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有效提问
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可以从教师所提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中体现出来。
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的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状态,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掌握娴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
”目前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在实践中陷入课堂提问的种种误区,以至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就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一、有效提问要具有吸引力,激发学习化学兴趣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听课的最佳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
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中,先向学生展示一段资料:一伙举着火把、牵着一只狗到山洞内游玩的人,走了一段时间后,到达山洞深处,狗突然倒地而死,又走了一段时间,几个人有窒息感,不一会儿火把也熄灭了。
然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狗为什么先死亡?人为何有窒息感?火把为何熄灭?连续几个提问,旁敲侧击,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猛然高涨,同时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设置巧妙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具体的学习目标产生认知的需要,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兴趣。
二、有效提问要针对关键问题,突出重难点知识每一专题每一单元内容都有重难点,是一堂课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掌握,在此处进行设问,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上疑难困惑,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透彻,从而达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有很多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有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究或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手段等加以解决。
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不均等 的, 他们在 问题分配 上容 易表现 出以下倾 向: ( 1 ) 教师 自
觉或 不 自觉地 将 问题 分配 给成 绩好 的学生 , 那些 对学生 的回答
缺乏处 理能力 的教师 更是不愿 将问题分 配给差 生。( 2 ) 教 师容 易将 问题 更多地分配 给智商 高 的学 生, 较少 将问题分 配给智 商 低的学 生 。( 3 ) 教师倾 向于 将 问题 分配 给 性格 外 向的学 生 , 较
型, 并 明确 提问的 目的。 研究表 明, 教师对 问题类 型和提问 目的
的了解 与提 问水平呈显 著 的正 相关 。 参 阅国内外学 者对提 问 目
的的探讨 , 笔 者 将 提 问 的 目的总 结 为 以下 六 种 , 详见 图 1 。
织、 预测・ …- - 要把水预先 晒一晒, 这是 为什么? 在F e C I 溶 液中加 入难 溶于水 的碳 分析性问题 概念性 知识 批 判、 分析、 推 酸钙 粉 末 , 可 以观 察 到碳 酸 钙逐 渐 溶 论、 解释 解, 并产 生气泡 和红棕 色沉淀 , 请用 电 解质理 论简要分析其原因。 评价性 问题 事实性知识 判断 实验 室制c l 用什么来 吸收尾气? 可 验证 …… 以采用C ( O H ) 2 溶 液吸收吗? 为什么?
生 问 题 解 决 之 时 即 为 教 学 目标 达 成 之 时 。 例如, 学 习 氢 氧化 铝
的两性 知识 时 , 教 师在 演示 氢氧化 铝分别 与盐 酸 、 氢氧化钠 反 应 的实 验后设 疑 : 为什么A 1 ( O H) 既能和HC 1 反 应又能 和N a O H 反应 生成 盐和水呢? Al ( O H) 究竟是 碱还是酸 呢? 第二 , 在重 、 难 点 处设 疑 。对于重 点 知识 , 学 生往 往 只看
如何在化学课堂上实施有效提问

如何在化学课堂上实施有效提问化学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项心理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去主动思考、探索问题的最好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进而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形成。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而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
化学课堂上只有教师真正做到了有效提问,才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本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想和同行们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共同商榷,不妥之处或有雷同实属关心教育、心系教育之所致。
一、问题设置要言简意赅,难度适中且目标明确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学生的思维程度要求较高,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每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课堂上的提问必须围绕相应的重、难点来设计,抓住重、难点进行突破,才能带动全局。
要善于以教材为中心,寻求联系点,抓住主干知识点,设计相应的问题。
设计问题时注意要有梯度,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分析、解决问题。
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能随便发问。
同时设计问题时也要把握好难度,问题过难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主动性,问题过易又会使学生缺乏探索性,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教师设置的每个问题都要充分考虑到所需知识、能力应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结构相适应,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所提问题要力求题意清晰、条理分明、语言简洁。
倘若所提问题含糊不清,学生的思维就难以展开。
所以要求同头课的老师们要加强集体备课,不能单打独斗、孤芳自赏。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何去提问。
如何把握好提问的难度,同头课老师们要集思广益、反复推敲。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才能有真正的的效果。
二、所提问题要有情态、价值观课堂提问包括优、良、中三个不同层次,良、中层次思考的提问,包括知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优层次思考的提问,包括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
不论属于哪一类提问,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考价值,不要老师问题一呈现,所有学生都脱口而出。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理科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而有效的提问策略是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提问的背景重要性、提问的基本原则以及提问策略的分类等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我们来探讨提问的背景重要性。
教师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它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推动学习的进程。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提问的基本原则。
提问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有意识地确定提问的目标和问题类型。
启发性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
此外,提问应该具有合理性和适度性,即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深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参与并受益。
然后,我们来分析提问策略的分类。
根据问题的形式和目的,提问策略可以分为开放性提问和封闭性提问。
开放性提问是指让学生展开自由思考和表达的问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问:“你认为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封闭性提问则是指教师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旨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师可以问:“氧气的化学式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测试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提问策略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有效提问。
比如,解答问题补充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全面理解的效果。
另外,疑问引导法也是一个有效的提问策略,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疑问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提问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些教师不太注意提问的艺术和策略,使课堂教学效果减弱,有效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进行反思与实践的过程。
有效提问需要讲究策略。
1、反思提问的功能传统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是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去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宽度受到限制,不能主动运用己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究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得课堂提问不是很有效。
要解决这些问题,化学教师应重新认识新课改形式下课堂提问的功能:新课标提倡的课堂提问不仅应具有检验教学效果与听课效果,从而对教学做出相应调整的功能,具有锤炼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开展学习竞赛的功能,更应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听课兴趣,通过自主探究,进而构建化学知识结构的功能。
2、把握住最佳时机提问要使提问收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须把握住最佳提问时机。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时机,及时发问。
必须在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要想“知”又不能立刻“知”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2.1 提问于新旧知识衔接处新旧知识衔接处一般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学习内容的迁移点。
教育心理学对“迁移”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有利于认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所以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
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从而自主探究。
化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的提问策略

化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的提问策略摘要结合案例,分别从创设好问题情境、设计好问题层次、利用好问题设计3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几点在实施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时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的问题课堂情景有效教学的理念是要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平等的教学模式。
因此,努力创建好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教学问题情境,是教师的课堂活动中的中心任务。
因为问题是教师提出的内容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之间架设桥梁的工具。
而所谓有效的问题,是指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Chuska,1995;Wilen,1991)[1]。
下面本人结合案例谈谈在化学课堂上提出有效问题的几点策略。
1创设好课堂问题情境,促进有效教学杜威曾说过:“学生能听到多少,读到多少,并不重要——假如学生需要这种信息资料,并且能在他自己的情景中加以应用,那么这种知识愈多愈好。
”即真正理解才是教育的一个直接目的,是多元智能的教育观念[2]。
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恰当设置学习的情景,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
而问题的设置与课堂情境是水乳交融的,问题设置本身要体现在某些情境中,恰当的问题情景不仅仅要能够激发兴趣,掌握知识,增强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愿望,从而增强学生自己的学习效能感。
有效的问题情景能促使学生大脑产生问题,最终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同化和顺应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促使学生能力形成和智力发展。
1.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化学教学而言,设置情境不仅仅是做些趣味实验或演示实验、举几个物质或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等,而是要充分挖掘这些素材的内涵,从中创设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
[案例1]在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时,笔者先让学生阅读一则苯酚软膏的药品说明书,发现其中的有用信息并分析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加点部分均为可挖掘问题的信息)。
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西方学者德家默也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中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手段。
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有较高的知识关联度,有较好的预设目的性,有较广的信息传递性,有较深的思维创造性。
怎样才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出有效性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一、课堂问题的形式:“趣问”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
设计问题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要故意用偏、难、怪的题目使他们感到难堪。
优化课堂问题,首先教师要从生活、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构成提问序列,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使学生喜闻乐答,让学生有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受,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
如在学习“SO2的漂白性”时,可借助多媒体投影两幅银耳的图片:一幅是洁白的银耳,另一幅略带黄色。
然后,设计问题:同学们,假使你买银耳,你买哪一种?在学生的热烈交流中提出了SO2具有漂白性。
二、课堂问题的切入点:“巧问”“浅”是提问的大忌。
“有疑而问”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浅显的问题往往问而无疑,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是互动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怎么也懂不了。
只有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做到巧问,只有巧的问题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丰富的联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课堂教学中。
如在学习《化学键》知识时,化学键的定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课堂上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字典中“键”字的原意是什么?学生查字典得出结论:指安在车轴上管住车轮不脱离车轴的铁棍。
此时,可再设计问题:物质内的铁棍是什么?学生受到启发马上联系到了化学键的定义。
三、课堂问题的发问:“曲问”“直”是直问,直截了当,单刀直入,这样的问题不拐弯抹角,但是,按照常规思路正面直接发问,往往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的钥匙。
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一、提问的常见误区和有效提问的含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曾提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这充分说明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反馈教与学信息、增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一环,更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
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各类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化学教师的有些课堂提问不是很有效,常见误区为:有些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
要么追求热闹,提问过多,走向“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有些提问具有片面性,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不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顾名思义,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通过有计划地、带启发性的针对性提问,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有效提问能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效提问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是目前倡导的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问题化教学中认为,有效提问即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增强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
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与应答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与应答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有效的应答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有效性提问与应答的例子:
1. 提问:什么是化学反应?
应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离子或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
2. 提问:举例说明化学反应的现象。
应答: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III)氧化物,黄磷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磷等。
3. 提问:什么是元素?
应答: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不能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
4. 提问:列举几个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应答:氧气的符号是O,氢气的符号是H,金的符号是Au等。
6. 提问:简述金属的性质。
应答: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良好的热传导性等性质。
7. 提问:什么是离子?
应答: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9. 提问:什么是碱?
应答:碱是能溶解在水中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10. 提问:简述盐的性质。
应答: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具有晶体结构和盐味。
通过这些有效的提问和应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加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水平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

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标签:化学教学;提问;策略化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教师要想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就必须采用恰当有效的提问策略与措施,有效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
一、怎样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1.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通向知识殿堂的敲门砖,也是新旧知识联系的纽带。
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就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复习与要学的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
从旧知识引进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有迫切需要阅读课本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例如,在《测量空气中含氧量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提问:回想下测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我们是如何测出硫酸铜晶体中水的含量的?学生回忆道:通过加热将水分蒸发,然后用质量差算出水的质量,再算出水的质量与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比。
教师紧接着问:现在我们要测空气中的含氧量,可以怎么做呢?此时学生会马上联系到和测硫酸铜晶体中水的含量类似的方法。
2.通过趣闻轶事创设问题情境在新课教学开始或教学过程中可插入一些与新知识有关的趣闻轶事,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做摩擦剂。
人们通常用下列方法生产轻质碳酸钙: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再将氧化钙加水制成氢氧化钙,然后将净化后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轻质碳酸钙,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的原理。
答案(1)CaCO3=CaO + CO2↑;(2)CaO + H2O = Ca(OH)2 ;(3)Ca(OH)2 + CO2 =CaCO3↓+H2O。
我讲解完写出化学方程式后,同学们议论纷纷,有个胆大的同学站起来说出了他的想法: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的成分也是碳酸钙,为什么还要花人力、物力和时间去转化一番?然后我告诉学生们,石灰石的杂质含量较高,影响牙膏的品质,而转化后的轻质碳酸钙比较纯净,同学们恍然大悟。
如何在中学化学课堂进行有效提问

如何在中学化学课堂进行有效提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想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因而,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何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提问的过程不仅应包括问题的设置,更应包含学生回答的实施过程的关注与学生问题的生成。
现就笔者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体会,来谈谈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感受。
一、提问的问题设计要明确问题的设计是实现提问有效性的前提,只有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才能给学生思考、回答的空间。
首先,老师在设置问题时,问题的指向要明确,即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需明确,如果范围太大,学生就会无从下手。
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时可以提问:①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都属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实验,应该选用何种装置?②安装时应注意什么?③加热时应注意哪些方面?④要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什么方法收集?⑤什么时候开始收集?⑥如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停止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学生通过简单的回忆,就可回答以上问题,进而导入新课内容。
其次,能够给学生指明回答问题的途径也是使问题明确的一个重要方法。
譬如:在学习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先出示“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一种生成物质量”的例题,然后出示1-2个“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一种生成物质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练习,寻找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这样先给出学生一个范式,并在解决问题时不断强化这种范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概括归纳的能力。
新课程学习目标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学习方法。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所以,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但是实现有效回答、有效提问的必要途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也符合新课程的学习目标。
化学课堂提问的原则及提问策略【范本模板】

化学课堂提问的原则及提问策略一、有效提问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有效提问应具有导向性.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一个高级组织者,它为紧随其后的回应提供一个框架。
比如,要学生解释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时可将其拆成如下问题:(1)硫酸铝属于哪种类型的盐?其溶液中存在怎样的平衡?(2)碳酸氢钠属于哪种类型的盐?其溶液中存在怎样的平衡?(3)两溶液混合后原来的平衡是否会受到影响?(4)原平衡相互影响的结果怎样?这一串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导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正如海森堡所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大半."2.关联性原则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提问应具有关联性。
将问题与已有知识关联起来,使问题从现象的直接描述转化为具有某种抽象性的问题,转化为有所知有所不知的问题,提高知识的关联度。
比如,“熵”的引入。
首先观察现象:一盒火柴散落;一滴墨水在水中扩散;浓溴水滴在试管底部,红棕色蒸汽慢慢升起。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如下问题。
(1)这些变化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固体NaOH、NH4NO3、NaCl等都能溶于水,它们溶解后微粒排布有何变化?(3)自发反应倾向于朝着熵增还是熵减的方向进行?这一串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对已有知识进行总结,引发对新概念得出结论,很好地利用了新旧知识的迁移,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主体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成为真正充分发展的人。
比如,学习“电解池”时,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各大感官望闻问切功能,感知电解氯化铜溶液的现象,分析产物,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电解CuCl2溶液的过程中,导线和溶液中分别有哪些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其运动方向如何?由Ka 和Kh的大小可知,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因此该混合溶液呈酸性.学生通过思考能判断出HCN和NaCN混合液呈碱性。
化学课堂有效提问

化学课堂有效提问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人人都会,但效果不同。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达到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而无效的提问则会冲淡教学的重难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课堂没有实效。
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化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一、课堂提问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教师讲,从不提问或极少提问;(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问题;(3)所提问题偏离主题或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距离较远;(4)只提问优等学生,从不提问差生;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7)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
二、实施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和技巧1.要面向全体学生。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较大的辐射面,形式多样,分层次地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层次性的问题,来提问相应程度的学生,使课堂提问更有效。
2.问题要具体,表述要清晰、准确。
一般来说,提问要言简意赅,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反之,问题不明确,条件不易懂,涉及面过宽,超出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想象力,学生将无从入手,大惑不解,无言以答或答非所问,知识面过窄就起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
3.把握适度原则。
教学内容有难有易,问题的难度要适宜,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太具有肤浅的问题会使学生觉得没兴趣,不以为然,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难度过大的问题又会使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智能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地的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4.把握时机和对象。
关于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关于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一、有效问要具有吸引力,激发学化学兴趣所有智力方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如乐之者”。
好的堂提问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度集中的状态,在提问与学生求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意志领域的情境,有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听课的佳心理状态,充分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例,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学中,先向学生展示一段资料:伙举着火把、牵着一只狗山洞内游玩的人,走了一段时后,到达山洞深处,狗突倒地而死,又走了一段时,几个人有窒息感,不一会儿火也熄灭了。
然后提出以下几个题:狗为什么先死亡?人为何窒息感?火把为何熄灭?续几个提问,旁敲侧击,唤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猛然高涨,同时也利于问题的解决,收到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在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实,设置巧妙的问题境,使学生对具体的学目标产生认知的需,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兴趣。
二、有效提问要针对关问题,突出重难点知识每一专每一单元内容都有重难点,一堂课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学生往不容易理解掌握,在此处行设问,其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上疑难困惑,使学生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透,从而达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教学任务的目的。
有很多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有师讲解、师生共同究或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手段等加解决。
而有的重难点可以通过教巧妙的提问,学生思考加上教师点拨和师生同讨论来突破。
例,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关分子间作用力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道判断正误: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物,这是由于水分子间能形成键。
很多学生难以判断,针对这一况,我进行了以下提问:分子稳性表达的是分子物理性质还是化学质?分子稳定性的大小是共价键有关还是与分子间作用力关呢?并引导学生思考:氢键是属化学键还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了什么?通过大讨论,学生弄清氢键是分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物理性质,如物质熔沸点的高低,与分子稳定性无关;子稳定性大小是由共价强弱决定的。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提问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化学教学中设计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好地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问题意识有效提问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要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研究表明,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化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作用1.利于促进课堂上的交流有效的提问可以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而且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和真实想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2.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取头脑中的相关信息,并查阅相关的资料,在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和转换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整合和推论,来分析和解决当前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3.利于教师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判断学生的进展,以及与目标的差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节奏,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
二、化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
因此,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提问的依据、出发点和提问的主体。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以与学生平等对话、协商交流的姿态,置身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实现意义的建构。
2.目的性原则有效提问需要明确提问的目的。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策略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策略1. 引言中学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学阶段,教师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中,提问策略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本篇论文主要就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策略进行探讨,分析其使用的必要性和优势。
2. 提问策略的定义提问策略是一种在教育中广泛应用的策略,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提问获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提问策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口头提问、书面提问、随机提问等。
通过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提问策略的使用提问策略广泛应用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提问策略。
例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在课堂中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和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巩固学习成果。
4. 提问策略的优势提问策略具有以下几个优势:4.1 增强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2 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把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在其脑海中建立逻辑和思维模式,进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4.3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4.4 促进师生互动提问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加强教学效果。
5. 结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在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提问策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巧妙运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更加有效的提问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分析、判断、综合、使用和创新水平,从而使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水准的提升。
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
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实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
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要善于提问。
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动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升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
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总来说之,不要使课堂成为教师包办,自问自答式的教学。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在教学中是如何实行有效提问的。
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指导学生做“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三分之一水并振荡”的实验,学生被现象深深吸引,这时即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塑料瓶会变扁?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学生会立即围绕问题积极的思维,全体同学的思维就会集中在此问题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问题的答案实行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然后继续提问:通过上面的讨论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会轻松的总结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获取知识。
当学生沉浸在自我获取知识的喜悦中时,继续提问: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吗?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组探究实验。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的问题情景中来,充分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当学生看到四朵紫色石蕊染成的小花,第一朵喷醋酸后变红,第二朵喷水不变色,第三朵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也不变色,第四朵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体变红,而把变红的小花取出加热后又变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课堂有效提问
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人人都会,但效果不同。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达到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而无效的提问则会冲淡教学的重难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课堂没有实效。
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化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一、课堂提问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区
(1)整堂课只管教师讲,从不提问或极少提问;(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问题;(3)所提问题偏离主题或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距离较远;(4)只提问优等学生,从不提问差生;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7)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
二、实施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和技巧
1.要面向全体学生。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较大的辐射面,形式多样,分层次地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层次性的问题,来提问相应程度的学生,使课堂提问更有效。
2.问题要具体,表述要清晰、准确。
一般来说,提问要言简意赅,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反之,问题不明确,条件不易懂,涉及面过宽,超出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想象力,学生将无从入手,大惑不解,无言以答或答非所问,知识面过窄就起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
3.把握适度原则。
教学内容有难有易,问题的难度要适宜,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太具有肤浅的问题会使学生觉得没兴趣,不以为然,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难度过大的问题又会使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智能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地的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4.把握时机和对象。
把握住提问的时机,使提问更加科学。
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应用得恰到好处能优化课堂教学的节奏。
同时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一些非语言性暗示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不同的方式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的回答,坚持民主作风,让学生有质疑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不过,突然发问的方法可用于提问开小差的学生,突然的袭击可以使他收回心来,但不宜经常使用。
5.提问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内容要有启发性。
三、在化学教学中巧妙设疑的建议
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
化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
问题就在于化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设疑呢?对此,建议如下:
1.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设计问题
教学中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在学生所遇疑难之处或思维受阻处设计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在难点之处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难点作探索,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了理解。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出错或考虑问题时思维受阻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错误,及时调整或改变原来准备的问题,分类设疑、启发诱导,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讨论交流,从而加深对错误根源的认识,达到知其所错,以求防错的目的。
3.利用化学实验设计问题
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在这样的情境中恰到好处的提问,定能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
4.利用“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设计问题
“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如化学史料、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
教师可在相关的主题的教学中利用这些素材来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