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选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一模压强变化

一、直击中考

二、考点解读

一、压力

(1)定义:由于两接触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垂直于接触面的力。

(2)注意与重力的区别:压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是其他力引起的,如下图所示。(F 压表示压力)

G

-G <

二、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受力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单位帕(Pa )。 (2)公式:S

F

p =

注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单位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 2) S 是受力面积,必须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存在的那个面。

三、液体压强

(1)计算公式:gh p ρ=

注意:(单位要统一国际制单位p :Pa ;ρ:kg/m 3;g :N/kg ;h :m ) (2)该公式是S

F

p =

的推导式,gh p ρ=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容器中静止液体的压强,h 为深度,为液面到液体内某点的竖直距离,同时也适用于密度均匀的柱状固体的压强。 (3)几种情况下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四、压强变化

1、

正方体压强变化

(1)受力面积不变,水平切去相同的高度、体积、质量或受到竖直向上的外力。 P′=p -△p=p-ρg △h= p-ρg △v/s= p-△mg/s

(2)压力不变,竖直切下相同的厚度、体积、质量后放在剩余部分的上方。 P′=F′/S=P/(1-△h/h)= P/(1-△V/V)= P/(1-△m/m) 2、 柱形容器底部压强变化

(1)底面积相同的柱形容器,抽取相同高度、体积、质量液体或取出一球。 P′=p -△p=p-ρg △h= p-ρg △V/s= p-△mg/s

(2)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倒入相同高度、体积、质量液体或浸入一球。 P′=mg/s+ρg △h=(mg+ρg △V)/s=(mg+△mg)/s

三、一模真题汇编

【考点一:竖直切割】

1.(2014年1月奉贤区第8题)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已知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右侧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体积,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未截去前,两实心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F 甲、F 乙 的关系是 ( )

A.F 甲一定大于F 乙

B.F 甲一定小于F 乙

C.F 甲可能大于F 乙

D.F 甲可能小于F 乙

【考点二:水平切割】

2.(2014年1月徐汇区第10题)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 ( )

A .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小于乙

B .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小于乙

C .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

D .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

3.(2014年1月长宁区第10题)如图6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长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

图3

部分甲和乙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

A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p 甲可能大于p 乙

B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p 甲一定大于p 乙

C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p 甲一定小于p 乙

D .如果它们原来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质量后,p 甲可能小于p 乙

4.(2014年1月闵行区第10题)如图3所示,质量分布均匀,厚度相同且均匀的等腰梯形物体A 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其二分之一的高度处,沿着水平方向将其切成B 、C 两块梯形物体,然后将B 、C 两块梯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这两块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B 和P C ,则 ( )

A.P B >P C

B.P B =P C

C.P B <P C

D.无法判断

5.(2014年1月普陀区第7题)如图4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在A 、B 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厚度Δh ,若Δh =l 时,A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 A ′=p 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Δh <l 时,A 、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 A ′>p B ' B .若Δh <l 时,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 A ′<p B '

C .若Δh >l 时,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 A ′=p B '

D .若Δh >l 时, 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 A ′>p B '

【考点三:叠加】

6.(2014年1月宝山区第8题)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的密度之比ρ A ∶ρ B =4∶1,质量之比m A ∶m B =1∶2,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3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

A F 甲∶F 乙=1∶1, p 甲∶p 乙=1∶4

B F 甲∶F 乙=1∶1, p 甲∶p 乙=1∶2

C F 甲∶F 乙=1∶2, p 甲∶p 乙=4∶1

D F 甲∶F 乙=1∶3, p 甲∶p 乙=1∶8

图3

A

A

B

B

图3

A

B

图4

7.(2014年1月黄浦区第8题)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和高度分别为S 甲、S 乙和h 甲、h 乙。若在两圆柱体的上方,分别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圆柱体原来的情况可能是图4中( )

8.(2014年1月闸北区第8题)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 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如果甲、乙物块的( ) A .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B .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C .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D .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图3

【考点四:切割后叠加】

9.(2014年1月虹口区第8题)如图3(a )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3(b )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 甲′、F 乙′、p 甲′、p 乙′,则 ( ) A .F 甲′>F 乙′,p 甲′>p 乙′

B .F 甲′<F 乙′,p 甲′>p 乙′

C .F 甲′=F 乙′,p 甲′=p 乙′

D .F 甲′=F 乙′,p 甲′>p 乙′

10.(2014年1月静安、青浦区第7题) 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 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p 甲′:p 乙′的值 ( )

A .一定大于1

B .一定小于1

C .可能等于1

D .可能小于1

【考点五:倒入与抽出】

11.(2014年1月松江区第7题)在图2中,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S 甲>S 乙)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两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强相等。若从甲、乙中抽取液体,且被抽取液体的体积相同,则剩余液体对甲、乙底部的压力F 甲、F 乙与压强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为 ( )

图3

(b )

甲′

乙′

(a )

甲 乙

甲乙甲乙 甲乙甲乙 甲

甲乙甲乙 甲

甲乙甲乙 甲

A .

B .

C .

D .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