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本科)复习习题2018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一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 变异即同质的观察单位之间某项特征所存在的差异2. 等级资料 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
3. 参数: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采用希腊字母分别记为μ、σ。
固定的常数4. 统计量: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 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5. 算术均数 简称均数,描述一组同质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
统计学中常用希腊字母μ表示总体均数,用x 表演示样本均数6. 中位数:将一组观察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 位次居中的观察值7. 百分位数 :将顺序排列的一组观察值分为一百等分,位于某百分位置上的数值,以Px 表示,它是一种位置指标,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比它小,有(100-X)%的观察值比它大。
二、单项选择1.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相对数是( b )。
A.相对比B.率C.构成比D.率的标准误E.均数2.说明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 c )。
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全距 E 四分位数间距3.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面积为95% 的变量值范围为( a )。
A.μσ±196.B.μσ±258.C.μσ±1D.μσ±125.E.σ±μ24.在两样本均数假设检验中,P ≤α时,拒绝H 0,认为( b )。
A.两样本均数有差别B.两总体均数有差别C.两样本均数无差别D.两总体均数无差别E.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5.下述( c )种资料为计数资料。
A.血红蛋白(g/L)B.红细胞计数(×1012/L)C.抗体滴度D.血型E.身高(cm)6.某地某年肺癌死亡率城区为郊区的194.1%,本指标是( b )。
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中位数E.百分率7.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b )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D.t 分布E.χ2分布8.四格表的自由度( b )。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单选题]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正确答案)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统计学的主要作用是 : () [单选题] *A使分析更为简单B避免计算出现错误C改善数据质量D克服个体变异的影响E探测随机现象的规律(正确答案)3.关于随机抽样,以下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单选题]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正确答案)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E选择符合研究者意愿的样本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单选题]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正确答案)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单选题]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正确答案)E数值变量资料6.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参数是: () [单选题] *AαBβC µ(正确答案)DσEχ7.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是: () [单选题] *A统计设计、数据整理与核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正确答案) 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统计设计、收集资料、统计推断、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8.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 [单选题]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正确答案)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9.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 [单选题] *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对10.对于配对设计的t检验,其检验假设H0是:() [单选题] *A两样本均数相同B两样本均数不同C两总体均数相同D两样本均数不同E配对数据的差值总体均数为0(正确答案)11.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 () [单选题] * A 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 中位数(正确答案)D 标准差E 变异系数12.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 [单选题]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正确答案)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13.比较某地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 : () [单选题] *A直条图B构成图C普通线图(正确答案)D直方图E统计地图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10、2、24以上(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 () [单选题] *A 5B 5.5C 6(正确答案)D l0E 1215.比较12岁男孩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 () [单选题] *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正确答案)E极差16.对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 ()[单选题] *A变异系数B离均差平方和C极差D 四分位间距E标准差(正确答案)17.以下不属于统计表的基本组成的是:() [单选题] *A.标题B.标目C.线条D.时间(正确答案)E.数字18.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 () [单选题] *A在此范围“异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B 在此范围“正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C 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D 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正确答案)E 在人群中检测指标有5%的可能超出此范围19.20世纪50年代,发现某省部分地区的居民因长期饮用深井高碘水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随机抽查得到该地区甲乙两村常住居民的高碘性甲状腺肿患病率,甲村为20.6%,乙村为25.3%,则甲乙两村该病的合计患病率为:() [单选题] *A两村患病率的几何平均数得29.11%B 两村患病率相加得45.9%C 两村患病率相乘得5.21%D 两村患病率的平均数得22.95%E 甲乙两村调查人群中患该病总人数除以调查总人数(正确答案)20.药物A对于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为67.0%,药物B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为65 .7%,为了分析A药和B药对于普通肺炎的有效率是否不同,经过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算t值,最后查表得到的P=0.035,那么该研究中最后应该下的研究结论应该是:() [单选题] *A药物A与药物B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相同B 尚不能认为药物A与药物B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相同(正确答案)C 尚不能认为药物A与药物B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不同D 药物A治疗普通肺炎的有效率优于药物BE 无法下结论21.以下属于离散型变量指标的是:() [单选题] *A身高B 体重C 住院病人数D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正确答案)E 某地年降水量22.小概率事件是指:() [单选题] *A统计学上一般把P≤0.05或P≤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正确答案)B 统计学上一般把P≤0.5或P≤0. 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C 统计学上一般把P≤0.05或P>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D 统计学上一般把P≤0.2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E 发生概率足够小的事件23.在绘制频数分布表的过程中,组限在每组中: () [单选题] * A只包含下限而不包含上限(正确答案)B 只包含上限而不包含下限C 既包含下限又包含上限D 可自行选择包含上限或下限E 上限和下限均不包含24.以下几幅图中属于正偏态分布的是: ( A ) [单选题]A(正确答案)BC DE25.描述抗体滴度集中趋势适宜用:() [单选题] *A算术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几何均数(正确答案)E 中位数26.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 [单选题] * 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 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正确答案)C 抽样误差较大D 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E 更适用于分布不明资料27.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单选题] *A百分位数法和估计值法B 百分位数法和正态分布法(正确答案)C 百分位数法和查表法D 正态分布法和查表法E 查表法和公式计算法28.比较两个不同人群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时,为消除其内部构成(如年龄、性别、工龄、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对率的影响,可以:() [单选题] * A排除对结果有不良影响的个体B 增大样本量C 采用标准化率(正确答案)D 更改相关数据E 通过统计软件消除影响29.统计学中为了区别个体观察值之间变异的标准差与反映样本均数之间变异的标准差,将后者称为均数的: () [单选题] *A标准值B 标准差C 标准化率D 标准误(正确答案)E 标准方差30.以下变量适合用单侧检验进行分析的是:() [单选题] *A血铅水平(正确答案)B 血压C 呼吸次数D 血红蛋白含量E 3岁男童正常身高3l.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是指:() [单选题] *A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正确答案)B可测量的生物性样品C统计量D某一变量的测量值E数据中的一部分观测值32.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单选题] *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各种类型的数据C动物和人的本质D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医学中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正确答案)33.关于随机抽样,以下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单选题]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正确答案)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E选择符合研究者意愿的样本34,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 [单选题] *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正确答案)E四种血型35.两样本均数比较,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是指 :() [单选题] * A两样本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B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具有实际意义C两样本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都具有实际意义D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有差别E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正确答案)36.不可完全消除的误差类型是:() [单选题] *A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正确答案)C 抽样误差D 人为误差E 机械误差37.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是:() [单选题] *A 50%(正确答案)B 95%C 97.5%D 99%E 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38.6人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求平均滴度应选用的指标是:() [单选题] *A算术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几何均数(正确答案)E 中位数39.描述两端无确定数值数据的平均水平适宜用:() [单选题] *A算术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几何均数E 中位数(正确答案)40.以下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单选题] *A脉搏B血型(正确答案)C肺活量D红细胞计数E血压41.减少抽样误差的有效途径是:() [单选题] *A避免系统误差B控制随机测量误差C增大样本含量(正确答案)D减少样本含量E以上都不对42.样本是总体的 : () [单选题] *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正确答案)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43.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单选题] *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正确答案)E以上均不对44.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正确答案)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45.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 [单选题]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正确答案)C中位数D全距E率46.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不能治愈病人,但能延长病人寿命,那么则会发生的情况是 :() [单选题] *A 该病患病率增加(正确答案)B 该病发病率增加C 该病患病率下降D 该病发病率下降E 以上都不对47.计算标化死亡率的目的是:() [单选题] *A 减少死亡率估计的抽样误差B 减少死亡率估计的系统误差C 便于进行不同地区的死亡率比较D 便于进行不同时间的死亡率比较E 消除不同人群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正确答案)48.统计推断的目的是: () [单选题] *A参数估计B假设检验C统计描述D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正确答案)E以上均不对49.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其无效假设是:() [单选题] * A.两个总体均数不同B.两个样本均数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相同(正确答案)D.两个样本均数相同E.以上均不对50.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单选题] *A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研究对象B 研究者、受试对象、效果C 受试对象、背景因素、实验效应D 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受试对象(正确答案)E 干扰因素、实验场所、处理因素。
医学统计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医学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中的所有个体B. 研究中所观察到的个体C. 研究中所抽取的样本D. 研究中未观察到的个体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统计图表?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E. 树状图答案:E3.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分类变量的关联性?A. 均值B. 标准差C. 相关系数D. 卡方检验答案:D4. 医学统计学中的“误差”通常指:A. 测量误差B. 抽样误差C. 实验误差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5. 在进行两独立样本均值的比较时,应使用: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秩和检验答案:A6. 医学统计学中的“样本量”是指:A. 研究中观察到的个体数量B. 研究中抽取的个体数量C. 研究中所有可能的个体数量D. 研究中随机抽取的个体数量答案:B7.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8.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 到+∞D. 1 到+∞答案:A9. 在医学研究中,为了减少偏倚,研究者通常会采用:A. 随机化B. 匹配C. 盲法D. A和C答案:D10. 下列哪项是生存分析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Kaplan-Meier法B. Cox回归C. Logistic回归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医学统计学中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区别。
答案:随机误差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这种误差是不可预测的,但在多次测量中会呈现正态分布,可以通过增加样本量来减少其影响。
系统误差则是由于测量方法或仪器本身的缺陷引起的误差,它是可预测的,并且会持续影响测量结果,需要通过改进测量方法或校准仪器来消除。
2. 解释医学统计学中的“95%置信区间”的含义。
医学统计学(本科)复习习题2018

医学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边的变量中是分类变量的是A. 身高B.体重C.年纪D.血型2下边的变量中是是数值变量的是A. 性别B.年纪C.血型D.职业3.随机事件的概率 P 为=0 B. P=1 C. P= D. 0<P<14.用样本作推测 , 样本应是A. 整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整体中任一部分C. 整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整体中按比率分派的一部分5.在描绘资料的变异程度时,最宽的范围是 ___。
A 均数、标准差B极差C四分位数间距 D 95%的参照值范围6.比较 20头河马体重和20只小白鼠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纳____ A.变异系数 (CV) B.方差C.极差(R)D.标准差(S)7.对血清滴度资料表示均匀水平的最常用统计量是 : :A.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标准差8.描绘一组偏态散布资料的变异程度时,适合的统计量是:A.变异系数 (CV) B.方差C.四份位数间距D.标准差(S)9.对于标准正态散布曲线下的面积,错误的选项是 ____A. 到间曲线下边积是95%B.到间曲线下边积是2%C. 大于的曲线下边积是%D.到间曲线下边积是%10. 1.96 范围内占正态曲线下边积的____。
A. 80%B. 99%C. 95%D. %11.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 ____ 。
A. 95%B. 99%C. 50%%12.假定查验的步骤是A 成立假定、选择和计算统计量、确立P 值和判断结果B成立无效假定、成立备择假定、确立查验水平C 确立单侧查验或两侧查验、选择t查验或u查验、预计I类错误和II类错误D 计算统计量、确立P 值, 做出推测结论13. 在比较两样本均数的假定查验中,结果t= , (v)= ,(v)= 。
正确的结论是A 两样本均数不一样B两样本均数差异很大C 两整体均数差异很大D两样本均数来自不一样整体14.与普查对比,抽样检查的长处是A 节俭时间、人力、物力B资料剖析简单C 能计算发病率D资料的代表性更好15.出生率降落,可使A.婴儿死亡率降落 B.老年人口比重增添C.总死亡数增添 D.老年人口数降落16.随访察看某种慢性病1000 人的治疗结果,第一年死了100 人,第二年死了 1第三年死了 144 人,则该慢性病的3年生计率的算法为A.( + +)/3 B. 1–××)C.1––– D.××17.在比较两个率时,进行标准化的目的是A.使两个率之间的差异减小 B.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实质水平C. 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相对水平D.任两个率进行比较都一定先进行标准化18.检查某疫苗在小孩中接种后的预防成效,在某地所有 1000 名易感小孩中进行接种,经一准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 名小孩做成效测定,得阳性人数 228 名。
医学统计学题库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题库及答案1. 描述统计1.1 以下哪个是描述统计的目的?A. 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B. 通过总体数据估计样本参数C. 掌握总体数据的整体情况D. 掌握样本数据的整体情况答案:C1.2 描述统计法可以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行?A. 经验法B. 理论法C. 实证法D. 推理法答案:C1.3 描述统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数据的整理和分类B. 数据的测量和统计描述C.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D. 数据的比较和推断答案:A、B、C、D1.4 描述统计法分为以下哪两类?A. 单变量描述统计B. 双变量描述统计C. 多变量描述统计D. 多重描述统计答案:A、B、C、D2. 分布统计2.1 以下哪种回答正确描述了正态分布?A. 均值等于0,标准差等于1B. 均值等于1,标准差等于0C. 均值等于0,标准差大于1D. 均值等于1,标准差大于0答案:A2.2 正态分布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对称分布B. 峰态分布C. 均匀分布D. 尖峰分布答案:A、D2.3 正态分布的标准差决定了以下哪个特征?A. 数据的离散程度B. 数据的集中程度C. 数据的偏斜程度D. 数据的峰态程度答案:A2.4 正态分布的特征值z是根据以下哪个公式计算得出的?A. z = (x - μ) / σB. z = (x - σ) / μC. z = (μ - x) / σD. z = (σ - x) / μ答案:A3. 推断统计3.1 推断统计的目的是什么?A. 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B. 通过总体数据推断样本参数C. 掌握总体数据的整体情况D. 掌握样本数据的整体情况答案:A3.2 推断统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参数估计B. 假设检验C. 方差分析D. 相关分析答案:A、B、C3.3 参数估计的目的是什么?A. 估计总体参数B. 估计样本参数C. 估计总体样本参数D. 估计样本总体参数答案:A3.4 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以下哪些?A. 对原假设提出对立假设B. 利用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的值C. 比较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D. 根据比较结果得出结论答案:A、B、C、D4. 相关分析4.1 以下哪个参数可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A. 相关系数B. 偏度C. 标准差D. 峰度答案:A4.2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什么?A. [-1, 0]B. [0, 1]C. [-∞, +∞]D. [0, +∞]答案:A、B4.3 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表示什么?A.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强B.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弱C. 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关系D. 无法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弱答案:A4.4 相关分析需要满足以下哪些前提?A. 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B. 两个变量之间呈正态分布C. 样本容量充足D. 数据来自独立样本答案:A、B、D这是一个医学统计学题库及答案的文档,包含了描述统计、分布统计、推断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和答案。
《医学统计学》习题册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医学统计学课程练习册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 小概率事件是指P ()A.P>0.05 B.P<0.05 C. P >0.01 D. P <0.12. 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个体值存在差别B样本中个体值存在差别C样本只含总体的一部分D总体均数不等于03. 调查中国放射科医生接触射线情况,全国放射科医生的全部组成为()A.研究总体B.目标总体C.研究样本D.目标样本4. 若以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30 mmHg为高血压阳性临界点,调查3000人中有300名血压超过临界值,这份资料属于:( )A. 定量资料B. 分类资料C. 等级资料D. 离散型变量5. 下列属于统计量的指标是()A 总体均数B 总体标准差C 样本标准差D 总体率6. 调查某地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2000名居民,得到了2000对舒张压与收缩压的数据,请问此资料是:( )A 分类资料B等级资料 C 定量资料D分析后才知7. 下列属于参数的指标是()A 样本均数B 样本率C 样本标准差D总体标准差8. 用样本做统计推断,样本应是()A. 总体中典型一部分B. 总体中有代表性一部分C. 总体中任意一部分D. 总体中信息明确一部分9. 统计推断的内容为()A. 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 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10. 随机调查社区2000人,得到平均体重为60公斤,则该资料属于()A. 计量资料B. 总体资料C. 计数资料D. 等级资料二、名词解释1.抽样误差2.总体3.分类变量4.数值变量三、问答题1.什么叫计量资料,它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2.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选题1. 若资料为偏态分布,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集中程度()A 全距B 算术均数C 几何均数D 中位数2. 若资料为正态分布,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集中程度()A 全距B 算术均数C 几何均数D 中位数3. 对数正态分布资料计算集中趋势应该用( )A 几何均数B 算术均数C 四分位间距D 中位数4. 抗体滴度资料通常使用哪个集中趋势指标( )A 全距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D 算术均数5. 平均数指标体系中不包括()A 全距B 算术均数C 几何均数D 中位数6. 抽样调查了10名居民体重资料,请问平均体重该用哪个指标计算( )A 中位数B 几何均数C 算术均数D 都可以7. 样本标准差的的取值情况是()A 大于或等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无法确定8. 若资料为正态分布,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离散程度()A 全距B 算术均数C 标准差D 中位数9. 若资料为偏态分布,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离散程度()A 全距B 四分位间距C 标准差D 中位数10. 若资料末端没有截尾值,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离散程度()A 全距B 算术均数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11. 一组资料的例数等于25,方差等于16,标准差等于()A 4B 0.8C 10D 512 一组资料的标准差等于5,变异系数等于10%,样本均数等于()A 5B 50C 20D 10013. 标准差与算术均数的使用条件( )A 不同B 相同C 不可比较D 视情况而定14. 比较两组正态分布数据离散度大小的指标,如果单位不同该用( )A 四分位间距B 变异系数C 标准差D 标准误15 可以反映个体离散程度的指标不包括()A 标准差B 全距C 标准误D 变异系数16 . 表示( )A 总体方差B 样本方差C 总体标准差D 总体标准误17. 一组资料的例数等于25,均数为20,标准差等于5,则方差等于()A 20B 25 C10 D 518. 四分位间距的使用条件与哪个指标是一致的()A中位数 B 算术均数 C 几何均数 D 变异系数19. 四分位间距是指()A P0-P25B P25-P50C P50-P75D P25-P75二、名词解释1.几何均数2.中位数:2.变异系数3.四分位间距1. 10名12岁男孩身高(cm)分别为125.5,126.0,127.0,128.5,147.0,131.0,132.0,141.5.0,122.5,140.0。
2018年医学统计学试卷与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习《医学统计学》第二版题(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A.样本2.总体是由(c)。
A.个体组成成3.抽样的目的是(bA.研究样本统计量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个体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D.研究总体统计量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4.参数是指(bA.参与个体数总和)。
B.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c)描述其集中趋势。
D.四分位数间距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14.(c)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极差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A.算术平均数c)。
B.中位数c)。
B.一定小于1C.几何均数D.平均数16.变异系数CV的数值(A.一定大于1准差小C.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比标17.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b)。
D. 0.5A. 2B. 1C. 2.519.关于标准差,那项是错误的(D)。
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D.不会小于算术均数C)。
20.中位数描述集中位置时,下面那项是错误的(A.适合于偏态分布资料B.适合于分布不明的资料D.分布末端无确定值时,只能用中位数C.不适合等比资料21.5人的血清抗体滴度分别为1:20、1:40、1:80、1:160、1:320。
欲描述其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用那种指标较好(B)。
医学统计学复习考试题库完整

第一部分复习练习题一.最讎择丿Y 表示一m 称分布的变量值的 ______________ a.平均水平 b.频数分布c.离散情况d.极差 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理论上有 ____________ a. T>M b.X <M c ・商 A X^MngKM 反映一组血淸学滴度资料或效价资料平均水平采用 a. Y b. M c. G d R 在O 未知且n 较大时,估计u 95%町售区间可用_ a. X+1.96S b. T±2.58S c. X±2. 58Sx d. T±1.96S X 来自同一总体中的两个样本,其中—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u 时更可靠。
a. Sx b. S c. S : d. CV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o 假设,贝IJ —0 a.犯第I 类错误 b.犯第II 类错误 c.推断正确 d. a, b 都有可能 在假设检验中,由于抽样偶然性,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比假设,贝9—o a.犯第I 类错误 b.犯第II 类错误c.推断正确d. a, b 都有可能 在假设检验中,接受了实际上成立的出假设,则 _________ 。
a.犯第I 类错误 b.犯第II 类错误c.推断正确d. a,b 都有可能 a 二0・05, t>t a os. v,统计•上可认为 o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10、 在均数为方差为/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每组样本含量n 相等,u=(X L u)/ox ;则u21. 96 的概率是 ______ 。
a. P>0.05 b. PW0.05 c. PM0.025 d. PW0.025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均数为u,标准差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的变量中是分类变量的是A.身高B.体重C.年龄D.血型2 下面的变量中是是数值变量的是A.性别B.年龄C.血型D.职业3.随机事件的概率 P 为=0 B. P=1 C. P= D. 0<P<14.用样本作推断, 样本应是A. 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 总体中任一部分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 总体中按比例分配的一部分5. 在描述资料的变异程度时,最宽的范围是___。
A 均数、标准差B 极差C 四分位数间距D 95%的参考值范围6.比较 20 头河马体重和 20 只小白鼠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____ A.变异系数(CV) B.方差 C.极差(R) D.标准差(S) 7. 对血清滴度资料表示平均水平的最常用统计量是::A.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标准差8.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时,适宜的统计量是:A.变异系数(CV) B.方差 C.四份位数间距 D.标准差(S)9. 关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错误的是____A. 到间曲线下面积是 95%B. 到间曲线下面积是 2%C. 大于的曲线下面积是 %D. 到间曲线下面积是 % 10. 1.96μσ±范围内占正态曲线下面积的____ 。
A. 80%B. 99%C. 95%D. %11.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____ 。
A. 95%B. 99%C. 50% %12. 假设检验的步骤是A 建立假设、选择和计算统计量、确定 P 值和判断结果B 建立无效假设、建立备择假设、确定检验水准C 确定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选择 t 检验或 u检验、估计 I类错误和 II类错误D 计算统计量、确定 P 值,做出推断结论13.在比较两样本均数的假设检验中,结果 t=,(v)=,(v)=。
正确的结论是A 两样本均数不同B 两样本均数差异很大C 两总体均数差异很大 D两样本均数来自不同总体14.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优点是A 节省时间、人力、物力B 资料分析简单C 能计算发病率D 资料的代表性更好15.出生率下降,可使A.婴儿死亡率下降 B. 老年人口比重增加C.总死亡数增加 D. 老年人口数下降16.随访观察某种慢性病 1000 人的治疗结果,第一年死了 100 人,第二年死了 180 人,第三年死了 144 人,则该慢性病的 3 年生存率的算法为A.( + + )/3 B. 1–××)C.1––– D. ××17.在比较两个率时,进行标准化的目的是A.使两个率之间的差异减小 B. 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实际水平C. 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相对水平D. 任两个率进行比较都必须先进行标准化18. 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 1000 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 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A. 该研究的样本是 1000 名易感儿童B. 该研究的样本是 228 名阳性儿童C. 该研究的总体是 300 名易感儿童D. 该研究的总体是 1000 名易感儿童19.在比较两个率时,进行标准化的目的是A.使两个率之间的差异减小 B. 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实际水平C. 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相对水平D. 任两个率进行比较都必须先进行标准化20. 以下关于概率的定义中错误的是A. 当概率小于 , 则为不可能事件B. 当概率等于 1, 则为必然事件C. 当概率在 0 至 1 之间时, 为随机事件 E. 当概率等于零, 则为非随机事件21.若以发汞含量大于 kg为异常,调查某地 1000 人中多少人属于异常,这资料可看作A.计量资料 B. 计数资料 C. 等级资料 D. 实验资料22. 反映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____ 。
A. 标准差B. 标准误C. 全距D. 均数23. 抽样误差是由A. 计算引起B. 测量引起C. 抽样引起D. 采样结果不准引起24..在抽样研究中,均数的标准误。
A. 比标准差大B. 比标准差小C. 与标准差无关D. 比均数大25. 配对设计 t 检验的统计假设为A. 两样本来自同一总体B. 差数的均数来自0μ=的总体C. 差数的均数来自0μ≠的总体 D. 差数的均数来自0μ≥的总体26. 在比较两样本均数的假设检验中,结果 t=,(v)=,(v)=。
正确的结论是A 两样本均数不同B 两样本均数差异很大C 两总体均数差异很大D 两样本均数来自不同总体27. 区间 2.58XX S--±的含义是A.99%的总体均数在此范围内 B.样本均数的 99%可信区间C.99%的样本均数在此范围内 D.总体均数的 99%可信区间28. 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时,正确的理解是:A. 统计量 t 越大,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B. 统计量 t 越大,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小。
C. 统计量 t 越大,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相等。
D. P 值不是α,且总是比α小。
29.将 90 名高血压病人随机等分成三组后分别用 A、B 和 C 方法治疗,以服药前后血压的差值为疗效,欲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确的是____ 。
A. 作三个差值样本比较的 t 检验B. 作三个差值样本比较的方差分析C. 作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D. 作两两比较的 t 检验30. 方差分析中A. F 值可能是负数B. F 值不可能是负数C. 组间离均差不会等于组内离均差D. 组间离均差不会小于组内离均差31.方差分析的目的:A、比较均分B、比较标准差C、比较均方D、比较离均差平方和32. 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1 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有效率为 50% B.最好用绝对数表示C.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 D.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33.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差别的 t 检验,A. t 值不变值变小 C. t 值变大值变小或变大34.老年人口一般是指A.50 岁及以上的人口 B. 55 岁及以上的人口C.60 岁及以上的人口 D.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35. 比较身高与坐高两组单位相同数据变异度的大小,宜采用_____。
A. 变异系数(CV) B.标准差(s) C.方差(s2) D.极差(R)36. 对药物半衰期较长的某药作不同剂量疗效的临床试验,以下设计不适宜A. 配对设计B. 完全随机设计 C .交叉设计 D. 配伍组设计37. 将一组计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A.化为计数资料 B. 提供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C. 形象描述数据的特点D. 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检验38.人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为 1:20、1:40、1:80、1:80、1:160、1:320,求平均滴度应选用的指标是A. 均数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D. 百分位数39. 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A. 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异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B. 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正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C. 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D. 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40.应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参考值范围的条件是A.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B.数据服从偏态分布C.有大样本数据 D.数据服从对称分布二、多选题1.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 设计B. 搜集资料C. 整理资料D. 分析资料E. 统计推断2.卫生统计工作中的统计资料主要的来源有:A.统计报表 B.定量资料 C.经常性工作资料D.专题调查或实验 E.分类资料3 下列论断中,不正确的是A.均数总是大于中位数B. 均数总比标准差大C. 变异系数没有量纲D. 样本均数大时,标准差也一定会大E. 样本量增大时,极差一定增大4. 对 95%正常值范围或参考值范围的正确理解是A. 在此范围之外者可能为异常B. 在此范围内者一定正常C. 尚有 5%的正常人在此范围之外D. 95%的正常人在此范围内E. 此范围外者 95%不正常5.关于检验假设,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检验假设是对总体作的某种假定 B.检验假设是对样本作的某种假定C.检验假设包括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D.检验假设与备择假设是对立的E.检验假设与备择假设地位是相等的6. 当样本含量增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差会变小B. 均数标准误会变小C. 均数标准误会变大D.标准差会变大 E. 可同时减小 I类错误和 II类错误7.测得 1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 14 例健康人尿中 17 酮类固醇的排出量(mg/dl),两组标准差接近,分析尿 17 酮类固醇排出量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否有关,可作A.相关分析B.两组 t 检验C.配对 t 检验D.方差分析 E卡方检验8. 关于卡方检验, 正确的是A. 可用于两个率比较的假设检验B. 可用于四格表资料的假设检验C. 可用于行×列表资料的假设检验D. 用于比较两个几何均数的假设检验E. 可用于两类构成比比较的假设检验9. 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广东省甲乙两地的钩虫感染率,但甲地人口女多于男,而乙地人口男多于女,欲作总的比较,适当的比较方法是A.分性别进行比较 B.对调查得到的两地钩虫感染率进行χ2检验C.不具可比性,无法比较 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作比较E.以上都不对10.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是____ 。
A. 资料服从正态分布B. 各总体方差相同C. 各样本方差相同D. 各总体均数不等E. 各样本均数和方差都相同11、以下属于数值变量资料的是A. 性别编码B. 红细胞计数 C脉搏次数 D. 血糖含量 E. 职业编码12. 编制频数表时, 正确的作法是____A. 先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B. 组段间不得重叠C. 常用等距分组D. 极差等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E. 分组数越少越好13.作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正确的是A. 均数用于描述集中趋势B.均数、中位数和几何均数可随意选用C. 标准差是常用的描述变异程度的指标D. 变异系数=均数/标准差E. 四分位数间距和变异系数也是变异程度的指标14.作两组样本均数的假设检验时, 若得到 P<, 则A. 按的检验水准, 可认为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B. 按的检验水准, 可认为两样本均数有差别C. 按的检验水准, 可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别D. 如果实际上两总体均数没差别, 那么碰巧出现现有两样本均数的差异甚至更大的差异的可能性小于E. 按的检验水准, 可认为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比较小15. 可提高假设检验的把握度(1-β)的有:A. 增大 I类错误B. 增大 II类错误C. 增大样本含量D. 增大标准差E. 增大变异系数16.关于成组设计方差分析,正确的说法是A. 要求各样本来自同一总体B. 要求各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C. 各样本含量可以不同D. 要求各总体方差相等E. 查 F 界值表时的自由度分别为组间自由度和组内自由度三、简答题:1.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2.试述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和联系3.试述t分布与u分布的异同与联系 (10分)四、计算题:1.为了解某地区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水平,现随机抽取该地小学生450人,算得其血红蛋白平均数为L,标准差为L,试计算该地小学生血红蛋白平均数的95%可信区间。