灾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比重在30%以上,比发达国家高10%~20%,成灾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也一直在20%左右波动。
去年的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以及“蛆虫柑橘”事件等,都给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自然灾害如此频繁,但我国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补偿水平很低,一直维持在2%~5%左右,补偿手段也很单一,只有政府救济、灾害扶持和农业保险三大类,其中以政府救济和灾害扶持为主,占了整个补偿的90%以上,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形式,在鼎盛时期的1992年也仅占总赔偿额的25%左右。
从1992年开始,农业保险在农村自然灾害补偿中的比例不断下降。
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
二、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供求“双冷”、资源短缺、人才匮乏、缺少政策扶持等问题。
一是供给不足,导致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由于传统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小、经营粗放、低投入、低效益,使得农业风险复杂,保险经营技术要求较高。
加之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性使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造成农业保险业务赔付率高,亏损严重。
如此大的风险,使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拓展农业保险市场,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二是需求乏力,农民主动投保意识不强。
一方面,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 许多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差,很难相信保险对生产和生活的保障作用。
另一方面,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经营规模过小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
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农业保险项目经营经常入不敷出,保险公司对其要求较高保险费率, 加之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三是机制缺失,未形成风险利益共同体。
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对农业、农民、农村企业均具有通过风险支持获得收益的共性特征。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支柱,它本身所具有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功能,可为农业和农村金融保驾护航。
但是,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目前没有形成风险利益共同体,让农村金融独自承担“三农”信贷支持的风险和收益。
如果农业保险介入,通过与金融机构打造风险利益共同体,分担农业金融的风
险,将使农业贷款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增加农村金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是立法滞后,政策扶持落实没有到位。
我国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政策对农业保险业务予以扶持。
《农业法》对农业保险的规定是,“农业保险必须自愿加入,任何人不得强制”。
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提到,“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由于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能和作用,致使我国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很大,农业保险也就无法可依。
由于立法滞后,国家提出对农业保险的扶持都是宏观层面的,往往因缺少具体支持政策而落不到实处,这也是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是人才短缺,专业保险从业人员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
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
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
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
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人才供需比例约为1:4。
人才的极度匮乏,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一要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商业保险公司要改变经营方式, 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
要进一步拓展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职能,克服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
要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扩大政策宣传,建立基层的相互保险合作社,让农民充分了解相互保险的性质、特点和赔付方法等,提高农民的投保参保意识。
省、市、县应建立相应的农业保险合作经营机构,为基层保险合作社提供业务指导和再保险服务。
要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农业保险人才,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的多层次需要。
二要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扶持。
利用政府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配合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的共同融合来支持农业保险的运作,确保农场主、农户的实际利益得到保障。
对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政府可提供适当费用补贴,激励其参与农业保险的经营与代理。
若遇大灾之年,准备金积累不足以支付农业保险赔款时,政府可向经营农业保险的各类机构发放无息贷款,并让其从以后的经营盈余中逐年归还。
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再保险政策,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鼓励其参加农业保险。
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发展农业再保险市场,扩大风险分散面,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三要加快完善法律保障体制。
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实质是一部商业保险法,而农业保险中的大部分是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的经营目标大相径庭,用现行的《保险法》指导农业保险会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应尽快颁布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保障范围、保障水平、组织机构与运行方式、政府的作用、农民的参与方式、税收规定、资金运用等方面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确立法律和政策依据,以便于实际运作。
四要防范农业保险道德风险。
由于农业生产极高的信息不对称性,道德风险尤其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规避。
应充分发挥相互保险的优点,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投保人之间的互助和监督;精心培养专业的农业保险队伍,深入细致地开展定损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并不断地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最大程度地防止监管漏洞。
五要尽快建立农业保险基金。
建立保险基金是建立现代农业保险市场运行模式成败的关键。
保险基金的形成,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在国家财政政策的引导下,在税收、利率方面得到政府支持。
农业保险基金的筹措,建议可由农业发展基金中出一部分,民政从救济金中出一部分,乡镇企业从上缴资金中出一部分,加上商业保险公司的垫底资金,形成雄厚的
农业保险总准备金。
同时,应制定激励农业保险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保险组织的一切业务和收入适当免税,免税部分也可充当合作社的保险基金,专户单列,由监管部门监督使用。
六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保险应是农业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必须建立在发展现代农业上。
我国现代农业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要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克服过去由于土地分户零散、种植品种繁多、难以形成产业而导致的农业保险不便于核保、核算、界定险种、赔付等,进而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障能力,有效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作者系中共巴中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农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