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余弦定理课件
合集下载
1.1.2余弦定理课件人教新课标
岛C 屿C
用正弦定理能否直接求出 AC?
•1.1.2 余弦定理
分析转化: 实际问题数学化
一般化:
A
已知三角形两边分别为
a和b,这两边的夹角为C,角 C满足什么条件时较易求出 第三边c?
勾股定理
b
c
特殊化
c2 a2 b2
C a B 你能用向量证明勾股定理吗?
A 特殊化 c2 a2 b2
你能用向量证明勾股定理吗?
【解析】因为(a+b+c)(a-b+c)=ac,
所以a2+c2-b2=-ac.
由余弦定理,得cos B=a2+c2-b2 =-1,
2ac
2
所以B=120°.
全优第7页能力提升
1.在△ABC中,已知a=5,b=3,角C的余弦值是方 程5x2+7x-6=0的根,求第三边c的长.
【解析】 5x2+7x-6=0可化为(5x-3)(x+2)=0.
是____2_π_. 3
【解析】∵a2+ab+b2-c2=0,即a2+b2-c2=-ab,
∴cos C=a2+b2-c2=-ab=-1,
2ab
2ab 2
∵C为三角形的内角, ∴C=2π. 3
全优第7页基础夯实
5.(2013年全国大纲节选)设△ABC的内角A,B,C的 对边分别为a,b,c,(a+b+c)(a-b+c)=ac.求角B.
b
c
2
2
2
即证AB AC CB ,
A
Ca
B ∵ AB AC CB
c= ?
8
2
2
Hale Waihona Puke 2AB AC 2ACCB CB
800
c5
B
2
2
2
用正弦定理能否直接求出 AC?
•1.1.2 余弦定理
分析转化: 实际问题数学化
一般化:
A
已知三角形两边分别为
a和b,这两边的夹角为C,角 C满足什么条件时较易求出 第三边c?
勾股定理
b
c
特殊化
c2 a2 b2
C a B 你能用向量证明勾股定理吗?
A 特殊化 c2 a2 b2
你能用向量证明勾股定理吗?
【解析】因为(a+b+c)(a-b+c)=ac,
所以a2+c2-b2=-ac.
由余弦定理,得cos B=a2+c2-b2 =-1,
2ac
2
所以B=120°.
全优第7页能力提升
1.在△ABC中,已知a=5,b=3,角C的余弦值是方 程5x2+7x-6=0的根,求第三边c的长.
【解析】 5x2+7x-6=0可化为(5x-3)(x+2)=0.
是____2_π_. 3
【解析】∵a2+ab+b2-c2=0,即a2+b2-c2=-ab,
∴cos C=a2+b2-c2=-ab=-1,
2ab
2ab 2
∵C为三角形的内角, ∴C=2π. 3
全优第7页基础夯实
5.(2013年全国大纲节选)设△ABC的内角A,B,C的 对边分别为a,b,c,(a+b+c)(a-b+c)=ac.求角B.
b
c
2
2
2
即证AB AC CB ,
A
Ca
B ∵ AB AC CB
c= ?
8
2
2
Hale Waihona Puke 2AB AC 2ACCB CB
800
c5
B
2
2
2
课件7:1.1.2 余弦定理
2.在△ABC 中,求证 a2sin 2B+b2sin 2A=2absin C.
证明:法一:(化为角的关系式)
a2sin 2B+b2sin 2A=(2R·sin A)2·2sin B·cos B+(2R·sin B)2·2sin
A·cos A=8R2sin A·sin B(sin A·cos B+cos Asin B)=8R2sin Asin
(2)sin A=sin (30°+45°)
=sin 30°cos 45°+cos 30°sin 45°=
2+ 4
6 .
故由正弦定理得 a=b·ssiinn AB=1+ 3.
由已知得,C=180°-45°-75°=60°,
c=b·ssiinn CB=2×ssiinn 6405°°= 6.
题点二:利用正、余弦定理证明三角形中的恒等式
b2+c2-a2 cos A=____2_b_c___,
a2+c2-b2 cos B=_____2_a_c____,
a2+b2-c2 cos C=_____2_a_b_____
[点睛] 余弦定理的特点 (1)适用范围:余弦定理对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 (2)揭示的规律:余弦定理指的是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其中一个 角的余弦之间的关系,它含有四个不同的量,知道其中的三个量,
2.在△ABC 中,已知 a=9,b=2 3,C=150°,则 c 等于( )
A. 39
B.8 3
C.10 2
D.7 3
解析:选 D 由余弦定理得: c= 92+2 32-2×9×2 3×cos 150° = 147 =7 3.
3.已知△ABC 的面积为32,且 b=2,c= 3,则 A 的大小为( )
法二:由 b<c,B=30°,b>csin 30°=3 3×12=323知本题有 两解.
课件9:1.1.2 余弦定理
例 1 已知△ABC,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a= 3,b= 2,∠B=45°.
解:由余弦定理知 b2=a2+c2-2accos B.
∴2=3+c2-2 3·22c.
即 c2- 6c+1=0,
解得 c=
6+ 2
2或 c=
6- 2
2 .
当 c=
6+ 2
2时,由余弦定理,
得 cos A=b2+2cb2c-a2=2+
即 sin Ccos Bsin B=sin Ccos Asin A.
∵sin C≠0,∴sin Bcos B=sin Acos A,
∴sin 2B=sin 2A.
∴2∠B=2∠A 或 2∠B+2∠A=π, 即∠A=∠B 或∠A+∠B=π2. 故△ABC 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
规律方法 1.法一是用余弦定理将等式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式,法二 是借助于正弦定理,将已知等式转化为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式.这两种方法是判断三角形形状的常用手段.
[提示] 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 R. 由正弦定理的变形,将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代入 a2=b2+c2 可得 sin2A=sin2B+sin2C.反之,将 sin A=
2aR,sin B=2bR,sin C=2cR代入 sin2A=sin2B+sin2C 可得 a2 =b2+c2.因此,这两种说法均正确.
类型2 已知三边或三边关系解三角形 例 2 (1)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 a=2 3,b=2 2, c= 6+ 2,求△ABC 的各角度数; (2)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 a=3,b=4,c= 37, 求△ABC 的最大内角.
解:(1)由余弦定理得:
cos A=b2+2cb2c-a2=(2
解:由余弦定理知 b2=a2+c2-2accos B.
∴2=3+c2-2 3·22c.
即 c2- 6c+1=0,
解得 c=
6+ 2
2或 c=
6- 2
2 .
当 c=
6+ 2
2时,由余弦定理,
得 cos A=b2+2cb2c-a2=2+
即 sin Ccos Bsin B=sin Ccos Asin A.
∵sin C≠0,∴sin Bcos B=sin Acos A,
∴sin 2B=sin 2A.
∴2∠B=2∠A 或 2∠B+2∠A=π, 即∠A=∠B 或∠A+∠B=π2. 故△ABC 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
规律方法 1.法一是用余弦定理将等式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式,法二 是借助于正弦定理,将已知等式转化为角的三角函数关系 式.这两种方法是判断三角形形状的常用手段.
[提示] 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 R. 由正弦定理的变形,将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代入 a2=b2+c2 可得 sin2A=sin2B+sin2C.反之,将 sin A=
2aR,sin B=2bR,sin C=2cR代入 sin2A=sin2B+sin2C 可得 a2 =b2+c2.因此,这两种说法均正确.
类型2 已知三边或三边关系解三角形 例 2 (1)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 a=2 3,b=2 2, c= 6+ 2,求△ABC 的各角度数; (2)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 a=3,b=4,c= 37, 求△ABC 的最大内角.
解:(1)由余弦定理得:
cos A=b2+2cb2c-a2=(2
数学:1.1.2《余弦定理》课件(新人教版A必修5)
1.1.2余弦定理
鹿邑三高 史琳
2021/4/6
1
复习回顾
正弦定理: a b c 2R
sinA sinB sinC
变型: a 2 R sA i,b n 2 R sB i,c n 2 R sC in
a :b :c sA i:s n B i:s n C in
可以解决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 (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
|a+b| 及a+b与a的夹角.
解:在AOB中,
∵ |a – b|2 = |a|2+|b| 2 – 2|a||b|cos120°
=61, B
C
∴ |a – b|=√61.
b 120° O aA
2021/4/6
19
例 4:已知向量a、b夹角为120°, B
C
且|a| =5,|b|=4,求|a – b| 、 b 120°
coB s a2c2b2 2ac
coC sa2 b2 c2 2ab
应用:已知三条边求角度.
2021/4/6
9
思考3: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就 可以求出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它角.
正弦定理可解决的几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 解边 三角;形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角 边,解 对三角形 .
技术人员先在地面上选一适当的位置A,量出A到山
脚B、C的距离,再利用经纬仪测出A对山脚BC(即
线段BC的张角),最后通过计算求出山脚的长度BC。
已测的:AB=1千米,
AC=
3 2
千米
角A=60O
求山脚BC的长度.
解:B2 C |A|2B |A|2 C 2 |A|A B|C cA os
鹿邑三高 史琳
2021/4/6
1
复习回顾
正弦定理: a b c 2R
sinA sinB sinC
变型: a 2 R sA i,b n 2 R sB i,c n 2 R sC in
a :b :c sA i:s n B i:s n C in
可以解决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 (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
|a+b| 及a+b与a的夹角.
解:在AOB中,
∵ |a – b|2 = |a|2+|b| 2 – 2|a||b|cos120°
=61, B
C
∴ |a – b|=√61.
b 120° O aA
2021/4/6
19
例 4:已知向量a、b夹角为120°, B
C
且|a| =5,|b|=4,求|a – b| 、 b 120°
coB s a2c2b2 2ac
coC sa2 b2 c2 2ab
应用:已知三条边求角度.
2021/4/6
9
思考3: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就 可以求出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它角.
正弦定理可解决的几类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 解边 三角;形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角 边,解 对三角形 .
技术人员先在地面上选一适当的位置A,量出A到山
脚B、C的距离,再利用经纬仪测出A对山脚BC(即
线段BC的张角),最后通过计算求出山脚的长度BC。
已测的:AB=1千米,
AC=
3 2
千米
角A=60O
求山脚BC的长度.
解:B2 C |A|2B |A|2 C 2 |A|A B|C cA os
数学:1.1.2《余弦定理》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5)
1 2
AB
1
3 2
3 AB 4. C
AC 2 AB 2 BC 2 2 AB BC COSB
16 1 2 41 1 13 AC 13.
A
2
Ac 2 BC 2 AB 2 13 1 16
13
cosC
B
2 AC BC
2 13 1 13
sinC
1
13 13
2
2 26 13
1.1.2 余弦定理 课件
2024/11/11
1.正弦定理:在任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
即a =
sin A
b sin B
=
c =2R(R为△ABC外接圆半径)
sin C
2.正弦定理的应用: 从理论上正弦定理可解决两类问题: 1.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它两边和一角;
2.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进而可求其它的边和 角。
c2 a2 b2 2ab cosC
2024/11/11
1.余弦定理 :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 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b2 c2 a2
即 a2 b2 c2 2bc cos A cos A 2bc
b2 c2 a2 2ac cosB cos B c2 a2 b2
2ab
2024/11/11
2.在△ABC中,若a2>b2+c2,则△ABC为 钝角三角形;若a2=b2+c2,
则△ABC为
直角三;角若形a2<b2+c2且b2<a2+c2且c2<a2+b2,
则△ABC为
锐角。三角形
3.在△ABC中,sinA=2cosBsinC,则三角形为 等腰三角形 。
1.1.2 余弦定理 (共36张PPT)
当C为锐角时,a2 b2 c2 ; 当C为钝角时,a2 b2 c2 .
证明:当C为锐角时,cosC 0,由余弦定理,得 c2 a2 b2 2bccosC a2 b2,即 a2 b2 c2
同理可证, 当C为钝角时,a2 b2 c2 .
数学应用:
例3.如图所示,有两条直线AB和CD 相交成80 °角,交点
数学建构
总结: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 类解斜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
求第三边和其它两个角
数学应用:
例1. 如图,在△ABC中,已知a=5,b=4,
∠C=120°,求c.
A
c
解:由余弦定理,得
b 120
C
a
B
c2 a2 b2 2abcos120
因此 c 52 42 254(12) 61
B
80° P A 122 13.52 21213.5cos80
O
16.4(km)
D
数学应用:
例4.在长江某渡口处,江水以5km/h的速度 向东流。一渡船在江南岸的A码头出发,预定
要在0.1h后到达江北岸B码头,设AN为正北 方向,已知B码头在A码头的北偏东15°,
并与A码头相距1.2km.该渡船应按什么方向 航行?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角度精确到
N
D
B
答:渡船按北偏西9.4 °的
方向,并以11.7km/h的
速度航行.
15 A
C
数学应用:
例5.在ΔABC中,已知s inA 2sinBcosC,
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 解:由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得
sin A a
a2 b2 c2
, cos C
证明:当C为锐角时,cosC 0,由余弦定理,得 c2 a2 b2 2bccosC a2 b2,即 a2 b2 c2
同理可证, 当C为钝角时,a2 b2 c2 .
数学应用:
例3.如图所示,有两条直线AB和CD 相交成80 °角,交点
数学建构
总结: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 类解斜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
求第三边和其它两个角
数学应用:
例1. 如图,在△ABC中,已知a=5,b=4,
∠C=120°,求c.
A
c
解:由余弦定理,得
b 120
C
a
B
c2 a2 b2 2abcos120
因此 c 52 42 254(12) 61
B
80° P A 122 13.52 21213.5cos80
O
16.4(km)
D
数学应用:
例4.在长江某渡口处,江水以5km/h的速度 向东流。一渡船在江南岸的A码头出发,预定
要在0.1h后到达江北岸B码头,设AN为正北 方向,已知B码头在A码头的北偏东15°,
并与A码头相距1.2km.该渡船应按什么方向 航行?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角度精确到
N
D
B
答:渡船按北偏西9.4 °的
方向,并以11.7km/h的
速度航行.
15 A
C
数学应用:
例5.在ΔABC中,已知s inA 2sinBcosC,
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 解:由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得
sin A a
a2 b2 c2
, cos C
1.1.2 余弦定理.ppt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A AB2 AC2 BC2 2AB AC
2 0.1047 365
因此∠A≈84.0°.
例4. 求证: 在△ABC中,
证明:由余弦定理,得
bcosC
ccos
B
b
a2
b2 2ab
c2
c
a2
c2 b2 2ac
a2
b2
c2 a 2a
=a2+b2-2abcosC. 同理可得
b2 =a2+c2-2accosB. a2 =b2+c2-2bccosA.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 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 积的两倍。即
a2 b2 c2 2bccos A
b2 a2 c2 2accosB c2 a2 b2 2abcosC
即 13k2 16k 3 0
从而
k 3 13
或k=1.
又因为 k 3 时,b<0,故舍去。
13
所以k=1,a= 13 ,b= 5 13 ,c=4.
2
(2)已知两式中消去2b,得
c a2 3 4
代入(1)式a2-a-2b-2c=0,得
b 1 (a2 2a 3) 1 (a 3)(a 1)
4
cos C
a2
b2
c2
a2
(a 3)(a2 4
a)
2ab
2a 1 (a 3)(a 1)
4
4a2 (a 3)(a 1) a 2a(a 3)(a 1)
高中数学优质课件 1.1.2余弦定理
答:“边角边”是解三角形中的“两边一夹角” 的题型,“边边边”则是“三边已知”的题型,这两 种题型的解都是唯一的,即它们都能唯一确定三角形, 因而可以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典例突破 (一)“两边一夹角”型三角形
例1. 在∆������������������中,若������ = 2,������ = 2 2,������ = 15°,解此 三角形.
自主探究 (三)拓展探究
问题3. 从形式上来看,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 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 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定理之间有关联吗? 答:有关联. 当三角形的两边夹角为90°时,余弦定理即 为勾股定理,而且
自主探究 (三)深层探究
(1) 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 边 所对的角是锐角;
自主探究 (二)余弦定理的其他证法
方法2(三角法) (1)当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如图, ������������ = ������sin������,������������ = ������������ − ������������ = ������ − ������cos������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有������������2 = ������������2 + ������������2 = ������sin������ 2 + (������ − 2bcos������)2, 整理可得������2 = ������cos������ − ������ 2 + (������sin������)2 . 同理可得其它两个结论. (2)当三角形是直角和钝角三角形时,可类似证明.
自主探究 (二)深层探究
典例突破 (一)“两边一夹角”型三角形
例1. 在∆������������������中,若������ = 2,������ = 2 2,������ = 15°,解此 三角形.
自主探究 (三)拓展探究
问题3. 从形式上来看,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 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 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定理之间有关联吗? 答:有关联. 当三角形的两边夹角为90°时,余弦定理即 为勾股定理,而且
自主探究 (三)深层探究
(1) 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 边 所对的角是锐角;
自主探究 (二)余弦定理的其他证法
方法2(三角法) (1)当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如图, ������������ = ������sin������,������������ = ������������ − ������������ = ������ − ������cos������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有������������2 = ������������2 + ������������2 = ������sin������ 2 + (������ − 2bcos������)2, 整理可得������2 = ������cos������ − ������ 2 + (������sin������)2 . 同理可得其它两个结论. (2)当三角形是直角和钝角三角形时,可类似证明.
自主探究 (二)深层探究
课件6:1.1.2 余弦定理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B=2bR,sinC=2cR. 由余弦定理,得 cosA=b2+2cb2c-a2. 代入 sinC=2sinBcosA,得 c=2b·b2+2cb2c-a2.整理得 a=b. 又因为(a+b+c)(a+b-c)=3ab, 所以 a2+b2-c2=ab,即 cosC=a2+2ba2b-c2=12. 故 C=π3.又 a=b,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
1 当 a=6 时,由余弦定理 sinA=asibnB=6×32=1. ∴A=90°,∴C=60°.
方法二:由 b<c,B=30°,b>csin30°=3 3×12=323知本 1
题有两解.由正弦定理 sinC=csibnB=3 33×2= 23, ∴C=60°或 120°, 当 C=60°时,A=90°, 由勾股定理 a= b2+c2= 32+(3 3)2=6, 当 C=120°时,A=30°,△ABC 为等腰三角形,∴a=3.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2 说方法·分类探究 类型一 已知两边和一角解三角形 【例 1】 在△ABC 中,已知 a=2,b=2 2,C=15°,求角 A. 思维启迪:思路一:可用余弦定理求边 c,再用正弦定理求 角 A. 思路二:可用余弦定理求边 c,s(45°-30°)=
知识点 2 余弦定理的推论 根据余弦定理,可以得到以下推论: cosA=b2+2cb2c-a2; cosB=a2+2ca2c-b2; cosC=a2+2ba2b-c2.
讲重点 对余弦定理推论的理解 (1)应用推论,可以由三角形的三边计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2)定理及推论把用“边、角、边”和“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 等的方法从数量化的角度进行了刻画,使其变成了可以计算的公式. (3)余弦定理与勾股定理的关系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若角 C=90°, 则 cosC=0,于是 c2=a2+b2-2a·b·0=a2+b2,这说明勾股定理是余 弦定理的特例,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课件10:1.1.2 余弦定理
则△ABC( )
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B.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D.是锐角或直角三角形
人教A版数学 ·必修5
【解析】由余弦定理,cos C=a2+2ba2b-c2, ∵c2-2aa2b-b2>0,∴cos C<0, ∵0°<C<180°,∴C>90°,∴△ABC 是钝角三角形. 【答案】C
1.1.2 余弦定理
人教A版数学 ·必修5
考纲定位
重难突破
1.了解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重点:应用余弦定理 掌握余弦定理及其推论. 解三角形. 2.能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难点:余弦定理的综
并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合应用.
人教A版数学 ·必修5
[自主梳理]
文字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 减去
人教A版数学 ·必修5
方法归纳 1.判断三角形形状,往往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将边、角关系相 互转化,经过化简变形,充分暴露边、角关系,继而作出判断. 2.在余弦定理中,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如:b2+c2-a2=2bccos A, b2+c2=(b+c)2-2bc 等等.
人教学 A版以数致学用·必修5
3.△ABC 中,2cos B·sin A=sin C,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解析】∵2cos B·sin A=sin C,∴由正弦定理:2a·cos B=c,由余弦定
理:2a·a2+2ca2c-b2=c,即 a2=b2,∴a=b,∴△ABC 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C
语言 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 二 倍
符号 语言
1.1.2 余弦定理ppt课件
解析:因为A=120° ,b=3,c=5, 栏 目 所以根据余弦定理,得 链 2 2 2 a =b +c -2bccos A=9+25-2×3×5×cos 120°接 =49,所以a=7. 答案:7
跟踪 训练 2.在△ABC中,A=30°,AB=2,BC=1,求AC.
解析: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 ACcos 30° , ∴AC2-2 3AC+3=0, ∴AC= 3.
栏 目 链 接
点评:1.本题已知的是三边的关系,设出三边的大小是解题 的关键. 2.已知三边解三角形的方法:先用余弦定理求出一个角, 栏 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出另一角, 最后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 目 链 理求第三角. 接
跟踪 训练
3.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斜边 AB 上的三等分点,则 tan∠ECF=( ) 16 2 3 3 A. B. C. D. 27 3 3 4
自测 自评
2.(2013· 上海卷)在△ABC中,角A、B、C所对边长 7 分别为a、b、c,若a=5,c=8,B=60° ,则b=________.
栏 目 链 接
自测 自评
3.△ABC中,a2-c2+b2=ab,则角C大小为( A ) A.60° B.45° 或135° C.120° D.30°
栏 目 链 接
题型2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例2 已知△ABC 中,a∶b∶c=2∶ 6∶( 3+1),求△ABC 的各内角度数.
栏 目 链 分析:由比例的性质可以引入一个字母k,用k表示a、b、c, 接
再由余弦定理求解各角.
解析:∵a∶b∶c=2∶ 6∶( 3+1), ∴令 a=2k,b= 6k,c=( 3+1)k. 由余弦定理,有 b2+c2-a2 6k2+ 3+12k2-4k2 2 cos A= = = , 2bc 2 2· 6k· 3+1k ∴A=45° . 2 2 2 2 2 2 2 a +c -b 4k + 3+1 k -6k 1 cos B= = = , 2ac 2 2×2k 3+1k ∴B=60° . ∴C=180° -A-B=180° -45° -60° =75° .
课件16:1.1.2 余弦定理
已知 b=c,a2=2b2(1-sin A).则 A=( )
3π
π
π
π
A. 4
B.3
C.4
D.6
【解析】 (1)由(a+c)(a-c)=b(b+c)可得 a2-c2=b2+bc,即 a2=c2+b2+bc. 根据余弦定理得 cos A=b2+2cb2c-a2=-2bbcc=-12, 因为 A 为△ABC 的内角,所以 A=120°.故选 C.
突破练 3 △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asin A +csin C- 2asin C=bsin B. (1)求 B; (2)若 A=75°,b=2,求 a,c.
解:(1)由正弦定理得 a2+c2- 2ac=b2, 由余弦定理得 b2=a2+c2-2accos B. 故 cos B= 22,因此 B=45°.
(2)sin A=sin(30°+45°)
=sin 30°cos 45°+cos 30°sin 45°=
2+ 4
6 .
故 a=b×ssiinn AB=
2+ 2
6=1+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b×ssiinn CB=2×ssiinn 6405°°= 6.
表 c2=__a_2+___b_2-__2_a_b_c_o_s__C__
达 语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 言 _其__他__两__边___的__平__方__的__和__减__ 叙 _去__这__两__边___与__它__们__的__夹__角__的__余__弦__的__积__的__两__倍___ 述
b2+c2-a2 cos A=________2_b_c_____________
(2)由余弦定理得 a2=b2+c2-2bccos A=2b2-2b2cos A, 所以 2b2(1-sin A)=2b2(1-cos A), 所以 sin A=cos A,即 tan A=1,又 0<A<π, 所以 A=π4.故选 C.
1.1.2余弦定理-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
试一试
若三角形的三边为7,8,3,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
状.
钝角三角形
四.小结
四类解三角形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的边和 角。 (3)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 个角; (4)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五、题型探究
题型一 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解:由余弦定理知,有 cos B a 2 c 2 b2 , 2ac
代入c a cos B, 得c a a 2 c 2 b2 , b2 c 2 a 2 2ac
△ABC是以A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sin C c a
又 b a sin C, b a c c. a
△ ABC也是等腰三角形
又 2cos Asin B sin C,且sin B 0 cos A sin C c . 2sin B 2b
由余弦定理,有 cos A b2 c 2 a 2 , 2bc
c b2 c 2 a 2 ,即c 2 b2 c 2 a 2 , a b
2b
2bc
又 (a b c)(a b c) 3ab,且a b
例3、在△ABC中,a2>b2+c2,那么A是( A )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D、不能确定
结论:一般地,判断△ABC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
三角形,可用如下方法.
设a是最长边,则由 cos
A
b2
c2
a2
可得
2bc
(1)A为直角⇔a²=b²+c²
(2)A为锐角⇔a²<b²+c²
(3)A为钝角⇔a²>b²+c²
又 2cos Asin B sin C,
课件12:1.1.2 余弦定理
∵cos15°=cos(45°-30°)=
6+ 4
2,sin15°=sin(45°
-30°)=
6- 4
2,
由余弦定理,得 c2=a2+b2-2abcosC=4+8-2 2×( 6+ 2)
=8-4 3.∴c= 6- 2.
∴cosA=b2+2cb2c-a2= 23.又 0°<A<180°,∴A=30°.
19 C.20
D.-270
【答案】A 【解析】cosB=a2+2ca2c-b2=58.
3.在△ABC 中,当 sin2A+sin2B<sin2C 时,△ABC 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答案】 C 【解析】 由已知:a2+b2<c2,∴cosC=a2+2ba2b-c2<0,则 C 是 钝角,所以△ABC 是钝角三角形.
探究 1 本题是已知两边及夹角解三角形.用正弦定理求角时, 必须注意讨论解的情况,结合三角形大边对大角的性质,由于三 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那么小边对的角一定是锐角.在解三角 形问题时,应根据题目中给定的条件,灵活地选择正弦、余弦定 理.
思考题 1 在△ABC 中,AB=1,BC=2,B=60°,则 AC=________. 【解析】 AC= AB2+BC2-2AB×BCcosB= 3. 【答案】 3
1 当 a=6 时,由正弦定理,得 sinA=asibnB=6×32=1. ∴A=90°,∴C=60°.
方法二 由 b<c,B=30°,
b>csin30°=3 3×12=323知本题有两解.
1
由正弦定理,得 sinC=csibnB=3
33×2=
3 2.
∴C=60°或 120°.
课件15:1.1.2 余弦定理
课堂探究 探究1 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形
例 1 在△ABC 中,已知 b=3,c=3 3,B=30°, 求角 A,C 和边 a.
解 解法一:由余弦定理,得 b2=a2+c2-2accosB, ∴32=a2+(3 3)2-2a×3 3×cos30°, ∴a2-9a+18=0,解得 a=3 或 6. 当 a=3 时,A=30°,∴C=120°.
2.在△ABC 中,已知 a=2,则 bcosC+ccosB 等于( ) A.1 B. 2 C.2 D.4
【解析】 bcosC+ccosB=b·a2+2ba2b-c2+c·c2+2aa2c-b2 =22aa2=a=2. 【答案】 C
3.在△ABC 中,若 a= 3+1,b= 3-1,c= 10,则 △ABC 的最大角的度数为__1_2_0_°___.
拓展提升 利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利用余弦定理(有时还要结合正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 等知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边的关系,通过因式分解、 配方等方法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统一成边的关系后,注意等式两边不要轻易约分, 否则可能会出现漏解.
跟踪训练3 在△ABC中,若(a-ccosB)sinB=(b- ccosA)sinA,判断△ABC的形状.
解:利用边的关系判断, 由正弦定理,得ssiinnCB=bc, 由 2cosAsinB=sinC,得 cosA=2ssiinnCB=2cb, 又 cosA=b2+2cb2c-a2,∴2cb=b2+2cb2c-a2,即 a=b.
又(a+b+c)(a+b-c)=3ab,∴(a+b)2-c2=3ab, ∴b=c, 综上 a=b=c, ∴△ABC 为等边三角形.
条件探究 若本例(1)中条件不变,如何求最大角的余弦 值呢?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量化的角度来看,如何从B 已知的两 边和它们的夹角求三角形的另一边和 两个角?
情境设置
问题2:
如何从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 三角形的另一边?
情境设置
问题2:
如何从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 三角形的另一边?
即:如图,在△ABC中,
设BC=a, AC=b, AB=c.
A
已知a, b和∠C,求边c? b
cos A 2bc
a2 c2 b2 cos B
2ac cos C a2 b2 c2
2ab
思考3: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思考3: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就 可以求出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它角.
思考4:
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 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 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 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
1.1.2余弦定理(一)
复习引入
运用正弦定理能解怎样的三角形?
A C
B
复习引入
运用正弦定理能解怎样的三角形?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A 与其中一边
的对角.
C B
情境设置
问题1:
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
A
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 C
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求某一个角 时既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余弦定理,两 种方法有什么利弊呢?
讲解范例:
例2. 在△ABC中,已知a=134.6cm, b=87.8cm,c=161.7cm,解三角形 (角度精确到1题.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 形(角度精确到1o, 边长精确到0.1cm): (1) a=2.7cm,b=3.6cm,C=82.2o; (2) b=12.9cm,c=15.4cm,A=42.3o.
A
已知a, b和∠C,求边c? b
c
C
aB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 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 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 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 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即: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余弦定理吗? 两点间距离公式,三角形方法.
思考2: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这个式子中有几个量?从方程的角 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 量,能否由三边求出一角?
推论: b2 c2 a2
思考1: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余弦定理吗?
思考1: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思考4:
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 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 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 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
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讲解范例:
例1. 在△ABC中,已知 a 2 3, c 6 2, B 60o , 求b及A.
思考5:
c
C
aB
探索探究
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可用 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即:如图,在△ABC中,
设BC=a, AC=b, AB=c.
A
已知a, b和∠C,求边c? b
c
C
aB
探索探究
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可用 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用向量来研究这问题. A
即:如图,在△C ABC中, B
设BC=a, AC=b, AB=c.
情境设置
问题2:
如何从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 三角形的另一边?
情境设置
问题2:
如何从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 三角形的另一边?
即:如图,在△ABC中,
设BC=a, AC=b, AB=c.
A
已知a, b和∠C,求边c? b
cos A 2bc
a2 c2 b2 cos B
2ac cos C a2 b2 c2
2ab
思考3: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思考3: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就 可以求出第三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它角.
思考4:
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 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 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 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
1.1.2余弦定理(一)
复习引入
运用正弦定理能解怎样的三角形?
A C
B
复习引入
运用正弦定理能解怎样的三角形?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A 与其中一边
的对角.
C B
情境设置
问题1:
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
A
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 C
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求某一个角 时既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余弦定理,两 种方法有什么利弊呢?
讲解范例:
例2. 在△ABC中,已知a=134.6cm, b=87.8cm,c=161.7cm,解三角形 (角度精确到1题.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 形(角度精确到1o, 边长精确到0.1cm): (1) a=2.7cm,b=3.6cm,C=82.2o; (2) b=12.9cm,c=15.4cm,A=42.3o.
A
已知a, b和∠C,求边c? b
c
C
aB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 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 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 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 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即: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余弦定理吗? 两点间距离公式,三角形方法.
思考2: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这个式子中有几个量?从方程的角 度看已知其中三个量,可以求出第四个 量,能否由三边求出一角?
推论: b2 c2 a2
思考1: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余弦定理吗?
思考1:
a2 b2 c2 2bc cos A b2 a2 c2 2ac cos B c2 a2 b2 2ab cos C
思考4:
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 平方之间的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 般三角形中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如何 看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关系?
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讲解范例:
例1. 在△ABC中,已知 a 2 3, c 6 2, B 60o , 求b及A.
思考5:
c
C
aB
探索探究
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可用 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即:如图,在△ABC中,
设BC=a, AC=b, AB=c.
A
已知a, b和∠C,求边c? b
c
C
aB
探索探究
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可用 什么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用向量来研究这问题. A
即:如图,在△C ABC中, B
设BC=a, AC=b,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